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99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首先是学习语言知识,获得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是掌握有关的文化思想。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学生其它文言文各种知识储备要求比较严格,并且文言文所涉及的文化常识内容庞大。综合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生花费较多时间来慢慢学习,同时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科学的规划,并进行学法上的指导。那么,面对内容庞杂的文言知识,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呢?

一、从课文学习入手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入了众多优秀的文言文篇章,比如:《阿房宫赋》、《前赤壁赋》、《劝学》、《庖丁解牛》等,这些文言文篇章中涉及了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的文言知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教材文言篇章的学习。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学好文言知识必须从课本入手,而不能舍本逐末着重文言课外书的阅读。那么,对于文言文课文,教师如何进行讲解并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呢?首先,文言文课文的阅读是学习文言文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对于文言文语的阅读不像现代文那么简单,首先学生需要对文段进行恰当的断句,正确的断句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作者意思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语感,为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学生对文本能够进行熟练阅读之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文段的分析,在文段的分析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古文的翻译。对于古文的翻译要求做到“信达雅”三个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宜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文本的翻译,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翻译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对问题进行专门强化,帮助学生解决不足。翻译过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对文言虚词,文言文法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二、强化背诵

文言文课本的深入学习是学生快速背诵的前提条件。在高考语文的考察中对文言文名句背诵以及翻译都有所涉及,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强化文本的背诵。文言文背诵是学生主要背诵内容,不过对学生而言其难度也是很大,因此,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文言文背诵的指导。对于文言文背诵指导,教师可以采取四种指导方法,即参照译文背诵、化整为零背诵、抄写背诵和抓三点背诵法。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篇章大多比较长,对学生而言背诵起来难度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背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指导,依据篇章的整体结构采取恰当的背诵方法,帮助学生缩减背诵时间,提高背诵效率,以此节省时间完成其他内容的学习。此外,文言文的背诵还涉及到字词意思的背诵。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技巧的前提是对古文字词意思的了解乃至背诵。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法现象比较常见,因此,对于文本下面的小注释要求学生认真熟读乃至背诵,它的掌握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课外阅读的选择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数量浩繁而且艺术成就都非常高,其阅读的价值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应该对古代文言作品进行筛选,帮助学生把握阅读训练的难易程度。不可否认有些文言作品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难度大且阅读价值不高,所以,为了避免学生多走弯路,在课外阅读内容上教师要把好关,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既具趣味性同时又能提高阅读能力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课外文言读物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语感上。语感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的隐形能力,语感一旦形成对学生阅读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因此,为提高学生文言考试答题能力,教师不能固守课本文章而应该多方面对学生阅读知识面进行扩展,帮助学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四、加强试题训练和练习反馈

学生在高考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成绩就必须对文言文阅读试题具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其考查的能力具备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学习中加强某些方面的学习。文言文习题训练的目的并不在于提高学生答题正确率,而在于对学生文言知识的重点考查。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文言文阅读的训练,对文言文考察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做题能力都会具有全面的认识,在认识之后反过来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文本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再学习。在反复的对知识进行回顾与训练之后,学生才能初步掌握基本的解题能力。当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文言文解题能力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解题进行及时的反馈。这个阶段教师反馈和指导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提高答题正确率。此外,为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课本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在课外习题的讲解中对于学生存在较大疑惑的知识点应该再次回归到课本中,将课本知识点与习题知识点进行联系学习,这样帮助学生建立课文文本学习的动力。

五、正确对待专有名词和文学常识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2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文言文占据着语文文本的半壁江山,在高考试卷里,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同学们的拦路虎,尽管我们平时学习了那么多文言文文本,练习了那么多的文言文练习题,但是在考试或平时练习中总会碰到一些难解的字词句,平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或靠老师解决。但是,在考试中,我们有时只能乱猜一气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韩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更何况是字词呢。因此,我们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把握就显得那么重要了,学会在无任何借助下,准确推断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就成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积蠡.认为文言文的推断文言文的字词句一定有内在的规律和技巧。现在总结一下,以供大家商榷。

首先,可以借助字词句所在的上下文本语境来推断。语言本身具有内在的规律,语言是线性排列的,因此,根据文本的语境推断词义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第21题,写弥子瑕的故事,根据文本阅读,知道弥子瑕是一个孝顺之人。但是古人赞扬一个人时,往往从忠孝两个角度来赞扬,既然文本前部分讲了弥子瑕为了母亲的病,而“驾君车而出”,那么文章下半部分一定会从“忠”的角度说,因此,考察“弥子瑕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就可以推知意思,更何况前文正好有一句“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之对应。

