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管理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管理的发展

风险管理的发展范文1

论文摘要全面风险管理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而经济资本则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经济资本方法,商业银行既能促进所有部门和员工参与风险管理,又能实现风险的整合管理。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1全面风险管理简介

COSO委员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及其实施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根据《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企业的所有层级和部门在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全方位地识别和管理风险、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过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

(1)第一维度——企业的目标。有四个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企业目标的确定,将从全局上决定其业务发展的方向、资源配置及风险控制活动。所以,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以企业目标为中心。

(2)第二维度——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八个要素:内部、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应该从这八个环节着手,对每一个环节制定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方法,保证全面风险管理活动的实施。

(3)第三维度——企业的层级。包括整个企业、职能部门、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不是哪一个层次或部门的工作,每一个层次、每一个智能部门甚至每一条产品(业务)线都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2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经济资本

过去,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通常是简单地将风险管理理解为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所有部门和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同时,还对各类风险进行分割管理,忽略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既不科学,也难以实现统一有效的监控。而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通过经济资本,商业银行既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又可以将各种风险有机整合起来,从全局的角度统一度量和控制风险。

我们知道,为了避免因出现非预期损失而损害债权人(主要是存款人)利益,商业银行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本来抵御风险,这是银行内部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所谓经济资本,就是在一定置信度水平下使债权人利益得到保护所需要提供的最低资本额。例如,对一家AAA级的商业银行而言,其对存款人的违约率应该低于0.001%。由于期末资产价值的波动(比如出现呆坏账),商业银行期末资产价值可能低于负债,造成资不抵债,损害债权人利益。此时,商业银行应该持有足够的资本,以99.999%的概率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所必须持有的资本数额就是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为什么会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呢?我们知道,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股东价值(或银行价值)最大化。传统的观点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依据这种理论,传统的资本回报衡量指标是净资产回报率(ROE)。但是这个观点没考虑风险因素,没有将风险和收益纳入一个框架内评估,所以只能在不考虑风险情况下,或在风险等量假设下评价收益,对收益和风险均不等的机构、部门或业务则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其实,价值最大化并不等于利润最大化,而应该是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结合和统一。这对于以风险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为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使用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即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资本回报水平的衡量指标。经济资本回报率是风险调整后的净利润与占用的经济资本的比率。其优点是将收益和风险纳入了一个评估体系,符合风险和收益对称原则,还可以将不同收益、不同风险的部门和业务的绩效直接对比,因而成为商业银行内部绩效测评的主要指标。商业银行一般通过向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分配经济资本的方式控制风险数量,使之与资本相适应,以保持充分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回报水平。资本是有限的,且需要较高的回报,因而商业银行必须优化经济资本的分配和配置,以使风险和收益平衡。正因为经济资本在控制风险增长、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方面的独特作用,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方法,对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进行有效管理。

3资本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1经济资本的计量

商业的预期损失通过坏账准备来弥补,而经济资本则用于弥补非预期损失,其在数量上也应该等于一定置信区间下的所估算的非预期损失。为了估算出非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内部风险计量模型。经济资本计量是计算经济资本回报率的基础,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

3.2经济资本的配置

一方面,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是业务风险的主要来源,为控制其风险增长,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向其分配经济资本。这实际上是确定了它们风险限额,建立了风险约束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风险控制在资本可承受范围内,保证了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商业银行必须要将有限的经济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为此,商业银行可根据各个机构、部门和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来确定业务和方向,将经济资本配置到风险较低而回报水平较高的业务上,重点支持和发展这类业务。而对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贡献的,则应采取限制和收缩政策,避免价值损失。

3.3产品和服务的定价

在金融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商业银行对其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能力也显得日益重要。那么,应该怎样给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呢?一般来说,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存在风险,所以占用了经济资本,因而必须将经济资本占用纳入进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利润水平,就可以确定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可以看出,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对其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4绩效考核

由于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兼顾了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相对传统的利润指标而言,更能反映真实的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如果以此作为内部绩效评估的主要指标,可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导向。另外,为了调动下级部门或个人的积极性,很多商业银行采取了分权式管理模式。在分权式管理模式下,下级部门或个人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在上级所核定的经济资本范围内,可以决定业务的方向和规模。虽然上级部门无法具体干预下级部门或个人的业务活动,但是通过经济资本回报率,他们可以对下级部门或个人有效地进行激励与约束。经济资本在对下级部门或个人进行绩效考核,保持激励与约束的平衡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4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全面风险管理渗透到了商业银行各个环节和业务活动,往往要涉及到组织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权责划分、制衡机制设计、风险度量与配置,绩效考核与激励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通过经济资本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要经过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根据预定的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及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测度。然后,根据经济资本原理,通过对每种业务收益与风险的权衡,进行经济资本的初步分配,从而规定每种业务的规模和限额。此后,商业银行还应该对业务和风险情况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的变化对上述经济资本分配进行微调。

第二步,业务部门在核定经济资本和业务限额的范围内,执行具体业务,同时建立有效的制度进行风险监控。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划分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基本的方法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与控制等部门与产生风险的业务执行部门分开。同时,高级管理层应该将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也不互相冲突。

风险管理的发展范文2

一、发展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发展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ERM)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是保证董事会、管理当局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寻求组织发展时,对组织发展中所要经受的种种风险应给予适度关注。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对包括发展风险在内的企业风险管理或多或少地负有一定的责任。其中,首席执行官(CEO)和高管层要对控制和管理风险承担主要责任,而内部审计主管(CAES)则通常负有关键的支持责任,组织中的其他人员负责按照既定的指引和规程去实施企业发展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师通过督促最高管理当局在执行组织整体战略计划时关注发展风险控制问题,提供对正在实施中的相关控制和监督过程的客观评价,提出加强风险控制的设计理念和增进控制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从而支持和帮助最高管理当局有效地改善发展风险控制过程的质量和效果。一个组织不管准备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为提高成功的机率,有三个要件是必备的:一是充分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的动态;二是精心制定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的组织发展战略;三是确保组织已经做好了实施发展计划的充分准备。内部审计主管应着眼于三个要件中最基本问题的探讨,提出恰当的质疑,从而使CEO的目光聚焦于每个要件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上。

