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1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财务信息化;一体化平台;财务职能转型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一)建设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支撑财务职能转型
依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的定义,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财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基于市场化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意味着企业财务职能的巨大转型,以及对原有管理模式、工作习惯形成冲击。因此,现代化的高绩效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再造,使财务人员从传统的财务运作职能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发掘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机会,成为企业的战略、业务合作伙伴。同时,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将那些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放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整合,从而实现对企业管理成本的节约、知识能力的积累和内外部顾客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为企业集团内的不止一个业务单位(分、子公司或业务部门)提供明确的财务活动支持(Moller,1997),有效推动企业财务职能转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公司”)顺应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变革趋势,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经验,基于历年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成果,结合公司提出的探索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想思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通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升级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提升财务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水平,实现系统之间的全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营。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运行的重要支撑
依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的定义,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是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撑与保障。结合上海电力公司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整体目标依赖流程再造及信息化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通过整合、优化关键业务,应用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达到提升效率、释放人员、提高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财务共享服务对业务的全面、高效覆盖。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变革需要信息系统同步调整。流程梳理是共享变革的关键,所以只要流程上有调整,必然会触及信息系统的同步调整以及相关系统权限的调整。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部管理依赖信息系统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与传统核算集中的区别在于其“服务”的属性,其中对于服务质量、运营绩效的监督管理更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4.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劣势需要依靠信息系统规避。传统模式下基层财务与业务部门在同一地点办公,在业务沟通等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企业选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需要以关键财务流程再造为基础,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电子化凭证、电子签批等技术)有效规避其劣势(如流程层级变长、共享财务与本地业务地域脱离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保障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因此,上海电力公司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对核心财务流程进行分析,分三阶段开展关键财务流程再造:第一阶段,通过梳理再造三大类标准化财务付款流程,分别为业务部门发起的基于订单的付款标准化流程、业务部门发起的一般付款标准化流程、财务部门发起的付款标准化流程,全面支撑包括购电与售电业务、收款与付款业务、成本费用业务、应付职工薪酬业务、物资管理业务、工程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与融资业务、税务管理业务、总账及其他业务等在内的12大财务日常管理业务。第二阶段,以标准化的财务流程为基础,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公司下属18家业务单位的全面覆盖。通过对标准财务流程的实践、管理与应用,在逐步实现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标准化财务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全面满足公司的集约化管理需求,从而进一步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夯实基础。第三阶段,实现财务标准流程的集中化统一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有效应用,建立适合电网企业运营、满足其管理要求的财务标准化流程。其中针对财务支付流程,通过设计支付全过程闭环流程,打通系统中支付业务的断点,实现支付全过程在线闭环,提升工作效率,并应用虚拟打印技术,生成付款凭证及银行回单影像,简化实物流转过程,有效监督流程进度。上海电力公司通过以上三阶段的财务流程再造及优化,实施标准流程与业务规范,将财务理念、财务制度延伸和固化到业务前端,有效提升了核算质量,理顺了各单位对政策、制度实际操作的多样性理解,规避了原来基层财务在账务处理上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通过集中化统一管理实现“同一业务、同一模式、同一流程、同一核算”,原始单据审核通过率由80%提高到95%,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夯实了业务流程基础。
三、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思考
