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行业投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行业投资建议范文1
行业仍处景气上升阶段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医药行业均处于景气上升阶段,这是投资医药行业并选择个股的主基调。世界药品市场的规模在××年达亿美元,同比增长,预计到年将达亿美元,较××年增长;中国药品市场××年达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占全球药品市场的,预计到年将达到亿美元,较××年增长。
从中经网的中国医药行业景气指数看,随着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药行业景气指数呈一路上升态势,保持了较快发展。××年受影响,医药行业景气指数异常快速增长,达到近几年来最高点,过后行业景气逐月回落。但从××年月开始,医药行业景气指数止跌回升。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在行业景气上升的同时,××年我国医药行业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年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额增长保持了年以来的增速,为,稍低于××年的水平。××年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缩小的局面,主要是由生产成本的上升及药品价格的下降导致的。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在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的下降和销售利润率的下滑。整个行业有的企业亏损,而且应收账款净额的同比增长率在,远高于前几年的水平。这可能与宏观调控导致企业资金面吃紧有关。
从医药上市公司××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大于中期。上市公司的运行与行业整体相似,呈增收减利局面,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下降个百分点,每股收益下降元。
如何寻找投资突破口
××年月以来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压缩投资,加大消费。医疗、药品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因而,药品生产企业成为了股市中躲避宏观调控影响的避风港。目前,宏观调控已经从行政手段向利率手段过渡,××年宏观调控将会继续。因此,药品生产企业仍然应该是投资中规避宏观调控影响的较好品种。
药品生产企业未来仍将受生产成本上升、药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成本上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能够有效规避药品价格下降对企业的影响,未来才有保持盈利水平和持续增长的能力。笔者认为,××年走强的海正药业、华海药业、云南白药等医药股今年仍具一定吸引力。
(一)特色原料药企业()特色原料药企业减小价格下降影响的动因①具有丰富的产品群。②能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成本。③经过市场整理后,通常是年时间,实力弱小的竞争者被淘汰出局,市场参与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幸存者的市场份额扩大,对产品具有定价能力,从而促使产品价格会反弹保证了盈利空间。
向制剂企业过渡。制剂的毛利率较原料药的毛利率高,可以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特色原料药企业的国际估值比较从未来两年的业绩预期及投资估值看,成熟通用名药企业如、和的(市盈率)近年来较低,为倍,而成长型通用名药企业的较高。
特色原料药企业与通用名药企业一样,业绩也具有波动性。对它们的股票,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给予不同的溢价。目前,中国的特色原料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应给予较高的溢价,在倍是相对合理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华海药业和海正药业。
华海药业公司是全球生产普利类原料药品种最多的厂家之一,也是全球普利类原料药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卡托普利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公司上市时的上升到目前的,依那普利的市场占有率从上升到。
公司的沙坦类中间体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签订了长期定单,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的增长可能在××年下半年体现。
公司××年(每股收益)为元股,预计××年为元股,动态市盈率分别为倍及倍。若以倍市盈率计算,华海药业的目标价位在元以上,投资建议为优异。
海正药业公司××年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心血管原料药方面,包括:①××年辛伐他汀价格下降与滞销;②普伐他汀欧洲专利××年月到期,但是原料药的需求并未提前个月放量,公司普伐他汀原料药推迟了在欧洲上市;③普伐他汀四季度订单落空,公司××年业绩将可能低于预期。
但笔者认为海正药业可以通过其强大的研发力量(主要表现为对专利产品的跟踪能力)和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尤其是药品获得药证的背景)来有效化解产品价格下降所导致的风险,并通过药品在规范市场的销售来延缓风险的降临,获得较高利润。海正药业还将可能成为国内最快进入通用名药领域的公司,首先通过通用名制剂,然后推出自己的通用名制剂。这样,公司从原料药向通用名制剂的发展将会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年公司为元股,预计××年为元股,动态市盈率分别为倍及倍。若以倍市盈率计算,海正药业的目标价位在元以上,投资建议为优异。
(二)中药企业中药企业通过在资源、品牌、技术等方面的垄断以及政策上的倾斜等优势,获得产品的定价能力和提价空间,形成其它企业无法超越的壁垒。
