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时政热点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时政热点论文

时政热点论文范文1

早读完之后,开始分发鸡蛋,每人一个。农村家家都养鸡,鸡下蛋,可是,那些鸡蛋大人是要拿去换油盐酱醋的,根本舍不得自己吃。没想到,学校会免费给大家分发鸡蛋,这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朋友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天发鸡蛋时,有个男孩子一口将鸡蛋整个吞了下去,噎得直翻白眼,老师们又是拍背,又是抹胸,又是倒开水,好不容易才帮助男孩子将鸡蛋强咽了下去。每次想到这个情景,朋友心里就异常难过,他知道,那些可怜的孩子,因为难得吃到一次鸡蛋,才会那样馋的啊。

可是,发鸡蛋没几天,就出现了意外情况,不少孩子拿到鸡蛋后,并没有自己吃,而是偷偷藏了起来。他们为什么要将鸡蛋藏起来呢?情况很快就弄清楚了,那些将鸡蛋偷偷藏起来的孩子,是舍不得自己吃,他们想将发给自己的鸡蛋带回家,与自己年幼的的弟弟妹妹分享。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学校做出了强制规定,发给每个学生的鸡蛋,必须自己吃,而且必须在早读后立即吃掉。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将发给他们的鸡蛋吃掉,学校还组成了一个监督小组,负责检查、监督学生们每天吃鸡蛋的过程。朋友是监督组的成员。

朋友告诉我们,真没想到,那些山里的孩子,为了能将发给自己的鸡蛋省下来,带回家,竟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和监督老师“斗智斗勇”。

有个瘦瘦的男孩子,每次拿到鸡蛋后,就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噼里啪啦很夸张地用鸡蛋敲击桌面,剥完壳,张着大口,一口将鸡蛋吞了下去。嘴巴还“吧唧吧唧”地嚼得很响,吃得有滋有味的样子。朋友站在教室的窗外,一连观察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了这个男孩子的秘密:每次他剥好鸡蛋后,都会悄悄将鸡蛋藏在一个塑料袋里,而将空手往嘴里一塞,装作将鸡蛋塞进嘴里的样子。朋友问他,为什么要将鸡蛋藏起来,男孩说,他的父母都在遥远的城里打工,几年才回来一次,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想将鸡蛋带回家给奶奶吃,让奶奶补补身体。

有个女孩子,拿到鸡蛋后,总是吃得都很夸张,嘴巴里鼓鼓囊囊全是白色的蛋清和黄色的蛋黄。朋友仔细一观察,发现了问题,每隔一天,女孩子的嘴巴里才会鼓鼓囊囊,第二天,则只是“吧唧吧唧”的空响声。原来她是隔一天,吃一个鸡蛋,另一天的鸡蛋则被她私藏了起来。有一天,朋友不声不响走到她身边,意识到自己的秘密被老师识破了,小女孩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她轻声说,家里穷,没钱买肉,吃的菜,基本上都是菜园里的蔬菜,难得有荤菜,她隔一天,省一个鸡蛋带回家,是为了让妈妈将鸡蛋做成菜。

朋友说,每发现一个孩子偷藏鸡蛋,他的心就会既酸楚,又温暖;既难过,又感动。这些将鸡蛋藏起来的孩子,都是为了省下来,带回家给自己的家人吃。对这些偏僻的山里孩子来说,鸡蛋就是人间美味了,他们不想独吃,而希望与家人共享。但是,给每个学生每天发一个鸡蛋,是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他们是大山的未来啊,鸡蛋必须是孩子们吃掉的。因此,学校想尽办法,除了监督外,有段时间,甚至要求孩子们吃完鸡蛋后,将蛋壳上交。即使这样,仍然有不少孩子,想方设法将分给自己的鸡蛋省下来,藏起来,带回家。

不过,每次“抓”到藏鸡蛋的孩子,朋友从不当面指出来,他不想让这些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难堪。而自知被他发现了的孩子,会当着他的面,将鸡蛋拿出来,恋恋不舍地吃掉。朋友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绝对想象不出来,那些孩子吃鸡蛋的样子,那么投入,那么享受,那么有滋有味,仿佛他们吃的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似的。

