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讨论;古典文学;教学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及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对讲课内容全部承包,学生基本不参与。如果教师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长期滞留于这种单一的作法就会导致一种固定化、程式化、不科学的“传递一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讨论式教学法正好弥补了讲授法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果。率。

与高校的其他课程比较起来,古典文学课更适宜于用讨论法授课。在艺术鉴赏中,由于古典文学作品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即西方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即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由于文学这种特殊性,所以,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强调学生达成一致的理解,而在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让文学课的课堂成为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空间,一个师生可以互动、信息可以交流的气氛活跃的天地。而采用讨论式教学,最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二、古典文学教学中讨论教学模式的建构

1、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选取有争议性的问题,突出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求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并且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广度要适中,并留有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2、实施讨论

(1)学生预习,解决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绝不能削弱基础知识。教师可在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从图书馆与网上广泛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分析整理资料以扩展知识,并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2)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这一环节教师应对以下问题有所考虑:什么是讨论的最佳顺序?每个问题的结论是什么?如何让讨论有起有伏?如何给讨论一个精彩的结尾?哪些人应当在这次课上发言?是个人随机发言,还是事先指定个别学生重点准备以抛砖引玉,或是事先分小组准备,各组推举代表发言?在讨论中如果冷场,用什么样的小问题或方法启发学生?讨论的时间如何控制?等等。

(3)学生分组讨论。这是讨论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比较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一种方式。事先把学生分为若干讨论组,每组推选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为了同学之间可以充分交流讨论,可打破传统的授课的座位排列,设计适应各种讨论课的座位排列。如马蹄式、对阵式、会议式、半圆式等,以适合各类讨论。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各讨论组有序地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教师应深入各讨论组,听取学生发言,做到反馈流畅,指导及时。

(4)全班交流。当各小组讨论完毕后,每组的组长就要在课堂上报告讨论的结果。这时,组和组之间就会产生碰撞的火花,互相辩驳。当然,同一小组内的成员之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角色,成为调解员、主持人、聆听者、问题解决者等等,就是避免成为演说者。讨论并不是一个让教师显示自己的学识和技能的舞台。学生才是讨论的主角。教师一定要抑制自己想说话的欲望。要鼓励学生勇于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即使学生的分析存在错误,教师也不要急于表态,而应当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充分肯定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发言的合理成分,然后再帮助他们分析、纠正错误观点,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良好心态下进行讨论。

三、古典文学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讨论式教学法提高了古典文学教学的效果。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启而不发,讨论进行不下去。或者讨论时间过长,耽误教学进度。讨论的意见分歧很多,很难总结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讨论教学的进行。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讨论的问题设计不够合理。要使讨论有序地进行下去,教师设计的“问题”就要能够引起学生主动讨论的兴趣,能够激发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讨论教学中问题的选择关系到讨论能否能顺利进行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讨论式教学法”重点项目“同课异构拟推讨论式教学法实践与研究”

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2

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可谓是十分悠久,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里,有些数以万计的文明财富。其中文学是其中一种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宝贵财产。老祖先们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时事的看法都写入书中,尽管载体不尽相同,但都能从中看出老祖先的无穷智慧。

说到古代文学不得不提就是文言文了,这种简单又意味深长的文字实在是太有魅力了,也难怪即使是使用白话文的今天也依然要学习文言文。这种文字时常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副充满想象力的画卷。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仅仅是两句话就把瀑布的雄伟壮丽描写得淋漓尽致。

古代文学中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小说,例如古典文学的巅峰四大名著,即有纪实也有想象,还有着对政治军事的启发。至今仍然被后人所顶礼膜拜。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古代文学,继承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努力把它们推向世界。

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 杨宪益 翻译活动 翻译思想

引言

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要求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对中外文化精深的造诣。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学贯中西、译作等身,与妻子戴乃迭的伉俪情深、精诚合作更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佳话。2009年杨宪益去世,但是人们对他的研究没有停止反而越发蓬勃,足见他在中国翻译史中的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

