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1

(一)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爱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范畴,为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乃至献身,是我国人民一直崇尚的精神品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讴歌母爱的诗让人愁肠百结。而这种游子之情、感恩之心正是华夏儿女一以贯之的赤子情怀。从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从屈原的上下求索到杜甫的凭栏涕泪……是一种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因此,可利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从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士大夫的这种气节就是这样渗透在饱蘸作者心血的篇篇作品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以蕴涵丰富历史文化的典籍作载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需;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乃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三)肯定主体自觉、强调道德践行。中国道德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进,形成了名目繁多、内涵丰富的道德规范或德目,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宏大的道德理念。商代有“六德”:知、仁、圣、义、忠、和,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宋元时期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在新时代的今天,高校需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道德传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校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知行合一。

(四)理想人格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德;外王即以经世为用,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因此,要构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课应从祖国文化宝库中吸取营养,在塑造高校学生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中华传统美德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资源优势,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共同道德理想建设的根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在构建当前中国实际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伟大工程中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二、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途径

(一)提高思政教师的中国传统知识素养。要想在思政课中游刃有余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便要求思政教师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学习,使自己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认识。学习经典儒家文化,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打通文史哲,从中悟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言必有据。

(二)结合二者内容,分专题进行教学。以2013年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为例,第二章的“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内容可与中国古代爱国诗人的诗歌导入,再以爱国英雄的事迹穿插,引发学生深思,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第三章的“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内容可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插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生观的正确思考。第四章的“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内容,在教学中要把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尚情操的陶冶结合起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现实人生境界的提高联系起来,与依据自身的生活环境与经历,依据个人的经验、情感、意志、知识结合起来,使高校学生提高认识,形成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善恶、美丑、真假的能力。

(三)多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题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能仅在教室里,还可适当走出课堂。如教师可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要内涵和教育价值出发,立足于本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的调查数据,借助得来的第一手资料系统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真实现状,分小组论述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从历史、哲学、政治学、审美情趣、文化品格、名胜古迹等层面进行多角度的构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并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引申到一个思想道德教育的高度。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2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积极作用,提出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力度,从不同角度多措并举,综合开展,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

四书五经、百家姓、弟子规……说到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起这些国学经典。近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仅留下了富含哲理、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孕育了灿烂辉煌、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华文明进步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历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道德传承、精神观念的总体,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源头活水和内在驱动力[1]。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当前,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佳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担负着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加强文化修养[2]。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明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体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比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学校乃至社会思想道德发展的精神源泉和知识宝库。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武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3]。

(一)提升综合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道德观,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作用。

1.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同朝代的更替史,中华民族因为走过了太长的苦痛,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所以能够越挫越勇、自强不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当代青年延续这种传统美德。

2.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5]。《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耳熟能详的传统美德和修身立人之本,一直蕴含在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能够激励个人修身自律、自强不息。《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除此之外,悬梁刺股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意志,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多学习传统文化,能够锤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进取精神。4.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曲艺、戏剧、国画、书法、对联、节日、民俗等等,包罗万象、琳琅满目,每一样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丰富人的知识、充实人的内心。

(二)加强沟通联系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加深自己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可以使自己融入社会的总价值观和道德方向,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所学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同时,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以传统文化来进行思政教育,也可以加深与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身作则,知行合一,用自身的行为做好学生的榜样,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尊敬,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传承促进发展

传统文化之所以流传千年,靠的是传承。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动荡,近代社会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也逐渐缺失,大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同时继往开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教育中来,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

当前大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当前许多高校重技能、轻思想的情况比较明显,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比重较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堪忧,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传统教育的运用情况也不是很充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比重迫在眉睫。

(一)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在对人才的影响上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立竿见影,没有明显的成绩。所以很多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尤其是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往往过分强调学生在应用技术能力上的培养,从而忽视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提升,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6]。人文社科类教育占总课程设置的比例很小,并且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占多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度,且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为主,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学到知识。而在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也远远不够。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