上海电力公司通过财务核心流程再造,实现财务流程的标准化、集约化、集中化管理。根据上海电力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基于内部的需求分析及实地现状调研结果,从核心工具、管理工具、效率工具三个层面进行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工具由核心处理系统(包含企业级的SA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以及资金管理系统)和报销及支付系统等构成;管理工具包括绩效管理工具、派工系统、服务请求管理工具以及问题管理和知识管理工具;效率工具包括电子影像工具(含电子档案)、电子签批工具、智能识别工具、自动化工具,以及工作流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公司的具体需求与共享规模,如派工分配、服务请求管理等一般是多职能共享中心(如财务、人力资源、IT共享并存的后援支持中心)或全国性、地域性的共享中心才涉及的应用,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框架规划。上海电力公司以集团结算、SAP系统为基础,辅以相应的管理工具及效率工具,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框架,实现组织全覆盖、业务全范围、流程全在线,支撑财务共享业务及满足内部管理的需求。
四、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主要做法
(一)需求分析及总体评估
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及总体评估,应从支撑共享变革需求和探索共享服务应用这两个层面出发,对企业的信息化基础、业务流程效率、流程结果质量、内部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上海电力公司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以此为基础,从基础前提、提升效率、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四个方面对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进行分析及评估,并将需求总结如下:1.基础前提。这方面包括以下五项需求:统一基础信息标准、全面覆盖共享核算业务、建立统一报销及支付平台、满足权责发生制预算及月度现金流预算控制要求,以及支持“不见单”支付管理要求。2.提升效率。这方面包括实现电子单据全寿命周期管理、支持增值税集中认证、满足业务全过程在线处理、支持报表自动出具、实现业务集成自动生成、支持员工自助查询,以及建立高效集成的资金管理系统等七项应用需求。3.质量控制。这方面需满足以下四项需求:原始凭证在线及时追溯查询、规范前置业务与提升规范化水平、提高共享模式下的核算质量,以及降低共享机械化重复操作风险。4.内部管理。这方面需要满足共享运行绩效实时展示与监控,以及提高财务系统灵活性、支持业务扩展两项需求。经过近几年持续深入的信息化建设,依托国家电网公司基于集约化管理背景下已有的信息化技术,上海电力公司已经具备了比较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如在标准化方面,已经实现了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信息标准统一、成本标准统一;在业务管理方面,通过推行“五集中”、“三加强”,财务管理集约高效,业财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在技术基础方面,公司统一的财务核算系统已经实现全覆盖,高效的报表合并系统能够一键式生成财务报表,通过全链条闭环的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控制在线处理等。经过细致的分析评估,针对上述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上海电力公司已经基本具备支撑共享模式变革的信息化条件。
(二)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路径
上海电力公司基于上述信息化基础,提出了以现有核心系统(集团结算系统、SAP系统)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流程调整与优化,辅以影像管理及运营管理等功能开发以及与现有系统功能的全面整合,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开展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如图2所示)。
(三)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
结合原有信息系统功能以及新建的管理工具及效率工具,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主要具有以下10项功能:1.影像管理功能。上海电力公司的共享服务采用单据保存在基层单位的方案,如果没有影像管理系统,需要人为来回传递单据,存在传递不及时、丢失风险高、回退流程长、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公司将影像管理系统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通过与系统流程紧密融合,支持“不见单”支付的管理要求。2.二维码功能。为了满足线上线下融合,解决线上单据与线下单据无法有效关联的问题,公司引入“二维码+扫描枪”模式。在打印申请单时,便嵌入二维码作为唯一关键字,后续通过扫描二维码关联并查询所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3.OCR智能识别功能。在该功能上线之前,税务认证流程与核算流程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核算处室完成单据制证后,需要把发票重新提交税务专责进行扫描认证,可能存在重复扫描、信息无法融合、认证结果无法在线记录等问题。因此,在扫描过程中嵌入OCR智能识别功能,有利于实时获取认证信息,并在影像管理系统的增票模块进行统一管理。4.电子签批功能。针对线下签字存在审批处理不及时、无法掌握审批节点、月度现金流预算无法准确预测等问题,上海电力公司上线电子签批功能,并将此作为支付融合功能的关键节点。只有领导审批后的支付业务,才能纳入下月月度现金流预算,这样大大提高了月度现金流预算的准确性,同时实现最后一步线下处理操作的线上处理。通过上线电子签批功能,上海电力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业务流程,减少了流程步骤、简化了操作手续、前移了支付审批程序,全面提升了支付融合水平。同时,上海电力公司对签批管理功能的安全性进行了专项研究论证,签批管理模块支持电子印章与手写签名模式。具有双密码、可追溯、强认证、防篡改等特点,可以有效保障电子签批的安全性。5.运营绩效功能。通过影像管理系统实现对单据处理平均时间、审核通过率、单据处理及时率、提交订单数量、退单量、全流程业务审核流转天数、单据处理完成量等指标的统计,展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绩效,同时作为共享服务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加强绩效管理,提升公司运营水平。在二期优化过程中,公司在前期绩效指标的基础上开展财务综合监控平台建设,首先从“导向性、全面性、可比性”三个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标进行优化,最终共优化指标39个;其次将指标纳入财务综合监控平台,分大屏以及PC端界面设计,共设计一级展示界面7个,实现指标动态、实时、多维展示。6.质量管控功能。在平台功能建设过程中,从确保财务共享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借助信息系统功能,重点加强系统固化控制,防范由于机械性、重复性操作而导致的核算质量下降风险。具体包括:固化签批审批权限、固化审批节点控制;将原始凭证扫描嵌入流程,加强单据标准化;建立凭证交叉复核机制等。7.银行回单功能。在上线银行回单功能之前,上海电力公司从支付申请到资金支付已经实现全过程在线处理,但是银行实际支付结果尚未实现信息集成,全过程闭环存在缺口。