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方法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85-02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各地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积极的作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初中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生物相关知识提供基础,生物学科中一个很大组成部分是实验,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并且学校对生物学科实验器材的资金投入也大大不够。只有教育者高度重视教育理念的改革、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才能更好的展开教育工作。

一、我国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及现状

1.师生间交流过少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叛逆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非常严重。虽然教育单位对师生关系非常重视,重点强调教师多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 ,但是由于学生多教师少、学生抵触心理严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很少有机会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往往只是随便交流几句,这样的交流并不能了解到学生的真正想法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这将导致师生不能融洽相处,在教学方法上不能达到共识,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由于教师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就不能做到应材施教,这样只能一味的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教学,这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学生产生乏味感。

2.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单一

一个学校的灵魂在于师资力量,一支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强、良好的动手能力等特点的优秀学生的保障。我国各地师资力量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差距过大,在学校,老一辈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新一辈的教师虽然拥有最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但缺乏了足够的教学经验,这一现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学生对生物学习存在畏惧感

由于生物学科需要结合实验进行学习,这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畏惧感,都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学好这门学科,认为生物的学习非常的抽象难懂,在做实验时往往由于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结合实验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难的。另外,由于初次接触这种学习方式,许多的学生在第一的测试中得不到想要的成绩产生挫败感,怀疑自己在生物学科中没有学好的天赋等问题。

二、改善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

1.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物学科的教学,生物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拥有应用性强、实践多于理论、结合实验学习等特点,这就必须运用符合初中生物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该学科的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势在必行。首先,教师必须拥有该学科扎实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充分的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走出教师占主体地位的误区, 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另外,在生物学科的实验阶段,学生应该主动认真的听教师讲解相关的知识,在做实验时,亲自动手认真的完成该实验的任务要求,遇到不懂的地方查阅课本或同学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在课堂上避免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充分与教师交流,灵活的掌握知识。最后,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接触,使师生间的关系融洽,尽量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2.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生物学科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辅助教学,那么实验的器材是必须具备硬件,没有足够的实验器材,学生就不能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学习、巩固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就无法真正的做到该学科的探究性培养,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这点,对该学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满足实验设备的需求,保证该学科的顺利进行;恳切希望教育部门能为农村中学配备生物实验员及生物园管理员,更好地协助师生进行生物实验探究。另外,在该学科的教学上多媒体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生物学科中的知识相较其他学科更加的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图片、录像、幻灯片等方式加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放映录像的方式讲述复杂危险的实验内容及相关知识,这不仅能保证师生的安全,又能达到教学的效果。

3.优化师资力量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优化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周期性的学习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此激励其他教师;另外,将教师评优权部分交到学生和家长的手上,让他们投票选出认为在教学上存在不足的教师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学校进行统计,对优秀的教师实行奖励,对存在不足的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合理指导;最后,通过高薪等措施大力引进高素质、高知识水平、高道德品质的教师来壮大师资队伍,并且让他们起到模范作用,从而使整个师资队伍良性发展。

三、总结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一方面证实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却加大了初中教育的难度,这需要初中教育工作者付出巨大的努力来使初中教育得到良性发展。总的来说,初中生物学科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学科的教学上,对于教师来说任重道远,只有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生物学科教学的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将该学科学好,才能从根本上使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春华;对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成功(教育);2008(06)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 学生 心理特点 发现式教学法 教学模式 教师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从新课程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

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使教学内容的输出与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达到最佳“匹配”,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指导处于“共振”状态,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年的初期,跟初中阶段比较在心理,生理上更趋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记忆清晰。其智力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观察水平不断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但在观察时,往往存在程序不恰当,过早下结论的缺点。

2.注意力较稳定且持久,能把注意力集中并稳定在那些毫无直接兴趣而又具有直接意义的比较抽象的学习上。对难度不大的理论推理较感兴趣。适当难度的问题能激发他们向更深的知识探求。

3.对死记硬背的方法感到厌烦,会寻求良好的记忆方法。具有初步归纳重点知识,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对“保姆式”呆板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

4.抽象逻辑水平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对各种问题能谈出自己经过思考后的见解。但往往存在主观性、片面性、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经过自己思考后而得出的见解,往往固执己见,不易改变。

