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务

儿童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务范文1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习;社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07-012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功效——知、觉、行三者的整合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仅研究和探讨纯粹的理论知识,而且更注重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就是专业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如何应用方法技巧、如何理解理论原则等专业知识。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方法与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职业守则和专业伦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按照台湾东海大学曾华源教授的概括,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协助学生学习理论与实务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成熟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意识上的使用自我。认同专业价值观以及实现自我的成长。

二、舞台剧《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状

戈夫曼的拟剧论就是借助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借用一下戈夫曼的拟剧论中相关的概念描写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现状,通过舞台剧《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的形式表现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面对的窘迫情况,也许是和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情况,我并不想一味的批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因为有很多的客观因素制约着他们角色的发挥,功能的实现。从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身份出发,结合戈夫曼的拟剧论,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一一表达出来,希望能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和深思。

(一)半虚拟半现实的大舞台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始终倡导加强实践性教学,但在不少院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专业实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实习为主要手段的社会工作专业也是如此。所以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这个大舞台,整体呈现出一种半虚拟半现实的特点,是随着剧中人的角色的扮演,剧情的慢慢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二)“羞涩”的剧本期望

剧本期望就是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限定。社会是一个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但是,在个人行动的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它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人们的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但是由于社会大舞台半虚拟半现实的整体特点,所以社会乃至是公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并没有明确的剧本期望。理所当然的是,实习学生的表现就无所谓满意与否,合格与否,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没有明确的指标评估实习的过程。所有的实习以最后老师的评定分数来终结。

(三)模糊的剧本角色

对结构严密的社会交往来说,社会有个“剧本”,它全面地规定了各种成员要扮演的角色,学习一个角色就要了解对一个相应的社会身份所期待和要求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社会工作从业者的行为规范无章可循;实习机构对社会工作实习生这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缺乏认识,从而产生角色模糊。同样,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学生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来到机构,只能按照实习机构的要求来做,大部分学生成为了打杂人员,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失之交臂,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

(四)最小交集的剧组

戈夫曼把在“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称之为剧组。在我国内地比较偏重于社会工作理论和教育方法等层面上的研究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研究相对较为滞后,且缺乏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直接实践经验的实习督导,而且大部分学校的实习督导由于对实务工作缺乏了解不能给予实习学生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实习机构在实习的过程中也缺少责任意识,实习学生长期积攒的情绪、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最终以一份实习报告、一个实习成绩而退场。

(五)投资最少的舞台剧

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依据其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一般分为: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最常见的实习形式是间隔式实习和并行式实习。”(库少雄,2003)。无论是就地实习或赴外实习,还是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都需要一定实习经费作保障。由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现状和各高校用于实习经费现状,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接待实习生的机构要收取实习管理费和实习指导费,导致通过缩短实习时间、减少实习内容、简化实习程序、减少实习次数去实习,因此社会工作的实习效果就难以达到其目的和要求。

三、让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成为你未来做社工的“缓冲垫”

所谓缓冲垫,顾名思义就是起到缓冲的作用。学校的社工教育不仅包括理论,也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不仅是在将理论转化成实践,也是积累经验的一个机会,作为一个工作过的社工来说,实习更是为我们今后选择社会工作在铺路,所以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真的很重要,会成为我们未来做社工的“缓冲垫”。

(一)学校乃至学院

1.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提上日程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与社会工作专业课堂理论教育同样重要,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学校的学院应该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国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影响力比较大。

2.储备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增加实习投资经费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过程中,专业而有经验的督导老师就显得格外重要。新形势下,学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应该尽量招聘具有社工专业背景的老师,尤其要与其他专业的老师区别开来,储备专业化的师资力量,这样对于专业,对于学生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3.建立名副其实的督导模式