时政热点论文范文2

教育实践家陶行知说:“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品德学科中的时政教学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问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时政教学的提出也有几年之久,但实际的实施并不理想,很多老师把“关心了解时政”作为时政教学的唯一目的,期末总结、临时突击更是老师们常用的招数,而真正的时政教学需要学生从时政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多种能力,在活动、感悟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进行好时政教学是每个思想品德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探索时政教学的多样性是每个思想品德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经过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创新,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时政教学模式,共同分享:

一、时政播报

时政播报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主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3至5分钟时间,让学生分小组对近几天的新闻进行简要“报道”,内容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省内新闻、要闻评述几部分,被称为课堂上的“新闻联播”。这种方式虽说比较传统,但用时短、涉猎广、灵活好操作,同时要求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时政学习的兴趣,并锻炼他们搜集、筛选、整理消息的能力。

时政播报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在实践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除了经过长期努力自发地掌握了一些简便、实用的搜集新闻的方法外,还在这一活动中不断展示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潜在能力。比如,有些同学创新性地设置了“校园新闻”的环节,捕捉校园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有些同学则模拟新闻频道主持人进行播报;还有些同学从最初的读报报道到后来制作幻PPT播报,还有一些小组专门为时政播报制作了视频……这些形式丰富多样,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收获良多。

二、时政竞赛

竞赛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时政竞赛可以视为时政教学的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方式。定期组织时政知识竞赛既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提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热情。每学期进行一次时政知识竞赛是比较合适的,一是一个学期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时政知识积累量,二是学期的期末考试也会有相应的时政考查,通过时政知识竞赛也能为学科考试做好准备。

时政知识竞赛只是竞赛形式的一种,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培养,还可以以一定的社会热点为主题组织一些形式更加灵活的竞赛:比如,2013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可以举行以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2013年,全国人民共同编制“中国梦”,我们可以抓住此主题举办“我的梦中国梦”小论文比赛,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把个人梦与祖国梦结合起来,并为之不懈努力。诸如此类的社会热点还有很多,只要有心有创意,老师们可以把时政竞赛进行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三、时政课堂

思想品德学科的时政性要求我们除进行时政播报和竞赛外,要开设专门的时政课。如何让时政课充满乐趣,并达到时政教学的目的,我们尝试着把时政课设为四个环节,分别是“时政速递”、“热点观察”、“漫”说时政、“时政竞答”。

“时政速递”环节,让学生们提前搜集近期的热点时政,并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时政速递环节与同学们进行分享,此环节对时政的要求是求精不求多,所选时政内容要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精挑细选后共同分享的方式培养了一些小小时政“专家”,同时客观上也减轻了教师搜集资料的负担。

“热点观察”环节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选出几个时政热点,让学生们围绕这些时政热点进行讨论,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就主题发表看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在组与组之间展开辩论。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思辨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发挥出极大的能动性,会把对一个问题的观察分析交流变成一个小小的辩论会。

“漫”说时政,是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漫画让学生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一些事件,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漫画、分析漫画的能力,由于漫画带有幽默色彩,此环节深受学生们喜爱。

“时政竞答”是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对整个课堂所学的一个巩固,即把本节课所涉及时政内容以试题竞赛的形式重现,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所学,加深印象。

四、时政论坛

时政论坛是时政课堂中“热点观察”环节的一个延伸,它关注的内容应该聚焦在一些重大时政、社会热点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一般是先设时政主题,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题,根据所选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认识,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组员们共同努力形成的成果。这种方式重在对热点时政和一些社会重大问题的评与论上,目的是让学生对时政热点进行较深层次的关注,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并敢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这方面的训练,还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创新的能力,以及分析、认识社会实际的意识与能力。

时政论坛的设置极大调动了学生时政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我们看到同学们不仅仅是停留在说新闻、播新闻,而是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议”新闻,甚至不打草稿“评”新闻;同学们不仅仅会自己选取新闻主题,阅读媒体上的一些评论,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能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学生们的认识也许还不成熟,但却是他们经过自己认真探究得来的;学生们的评论也许还很稚嫩,但却是他们经过努力思考得来的,在时政论坛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长,更是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爱国情怀。