上海电力公司将付款成功后银行返回的信息导入影像系统后,通过“虚拟化打印”生成电子回单,实现与支付申请单的自动关联。业务部门人员可以查询到回单信息、支付日期、对方公司的名称与账号。使资金支付链形成由始至终的闭环控制,实现了对资金最终环节的控制。8.电子档案管理。通过上线影像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电子档案全寿命在线管理:一是采集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扫描和虚拟化打印)实现。在扫描方面,除了申请单、审批单、发票,上海电力公司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实现保函的电子化管理;在虚拟化打印方面,实现银行回单与会计凭证的虚拟化打印。二是建册管理。根据实物建册,在影像管理系统中同步进行建册,与实物档案保持一致。三是实现了借阅管理和移交管理功能,在系统中记录了借阅及移交的相关信息。9.银企直连功能。公司通过自行开发企业银行直连电子结算系统,和多家银行的主机系统相连,与企业内部的ERP等系统紧密集成,支撑了共享资金业务高效处理。在收入业务集成方面:一是支撑电费及用户工程业务集成高效处理。依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银行实时传递明细至CESS系统,CESS系统将明细包传递到营销系统,将汇总信息传递到SAP系统(如图3所示)。通过CESS系统额外提供的银行信息,支撑营销系统实现一次消根。二是对于其他类收入业务,资金在本部直接归集,本部按单位分派后,各单位按实际业务进行清账处理。在支付业务集成方面:一是实现了所有业务本部集中支付,采用银行存款中间科目核算方式,提高核算、反映的及时性;基于银行存款中间科目余额即可区分已审批制证但实际未支付的业务。二是在工资支付方面,与人力资源紧密集成,通过加密方式实现带包业务在线支付,如图4所示。10.会计引擎建设。为了提升财务与业务集成过程透明化、可视化、可配置化水平,上海电力公司开展了会计引擎建设,实现对各系统之间集成过程的统一监控,确保业务信息规范、透明地转换为财务信息,加强对集成数据的统一管控,并支撑未来业务管控,形成统一的集成标准及配置规则。
五、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特色与应用成效
(一)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特色
上海电力公司通过流程调整、功能优化和系统整合,特别是在原有系统和功能条件下,进一步融合了影像管理系统与电子签批等辅助工具,构建了集“存、通、融、智、询、转”为一体的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该平台的特色包括:①系统平台交互全贯通,通过影像管理系统与ERP系统、集团结算系统、税控系统进行贯通集成,实现一键申请,多系统流转;②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化,实现线上流程与线下凭证精确融合,财务凭证与前端业务有效融合;③软件硬件平台智能化,公司通过融合智能识别软件自动识别发票信息,使用高效扫描硬件实现单据快速扫描,通过双屏显示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④会计稽核查询便利化,将业务单据、电子影像、会计凭证形成全链式关联关系,以“二维码”为唯一关键字,实现快速查询、便利稽核;⑤原始凭证流转电子化,减少纸质单据流转的不可控因素,真正实现“不见单”制证,预计全年减少纸质单据传递近40万份,减少单据运输约3800车次;⑥原始凭证存储数字化,完善全生命周期电子化存储,实现凭证管理易获取、易归档、不易泄漏,提升财务规范化水平,丰富了内部控制稽核手段。
(二)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成效
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全面理顺了公司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实现了影像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协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效益,提升了公司经营水平。一是通过不见单支付,将原始单据保存在基层单位,减少纸质单据传递,大大节约了凭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经济性。二是全面实现了不见单支付模式,减少了业务办理的不可控因素,提升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办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业务流程的高效性。三是实现原始凭证在线追溯查询,自动识别相关关键点,确保业务合规,并通过在线签批,进一步固化审批机制,确保了业务管理的规范性。
六、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2
关键词:大中型企业 财务管理 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内容概述
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所设定的达到预期效果的期望和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的确立还要看企业整体的总目标和其自身的财务管理的特征,受一定的经济条件制约、周围的经济环境和氛围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指向性很强,对一个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来说,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是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是判断企业的财务活动方向是否正确的基本标准,是确保企业财务活动步入正轨的核心条件,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都有很必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界里有很多的观点,达到了14种甚至更多,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研究,可以总体反映出企业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诠释现代企业的利益形成和分配原则。
总的来说,企业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获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种种的竞争和压力,被置于形成和消失、发展和停滞的矛盾中,首先企业要生存,还要有发展,有了发展才能获利,而只有获利,企业才能生存下去。那么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针对这些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要完成筹措资金并有效地投放和使用资金的任务,总得来说,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期望或者说其要求有:(1)企业在市场中得以生存生存的条件是以收抵支和到期偿债,只有这样才能是企业长久、稳定地生存,不用面临破产的威胁,这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首要要求;(2)筹措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要想稳定的生存下去就得使企业得以发展,企业发展就得想办法提高销售的数量,这就要求更高质量的产品,进而要求更新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那么就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企业就需要筹集其发展所需的资金。(3)合理使用资金,使资金产生有效的结果是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企业的直接要求是获利,要想获利就得合理地使用其投入的资金。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筹集资金困难
