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技术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技术学理论

教育技术学理论范文1

关键词:教育技术 理论体系 发展脉络

教育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它从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伴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之中。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解析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从领域到学科

早期的教育技术仅仅是着眼于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或称之为视听教学。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广播、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有声电影的问世加快了视听教学的发展并且把视听教学从单一的视觉领域扩展到了视听领域。程序教学创始于1925年,它是基于行为心理学原理创制的一种使用机器来控制学习行为和过程的教学方法。进入20世纪60年代,在视听教学的基础上,诞生了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与视听教育相比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不再仅仅是技术和设备,而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全部过程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AECT1963年以前,教育技术一直是一个实践或应用的领域。“四十多年来,教学技术领域集思广益,定期开展自我检验,终于获得了对自己的专业化描述”①,到1963年才产生了教育技术的第一个正式定义,这标志着教育技术从领域转到了学科。从此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一直是国内外教育技术界乃至整个教育理论界争论不休的热点,人们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背景出发,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作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和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历程

(一)“媒体中心”体系

这种认识可以追踪到AECT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包括:(1)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缺点;(2)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的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②

这个定义说明:视听传播的学科类别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视听传播以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视听传播以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该定义还着重指出了教育技术(视听传播)的工作领域是:学习过程中信息的设计和使用,定出了教育技术的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

“媒体中心论”的影响是深刻而且广泛,在我国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注重媒体技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主要是提供硬件技术及软件制作技术的服务;在认识上把电化教育看作是“教学辅助手段”。

第二阶段,即注重媒体应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除了提供硬软件技术服务外,主要是探索如何应用媒体来解决教学中的局部问题,如提供感性材料、显示某个知识点、解决某个教学的重点、难点等等;在认识上把电化教育看作是解决教学局部问题的方式方法。但是仍然局限于媒体的范围,电化教育是关于媒体的技术以及应用方法,还没有涉及教与学的全过程。

第三个阶段,即注重教学整体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电化教育在实践上主要探索和研究如何应用教育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综合目标、对象、内容、策略方法及评价等因素,来设计、开发和利用现代媒体;着重探索和研究电化教育对一堂课、一个单元、一门学科的教学将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学模式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带来什么影响,对教师的观念、知识、教学水平等带来什么影响。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逐步应用到教育中来,以上各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更是朝纵深发展。与此同时,在认识上也有提高。己认识到电化教育不只是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方法。电化教育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学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从整体上改革教学。电化教育是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工具手段,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媒体中心论”的理论体系主要是关于视听设备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这种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传播理论、视知觉理论、操作强化理论、联想主义者类型的学习理论。

我国学者坚持这种观点的有萧树滋、南国农等。从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到南国农和李运林的《电化教育学》(高教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都能看到“媒体中心论”的思想。南国农坚持“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建立整体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认为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电化教育是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革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化教育的著名的“七论”即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

(二)“系统过程”体系

在确认并发表94年的教育技术新定义之前,AECT从1970年-1977年正式公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中,基本上都把教育技术定位在一个“系统”或“过程”中,因此相应的理论体系也是“系统过程”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77年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③

该定义认为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过程”,是处理教学问题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人和设备,思想和方法等);“过程”是指人们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使之优化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过程,在这里人们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它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学习,认为教育技术是包含与人类学习诸因素有关的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方面。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认知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等。

(三)AECT94定义“五领域”体系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在这个专著里,形成了一个定义。这一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可以将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领域当作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理论基础涉及到心理学、工程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在这些理论基础中,新的理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建构主义心理学。

(四)张建伟之当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架构

年轻的学者张建伟在《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中指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在基础性探索层面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研究以及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研究。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在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终身学习中的应用(如图2所示)。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张建伟提出了在我国并没有引起更多关注的两个内容,一是面向教育需求的创新性技术研究,二是面向企业培训的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对于理论体系,各国学者对此还有不同的见解。英国学者D·米切尔1978年认为,教育技术学应包括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技术;2.教育信息和传播技术;3.教育管理技术;4.教育系统技术,即教育系统工程;5.教育计划技术。日本学者坂元昂(1971年)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的成果,提高教学效率;2.利用心理科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拓便于为教育现场使用的设施、设备和教材、教具等。而我国的顾明远则认为是“要素组合”体系:“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已经不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必须增加教育技术这个要素”。(引自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序言)

