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阅读的步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阅读的步骤范文1
1.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需要达到的标准和效果,而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只有达到教学目标,这一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反之,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是低效、无效的。
2.学生有阅读学习的兴趣
从宏观角度上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因此,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的有效性表现在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时,就表现在:一是学生通过教学对阅读学习有了热爱;二是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阅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教师悦于阅读教学
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原因,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老师在教学时的热情不仅能有效利用老师在课堂上注入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渲染课堂感染力,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有效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预期目标未达到
预期目标是衡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重量衡量标准,当前阅读教学在预期目标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们没有学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学生在阅读教学时由于自身注意力易分散的因素会产生疲劳感,即使老师的备课内容十分充分,由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学生们有时会没能在最佳教学时间内学习到全部的相应规定教学内容。二是学习未达到教学效果,即学生没有学会相应的教学内容。
2.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小学生处于儿童期,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他们的附属内驱力很强,学习的动力大部分来自于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同,这种学习动力随机性大,很不稳定,而这种不稳定的学习动力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们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降低,它表现在学生课堂上,不积极参与互动、不主动学习等方面。
3.教师教学激情消退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一场“劳心劳力”的活动,长久的教学会造成老师的职业倦怠感,主要体现在教学程序化和课后的消极怠工。例如,老师丧失教学热情,机械化的进行教学活动,为了教学而教学,这样呆板的教学课堂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懈怠,造成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无法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
1.完善教学步骤
良好的教学步骤对于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必要的,只有完善教学步骤,才能踏实的进行每一堂阅读课,有效实施教学。完善的教学步骤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指向作用,不仅是老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也是检验教学的标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必要的,设定时要先明确表述一般的预期教学效果,然后才是学生教学后的反应,这一描述要采用行为动词,做到具体可感。二是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为保证教学有效性,必须谨慎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以基础为主,侧重选择有利于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同时,选择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新课标,还要考虑学生学情,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除以上两点外,教学时合理选择教学情境以及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
2.分阶段引导学习
小学涵盖六个年级,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并加大难度。为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效果,可以借鉴新课标模式,重点突破不同阶段的学生。低年段学生,阅读教学要做到“读懂”,阅读学习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字词,把握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中学段的学生,目标是“读好”,即在阅读学习时巩固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此时阅读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到“乐读”。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的传授者,为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做到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小学师资力量,已经有了相应的企划,用于督促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平台,参与“国培计划”等培养计划,不仅要保证正常的语文阅读学习,还要扩展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使教师有效的教学促成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效果。
四、总结
语文教学以阅读文本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阅读学习效果的好坏尤其重要。当然我们应首先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并且分析现今小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从教学内容上、学生学习热情上、老师教学素养上等各方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作者:徐芳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刘集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程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6,(33):94-94.