(一)管理人员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是否确切、稳妥和全面内部审计师只需分析管理人员在其制定的发展计划中是否考虑了市场风险及其对市场风险认识的透彻程度便可清楚地回答上述问题,对市场需求状况和顾客偏好缺乏客观理性的认知将形成组织一项主要的发展风险。许多组织发现其发展战略最终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对市场潜力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分析竞争者的实力和弱势,了解市场准入的屏障应构成市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企业现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低下往往也会成为新产品或服务被市场接纳的一种障碍。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考虑价格策略,选择溢价提供新产品或维持价格不变以保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二)组织的发展计划是否兼具挑战性和可行性组织中战略是面向未来的选择,是一种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组织战略是风险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在总结历史、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的全局性谋划方案,是企业经营人员思想的体现,表现出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发展战略能激励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当员工策划和参与类似于投放新产品、抢占新市场等商业活动时,通常能迸发出高度的热情,但组织的发展目标也不能太高或不切实际,以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并建立在对市场需求有全面理解、周密思考和合理预期的基础上,以避免犯错误,并阻止各种败德行为的泛滥和滋长,尽量减少组织的风险。需要强调的是,发展战略必须明确清楚地加以表达,并传递给每一位组织成员,从而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和自觉执行组织的发展战略。

组织中的薄弱环节一般是财务发展规划,包括发展方式的确定。企业财务战略或财务规划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金流动特别是营运现金流量进行长期性、整体性的谋划与设计。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实现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的基本保证;财务战略决定着公司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效率,财务战略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财务战略还是企业重大决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企业发展中财务战略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制定财务发展规划时,计划和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常被内部忽略。特别是当组织有多个业务部门,而每个业务部门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加以管理时,更可能蕴藏风险。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之争可能形成对预算、规划的冲击,并进而导致组织内部的地盘之争,但不切实际、过于空洞的预算显然无法立足于组织的最佳利益。

此外,组织还应该考虑运用适当的方式为其自身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仅仅依靠内部的资金积累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于那些需要筹集巨额资本却又无法从机构内部获得的公司来说,内部筹资基本是不现实也是行不通的。但若通过外部来源获取资金,显然风险加大,因为公司不得不竭力满足外部股东对于盈利增长和获得投资回报的预期。

(三)组织是否朝着设定的发展目标运行并处于良性发展轨道首先,一项旨在加速组织发展壮大的发展战略往往意味着需要加入一批训练有素的新员工,这可能导致组织培训资源的匮乏。但如果不吸收新的人才,而纯粹依赖于原有的未经过良好培训和后续教育的人员,将会逐渐损害和阻碍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此同时,公司还应从内部进行自上而下的涉及各个层次的变革以避免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变革的方式包括设立新的业务单元或生产线,建立起新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及拆除一些多余的功能性部门等。其次,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也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而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又加大了组织在安全性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同时还存在着技术平台与现有体制如何契合的问题。电子商务是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商业技术手段,交易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是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其中,技术是影响电子商务安全性的重要风险因素。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动态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互联网,导致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安全问题,主要的技术风险包括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取风险和网上支付风险。因此,必须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安全保障科学管理,借助于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漏洞识别与检测技术等控制电子商务中潜在的各类风险。最后,组织的发展会对原有的等级制度和决策制度形成冲击。那些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企业,要求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以及更快的应变能力。组织的灵活性主要体现为决策分散化,应授权给那些能针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的一线员工,授权的结果虽然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但在缺乏相应的复核和审批程序的情况下,这种灵活性反而会削弱控制,因此必须在灵活性与适度控制之间寻找一个最

佳的平衡点,也就是考虑授权的“度”的问题。

二、发展风险控制中内部审计的角色

当组织的风险不断演变和升级,内部审计团队应对组织因发展所招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进行适时评估,担负起风险评估师的角色。内部审计师应审查管理人员正在和已经实施的控制与监督活动,从而实现再控制和再监督。

(一)营销环境审计市场调查报告是全面反映管理人员对组织营销环境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的一个有力证明,内部审计师应该评估管理人员提供的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以确定管理人员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是否精确全面,进而对组织的营销环境作出客观评价。组织从设计产品开始,到定位、分销和促销活动的全过程,都必须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市场的调研活动,掌握相关的情报资料信息,包括顾客需求信息、竞争者信息、国家宏观经济及相应的政策信息、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以及其他信息。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在充分掌握了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展开,否则企业营销活动就会产生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性,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客观存在的首要因素。加强市场营销环境的调查研究,是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的根本性措施。而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取决于管理部门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可信度、其所运用的方法以及结论的合理性。审计师通过和管理部门探讨计划中的销售活动以确定是否与市场研究结论相吻合,通过收集与现有客户就公司目前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对话的证据,以检验针对特定顾客群的新产品的销售状况是否令人满意。在营销环境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还应对组织的营销战略、营销部门、营销信息系统、营销职能和效率等加以综合审核和评价。

(二)发展战略审计发展战略审计的范围应包括组织所有管理层次和所有重要经营事项,重点是评价发展战略制定所依据资料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评价既定战略执行的有效性,主要指向战略业务单元和各个职能部门,即公司总战略的执行部门。从内容上看,战略审计是对影响组织全局、重大、长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如组织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进行审计。从过程上看,为保证战略主观设想的科学性、可行性,要对战略的制定过程进行管理;为保证战略构想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并达到预期目标,要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如战略实施周期长,战略条件变化快,还要对战略条件进行监控管理,以便战略的调整和实施,因此要审计组织的战略管理体系、战略行为表现、战略条件变化和战略态势表现。发展战略审计是战略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内部审计师有责任对管理人员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否综合权衡了各种因素、是否清晰明确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内部审计师在评价组织发展战略时还应审查该发展战略中是否容纳了其他与发展战略利害攸关的经理人员的参与,从而调动起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参与热情。