当然,仅仅靠语境来推断还不能做到十分准确,那么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方法来推断。

其次,可以借助词或句子的构成来推断。古代文章讲究文辞典雅,文辞典雅首先体现在句式特点上。因此,文言文多使用并列式短语或对偶句或排比句。例如在《史记・屈原列传》就有一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根据短语句式特点,“信”和“忠”,“疑”和“谤”,义相近,又并列关系。因此,我们根据并列句式特点,可以推知“见”与“被”意思相近或相同。所以,我们对“见”字,可以推知是“被”的意思,进而,这句话也就容易理解了。

再如,2005年福建高考试卷第9小题的翻译“大明则王,小用则亡。”我们从句式特点,就可以推知,“大”与“小”相对;“王”与“亡”相对;“明”与“用”相对,因此,孝这句就可以推断为:“用在大处就可以称王,用在小处就会亡身”。

从词的构成来看,一些词或短语也可以用此方法推断。如:“文过饰非”、“国泰民安”、“否极泰来”等,我们根据词的并列关系,可以推断“文”与“饰”意思相对或相反,而此句最难理解为“文”字,因此,我们借助“过”与“非”的相对关系,我们就可以准确推断为“文”是“掩饰”的意思。这类的试题现象在高考文言文或文本阅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平时认真积累,在运用时注意灵活性就可以了。

又次,我们还可以借助我们平时掌握的词的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来准确推断。如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的翻译题,根据我们平时掌握的名词的活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推断“廷”“面”是名词作状语。这类名词做状语,翻译时一般是介词加原文中名词就可以了。所以“廷”可以翻译成“在朝廷上”,“面”可以翻译成“当面”。

再比如,2006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题“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我们根据词的活用规律推断为“雨”为“下大雨”,“烈风雷电”可以翻译成“刮大风,打雷,打闪电”,“衣冠”可以翻译成“穿戴衣帽”。

又次,我们还可以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来推断。如: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一句,“交祉”一词的翻译,好多人把“交祉”一词翻译成“两脚”或“两腿”相邻。其实,如果根据文化常识,我们可以知道“交祉”是一个地名,王勃的父亲就曾经在“交祉”做过县令。比如:2004年浙江语文高考试题中“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一句中,“省”的翻译,好多人把“省”当作了名词,理解成了地方的行政区划,而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文章,欧阳修宋朝人,因此推知“省”只能做动词,不可以理解成地方行政区划,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省”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是从元朝才开始的。因此推知“省”不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最后,我们可以根据造字方式来准确推断字词句的意思。比如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贸籴粮食”中“籴”的翻译。从造字方式看,可以知道“籴”是一个会意字。“籴”由“入”和“米”组成,既然“米”都进入了家,那么“籴”字就是“买进”之义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借助平时对一些重要实词和虚词的积累来推断。例如,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积累一些和官职有关的词,如:拜、授、擢、除、迁、任、罢、乞骸骨等。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3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对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此,笔者就如何加强初中文言文教学谈些粗浅的看法。

1 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对于现代文,学生易于通过文字直寻主题。文言文则不然,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就无法真正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文言文教学,教师“讲”些什么,怎么“讲”,很值得一提。

1.1 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讲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触类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

1.2 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直述规律时,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1.3 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看书”,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在教学手段上,实施“诵读”策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尤其是有些难句、长句一时领会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

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需要避免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读,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的读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讲后的诵读会对课文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的朗读”,才是朗读目的之所在。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以求借助诵读,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意。

3 在能力培养上,实施“迁移”策略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迁移的方式常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可见,使知识为学生自己所拥有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张扬个性,关注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自己去历练体验、去学会学习古文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4 在知识积累上,应重视“课外阅读”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91-01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言文,文质兼美,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初中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这些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首位,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使得学生爱上文言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查阅相关文献,对于提高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兴趣可以促进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知识的接受也就变得容易了。文言文对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学生来讲,是一个新话题,其学习的兴趣对学好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应该从第一节课导入开始,让学生想学、愿学。在初中文言文中,有许多体裁的文言文,这就要求我们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比如,有很多课文,故事性很强,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可采用故事导入法。故事本身富有情节,趣味盎然,学生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学习兴趣自然倍增,同时,学生也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加深对文言文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其自学能力会大大提高。而有些文言文里面包含很多成语,在教学开始,可以从成语导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丰富多彩的文言文导入,枯燥的文言文有了生机,勾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也就更加乐意去学习。兴趣的培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我们教师不要气馁,坚定信念,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古文的兴趣放在首位。