学者李洁从翻译认识、翻译取向和翻译理想三方面对杨宪益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概述;学者付智茜立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生涯,对他们的翻译精神进行梳理。本文从杨宪益的生平为切入点,以他的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为主线,对杨宪益翻译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究,以期达到对翻译家杨宪益更进一步的认识。

1.杨宪益翻译活动概述

1.1杨宪益生平简介。

杨宪益(1915―2009)生于天津一个银行世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1936年留学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人生伴侣――英国姑娘戴乃迭(GladysYang),两人相知、相恋。1940年,杨宪益与戴乃迭毅然回到当时战火连天,动荡不安的祖国。“”中,夫妻二人含冤入狱,直到1972年才被无罪释放。然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独子杨烨由于受到“”时父母入狱的严重打击,患上了精神病,在英国治疗期间自焚身亡。戴乃迭自此郁郁寡欢,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停止了翻译工作。1999年,戴乃迭与世长辞。2009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也是继季羡林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翻译家。2009年11月23日,杨宪益在北京去世。

1.2杨宪益的主要翻译活动。

杨宪益自小就跟着他的启蒙老师魏汝舟老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及其他中国传统典籍,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中学毕业时,他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大学外文系二年级的水准。杨宪益深厚的国学造诣和文学功底为他以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宪益的翻译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可分为四个阶段:业余译者阶段(约1936―约1943)、职业译者阶段(约1943―1952)、译作高产阶段(1952―1972)、功成名就阶段(1972―约1986)。

1943年起,杨宪益开始了职业译者生涯。他受邀来到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工作,负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他和戴乃迭一起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打破了长期以来英文作品汉译占据翻译界主流的局面,开创了我国中文作品英译的辉煌时代。

1.2.1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

杨宪益24岁时,就按照英雄双韵体的格式翻译了屈原的经典之作《离骚》。后来,他与戴乃迭一起翻译了《唐宋诗歌文选》、《资治通鉴》等古典文学作品;《鲁迅作品选》、《屈原》等现代文学作品;《长生殿》、《关汉卿杂剧选》等古代戏剧;《打渔杀家》、《秦香莲》等现代戏剧;还有现代歌剧《刘三姐》、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等共百余部作品。在欧美各大图书馆里,他的译作排列整齐,十分壮观。学界慨叹,杨宪益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1.2.2对外国文学的翻译

杨宪益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直接将希腊文和拉丁文原文作品译成中文的专家。他译介了大量的英国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如《奥德修记》、《卖花女》、《圣女贞德》、维吉尔的《牧歌》、普劳图斯的《凶宅》、阿里斯托芬的《鸟》等,为外国文学作品中译作出了巨大贡献。

1.2.3其他翻译活动

1952年起,杨宪益担任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主编,负责杂志的选题、翻译、审稿、编辑等事务。1978年,为了使西方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当代及现代文学的发展,杨宪益主持出版《熊猫丛书》,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打开了国外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这套丛书包括《诗经》、《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2.杨宪益的翻译思想

2.1对翻译中“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看法。

“可译”与“不可译”问题是存在于古今中外翻译界的一大问题。杨宪益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杨宪益认为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可译的。

同时,杨宪益又认为文学翻译中的意象是不可译的,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联想是不同的,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运用一切方法解决这一困难,比如,加脚注或文内解释。如果译者实在无能为力,那么只能牺牲一些原文的意思。

2.2对翻译中忠实和“信”的理解。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马祖毅,2004:377)信是忠实,达是通顺。杨宪益认为没有人提出比严复的“信达雅”更准确的理论,因此他始终把“信达雅”作为自己翻译的最高标准。“我们必须非常忠实于原文。”他强调的忠实是忠实于意义。“把原文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尽可能使译出的意义接近原文。”(任生名,1993:34)因此,杨宪益主张“直译”,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杨宪益还强调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这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对外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华文化至关重要。