在正式确定采用何种财务计划之前,发展战略计划中应该预先设计出多种财务计划备选方案,使发展计划获得广泛的认同。内部审计师首先要对发展战略计划在组织内的认同程度加以评估,确定是否存在着可以替换的发展计划;其次,内部审计师需要审核员工对发展战略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意图以及自己在发展战略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经理解,以确定发展战略计划在组织内部各员工之间得以充分的交流以及交流的质量;最后,内部审计师还应该对管理人员建立的阶段性控制程序和实施过程加以及时评估,肯定取得的成绩并随时纠正出现的偏差。

(三)组织结构的评价组织结构作为企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载体,在人的能动行为下,通过信息传递,承载着企业的业务流动,推动或者阻碍企业使命的进程。组织结构对组织价值创造的所有功能,可以概括为效能、效率和安全。在组织中,管理层和董事会为有效的治理而建立整个公司层面的系统,并实施监控。内部审计师能够支持和改进这些活动。内部审计师对组织治理结构的适当性和特殊治理活动的经营有效性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价。现代内部审计是基于组织框架来对组织面临的不同战略和经营、财务、遵循性风险进行确认、反映和管理。最终,内部审计师能够提供包括管理层监管和保证活动的总体框架有效性,以及单个关键风险管理的客观保证。

风险管理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简约模型;新巴塞尔协议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1-0074-04

信用风险是指因银行的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规避信用风险,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曾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状况,提取足够的资本金。而2004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最低资本要求确定科学的规则,采用了两种方法:即信用风险标准法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后者又可以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方法,以鼓励更多的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评价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计量依据是对借款人和特定交易类型风险特征的评估,因此借款人的违约概率(PD)是内部模型的核心,但要全面反映银行潜在的信贷损失,还必须衡量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值(EAD)以及某些情况下的期限(M)。内部模型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如何对这些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和计量,并能由银行和监管当局进行检验。这些风险要素形成内部模型测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基本数据输入要素。西方信用风险模型虽然都以衡量和解出这些变量为目标,但通过模型的演进,可以发现信用风险模型是如何通过设立符合现实的假设和运用最新模型技术,发展到信用风险模型的最新形式的。

一、信用风险模型的演进

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大致经历了有代表性的三个阶段。

第一代模型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其研究基础是当时常用的一系列经验假设,而研究者凭借这些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总体而言,他们第一次假设特定变量是随机的,并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估计债券的价值,这与早期假定所有变量都是确定性的静态模型相比前进了一大步。第一代模型包括: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单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詹姆斯迪恩(Jamshidian)的债券期权模型等,以格为基础的三项式美式期权模型(Trinomial Lattice-Based American Option Models)。这些模型都设立了严格假设,即承诺支付的交易对方或者是无违约风险,或者违约时间和违约数量事先可以确定。这些假设大多反映在他们的研究中。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隐含假设普通股票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支付是确定的。惟一不确定的是股票的价格,通过股价我们可以推导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格。基于无风险期限结构模型的债券期权模型假设,作为基础资产的债券无违约风险,期权偿付者同样不存在违约风险。三叉数和二叉树模型通常用于估算债券赎回或抵押预付的美式期权,这些量化技术同样假设抵押借款人无违约风险或其违约风险已知。这种解析等同于假设借款人是无风险的,但是这种偿还计划与损失为零借款人偿还计划存在差异。

第二代模型试图扩展第一代模型所包含的有关信用风险的研究,但对模型本身不作修改或作少许修改。第二代模型有:默顿(Merton)的风险债务模型:该模型假设权益资本是对公司资产所拥有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中的买权。在该模型中只有一个风险变量,即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一样,此模型也假设利率不变。组合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应用第一代模型确定组合的价值,然后加上违约/不违约独立变量,对付款人的信用质量进行模拟。由于模型假设付款人的违约概率可从某种外部渠道获得,且违约概率与影响基础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宏观、微观因素无关,因此可以使用无违约风险模型进行估价,而前述的违约概率也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衡量世界范围内交易所的信用风险。

第三代模型具有两个共同特征:至少包括两个随机变量,明确假设付款人可能违约,并将此贯穿于相关资产价值估计的全部过程。这类模型非常多,这里仅择取数例:杰诺―特恩布尔模型(Jarrow-Turnbull) (1995):模型假定违约是随机过程,利率也是随机变量,并将一系列违约证券的利率代入估价公式。杰诺―兰多―特恩布尔模型(Jarrow-Lando-Turnbull)(1997):模型根据评级转化矩阵假设违约概率的随机变化。达菲-辛格顿(Duffie-Singleton)(1999)的研究框架了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全部假设。斯姆考―手岛―范•戴维特(Shimko-Tejima-Van Deventer)(1993)在默顿模型框架中假设了利率的随机性。杰诺(Jarrow)(2001)模型完善利率变化和市场指数变化所导致的违约概率变化的研究框架。

二、信用风险的简约模型

简约模型是“风险率”(hazard rate)模型技术的一种变形,这种模型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影响金融实践,目前广泛运用在诸如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模型、零售信贷核准和公司信用模型等方面。“风险率”模型技术主要利用医学上的疾病发作预测统计方法和20世纪70年代从物理学走向金融学的随机过程数学。风险率模型之所以被称为简约模型是因为该模型将复杂的违约机制简化为简单的表达,使得模型能接受现实中可收集的市场数据,并导出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这些模型中的违约强度(the default intensity)就是风险率。简约模型有多种变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罗伯特•杰诺模型(Robert Jarrow)。