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少,在学习上也是消极对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了解缺乏[7],加上快餐文化的冲击以及世俗化社会风潮的侵袭,容易滋生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对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8]。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老古董,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合,对于找工作和经济上没有帮助,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在行为上也时常表现出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等不良习气。

(三)辅导员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缺乏

高校人文教育的课程少,思政教师的主导力度不强,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的辅导者,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本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引领者,是校园传统文化最佳的建设者。然而许多辅导员不仅在工作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使用,在自身的发展中对传统文化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如果辅导员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中,就无法对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也无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

世界各地都非常重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格外重要。近几年,许多高校已将传统文化教育摆上议事日程。

(一)将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9]。

1.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过去的教学理念中,对学生的培养上急功近利,特别是理工科高校。以专业教育为主,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对人文教育缺乏重视,往往仅强调其总体的精神。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不完整的,长此以往,必然会有诸多弊端[10]。应变革教育理念,实施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2.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融入高校“两课”的教学中,依托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来进行教学;实施主辅修制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时和种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空间[11]。同时,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开展竞赛、讲座等活动,发起协会和社团组织,使课内课外相配合、相协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变过去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课堂互动和提问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考核方式上也加以改革,摒弃以往的闭卷考试形式,取代以小论文、PPT表述等其他形式,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将传统文化与校园建设相结合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便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身边的每个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潜移默化,养成良好习惯[12]。1.创建完善的校园硬件设施。校园中的板报、橱窗、路牌等,都可以张贴图片、标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食堂、体育场、图书馆及宿舍等场地都可以传递点滴的传统文化理念[13],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中。2.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做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教育渠道,鼓励学生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论坛活动,通过现代网络和媒体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同时设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和教师的活动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辅导员工作

通过辅导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理解,挖掘其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进取精神等优秀思想教育资源,来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创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将传统文化运用在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灵活添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量才施教,又要加强整体学生的有机衔接,综合管理。

1.班级管理中融合传统文化。通过开设传统文化黑板报专栏,组织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张贴传统文化宣传画,放映传统文化影视资料,组织兴趣小组等等方式,让班级同学在学习上能够奋发图强,努力进取;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思想上能够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2.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心理辅导。在对问题学生的谈心谈话中,对困难学生的帮助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中融入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爱好,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3.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通讯手段相结合。利用当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微电影、QQ、BBS等先进方式,传播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理解的方式加以传达,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能真正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来,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我国对青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是青年自身道德观、价值观形成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培养的重要环节[6]。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的积极作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为引导,通过逐步渗透和不断熏陶的方式使青年重新进行自我定位[14]。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认同感,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从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2]高红梅,郭学利.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与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12,(11).

[3][4][5]靳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高校讲坛,2008,(7).

[6][7][8]谭阳.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探析[J].北方经贸,2012,(2).

[9][12][13]温立强,周炳振,徐钥,刘洪超.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J].工会论坛,2009,(15).

[10][11]高琼,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2008,(5).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3

本届茶文化博览交易会采取精美特装和特色展位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进行展示展陈,突出了产品特色,彰显了文化品位,提升了展会形象。

本届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创新采用市场化运作,办出“省字号”高水平展会,火爆的人气、强大的购买力、积极的合作意向,让客商赚了个盆满钵满。

河北省首届茶文化博览交易会不仅促进了茶叶贸易,而且将河北禅茶文化品牌推到世人面前。河北省是中国禅茶文化之源,柏林禅寺原住持净慧大师提炼出中国禅茶文化的四大精神“正、清、和、雅”和四大功能“感恩、分享、包容、结缘”,为禅茶文化注入生活禅新理念。河北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几件事,不仅催开中国禅茶文化缘起之门,也催开 “茶禅一味”这一禅林法语之门,同时加速了中国禅茶文化的发展。

禅茶文化的发展是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由于有了佛家禅文化的渗透,才有了“禅茶一味”的思想以及今天的禅茶文化精神和功能。

在省会石家庄的闹市区有一座清幽的园林,那就是石门公园。公园的南北两端各有一间茶馆,占据了公园两个最具特点的园中之园。于是,清幽的园林中便时时飘拂着袅袅茶香与铮铮琴韵。这两家茶馆相聚于此,同样是应了茶的名义。