小学阅读的步骤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数学阅读理解 数学文本 知识建构 元知训练等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内、课堂外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英语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那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因此,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应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不旦是语文课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本文将讨论数学阅读理解的内涵及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教育对策等问题。
一、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小学数学也涉及文本的问题,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在目前,我们教师也意识到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例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者商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积还是求商。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甚至关于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如:“请问小明最少要看多少页才能超过小华?”有许多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问句中的关系词“最少……才能超过”。很显然,数学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经制约了数学潜能的发挥。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要指导他们如何阅读数学文本。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常用到“加法”方式,要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
二、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过程理解
小学数学文本由数学语言、词汇以及以非常简洁的形式符号组成,小学数学文本理解过程至少有四个层次:第一、正确理解词汇和符号。小学数学应用题常常用一些词汇来表述,这些词汇有些是数学中的专门术语,有些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因此,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是正确理解问题的前提。第二、正确解决词汇和符号之间的“互译”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用词汇表示概念与用符号来表示概念之间需要相互翻译。第三、在应用题、用符号表示的数学方程表达式中,也涉及到理解符号关系和数量关系的问题。第四、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阅读理解最终还是要构建合适的问题模型。在词汇、符号、语法结构的水平上去理解问题的文本都是必要的步骤,最终还是要形成一个合适的问题模型才能解决它。
三、小学数学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理解中面临的任务以及困难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根据主要原因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
1.在数学理解的不同步骤上加以训练。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实践中每个学生的数学阅读困难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小学生理解的困难可能是不能理解数学术语和符号或者不知道将两者互译,还有可能是不善于理解数学的“语法结构”等。
2.指导学生构建“活的”、结构化知识。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可能是如下原因:缺乏用于解释文本信息的足够的已有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虽然很充分,但不知道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与问题情景联系起来;学生对问题理解与题目表达的含义不一致。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元认知训练。小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或文本时,其认识活动不仅是指向外在问题文本,还指向自己的认识活动为对象的认识,就是“元认知”,就是对认识活动的认知。在对数学问题理解过程中的元认识活动包括很多内容,如事先计划预测结果、时间分配、自我控制、自我质疑、自我评价等,从以往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生不善于理解数学文本,可能是因为元认知能力的缺乏造成的。
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语文识字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造成他们阅读能力不够。他们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没有自己阅读题目的习惯。我们经常在批改作业中发现,前一次做过的一类题目要求是划出一组题中得数较大的一个算式,这一次再做类似的题型,只不过题目要求变成了在得数较大的算式后面打“√”,许多学生做题时还是按照以前遇到过的要求做题,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做题之前根本就没有阅读过题目要求,也就根本谈不上按要求正确完成习题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当在学生学完拼音之后,教师可给题目要求注上拼音,让学生独立读题。读题时先要求读出声音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眼、耳、口、心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而且,在读题时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题义。学生在读了之后还不能正确理解的地方,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在做题之前要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并杜绝上述错误情况发生。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发挥数学潜能的重要前提,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数学课中应该重视阅读理解教学。从过程看,数学阅读理解包含了前后相依的四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学生都可能面临困难,我们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建构结构化的知识、适当的元认知训练等。
小学阅读的步骤范文3
关键词:金钥匙 自然拼读法 发音 拼写 阅读
在中国,从小学开始英语就成了必考科目,同时记忆单词也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有的学生靠谐音记单词的读音,靠死记硬背记单词写法,其效率很低;还有的家长认为学习英语应该先从音标开始。而英美国家的孩子不学音标,也很少死记硬背单词,只是从小学习拼读规则,只要掌握了拼读规则,见到符合规则的单词就能读出来。经研究发现,有80%多的单词能够通过字母音形对应的规则拼写。这种拼读规则就是自然拼读法(phonics)。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从小学中年级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英语教学是解决小学生记单词困难的最佳途径。
一、什么是自然拼读法