资源垄断中药企业的原材料中药材的生产具有地域性,这赋予部分企业先天优势。
品牌垄断品牌意味着产品的质量有保证、技术有一定先进性及独特性、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等,如云南白药有近百年的历史、同仁堂有多年的历史、片仔癀有多年的历史。
技术垄断中药主要表现在配方和生产工艺上。如云南白药散剂、胶囊和片仔癀是中药绝密品种,即使其它企业用同样的药材也无法生产出具有相同品质和疗效的中药。
价格优势()国家政策规定优质优价。尽管国家对医保目录中的药品规定了最高零售价,但对一些品牌中药实行了优质优价的政策,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
()提价的可能性与可行性。①成本推动型的被动提价:中药材价格上涨、所用中药材品质的不同都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迫使企业产品价格被动提升。
②市场垄断导致主动提价:由于产品是独家品种,故公司具有在保证销量的情况下提价的能力,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
云南白药和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的佼佼者。
云南白药公司从××年月日开始,主要产品云南白药散剂、胶囊、气雾剂、宫血宁的供货价上调,平均涨幅。××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表现为在提价基础上不减销量。××年公司业绩增长将主要受益于上述主打产品的销量增长。公司未来两年的成长保持在,收入主要来自医药商业,利润主要来自医药工业,尤其是白药系列产品在各个方面的增长。公司白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增长也将成为未来成长亮点之一。
公司××年为元股,预计××年为元股,动态市盈率分别为倍及倍。若以倍市盈率计算,云南白药的目标价位在元元,投资建议为优异。
医药行业投资建议范文2
截止上周四,本期入围的最牛分析师排行榜前二十的分析师所研究行业与上期相比,新增了酌情消费品行业,具体分布情况为:新增酌情消费品行业分析师1名;食品饮料及烟草和能源行业入选分析师分别为3名和2名,均比上期增加1名;煤炭、原材料和工业产品行业入选分析师分别为7名、1名和1名,都与上期持平;金属与采矿和媒体行业入选分析师分别为3名和2名,分别比上期减少2名和1名。近期,医药产业方面的政策密集,本期对医药行业进行点评。招商证券行业分析师李珊珊表示,科技部《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着力推进四个方向转变:一是医学发展向健康促进转变;二是组织模式向协同研究转变;三是医疗服务向整合集成转变,利好爱尔眼科等医疗服务行业龙头;四是产业发展向自主创新转变。给予医药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东北证券行业分析师周思立认为,医药方面政策的关键词为创新、预防和基层,该规划将有力促进中药、生物制药、疫苗、化学创新药物、体外诊断试剂、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科华生物、鱼跃医疗、康美药业、马应龙、昆明制药和沃森生物等个股。给予医药行业“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数据显示,截止上周四,上榜本期最具潜力前二十名分析师所研究的行业与上期相比,新增了金融行业,具体分布情况为:新增金融行业入选分析师1名;原材料行业入选分析师2名,比上期增加1名;工业产品、信息技术、酌情消费品、零售与批发和食品饮料及烟草行业入选分析师分别为5名、3名、3名、2名和1名,均与上期持平;医疗保健行业入选分析师3名,比上期减少2名。据媒体报道,光伏规划再次上调,该行业也受到分析师的关注,本期对光伏行业进行点评。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孙建平表示,工信部将力推多晶硅行业整合,预计业内几家较大企业很可能成为本次整合主体。产业集中度提高,利于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进一步强化其成本优势并从整合中直接受益;同时,前期产能释放和需求萎缩加剧行业竞争,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望缓解供需矛盾。建议关注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给予光伏行业“增持”的投资评级。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师郑东称,工信部已初步形成稳定国内多晶硅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推动多晶硅行业整合,鼓励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企业。另外,国内的市场将持续超预期,部分地区补贴电价有望进一步上调。给予该行业“推荐”的投资评级。
以上数据均取自今日投资统计数据,欲查详细数据,请登陆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网站(省略)。
医药行业投资建议范文3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制药企业在开发越南市场上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本文对开发越南市场过程中,根据越南医药及中药市场现状,以促进越南药品市场的开发。
【关键词】:越南医药市场,中药产品,中国制药企业。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market
Chen De Ying, Qiu Jia Xu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effect is not ideal.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arket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Key words】: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market, Traditional medicine products,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1 。 越南医药市场
虽然医药行业在两年内受到全球经济放缓,越南的制药工业还可以增长12%- 15%,在2009至2011年期间.