位于公园北端的三字禅茶院奉行中国禅茶文化,院主吴明海是赵州柏林禅寺已故净慧禅师的大弟子,中国禅茶文化“正、清、和、雅” 的四大精神内涵及“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四大功能正是净慧禅师殚精竭虑、深刻思考后提炼出来的,三字禅茶院奉行的禅茶文化精神内核是与净慧禅师一脉相承的。

在三字禅茶院处处可见禅机、禅意。悬于入口处的《心经》是必修功课,人人都能出口成诵。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显示着茶与禅的自然融合。高级茶艺师郭灵巧也是净慧禅师的弟子,她将修行融汇于生活之中,将本职工作——泡茶作为修行的一种,认真对待、一丝不苟。慕名而来的客人似乎总能在这里体悟到因缘的巧妙,达成心中所愿。

在公园南端,缤纷的樱花与苍翠的茂竹掩映着一座原木建筑,这就是颇具日本风貌的扶桑茶庭。外观虽然按照古日式风格,内里却完全是中国的传统,琴棋书画随处可见。谈起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内涵的关系,主人独到的见解虽另辟蹊径,但也不离“和、雅”二字。在茶馆的经营中,处处浸着平和、雅致的理念。难怪开了15年,这座精致的茶馆还是高朋满座,大约就是主雅客来勤的缘故了。

如果说三字禅茶院体现着佛家的包容与结缘,那么扶桑茶庭则充盈着道家的散淡与飘逸。在文化底蕴稍显薄弱的石家庄,遍布全城的茶馆将中国深厚的传统思想内蕴寄托于茶香袅袅之中,给现代时尚生活增添一缕典雅与稳重。

河北临漳昭德寺的以茶禅修,首开中国禅茶结合之先河

中国现有的史料中有关佛教僧众坐禅饮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根据唐代房玄龄等人所著《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六十五〈艺术传〉中所写的,发生在晋代后赵都城邺城昭德寺(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的以茶禅修故事。僧人单道开以茶禅修之先例,开启了中国僧人将茶和禅相合的大门,为后世“茶禅一味”这一禅林法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河北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饮茶篇》,成为僧人以茶禅修最具史料价值的历史篇章

封演,河北景县人(今属河北省衡水市),曾任礼部郎中、御史中丞。河北景县曾是封姓望族故地,极盛于北朝,至隋朝和唐朝,出现过许多官宦士族。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篇》被誉为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中国茶文化历史篇章,受到中国茶文化、茶学专家的高度重视和追捧。

河北禅门公案“吃茶去”标志着“禅宗茶道”的正式诞生,为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河北赵州“吃茶去”公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文化典故。

从谂禅师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赵州禅关”,因茶能清心,在“人我同心,心我同体”的气氛之中,易于进入禅的真实境界,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故对中国禅道及茶道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标志着佛教“禅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为中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吃茶去”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

总而言之,赵州“吃茶去”这三个字,是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但它却催生出一朵绚烂的中国禅茶文化奇葩,而且这朵奇葩的芳香正在不断地散发,内涵在不断地扩展、充实和延伸。中国佛协副会长、柏林禅寺原住持净慧大德秉承“赵州门风”之法脉,在赵州“吃茶去”的茶钵中注入了“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新理念,赋予了“禅茶一味”的全新内涵。

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师资承继,法脉相袭,他在赵州“吃茶去”的茶钵中注入了——吃茶去的“实质是要我们以禅心的智慧之光照亮生活的道路、转化人性的缺陷,这不仅是人类文化史上永恒的主题,更是当今时代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大众生活品质、引导人们走出心灵迷惘的应机妙方”以及“学禅不能当饭吃,但能使吃饭更有滋味。学禅能够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但是,智慧必须由自己觉悟而生,无法由他人递交到你手上,他人不能给你的,只是可以表述的禅知识,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的话,徒增谈资而已。”明海法师这一番话,是对赵州“吃茶去”新的诠释,使赵州“吃茶去”法脉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茶禅文化“四大精神”和“四大功能”把禅茶文化推进为一个价值核心,一个新的教养水准