根据这些特点,有必要整理出一套在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进行主动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体系。

二、着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现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新课程的特点,我觉得发现式教学法较能适应高中生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未知的境界里,自己去求发现,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发现式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可分为:(1)教师提出课题;(2)学生通过动脑来探讨解决的方式;(3)通过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而得出结论;(4)教师取得反馈来检查教学效果这四个主要环节。

在尝试发现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教学模式:

1.实验式发现法。对于本源性知识或来源于实验的派生性知识,如物体的平衡条件,主电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等内容,较适用于实验式发现法。通过教师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有所根据的猜想和设计,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2.观察式发现法。对一些较复杂,在学生头脑中易受直观错觉干扰的概念和规律,如惯性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以及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可采用观察式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认真、有系统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经过自己的思考,讨论进而突出本质、摈弃非本质的东西,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

3.讨论式发现法。对于派生性知识或学习内容超过学生理解能力的知识,如电位等内容,可用讨论式发现法。让学生在教师周密设计的情景中,根据平时已学过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适当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得出结论。

4.自学式发现法。对课本内容意义丰富,语言生动,容易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由教师提出阅读提纲,学生在课堂中认真阅读课文,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自学的时间里,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地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返回看,遇到旧知识不清楚,还可以翻到前面去复习。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听课中由于疏忽,疑问等原因造成学习的障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困难之所在,教师再给予指导,从而获得实际的帮助。

发现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应该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该穿行,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材。

三、发现式教学中教师指导的份量

让学生在自己发现中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发现式教学以教师指导份量的多少可分教师高组织,学生低参加和教师低组织、学生高参加二种形式。究竟采用那种方法为好呢?

我在高一年级对不同气质的学生进行分组跟踪实验中发现:具有热情好动,动作敏捷,情感难于自我控制的属于胆汁质,多血质型的学生,他们思想活泼,善于探索,勇于追求。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老师指导份量宜少,而由他们自己去在发现中获得知识,效果较好。而具有好静,动作迟缓,情感发生慢的粘液质,抑郁质型的学生,他们思想不够灵活,学习态度拘谨。对于这种类型学生,则以教师高组织,学生低参加为好,并且指导得越周密,成绩越优良。

四、检验教学效果的目标和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如何,主要是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取得。评定发现式教学效果的标准,我认为主要是看能否达到以下五个指标:(1)学习成绩的提高;(2)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3)自学能力的成长;(4)能力的迁移;(5)学科的全面发展。

取得反馈信息的方法,我们做了如下一些改革尝试:

1.课堂提问。如果在评定教学效果时,单靠提问个别学生来取得反馈信息,则测量可能受到偶然取样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测量的信度。为及时统计多数学生反馈信息,每学完一个课题后,给出一组有4个答案的选择题,根据学生举手的情况来统计反馈信息。

2.作业评定。由于高中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强,具有一定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可以把作业评定权交给学生自己。每次课上让几个学生讲上次课作业思路、方法,让大家自己知道错误所在,并得以矫正。而教师的批改着重放在发现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3.考试方法。传统的考试采用求同思维的方法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保留,它是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相适应,无法评价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发现式教学效果的考试中,我们除保留部份传统的求同思维的方法外,增加了:(1)采用求异思维的小论文形式考题来评价学生是否善于运用自己的思考和思考能力所达到的程度。(2)采用学生未学过知识为内容的课本或科普小文章,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借以评价学生阅读、自学能力。(3)采用告诉学生题目的物理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组织实验能力、操作技能和得出结论的方法。

通过我们的摸索和尝试,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成绩普遍提高。特别值得庆幸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能力等方面迈出可喜一步。

教学理论丰富多彩,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认为,遵循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编.现代教育理论选介.1997,3.