由于专业化师资力量有限,督导老师在对实习学生督导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对多的状况。督导有时候也就变得似乎很名副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没办法探讨得很深入,话题也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所以我的建议是建立名副其实的督导模式,尽可能建立小范围的督导模式,最好在三个人以内。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一个社工班的学生为40——50人左右,专业老师也就4、5个人。我想学校是不是可以分阶段集中实习,学生分批实习,只不过老师就会很辛苦。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至于具体实践的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4.做实牵线搭桥工作

老师与实习机构保持联系,经常抽空到机构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做实牵线搭桥工作。这样,一方面现场督导了学生的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也会给实习机构一种无形的压力,更加重视专业的发展。专业实习工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习机构

1.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提高实习学生的主体性

很多的实习机构由于缺乏对社工专业的认识,对社工专业学生的实习角色很模糊,不知道该安排他们干什么具体的工作,所以就把他们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内。我想随着社工渐渐走近人们的内心,这样的情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实习机构要与学校的督导老师进行沟通,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提高实习学生的主体性,倾听他们的意见,毕竟只有实习学生自己参与进来,才能充分发挥实习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增加责任意识,真实评价学生的实习工作

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机构方面的了解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准确的。为了能够让学校方面对学生实习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评价,构有责任协助学校和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实习评估。无论是专业上的表现,还是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实习机构都有绝对的话语权。对于学生来说,每次评价都是下一次进步的开始。

(三)实习学生

1.“手中有剑”才能升级为“心中有剑”

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学好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做到“手中有剑”,通过一次次的实习,我们拔剑出招,一次次的实战的机会,积累经验,总结得失,渐渐的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剑”,成为真正的高手。

2.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孙子兵法》有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说的激进一些,社工专业实习有时不免也是战场,不提早准备,只打没把握的仗,怎么有胜利的可能呢?所以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做好实习准备,包括实习机构的情况以及关于服务对象等等的一些背景性资料。例如,我们的服务群体是自闭症儿童,像我们这种门外汉,就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这样,进入实习机构以后,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3.将实习当做工作前的一场场练兵

全身心的投入实习过程,并将工作的进展记录下来。将每一次的专业实习都当做工作前的练兵,珍惜每一次实习的机会,发挥专业角色,如果碰到问题及时和督导老师进行沟通。通过一场场的练兵,我们会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后来游刃有余,轻车熟路。

4.做好实习后的总结反思工作

实习是自己的事情,无论收获多少,都是宝贵的经验材料,是今后工作的一个平台,一个缓冲垫,一个可借鉴的模版。所以,我们要做好事后总结工作,形成书面材料,并妥善保存。毕业之后,工作中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和挑战,由于可借鉴的经验很少,所以经常一头雾水,如果有了实习这张王牌,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小结

文章通过回顾自己的社工工作经历,结合自己上学时的专业实习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实习的思考。主要包括实习的功效,并借用戈夫曼的拟剧论,导演了一出《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的舞台剧。通过舞台剧《社工专业实习风波》的形式表现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面对的窘迫情况,也许是和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情况,我并不想一味的批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因为有很多的客观因素制约着他们角色的发挥,功能的实现。最后提出作为教育机构学校以及实习机构,又该作何努力,配合学生的专业实习工作,让社工专业实习成为学生未来做社工的“缓冲垫”。

参考文献:

[1]吕青.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义,困境与出路[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52-55.

[2]游洁.对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反思[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2-45.

[3]卢时秀.浅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89-190.