2.3认为翻译中的“历史距离”可以消除。

在翻译时,尤其是在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存在“历史距离”,即原作与当下译者所处的时代之间的距离。杨宪益认为这一现象是可以消除的。

首先,杨宪益认为译者可以设身处地。这里,设身处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译者将自己置于作品的历史时期,二是译者再回到今天读者所处的时期。只有深刻感知二者的思想,才能忠实理解并传达原作的意义。只要译者能够对原文有正确透彻的理解,就能翻译出恰当的译文。

其次,杨宪益认为人性的共同性和文化认同可以消除“历史距离”,而这也正是翻译的基础。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对个古典诗歌赞叹不已,正是因为它们都是杰出的诗篇。同时,杨宪益认为诗也是可译的。但是,翻译毕竟是翻译,而不是原作。所以杨宪益并不认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可以被彻底消除,翻译外文作品时可以多保留一点异国情调。

3.杨宪益的翻译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

3.1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和语言能力。

作为一名译者,只掌握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译者应该熟练掌握至少两种语言技能。不仅如此,译者还应当对目的语使用国的文化、民俗、语言习惯都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对原文最贴切的理解,翻译出最准确的译文。杨宪益就是这样一位翻译家,他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都有深厚的积淀和理解。他的译作语言流畅通顺,简洁生动;翻译方法灵活多样,又以直译较多;思想内容忠实于原著,表达准确,理解深刻。

3.2强烈的爱国之情,广泛的兴趣爱好。

在杨宪益所有的译作中,中译英的作品占了大半,这与他的翻译理想: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是分不开的。为了做好翻译工作,杨宪益做了大量文史考证工作,广涉中西文化和文学交流史,足见他的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之志。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在动荡年代义无反顾回国投身革命运动,并且成为他从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工作的动力和根本目的。而杨宪益个人则比较喜欢历史研究和古希腊、罗马文学。为了更好地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他独自一人去英国留学。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翻译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因此他的翻译成就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3.3中西合璧的密切合作。

杨宪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翻译成就,与他的妻子戴乃迭的帮助与合作是密不可分的。戴乃迭不仅是一名英国人,而且接受过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夫妻二人对中英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其他译者更加深刻准确。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杨宪益和戴乃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杨宪益看来,有了戴乃迭的帮助,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翻译的。就连中国的《楚辞》也不例外。他们一起将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百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同时还将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这种夫妻合作的翻译模式成为千古之“绝唱”。(付智茜,2014:45)

3.4严谨敬业,淡泊谦逊。

杨宪益和戴乃迭对翻译工作是极其严谨的。他和戴乃迭对所译的作品通常会修改多次,对一些字词的翻译反复斟酌,力求忠实的传达原作的意思;在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复杂和跨文化的障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比如增加脚注或在文中加入一些原文没有的词。

杨宪益夫妇对名利看得很淡。杨敏如曾问戴乃迭:“除了工资,你另外还有稿费吗?”回答却是:“我在办公的时间做翻译,已经拿了工资,为什么还要拿稿费呢?”(杨敏如,2000:23)名利于杨、戴夫妇,就像浮云一般,他经常说翻译就是自己的工作。他经常跟别人说,“我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是翻译点英文而已”,并谦称自己是“翻译匠”。

结语

杨宪益译作等身,学识渊博,他和戴乃迭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和对外国优秀作品的汉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无人能及。杨宪益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影响和启迪着国内翻译界的工作者和后进者。他们高尚的爱国之情、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身良好的语言文化修为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都向我们展示了成为合格的译者所具备的条件,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提高语言文化素质,遵守译者道德规范,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付智茜.翻译家精神研究[J].上海翻译,2014,(3):45-47.

[2]蓝颜.他翻译了整个中国――记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J].国学,2010,(31):30-32.

[3]李洁.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J].文艺评论,2012,(469):112-113.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4):33-35.