五、时政渗透

前面所述的几种方式都属于时政教学的独立环节,但是思想品德课本身都有着时政性的特点,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时政渗透也是时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导入新课引时事: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够选取与课堂所讲内容联系的时事作为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的思路快速进入思想品德课堂;课堂学习用时事:时事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被接纳,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选取与课堂内容相一致的时政,设置“案例中谈启示”、“热点问题辩一辩”等活动,提供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思维空间;课堂巩固议时事:在课堂教学巩固知识的环节中,要选取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练习的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此几个环节下来,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也可以使时政教学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

时政热点论文范文3

基于上述认识,本人在执教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活动促发展’,促学生感悟和内化道德认识,实践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活动导学的实践探索。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用活动导学,有效拓展思品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多样化的舞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开展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

结合教材的内容,七年级阶段开展“分享感悟”,八年级阶段开展“时事评论”活动。首先,提前布置,抽出两名同学,做好准备;然后,每节课前5分钟由两位同学分别上台展示或演说,“分享感悟”只要能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时事评论”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或是国内外、本地区的时政重点、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来分析评论、展示或演讲完毕,由学生起来点评,或者交流收获。

为了保证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的质量和效果,我要求学生事先把要分享、要评论的东西先填写在一张A4纸上,课堂上演说完后再交给老师。这样即使活动不流于形式,让同学真正做到有备而来,又可保证活动质量,让学生言之有物,储备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时事评论”主要是学生从报纸、网络上选取一些新闻,结合书本所学进行评论。涉及面也非常广,大体分两类:一是涉及公民与法、公民与道德的社会热点新闻评论;一是涉及时政焦点的新闻评论。学生为了评论时理据充足,查阅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学会了用书本上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学以致用,为思品课的开放性奠定坚实基础。

2.开展课后“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写学习反思”“写小论文”“社会调查”及完成“探究作业”。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每学期提前选出一课内容,分成几个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备课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当小老师,展示并演说,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充当学生角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地球村’”等主题是最适宜学生自学的内容。从学生制作的课件效果来看,学生们对课本内容的处理、课件的制作技巧有些连教师都自愧不如。

“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是结合所学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每学期两次,并集中在班级展示。

“写学习反思”每学期次数不定,每次大的活动、考试后,就要求学生写反思,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完成“探究作业”“期末考试”后就要求学生人人写反思。

“写小论文”“社会调查”一般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调查报告以Powerpoint或电子小报的形式完成,学期末在课堂上汇报展示。这两项活动的难度相对较大,一开始我是全班布置并培训,让同学观察模仿。后来重点培养一些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写小论文。

时政热点论文范文4

中学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教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判别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政治现象,学会运用时政来理解分析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政治素质和探究创新精神。

通过近几年对中考政治试题的研究,我发现试题越来越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体现人文精神,贴近社会生活,主要考察学生如何分析判断时事政治现象,如何利用时政材料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现在我们对时政的教学不能再只停留在仅对学生传播时事新闻的层面,而要把时政知识贯穿到平时每节政治课教学中去,让学生把关注时政,评论时政,联系时政解决问题变成一种政治课学习的常态。

围绕这个想法,我经过几个阶段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逐渐总结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1 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搜集了解时政信息

现在大部分学生除了对娱乐新闻比较感兴趣之外,对国内外其它方面诸如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新闻时事根本就不太关注,所以应先通过强调中考时政的重要性等引导学生去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激发他们了解时事的兴趣。然后逐步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关注,来收集,了解和掌握最新,最准确的时事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1.着重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看”,即多看书,看报,看杂志,看电视,上网,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要多给学生强调,引导,让他们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利用各种机会和时间,关注身边的事,关注国内外大事;2.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时事收集,剪贴,整理下来。摘录资料是读书看报的一种笔记方式,也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式,很少有人对看过的东西做到过目不忘,所以教会学生把看到的时事知识分门别类的记录整理下来是非常必要的;3.轮流在每节政治课前要求一位学生做五分钟的最新时政点评,然后教师进行评价。中学生的特点就是最爱在竞争中表现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自己收集的新闻进行点评是激发学生关注时事最好的时机,;4.定期在各班举行一次时政点评稿,剪报或手抄报的展览,评出最佳的几位。这是对学生对一段时期所收集的新闻材料的一次总结,回顾,也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别人如何收集时政资料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途径,让学生逐步养成每天关注时事,并学会点评时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时政学习的兴趣,初步为把时事知识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打下基础。