儿童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务范文2

一、台湾文学及高校教育的现状

(一)崇自由少教育

纵观台湾文学发展的方向,能看出它以更为自由的方式前行。虽然台湾有“诚品书店”这样的文化地标,但文学对市场的操控性并不很精准,反而与海外文学的流行趋向比较一致。台湾出现了较为颓敝的纯文学作家,同时因为受到市场的整合,造就了一批诸如张曼娟(小说)、简祯(散文)、席慕蓉(诗歌)等所谓“闺秀文学”的作家。这些作家和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以心灵鸡汤的方式让人们陶醉在“小确幸”的美好中。这是一种偏极端的文学,作家不再受意识形态的严重影响,其作品不带主义色彩和导向性,根据市场的关注还有观众的品味偏重来创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此类文学已经泯灭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以纯文学的形式来讨好市场,使得文学在好的口碑中保持了纯净。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台湾高校教育中学校对老师的主导性较弱,给予了其充分的自由对文学教育进行引导。与大陆高校中的《大学语文》相似,台湾除了中文系的同学,所有系所的学生在大一时需要学习国文课程,以古文为主,包括现代诗、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课程内容比高中进阶一些,但老师并不会规定具体学习的内容。对于“通俗文学”这个并不精准的表达,中国文化大学文艺组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用类型(推理、爱情、城市、旅游等)来划分文学并指导写作,而不是以传统的作家文学与通俗文学区别市场的接受度或者文字的浅白与否。

而大陆受审核等制度的制约,尽管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倍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但是从余秋雨、毕淑敏等还可看出,这些主流作家的文字还是带有启发、教育性的。因此,由市场趋向到高校,相对来说大陆学校、老师的主控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着阅读的范本。这些范本的类型比较单一,受到筛选的作品大多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或者包含专业知识,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某种非文学本身理性的制约,从而限制了写作天赋的施展。

(二)学校与社会的融合

台湾学校的教育制度和学院氛围偏向西方,更为开放和尊重学生的天性,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在相互配合,力求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这与台湾日趋繁盛的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分不开的,而文学教育作为文化兴盛的人文基础,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领域。

位于台南市的台湾文学馆是台湾最为重要的文学馆之一,它履行着多种职能:文学发展、文学专题及台湾文学的研究、编译;台湾文学文物之史料调查、搜集、建档、保存、修护以及复制;台湾文学网站及全国文学数据库之业务;规划文学史料与作家文物的展示、陈列等事项;出版、人才培育、推广以及国内外馆际合作等工作,以文学活动进行国际与两岸的文化交流。文学馆不定期邀请学者演讲或推出专题系列展览,并设有阅览室及图书馆。馆内定期有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导览讲解,这里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镇,更是民众尤其是学生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素养的殿堂。

同时,社会各界开放讲堂吸引公众尤其是学生与作家的互动,比如远流出版的《远流讲堂》以及笔者在台交换半年期间,蒋勋曾在台北、台南等地进行多次美学讲座。台北市文化局成立后,有意扩充、活化故居原有的图书馆功能,将名人故居向“文学生活馆”的方向进行规划。例如位于台北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2005年10月由东吴大学受托管理,成为结合展示参观、艺文讲座、餐饮休憩的多元化空间。如今,由东吴大学学生管理的林语堂故居重新焕发生机,宁静而不沉闷,以活态共存的方式吸引着文学爱好者的光顾。林语堂故居会定期举办“有不为斋书院讲座”系列、学术研讨会及艺文活动,并召开会议或举办座谈讲习。临近春节之时,林语堂故居也结合自身资源和时节氛围开展相关的春联创作、书写活动。

中国文化大学在平时的授课中,也极为注重学校与社会的关联性。例如《通俗文学概论》这门课上,陈妙如老师特地邀请了为社区儿童讲故事的冯翠珍老师开展通俗文学讲座。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格林童话故事》中《巧妙的交易》,并指导同学如何短时间内复述故事和怎样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吸引听众。同样,《现代文学史》的郑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大陆大多数高校以历史分期、人物评价、作品评析的惯用模式不同,以充满感性的认知去还原时代与作家。不以大处总结,而是着眼微小细腻的情感,在似乎亲历现场里让学生体会作家在时代中孤独或良知的身影。郑颖老师常年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从事瓷器导览,为了配合《红楼梦与现代文学》这门课,在课余时间里带领学生去华山文创园区、永康街、故宫博物院等地参观。这种无功利性和与实物结合的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引导学生深切可感地去捕捉文学创作的灵感。

