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本控制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本控制策略

成本控制策略范文1

一、成本控制的概述

成本控制主要是企业对实际成本支出和成本预算进行比较的过程,在这之前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成本管理目标,对将要发生、已经发生或发生过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控制措施的提出或生产管理方法的调节来降低成本,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所以,要想提高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到成本控制的相关内涵。一般而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为,成本控制不仅包含了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更包含了采购、生产、运输、人工和机械损耗等各个环节,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方法来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把握。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策略分析

(一)成本控制的战略思想

1.源流管理思想:源流即企业成本发生的源头,对生产资料之间相互关系和经济效益的对比,比如原材料、人工技能、设备条件、质量标准、工艺加工、组织结构和管理办法等。该种思想旨在加强对企业生产管理的源头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内审的一种方法,但是缺乏对外在行业环境和竞争对手情况的考察,而且源流管理思想对成本降低的办法不是永远奏效的,总会达到成本降无可救的临界值,所以这种办法在短期内容易收获明显的效果,但不宜长久使用。

2.融入思想:融入即将成本控制措施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具体业务中,通过最优化操作流程和工艺技巧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残次品的概率,最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该种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方法和技巧较为零碎,需要系统整理和实施才能在整体员工中得以推广。而且融入思想更适合生产加工类企业,强调对生产管理结果的控制,企业只有在不断的运营和发展中才能在各个环节总结出成本控制的方法,可操作难度加大,而且难以被其他企业参考借鉴。

3.抉择思想:抉择即对引起成本直接变化的因素进行抉择,最主要就是分析产品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最终从企业获利方向进行考虑。对产品质量而言,提高产品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成本投入,质量高一方面可能在市场上引起好的反响,进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因过度追求高质量而使得产品价格偏离顾客的实际接受能力,则可能取得消极的效果。对价格而言,产品成本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在产品质量趋于一致时,价格越低,产品的市?鼍赫?力越强,但是片面追求低价格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最终影响到顾客的使用体验,进而导致产品滞销,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该种思想就是要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之间寻找一种合适的度,最大程度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项目分析

从上述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现代企业要逐渐从传统“节省、节约”的成本控制观念中走出来,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正视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好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制度,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原材料、能源、机械和人工投入进行定量分析,以实现生产资料的最优化组合,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开支,争取在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行业环境分析

无论是原材料的采购还是产品的最终销售,企业可能只是整个行业产业链中的一环,所以成本控制的各项措施既要与行业环境紧密相连,又要让最终的产品达到行业的要求,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及时调整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特别是国内市场经济由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永恒的追求。

成本控制策略范文2

关键词:企业营销成本控制方略

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企业怎样通过经营效益提升来巩固市场竞争,使企业自身在产业技术改进中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就变成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合理控制营销成本则对企业营销中的成本降低有很大帮助,并且也会进一步帮助企业利用好资金,管理好内部财务工作与成本控制工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营销成本分析

一直以来,资产耗费与流出是传统成本理念的重要内容,即经营者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得到经济效益而发生的全部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而营销成本则是企业在产品的整个影响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是企业利润中不可或缺的投入。营销成本包含了从运营、税收、设计、信息等方面的成本到契约、谈判、协作等方面的成本。在营销成本中还存在营销成本预算一说,即企业营销收入和所有影响费用指出计划的统称。它是针对企业计划期中的销售量、销售价格与收入进行预测,由此对今后的营销成本与费用情况进行确定,并预测今后的利润水平,从而明确自身的营销目标。在企业影响运营成本控制中,营销成本预算极其重要。对于企业的营销系统来说,预算制定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它的正常运营。营销成本的构成一般涵盖了固定的与变动的成本费用。而企业营销中的工资、办公费等属于固定成本费用,因其固定性,所以管理起来较为容易,应该引入财务管理中。而较为复杂的就是变动成本费用,它涵盖了客户维护与发展成本、营销调研成本、广告费、仓储运输成本、产品推广成本等等。

二、企业营销成本控制途径

(一)供销规模

当前,企业营销竞争的激烈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分析企业的一般供销期量时,同时深入研究复杂环境中供销最佳期量的控制,并根据最佳期量控制方面的理论对产品的生产以及物质存储周期进行有效控制,其中也涵盖折扣优惠、缺货损失和概率特殊等方面的最佳控制。控制供销成本与规模,才有助于降低费用,增加供销效益。