[2]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10.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文3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情感教育的含义与情感教育的目标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情感教育的含义。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认知的知识因素为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反映、情绪以及信念等进行密切关注,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多数学者将情感教育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来看,情感教育就是保证学生得到身心愉悦的教育;其次,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目标比较复杂,不过经过归纳与总结,主要应有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三个方面。所谓道德感就是指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包括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观、环境道德感以及行为规范道德感等内容。所谓理智感就是指一个人在智能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与其求知目标相符合的情感,一般来说理智感是与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需要紧密联系着的,理智感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所谓审美感就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中各种事物是否与自身的审美标准相符合而产生的情感,审美感与一个人对美的鉴赏和创造的需要是紧密联系着的。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这一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和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初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过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初中生物学科长期不受重视、记与忘的矛盾较突出以及学生厌恶生物学科等几个方面。在我国,目前有很多学校都将生物课程安排在下午,而一般来说学生在下午都处于较为疲惫的状态,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开始生物课程的学习,即使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类“小课”不够重视与关注,是导致生物课程教学效果整体下滑的重要原因。记与忘的矛盾在任何学科任何学生身上基本上都是存在的,不过在生物学科中这种矛盾似乎更加突出,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来说,课时本来就较少,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得在课堂上来完成与实现,所以虽然有很多学生能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较好的把握,但一段时间过后还是会出现测试成绩不佳的现象,究其原因则在于记与忘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厌恶也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厌恶多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生物课程的枯燥等,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兴趣;其次,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必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归结起来,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情感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重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因素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其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初中生物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环保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对环境保护以及能源节约等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

对于情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注意,以更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其一,教师应对生物课程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鉴于生物课程与自然、环境等的联系较为密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积极对生物课程中的资源进行挖掘,以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二,教师应在教学中以情施教,以理育情。所谓情感教育当然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投入自己的情感,自觉地把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看作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在每一节课上,都能积极通过各种言语与行为等来感染学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与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其三,教师应尽量保证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接受能力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特点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生物课程的内容贴近生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调动其学习兴趣,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与情感的双重教育,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知识讲授阶段;四化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良好的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在日常教学中,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怎样的课堂知识讲授阶段的教学流程,才能有效地够提高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策略之一,通过长期的实践,本文中论述的“五化”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成为一种较为实用的知识讲授阶段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1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进入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起始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建立,在与小学阶段相比较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反应强烈,求知欲望旺盛。对于接触到的新事物本能的表现出“追根溯源”的天性。认知具有明显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能主动地对课本内的知识进行自主地揣摩和识记。在认知的过程中,能够对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自发的进行内在联系构建,在知识构建中还表现出一定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但他们受到认知年龄、经历、经验等原因的限制,对知识构建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精确性和概括性还不是很准确、很到位。而初中这一阶段,初中生在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亦变得主动起来,记忆能力也明显增强。在认知的过程中,他们对新接触到的知识具有较以前更大的关注度,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明显加长,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得当,必将在学习认知方面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强调概念教学,致力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内容设置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活泼、有趣、涉及面广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共计10个单元模块的内容。知识点的层次浅显易懂,但不失学术性和科学性。通过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从小学进入到初中新学习认知阶段时,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科知识认知从自己思维中原有的“大而阔”的自然科学知识认知范畴中,分离出来重新构建新的、较为完整的、独立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为初中生物学科知识承载的重要使命。

3构建有效的初中生物课堂知识讲授阶段教学流程,即“四化”流程设计

3.1知识问题化

教师在备课阶段,“知识问题化”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通过知识问题化,教师可以将一节课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炼出来,对于教师而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兼顾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及课文中必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和生物学重要概念,如果教师多加思索和创新,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且兼顾趣味性的问题,那将有助于教师在一节课中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达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设计问题时,按照目前的初中生物课本内容的安排,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量的把握应该以每节课3~5个问题为宜。问题设置过多时,课本知识点易于被分散,对学生进行课内知识总结活动产生影响,不便于他们进行构建课本知识体系;其次过多的问题也不便于教师课堂内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3.2问题过程化

“问题过程化”就是教师基于之前设置的知识问题,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讨论、实验、观察、调查汇报、归纳总结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众多的生物学概念知识点,在问题进行回答的过程,应该引导孩子进行大量的举例环节,这样会更好的促进他们对重要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使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在问题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于某一问题的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该问题所要呈现的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即某个知识点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其次要把握活动的设计在实际课堂中的可操控性和实效性。使问题解决的过程效果最大化。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有关“化石”的学习,我们将这一知识点在课文中,有对于化石概念的描述,和举例,但对于化石对生物体进化的证明,提出的并不是很明显,我们通过备课,将这个概念剖析成三个部分:①化石的定义;②化石的分类;③化石证明生物是进化的。设计活动时,教师先举例大量的化石图片,让学生感知化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化石的定义和分类;再通过展示不同地层中同种生物化石和不同种生物化石的埋藏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化石对生物进化的证明作用,教学效果达成良好。