三、发展脉络:资源-教学-学习-绩效

从这些众多的纷繁的说法中,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个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线索或发展脉络呢?答案是肯定的。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文版序言中也指出“从历史上看,教学技术领域的重点几经迁移,从强调资源,到强调教学,然后强调学习。很可能下一个定义会指向绩效,而不是学习”。这句话正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的脉络,那就是“资源-教学-学习-绩效”(如图3所示)。

每一次新的媒体技术的出现都对教育技术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教育技术工作者总是先注意到这种新的媒体技术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然后考虑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去。然而,媒体的广泛应用只是丰富或改变传输和呈现的方式,教育技术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情况在我国尤其严重。在AECT94定义之后,重点逐渐转向了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但是以媒体为中心的这种意识的影响依然严重。于是关注教育技术的专家及时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改革方向即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实,早在1989年5月美国教学技术与技术教授协会在印第安那大学讨论教育技术趋势时,强调教育技术学科把重点之一放在企业绩效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张祖忻也呼吁“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培养整体改革意识”,“而现代教学系统设计和绩效技术则要从社会大环境变革与转型、从学校教育改革或企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着眼,高屋建瓴,根据上述系统要求进行整体改革,跳出现有系统的边界来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案。采用这种思维方式开展工作,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成效会更加显著”。我们认为在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要以创新性技术和绩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教育技术学改革的突破口,继续重视资源和环境的建设,继续重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这样才能使得教育技术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①25页、②38页、③42页、④17页).

[2]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第一期.

教育技术学理论范文2

1.1创设虚拟情景教学

外科护理学具有前沿性、实践性的特点。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医疗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临床疾病的护理措施在教材上得不到及时更新,使理论与实践脱节,而有些疾病发病率低,平时难得一见,在课堂讲解时教师有“无从说起”之感,更谈不上让学生见习或实施护理操作了。针对这种情况,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需求,创设虚拟情景,即利用模拟系统程序创造出多种真实病例和临床急救场景,使学生能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融入特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1.2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把教学课件和学习资料上传到“群共享”,设置“在线答疑”。学生可利用班级群下载文件、交流、讨论等,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充分进行交流互动,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对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适时调整、改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学科的最新进展信息反馈给学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科前沿信息的能力。

1.3构建多元化学习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而是呈现给学生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使传统教学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易于学生接受,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与听觉功能,满足了思维的多元化和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2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我校外科护理学课程组教师大部分是青年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也不够丰富,在授课时往往照本宣科,内容讲解无新意,授课无特点,久而久之教师会觉得授课枯燥乏味,逐渐降低了教学热情。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优势,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制订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方案,从而培养青年教师勇于创新、善于求变和勤于反思的现代教学理念,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2.2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将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应用到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在讲解“泌尿系结石”时,由于知识点零乱、抽象,仅通过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了解它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但教师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图片、动画来展示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排出过程以及引发肾绞痛的原因,通过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2.3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为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制作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讲授“烧伤患者的护理”这一章时,在讲解“烧伤深度评估”这个重点内容时,可应用网络教学图库资源,通过皮肤组织结构图片清晰而直观地展示不同程度烧伤所达到的皮下组织深度;还可通过列表比较来直观展示“三度四分法”不同级别的相同点和区别,使平时在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形象、直观地再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记住它们。

2.4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使学生在学习各种临床护理操作时,如同亲临医院真实场景,可真切感受临床护理工作程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5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建立起“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多向交流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反馈,创造了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师生在积极的互动中产生教学共鸣,实现教学相长。