(二)服务设施

控制好服务设施就是在确保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同时让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内部服务成本尽量控制在最低水平。一般来说,增加服务设施及人员能够减少等候费用(等待服务中出现的费用与消耗)。但是,设施与人员的增加却会产生相关的服务费用。因此,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等待与服务费用一起当作商品领发费用。如果恰当协调好等待与服务的关系,让两者之和降到最低,那么就能够更好地控制服务设施成本。

(三)产品设备寿命期限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品设备是其物质基础,它的效率与质量对企业的经济利润与效率有密切联系。所以,企业必须要控制好产品的质量与使用效果,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于设备的更换时间也应引起重视,从而最大化资金与效率的使用。做好产品的设备预算与更换,确保设备效益最大化,而且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最新设备的开发与利用。

(四)网点布局

营销活动过程中,企业的商品物质调运总是必然需要考虑的问题,商品物质从不同的产地、存储地遇到营销地,这时控制网点布局应该更加注重布局和配置的科学性,以优化商品物质调运措施。最优的调运措施就是商品物质调运时选择总运费最少的有效方案。要评价调运措施的好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判,一是商品物质调运没有对流问题,二是商品物质调运线路是否曲折。所谓对流即是相同的商品物质在一个销售运输路线上往返,而曲折就是商品物质在营销调运中路线反复迂回。如果存在上述两种情况,那么调运路线就并非最佳路线。控制网点和布局,能够给商品物质调运形成一个有效而科学的相关方案,防止出现对流与曲折,让物流系统更加流畅。那么物流成本运输费用的成本控制就会变得更低,进而让企业控制好营销成本。

(五)广告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营销活动变得越来越激烈。广告业务一直都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点又特殊的一部分。要控制好广告方式,就应该以科学的方式达到资金尽量少花且尽量提高广告效应的目的。在选择广告形式和工具时,企业需要全面考虑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商品物质营销范围,要是是全国范围的商品物质营销,那么就应该利用国家性质的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作为载体,要是只针对一个地区进行商品物质营销,则应该以地方性的电视台、报刊杂志等为主;二是商品物质传播特征,比如具有声音效果的乐器、有声玩具等商品物质,那么选择电台广播则比较恰当,若是以艺术、服装为代表的视觉性的商品物质那么就应该选电视广播,如果属于静态或者文字的商品物质那么就选择报考广播;三是商品物质受众,为商品物质做广告应该努力选择人群多的地方,比如美食选择美食爱好者聚集地,或者把广告打在没事杂志上;四是广告效益时间,在黄金时段,广告才会被尽量多的受众知道;五是广告费效益,广告费与广告覆盖、广告形式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企业必须按照自身特征与资金现状对广告费用与广告效果相适应的广告刑事进行确定,并据此来做好营销活动宣传,让广告本身的费用与效果都能够达到最佳。故而,控制广告方式能够很好地控制企业营销成本。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建立营销成本控制和优化制度,加强对营销成本的管理,建立营销成本预算体系,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人员的节约成本意识,并且将成本与营销人员的收益进行挂钩,提高企业营销资金的利用率,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陈翔.以T公司为例有关企业营销成本控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18

成本控制策略范文3

成本控制责任机制不够完善在我国目前成本控制机制任不完善,与其相关的法律还未健全,对出现的诸如在设计过程中故意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工程造价,造成资源资金浪费的行为不能很好去进行处罚。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只负责技术责任,不负经济责任,责任制度不明确,进一步加大了设计阶段土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难度。

土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1.全面控制成本,使成本控制最低化土木工程成本控制应以全面控制成本,使成本控制最低化为原则。施工企业应该注重成本控制问题,但是应以确保施工项目高质量为前提,运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施工项目的高质量,要实现成本与质量的和谐统一。不能盲目的追求低成本,而忽视了施工的质量问题。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要从主客观各方面来降低成本。成本控制人员应该从原料的采购,对工程材料的合理利用,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来进行全面控制成本。

2.强化土建工程成本控制意识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项目成本控制非常重要。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项目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社会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建筑施工企业应更加重视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意识。成本意识包括注意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树立这样一些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树立起职工的成本意识,只有职工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