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4

然而,正如T.S.艾略特针对文学所说的,“过去因现在而改变,正如现在为过去所指引”(Eliot1958:24)。文学以及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毕竟是一个演化过程,我们无法绕开中世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一批西方古典批评理论选本和论著的问世,表明西方学者对中世纪文学批评的认识开始发生了变化。比如,在《古典和中世纪文学批评:翻译和解释》(MedievalLiteraryCriticism: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1974)中,编者O.B.哈德森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世纪不是不为人所知的,而是早在十三世纪就在巴黎大学甚为流行。70年代还出现多部论述中世纪的修辞学、演讲术、新柏拉图文学理论的著作,它们开辟了中世纪文学批评研究的新天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可以说是中世纪文学理论和批评研究的“黄金时代”,2005年出版的《剑桥文学批评史中世纪卷》就汇集了数十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前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从公元4至15世纪的漫长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文学的繁荣在步调上是不一致的。文学的繁荣出现在中世纪后期,即从11到15世纪的“信仰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世俗文学蓬勃发展,诞生了一批用法语、德语、英语和意大利语等民族语言写成的文学名作,如《罗兰之歌》、《神曲》、《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就文学批评而言,中世纪后期基本上没有创新,只不过是在沿用罗马帝国衰亡之后几个世纪里形成的批评概念,“真正重要的是中世纪早期”(Harland2005:22)。这里的“早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中世纪一般被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是后古典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第二是理查大帝加洛林王朝时期(公元8至10世纪);第三是中世纪全盛时期(公元11至13世纪);第四是经院主义时期(公元13至14世纪);第五是人文主义时期(公元14至16世纪)(Hardison1974:23)。这里不仅第一时期和古典时期、第五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有部分重叠,而且中间的三个时期之间也存在部分重叠。文学批评上的所谓“中世纪早期”通常是指上述的第一和第二时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在中世纪后期毫无作为。

基督教与中世纪的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督教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相遇无不影响、甚至决定了当时文学批评的任务、目的和主要内容。在后古典时期,公元4世纪可以被称为文学批评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整个古典传统依然盛行,学者们全盘吸收和消化古典批评家的思想。他们直接重印西塞罗和匡第连的修辞学著作,或者依照基督教的需要而加以修改,贺拉斯更是持续不断地被人广泛阅读。相比之下,之后的公元4至7世纪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时期,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批评著作,内容主要是对古典著作的修订、注释和结集。在此期间,基督教因吸收了多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元素而得以迅猛发展,反之,新思想也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了古希腊罗马传统。在人类历史上,一种优秀的文化从来都不会轻易地被完全取代,更不用说当时蓬勃兴起的基督教文化并不打算将它全盘摒弃。当西罗马帝国在政治上衰亡之后,希腊罗马文化依然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即使是在保存希腊罗马文化时,也禁不住改变它触碰到的一切”(Harland2005:22)。古希腊罗马传统中的有些元素被忽视,有些则被蓄意篡改,甚至改得面目全非。通过歪曲来吸收异教文化,毫无疑问是基督教徒的一种深谋远虑的行为,因为早期的基督教徒并不是朝着一个新方向茫然被动地前行,而是充分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他们要构建的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符合新的教规。这样就必然会涉及到他们对待异教文化的态度和文学批评的根本任务。