资金是影响企业发展、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资金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对资金投入大、资金占用多、资金链复杂的大中型企业来说,筹资变得非常困难,再加之相比过去来说,在我国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下,企业获得资金的途径就更加困难。
(二)企业经营压力比较大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大中型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是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价格的提高,迫使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给企业的经营施加了很多的压力。其次是企业产品的销售受到影响,经营相对困难。最后,受当前经济局面的影响,很多企业的财务出现了拖款和借债等现象,坏账比例的增加,加大了企业现金流动性问题的突出,很多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
(三)企业财务抗风险能力不强
企业竞争不断增大的今天,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弱势也不断地凸现出来,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埋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很多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仅仅局限在局部现金、应收应付款、存货等营运资金的管理上,不能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很准确的预测和把握。而且,一般的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在应对各种突发或必然的经济危机方面准备不足,抵抗力比较弱,对财务管理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几种观点简述
目前,在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界里有很多的观点,达到了14种甚至更多,笔者就自认为比较有特色的观点进行简述。
(一)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是目前很多的企业认同和采用的财务管理目标观点,该观点强调的是,用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能够反映企业最直接的追求的同时又使财务管理变得简单和便于操作。在这种财务管理目标下,企业会想方设法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得到利益者。但是,该观点的最大不足是,容易导致企业目标短浅,不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不考虑企业未来的风险等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其大小受制于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获利能力,该观点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价值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的行为,有效规避了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所以,该观点收到了一些学者的大力支持。但是,该观点也有受到质疑,首先,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概念太多模糊,几乎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一致,再者是操作和评估上比较困难,如果用资产评估值来计量,理论上虽然可行,但是资产评估常常被用在对企业的不定向变更时,而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和评估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业绩评价中费时费力,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近几年在西方比较流行,股东财富最大化意味着,当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的市场价格最高时,股东的财富最大。该观点的优点在于也考虑了时问价值和风险价值,就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克服企业只追求利润的短浅行为,而且该观点在执行时比较容易量化,操作和考核比较简单。但是,这种观点的侧重点是公司的股票价格最大化,只强调了股东的利益,而没有充分考虑公司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再者对公司本身的稳定、良好发展没有促进作用,而且公司一般对股票的价格很难把握和控制,这就造成了公司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增大了公司的风险。
(四)最佳现金流量
该观点认为最佳现金流量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的,是受整体目标的限制和调度的。如果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生存、发展与获利,那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基本目标是最佳现金流量,重点强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最高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重点强调企业的获利能力。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其突出企业生存的财务管理目标,如果企业没有现金流量,企业的发展就被限制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几乎就为零,这样即使企业的整体资产额是个庞大的数字,但是企业还是会在面临支付、偿馈困难或债权人进行诉讼后而破产。这种观点适合面临困境中的企业采用为财务管理目标,其缺陷是将企业的最高目标和基本目标混为一谈,没有设定这两种目标之间的良好转换方法,没有明确企业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目标,这样使企业在操作上比较茫然,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一观点的优势,同时又过分的强调了最佳现金流量对企业的取得的效果,最佳现金流量方法的使用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行为趋向于保守,失去高风险、高收益的发展机会。
(五)经济效益最大化
该观点认为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因为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那么企业财务管理也应该适应这样的目标。该观点的不足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总思路和目标本身混淆,不利于企业整体的发展方向,同时该目标没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经济效益本身不是具体的经济指标,它需要借助其他经济指标来度量。
四、结束语