Phonics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小朋友阅读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比较先进,它是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先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关系,通过系统的训练,再让学生能够做到“看词读音”、“听音拼词”,从而快速记忆单词并进行阅读理解的拼读方法。
二、自然拼读法如何辅助小学英语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自然拼读法的知识结构,我们制定了如下教学步骤:
1、音素教学
运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掌握英语26个字母通常在单词中的发音。因为学生有了汉语拼音的基础,学习辅音是较为容易的,只有c、e、j、l、n、o、q、u、v、x、y需要强调练习,其它都和拼音相似。然后通过大量的拼读练习让学生掌握牢固,并达到见词能读的效果。第二步是让学生掌握字母组合的发音,如ou、er、ea、oo等,通过一些拼读游戏或者编绕口令等寓教于乐的方法,掌握自然拼读法,达到从未见过的词也能读准确、听到读音会拼写的效果。
2、拼读教学
当学生掌握了一组字母音后,就可以进行拼读教学了。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见词读音能力的基础,如果学生能够流利地拼读单词,就会对他们以后阅读和口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拼读应由两个音的拼读开始,如s-a-sa、a-n-an、e-n-en、i-n-in等;然后循序渐进再进行三个音的拼读操练,如s-a-t-sat、t-a-g-tag、s-i-t-sit、t-o-p-top、s-u-n-sun、p-o-t-pot等;再慢慢过渡到多音节词的拼读。
教师可把已学的字母组成单词,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自己拼读;或者编个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拼写教学
利用自然拼读法来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音形一致的规律去记忆单词,而拼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把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转变成字母拼出来或写出来。只要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记忆单词就变得轻而易举了。拼写教学一般可分为以下步骤:
(1)专心听:教师以较慢的语速说出一个单词,重复三次,让学生听清单词中所含的音。
(2)仔细辨: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辨别并说出单词中含有的音。如:第一个音是什么?会是哪个字母?……
(3)工整写:当学生能准确说出单词中所含的音后,教师可开始指导学生把听到的音转变成字母,写出来。
(4)认真查:可采用教师查、同学互相查等方法检查书写是否正确,并强调书写格式。
4、适时进行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应从认读单词开始,然后到句子,再过渡到一些小故事的阅读。例如,学了a后,就让学生整体认读单词ant;学完第一组字母后,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读音来朗读“It is an ant.”等句子,并利用图片或实物来展示句子的意思。
5、特殊单词,单独记忆
英语单词中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单词,如son、have、some、live、spider、put等,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认识到单词读音规则的同时应记住一些特例。要让学生知道,自然拼读法是适用于绝大多数单词,而不是所有的单词,少部分单词要单独记忆。
三、总述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初就掌握了自然拼读法规则,加上适当的练习,使学生遇到生词的时候就可以读准词音,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通过自然拼读法来培养学生的拼读、拼写以及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而且必不可少的。目前自然拼读法在欧美很流行,在我国很多地区也已广泛运用。自然拼读法已成为一把打开英语大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小学阅读的步骤范文4
一、生命视域下城镇课外阅读的理论意义
将课外阅读的目光锁定在城镇范畴,是基于我们自身的教学需要而确定的。因为这样既可以将普适的课外阅读理论运用到实际的阅读指导上来,同时又可以基于城镇学生的具体特点来实施教学。譬如我们通过调查比较研究,发现城镇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在课外阅读上面存在着这样一些具体的特点。一是阅读的动机更加强烈,由于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原因,城镇学生更容易形成一种阅读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之下,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已经有了一种自发阅读的动机;加上平常生活中的交流需要,他们有着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表达能力的动机。二是阅读习惯更加良好,相对而言他们有着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从而形成了比较好的阅读习惯。三是阅读范围更加广阔,他们阅读的范围不仅限于教师推荐的书目,还包括同学之间交流的各种书籍等。
将城镇课外阅读再放到生命视角下来观照,让我们发现课外阅读的另一种含义。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外阅读还是基于课内需要而进行的,譬如说为了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字而让学生阅读;又或者说是为了某种传承的目标而进行的,譬如说为了弘扬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给学生推荐四大名著等。可当我们将这些课外阅读的指导思想放到生命视域下来审视时,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我们让学生在课外捧起书本,只是为了让学生写出华丽的词藻吗?比如说我们将四大名著推荐给学生时,有没有想到其中有一些内容并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呢?也因此,生命视域下的城镇课外阅读也就有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生命。
二、生命视域下城镇课外阅读的实践探索
既然课外阅读有了生命这一关键词作为引领,那我们的课外阅读从思想指导到书目推荐,从方法指导到师生共读,就都存在着需要重新通过实践来探索的地方。下面,通过几则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小学低年级的课外国文阅读
国文阅读对于城镇学生而言似乎颇受欢迎,因为在我们向学生推荐的初期,就得到了许多家长的认同与支持,不少学生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与我们交流时,对这一努力给予了表扬。或许是由于课题研究的提醒,我们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过程中,特别注意他们的内心想法。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自己就有着相对丰富的国文学习经验,从“三字经”到“百家姓”再到“千字文”,他们都比较熟悉,而且对他们的日常行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种教育应当得到延续。但“生命”这样的关键词提醒我们,此事并没有这样简单。因为我们通过资料查阅,通过对相关杂志上文章的阅读,我们注意到国文的阅读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推荐一本册子,更包括学生读前的提醒与读后的讨论。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或许才能真正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人之初,性本善”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就不再只是简单的六个字,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初为何意?性指何物?善是指什么?人之初,为何性却本善?在此之前我们曾认为这样的问题无法向低年级的学生提出,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事情却并非如此绝对。小家伙们依然可以热烈地讨论并形成自己的看法:人之初就是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吧?我爷爷说性就是性格;“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就是人生下来就是好的,我奶奶就是这么说的,我生下来时她可喜欢我啦,如果我不善的话,她哪会喜欢我呢?……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感觉,这些问题的提出并不是要得出真正的大道理,有时候它们的意义更在于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