(一)杰诺的基本模型

杰诺(1999,2001)模型是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扩展,这是第一个广受欢迎的简约模型。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价格与依据早期信用风险模型计算出来的价格差异很大,而杰诺―特恩布尔模型实现与市场价格的吻合,且为公司债券到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演变提供合理的经济基础。最初的杰诺―特恩布尔模型(1995)假定违约是随机的,而违约概率是非随机、是时间变化的函数。杰诺(1999,2001)模型在很多方面对杰诺―特恩布尔模型进行扩展。首先,他假定违约概率为随机,违约概率明显与利率及其他一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变量有关。杰诺还引进影响债券价格但不影响股价的流动性因素,这个流动性因素是随机的且随债券发行人的不同而不同。另外,流动性参数是决定违约程度宏观风险因素的函数。杰诺模型还能计算给定违约ξi的隐含违约补偿,杰诺定义该参数为部分补偿(fractional recovery)=ξi(t)υ(т-,T∶1),其中,υ是破产前?子时刻风险债务的价值,下标i代表债务的偿还优先顺序,而该参数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受其他因素影响。达菲和辛格顿[1999]最早在补偿率中采用上述定义。传统银行家理解补偿率为本金的某个百分比,达菲和辛格顿认为这种理解使得债券和信用衍生产品价格的数学推导更为困难,同时这种理解也过于狭隘,比如处于实值的利率上限期权的本金、外汇期权、未执行的贷款承诺如何确定,因此将补偿率理解为破产前风险债务价值的百分比更合理,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定义转换成传统的“周围本金某个百分比的补偿率”,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风险率”,或者说“违约强度”,在杰诺模型中是三个因素的简单线性函数:

λ(t)=λ0+λ1r(t)+λ2z(t)

其中变量Z(t)是一个冲击项(shock term),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代表宏观因素的随机波动(比如石油价格的变动),这些宏观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特定公司的违约。宏观因素变动一般写成如下形式:

dM(t)=M(t)[r(t)dt+бmdZ(t)]

dM(t)表示宏观因素的变动,M(t)为宏观因素某时刻的水平值,r(t)表示随机无风险利率,dZ(t)为随机扰动项的变动,бm为宏观因素的波动率。虽然在杰诺模型中,违约概率的表达式只含利率及一种宏观因素,但很容易将模型推广到任意多个宏观因素,原因是像Z(t)这类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函数仍然服从正态分布。

在杰诺模型中,利率是随机的,如果偏好不变利率模型,只需将杰诺模型中的利率波动率设为0。期限结构模型假定无风险利率是黑斯、杰诺、默顿(1992)模型框架中的特例,如霍尔―怀特(Hull-White)或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最初的凡瑟塞克(1997)模型,由于无风险利率的假设必须完全与当前可观察的收益率曲线(及其他建立在该收益曲线上的利率衍生产品)一致,这个模型受到批评,而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对此进行修正,只要求理论的收益率曲线与实际收益曲线相匹配,在模型中,短期利率r(t)的时间漂移(对时间求导)以某种方式与利率周期相符,并受布朗运动形式的随机波动的影响。W(t)像Z(t)一样,均值为0,标准差为1。

dr(t)=a[r(t)-(t)]dt+бrdW(t)

(二)杰诺模型对关键问题的处理

1. 对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处理。简约模型的优点之一是能将参数拟合到各类证券价格的模型中,当然,与贷款者利益相关的数据是债券价格或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这是因为许多像IBM这样的大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只有一种,而流通在外的债券则可能有十多种。由此,一般而言,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低于股票市场(即权益市场)的流动性。杰诺在模型中引入一般化的公式,解决债券市场流动性对价格影响的问题,它将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设置一个参数表示流动性的影响),而不至于把问题复杂化到怀疑债券价格能否作为信用模型的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给定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可能存在流动性折价或流动性溢价,杰诺没有假设流动性折价是不变的,所以它是随机的,可以实现灵活的取值。

最初的杰诺模型(2001)可以同时拟合债券价格和股票价格,或者单独拟合债券价格。杰诺和伊德拉姆模型(2002)还可以拟合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嘉瓦和杰诺则扩展模型以拟合违约历史数据。

2. 杰诺模型运用于小企业信用和零售信用。风险率模型方法,由基弗(Kiefer)在1988年第一次用于经济学,这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比传统信用评级方法有明显改进,已成为定价和小企业零售违约概率估计的主要工具。

由于所有银行99.9%的业务都涉及小企业及零售信用,杰诺模型的一大特色是其具有通用性,可以拟合零售和小企业信用的数据;而以前的模型,如默顿模型,由于受限制于公司权益是公司资产的期权这一假设,其模型要求的数据具有结构限制。杰诺模型能够适应高级信用评级框架,这个框架允许使用许多有效的解释变量,沙姆韦(Shumway)(2001)首先应用先进的风险率模型技术预测违约。

风险率模型方法明显区别于信用评级,传统信用评级综合两类数据得出结论:一类是已违约公司或个人在违约前一段时期的数据,另一类是无违约记录的公司或个人最近的数据。比如安然公司违约前很长历史时期的数据,通过分析安然公司的所有数据,而不仅是最近数据,风险率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安然的违约概率和引发违约的因素。对于小企业,风险率模型方法估计违约的变量包括:CEO记账卡(charge card)的余额、收入、银行账户透支金额、CEO的个人信用状况、小企业信用评级、公司存续的时间和公司规模,等等。在零售信用方面,杰诺模型还使用的变量包括:收入、教育、本地居留时间、是否有房产、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价和年龄等因素。由于杰诺模型框架能使用上述全部变量,因此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模型评价

简约模型的发展,是基于过去信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精确的模型技术,放松不符合实际的假设,从而构建更灵活、更简单、更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1)灵活。风险率模型是一般模型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分散的、缺乏信息借款人的情况,风险率模型方法能够利用全部可得数据,比如公司案例中的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和债券价格,小企业CEO案例中的“本地居住时间”、“未偿还信用卡余额与信用卡限额”。(2)简单。公司管理层的资本结构战略以复杂方式与公司财务状况联系在一起,而风险率模型方法抓住违约问题的本质,不用模拟在全部可能情形下的动态资本结构,给实际操作带来巨大便利。(3)有效。风险率模型方法导出信用风险的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方法。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表明,信用风险的管理日趋准确、科学,这是金融全球化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趋势,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应顺应这种趋势。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深受不良资产的困扰,这和信用风险主观、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银行业还缺乏运用最新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实施管理的前提条件,表现在:

1. 运用模型计量时数据库的瓶颈制约。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模型,评定信用风险,需要大量各类企业的数据资料,但是,由于中国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或者财务数据失真;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无法通过企业的股票价格反映企业市场价值,也无法获得企业债券市场的数据,简约模型从总体还不能够用于中国实际。

2. 计量模型的构建、运用,需要熟悉金融和计量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中国高校普遍缺少风险管理专业,缺乏熟悉和掌握信用风险模型构建和运用的人才,信用风险模型管理急需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中国银行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不能马上采用西方最新模型管理,但是,了解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顺应风险管理的潮流,借鉴新方法、新手段,是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为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库系统,为模型管理信用风险建立信息平台,集合各方资源,培养自己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并结合自身特点,对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加以改造运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R.Van Deventer,Kenji ImaiCredit Risk Models & the Basel Accords [M].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2003.

[2]梁世栋,郭人人,李勇,方兆本.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2).

[3]约瑟•A•罗培斯,马可•R•圣登勃格.信用风险模型有效性的评估方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9).

[4]春,孙林岩.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特征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3).

New Development of Credit Risk Models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ZHOU Tian-yun

(Financial Department, Lingnan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风险管理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53

1“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重要性

伴随互联网与大数据快速普及应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产业也已经找寻到新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还处于“互联网+”模式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等各方共同努力实践与创新,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与金融行业关注的热点。针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展开深入研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首先,通过对比“互联网+”模式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所表现的新特点、更强的生命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指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互联网化不单纯是未来的蓝图,更是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有效控制风险的经营管理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已经缺乏效率,应该由更具有效率的“互联网+”模式下发展。其次,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研究,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可以促进“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阻碍

2.1商业银行对“互联网+”模式的认识不足

伴随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发展,自2015年3月在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上率先提出“互联网+”行动规划的制定,此规划旨在促进物联网、移动互联及云计算等同现代生产、制造与服务行业有效融合,充分调动起互联网针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集成方面的效用。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视角来看,阻碍商业银行发展变革首要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认识不足,当前社会,一提到网络经济不应该只是想到提高利润,而是要从思想上发生质的转变。针对商业银行具体发展而言,更是要从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但是就目前来讲商业银行大部分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发展“互联网+”模式经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的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只是处于表面程度的认识,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认识上的不足使得他们认为“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和传统风险管理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方面由于了解了“只言片语”的“互联网+”模式,盲目的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推广,跟风的心理使得其争先开展“互联网+”经营,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并不了解“互联网+”模式下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

2.2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

具体来讲,现代化信息管理是当今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而“互联网+”模式下企业也是才开始实施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覆盖范围和应用效果不佳。虽然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健全且完整的管理体系,很多操作并不是很规范,造成管理功能较为单一,对商品仅仅进行简单的处理,而没有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其很多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不足,没有形成信息管理意识,同时相关专业知识不够高,不能很好地操控计算机、网络等ι唐返男畔⒔行处理和记录。由于现今“互联网+”发展规模较大,金融产品种类繁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手段进行管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加大成本的支出,并且提高错误产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经营效率,很容易造成货物储存记录和信息的丢失,并不能正确地遵守客户要求造成数据仓库一片混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大幅下降。

2.3缺少“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

可以说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往往较为缺乏的是专业性质的技术人才以及综合能力符合人才,而这些人才正是企业能够壮大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就目前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方面还比较匮乏。一方面拥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人员对“互联网+”的内容并不了解,而对开展“互联网+”经营比较精通人才又对银行风险管理环节不甚了解,因而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及风险管理人员也只能是“隔岸相望”,而且据相关调查我国有四成的银行对于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乏,而有将近八成的企业对开发“互联网+”及规避“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的相关人才又比较缺乏,而究其背后原因在于我国的培训机构针对“互联网+”的相关培训还比较少,同时银行也没有在内部建立完整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3“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途径

3.1确立先进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整体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促进商业银行“互联网+”模式的真正发展就要提高银行管理层对“互联网+”模式下相关风险的认识,进而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从商业银行的领导者来讲,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必须要在了解透彻“互联网+”模式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深层次认识,对比较成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培养自身对于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危机意识,以及培养自己对“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发展远见,从自身角度对发展与发展风险进行认识上的最大化提高,在此基础上确立出比较先进的“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同时还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对“互联网+”及其风险的大力宣传,对银行管理层要着重灌输与教育,从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发展氛围。同时还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结合“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3.2构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强化对产品风险管理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不难看到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传统互联企业威胁逐渐加大,为了更好应对该挑战,商业银行务必做出改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研发符合时代背景与满足客户需求金融产品。实际上,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推行金融产品并不在少数,但该产品风险管理问题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上述中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问题来讲,促进其发展的解决对策应该是加强自身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做好相关产品风险管控。从加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来讲,具体来讲商业银行要将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作为推行金融产品的基础,要创建银行统一金融产品目录及仓库,同时还要针对市场其它金融产品做对比分析,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结合商业银行的不同经营以及产品特点,又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基础用途,在数据库的建设上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以及“实效”的三项原则。在产品更新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和准确,更新信息与实际的金融产品相对应,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优势,从整体上做好金融产品风险管理。

3.3全面升级征信体系

搭建多边平台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全面升级客户征信数据库,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进行延展与细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变革。征信活动为商业银行对投入市场交易活动中个人或企业信用情况加以调查与评估风险管理手段,信用评级为其核心量化产物。传统型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手段和穆迪、标普等专业化评级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数据信息采集与积累为导致差距主要原因。因为数据数量限制致使企业客户的评级结果趋势性与稳定性还不及个人明显。在“互联网+”背景下,急需商业银行同外界平台数据库有机融合,构建多边平台形式,凭借互联网科技引擎将数据边界打破,采集与深挖互联网当中企业与个人交易情况、行为习惯等内容同时将这些信息补充先前征信数据库当中,就可以实现从多角度对比采集来的数据信息,并互相验证与识别,做不同形式数据转化与融合,进一步实现跨区、跨平台与跨业务,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信息共享互联,丰富与提升数据库准确性与全面性。丰富数据基础加上评级模型能够让模型更加清晰的分层,使模型驱动因子变得更加合理,对主标尺更为细致划分,从而有效提高模型区分度、准确性与表现力,使各个业务单元运用模型时更加有信心,同时主动性与自觉性也得到有效增强。而且回馈效应还使得模型对风险具有更高灵敏度与前瞻性,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总体水平。