大中型企业要想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得以生存和稳定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结合本身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财务管理的目标,确保企业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巫绪芬.战略管理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的构建[J].经济问题.2005(6)
[2]王景芝.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辽宁经济.2009(2)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3
【关键词】企业财务 内控 管理水平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简述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指的是通过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财务控制目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实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手段,是由企业的全体人员所共同进行实施的。企业内控制度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的。
二、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财务信息安全,规避风险
有效的保障财务信息安全避免风险,就要对企业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整合,建立其完善且适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建立起企业财务纲领性管理制度,如:“企业财务信息运行机制与政策”,“财务人员守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起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等。进而形成一套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样一来能有效地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二)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发展
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企业有效地扩大发展。通过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规定目标,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所需各项目标成本进行科学的分析测算,并进行责任挂钩,进行财务人员的考核奖惩。通过制定企业的目标成本,明确企业的相关成本指标,通过分析相关的数据资源、运作流程进行审定,通过科学手段合理地确定各项成本费用的具体目标,并与费用预算相统一,这样以来就能通过相关的财务内控制度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的发展。
(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策略
现阶段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有时会出现贪污行为,这样就使得企业内部出现较多的蛀虫,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就要通过运用企业财务内控来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起相应的财务信息通报,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通报,通过财务管理手段进行监督。通过科学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入库、记录、保管、领用、退库等各个环节,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和浪费。
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自身的管理,通过对财务人员的监督,使得财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防止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规操作,避免财务人员出现贪污现象。
三、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的内部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并以此来确定是否遵循了企业财务内控所制定的公认的方针和政策,并且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内控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地使用了企业的内部资源。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进行监控,对财务核算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如果财务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审计界限或参数的情况,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或消息。
(二)增强企业财务支出控制
增强企业财务支出控制就是对企业的主要资产部分进行控制,如对企业的账款、库存材料、积存产品等进行定期核对、定期分析,这样能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支出。企业要通过财务来控制资金成本的核算,对于每笔支出的账目都要清楚记账,并且对企业库存的支出都要进行严格入账,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应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制订进货、领用、库存制度,并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这样做就能够有效地通过财务来控制企业的支出。
(三)完善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过程
通过进行财务汇报的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就要在会计制度的制定上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使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保持一致。由于企业业务的业务量和企业大小有关系,所以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财务汇报管理过程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核算时经常会采用集中核算方式,由会计进行统一办理。因为经常会出现这一情况,所以,一定要根据新的《会计法》和《内部控制规范》中所要求的内容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财务汇报的过程。
(四)建立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完善财务体系