作为一个话题,中国禅茶文化近几年来被茶、佛界人士广泛谈论,也被世人广泛炒作,但始终无法归纳出精神内核。当净慧大德把生活禅中的“感恩文化”与国学泰斗文怀沙老先生手中握有的“正、清、和”三字经,再加上中国茶文化中固有的一个“雅”字,创造出中国禅茶文化理念这样一个词汇,激烈地搅动了茶佛界人士对之的眷注之心。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4

一、“仁”者的领导文化——孔子的领导思想

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长达两千年居于主流地位,它包含着许多治国安邦的领导智慧,这些政治智慧经过众多的为政者的实践,证明它们反映了领导活动的普遍规律,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相反,它对当今的领导者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承意义。

“为政以德”是孔子在政治上的重要主张。“仁”和“德”在孔子的理论中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孔子强调领导者要重视“德”,“德”是孔子领导思想中的根基和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孔子要求领导者要以良好的品德来让下属信服并对下属施加影响力。“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一个基层领导者的社会公德是指他在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这是培养领导个人魅力的关键因素。

“中庸之道”也是孔子及后世儒家极为推崇的经世智慧。“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什么是中庸? 孔子曾以一句“过犹不及”来解释。他说中庸之道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在做事情时既不能够过,也不能够不及,因为过和不及是事物的两个极端。所以中庸之道在孔子那里,实际上是平衡以达到和谐的处世艺术。它强调永远让事物留有一个余地,这样可以进退自如,从容不迫。如果把这一概念应用于领导理论,可以将中庸思维界定为高层领导者在战略决策过程中通过整合外在条件与内在需求而采取适当行为和方案的思维方式。在决策过程中,多方思考是指高层领导者在决策和意见表达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程度,在综合各方的意见和方案后,在领导决策中平衡各种情况,做到恰到好处。

“为政在人”是孔子的用人之道。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的人才标准时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也是领导者用人思想的体现,也对现代领导者选择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因循守“道”的领导文化——老子的领导思想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 国、利万众的: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下自化。

老子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就是“无为”,就是放手,就是让自己的下属在其职责范围之内大胆工作,而不是处处挑剔、事事干预,以至于下属谨小慎微、畏首畏尾,更不可不顾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节外生枝。同时领导者也应做顺应规律、顺应民心的事情,领导者应该用自己的行为辅助事物依循其规律的发展。老子的思想时时处处都要求注意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更要求领导者要善于审时度势,充分调动和发挥下属的能力,用最小的影响达到最大的效益。

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 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 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

三、集大成者的领导文化——孟子的领导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领导思想,提出以“仁政”为核心的一整套领导思想。首先,孟子认为“民贵君轻”,提出为政者“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他强了领导者必须是品德高尚,对人民负责的人;其次,他认为领导者必须“尊贤使能”,对于人才的取舍,孟子认为必须慎重,而且应当重视一般民众的批评和意见,这点体现出了现代民主领导理论体制下,民众的态度和意见对领导者政绩以及官员考核选拔的要求。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不否定自然客观因素的前提下,强调“人和”的重要性,领导的时候,上下思想统一很重要,而且要进行交流和互相尊重,一个“人和”的领导者领导下的团队可以战胜一切外界客观困难,对于领导者打造高效团队有着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团队成员也有激励和警示作用。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强调了领导者要用执行来实践自己的思想,在做的过程中,要周到的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他人的感情,这样才能对下属产生积极影响,才能更好的激发和调节下属的情绪,增加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感,更好的维系和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德育思想;“天人合一”;义利观;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109-04

作者简介:李华伟(1977-),男,山东聊城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生管理理论。