3.4加大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中商业银行缺乏“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问题来讲,最好的对策应该是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和学校进行合作,可以通过与相关的高校签订实习合同,提供给即将毕业的高校生来企业实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向高校宣传企业,为后续“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顺利招聘予以保证。还可以在学校进行专项人才的培养,与学校达成共识在商务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及该模式下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最大化的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将培养电子相关人才的重担交给学校,还该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职员工可以开设定期的培训班,聘请经验丰富的讲师来进行授课,同时还可以在培训完成之后进行技能检测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实现对有关人才的培养。

4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网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门户网站、BBS到微博、微信,互联网正在发生着巨变,互联网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互联网+”模式则是作为网络经济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当前“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青睐,同时该模式运行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冲击原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思想和理念产生影响。现代“互联网+”模式被结合到企业经营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成功的应用“互联网+”模式不仅能让企业经营效率更高,还可以带给企业较大的经营利润。因此从以上方面来讲对于“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论上理解的不够透彻、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具体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钻研,能够更好的把控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1):109112.

[2]梁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J].统计与管理,2014,(01):59.

[3]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2128.

风险管理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直接市场接入风险管理期货交易所清算组织期货公司

中图分类号:F85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12)02-057-03

直接市场接入(Direct Markm Access,下文简称DMA)是指客户的交易指令在不经过中间商的情况下,毫不滞留地传送至交易场所的一种接入技术。DMA最早起源于1 990年代的证券市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从原来的公开喊价交易变为集中电子化交易,以及高频交易大量出现和电子交流网络(ECNs)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据Towergroup公司估计,美国证券市场2004年买单量中的33%的是通过DMA进行的,而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38%,据巴克莱资本估计,现今在北美证券市场中大约有45%55%的电子订单是通过DMA形式进行的,在欧洲这一比率估计为20%-30%,而在亚洲这一比率约为5%-10%。总体来说,客户和市场对DMA的需求呈现一个增长的态势,并且已从证券市场逐步扩展到了期货、外汇等金融衍生品市场,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新的技术增长点。

一、直接市场接人发展的原因

近些年,客户对交易指令传输和信息反馈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交易模式有大量潜在的因素会影响交易速度,越来越多的客户倾向以DMA方式进入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尤其是那些希望对交易有更多的自我掌控、要求低潜在风险的大宗高频交易客户和成熟客户公司。

从自身的特点来讲,DMA相比传统接入模式有以下几个优势:(1)执行速度上的优势。它允许指令在快至百万分之一秒内执行,使客户能以更好的价格、更多的机会来执行交易指令,尽管这对一般交易者而言微不足道,但对于高频交易者来说却是十分重要和有吸引力的;(2)价格上的优势:因为省去了中间商接入环节,交易者只需支付应用DMA的技术费用,而不需要支付交易的管理费用,从而客户总体的交易费用得以降低;(3)减少信息泄露:所有的直接市场接入交易都是匿名的,交易人是以DMA服务提供商的名义显示出来的,而~_DMA供应商还通过防火墙阻止其他交易平台进入自己的系统,来防止客户信息泄露;(4)对交易更多的控制权:交易者可以选择命令发送途径。比如说发送给特定的做市商,通过特定网络等,使交易人拥有对最终交易执行更多的掌控权。这些优势也极大地促进了DMA的迅速发展。

二、直接市场接人类型与主要用户

DMA可以分为两类类型:传统型直接市场接入(TraditionalDMA)和纯粹型直接市场接入(Pure DMA)。在期货市场中,前者是指期货公司提供集中指令分配系统(通常是以FIX通讯协议方式进行),客户发出的指令依靠期货公司的指令分配系统来进行交易。期货公司最早引入这种系统时,市场人士都认为这是一种很大的技术进步,客户可以打电话将指令报给期货公司,也可以通过期货公司提供的电子平台自己输入指令,还可以通过独立软件提供商提供的交易软件输入指令。后者则允许客户通过Native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入交易所进行直接交易,从而复制了交易池交易的优点,满足客户对交易速度的要求。纯粹型DMA模式所节约的时间可能只有几毫秒,但在今天的电子化交易时代,这种优势对某些客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DMA主要是为那些活跃的,要求加快交易速度,降低费用和中间损耗的交易者提供的,这些交易者通常自己做出交易决定,而不需经纪商的建议或通道。由于DMA的特点决定了它并不适合初学者或者非活跃交易人,而比较适合经验丰富、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易者,这些人通常包括:(1)日内交易者,也就是那些每日高频率,成交量很大的交易人:(2)投机客,通过进行大宗交易来赚取较小价差的交易人,对他们来说交易命令的执行速度是十分重要的,(3)动量交易者(MomentumTraders),那些针对市场突发事件或者市场高动量商品的交易行为,交易命令的执行速度可能决定他们交易的成败。(4)对冲基金,DMA帮助他们很方便地制定复杂的投资算法策略,专注于创造新的投资方案来获取高回报。