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财务体系,那就要进一步地完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立会计主管、会计核算、稽核、综合分析、制单、录入、档案保管、出纳等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作业指导书,明确岗位的主要职责、作业流程、衡量标准等,并建立岗位轮换、岗位考核等制度,强化会计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会计人员监管能力,这样才能建立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进一步完善财务系统。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的监控,规避财务风险,建立完善财务体系,从而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云虹.浅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樊翠萍.试论财务管理环境的构成与分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4
关键词:财务分析 农业企业 财务管理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生存基础较弱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司将在农业市场进行选址,有必要改善提高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帮助的农业龙头企业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的重要方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农业企业损失或不明确的业务面临着两个目标破产的困境,并且没有相应的预算管理,给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向和财务管理系统的规范带来困境。
(二)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企业盲目投资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们的国家政策将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农业企业在多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优惠政策,但是一些农业企业的经理属于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因为职业素质不高,提供的投资报告存在虚假信息。并且国家的奖励计划并没有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中真正意义的实施,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导致农业企业投资过大,资本结构发生变化,不能够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的事业资金严重不足,给企业带来了沉重债务的负担。
二、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包括资本预算,财务管理,资本配置和应用程序,日程安排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尽管参与范围广,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大多数经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的农业专业人员,在其他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又或者按照管理层的积极的基层农民的具体工作的经验来看,缺乏这样的指导,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的公司而不是从企业融资的农业专业的科学有效管理的角度;此外,质量管理标准和相关的问责制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或适当和有效的未履行相关的财务管理系统,因为财务管理制度,避免低水平强,农业企业的一部分管理人员的培养它最终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财政问题,影响了正常经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失去了其有效性。
(二)未明确财务人员的职权
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大多数员工都知道财务管理风险的必要性,甚至一些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直接或间接地掌握,并且如果一个高层次的财务管理欠缺经验,从而导致理财的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得了深入了解企业融资的核心也难以打击员工积极性和外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因此影响整个企业融资管理水平;此外,企业和社会的资产和国家负责所有的企业财务人员的基本职责,但尽管农业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和农业企业的停滞未履行责任人的义务,财务管理水平的财务管理相对欠缺。
三、强化中小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效的对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采购管理进行有效协调,以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因素是企业资金取得的正常需求的必要手段,它是为了确定农业生产中的不足,提高财务绩效管理活动的依据。农业企业应该避免进行单纯的财务资金管理的管理模式,应该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帮助经济实现业务目标。农业公司供应商和市场是提升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最重要因素。
(二)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其中的一个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高风险的主要特征。农业企业的管理控制适当,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带给企业高效的发展和农业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并可以确保需要解决的所有风险类型和公司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加强农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明确风险管理目标,消除金融风险的系统实施,充分财务公司及相关系统的基本任务,企业目标确保金融风险的管理,并根据不同的技术,以防止金融风险。
(三)积极推进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现如今是新经济和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下,我们必须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并连接到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电子表格应用的重视。农业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促进有效利用财务管理,以降低财务数据的共享和成本系统,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是网络的信息化水平和改善公司财务管理的整体管理的作用,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投资过程中农业企业相关的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对进行投资活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再一次表明了正确的投资和科学的控制操作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最优化农业企业的利益。通过对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财务分析在农业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发现存在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在当时的问题,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5