越南的医药行业,发展在中 - 低之间,刚刚超过52%企业有资格生产药品。国内生产药物大多是通用的,没有价值,只能满足50%国内医药需求。原料进口主要来自中国,印度,使得国内制药企业面临的汇率困境。技术水平不高而人力资源水平偏低,阻碍提高国内制药业生产的规模。
近些年来,经济 - 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费用高,消费逐年增加。随着人口和儿童的优势,越南对药品生产企业在国内的潜在市场,以及跨国公司。因此,这些公司面临从国外的激烈竞争对手,尤其当国内医药企业的保护期后加盟世贸组织已经不多(在入世后5年)。
1.1 影响国内医药行业的宏观因素
1. 经济:制药行业遭受最小金融危机的影响。
越南的经济在多年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全球金融危机对越南经济有强大影响力,尤其是进出口加工工业,银行,房地产等。高通胀,更多的投资和消费者持谨慎态度。这使得该行业的发展更加困难。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是最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为这是其中之一为人民的必要品。
2. 文化 - 社会:越南人民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得到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对药物的开发。
在越南大多数人民都集中在农村,生活水平往往低下,高需求的便宜药品,这条件是越南制药企业开放市场有利的条件。此外,越南的消费者生活越来越改善,健康状况越来越有关注,因为药品具有高度的需要,以确保健康。
3. 国家政策:医药行业须受严格政府控制
医药行业受到强烈的管理状态。政府已颁布许多法律文献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包括有关的文献,无论国家对药品的广告政策,国家药品价格的管理层,药品经营状况,药物管理名单上有特殊的控制,药物的质量标准,药物检测设备... ...
商业生产不符合GMP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GMP)的建议,出口业务药品与存储系统不符合GSP将不得不停止生产和进口。还有,如GLP法规“好练习室实验疫苗和生物制品,“GDP”良好的分配药物,“GPP”良好的管理做法药店。只符合新标准的企业才能经营与发展。这些规则将助于越南零售药店合并或收购,促进当地企业所提高,重点在深度开发,对跨国公司竞争。
1.2 制药行业在越南的位置
越南的制药业在新的发展中 - 低。支出的医疗标准占GDP的1.6%(2010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越南制药业在发展中世界。越南已经取得国内医药行业,但进口原料居多,所以可以说,客观地来看越南的医药行业发展以中- 低。像周边国家,越南医药行业属贫困状态。健康保险是不够的,所以患者应支付的药物比他们的需求量多,这已经阻碍了市场的增长。因此,直到2010年,越南卫生支出仅占1.6%国内生产总值。近几年,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医药产品,说明药品行业的投资大幅上升。大部分制药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从销售产量增加和部分从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从而使国内企业有能力继续投资与改善生产能力。
1.3 企业标准数量
根据WTO的承诺,在2010年结束越南的制药业必须符合世贸组织的质量标准(GMP - WHO),期限到后不合格的企业将被强制停止生产。截至2009年年底期间,有52%的制药公司(包括西药和传统医药)来实现GMP- WHO标准,包括实现GLP和GSP标准的企业,分别为51%和63%。事实上,近三年来越南企业才刚开始关注这些标准的重要性,但他们也正在加强竞争力为生存与发展。
传统医药是越南的优势之一。由越南国家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药品材料获得人们的欢迎。卫生部已发出2000种药品制剂的注册号码在市场上流通。
但现在传统医药不受监督,与安全食品问题密切有差距。种植药材容易滥用农药。因此,应有监督管理机制,特别是药材种植和加工期间。
2 。 越南中药市场
从上边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2年-2010年期间,中国中药企业出口越南市场不断增长。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2.1 越南民众具有厚重的中药需求,市场基础厚实
经过中越两国医生的长期不断努力,中医药在传入越南的同时,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结合越南当地的病情特点和环境条件,吸取当地民间的用药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越南传统医药――中医药体系(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称为北药,有别于西医、西药及传统中医药, 越南地产药材)。越南传统中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中越两国交往和相互学习的历史,伴随越南民族的兴旺发展走过数千年。时至今日,用中药治病,仍然是不少越南民众的首选。
2.2 越南政府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法,越南传统中药被排斥于官方组织之外,传统医药学校被迫关闭,严重阻碍了中药的发展。越南独立后,政府结合越南的具体实际,提出“医学必须建立在科学、民族、大众3个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在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先后建立了各级中医药研究机构和协会,比较著名的有河内民族医药研究院。越南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集中在全国6所医学院校中进行,还有部分国立和省立机构开设长期的中医药课程,至目前为止,越南已培养并取得国家卫生部承认的各级传统医药技术人员(包括研究生、医师、医助、药剂师)2万余名,加上经过短期培训进修的医务人员及医士,超过3万人。在越南的医院中, 大都设有中医部,使用中药治病,特别是近些年来,越南政府进一步开放越南医疗市场,在城乡出现了大量中医诊所和药店,推动了中药市场快速向前发展。
3.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越南医药市场的基本情况,在此特别关注越南中药市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强,中国制药企业对越南的投资将越来越多,双边贸易关系也将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言实:中医药开拓越南市场,医药导报,中药报, 2009(08期):25-26