案例二:小学高年级的课外小说阅读
在课题研究之前,我们坚持不让学生读小说的,原因不言自明。但开展了课题研究之后,我们进行了必要的尝试。因为在生命视域中,小说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有意思的是,这一动议得到了家长们两种意见相反且分歧较大的反应,原因无非是影响学习还是促进学习。相比之下,我们在与非城镇的老师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的反馈往往是家长无所谓的态度。取得家长的认同花费了一些精力,在此不赘述。在得到家长认同之后,我们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
以《水浒传》为例,第一个步骤:问卷调查,摸清喜欢看电视剧《水浒传》的学生数,以及他们看了以后的感受;第二个步骤:读前提醒,向学生讲清水浒传的成文背景,告诉它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价值所在,同时指明其中缺乏的法治意识(并非指责作者,而是基于当代学生成长的需要;另外,我们推荐的是学生读本);第三个步骤:读后讨论,重点讨论几个典型人物的性格,以及整个小说的不足。讨论显然是整个课外阅读的收官之作,没有讨论,学生的思想得不到表达,而讨论又往往伴随着争辩,很多生命烛照下的道理也因而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变得更加明晰。
三、城镇课外阅读的生命视域展望
小学阅读的步骤范文5
一、结合仿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写作步骤和技巧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是教师经常遇到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优秀作文的段落进行仿写。通过仿写,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步骤,让他们能灵活运用积累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进行仿写,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通过写作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例如,在让学生写《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描写小狗外貌的范文: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我家的小黑狗贝贝,它的毛很黑很黑,它的尾巴常常卷起来像一个小黑圈,它那黑珍珠大小的眼睛,它的脚印像一朵朵梅花,它的牙齿尖尖的,像一座座小山,它睡觉的时候,耳朵紧贴着地上。通过展示范文,学生可以根据范文中描写小狗外貌的部分进行写作,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外貌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来。通过仿写练习,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和步骤,并在写作中M行思考,领悟了写作的技巧。在不断获得收获的写作过程中,打消了学生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喜欢上写作,并能主动把自己想要写的事、想要说的话通过作文的方式写出来,大大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生活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用心观察和体会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把对生活事件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根据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写作,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写,写出内容丰宣、情感真挚的作文。例如,在六一儿童节时,我组织学生自己动手为好朋友制作一份节日礼物。在制作礼物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他们有的选择贺卡作为礼物,有的选择制作纸质存钱罐作为礼物,还有的选择画一幅画作为礼物。在礼物完成之后,让他们进行互送礼物的活动,收到礼物时,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友情。根据送礼物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写作,他们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把自己制作礼物的过程和收到礼物的惊喜高兴之情写出来。在生活实例基础上进行写作,学生有很多要说的话和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积极构思,写出了情感丰富、内容生动的优秀作文。
三、注重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
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积极地阅读,能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学习语言运用技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获得提高,为进行写作打好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用心体会课文中优秀段落的描法,并把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中,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除了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师还要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并让他们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在交流中畅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通过交流讨论,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广泛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从积累的素材中进行精心选择,使他们能写出新颖独特的作文,实现高效的作文教学。
四、加强审题指导,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写作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让他们能把握作文题目的设计意图,写出紧扣题目的作文来。在对学生进行审题指导时,教师要从读题目、分析题目要求、抓住题眼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能找到写作方向,写出立意深刻的作文来。
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
在审题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提示语,让他们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找准写作的方向,精心选择写作重点,使作文能重点突出。
2.分析题干
在写作之前,学生需要认真分析作文题目,了解作文的要求和写作题材。通过深入分析提千,让学生了解作文的题材,清楚写作内容是写人、写物还是写景。通过认真分析提千,结合提千中的信息,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写作要求,为他们写出符合题目的优秀作文打好基础。
3.抓住词眼
