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环保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1
真实的呈现出参考文献表明了作者对前人学术研究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认可,也表明了作者对科学的态度,更表明了论文作者对论文的参考阅读量的大小。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借鉴。
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郭建岭.浅论建筑材料的发展对中国节能及环保的影响[J].广东化工,2007(12):44-47+106.
[2]钮冰.环保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建材世界,2012(06):115-117.
[3]戴兵.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94.
[4]冯桂香.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发展与技术应用[J].民营科技,2015(02):157.
[5]王永飞.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233.
[6]杜丽娟.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8-19.
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陈琳,李书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建筑低碳化动力机制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87-92.
[2]王长江,周洪光,马明.基于有序Logistical回归的低碳建筑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建筑业为例[J].建筑经济,2012(08):99-101.
[3]李积权.城市建筑生态位原理探析及其生态位策略研究——日本东京中城规划设计案例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08):28-35.
[4]陈力莅,丁太威,耿化民.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2012(05):79-80+82.
[5]高源,刘丛红.我国传统建筑业低碳转型升级的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4):72-75.
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J].建筑知识,2016(2):1.
[2]朱继红.建材检测系统中常用控件与界面编辑工具的开发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代方远.建筑材料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开发[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
[4]朱桐.建设工程材料检测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刘文.水利材料自动化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与网络监控的研究及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1.
[6]吴贤国,李惠强,郭劲松.垃圾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综合回收利用途径[J].建筑技术,2000.
[7]夏炜,卢余权,贾琳.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J].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2
论文格式规范全攻略
(一)题目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
(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顺序:1、1.1、1.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八)页码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
(九)电子文档要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民生科技与第六次科技革命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这五次科技革命具有一些规律性机理:发生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其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其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是重要动力,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重要趋势。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的耦合,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等。
〔关键词〕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1〕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2〕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1〕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3〕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4〕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1〕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5〕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5〕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6〕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1〕,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4〕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7〕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8〕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3
关键词:设计目的;研究现状;方法;调研
一、洗手台设计目的和意义
对于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创新性、文化性、实用性、环保生态性等等,我们对新异的追求是永无止步,融入文化内涵的东西才会更持久,增加新功能的产品比普通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注重绿色生态环保的产品才会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的,被人们所广泛接受。这也是作为新时代设计师应该努力去做的工作。
该设计产品是融入生态理念的洗手台,功能上,合理安排储物空间,节水会成为最大的优点;造型上,运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流线型设计方法,对洗手台造型做抽象曲线的变形;选材上,优先选用符合工程技术的新型环保材料,把现代高科技物质技术条件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世界能源日趋枯竭,假如以现在的速度开采利用,许多资源将在100年以内用完,节约环保势在必行。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三口之家的月日常用水大约四立方米左右,而马桶用水约占60%―70%,可见,抽水马桶成为耗水元凶。
所以该洗手台,功能上,改变市场上现有产品直接将洗漱用水排入下水管道的做法,将洗漱后的水导入到马桶中供冲洗马桶用。根据人体工程学和流线型设计理念,对传统的洗手台改进,合理安排储物空间。合理设计洗漱镜的位置,并组合设计出放置洗漱物品的置物台。造型上,遵从造型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根据功能的需要做造型的处理,合理安排储物空间,预留合理底部脚部舒适停放空间;对台面做整体的曲面变型,增加整体感,设计感,趣味性;在洗漱废水输入马桶的管道上可做置物台,同时马桶新加一个水箱储存该部分水,并设计储满指示装置和自溢出水口。