[2] 严冰:越南医药市场值得关注,医药经济报,2008-07-01:37-38
[3] 刘寿永:越南,中药打入东南亚的桥头堡,中国医药报,2006-09-08:15-16
医药行业投资建议范文4
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02年进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从事医药行业研究,现任研究所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从业9年,行业经验丰富,行业走势把握准确,重点公司研究透彻。
上榜理由
通过今日投资“分析师实时排名”系统对业内1800名分析师的追溯跟踪,申银万国医药行业分析师罗在“最牛分析师”生物与制药行业排行榜中近一年名列第一,近半年名列第五近三个月名列第九。获得我们评选的第八十九期“每周一星”称号。
她在今年医药月报《三年内有望诞生千亿市值药企》中写道,2011年是医改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2009年政府承诺2009-2011年三年时间,确保各级政府新增投入8500亿元,2009-2010年合计新增投入2715亿元,如果政府兑现承诺,意味着2011年各级政府将是巨额投入(应新增投入5785亿元)。在二级市场上,医药板块走势可观。此外,截止目前一年多的时间,从我们的在线分析师网站中她的“跟踪股票收益”显示出,广州药业的跟踪收益104.20%,最高收益140.75%;片仔癀的跟踪收益75.47%,最高收益135.42%。她也因此获得我们评选的“每周一星”称号。
此外,她在近期医药月报《一季报高增长和资产整合》中写道,2月中旬国务院下发2011年医改主要任务:①扩大医保覆盖,提高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至90%以上,参保人数达4.4亿,维持新农合参合率90%以上;②医保补助从120元提高至200元,未来两年提高至300元;③提高报销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力争达70%(2010年是60%);④提高公共卫生费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2010年是15元)。2011年是新医改三年规划最后一年,国家财政投入继续加大,药品需求增长无忧。基本药物制度也将全面推开,基层市场的放量值得期待,看好独家品种企业。投资建议:创新与整合是行业两大投资主题,板块虽具中线价值,但风格还没有回到消费品,本月机会集中在个股,重点推荐一季报增幅在50%左右的海正药业、东阿阿胶和康美药业;估值较低有资产整合预期的仁和药业。
近期主要研究成果
《翰宇药业:化学合成多肽药龙头 合理申购价25.74-29.64元》
医药行业投资建议范文5
而到了2014年,随着基药招标的尘埃落定,反贿赂的影响渐行渐远,医药行业的基本面大致拨开云雾见太阳。东方证券李涉花预计,2014年整体政策将会比较温和,从近期公布的调价即可看出端倪,对药价的调控更加合理,基药红利将持续,招标过程更加体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医药行业在经过2013下半年的调整后有望再迎来新一波行情。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地位
2013年1月6日,国务院《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未来生物产业发展要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加快推进生物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其中生物医药排在七大产业的首位。我们认为该规划的出台将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及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一般规划出台后,将有望出台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包括补贴及各种激励措施等,预计对相关企业的发展将带来有利影响。
东方证券预计,该规划将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能力。生物医药领域将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新产品与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积极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2013~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将达到20%以上,有望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市场,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
新版GMP的执行力度超预期
因为通过率不高,此前市场预期严格执行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或缓冲。截至2013年12月31日,已有796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全部或部分车间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全国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共1319家,已通过认证的企业796家,占60.3%。其中855家已完成现场检查,占64.8%。已通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品种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收载的全部无菌药品;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13年)中收载的无菌药品覆盖率也达98.7%;总体产能已达到2012年无菌药品市场实际需求的160%以上。从供应上来说,已通过认证的企业 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执行上折中可能性不大。
由于上市公司融资优势明显,不会因新版GMP退出市场,部分企业未能及时通过,但已备有库存供一段时间销售。如药业的公告称,原有BNP冻干制剂生产线12月31日停止生产,预计2015年3月之前将取得新版GMP认证证书,且在此之前已备充足产品。因此,新版GMP的严格执行将加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