二、重视预习归纳,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

其实,每节课的时间很短暂,而每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却很多很多。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教授大纲要求的内容。以致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同样就不会留一点时间思考。这就要求学生要培养学生预习归纳的能力,找出了文言文中的不理解的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那么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专攻疑难问题,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归纳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知识形成网络。可是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时不会预习和归纳,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要提明确的预习要求,并因内容不同而设计一些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对于预习有几个要求,首先,参照课文注释,并给不理解的词,不会翻译的句子作上记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多音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其次,圈出重要实词和常见虚词,并弄清其意义和用法并在文章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最后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在课堂上,教师把重难点问题汇总集中,针对性强,以免在学生都知道的问题上耗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和归纳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希望教师能引起重视,鼓励和培养学生的预习以及归纳的习惯。

三、教学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又称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其实,说到方法,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又是何等的重要。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5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12-01

摘要:众所周知,文言文因离我们时代久远,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难以理解,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点。我校语文组对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开拓学生的思维,变过去的教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透,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众所周知,文言文因离我们时代久远,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难以理解,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是一个难点。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收效甚微。

过去,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常常是教师逐词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教师一味地求所谓难点、重点,却不知学生对这个问题懂与不懂,有时学生对这个问题早已弄懂弄通了,可教师却还在那里高谈阔论,造成无的放矢,结果是事倍功半。

我校语文组对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开拓学生的思维,变过去的教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透,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课前预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科目之一,便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因此, 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要注重学生的预习。

根据定势理论,我们指导学生采用“固定程序阅读法”的预习方式。所谓“文言文固定程序阅读法”就是把阅读的过程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每次阅读文言文时都顺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

固定程序阅读法的七项内容就是:

1.标题;

2.作者;

3.出处;

4.基本内容;

5.文中涉及的重要史实;

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

7.文中的观点及可取之处。

由于这七项内容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同时也略过其对自己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用这种方法去指导学生预习文言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而且对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明显感觉到,这样的“固定程序阅读法”的预习方式,使课堂效果明显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二、采用讨论式阅读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我们追求的高效文言文课堂上,废除了以教师过多讲解而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式教学模式,建立了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议读”机制――“文言文讨论式阅读教学”。

“文言文讨论式阅读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强调基本阅读方法的自由选择和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可经采用“通读全文――初步感知――互动感悟――局部突破――鉴赏创造”的策略步骤。其基本形式如下:

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把阅读所得以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在课前或课始向大家宣示,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要能通过复读印证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

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可以抓住时机,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这既是阅读技巧的指导,又是阅读能力的练兵。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至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三、立足课内,向外延伸

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学是整个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教学,终极目标应达到――“教为不教”,所以教学文言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在设计教学形式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不仅能真正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

我们采用“立足课内,向外延伸”的“分层阅读法”进行教学。具体操作法是:

1.第一遍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

2.第二遍细读全文,疏通文章大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

3.第三遍精读全文,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来并解决,再试着说明文章的写作特点;

4.第四遍速读全文,把课文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当学生完成了以上环节的教学任务之后,把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一一点拨、讲解,教给学生辨析的方法,总结规律,使之能举一反三。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

1.注重古今对比联系。讲古文不但要讲古文中的人和事,还要联系现在的人和事,让古人和今人对话,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古文中的人和事“远可在天边,近可在眼前”,从而使文言文与时代相通相连,便于学生容易理解记忆。

2.补充必要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学古文应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如:古人的姓名字号、衣着服饰、饮良习惯、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这对阅读课外文言文很有帮助。

3.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范文6

 

高中文言文教学经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由于课时有限,教师除了讲读字词句外,无法解读其他内容。文言文教学要不要进行思维的拓展呢?这个问题一直横亘在许多老师的心里,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许多教师总认为高中文言文文字艰深,词义变化多端,句式漂浮不定,学生很难理解,如果上课不进行“深耕细作”,就怕耽误了学生。可是,这种“老黄牛”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率极低。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阅读文化经典时,要与文本展开对话,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爱默生说:“思考是行为的种子。”不会思考,行动就没有方向,不擅思考,就不能超越前人。针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这应该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深思,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除了必须讲解一些常规的文言知识外,还要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拓展的一些实践。

 

一、重视文化常识的梳理与归纳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样题,“文言文阅读”的第5题就是“古代文化常识”题。这种题型,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文化常识的介绍要注意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达到应试时提高准确率的目的。

 