从语义学上看,“生态德育”是20世纪末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意义上的市场化和生活意义上的现代化对教育方式构成冲击后所出现的全新概念;从词源学上看,“生态德育”概念的产生一则源于“生态学”和“德育学”单一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和无奈,二则肇始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在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德育”这一概念的是刘惊铎和王磊。两位学者在1998年第5期《教育评论》上共同发表了《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的论文,指出,“生态德育”是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教育。由于生态德育在价值链上强调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意识和保护意识,并且在目的论上强调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作用,故而该理念提出之后,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很快传播开来。随后不久,吴鼎福在《教育生态学》中对“生态德育”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指出“生态德育”既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又是整合传统德育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范式。“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甚至无法确认的人类与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处理。其目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品性的新人。”很明显,吴鼎福的定义充其量是对生态德育概念的深度诠释,而不是系统定义。随后朱小曼等学者均对“生态德育”概念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界定。

纵观学术界对“生态德育”概念的界定,我们发现,尽管学者们看到了源于生物学上的生态概念可以被移植到德育领域,但对于这两个概念的链合问题以及有机契合现象却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致使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限于概念的游戏和文字的堆积。本研究认为,生态学和德育学的交叉研究从本质上看源于两个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相继出现在媒体上的20多篇研究生态德育思想的论文以及5部相关领域的著作,还有不下10余种有关“生态德育”的定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突出进展,但由于基础概念界定的模糊使得这些研究大多比较肤浅,相关的问题没有被继续推向深入。事实上,生态德育是研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以及人自身的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时下教育主体之间(主体间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实践锻炼体系)、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而提出来的。生态德育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生态链合现象,强调的主旨是教育活动的关联性、教育参与者的相互关怀性、教育方式的有机性、教育效果的时代性。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道德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解决德育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界定了基本概念之后,本课题对有关生态德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要想使生态德育学的学科发展继续推向深入,必须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的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德育变迁路径的多样化,而且可以深化学术界对生态德育史领域的后续探索,其意义重大。

一、天人观所体现的自然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

从哲学上来看,“天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是西方近代一直追问的世界“客观实在性”悖论的中国式表达。如果说,中西方自古至今都在探索世界的本质存在问题,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思想则具有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内涵。中国古代讲究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指出“究天人之际”,方能“纳古今之事”。除却以“天道附会人事”的迷信因素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生态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如果说“天人合一”思想是在教诲人们要“大道归于自然”方能保全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话,那么春秋郑国子产所哀叹的“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的论调就多少带有了教育悲观主义的痕迹。依此而论,天人观所体现的正是“以自然为师”的生态教育思想,这种思想用在道德领域就是“以教化为核心”的德育理念。

根据上文的假设,“生态德育”是一种关联性活动,这种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借助于继承性的理念才能完成相互教育的目的。在文化传承的显性领域中,儒家的生态德育思想最具典型性。在儒家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和宇宙万物都是自然孕育化生的结果,“天、地、君、亲、师”,“仁者”之所以无敌,实乃“泛爱众”伦理学说的必然结果。生态教育理念实际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人类以各种行为影响着自然界的存在状态。但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充其量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的暂时存在方式,并没有把大自然彻底征服。“征服”哲学只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怯懦的主观心理反应,不具备实然的哲学意义;二是大自然的逻辑在客观上指引着人类所有行为的价值取向。“会用则存,节用则生”,人类节约的理念与其说是为生计所迫而必然形成的民族传统美德,倒不如说是自然之道在指引人类生活类行为的必然结果。《正蒙・至当》有云:“大人者,有容物,无去物,有爱物,无殉物,天之道然。天以直养万物,代天而理物者,曲成而不害其直,斯尽道矣。”此话是说,人类在利用大自然的时候,要遵循自然界的生长发育原理,对万物要加以保护性的、节约性的、合理性的利用,不能竭泽而渔,毁坏子孙的基业。

在儒道法各家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思想中,除去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糟粕成分,诸多“以天合人”的思想(炼丹术)不仅具有科学萌芽的价值,而且也多少解决了人类对自然的迷茫和恐慌问题(天文学)。应该说,中国古代以自然导向的天人观为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材料。只要合理使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就一定能为新时期德育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二、义利观所体现的人品识别和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攘攘熙熙,皆为利来,人是无往而不利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不断为了利益而东奔西走,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政治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基于权力关系的利益争夺,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社会变迁的机会成本。那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应如何解释呢?事实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只是人的类本质在生存意义上的必然体现,也就是竞争造成了上述现象的必然显现。但长期以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逻辑使先发和后发市场经济国家产生了诸多灾难性的变异后果,细究起来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达尔文法则不无关系。