这样就可以把洗漱用水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达到节水环保的目的。从细微之处入手,有助提高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促进环保生态社会的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目前来说被认为是世界制造工厂,而不是设计研发中心,中国卫浴产业也不例外。所以,中国目前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产品创新、产品设计是产业升级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大科技研发、设计研发投入,树立民族品牌,方可从卫浴产业的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卫浴产业看似成熟,仔细观察还是需要很大的设计投入,才能完成产业升级。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卫浴行业经历了2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浴产品生产与销售国,卫浴洁具占世界总量的30%,卫浴配件约占世界总量的35%,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东等地的产品每年的增长率为50%。中国卫浴行业竞争主要表现为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市场争夺,国内卫浴品牌尽管数量众多,但在国内卫浴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占据10%的市场份额,高端卫浴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整个卫浴产业发展尚是如此,更别提对洗手台的设计能有多深入了,所以从低碳环保、生态自然的理念出发,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追求和需要的洗手台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洗手台设计多为家装设计的一部分,由室内设计师完成,由于室内设计师对室内整体风格的把握比较到位,而对洗手台类似产品级细节的处理就不如产品设计师那么细致入微。导致洗手台设计多见为两种情况:一,从卫浴市场直接买进一个面盆简易安装;二,面盆和室内设计师设计的简易橱柜组合。第一种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人们对洗手台的更深层次的需求;第二种由于面盆和橱柜的组合处理,施工简易,容易出现漏水和橱柜潮湿以致无法存放物品,形同虚设。
由此可见,国内对洗手台深入的设计研究还很欠缺,目前市场上的洗手台也很难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研究设计出环保生态的新型洗手台成为目前设计的重点。而至今对洗手台研究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并不多见。有关洗手台的研究有硕士学位论文《洗手台造型设计与研究》就洗手台的造型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但并未提及节水设计。多数著作、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关于卫浴设计的,例如翁熙宇的《卫浴设计》、颜军的《明星设计师到我家 卫浴设计500例》、李伟国的《厨房和卫浴》肖姗姗的《时尚家居功能 卫浴篇》,这些著作多是从室内设计卫浴间设计的角度探讨研究卫浴设计,并未详细介绍洗手台。期刊论文有范嘉琛的《卫浴设计不能忽略五个装饰细节》、索_,王洪阁《小户型空间下的一体化卫浴设计研究》、余正铁《走进欧洲卫浴设计》、赵兰涛《浅谈现代陶瓷卫浴设计中的极简风潮》、姜筱玮,刘振生《中国城市老年社区卫浴设计》、郑立新《简约无华 复归于朴:论当今极少主义风格下的陶瓷卫浴设计》等很多有关卫浴设计的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卫浴设计的方法和理论,但仍很少提及有关生态设计手法的融入。
目前国内市场对洗手台的设计主要在材料和基本造型变化为主,基本的方型橱柜式或个别的极简风格处理,这些产品还存在些许缺陷,并且市场上储水式洗手台还没出现。增加储水节水功能是未来卫浴产品的发展趋势,绿色设计应该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而不是只在纸上谈兵,这不仅需要设计师大胆设计出新的产品,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引导,使人们树立环保生态的生活理念。改变传统造型,把概念化设计的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增加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市场上在用材用料上以为了适应工业生产为主,我的设计会对以上问题加以改进,高度概括的抽象出洗手台合理的造型,把被遗忘的一些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做好这款洗手台组合产品的设计,努力改变以往人们对洗手台的概念,从而从细微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也使得西方很注重的卫浴文化得到很好地发展。西方对卫浴追求极高,认为这不仅是清洁人体的过程,更是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享受过程。所以出现了很多对卫浴产品的设计研究,著作、论文均以卫浴设计研究居多,例如Teneues、Jessie C. Jacobs 等。国外主要以西方思想来设计卫浴产品,生态理念有所注意,但多数以企业效益为中心进行设计。也没有关于洗手台与马桶一体化节水设计产品投入市场。
三、洗手台及相关产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功能上,以极简的造型,创造出简约通透的储物空间,改善橱柜式洗手台柜内潮气无法散失的缺点和无储物空间洗手台造成的空间浪费缺点。将洗手台设计成可将盥洗用水直接导入增加副水箱的马桶里,冲马桶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达到环保生态可持续的设计要求。或者再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在盥洗台的天花部位增加储水箱贮存楼上的盥洗用水,通过合理的传输装置导入马桶做冲洗用。这样从细微之处为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匮乏做出源源不断的贡献,也很好地将环保生态生活理念传播开来,符合生态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手法。
2、造型上,把造型的艺术性融入到结构的合理性上,做面盆、支架一体化成型处理,S型曲线流畅自然,又可增加较大的储物使用空间,使产品源于自然,造型又融入自然,符合生态设计中减少设计的手法。
3、新型环保材料、新技术合理利用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上。可采用廉价、质轻、易于成型的人造石亚克力材质,可以轻松地对造型进行设计加工,比传统陶瓷更环保,低碳。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市场调研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网络调研法、统计分析法等。
产品设计阶段:头脑风暴法、立意构思筛选分析、软件建模、模型优化。
产品分析阶段:产品可行性实验测试、使用预测分析。
四、洗手台设计市场调研分析
(一)调研目的
在设计之初,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学习了不少先进的设计理念,而对该类产品的市场调研更尤为重要。通过调研笔者需要了解:
1、洗手台的种类及各类洗手台的功能、结构、造型、所采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收集用户对不同类型洗手台的使用感受和功能上审美上的需求。所提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2、通过网络商城了解洗手台产品的种类销售情况及消费者的使用评价等;通过各大卫浴官网调查其公司洗手台的主打产品的特点及该公司概念性新产品的开发预测。
(二)调研方式
根据洗手台产品的特点和设计需要,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调研:
方式一:问卷调查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收集用户对洗手台产品的使用需求、使用感受、及期望改进改良方向的方法之一,通过在问卷的收集统计分析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到用户的迫切需求,更能设计出让人们满意的作品。
方式二:实地走访
商城实地走访,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对商城、建材市场琳琅满目的洗手台进行全面的了解,感受客户的需求。调研场所是卫浴商城、建材市场和各种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医院、酒店、家庭等,记录各类洗手台的功能特点和人们的使用要求。
方式三:网络调研