比如:我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时,在介绍王勃是唐代著名才学兼富的早慧诗人,六岁能文,被称为“神童”时都引申开来,向学生提出疑问:古代作家还有哪些人小时候是神童呢?我会和学生一起回忆过去接触的古代作家,作《咏鹅》的骆宾王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的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细瘦通眉,长指爪”的李贺童年即能词章,十五六岁时,已与先辈李益齐名,被称为鬼才。通过横向的联系,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又如:我上《赤壁赋》时,讲到“词宗”苏轼惨遭贬谪,泛舟赤壁,是一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典型形象,那么,还有哪些作家和他有相同的境遇呢?“诗仙”李白,贬官出京,周游天下,看似风光,实则悲戚;“诗圣”杜甫,政治失意,漂泊无依,让人唏嘘不已。江州司马白居易,宦海沉浮,命途多舛,被迫沦落天涯。爱国词人陆游、辛弃疾,空有满腔热情,遭受排挤打击,报国无门,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同类题材的内容进行梳理与归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涵养学生的性情,提高道德修养。

 

二、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与激发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某一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外扩散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我上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时,就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你就文中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观点,加以评论,说说独到见解。下面是学生评论的要点。

 

1.针对“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的分析:(1)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自然;(2)国家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急功近利;(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针对“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分析:(1)人要有自知之明,否则,你在取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取笑你;(2)人不能只顾互相取笑,而要正视自己的弱点,寻求新的突破。3.针对“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分析:(1)要提高人们的素质,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2)一个国家要和谐地发展,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4.针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分析:(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穷奢极侈、不讲仁德的统治者,终究要灭亡。5、针对“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分析:(1)社会要加强法制教育,要让人们学法、知法、守法;(2)人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凡事都为自己找借口。以上学生的评论,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个别学生针对“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这句话,提出错误的看法:人只要尽心尽力地做事,就问心无愧。学生的这种看法显然没有理解孟子的真正用意,我给予正确的指导:梁惠王所谓的“尽心”,其实是他的自我夸耀,他想在孟子面前显示自己的“务实”,以博得孟子的赞美。梁惠王对于国家的治理,只是搞小恩小惠,并没有尽心尽力。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让人佩服。可见培养与激发发散思维,能让学生更睿智,更深刻,更有见地。

 

三、重视联想想象力的培育与养成

 

联想是指通过某个知识点,想到另外的知识点,培育学生的联想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想象是指人们以原有感性形象为基础,创造出新形象,形成超强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我上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时,给学生讲授后唐皇帝李存勖初登基时,信誓旦旦,为报父仇,励精图治,终于亲刃仇人,一时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可这位大英雄后来却宠信伶人,玩物丧志,最后落得国破家亡、身首异处的下场。我让学生进行横向联想,古代还有哪些玩物丧志的事例呢?引导学生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唐玄宗宠爱美人杨贵妃,宠信奸臣杨国忠,最终招来“安史之乱”。清代作家蒲松龄的《促织》中,荒残暴的封建统治者好玩斗蟋蟀,致使天下民不聊生,家破人亡。通过培育学生的联想力,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素材,扩大知识面。

 

我经常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扩写、改写、续写的练习,以及一些与作者或主人公展开对话交流的想象性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我上屈原的《离骚》时,曾设计这样一个作业:你赞成屈原抱石沉江这一举动吗?请为屈原的人生设计更完美的结局。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答案丰富多彩,创新能力得到锤炼与提升。

 

四、重视对比阅读的训练与引导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以训练学生求同、求异思维。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比较、对照和鉴别,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既能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加深认识,又能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比如:我上贾谊的《过秦论》时,就会补充讲授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洵的《六国论》。这三篇文章尽管写作的时代不同,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可是,三篇文章又各有侧重点。贾谊意在总结秦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为西汉统治者提供前车之鉴,因此文章确立的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杜牧旨在以秦王朝奢侈速亡为戒给唐敬宗李湛敲警钟,因而提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苏洵意在批评北宋对契丹和西夏供奉不当,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通过对比阅读,每篇文章作者的用意一目了然。

 

又如我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一定也会拓展阅读袁枚的《祭妹文》。韩文、袁文写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各具特色。韩文采用对话形式,直抒胸臆,这种方式比传统祭文纯粹地歌功颂德,显得更高明。袁文是选择生活琐事抒发对亡妹的悼念之情,以散体形式,叙事中抒情,朴素无华。通过二文写作技巧的比较,两位高超抒情大师的写法各有千秋,相映成趣。

 

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要顺应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夹缝里,要寻求新的突破,大胆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