3效果评价

3.1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

学期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授课班级学生随机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3.2期末理论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后,期末理论考核优秀率79.2%,综合能力测评优秀率89.9%,总体效果较好。

4结语

教育技术学理论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历史课堂教学 整合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目前,我国中小学已经开始推广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实现历史教学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走进历史课堂,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身,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情境,启迪思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将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把握新的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整合的优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支配。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以如何讲好课程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出发点,用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教学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生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被动反应的人,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灌输对象,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就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观,把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如果还是旧观念、旧思想,即使教学设备再先进,也算不上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注重学生创造性与开放性的培养,强调对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人机间的交互,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提升知识的结构和操作水平,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的课程改革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既强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真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又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由于时代的阻隔,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及感情,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等,往往难以理解。而信息技术则是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最好方法,它能够将各种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组合,形象地再现千百年前乃至上万年前的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突破历史时空限制,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学习《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先让学生看《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动画图示,指出北美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和企图永远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极为不满,反抗斗争日趋激烈,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通过展示《波士顿倾茶事件》插图,指出北美人民的反英怒火已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了,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又如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于慕尼黑阴谋问题时,播放“第三帝国的兴亡”的片断,学生从中可以看到张伯伦兴高采烈、急冲冲地去见希特勒的情景。以及希特勒并不以此为满足的那种冷冰冰的态度。两者表情所形成的强烈对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张伯伦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和希特勒欲壑难填的本质特征。教师通过多媒体提供事实数据和生动画面,创设情境,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果只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即使再绘声绘色,也难以收到这样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能发挥潜力的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到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学生能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阐释历史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正确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功能

近年来,“百家讲坛”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专家们讲述历史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与历史内容相关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音像等资料展现出来,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历史的原貌,再现了历史的过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观刺激,使人能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将信息技术引入历史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感性上得到强烈刺激,形成深刻的历史表象,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正确认识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是一场革命。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因而它在更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传统教学手段之所以能沿用至今,在于它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它只是教育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是用来改善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又要注意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地发挥其教学功能。

四、延伸信息技术的继续学习功能

资源共享是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为我们的教与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资源。网络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们可能在课堂教学尚未涉及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某一历史问题,可能对课堂教学已经结束的问题继续钻研,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他们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学习所得,整理和保存自己的学习成果。网络已成为了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又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大途径。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交流在时间、人员、内容上的局限性,大大拓展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课堂教学一直延伸到课外。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如何有效地整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从深层次上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历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和学生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进行教与学,促进教学整体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电化教育研究.2001,(3,4).

[2]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武学习及其模式设计原则.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2).

教育技术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U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Build New Teaching Structure

LIN Shanshan

(Institut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reform at present,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roo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gnoring teaching structural reform,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o do the in-depth analysis, on these issues put forward the reform of the target measures and solutions: To create a structure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a new kind of teaching. Through these analysis, discusses the u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build some of the points of the new teaching structure.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struc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1 目前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在各个方面工作做了很多,也相应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个教学改革的进度并没有很大的突破。究其主要原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改革只注重教学手段和内容的改革;(2)忽视了教学结构的改革。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以及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室、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具体体现,①是一个有机整体。②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相比较传统教学而言,增加了教学媒体这样一个重要的要素。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结构是由以下几个板块构成:(1)教师通过演讲、板书、演示的方法传输给学生知识。(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控制者,学生是接受者。在这种结构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施教者,学生则扮演的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教师灌输给学生内容是教材,教师用于教学的工具是媒体。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优势是有利于教师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及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组织;其缺点是它无法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创造性。若教学进程的结构无法改变,那么整个教学结构的改革将成为一句空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两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误区是将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绝对化。传统教学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首先,教师需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其次,教师需能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意义学习。鉴于此,在此阶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正确的,是符合教学过程的基本性质的。但是传统的教学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运动的、复杂的、变化的教学过程,把教师应在某些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扩大为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仅是在某些阶段。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认清教学过程的实质,才能有助于提搞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习质量。