(三)重古典轻现代和应试的阅读

这是无论大陆或台湾文学教育中都难以避免和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校园学术界对原有传统的固守和纸本阅读时代学生对经典的抛弃。“中文系在古典文学”似乎成为一个文化共识,在传统的思维中,现代小说和现代诗是脱离古典的课外读物。尽管现代文学的阅读在市场中更受喜爱,但学校的授课中仍希望将经典作为偏重。例如,曾任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的潘重规先生被称为台湾敦煌学的“鼻祖”,他将“敦煌学”的研究扎根中国文化大学并延续至今。因此,在《通俗文学概论》这门课中,完全将“敦煌俗文学”作为了研究的重点,以小组的形式轮流讲解《敦煌变文集》。而其他文学类相关的古代文学、民间文学课堂中也因这一传统而适当加重了对“敦煌学”相关知识的介绍。在文学教育中,对经典的保留和重视无可厚非,但这确实也反映了高校中老师对古典有意地偏重及对现代文学相对地弱化。

此外,在台湾学校的文学教育中也存在着读经典人群的减少和为应试而阅读的现象。随着纸本阅读时代的衰落,古典逐渐走向过去。有教授古代文学的老师提到,自己在多个学校针对中文系不同年级的学生询问过有谁完整地读过《红楼梦》,通常予以回应的学生不到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但是教科书编材的原因,全部的学生都读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样,班级中读过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村上春树的学生比例非常高。这正是市场影响趋势下,可怕的教科书导向和文学基本素养的缺失。

因此,相应部门为了保证学生阅读古典的量而增加教科书内容,并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考试写作中的引经据典,这正是以考试来引导阅读的趋势。台湾曾经有过几年升学考试中停考作文,但随之学生的阅读水平一落千丈,后来便又将作文加回考试内容中。学生的通常思维是只要熟悉了教科书就可以拿来考试,但是作文必须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取材和文笔才能丰富。

二、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创作的培养

(一)台湾职业作家的发展模式

虽然作为职业作家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但是台湾80年代时,作家可以成名这件事对各行各业还是充满了吸引力和导向性。很多从小有一定阅读量或者对文学有着热爱的同学便梦想成为作家。尤其是从国中、高中每一个阶段开始,在各类校园文学奖中获奖的学生更会将作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为了鼓励文学创作和促进文学发展繁荣,各大报社广设文学奖,全盛之时,《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央日报》等有影响力的报刊全部设有文学奖。当时成名的很多作家就是这样从校园文学奖到报社文学奖,崭露风头后逐渐走向社会变成职业作家的。于是,台湾在八十年代时建立了这样的职业作家发展模式:拿到校园和报刊文学奖、报刊刊登作品、出版社出书、畅销书排行榜的位置变化,作家的成名之路更像是一个升学级,只有少数默默坚持的人才能走到最后的耀眼。当然,如今随着纸本的消失,学生阅读量越来越低,凡事速成的年代里,漫长而艰辛的职业作家之路已不再如当年那样吸引学生。

这种台湾作家的发展模式下,中国文化大学文艺创作组毕业的骆以军就是典型的代表:骆以军1967年出生于台北市。1989年《蟑螂》获学生文学奖佳作。1990年《底片》得到联合文学小说新人推荐奖。1991年《手枪王》荣获时报文学甄选奖。1993年出版小说集《红字团》,四月获该年度联合报《读书人》年度十大好书。1998年小说《哀歌》入选尔雅年度小说选。1999年九月出版小说集《第三个舞者》。获该年度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2000年11月出版小说集《月球姓氏》。获该年度中国时报《开卷》、联合报《读书人》、中央日报、明日报年度十大好书。《五个与时差有关的故事》获得台北文学奖。小说《医院》入选九歌年度小说选。2001年11月出版小说集《遣悲怀》。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2002年获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2003年6月出版小说集《远方》。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文学类。2008年《西夏旅馆》被《开卷》评为十大好书,出版以来被认为是集大成之作。2010年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获得“红楼梦奖”首奖。骆以军就是这样一个从校园文学奖走到报刊文学奖,逐渐受到两岸读者喜爱的职业作家典型。