2 将搜集的时政信息与教材理论知识尽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不能仅就教材上的知识来讲解,而要尽量结合学生所搜集的时政材料,尤其是每一节课前学生所点评的时事,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知识,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关注时政的热情,而且有利于教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当堂知识的兴趣。

另外,我在组织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同时,更鼓励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看”和“说”时事,而是要不断增强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要逐渐培养自己运用时政材料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利用书上知识来分析时事背景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把关注时事和学习政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正像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明确指出的“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在这种学问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学会巧妙的引导,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课第二框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中关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时,如果仅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内容,意义”,学生根本对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没有什么深刻地理解,更不会把它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在讲到这一概念时能让学生联系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一些新闻报道,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当时全国军民团结一致,上下齐心抗震救灾的镜头画面,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忆:我国虽然经历了这样巨大的灾难,国家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仍然顶着当时国际上的一些不利传言,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世界奥运会等当时一系列的重大时事,教导学生理解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历经磨难而始终不屈不挠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样下来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这一概念,而且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和振奋,这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当代青少年应怎样做呢?学生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这样的一堂课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

3 从时事点评到开展时事专题讨论课,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除了坚持让学生课前点评时事,还应该逐步深入,让学生学会就某一热点时事展开讨论,把思考的触觉延伸到国内国际各个方面,不管是是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还是工业,农业,商业,和运输业各个行业的新闻时事,让学生都要涉及,并学会从现实情景中提出问题,结合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理解,拓展,然后再上网搜集资料,自己到社会中去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再整理撰写成小论文。然后教师可以定期在班内开展一次时事专题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以引导并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讨论。在这一时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有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元的,主动的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并获得探究成果。

比如,我在讲完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第二框题《与诚信结伴同行》这一课后,我就让学生联系本学期所发的时事书上的一条内容:“2011年5月13日,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 》,国家加大了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引导学生结合我国近几年食品行业出现的一系列假冒伪劣现象,如:地沟油,瘦肉精,胶水面等,让学生谈谈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话题撰写时事小论文,发表各自的见解。学生们的兴趣十足,他们积极上网查阅资料,翻阅各类报纸杂志,了解有关内容。过了一周后,我专门为此召开了一节时政评论课,让学生宣讲自己的评论文章,他们有的说:“诚信是为人之本,如果做生意不讲诚信,只能给你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自己,甚至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有的学生则认为:在商场上讲诚信根本就赚不到钱,因为这个行业本身遵循的就是利益至上的原则,如果你讲诚信而别人都不讲,经济遭受损失先不说,你首先就要受到排挤,就很难在这个行业立足。大家纷纷发表评论,虽然意见各不统一,但各有各的道理。对此,我在课堂上都大加赞扬,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并最后做了总结,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我们这个社会虽然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的现象,但只有讲诚信才能最终在社会上立足,因为人人都是需要诚信的,谁都不想上当受骗。

这一节课气氛空前热烈,学生们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做法,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对社会的关注。通过开展这次时事评论课,我明显发现学生关注时政的人数,热情和自觉性增加了许多,课堂点评时事的内容更丰富,将课堂内容与时事联系的更紧密,评论时事的角度更独特了,更可喜的是,随着时事评论课的次数不断增多,学生普遍对时事学习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主动的,多元的,创新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时政热点论文范文5

关键词:考点;基础能力;高效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79-01

分析近5年来陕西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高考试题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对学生主干知识的考核。在对基础知识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的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对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制定了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悉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当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础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练习与区别。复习中学会抓住“点、线、面”,建构起考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明晰化、精确化。要求学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脑子里有一张“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做到“点、线、面”的相结合。

一、第一轮复习的思路

主要目标:体现一个“系”字。建立知识系统观、结构观。这是我高考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凝聚成线,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形成知识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形成脑图,也是便于学生在解答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时能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联接点,也能更便于建立解题的宏观思维。于是我每次讲课时,一定和学生一起画知识结构图。

1、主要特点:抓住一个“细”字。主要在知识点的把握上体现要细致。第一轮复习,要不留死角,把教学大纲的要求撑握的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的基础能力过关。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发现上海高考的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切入口小,切入口小事实上也表现考察的内容也更多细小,有可能是二级含义及意义。