既然狼奔豕突的物欲世界不能约束人的理性,那么什么样的规矩能够使人变得有所收敛呢?法学家们指出,“乱世用重刑”,当今之世,只有完善的法治才是矫治中国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可当金融危机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心志和理性的时候,“法治万能主义”的神话被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在被“紧箍咒”式的法理哲学束缚了较长时间之后,人们开始回归到了德性软力量的研究。于是“以德治国”的理念便顺理成章地打入了受众的视野。但传统的德育理念过分注重各种硬性的制度和规范,又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承受度和受教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基于当前道德教育领域教育投入虚置、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过程庸俗、教育主题单一、教育主体失态、教育效用弱化等突出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生态德育”的全新理念,指出生态德育是综合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它强调的是一个社会德性的循环和共生,它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军事等诸领域规约到一个相互利用、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内生态系统中,让这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遵循生物自组织的自我调节机制而自发的进行链合和融合,最后使任何一个受教育者都在生态理念的教诲下,得以德性自生和价值重生。

在所有生态德育的理念中,对“义利观”的认识当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处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人们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恼和声色犬马的滋扰,但却无法摆脱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市场规则的束缚。如何认识“义”和“利”的辩证关系呢?在这方面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哲学观更具现实意义。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认为的“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人家。贫莫愁来富莫夸,那见贫长富久家”。此言是说,在纷纷扰扰的物欲世界里,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来识别人品呢?那就是要以传统的儒家义利观为基本的识别标准。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小人,对于那些只顾蝇头小利而出卖朋友的人要尽量避而远之。这一标准不仅是商家生意上必须遵循的最为简洁明了的基础法则,而且也是学术界必须牢记的一条最为灵验的识人逻辑。除此之外,单靠一个人的言语是很难识别其内在本质的好坏的。如果靠上述标准还不能看破人品的优劣,不妨再使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行为逻辑。这一规则强调的是人的品质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讲心胸狭窄的人、心地不纯的人、心怀鬼胎的人、心眼偏执的人、心地不诚实的人都会外在于不大方、不爽快、不痛快、不洒脱等必然的行为或动作。

除了人品识别要遵循一定的生态德育理念以外,在现实的社会中,还必须本着相互帮助、共存共荣的逻辑进行一切行为和活动。在这方面,墨家的“交相利,兼相爱”的思想对我们不无裨益。墨家的义利哲学强调的是互利共赢和互利互惠,这实际上已经蕴含着现代宏观经济学所指出的利益公平分配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一直遵循着“初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的资源配置逻辑,而忽视了人在两次分配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也就使得人与资源的生态融合被强制性割裂。事实上,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甚或是三次分配、四次分配都要讲求分配的公平问题,“利益均沾”只是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非常规手法,但利益分配公平却关系到政治的合法性认同和社会的长久稳定,其意义不可小视。所以,墨家一直以来都把“兼相爱”放到“交相利”的前提阶段,原因就在于只有以“爱”(良善即道德指引)的理念作为指引,才能使利益得以公平实现;否则交易主体的生态联结将会迅速断裂,交易无法实现,利润无法产生,自然市场的逻辑就形同虚设了。联系当今德育领域的突出问题,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于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借鉴。应该说,义利之辩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因就在于“义”和“利”的权衡关系着人的德行好坏问题,关系着人与人之间道德的和谐和互助问题,关系着分配领域的公正性导向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和同观所体现的知人善任的生态德育思想