(二)中国文化大学创作教育的发展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成立于1963年6月,为学校最早创设的15个学系之一,创立宗旨在于培养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专门人才。这时在中国文化大学的系所设置中,现代文学还并没有从古典文学中分离出来。1969年,当时任文化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金荣华老师认为,应该让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分道扬镳,培养当作的通俗作家。于是他实践了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想法,开创了中国文化大学文艺创作组。金荣华老师找当时最红的作家来授课,比如张大春、罗智成、杨泽、翁文娴等,他们都正处于三十岁左右创作力最丰沛的年纪,带领学生写小说、剧本、散文、诗……可以说,中国文化大学的文艺组当时创了新的时代风潮。逐渐,很多人都来阅读和关注现代文学并培养了现代文学教养,使它变成了平衡古典文学的文学传统。更为欣慰的是,文艺组成立四十年间毕业生有二千余人,其中多数服务于教育界及文化界,同时也不乏有影响力的作家。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分为“中国文学组”与“文艺创作组”两组,“中国文学组”所开的课程以古典文学为主,现代文学为辅;“文艺创作组”所开的课程以现代文学为主,培养学生现代文艺的创作与欣赏能力,但也兼及古典。在2013年中国文化大学文艺组所制定的目标与能力中可看到,力求培养文学研究及文艺创作的人才,培养优质的中等学校国文师资,培养现代文学与文化创意能力兼具的人才,培养文学写作及运用的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基本素养兼具的能力,创作、批评与研究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中文教学与表达沟通的能力,古典、现代文学与当代教育关怀贯通的能力,文学、美学素养融入社会文化活动的能力,整合现代文学与数字科技的能力,强化文学创作及田野调查的能力,结合文艺创作、展演与编辑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文艺组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文学导读、中国文化史、戏剧概论、大陆当代文学选读、小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中国文学史、中国佛教文学、中华文化专题、文艺美学、民间文学、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原住民文学、诗选及习作、台湾现代文学、小说选及习作、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与翻译、古典小说选读、两岸当代文学专题、现代文学史专题研究、通俗文学概论、散文选及习作、词曲选读、写作实务、文学批评、先秦典籍导读、近代台湾主流小说(1949―1989)、红楼梦与现代文学、现代诗选读、创意写作等。

汪曾祺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中写道:“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因而确实很少有大学开设此类课程,中国文化大学开创文艺创作组,将培养科班出身的现代文学职业作家作为目标,这一创举实施的可能性便是学校认为写作的基本功是可以传授、作家是可以培养的。这种可以教的基本功主要是指文学的基本素养和写作的手法、技巧,这就为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来深造。骆以军就是受到这些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的启蒙开始创作的,尤其深切地受到以后现代主义、魔幻写实主义、后设小说技法出名的张大春影响。骆以军曾表示:“在课程中,我学到了不是小说技巧的讨论,而是小说本质的东西。”

同时,在教师方面,中国文化大学也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谋生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因为真正的作家很少有学院资格,获得硕士学位的还有不少,但是相应需要的博士学位拥有者寥寥,几乎没有可能到大学来教书。而很多学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放了艺术教师的资格,如台北教育大学、东华大学便以其他特殊的方式聘用作家来当专业的老师。这些学校尝试开发华文创作,从翻译、实际作家教学,有些类似大陆很多作家进入高校或者研究所深造,这是对已经发现了有作家潜质的学生进行培养。

当然,高校对职业作家的培养教育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教师以理论派身份做研究和以作家身份来创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学生扎实写作基本功之后,想成为大家也要有才气、天分和人生阅历的积淀,并且要耐得住寂寞。从实际来看,华文作家中拔尖的基本还是以天才和机缘而非勤奋取胜。文字创作者和作家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经过培养便可成为作家,因此文艺组为社会贡献了很多编辑和文字工作者。但相对于其他中文系对文字工作者的培养,文艺创作组的优势在于其充分的学术自由更紧跟了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