三、直接市场接人的风险管理

以期货市场为例,纯粹型直接市场接入重新定义了客户接入期货公司/交易所的方式,也给期货公司,交易所和清算机构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其所带来的潜在。深远影响值得整个期货行业深思。对于交易所和清算机构而言,传统模式的客户的交易是由期货公司进行风险控制和结算,但是纯粹型直接市场接入绕过了期货公司的技术框架,从而对其原有的风险控制体系会产生很大的冲击,交易所和清算机构也需要改变传统的风险监控模式,对那些DMA客户进行实时性的风险管理措施,为期货公司提供及时易、清算数据传输。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期货公司也将由提供交易通道变成中间担保人,来为客户提供信誉担保、监督市场操作和风险管理服务,从而变成为一些客户提供不同资产间的风险信誉清算的经纪商。但是,期货公司的作用并不会完全丧失,因为纯粹型直接市场接入的本质是要求客户和期货公司以个性化的方式,来保证双方在不阻碍直接市场接入的方式下进行风险管理。当然。期货公司新的风险管理系统应该与客户一起设计,从而双方都参与了每天的风险监控和管理。当然期货公司还是最终的风险制定者,直接接入客户的交易参数比如每日最大交易量还是可以由期货公司决定和调整的。

(一)清算机构对DMA的风险管理

正如上文提到的,直接市场接入在提高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管理挑战,特别对清算机构来说,如何在保持清算服务的情况下进行风险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2010年5月6日美国证券市场中的“闪电崩盘”(Flash Crash)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天美国道琼斯指数短时间内重挫9%,尽管具体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通过直接市场接入的程序化交易对此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加快接八速度来与其他公司竞争,很多清算机构省去交易前的风险管理环节,造成了很多风险都是在交易完成后才被发现。对于清算机构,针对DMA的风险管理有两个方法可以采用:交易前风险管理和交易后风险管理。前者可以包括要求期货公司提供对DMA客户异常行为管理措施、对DMA客户进行尽职调查以确保其足够诚信或可信、要求DMA客户提供更高比例的担保抵押品等。后者指的是交易完成后的实时风险管理,如对DMA客户异常交易情况发现和识别等。如果没有这种实时管理能力的话,清算机构需要更高的差价来弥补其风险承担,由此会对其与其他公司的竞争

产生不利影响。

清算机构虽然可以通过交易前管理一定程度规避DMA客户的风险,但是客户交易前风险与实际期货公司所需的风险担保间仍会存在差距,而且很多直接市场接入的交易者会同时进行多个市场的交易,由此造成的风险可能会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超出清算机构的上限。对于清算机构而言,既然风险不能直接在交易前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发现做出补救,而这需要实时监控技术。要实现这一监控具体需要做到两点,及时可靠的数据(国外主要的交易所会在交易和价格变化时会做出直接数据回馈,这些数据就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来源),以及一个监控这些数据并且尽可能做出实时性反应的系统。在每秒进行几千次交易的现在,几分钟的数据延迟都可能造成数亿的损失,足以让清算机构倒闭很多次。因此交易后的风险管理,需要在问题变成为危机前及时发现,并对新的数据进行及时反应。

(二)交易所对DMA的风险管理

通常直接市场接入的交易者可以以非清算会员或者以清算会员的名义加入交易,但无论哪种情况,这些公司在获得市场直接接入许可前都必须得到期货公司的担保。然而由于他们的交易可以绕过期货公司的系统架构而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因此会导致交易所缺乏交易前的风险管理。除了期货公司有多种手段可以管理这些客户的风险,交易所也可以要求期货公司监视这些顾客的行为,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对他们的交易采取限制措旋等。以下是国外一些交易所的风险管理实践:

CME交易所。CME交易所要求期货公司在允许客户直接交易前必须进行交易前的风险管理。提供FIRMSOFT软件帮助期货公司监视和执行客户的交易指令,并且期货公司具有指令取消权。授权期货公司无论何时出于何原因,通过给交易所的服务中心打电活取消客户的直接接人权利。自2008年第一季度起,CME交易所通过提供实时交易信息绐期货公司,确保他们能及时了解直接接入客户的交易信息,同时更新软件使其能进行更加自动化的风险管理等。

CBOT交易所。CBOT提供了一个“交易记录管理系统”(MTM)来确保期货公司得到实时的工作指令和交易者的交易指令,MTM还可以取消,锁定个人交易账户和交易,但只有CBOT运作部在清算公司的同意下才能够对DMA客户进行锁定、再接入等操作。CBOT提供信息使期货公司了解清算机构完成的DMA客户交易,期货公司能够依据获得的交易执行数据对DMA客户进行风险管理。授权期货公司任何时间与原因通过给交易所打电话在取消客户的直接接入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交易所都是通过及时收集期货公司的反馈来更好地改进和实行风险管理。DMA的风险监管是一个不断随着市场发展做及时调整改变的过程,不断根据新的信息做出调整,对交易所成功管理DMA风险尤其重要。

(三)期货公司对DMA的风险管理

除了交易所提供的管理工具外,期货公司也有很多方案和专家可以管理客户的风险。例如,期货公司可以要求交易所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权限来自动取消交易。但尚没有一种方案可以完全解决直接市场接入风险,交易所现有的管理工具距离完全解决DMA风险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就目前而言,期货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办法进行风险管理:期货公司只授权给那些信用较高,较少交易前风险监管的客户自接市场接入权。还可以根据客户是否愿意向其提供信息来决定是否授予他们DMA权限,自愿和透明度高的客户容易被授予直接市场接入权。

期货公司还可以要求额外的抵押担保来解决交易可能引起的风险,可以根据客户次日的账户来了解保证金是否足够。期货公司可以运用交易所提供的交易命令管理软件(如CME的FIRMSOFT软件),假如发现DMA客户有不正常的交易行为。可以通过软件及时切断客户与交易所的联系。期货公司可以将从交易所获得的客户交易信息输入其风险管理工具,对客户风险进行计算并同初始预估的风险值进行比较,如果客户风险值超过预估值的警戒线,期货公司应当警觉并调查客户的风险以采取必要行动,这些行动包括联系客户减少仓位,联系交易所切断客户接入等。

对于期货公司而言,当直接接入客户的账户是人工监控时,就很难做到同时监视所有DMA客户的账户。因此,自动化的风险管理比人工管理更受到青睐。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公司并不能监控客户在多个期货公司间的所有交易,而且客户可能本来就是交易所的成员之一,因此期货公司并不能完全监控客户的风险情况,也没有简单完美的方法来了解和处理客户风险。最理想的是,期货公司能对客户的账户进行交易前的风险控制。假如这个难以实现,能从交易所得到越多的实时信息,期货公司越有机会和能力对客户进行风险监管和控制。在实践中,期货公司也是多种措施并举、与其他组织协作来管理直接接入客户的风险。