网络调研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又一种直接有效且必不可少的调研方式。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等各大电商均有该类产品销售,且有些产品比较新颖,是对现实市场的补充。
最后我们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设计出符合需求的作品。
所以,要想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我们不仅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更要了解该类产品发展的现状,掌握合理的研究方法,做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美)彼得.多默著 梁梅译.1945年以来的设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美)滕守尧.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6]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 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节能;墙体材料;节能环保;
Abstract: with the wal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new green energy-saving wall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has been wide application, a new type of energy saving wall material as the material of body of our country wall development tren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uilding wall material for build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nergy saving,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present widely used in several kinds of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ll material, can provide new wall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saving; wall material;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在建筑材料应用领域坚持节能减排,推广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是国家对于建筑应用技术的新要求,因此节能环保的绿色新型节能墙材,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型墙材的主要发展趋势。新型墙材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成本,而且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节能建筑墙体材料对于建筑工程的意义
(1)节能建筑墙体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材料基础,也是保证建筑节能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若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采暖空调所带来的能源消耗,进而通过利用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可以改善建筑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
(2)节能建筑墙体材料是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随着国家对于建筑工程领域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墙体材料遵循环保节能原则,已经成为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研发推广各种高品质的节能建材,也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对于实现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3)节能建筑墙体材料是改善建筑功能的基本手段。由于建筑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型建筑材料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新工艺技术以便于实现墙体材料节能、节土以及环保的要求,这也是利用建筑墙体材料改善建筑功能的基本手段。
2新型节能建筑墙体材料概述
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必须符合环境保护以及节约能源基本要求,而且能够适应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尽可能的利用建筑废弃材料加工制作,生产加工制作工艺简单,有利于墙体材料的安装施工。现阶段,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作为一种轻型的新型的墙体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隔热能力与保温能力,对于实现建筑墙体材料的节能环保十分有利。加气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料浆与发气剂发生化学发应,在蒸压或者蒸养的条件下制备而成的多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加气混凝土的孔隙率较大,可以达到70-85%,密度较小,因而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墙体材料的节能环保,同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减小工程施工成本。由于加气混凝土内部含有较多的孔隙,因而具有相对较强的保温隔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导热系数在0.11-0.18W/MK左右,保温隔热效果非常好。此外,加气混凝土还具有防火抗渗、耐久环保以及经济便捷的特点,作为墙体材料的应用性能较好。
2.2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使用陶粒作为粗集料,并利用陶砂以及水泥等材料,经过搅拌成型以及自然养护制作而成的空心砌块。由于陶粒混凝土制作加工工艺简单,因而采用陶粒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能够实现建筑材料的节约利用,而且用于墙体粉刷不会出现空鼓的现象,也不易出现墙面开裂的现象。陶粒混凝土的容重小,只有混凝土容重的1/3-1/5,因此陶粒混凝土的自重相对较小,能够大幅度的减小建筑物的自重。更重要的是陶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根据试验检测研究,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只有混凝土的1/2,因此实现较薄的墙体即可实现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具体热工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热工性能指标
此外,陶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与抗渗性能较好,而且由于加工生产流程相对简单,还具有便于施工的特点。
2.3钢丝网架夹芯墙板
钢丝网架夹芯墙板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 GBF夹芯板主要是利用钢丝网架,并利用加气混凝土或者是岩棉作为板芯,进而形成钢丝网架芯板,在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通过在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的两侧利用防裂水泥砂浆进行处理,进而作为建筑构件形成墙体。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以及较高的强度,由于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具有憎水性,因而防渗性能较好。而且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GBF钢丝网架夹芯墙板保温隔热,非常利于建筑墙体内部的管线布设。
2.4石膏空心墙板