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误区是对认知规律的误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 “教”与“学”共同存在的活动。对于学习者的 “学”,它属于学习活动,而教学活动只是一种影响学生心理活动的刺激。学者加涅从这点出发,提出了“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相统一”的论述,并把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分成九个阶段,这就是著名的“加涅九段教学程序”。然而,国内大多数学者只是把教学过程简单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很明显,把教师的“教”看作是促进学生的“学”一种外部条件和把学生的“学”认为是心理活动的认知才是科学的观点。反之,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相互混合,含糊的称之为认知过程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1.2 忽视教学结构改革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心理学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同时主张“刺激――反应系统”,即把个体行为归纳为该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反应系统。在这种理论的长期熏陶影响下,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对书本的过分依赖和对老师的盲目崇拜,养成了一种不想、不问、不懂也不问、不懂为何问的偷懒不良习惯。③

逆向思维被束缚,敢于创新的思想被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得不到发挥。没有创新性人才和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赖以发展的空间,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提倡完全成为了一句空话。这种严重后果造成的原因就是我们多年来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不重视教学结构给教和学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也为教育科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 强化教学改革,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促进他们的成长及进一步推进国内教育的改革,必须清醒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构建既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又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

同时,也绝不应该陷入另外一个以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极端,从而忽视教材以至于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因此,目前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需成为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组织者,为学生知识的建构提供帮助和促进;(2)找出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成为在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动构建者和知识意义的活动主体。

3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要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离不开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此同时,能够为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提供优良的环境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方法、信息及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也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的途径。而整合的重点则是要将这种信息技术当做是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激励情感和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而学生则要尽可能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的提高技能和增加学习知识的有效的认知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兼发展性和开放性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在现代这种学习个性化和主张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时代,这种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非常有用。纵看整个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更加要求学生既能具有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在不同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同时,也能协作的完成目标和任务,才是学生所需要发展的学习技能。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若能与各课程加以有效的整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与创新性。在这样一个大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得到充分发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也从原来的主动灌输者变成了学习活动的帮助者、指导者、协调者,教师可以从原来繁琐的备课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设计教学策略的、开发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创设教学场景的等一系列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工作中去。

注释

①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教育技术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教学学术;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基于国内高效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方面,忽略教学,更加不注重教学学术,偏离大学的本真。基于此,可以确定教学学术并没有真正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中,改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那么教学管理自然无法在高校内发挥作用,强化高校的教学工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当将教学学术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之中,积极创新教学管理,使教学管理在校内充分发挥作用,这对于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教学学术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表的《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教学学术,包括在大学学术之中。所概述的教学学术是指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学术。这吸引了很多学者的目光,纷纷投入到教学学术研究中,或阐述教学学术的具体特征、或阐述教学学术的组合要素、或阐述教学学术的系统模型等。尽管学者在教学学术研究中产生分歧,但却得出了统一的教学学术特征,即反思、交流、公开化[1]。

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是由教学的内在本质和特征所决定。这就意味着教学在高校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树立教学理念,将教学学术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之中,可以对高校教学活动适当的调整与优化,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二、基于教学学术视角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现状

基于教学学术视角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确定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管理理念的缺失

在高校教学管理之中缺乏教学学术管理理念,自然不能基于教学学术,合理规划与落实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学术的作用。深入了解教学学术管理理念缺失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管理者偏狭地看待学术内涵,认为只有生产知识才称得上是学术,即学术或是出版学术专著。而高校所进行的教学仅仅是技能学习,自然不会将教学学术融入到教学管理之中。

其二,管理者并未准确区分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的差异,在教学管理之中运用相同的方式、方法,导致教学学术规律的独特性被泯灭,自然难以充分发挥教学学术的作用,提供教学管理水平[2]。

(二)质量意识的缺乏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具体落实效果不理想,导致,教学质量不佳。究其本质,主要是管理者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在对教学进行管理中,未深入到教学质量,仅仅是通过教师篇数、教师教授的课程级别及课时量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既不关注教学质量,也不研究教学质量,这自然难以使教学学术在教学管理之中起到作用。

(三)激励机制的缺失

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教学,教师重视教学学术,关注教学问题。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健全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奖励,那么即便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得再出色也无人问津,这自然会影响教师的努力的态度,逐渐懈怠,自然难以深入的研究教学学术,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强化教学活动。所以,奖励机制的缺乏,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基于教学学术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当基于教学学术,积极创新、优化教学管理,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一)树立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学术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念。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在高效教学管理创新之际,应当树立教学学术的管理理念,为教学管理指明方向,这对于强化教学管理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树立教学学术的管理理念呢?