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机制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建筑项目的合理规划有重要意义,在核算体制制定中,要保证员工的利益、责任之间的有机统一,使成本核算体系不会伤及任何一方面的利益,从而促进成本控制的顺利进行。对于成本核算体系将要达到的既定目标,不能全面而上,为了能够稳步推进成本核算的比例,应该施行逐一分块,各个击破的方式,将不同的条块进行责任划分,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责任分配,这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体系最基本的途径,同时也是最大程度发挥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建立科学的成本预算体系,也是保证成本控制的基础,,对于建筑工程这一特定对象来说,项目经理应该起到监管作用,监督核算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责任到人,落实责任制度,在进行权力分配时,要确保监督到位,实行明确的惩奖制度,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到工程成本控制中来。

4.提高成本管理人才的素质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立足企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综合培养”为指导方针。具体做到,以企业战略为中心,转变观念,提高观念,提高能力,增强意识,规范行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降低成本,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着力推进人才引入制度,为高质量、专业化的人才创造理想工作条件,对于在职员工要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健全整体用人制度,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

结语

成本控制策略范文4

【关键词】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策略

酒店是一个复杂的运营系统,要确保酒店运作高效有序,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受制于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除国际品牌及少数国内品牌酒店管理水平较高外,绝大多数酒店企业管理水平依然较低。由于目前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使得酒店不得不将精力转向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方面,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已成为酒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酒店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三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从目前整体成本控制水平来看,通过控制经营成本来提高效益还有很大的潜能。深入细致地进行成本构成和特点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势在必行。

一、酒店经营成本构成

从广义上讲,酒店的经营成本包涵了营业成本和费用(本文均引用此概念),与一般企业在核算科目上大体相同,包括一级科目中的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四项,二级核算科目视各酒店的具体情况设置,三级科目一般按部门设置。酒店经营成本核算科目设置如表1所示。

二、酒店经营成本构成特点

从总经营成本构成比例上看,酒店经营成本成本以人员工资、餐饮成本、水电能源消耗三项为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成本的80%左右,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人员工资约占总成本的20%,水电油能源约为30%,餐饮成本约为25%~30%。

从各部门的成本、毛利率来看,客房部、餐饮部、娱乐部各具特色。从表2的分析可知,客房部的主要成本为折旧和摊销费约为50%,人员工资及其它为30%左右,部门毛利率最高,约为40%~50%,总成本的可压缩性低;而餐饮部的餐饮制作原料成本和人员工资达其部门成本的65%左右,可控余地较大,可通过加强采购、管理和激励机制来予以降低,其部门毛利率仅为10%~15%;娱乐部的成本构成与客房部类似,可缩减性较低,部门毛利率居中,但人员多、杂,管理难度大。

三、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策略

(一)确定经营模式

酒店经营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经营模式的选择决定了成本控制的难易程度。客房部的管理相对较易,且利润率高,采用目前的管理模式即可。餐饮部人员多,原材料种类多,消耗主要靠厨师班控制,管理难度大。但餐饮部所提供膳食服务质量的好坏,会间接地影响客房部的入住率。传统的餐饮管理模式工作量大且效果不太好,很难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难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较好的模式是目标管理制,将经营管理权放至部门,酒店重点控制部门利润总额、部门总收入和易耗品破损率,按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予以奖励和处罚。如管理层缺乏餐饮业经验,也可考虑部门整体租赁经营。至于娱乐部,目前主要采取部门整体租赁经营,这种方式对酒店来说管理较为简便,但大部分利润都流入了租赁者手中。鉴于酒店管理的复杂性以及为了充分发挥部门管理人员积极性,可考虑目标管理制,既可简化管理又可提高利润,此方式已在一些酒店成功实施。

(二)确定经营成本控制重点

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控制工程,所要控制的点多、面广,核算工作繁杂,要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难度非常大,实行分类管理和重点控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也符合管理控制学的原理。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可根据各成本项目在总经营成本的构成比例及其可控制性将成本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控制A类,严格监控B类,C类成本项目是一些比例不大、可缩减性小、对总成本影响较小的项目,实行一般性控制即可。从上面的成本构成分析可知,总经营成本中以人员工资、餐饮原材料消耗、水电油能源消耗三项为主,占全部总成本的80%,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将其归类为A类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总成本控制的成功与否。低值易耗品、酒水、洗涤费、维修费、培训费为B类,属严格监控类,其控制是否有效对总成本和利润率有较大影响。除A类和B类以外的项目归为C类。