与上面判断人品好坏的“义利”规则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观”则是与识别人品紧密相连的一个“知人善任”的宏观标准问题。在这一领域,孔子的哲学可以给我们指引。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君子虽然表面上和你有意见分歧,但背后他不会和你有根本的路线分歧;小人虽然表面上同意你的看法,但背地里他会违背你的意志去做影响大局的事。“和同”只是一个意见上的分歧问题,按照现代民主制的运作逻辑,意见分歧是现代社会的正常现象,没有必要引起太多的关注,因为毕竟人是千差万别的。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于缺失现代民主制度的投票机制和平等意识,使得君主识别人的品性变得十分困难。不能正确甄别自己的属僚,就不会把合适的人才提拔到适合的岗位上来。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将相们都会把孔子的“和同论”搬出来加以变通使用,并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接班人。除却孔子和同思想的糟粕成分,我们发现在现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古老时代孔子的“君子小人论”就不会在人才任用问题上犯大的错误,而如果仅仅依靠考试分数或外在的东西,就有可能把各种腐败分子遴选到重要的岗位上来,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和同观不仅为政府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种参考,而且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借鉴。比如在任用学生干部问题上,如果单纯依靠对学生表面语言和行为的考量,往往不能选拔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且还会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诸多障碍。相反,通过某些问题的讨论甚或争论,密切观察学生的潜意识行为和语言表现,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深层次的心理偏好和价值导向,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现和任用合适的学生干部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应该说,对于今天的学生思想教育来说,重视学生的表面要求一定要与挖掘学生的内在诉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受教育者的真实动机和想法。

四、荣辱观所体现的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

从心理哲学的角度讲,“荣”和“辱”都是人作为类本质的心源性条件反射。当人们遇到高兴的事情自然就会感到光荣;当人们遇到沮丧的事情,自然就会感到耻辱。这种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人的本能性直觉。也就是说,荣辱感是人的精神性因素在内生态角度的相互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荣辱思想。儒家认为,“知荣能够自强,知耻方能奋进也”。孟子则从荣辱感的人性角度探索这种心理反应的意义。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之耻,矣”,把知耻作为善恶的标志。作为我国生态教育学的代表之作,《管子》的生态德育思想也是极为丰富的。《管子》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灭亡”。也就是说,学礼仪、知廉耻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让他的民众知荣辱,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人们在良心深处失却了根本的依靠和精神寄托,所剩下的就只有行尸走肉了。针对春秋时期战乱丛生的实际情况,《管子》还谆谆教导人们:“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即要想结束春秋时期战乱纷飞的局面,各诸侯国的君主们应该以和为贵、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发展互惠贸易,不要兵戈相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要体恤百姓的苦楚。只有安民惠民,才能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家稳定了,才能发展生产,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老百姓的仓库里装满了粮食、百姓衣食无忧的时候,社会才能形成追求礼仪、尚荣驱辱的大好民生局面。由此看来,《管子》所提倡的荣辱观是一种追求社会内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德育观。在这一点上,《管子》生态德育思想的政治价值取向与孔子的“仁者爱人,行之有耻”的政治目标不谋而合。总之,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荣辱思想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借鉴。

事实上,“荣”和“辱”是一对孪生姐妹,只有经得起“耻辱”,才能“反思而激流猛进”;只有低调处理好“荣耀”,才能以荣为契机奋发图强。那种不经历知耻阶段而纯粹享受荣誉的思想是极其庸俗的和错误的。正如《礼记・中庸》所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荣誉必须首先在“隐”和“微”处下功夫,既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也不要在细小事情上违背道德,要敢于“慎独”,即在“程门立雪”的境界中享受“隐忍”的壮美。要学习越王勾践的知耻精神,在艰难的环境里积蓄力量,以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荣”和“辱”的客观生态关系,使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应该给自己人为寻找一些压力,让自己在“知耻”的境界中为新的光荣积累动力;有时因为各种原因暂时获得了一定的荣誉也不要沾沾自喜,应该回味成绩的来之不易,要继续坚持以“耻”为动力的思想,为了新的荣耀而卧薪尝胆。这就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德育”理念。坚持生态德育的链合思想,就能做活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启蒙,使受教育者不至于走向生态链的极端,而遗憾终生。