首先,正确认识教学的学术性,即教学管理者学习教学学术理论,明确其意义、内涵、作用及运动规律,从而区分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

其次,基于教学学术理论及作用,合理的规划教学管理,监督与管理教学活动,将教学学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水平。

最后,制定教学学术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让教师开展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教学活动;搭建教师教学学术平台,以便教师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学术学习、学术研究,提升自身教学水平[3]。

(二)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学术日益凸显其价值的今天,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可以加大教学学术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所以,出于创新教学管理的目的,应当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评价机制。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结合高校教学实际情况及教学学术的作用,合理构建突出教学学术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公平公正的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等。

其次,深入了专业教学规律及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制定同行评价机制,如此可以综合评价本校专业教学,明确教学缺点,利用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三)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要想使基于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学术作用,改变高校教学现状,应当制定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系统化的约束教学管理,可以使其规范化、标准化、有笑话的落实,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基于此,应当结合以上所分析的教学管理现状,明确教学管理的目的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教学准入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学质量制度、教学改革制度、教学档案制度等,以便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获取高校教学相关信息,按照以上制度,合理规划教学管理,使之可以控制教学质量、监督教学研究、规划教学改革等,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4]。

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没有教学学术主导的情况下,教学管理难以站在教学的角度,考虑与分析高校教学活动的不足,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对此,应当基于教学学术,积极创新教学管理,如树立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理念、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等,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厚斌.浅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C].//第7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476-479.

[2]李长贵,刘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学术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87-89.

教育技术学理论范文6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内容,是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建构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学科系统的精髓和灵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POS理论作为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依据数学学科特点而建立起来的数学理论.强调在学习数学概念中首先处理的数学问题要具有社会现实背景,并要求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活动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思维运算和反省抽象,对概念所具有的直观背景和形式定义进行必要的综合,从而达到建构数学概念的目的。因此,APOS理论应用于数学概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APOS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

“操作”阶段是学生通过操作来感知事物,感受所学的数学概念的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背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操作阶段只是感性认识阶段。

在“操作”阶段,教师应该提供典型的、适度的感性素材,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为观察、联想、归纳、概括等活动提供固着点。指导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过程”阶段是学生对操作活动进行思考,经历思维的内化压缩过程。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对数学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的特有性质。“过程”阶段是学生对感性认识的处理、组织、顿悟,是思维飞跃的关键,通常也是概念学习的难点与关键。

在“过程”阶段,教师的引导很关键,需要启发学生对“操作”阶段进行反思。需要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驱使学生思考,设计递进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并对素材进行归纳和概括。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反思“操作”的时间,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因为“过程”的感悟更为重要,是对素材的升华。

“对象”阶段是对“过程”阶段的提升,归纳抽象得到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用恰当严谨的语言表述出定义及符号,使其达到精致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对象。是概括的结束,也是新的概括的开始。

在“对象”阶段,要教师及时总结、提炼、归纳出属性。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只是初步的阶段,或许某些特征还不清晰,教学中需要用对“操作”阶段和“过程”阶段进行反复的实施,达到有意义教学,促使学生的认识从“对象”上升到“概型”阶段。

“概型”阶段是对概念有关的所有操作、过程和对象以及与这个概念有关的所有知识形成的认知结构或认知框架,其作用和特点就是决定某些刺激是否属于这个图式。

在“概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变式教学把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分离。并且用例题的教学、学生自我总结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对“对象”的理解,帮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概型”的层次。同时,不仅要形成本概念的图式,还要前后知识的连贯,注重概念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基于APOS理论的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