异教文化,特别是异教诗歌和神话,用圣奥古斯丁的话来说,犹如谨慎的希伯来人逃离埃及时带出来的金子,弃之可惜,留之堪忧。存留的标准全看能否符合基督教教义或者是否能为基督教服务了。早期基督教神父特尔屠良(Tertullianus,公元160~230)拒斥古典戏剧,经学家、拉丁教父哲罗姆(Jerome,公元347~420)称诗歌为“魔鬼的美酒”,圣奥古斯丁也曾在《忏悔录》中内疚地回忆他过去沉迷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为帝多的死哭泣(Augustine1960:56-7)。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们对诗歌和戏剧一概加以排斥。其实,在古典时期诗歌被用来教授人们演讲术,现在基督教徒也需要同样的技巧,因此基督教作家有意识地吸收贺拉斯的《诗艺》这样的著作,基督教诗人则为圣经题材采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和风格。然而,他们对待戏剧的态度则全然不同。戏剧几乎是被全盘否定,许多古典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遭到基督教思想的排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的与戏剧相关的模仿概念。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指出艺术是对外表的模仿,与真实隔着两层,只能挑起人的灵魂中低等的部分。他说人的灵魂中的那个不冷静的部分,也就是非理性的部分,给模仿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材料,而“那个理智的平静的精神状态……不是涌到剧场里来的那一大群杂七杂八的人所能理解的”(柏拉图1996:404)。柏拉图坚信真理存在于形式之中,亚里士多德修正了他的观点,认为具有普遍性的形式必须通过物质的、具体的东西来实现,因此戏剧的情节能够揭示真理。虽然他们对模仿的看法不一,但是共同发展了“模仿”这个文学批评史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柏拉图对戏剧持有清教徒式的思想,基督教神父与此类似,他们竭力倡导禁欲主义思想,自然反对信众涌入剧场,放纵情感,看戏在他们看来只能提供快乐,而不能给人带来足够的教益。于是,戏剧日渐沉寂,最后消失得几近了无踪影,直至中世纪后期才再次出现。模仿的概念也随之被人遗忘。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主要目的是实用性的而不是美学性的。

与“模仿”概念被尘封不同的是,古希腊关于修辞的理论知识则被继承。他们把这种知识运用在诗歌的创作艺术上,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很少表现出创新思想,最多只不过是“把古老的修辞方法照搬到诗歌上,即让主题先出现,让有说服力的陈述随后出现”(Harland2005:23)。相比之下,在中世纪文学批评中关于虚构的标准显得更为重要。这首先涉及到对异教传统的吸收带来的一个文学史方面的特殊问题。此前文学史上的作家基本上都局限在古希腊和罗马作家之列,现在基督教作家认为有必要重写文学史,使之包含旧约和基督教文学的作者。由于大量基督教作家的加入,文学史中的希腊作家显得越来越少,古典传统本身随之发生变化。先前的古典文学理论中有一个根本性假设,即古典文学是自足的,它只受自身的影响。例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采用的例子全部来自古希腊文学,而当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引用《旧约》创世纪中上帝的话时,他的这一做法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重写文学史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这个假设遭到了质疑。在基督教作家看来,希伯来文学比希腊文学更为古老,它有可能对古典著作产生了影响。这种可能性大大激励了学者们猜测《旧约》跟希腊和罗马文学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纯属一派谎言,更有甚者,它还会导致人们信仰虚假的神或者虚假的奇迹,唯有《圣经》才记录下真实的历史。在谎言和终极真实之间是否存在调和的可能性呢?正是在这里出现了中世纪最为重要的批评活动的空间,即寓言解释。

“寓言”(Allegory)源自希腊语,意为“它言”,也就是说寓言提供一层字面意思,而真正需要理解的是隐含其中的另一层意思。最早的寓言解释活动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在古罗马帝国后期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把具体独特的表面看成是代表某种终极真实的符号,芸芸众生混沌未开,自然不能由表及里,洞察入微,只有少数有哲学思想的人能够透过表面看清这些符号的含义。而中世纪关于文艺的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认为“一切文艺表现和事物形象都是象征性或寓言性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秘奥的意义”(朱光潜2002:135)。柏拉图关于理念的思想为新柏拉图主义者开辟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他们不遗余力,试图挖掘隐藏在文学作品简单的情节和人物背后的奥义。与此类似的是,基督教也把世界看成是符号。世界就是一本上帝写就的书,里面到处都隐藏着需要基督徒读懂的信息。基督本人就是通过寓言传教,这给人们一个明确的提示:除他实际说出的话的表面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刻的含义有待信众领悟①。此外,《圣经》的解释者还需要通过解经把《旧约》和《新约》的不同的精神气质调和起来。