2014年医药投资五线索
当前,整个市场对于医药板块整体保持较高的预期,而负反馈效应较弱,真正对板块运行有压力的是板块业绩不达预期,但是短期调整后,市场会回归到对医药板块的高预期,医药板块2014年享有高估值溢价将成为市场常态,PEG的扩大有望为板块上涨的理由。德邦证券认为,2014年的投资可遵循以下五个线索:
第一,今年整个政策都是围绕着招标政策的制定来展开,今年少部分省市开展了招标,大部分省市招标要在2014年发生。因此品种和营销能力是医药企业的必杀计。第二,对于今年的反商业贿赂,虽然也波及到内资公司的销售,但对外企打击更大。尤其是利好那些有高端制造和研发能力的公司,进口替代速度会加快。医药投资标的线索之三,药品降价是常态,如果想规避降价风险,“非药领域”值得重视,而且这部分多数还处于成长期阶段,这部分的出现牛股的几率更大。并购已经成为医疗器械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关注手握现金流,有并购资源的公司。第四,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国家的号召,民企的响应,已经为这个板块增加了不少想象空间。对于涉“院”药企,收购医院的资质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第五,在医药板块中还有些资源稀缺性的个股,这些个股往往是细分子行业的龙头,值得重点关注。
具体投资标的分为四类:
一是看好基药扩容受益品种。展望2014年,各省新版基本药物的招标工作将全面推行,新进入目录的制药企业将有望真正享受到基药市场的盛宴,继续看好基本药物扩容带来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新进基药的品种在未来两年内实现超预期发展,选择条件一是基于品种是否为独家品种,二是基于企业之前是否积累了一定的竞争力,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 “白手起家”,在此基础上建议关注通化东宝(600867)、奇正藏药(002287)、誉衡药业(002437)、众生药业(002317)。
二是看好医疗服务大发展时代。医疗服务板块一直享受较高估值,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依然很难看到其估值大幅调整的可能,因此在医疗服务产业大发展的当下,建议投资者从中长线进行布局,建议关注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复星医药(600196)等。
医药行业投资建议范文6
关键词 医药产业 集群优势 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11-0499-03
目前全球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医药高新技术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首要的是创新和领先,研发是创新的基础,增强自主创新研发新药能力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综观世界制药企业,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每年的R & D费用节节升高,R & D投入至少要占上年销售利润总额的10%~15%才能保证持续创新原动力。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我国医药企业而言,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导致创新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国外领先制药行业巨头的研发投入让国内制药商难以望其项背。由于各方面原因,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医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很多医药企业陷入了“创新能力低-资金少-创新能力更低”的恶性循环,威胁到很多企业的生存。这就要求这些企业一方面要增强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融资,打破资金短缺这一“瓶颈”。
1 医药行业中的风险投资现状
1.1 传统资本已不能满足资金需求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风险投资家的兴趣在于处在开拓阶段的企业的潜力,继而注入风险资金推动其成长为成熟的企业。
目前我国医药研发除了自筹外,主要融资渠道是传统资本。传统资本主要包括部门和地方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和股票市场。就目前现状来看,政府部门资金毕竟有限,主要流向是基础研究和重点建设项目,而医药行业的高风险性和行业中众多企业的不良运行状况,使得从十分注重资金安全性的银行取得可观贷款难度日益加大,而作为较理想融资渠道的股票市场门槛较高,虽然二板市场的产生是对中小企业的巨大鼓舞,但是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企业在规模等方面的要求远未达到上市要求。
1.2 风险资本在医药行业具有广阔的远景
风险投资对于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在其成长阶段的资金支持,不仅能让一个好的项目从实验室走出来变成商品,也使得许多有潜力的公司得以度过难关继续生存和发展。风险资金的引入除了带来资金外,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去。风险投资者不仅要对风险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监督管理,还要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调整等高层次重大问题的决策。同时监督企业研发过程,提高科研动力,以更好地弥补企业在企业管理和资本经营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培育和引导企业快速成长;协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在企业获得成长后的上市支持[1]。风险资本在医药行业具有广阔的远景。1999年7月,全国风险投资公司不到100家,投资能力不足40亿元,而仅仅两年之后,风险投资公司就激增至近250家,资本规模达到了400多亿元,且近几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可以预测:随着风险资本的日益壮大,我国较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形成在即,我国的医药企业也将迎来再次高速发展。2005年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生物芯片公司――美国昂飞签订原创性技术合作协议,吸收风险资金4 800万美元;2006年上海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晨兴科技500万美元风险投资。上述两项可算是近两年在生物医药领域最大的风险投资[2]。中国创业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11月发生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有5起,投资金额为4 200万美元,投资规模居中国创投市场的首位,而排在第2名的IT行业,该月投资金额只有2 750万美元[3]。