(三)确定目标成本考核指标

在确定成本控制重点后,目标成本考核指标设置就是关键,设置合理与否决定了控制能否有效地实施。考核指标的设置,应该像挂在树上的苹果,可以看得见,站在地面上却摸不着,但使劲跳起来或爬上去又可以摘下来,这样的指标就是合理的指标。至于具体应设置为多少,应视各酒店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历史经营状况、同条件下同行控制水平而定,原则上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激励性,应该遵循“宽于立而严于行”。考核指标的确定是一项十分重要、严肃的工作,制订时一定要慎重,要在详细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指标一旦确立,不管效果如何都要严格执行,以保证其严肃性,不合理的地方可在下一次制订时再予以修订。制订考核指标时应重点注意部门利润总额、总收入额和低值易耗品破损率。

(四)建立成本监控体系

从组织架构上,应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机构。这一点已在酒店行业普遍实行。财务部一般都设有成本主管,但目前的成本主管不是真正的成本控制者,由于其没有真正的管理权限,实际上只是行使成本核算职能,其主要工作就是核算成本和汇报成本状况,并不实施监控职能。因此,酒店不但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更要赋予相应的监控权限,以保证其行使更重要的监控职能。

从制度上,应建立相应的监控制度。一是在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严格物资的采购和费用的核报,物资的采购和费用的开支由使用部门申报,财务部审核,总经理审批,实行3级审批;二是健全各种财务制度,如《采购员制度》《保管员制度》《物资出入库制度》等;三是建立回收利用、以旧换新制度,杜绝浪费。

从部门成本控制的角度上,客房部的成本可压缩性较小,对其进行控制收效不会很大,要提高其部门的利润率主要应从开源的角度考虑,提高收入是主要手段。餐饮部应重点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消耗,降低直接成本。对于控制采购成本,主要从制度上予以规范,重视提高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拓宽采购渠道,重视所购物品的质量。至于消耗控制,主要实施者为厨师班,由于膳食制作专业性较强,不太好进行监控。目前很多酒店厨师班实行总工资额包干制,不管工作量的大小、厨师班人员多少和餐饮部门收入的高低,酒店都给行政总厨一固定工资总额,由其自主聘用人员和进行工资分配。这种方式对于成本控制不利,成本控制的好坏全由厨师班人员思想素质和心情而定,外部几乎起不到控制作用。较好的控制方式是厨师班收入与单位收入消耗率、工作量等具体指标挂钩,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成本,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娱乐部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摊销,占部门总成本的60%左右,但该项目在酒店投入运营后就确定了,不具控制性。可控制部分主要是人员工资,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员工人数是较可行的做法。总之,各部门各具特点,应视具体情况予以确定控制重点。

从思想方面来看,应加强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教育和宣传,让成本控制意识深入人心,使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以便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从管理层做起,老板和高层管理者要讲成本、讲效益,不但自己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如何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员工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主动去控制成本。

总而言之,酒店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但又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是要针对酒店经营成本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建立科学的成本费用监控体系,运用“三化”(即制度化、目标化、经常化)管理模式进行监控;其次要强化成本意识,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再者就是考核指标和控制手段要合理并严于执行。只要灵活运用以上措施并不断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方法,酒店经营成本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喻启军.酒店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0):13-16.

成本控制策略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成本控制历来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毕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成本能控制能力,才能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的利润率以及核心竞争力。一项建筑工程从前期的规划立项,到中期的建设施工,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成本控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成本控制事关建筑工程能否在质量以及进度层面符合业主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众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理念滞后、成本控制方法单一以及成本控制评估缺失,由此导致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阻碍因素之一。伴随着建筑施工领域不断的涌入外资企业,预计建筑施工行业竞争状况将会更加激烈,如何采取有效的成本能控制措施来应对行业竞争的加剧已经成本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一、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内涵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主要包含直接费用成本控制、其它成本费用控制以及质量成本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如下:一是直接费用方面,一般来讲一个建筑工程的直接费用涉及到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设备等三个方面,直接费用一般要占到整个建筑工程成本的70%以上,因此直接费用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成本控制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其它成本费用方面,其主体构成主要就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这部分支出具有刚性,不会随着工程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施工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设置应做到少而精;三是质量成本方面,质量成本支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为了达到工程质量标准而进行的支出,另一方面是因为工程质量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损失,质量与成本支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正比关系,即质量越高成本支出也就越高,而质量事故成本与成本支出成反比关系,即质量事故越少,企业的成本支出也就越少。