关键词:企业战略;工业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开,这就会形成多种分析方法。最基本的方法包括了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模型分析法。这些方法经常结合使用,使分析得到最佳效果。
1.比较分析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法的内容可以是资产、利润、现金流量等的比较;也可以是结构百分比的比较;还可以是财务比率的比较。对数据差异进行比较后,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改进经营管理。
2.比率分析法。它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工具,把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对,得到比率,进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动情况。比率分析法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观察直观。因为比率是个相对数,使其不因为规模大小而受到影响,从而使不同的对象间也可以进行比较。
3.因素分析法。它又被称之为因素替代法,是用来测定各个影响因素对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使用该方法要特别注意因素替代的顺序性,通常情况下,若各个影响因素间存在着明确的逻辑顺序关系时,要按照逻辑顺序关系进行替换,否则要遵从先外延后内涵的顺序。
4.财务综合分析法。它包含了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法、雷达图分析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和绩效三棱镜等。财务综合分析方法是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逐级分析各财务指标,从而反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变动的原因,为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明方向。
二、工业企业各发展阶段财务特征
1.创业初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创立的期初,投资人的资金主要是用于企业市场拓展和新产品开发上,经营风险相对是很高的,这是因为企业的产品还没有市场基础,没被更多人认可,产品结构也相对单一,生产规模有限,产品成本高,盈利情况不好。在企业财务管理角度看,此阶段的财务状况是流出大于流入,资金比较匮乏,现金流量是负数,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资金是较难形成一定累积的,而想拥有充足的资金唯一来源是筹集资金。
2.进入成长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进入成长期后所体现的财务特点是:主营业务收入会快速增长,营业利润也会大幅度的累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也较创业初期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但是这个阶段的企业会面临众多的投资机遇,企业需要成长不会放弃自身强大的机会,通常情况会将生产中的现金流量用在扩大经营上,因此这个阶段的企业流动资金方面仍处短缺状态。
3.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在成功挺过初创期,走过成长期后,便会进入较为稳定的成熟期。企业在向稳定的成熟期迈进的过程中,不论是主营业务收入还是面临的营业风险较比之前都会有所降低。这个阶段企业的产品已经拥有足够的市场份额,营收账款不断的收回,资金的周转率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稳;成熟期的企业并不会在增设更多的项目,资金流出较少,净现金流量也成为正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均表现为净收益。
4.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一旦进入了衰退期,企业的经营业务和产品的消亡就成为无可避免的现象,在融资投资获利的机会已非常渺茫,企业仍然经营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持现状谋求生存的转机。
三、基于企业战略的工业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思路
1.了解企业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
企业在进行报表分析时,首先要了解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是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行业周期,财务报表所反映出的信息是不可相互比较的。
2.分析企业发展的路径
即使是在相同的行业里,每个企业的发展道路也是各不相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是不可以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最后,还要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企业想要转向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企业转向了毫不相干的行业,那么退出壁垒会很复杂。因此企业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要将个种情况研究清楚,以便准确掌握企业信息。
3.掌握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
流动性指的是企业资产变现的时间安排、金额和其他不确定因素。流动性是研究企业一年内能够变现的资产,是研究企业负债的主要考察对象,是分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依据。企业财务的弹性,它又被叫做财务灵活性或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通过相应的手段对现金流入的时间和金额做出改变。财务弹性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估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对风险评估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
预期企业未来现金的流量。现金是价值的存在形式,现金流量信息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直接被表现出来,企业决策者在决策企业经济活动时,需要的信息大多是预期现金未来流量所反映出来的。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能够如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因此掌握企业盈利能力对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是及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价值工程,2010(09):18.