随着解经活动的进行,逐渐形成了一套在三至四个层面上解读《圣经》的体系,不过在字面意思之上,任何一个层面的多种不同的解读,都是具有同等效力的,对所有可能的解释只有一个限制性标准,那就是圣奥古斯丁提出的“清晰原则”,即所有的解释都必须与基督教教义吻合(Harland2005:25)。虽然这个要求看上去好像过分宽松,但是由于《圣经》被认为是在圣灵的感召之下写成的,作者只不过是传递神圣旨意的一个渠道而已,神圣旨意与每个具体作者的意图和水平都不相干。虽然用于《圣经》的寓言解释法在中世纪普遍流行,但是圣奥古斯丁和圣阿奎那等认为,这是不可以被运用在世俗文学上的,因为世俗文学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得到神圣的灵感,因此作品中也不存在更高层次的含义。尽管如此,中世纪还是出现了寓言解释法被运用到解读世俗文学作品上的情况,特别是解读维吉尔的诗史。例如,《埃涅阿斯纪》中的第四首牧歌被认为是弥赛亚式的预言,预示着基督的诞生。维吉尔因此在中世纪被看成是拥护基督教的,因而是最伟大的诗人②。

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5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学习文言文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改后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重较课改前有了很大提高,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全面发挥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许多教师基于高考文言文考题现行模式,仍秉承“字字落实句句清”的传统,教学中仍以讲授为主;教学的重心仍放在文言文的“言”上,偏重文言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对于言以外的“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色的探究常常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仅不利于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发挥古典文学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理念。

那么如何做到“文”“言”并重,改变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使优秀的古典文学全面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 引导学生在“言”中探究,感悟文言,提升阅读能力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所以高中文言文的“言”的教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借助工具书去自主阅读作品,探究文言现象,总结文言规律,积累文言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深刻感悟文言,实现文言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学习特殊句式,教师应从特殊句式的例句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探究各种特殊句式的内部结构,进而归纳各种特殊句式的结构特点,获得特殊句式的相关知识,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先讲解特殊句式的结构特点,然后再结合事例解说,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让学生自主探究文言现象,既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中,考生常常会在考题中遇到一些活用的词或生僻的文言词,高考命题者也常借此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许多学生却会因为探究能力缺乏或词汇积累不够而对此束手无策。如果在平时文言教学中能一直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那么学生们就会或凭借它们所在的上下文语境,或根据它们所在的短语或句子的结构,或凭借它们本身的造型结构等来探究、推测它们的意义,顺利解决问题。

二、 引导学生在“文”中探究,领会内涵,感受艺术魅力

1. 引导学生在“读”中探究,走进作品,体验作者情感。

“心悟口诵”,朗诵实际上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学生朗读文言文,对文句词语连续的处理,音节的划分,体现出他对句意的理解;诵读中高低、强弱、长短、缓急的语调,体现出学生对作品内涵、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的把握。如果对语意不理解,就可能读破句子造成歧义;如果对作品内涵、人物形象、作者情感把握不准,那么就会在朗读文章时在语气语调方面做出不适当的处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作品、理解作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感悟过程,一个对作品意义的探究过程,一个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一个审美情感的体验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一开始就由教师范读作品,用教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取代学生对作品的解读、感悟的做法,让学生在把握一定的朗读技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反复朗读课文,探究作品内涵,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教师应关注学生朗读处理存在明显差异和有明显有误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探讨,让学生在反复探讨中深入理解作品,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诵读,含英咀华,深入体验作者情感,这样不仅有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有助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还能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美和艺术美的双重熏陶。