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正在趋于好转中,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好转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成本控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是导致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明确的意识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推动依赖于每一个员工的行动,但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基本上局限于高层管理着,具体到基层管理者以及一线施工人员,其成本控制意识几乎没有。在工期以及质量指标的压力下,基层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行为基本上是以工期以及质量为导向的,为了工期的不延误,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不必要支出数额是巨大的,这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举例而言,现在业主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中,工期这一指标处被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如果施工企业违反了工期是要加以赔偿的,这就导致施工企业在工期出现延误的情况下,往往会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来确保工期,而成本控制的目标也往往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2.成本控制手段不足

成本控制手段的不足以及落后是导致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难如人意的又一原因,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基本上都是依靠事后的统计核算来进行的,这种事后统计核算的成本控制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离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原因在于建筑工程具有典型的一次性特点,即以上一阶段的成本支出来要求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难以做到成本控制与建筑工程施工之间的完美结合。这种依靠事后核算,忽视事前以及事中成本控制来进行的成本控制行为注定是效果极差的,伴随着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逐步规范,这种事后核算的成本控制手段注定要被淘汰。

3.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反观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普遍不重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认为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因此成本控制制度的制定对于一线施工人员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成本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为标准加以规范,必然会导致成本的上升。举例而言,如果建筑工程企业没有设置对于施工人员有关成本控制的奖励制度,那么员工必然对于成本控制没有一个积极态度,甚至为了工期或者省力导致大量的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剧增。

4.成本控制体系欠缺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要想实现成本控制的顺利推进,不仅需要给予成本控制主体权利,同时也需要让其承担责任,权责一体的成本控制措施是成本控制体系的关键点。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权责利方面的设置明显存在纰漏,成本控制的考核基本上集中在项目经理层面,而对于一般的员工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体系加以约束,应该明确成本控制实施最终还是依赖于基层员工,没有对基层员工权责利的一个明确设置必然会导致成本控制目标的难以实现。

三、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动态控制原则,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客观上要求成本控制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这样才能确保成本控制指标与方法做到与时而进,否则后果就是成本控制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长期性原则,长期性原则是指成本控制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效地协调成本控制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成本控制中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事实上现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产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之间的失衡所导致的,举例而言,建筑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尽快完成某一阶段工程,往往会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就是给后一阶段工程的开展带来难以预料的麻烦。三是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的本身是花费成本的,而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又是要给企业带来收益的,这就会涉及到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如果在成本控制本身所花费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其所能带拉的收益,那么成本能控制就是没有必要的,相反则是有效的,当然在评价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的时候应注意综合考虑当前利益以及长远利益。四是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成本控制涉及到各个部门,不仅仅包括工作在建筑工程一线的施工人员,同时也包括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涉及到每一个人,与每一个人的利益都是密切相关的,切忌那种认为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人员或者是企业管理人员的想法,成本控制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每一个人的努力。

四、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策略

通过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强化成本意识是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加强企业员工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来改变其工作中的具体行为,使其工作行为能够符合成本控制的要求。强化成本控制意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从公司高层开始逐级向下贯彻成本控制意识,通过有效贯彻,需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使企业员工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而竞争优势的确立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价格,同质条件下价格低的报价企业将会有更大的优势,这要求员工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注重成本控制;二是使企业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只有企业员工具有了主人翁意识,才能够在工作中以企业为家,做到自觉节约。

2.成本控制手段多样化

要想进一步的提升成本控制效果,不能单单依赖于事后的成本核算这一单一的手段,而是应该综合运用事前控制、事后控制以及事中控制三种手段。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注意计划手段与控制手段的有效运用,工程未动计划先行已经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共识,但是仅仅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还远远不够,更为关键的是控制手段的全过程跟进,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成本控制指标偏差,企业员工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进行调整,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3.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通过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建设,企业针对不同类别的员工制定各自工作中成本控制规程,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去遵循。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制度的完善应具有可操作性,制度难以操作的话,制度管理本身也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制定关键要听取员工的意见,即管理层与员工协商制定成本控制制度,这样才能发挥员工按照成本控制制度来规范自身行为的积极性。

4.建立成本控制机制

成本控制机制的关键就是设置一个权责利统一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授予企业员工相应的职权来确保其进行成本控制的自觉性。企业应将工程的整个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确保每一位员工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成本控制机制的效果。

成本控制作为建筑工程实施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在有效的推进建筑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建筑工程领域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能否有效的实施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客观要求施工企业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工作,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推进成本控制,从而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华.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成本控制探讨[J].中国市场,2011(23).