在写作过程中,同一个题目的作文,有的立意深刻,感人深思;有的平铺直叙,内容枯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的学生通过审题抓住了题眼,针对题眼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出深刻立意的作文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审题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找到题眼,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找题眼的能力,使他们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五、及时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小学阅读的步骤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39-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会读书、看报、习作和会说普通话。从语文课的特点来看语文课是读和写的结晶,语文课的表现形式就是字、词、句、段、篇;语文课的应用方式就是听、说、读、写;学习语文的方式就是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学习,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结合,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结合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应该培养学生哪些阅读习惯呢?这都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各位老师关注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试:
1 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第一、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阅读和习作的基本功训练。要通过关注内容和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仅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而且能在关注内容表达形式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
第二、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孩子们会预习,会阅读课外书报。
第三、我们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起来,使孩子们在课内掌握好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学会阅读,形成阅读的能力。
2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
2.1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云: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其目的强调了传授方法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阅读教学中,这句话说明了学生无论在课内阅读,还是在课外阅读中,都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都必须遵循阅读的规律;都必须运用好阅读的方法。
2.2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应遵循的规律。对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要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像培植盆景一样具有耐心、精心、恒心。
3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来看,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3.1 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阅读三到位”的习惯。对于这一方面的阅读习惯培养,我们必须在中低段的阅读教学中予以落实。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所谓“眼到”,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在正确的读书姿势基础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读的内容(看清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话。),从而培养学生专注的读书习惯;所谓“口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字音,分清字词,把握住如何适当停顿,做到朗读的抑扬顿挫的要求;所谓“心到”,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心去理解语言的意思。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读望天书”,“读无所获”,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读书的效率。
3.2 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着教学阶段的升高,学生的认识和不教学的要求断提高。从阅读的方式来看,低段以朗读训练为主,中段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高段则以培养学生浏览性阅读和抓关键词浏览阅读的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训练有步骤,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默读训练。要结合课外的预习及课内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点、画、圈、勾、注”等方面的阅读训练。学生通过“点、画、圈、勾、注”标出疑难,勾画出重点词句、语段,标注上自己的阅读理解、感受等。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阅读做好准备,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以便做到交流时有话可说。
3.3 要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我们绝不可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进行阅读的习惯。这样有利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益提高学生运用工具书理解字词的能力,有利益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和战胜困难的意志。
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结合默读训练,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目的去阅读。这样就有利益使学生“读有所思”,从而达到“读有所获”的目的。例如,我们在教学《赤壁之战》时,为了抓住课文的重点,我们必须围绕“为什么火攻是个好主意?”、“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是什么计策?”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默读、讨论和交流,从读和议之中感受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益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3.4 要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方法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解读《课标》和教材。在解读过程中确定如何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从而循序渐进的传授阅读的方法,结合主题课文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达到“授人之渔,食鱼无穷”的真正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阅读方法,逐步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