3.3过程结论化

鉴于初中生对事物认知过程的精确性。每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结束后,都要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即知识点的概括。关于知识点的概括,必须注意这两点:一是必须要以学科专业术语进行描述,以便建立他们的学科意识,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二是在知识点的概括过程中,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权威”意识,教师就学生针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概括要进行纠正、完善甚至重复,以便告知全班学生就某个知识点的概括更为准确的描述。对于实验性质的活动过程结束后,我们必须把握必要的对实验结果或结论的总结以外,还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在实验技巧和技能方面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样他们不仅获得了必要的知识,还同时获得了额外的技能,更能突显教学效果的达成。

3.4结论体系化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为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规定了如“探索生命的奥秘”等10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化单元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章节内的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学生知识储备中的生物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在每节新课知识学习结束时,进行一节课的知识框架体系构建,章节单元以此类推,最终构建起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框架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时,首先要注重课本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其次要注重教师在最后的纠正与补充。来帮助学生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

作者:滕春利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国的活动教学先后在课外活动、活动课、活动、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但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积极热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们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2.1 设计”动法”

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类活动:

2.1.1游戏类

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我们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食物网和”一个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态球,猫和老鼠、听声音比赛,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变具体为抽象,寓知识于游戏中,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个个动起来.每次教师走进教室,学生就会上前追问,今天做什么活动?如在介绍《生态系统》一节时,我们设计两个学生参与活动:《编制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也不能少》.如讲到生态平衡时我们设计了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事先编制好一个网,请10位同学出来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其中一个代表人类.让人坐在网中间,其他同学将他抬起来代表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支撑着人.当人类破坏某一环境因素如使水污染,同学分析水污染会导致其他相继污染.当说到某因素污染,代表相应的成分的同学就离开,同学一个一个离开,坐在中间的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自己掉下来.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如果不遵照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破坏环境,最终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个也不能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如:在初一《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医生与病人》的游戏活动,”医生”背对黑板,”病人”面向黑板.当教师投影出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的疾病名称,”病人”说出该病的主要症状,请”医生”诊断,并提出合理建议.课堂气氛非常好,同学们踊跃参加.通过医生与病人的扮演活动,同学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2.2.2设计与创作类

我们开展了生物园设计、宠物条件反射建立设计,新的动物运动方式设计与制作、动物通讯方式探究方案设计、营养食谱设计……

此外还有调查、分析讨论等等.

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优化结构过程;应用与探究

初中生物教材的编写,大都围绕着“社会生活”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其中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元素,对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生物学科的概念性较强,知识点丰富而又复杂,因此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对于生物这门综合性学科来说,容易产生“知识点混淆”的学习现象。有鉴于此,生物教师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形式,带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学科技能,充分感受生活和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学生意识到“思维导图”的价值和优势,便能自然而然地跟随教师的教学与引导,逐步建立生物和生活之间的学习框架,有效提升自己的生物学习能力。那么,“思维导图”教学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如何构建初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呢?笔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此简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含义及其教学意义