[2]苏斌,戴昌京.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人民长江,2009 (12).

[3]关伟.浅谈建筑工程成本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0(05).

成本控制策略范文6

关键词:企业融资;融资方式;融资成本;成本控制

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要通过融资来募集资金,夯实企业资本基石。不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融资现状很不乐观,尽管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金融脱媒日益明显,大企业的融资能力越来越强,但大多数企业仍然面临融资渠道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过高、融资风险较大等困境。因此,为使融资效益实现最大化,企业必须要立足实际,探寻更适用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要加强融资成本的控制,以达到缓解资金压力、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融资概念及企业融资形式

《新帕尔格雷大经济大词典》认为,融资就是指融资主体行为人,利用货币化手段获得超过现金部分的货款或其他资产的行为,包括资金流出和流入。对于企业来说,其融资行为就是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和发展战略,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有目的地借入资金,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和产品、服务升级等,进而促进企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企业融资具有有偿性、大量性、便捷性和约束性等特征。企业融资方式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大类。内部融资主要是通过留存收益、折旧基金、资产变现等方式,从企业内部募集资金;外部融资则是利用金融机构、政府和民间资本进行资金借入。

二、当前我国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当前我国企业发展快速,对于融资的需求缺口比较大。然而,受经济增速放缓、流动性宽松、市场利率下行、监管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为防范信贷风险,不断收紧钱袋,导致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融资方式上,通过内部融资无法筹集到大量资金,且留存收益、折旧基金和资产变现等方式周期较长,鉴于此,企业一般都选择外部融资。其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方式之一。根据央行《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我国当年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相对2014年减少4675亿元。实体企业贷款增加11.27万亿元,与2014年比增加了1.52万亿元。其他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公司、信托租赁等间接融资方式,因受国家、资金机构、企业自身条件等因素制约,难以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另外,在当前银行信贷模式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比较高。银行为降低信贷违约率,防范信贷风险,往往会通过附加很多条件来提高信贷门槛。有的企业为了更快地筹集到资金,不得不选择民间资本或小额贷款公司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成本。

三、企业融资方式与成本控制策略

(一)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策略

1.根据企业规模和融资数量综合考量。在融资过程中,为提高融资效率与融资效益,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量企业自身规模、融资数量,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企业的资产规模决定着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而企业自身抵押资产的规模、信用状况和盈利能力,则决定着贷款融资的规模。如果融资规模不大,且不同融资方式之间产生的利息成本差异较小时,可优先考虑选择贷款融资方式。与商业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比较低,贷款期限比较常,放款快,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可快速缓解资金危机。如果融资规模比较大,融资利息成本较高,且企业自身具备发行债券的资质,可采用债券融资或债券融资与贷款融资相结合。2.根据企业资产负债率确定融资方式。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就可以考虑债券融资;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应考虑股权融资,减少债券融资,这样将能确保企业总体资金结构保持合理状态。3.合理利用质押担保进行融资。银行的授信方式一般有利用信用担保、保证担保、抵押担保三种。其中,质押担保是指企业用具有所有权的动产或合法权利凭证作为质物担保,来获得银行贷款。对于企业来说,一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比较稀缺,企业可以利用各种原材料、各种设备等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二)企业融资成本控制策略

1.明确企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非常关键,只有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控制不必要或不合理的资本支出,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科学化、合理化、法制化,保证融资资金的高效利用,使融资效益实现最大化。2.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现在,融资渠道、融资工具、融资方式都比较多,企业应对从成本控制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多渠道短期融资方式,从而将融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产生资金浪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综合考量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融资方式,同时,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企业融资成本控制,以提升融资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美娜.浅谈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和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J].时代金融,2016(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