1.3 风险投资发展障碍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资金来源不太合理,自筹的约占60.9%,国家科技计划贷款占33.3%,风险投资仅占5.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而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风险投资的整个运作没有足够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涉及风险投资的法律规定极为原则化,不具备可操作性,极难满足现在风险投资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2)我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不足,使得国际风险投资企业非常谨慎。因此要增强风险投资业对医药领域的信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
2 医药产业集群吸引风险投资的优势
近年来,全国医药经济区域集聚优势明显,2006年“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经济区占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64.9%和66.2%。国内的医药产业集群如吉林通化医药城、上海张江“药谷”、北京北大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医药产业集群凭借其明显的优势,正在形成“燎原之势”,其吸引风险投资方面也将有很大作为。
2.1 区域集中性
美国学者Florida和Smith的研究表明,风险资本是高流动性和高地方性的。一方面,投资流向最大机会和回报的区域;另一方面,风险资本通常在发达的金融中心和高技术产业中心得到快速发展。这种理论更符合集聚理论和区域专业化。因为风险资本要求在地理上集中,资本的流动性不仅通过自由市场进行,而且通过风险资本产业的网络结构进行,这强烈地根植于具体区位。风险资本家依赖对距离敏感的个人联系网络来识别投资机会,完全信息是不存在的,风险资本家会尽量避免遥远的位置。因为他们不可能经常地前往以监视其投资及其生产状况。由此产生的投资模式展示强烈的区域偏向,更加强了现有工业的地理集中。因此风险资本会对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显示出投资偏好。
2.2 较低的创新风险
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大量集中,各个医药企业之间的往来比较密切,获取信息的渠道广,信息量大而且相对真实,这就使得集群内的企业以超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行业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信息,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创新的盲目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医药产业集群内有许多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和制药界的领头羊,这些机构和企业引领着医药行业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方向,有效地减少了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研发的盲目性,降低了技术创新风险和由此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浪费。
2.3 企业强劲的创新动力
创新动力是风险投资机构评价风险投资项目时十分看重的一个因素。集群内激烈的竞争为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在产业集群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集群内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持续不断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不管是走低成本路线还是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因此,迫于生存压力,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机。另外,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很大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4]。
2.4 良好的投资环境
以上海张江“药谷”为例,针对浦东医药企业目前资金来源明显不足的问题,政府一方面通过政府基金的自我造血机制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制定多项优惠政策,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机构,拓宽浦东的生物医药产业的资金来源,努力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尤其是对创业投资的引导。另外,园区的管理部门经常举办交流会和各种形式的论坛,免费为中小企业进行改制上市培育工程培训,使企业深入了解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过程,触摸全球资本市场脉搏;各种俱乐部专为园区创业型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服务,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投融资沙龙活动,建立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充分利用张江创业投资广场聚集了国内外43家创业投资机构的优势,与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系和协调项目的信息交流,打通园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瓶颈。