所谓“思维导图”,这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最初研究并提出来的一种“笔记”式方法,后来经过演变与转化,逐步地转化为一种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即是指以一个“中心词”为主题,教师善于通过“线条、编号和图形”等形式,向四周铺设“分支和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位置,注明每一个分支的关键词,其中重点内容用彩笔标注,把其他知识碎片有条理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可视化”地图的活动形式。那么,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的意义在哪里呢?简要地说来,集中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地深化学习情感。在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构建知识点思维导图,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通过“预习、学习、练习、复习”等基本活动环节,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日益深化学科活动的情感和意志,不断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作用。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活动,不仅在形式上简单枯燥、机械僵化,而且严重地阻碍“教与学”的自主性发展。与之相应的是,“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活动,有利于从根本上释放教与学的“生命力”,逐步转向“主导教学”与“自主学习”和谐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思维导图”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把知识点以“树枝状、金字塔形”等结构形式进行整理,在“手口眼脑”互动过程中自成体系,并且能够逐步地应用到学用结合中去。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增加知识储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初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注重思维导图概念,丰富生物课堂教学内容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图像,向学生介绍所学知识点的框架,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掌握各种生物知识的分类。这种教学形式,不但有利于扩展生物课堂活动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角色,培养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爱好。鉴于初中生物教材的特点,教师在给学生制定教学方案之前,要明白当前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向,注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内涵,给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我们可以要求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并能带领其他同学快速有效地构建起知识体系,回顾上个章节重点,发挥示范榜样作用。初中生物主要围绕“自然界”元素来展开,基于“思维导图”的生物课堂活动,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随时进行对比和记忆,还能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找到各种知识点间的联系。

2.强化思维导图模式,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意识

在初中生物基础教材中,每个章节内容基本都涉及生物圈中的动物以及细菌、真菌等,教师可以强化“思维导图”模式,用生活中的各类元素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意识。比如,在课本章节之后,都有着明确的主题与范围,如果学生不能较好地理解,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教材的中心含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生物视频,从各个角度给学生介绍生物圈的行为,逐步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内涵与价值。生物课堂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需要兼顾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从根本上学好生物这门学科。比如,关于八年级下册的“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与发展”这一主题,它涉及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人类传染病与免疫等知识点。学生对这些知识是不了解,如果没有相关的实验引导教学,难以掌握基础的核心要点。所以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章节主题,引导学生走入生物的世界,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比如“生物圈的动物以及动物的分类”“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的价值和内涵”等,都是有价值的探究主题,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热爱,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生物圈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活动,将所学知识迁移到例题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比如“植物的生活”这个教学主题,我们要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绘制成思维导图,感受生命的奥秘。如下图,从“种子的萌发”到“芽的发育”,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根的吸收作用”也在图中清晰可见。每个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同,可以和周围同学讨论“植物的开花及结果”的意义,绘制出不同的、完整的思维导图,更为全面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教师毕竟比学生有更多的生活阅历和教学经验,可以自主灵活地扩展一些教学主题,比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方程式”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课堂论题,既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又能带领学生进入不同的生物世界。

3.完善思维导图实例,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能力

著名学者刘恩山教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是其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每个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方面。我们要从新时代教学角度出发,发挥生物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丰富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生物学习方向,就能对自身的价值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不断从日常的训练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动物的主要类群》这章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几个纲目,方便学生学习和查看,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动物的主要类群主要分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以及空中生活的动物”这三大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特征和生活规律,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生物进行更加细致的学习。当学生学会建立“思维导图”,就能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并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罗列出已经理解的生物知识,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很多生物知识点都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学习。比如“藻类植物”这一课,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来给学生展示“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特征和价值意义”,并且在每一个导图节点中补充关键信息,促进学生在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上的有效发展,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图,“藻类植物”可以分为“紫菜、海藻、海带、水棉”等多个种类,形态结构有“单细胞、多细胞”,分为“无茎叶、有茎叶”。有的藻类植物还有食用价值,能利用光合作用制作出氧气和有机物,为人类做贡献。这种结合“思维导图”的生物课堂,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生物是一门动态的学科,也是一门“生成与发展”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很多知识都来源于人类的认识基因,需要学生经历一个孜孜以求的探索和学习过程。“思维导图”正是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带领学生进入不一样的生物世界,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这门学科的科学精神。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化,教师要更新课堂教学题材,从日常生活中加入各种科学元素,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得到有效升华。

三、结论

总而言之,生物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涉及很多知识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并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强化思维导图模式,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意识。当学生意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教师便能更新教学题材,完善思维导图的实例,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守春,朱叶敏,李.思维导图在初中七年级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7):45-46.

[2]宋成希,李斯晨,姜晓东.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5):12-15.

[3]宋伟,顾晓彦,张晓冬.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9(4):22-24.

[4]高士民,黄晓兵,张珊.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9(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