五、身令观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

“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身教示范,指出道德教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身垂范。这一方法强调教育者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示范性地影响、教导受教育者,从而给受教育者以启迪作用。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育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受教育者才会以此效仿,并以身垂范。相反,如果教育者要求受教育者做到的规范自己都没有做到,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对于掌权者来说,只有以身作则带头搞好道德修养,才能使百姓的思想和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能安民治国。“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内生态关系,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搞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身令观”所体现的身教和言教的关系反映到为人处世的微观领域,就是要做到“己”和“人”之间的辩证统一。正如孔子所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只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很好地理解个体之间极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才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遵循利己利他的生态法则;否则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把自己的示范作用转化到负面的方向中去。至于如何做到社会个体之间的生态和睦,孔子强调要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孔子指出:“克己复礼,天归仁焉。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即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充分体谅他人的想法和社会需要,才能成为知书达理的人;修心养性的关键是自己,自己德行的养成要靠自己的艰苦修炼,不能靠别人的督促和劝说。这种注重自身修养锻炼的哲学,实际上已经预设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恕善解的类生态规则。当然,注重自身的修养,并不是说自己独处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说心里要时刻想着别人的需要和看法。对政治家来说,就是时时关心民众、事事想着民众,急民众所急,想民众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己”说恰恰是“身令观”所延伸出来的为人处世的基本生态哲学。这种突出人己关系、强调以身作则的教育学说对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

六、上下观所体现的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

除去“上下观”所映射的等级观念不说,中国古代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因材施教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因材施教的理念肇始于人生存环境的变化,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则变。”也就是说,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亲缘关系、所受教育、思想品德都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只有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认识人、来教育人,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正确实施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事实上,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上下观”旨在说明:从循序渐进、教不躐等、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来看,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孔子强调“中人论”并不是说人是预先可以划分成三六九等的,除却孔子“中人论”中的历史制约成分,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下观”所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理念,这种生态关系是内生态思想在德育领域的突出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老子也曾经研究过人的悟性差异对人接受学问深浅的影响,并适时提出了道家的“上下观”。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曰不笑不足以为道。”从表面上看,老子是在向他的弟子解释什么是“道”,但细心纠察我们发现,老子在这里主要是强调人的差异性以及这种智力差异对人接受教育方式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老子分明是在教诲世人:如果没有悟性,即使通过巨大的外力作用,逼着做、哄着做、催着做,效果也不会太好;而只有因势利导,采取与受教育者密切沟通的生态教育原理,才能打通受教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鸿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正所谓“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虽然老子的“上下观”具有预先设定好等级成分的嫌疑,但老子所指出的根据人的自身智慧素质和身体素质进行分类教育的生态德育学原则,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惊铎.生态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J].新华文摘,1999,(1).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6

1、努力挖掘传统知识元素,精选相关内容

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要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讲到《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时,笔者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针灸、京剧和书法的魅力。笔者向学生介绍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经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针灸能治疗很多病情,还可以用于美容、减肥。笔者还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京剧、书法的知识,学生们都被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折服。当然,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存在于《文化生活》中,其它模块当中也有许多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在《哲学生活》中有许多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在学习《哲学生活》时,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五行学说和《易经》的一些基本内容。

2、以多元化途径营造教学氛围,创设学习情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出现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是作为支撑性知识,用来论证和说明问题。教师要深入探讨、精心设计,采用灵活的方法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教学时限内既不喧宾夺主,又能生动而鲜明地突出重难点。对于人文色彩浓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我国的传统建筑,教师可以准备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北京故宫、华北地区的四合院、苏州园林以及岭南地区的干阑(如吊脚楼)等,从中体会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关于风俗民情,诸如民族服饰文化,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民族服装实物展示或让学生穿戴好模拟表演,使教学更生动,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各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性格。

3、构建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机制,搭建互动平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具有广阔的外延,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走出思想政治课课堂,利用互联网搜集或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发掘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相关的报告、讲座、参观或旅游,注意寻找切入点,针对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激励他们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有价值的见解。还可以组织学生竞赛、社团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究中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能力和人生智慧。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