指数函数是超越函数,学生第一次遇到,学习面临着挑战。其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因此,学习指数函数是学生认识函数的又一次飞跃。《普通高中数学课标》指出“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下面是基于APOS理论指数函数教学过程的设计。

1.“操作”阶段——创设问题情境 感知指数函数

问题情境1 折纸问题,让学生动手折纸,观察:①对折的次数x与所得的层数y之间的关系;②对折的次数x与折后面积y之间的关系(记折前纸张面积为1)。

问题情境2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时间变量用x表示,剩留量用y表示。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归纳概括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感悟到生活中指数函数,形成感性认识,认识到指数函数的现实意义,同时激发学习的求知欲。例如通过折纸活动产生2,22,23,…,最后抽象出y=2x,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

2.“过程”阶段——展示探究过程 内化指数概念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情境,探究得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2x,y=(1/2)x,y=0.84x。

观察前面得到的函数解析式在形式上与函数y=x2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从自变量位置的角度考虑。学生观察可以发现前面函数的自变量都在指数的位置上,而y=x2的自变量在底上。除此之外,这些个函数还有什么共同特征。发现底数都是常数,自变量都在指数的位置。

通过反思比较,归纳出对象的共同特征,通过同化和顺应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无从下手的时候可以借助函数y=x2来提示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操作”“过程”反复的实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是对象操作内化的过程,也是思维压缩与提取的过程。

3.“对象”阶段——建构对象实体 把握运算性质

若用a来表示常数,可以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y=ax。板书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它的定义域是R。

思考:为什么要限制a>0且a≠1?当时a<0时,不妨取a=-3,这时y=(-3)x,当x=1/2,1/4…时,函数没意义;当a=0时,这时y=0x,当x≤0时,函数没意义;当a=1时,这时y=1x=1是常量,没有研究的价值。

指数函数是形式定义,指研究满足这样形式的定义ax的系数为1;指数上只有唯一的自变量x;底是一个常数且必须满足a>0且a≠1。

提问:当我们知道对数函数的定义之后,紧接着需要探讨什么问题?

让学生选择讨论的内容,提高课堂的参与程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回答,先研究图像再研究性质。通过描点法展现函数的图像,并探讨函数的性质。

探究活动 选取函数y=2x,首先画出函数的图像,类比第二章函数,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以及性质。借助几何画板归纳a>1的函数特征。这里函数的严格的证明过程不做统一要求。

类比y=2x,选取y=(1/2)x,学生独立探究0<a<1的情况。

最终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两种情况。

本阶段的设计注重引导学生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究指数函数图象及性质,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步骤,确保探究的有效性。这个环节,还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作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概型”阶段——建立深层图式 形成概念体系

在形成对象基础上,我们通过例题,练习达到对知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形成指数函数的整体认识,构建心理图式。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y=(0.2)x,(2)y=(-2)x,(3)y=1x,(4)y=2.3x,(5)y=22x。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1.52.5,1.53.2 (2)0.5-1.2,0.5-1.5 (3)a1/3,1/2(a>0,且a≠1) (4)1.50.3,0.81.2。

小结指数函数,作出总结表格。

一方面巩固指数函数的定义,另一方面再与单调性等知识相结合,通过应用建立联系,在反复比较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建构一个新的图式。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于APOS理论设计了四个具体的教学流程对指数函数作出了分析。APOS理论强调学习是需要学生主动构建的,所以首先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引导学生进入指数函数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指数函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原有的认知结构。当然,概念学习不能停留在“操作”阶段,也要重视“过程”阶段,学生得到特殊的指数函数,抽象得到一般的指数函数,层层递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象的建立要注意简练的文字形式和符号表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学知识的直观结构形象。从“过程”到“对象”是反复,螺旋上升的,阶段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最后通过辨析,帮助学生理解本质和非本质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优化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