石膏空心墙板主要是以以建筑石膏作为生产原料,同时添加纤维、珍珠岩、水泥、河沙、粉煤灰、炉渣等添加材料并加水搅拌浇筑而成的轻质建筑石膏制品。由于石膏特性的影响石膏空心墙板具有节能环保、强度高、自重轻以及耐火隔热、加工方便简单的特点,属于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根据相关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石膏空心墙板的导热系数在0.20~0.28 W/m.K之间,由于具有较小的导热系数,因而石膏空心墙板的传热速度较低,作为建筑墙体材料能够达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由于建筑石膏的初终凝时间在6~30左右,相比混凝土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凝结硬化特性,生产加工速度快,建筑施工成本可以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2.5复合自保温砌块
复合自保温砌块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主要是利用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而成的空心砌块为壳体,进而在混凝土孔腔内采取泡沫塑料或者是混凝土等保温材料,进而利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将砌块壳体与保温材料注塑形成的保温砌块。由于自保温砌块主要由普通混凝土空心壳体作为框架,通过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无机泡沫混凝土充当墙体材料,或者是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发挥减轻自重以及隔热功能,最终形成具有良好热工性能的砌块整体。由于复合自保温砌块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施工工艺技术成熟以及施工成本较低的优点,因此作为新型的建筑墙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前景。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墙体材料的技术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温隔热以及节能环保作为建筑墙体材料新的技术要求,已经成为建筑墙体材料应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因此,应该结合建筑工程墙体施工方面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墙体材料的各项性能,加快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推动建筑墙体材料研发应用技术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陈滨.陈星.丁颖慧.陈会娟 冬季特朗贝墙内置卷帘对墙体热性能的影响 [期刊论文] -太阳能学报2006(6)
[2]李朝红.李砚波.徐光兴 CS外墙板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期刊论文]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5
关键词:化学教学;基础知识;可持续发展
一、结合基础知识,积累可持续发展素材
化学基础知识教学,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思想题材,寻找可持续发展和基础知识的结合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同时把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化学教学,讲解最新处理污染的成果,以使学生懂得科技进步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
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要注意依据教学实际、课标要求、学生的现有水平,有目的地进行,应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分清主次,切记牵强附会。如可结合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煤和石油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教学内容来充分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帮助他们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自觉保护环境以及参与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责任心。
二、结合实验教学,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目前,实验教学多数重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及基本操作的教学,对实验后产生的废物等处理不够重视。但是,如果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就应该重视后者教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以教师在每一次演示实验时,都应该注意废物、废液的回收利用,且要注意尾气的吸收。学生实验时,应该提出“对地球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实验准则,使学生懂得由于海洋、大气环流、酸雨等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每个人应从身边事做起。对有污染源的实验,教师要严格按规定用量并做好尾气处理工作;酸碱类废液要中和后,倒入下水道或倒入指定点统一处理;金属片实验后交到指定点回收再利用。
三、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环保科技活动
结合课外活动,可开展有关环保科技的实验。如:进行土壤酸碱性和雨水PH值测定的实验时,可以以“酸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课题进行实验研究,教会学生调节土壤酸碱性以适应植物生
长,并依据实验写出小论文;又如进行大气主要成分测定实验时,既可使学生了解大气中的成分和造成污染的成分,同时又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结合本地实际,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才有效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本地资源特点及典型环境问题,举办知识讲座,普及环保知识和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如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乡镇企业的兴办和滥用化肥、农药,使得农村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在讲座中就要结合农村环境实际,进行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又如,结合当地碱性水污染严重的特点,宣传污水排出前先治理、中和后排液。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6
英文名称: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主管单位: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办公室
主办单位:河北省墙材革新办公室;石家庄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墙改办公室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8249
国内刊号:13-1187/TU
邮发代号:18-21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粉煤灰综合利用》(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河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石家庄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墙改办公室主办。由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发展司指导,是国内第一份粉煤灰综合利用专业技术期刊,也是工业废渣治理研究的重要期刊,本刊宗旨是:面向全国,宣传国家有关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传播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新工艺、设备、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为加快综合利用步伐,节约资源,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化害为利,造福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