2. 引导学生在“品”中探究,感受艺术,提升鉴赏能力。

作品的形式是为表现作品的内容服务的。优秀作品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所以在学习优秀古典文学作品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探究、品味作品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获得审美体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如学习欧阳修的《秋声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结构,理解作品如何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紧扣文题,层层铺写,步步拓展,由状秋声到说秋义再到抒秋情,从有声之秋转到无声之秋,从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从而表达出一种“自足自安”的思想的,让学生在探究中品味、欣赏作者巧于立意、精于构思的匠心。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表现手法,如引导学生探究作品是如何运用比喻、渲染的手法写秋声,化无形为有形,丰富秋声之内涵的;引导学生依据描摹秋声的语句展开想象、联想,感受、欣赏作者所用比喻之独特、贴切,渲染之含蓄、精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文探究文赋语言之特色,品味骈散结合的语言错落有致、和谐悦耳的音乐之美,写景、抒情、议论的灵活之美;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揣摩文中个别词语,体会作者用词之生动、传神。这样不仅有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在“疑”中探究,知人论世,理解作品内涵。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我们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有时就因为对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而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作者完全相左。这时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通过搜集和利用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在教学《楚辞・渔父》时,许多学生对于才能杰出却屡遭流放的屈原,面临楚国灭亡而毅然赴死深感困惑,认为在那个楚材晋用的战国时代,屈原完全可以游走他国,受到重用,他不该那样固执,那样轻生。还有不少学生将渔父的那种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消极人生态度与现代社会中“与时俱进”的精神混为一谈。对此我们教师如注意适时向书外延伸,引导学生去阅读屈原的《离骚》和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让学生结合楚国的政治环境和屈原的生平经历、理想追求来探讨屈原为何面对楚国灭亡会毅然赴死,这样我相信最后学生感受到的就不再是屈原的固执和脆弱,而是为了挽救祖国,为了捍卫理想,为了保持高尚节操的崇高和伟大。如此,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探究中学生消除了困惑,深刻理解了作品内涵,并在思想上受到很好的教育,增强了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 引导学生在“辨”中探究,融会古今,汲取历史智慧。

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6

SAT2300分、托福119分,2015年4月,她先后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11所国际顶尖高校录取。最终,她选择了哈佛大学。炫目的成绩能“刺伤”普通人的眼,可邱子淇说:“我很平静,没什么好说的。”她更愿意跟记者分享她一些读书的心得、奇怪的想法和探索,因为“不断地探索,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

邱子淇这种探索精神的培育,与家庭环境有关。爸爸在一家公司上班,妈妈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这样的家庭带给邱子淇的,是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他们很尊重我的想法,希望我独立,遇到事情,他们会允许我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就此进行讨论。作决定的时候,他们会进行一些利弊分析,但是不会强加给我一个既定的说法。”邱子淇说。

邱子淇很喜欢名字里的“淇”字。她的解释是,父母希望她像淇水一样,虽然不出名,但是可以造福一方。她对自己的期待,不是去关注外表上影响力有多大,而是能安安静静做一些有意义、自己也喜欢的事情。

邱子淇最喜欢的是读书。小时候妈妈会陪着她一起看书,一起讲故事。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她的书读得比妈妈快了。她才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读书。从那以后,组织家庭读书会,成为邱子淇的一种习惯。让家人推荐好的书籍进行阅读,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体会,说出自己的困惑,探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成为家庭读书会的主要内容。

邱子淇虽然英语很牛,但是还喜欢看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方面的书。她初二就设想,自己要在人大附中开一门分析古典诗词中出现的各种花意象的选修课。这门课由她自己来教,主要以讨论的形式,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分享一些读书心得和想法。之后,她还主动跟教务处联系,拿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安排,还给这门课起了一个很有韵味的名字――“踏花归去马蹄香”。

最终,邱子淇的申请得到了批准――这门课在人大附中开了一个学期,还吸引来高中的同学听。邱子淇成为人大附中少有的独立开设课程的初中生。

高中刚毕业,邱子淇又和几名喜欢古典文学的同学办起古文读书会,第一本书读的就是《孙子兵法》。在这个读书小组里,有人喜欢分析战例,有人喜欢研究注解,有人喜欢寻找里面的历史故事。“大家把各自感兴趣的点拿出来分享,会有一种不同观点得到碰撞的,也会是一种对发散思维的训练。”邱子淇喜欢这种感觉,也在这种感觉中享受着探索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