2、主要方法:引用一个“例”字。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是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大量事例来说明知识点,另一方面是能应用高考和例题对学生进行解答。

3、主要任务:力求一个“规”字。规范答案,讲究逻辑。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己经陆续地讲解了选择题和简答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在回答主观题时,知识要点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炼;不仅理论知识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做到联系背景分析。努力使答案层次分明、符合逻辑,富有针对性。在回答主观题时,一定要过好审题关、结构关,语言关。审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材料,找到与材料相结合的知识点,答题的结构要严谨具有逻辑性,而答题的语言也是学生非常欠缺的,平常训练时,我会有意识把他们错误的语言进行汇总,集中纠正,进行归类。尤其是现在上海的高考中论述题,提出了作品化的口号,也就是要写成像小论文似的论述题,这些不经过反复操练是不能拿高分的,所这一阶段老师可以强化训练。

二、第二轮复习的思路

主要目标:体现一个“综”字。第一轮复习建立了知识的系统观之后,第二轮强调就是对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应用,能引导学生能就线延伸到点。就是通过大量事例来说明知识点,那么第二轮复习,恰恰应倒过来,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分析说明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

1、主要特点:抓住一个“热”字。关注热点,迁移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第二轮复习一定要紧扣热点知识讲,例如十七大以及两会的主要精神、币汇率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朝鲜核问题等是目前社会承现的几个热点问题。政治老师可以在第一轮开始收集资料。

2、主要方法:围绕一个“专”字。进行专题训练。既可以就热点知识进行专题训练,时政热点专题复的指导思想是:以时政材料为背景,以问题为主导,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重构新的知识体系,另外也可以就课本上的知识整合成重点知识的专题。

3、主要任务:研究一个“真”字。这个阶段就要要研究考题,把握命题的方向。指导学生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老师也要把握最近高考的动向,研究高考的考试守则,以及哪些知识点高考考的频率比较高,老师一定要研究考题,并且能根据考题出一些高水平的模拟试卷。

三、第三轮复习的思路

主要目标:突破一个“准”字。主要目标是准确的记忆书本知识,准确的出书本的原理,准确的答案方法。因为就要进入高考的实战阶段,因此不能再模棱两可,要力求准确。

1、主要特点:做到一个“精”字。最后高考的冲刺阶段,一定要精讲、精练,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力求做到举一返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主要方法:避免一个“漏”字。最后一轮学生要会查漏补缺,看以前做过的试卷,尤其是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时政热点论文范文6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归纳起来就是多背诵、多练习、多考试,以题海战术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政治知识,这虽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会使一部分学生在政治考试中得到高分,但从长远来看,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听从教师的讲解,不会对问题产生疑问,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做也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方向。

为适应当前广东省所采取的高考模式,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切实树立从“学科能力培养”向“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的新观念,探索符合本校、本学科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必修课课程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这三方面互相联系、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训练以及这三方面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鼓励学生撰写调查报道、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定时收看新闻联播,通过新闻了解当前的时政话题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在本学科内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也要求教师注意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

二、构建各册各章的内在联系,有效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统一

历年广东省高考文综试卷中,常会有学科内的综合、跨学科的综合试题,通过这些试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各个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构建各个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大脑中对各个年级教材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各框架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对来讲,跨学科的综合题要比单一科目的综合题简单,但仍然不可小视。学生最头疼的莫过于综合题中有关哲学方面的分析题,做好这类题的前提是学生不仅对哲学课程有清晰的框架,而且还具有三科的综合分析能力。如果说政治科目内的各册、各章节的联系组成“点”、“线”、“面”,那么这三科的联系就是三者的有机统一。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能够驾驭本学科的知识,而且对相应的其他学科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指导学生答出高分。

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

高考的意义在于“选拔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这必然会在考题中体现出来。传统定义式的考题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向学生提供时政素材、新观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活跃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在使用恰当“术语”答题时创造出既有自己特色又符合大众化的答题方式。

创造能力的开发在于当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深刻性、精密性,并能自主强化学科内联系的基础上,思维变得活跃,从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不仅对于当今高考模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影响深远,持续性强。

四、制订战略型教学计划,注重对历年高考试卷的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