风险管理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市管理;管理风险;风险类型;风险分析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管理风险,这些管理风险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管理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城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上的不当和城市管理政策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管理对城市发展或市民工作生活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城市管理风险的发生有直接的原因,也有间接的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

城市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城市定位和规划引发的风险

城市的科学定位和合理规划是城市加快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前提。

从内部来说,城市定位和规划的风险主要是定位和规划的失误与变动,而变动常常是失误造成的。城市定位和规划的失误主要是城市管理者认识失误造成,这种失误由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各方面情况认识有误;二是对城市定位和规划的内涵认识有误;三是对国家相关的政策认识有误;四是对当时的城市发展大环境认识有误。城市定位和规划的失误必然导致城市发展偏离正确方向,给城市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定位和规划的变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变动,即原有定位确实有误,或是国家政策调整,或是地理大环境改变,导致必须重新修改。另一种是非正常变动,主要是城市管理者的变动,即新的城市管理者对原有定位和规划进行变动。不管是正常变动或非正常变动,都是对原有城市定位和规划的修改,都会造成原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半途而废,并延误发展速度和错过发展机遇。

从外部来说,城市定位和规划的风险首先就是许多城市定位和规划的雷同化。城市的定位和规划,就是要突出城市的特色,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就是比较特色,是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独特资源,特色最能体现城市优势,最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定位和规划的风险还表现在如果规划超前有可能造成资金浪费,并且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反之又担心建成甚至尚未完成就已落后。

二、城市地理环境引发的风险

城市地理环境引发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地理环境理论造成的影响。西方许多学者对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形成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这些理论一旦被作为政策来实行,就必然对城市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不同理论的观点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城市决策者所持有的城市管理理念必然要受到其中一种或多种理论的影响,这其中就暗藏了理论风险,而理论风险必然就导致管理风险。二是城市地理环境的变化导致的风险,具体地说,如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污染的加重、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变、自然资源(含矿产资源、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等)的改变等,都会对原有的城市管理产生影响。

三、城市决策者引发的风险

城市决策者的个人素质以及变动情况都会带来城市管理的风险。个人素质引发的风险主要是个人能力是否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思想是墨守成规,得过且过还是胆识过人,勇于创新;是清正廉洁,一心为民还是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城市决策者的变动引发的风险主要有:一是可能导致城市定位和规划变动,原有建设夭折或更改;二是管理风格不一,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这必然导致管理效率降低,出现管理浪费,否则会引起更大的管理风险。

四、国家政策引发的风险

在一定时期,国家根据需要和可能,会从国家层面出发,对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战略做出调整,这必然对这些地区的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升格为计划单列市或直辖市、列为国家特殊城市或某项试点城市等,这必然使原有城市的发展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发生了改变,从而对城市的性质和地位发生改变,必然使原有城市的定位和规划发生改变,整个城市管理必然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存在风险 的。

五、城市财力引发的风险

资金是目前影响我国城市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城市财力充足也就是城市发展资金有保证。城市财力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财力不足导致城市在各方面建设捉襟见肘,财力充足又可能会使许多城市管理者乱用钱,或是大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或是滋生。二是财力因一些意外因素骤减,导致原有城市建设规划半途而废,或是财力因一些意外因素骤增,使原有城市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显得保守和不适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六、城市基础设施引发的风险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和有效管理的物质基础。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容量大,现代化程度高,预示着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城市发展,就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其固有属性而存在自然垄断性,但由一家或极少数企业垄断经营又会扼杀竞争活力。此外,如果及时筹资建设,因建设资金投入大,原有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历史欠账太多,且具体管理过程过于复杂,易滋生腐败,导致质量问题,引发市民不满和对城市政府的信任危机,引发城市管理风险。但如不及时筹资建设,导致城市失去发展与竞争的物质基础和先机,也会造成管理风险。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大,使用面广,为了充分发挥其效益,在建成后就必须加强使用管理。如何有效使用,明确界定公益性、经营性和垄断性城市基础设施的范围,分清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的界限,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城市政府收支的平衡,就是一个大难 题。

七、城市政策制度引发的风险

城市为了发展,必定要制定许多的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不管是否科学合理,都会对城市的管理带来风险。也就是说,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必然会导致城市的混乱和效率的降低,而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也同样会产生负面效应,因为任何政策制度都有两面性。如实施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同时,必然会影响部分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城市税收的减少和市民的失业,进而又会引发社会的稳定问题。又如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中,如果过于强调环境保护,或是不给予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就很难招到商,引到资。反之就是环境受到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社会公平受到挑战。在目前我国的社会大环境下,许多城市政府很难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政府与市民、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做到完全兼顾。而这种无法完全兼顾,必然会引发管理的风险。此外,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如何执行政策也同样对城市的有效管理形成风 险。

八、市民素质引发的风险

市民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城市的核心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所在。只有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发展才有后劲。

城市管理的市民素质风险主要就是市民的开放进取、安全意识、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素质能否跟上时展的要求,如果跟不上就会使城市在诸多发展方面受到制约,产生管理风险。

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要求重视学校教育,加大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宣传,要求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大力投入,且周期长,见效慢,又可能会对城市管理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管理风险出现。

九、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

任何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很多意外因素的影响。这些意外因素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城市政府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意外因素,对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意外因素主要有:国际环境变化,如战争;突发社会事件,如示威游行、2003年的“非典”疫情等;天灾,如1998年的洪灾和2008年年初的雪凝灾害等。这些意外因素往往发生前没有预兆,发生时来势凶猛,严重打乱了城市的正常管理秩序,导致城市遭受重大损失,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更大的城市混乱和管理风险。这些风险考验着城市决策者的危机管理智慧。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