2.5 相关的技术配套
制药尤其是生物制药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使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不论是上下游技术的相对成熟还是其它行业技术的支持,都将对其技术及产品能否具备产业化前景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的医药行业研发力量本身就不强,产业化环节还没理顺,而生物医药的上游技术与国际的差距并不十分显著,而下游技术的差距却很大,这种不均衡性严重制约了产业化进程。因此,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相关技术的配套问题。相比于分散的医药企业,医药产业集群具有天然的优势。集群包括了医药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间信息和沟通相对显得便捷,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进行了技术上的变革和创新,其它技术相关的企业会被迅速地影响到并做出反应。一个企业进行某项技术创新研究,也会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关注和技术跟踪,相关技术的配套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因此,医药产业集群在技术配套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3 医药产业集群风险投资发展建议及展望
如何更多、更好地引入风险投资?
1)对于国家的产权市场和投融资体系来说,一是要逐步构建和发展知识产权市场、股权交易市场和投融资市场的阶梯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技术、产品、资本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应避免过多的政府行为,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政府的作用应该主要作为一个市场管理者而非创新过程中的资金提供者,政府应健全各种法规,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并对医药流通市场进行整顿[5]。
2)对集群管理部门来说,一是完善针对集群内企业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专门服务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有效沟通的纽带,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二是建立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加大资金、人力、基础设施扶持,大力倡导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同时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运作机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3)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一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形成具有独创性和高成长性的项目,并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进行必要论证,因为这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关键。二是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管理团队,明晰产权,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运作更高效、更规范、更透明。三是提高企业和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增强团队的稳定性,为获得风险投资等融资渠道的资金减少障碍。
风险资本在国外医药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在成长初期依靠风险资本壮大,成熟后增加普通权益性资本,循序渐进。虽然现在金融市场低迷,全球经济不景气,但是医药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弹性不是很大,这就是医药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的原因。根据历史的数据,医药行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同样会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资金会寻找防御板块作为其避风港,医药行业自然能充当这样的角色。所以应该抓住时机,充分发挥我国的医药产业集群的内在优势,积极吸引风险资本的加入,增强研发和创新实力。
可喜的是,政府和企业都在为此努力。张江医药产业集群积极为集群内的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对集群内企业的投资。据悉,张江集团正在探索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合作,酝酿建立张江自己的三板市场,这对于集群内的企业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我们有理由相信,风险投资将在医药领域里有大作为,会让医药产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新药。
参考文献
1 何静,赵丽莎.风险投资促进医药产业自主研发[J].医药世界,2006,(7):45-46.
2 张仕元.2006年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2007,(12):35-36.
3 丁琳.资本密集涌入医药业[J].IT经理世界,2008,(1): 39-41.
4 曹阳,卢春丽.论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J].上海医药,2008,29(9):3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