简述企业财务关系范文6
关键词:财务政策财务政策体系财务政策的选择
0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经营国际化及企业合并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财务导向的企业管理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多数公司将逐步进入财务导向型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如何选择财务政策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企业财务政策的简述
1.1企业财务政策的含义企业财务政策就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运用一系列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以实现财务目标的策略。它是以企业为财务主体,在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财务行动准则。
1.2企业财务政策的特点财务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企业财务政策运用的主体是企业;财务政策的运用应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企业财务政策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务政策体系的构建
企业完整的财务政策体系应当包括财务政策战略、财务政策类型和财务政策实施三个部分。
企业财务政策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应当与理财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内容相适应,它能有效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从理财观念上看,尽管管理者应当树立的理财观念很多,但风险观念和信用观念是极具重要的两大基本观念;从理财内容上看,尽管涉及到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管理是理财的四项基本内容。据此,企业财务政策的类型应当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六个方面。具体如下:①风险管理政策。②信用管理政策。③融资管理政策。④营运资金管理政策。⑤投资管理政策。⑥股利管理政策。
3财务政策选择遵从的基本前提
3.1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假设:理性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这些约束条件包括法律、政策条令与生产技术条件等社会规范。
3.2政策选择的基本原理:优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人在法律制度加以确认和保护的一般规则的约束下,根据利润极大化原则上,生产者可自主做出经济选择与决策。
3.3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从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着企业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了财务政策选择的结果,其基本原则应包括: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边际分析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4财务政策类型的选择
4.1风险管理政策的选择风险和报酬是现财行为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事实证明,不顾及风险,一味地追求过高报酬,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风险管理政策选择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抉择。供选择的风险管理政策类型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控制风险政策;转移风险政策。
4.2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信用管理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宽松的信用管理政策和从紧的信用管理政策两种类型。任何一个信用管理政策均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4.2.1信用标准政策它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通常以预计的坏账损失率表示。若企业信用标准过高,将会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定的标准而被拒于企业商业信用之外;反之,则会使企业冒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和支付较高的收账成本。为了评价、证实和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用以确定对其可否给予商业信用的标准,一般可采取“5C”评估法:客户品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提供的担保品;经济情况。采用以上五项标准,对需要给予商业信用的客户分别进行评价,是保证应收账款安全的必要手段。
4.2.2信用条件政策它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两个方面。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赊销需要采用的最佳信用期,企业采用的信用期越长,赊销的商品就越多,发生的销售收入就越大,取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大,而且坏账损失也可能越高。其次还要确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它是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优惠。现金折扣的实施可以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但要发生折扣成本。
4.2.3收账政策它是企业对收回账款所采取的措施。企业对收账政策的制定要宽严适度,若收账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客户更加拖欠货款,增加与应收账款投资相关的成本;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失去较多的销售机会,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我们认为,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应收账款占用水平;②市场竞争的程度;③公司的销售状况;④客户的信用等级;⑤公司信用制度;⑥公司管理能力。
简单地说,当公司的应收账款占用少,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销路差,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制度严密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强之时,可实行适度宽松的信用政策;反之,则可以实行适度从紧的信用政策。
4.3融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融资管理政策选择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一般而言,融资管理政策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仅有普通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与债务资本的资本结构政策。
4.4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选择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依靠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考虑风险与报酬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一般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有以下三种类型: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冒险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以上各类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各有利弊,其中:冒险型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小,风险最大,但其总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大,风险最小,但其总成本最高,收益最低;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收益与风险则介于二者之间。
4.5投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投资管理政策按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稳定型、扩张型、紧缩型政策三种类型。我们认为,企业应根据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等为依据,正确选择投资管理政策。在确定投资管理政策时必须考虑以下“三性”原则:第一,从属性原则;第二,指导性原则;第三,风险性原则。
4.6股利管理政策的选择选择科学的股利政策对于保障股东权益,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稳定股票价格和维护企业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股利支付的稳定性划分,企业股利政策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固定股利政策;②固定支付率股利政策;③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④剩余股利政策。
5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组织好企业资金运动,确保生产顺畅,又要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确保各方利益要求得到满足进而实施预测、决策、计划、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