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区域,以学生、教师为主要群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以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及其特有的生活内涵为基本形式,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基本形态。[1(]P3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蓬勃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应当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公正无私、诚实笃信、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精忠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义勇为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设提供指引并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词汉赋、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浓厚的文化气息,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在美学教育方面,传统绘画、中国刺绣、剪纸等文化艺术,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师生审美的能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深层次的目标是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义、仁爱、守信、求大同、厚德载物等思想,是炎黄子孙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吸收、发展和创新。[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内的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要群体,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而广大的大学生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都将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力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如很多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古为鉴,推崇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设计、基础设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以物言志;校园人际关系建设推崇仁爱精神、和谐原则,致力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高校主导组建的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等等,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3.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播。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环境作为高校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在校园中体验、感受着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又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化着师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式、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这都十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体系。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一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空间环境,在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如利用教室、学生公寓、实验室、运动场等相关区域以及校内楼房、道路、广场等地的布置装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二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学习交流的空间,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2.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高校管理服务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趋向和信仰追求,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管理服务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传承的有利保障。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中,并通过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3.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体系。

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离不开特定的传播平台。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平台的作用。如可以在校广播电台开设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如传统艺术赏析、美文诵读等等,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校内刊物开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通过学生征文、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在宣传栏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传,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其次,高校要大力运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利用网站、微信、微博、QQ等网络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平台,拓宽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渠道,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网络氛围。

4.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二要积极开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三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校园活动的开展应积极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是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与中华传统活动相关的表演、展览、推广等校园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中华传统美术艺术、中华传统体育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鼓励学生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武术协会、书法协会、绘画协会、舞蹈社等等,并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学生社团大力的支持,依托学生社团,多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再次,要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体系。如开展校史教育,系统展现并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并开展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研讨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知礼、明礼、行礼的文明习惯;开展“亲情校园”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开展“感恩行、献爱心”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1]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培养;传统文化;自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在治国安邦、兴业理政、修身齐家、化育子孙等方面都饱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千百年来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晶,更是潜藏在各民族的心理意识,而又时隐时现地显现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图书馆里的典籍文献,所以,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传统文化的强劲脉搏的律动。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众心态

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学凭借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正在逐渐走热,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甚至表现出大众对国学热的热情不减。在当前国学热中的大众心态,有四方面值得关注:

(1)对中华智慧的渴求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精华。其中,许多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哲理、成就大业的路径等,反映了先哲们对人生的种种体悟,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智慧。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所谓1966年的“”,要革中华文化的命,要破“四旧”,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所以普通大众对国学比较陌生,随着祸国殃民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学者们对国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国学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渴望得到国学中所蕴含的智慧的滋养。

(2)对传统美德的期待

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不只是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还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传统美德。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人精神世界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道德领域的这些问题引起了大众对传统美德的关注和期待,希望用传统的仁爱、宽容、知礼、孝敬等美德来纠正当下道德领域的一些偏差。

(3)对儒雅风度的向往

儒雅风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子形象的重要审美要求。男子不仅要求相貌堂堂,威仪亦亦,而且要学识渊博,能力出众,品德高尚,谦和温润。关于女子,“窈窕淑女”则是一个理想形象,这种审美要求,对于当下的人们依然具有导向作用。比如当今社会,企业家最不愿意听到的是“暴发户”这个称号,而对“儒商”这样的评价都会欣然接受。人们相信,懂一点国学可以培养自己的儒雅风度。这是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的重要原因。

(4)利于自己下一代的教育

人们所期待的,只有自己懂得国学,才有利于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成长为一个大义凛然、堂堂正正的有道德、有文化、德才兼备的人。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把握三个重点环节

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需要从认识、评价和继承三个方面把握其重点环节:

(1)前提条件――全面系统地认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其他文化类型,具有独特的内容,也有严密的体系,还有自己的终极关怀。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下,中国传统社会被打破,丧权辱国,亡国灭种背景下的救亡情绪成为近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结,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为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部分知识分子丧失文化自信,倡导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都效从西方。这种自信的缺失,在当前部分人身上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不过,扎根于衣着饮食、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文化规范却始终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文化自信的短暂迷失后,必然是更大范围内的自觉。全面系统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百年来在西方思想冲击、打倒孔家店等过程之后必然要进行的文化清理工作,也是重新盘整文化家底以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传统文化清理工作,近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已多次提起,但均因时势或个人等原因而偏于支离,清理成果缺乏系统性、一贯性。在新形势下,对于传统文化的清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坚持以为指导。

为了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遗漏乃于不遗漏,打牢文化的基础。为了系统认识传统文化,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打破经史子集的框架,放下义理考据辞章的束缚,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现代学科分类归纳传统的思想精髓,结合现当代情况进行系统化归类,尽量形成便于人们学习、评价和继承的传统文化体系。

(2)重要基础――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科学正确地评价传统文化,首先,要求立足中国国情,既要防止以西方价值观为评价标准带来的盲目否定而产生的全盘西化思想,又要避免极端保守的全面复古思想,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因机械理解而产生的教条化倾向。其次,要求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出发,为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精神支持,因而必须既要警惕单纯强调市场经济唯物质发展思想,防止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对人性道德带来的伤害;又要避免纯粹的决定论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保持社会的整体活动,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

(3)必然要求――批判、发展地继承传统文化

批判地继承,既要注重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尤其是能够指导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思想,如隆礼重法、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等思想,又要抛弃男尊女卑、封建等级、愚教愚忠、权力本位、迷信鬼神等与时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发展地继承,要求更加关注当前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与推进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同思考,不仅要考虑解决当前问题,而且要考虑解决进一步发展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包容性,持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持。

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在众多方面中,有一个方面是基础性的,这就是“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1)国民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文化由人创造,也由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才能培养符合时代的新人。党的十报告在阐述文化建设时强调了“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的途径有很多,但基础的无疑是通过国民教育。国民教育一般是指政府所办的中、小学教育,也可包括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国民教育的特点,一是由政府主办,它是人们接受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公共教育,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

(2)国民教育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还有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等,其基本精神一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要求树立积极向上、革故鼎新的精神,在历经磨难而始终不屈不挠、勇于开拓;二是浩大刚正、大义凛然的“浩然之气”,一方面是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格力量;三是“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崇高精神,一方面推崇“和为贵”的价值观,视和谐为社会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强调“和而不同”,把包容差异求得平衡视为理想的和谐状态。将这种崇和精神通过国民教育传承下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3)国民教育应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第一、坚持古为今用两者结合,培养既有深厚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现代经济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等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思想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第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建设结合的视角看,现代政治是现代文明的政治基础,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概念;第三、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两者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基础,应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第四、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实生物等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氛围;第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有利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意识。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要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二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工学结合;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属于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们有必要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上就要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色,那么如何让中华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模式下得以传承与创新,就成为我们进行研究的新课题。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是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我国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这是由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以振兴中华民族为使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文化底蕴;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因此,我们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既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正为我国高等教育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创新文化也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灵魂

高等学校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精神基础和动力之源。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支撑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了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1]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主要是优秀文化和思想文化

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主要讲的是思想创新。很显然,这里的文化传承创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识领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换句话说,主要讲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思想文化”,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包含着如何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创新。

三、构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平台

(一)优化专业建设,加强工学结合,制定相关制度。

研究制定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效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方法及相关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建设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学校要与企业共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目标设置上,要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地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协调好文化课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二是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达到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机统一,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学方式融会贯通;三是确立以德为本的教育目标,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团组织、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的服务、管理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专题讲座,形势政策辅导报告会、故事会、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书画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的带头作用和班主任的主力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具有职业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育人环境,让学生随处都能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树立他们的职业理想,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净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从课内外、校内外指导和实践、环境和服务、教育和管理等不同方面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断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精读 泛读 个性化阅读 传统文化

文化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而语文教学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中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瑰宝知之甚少。对学习她、读懂她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真切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来就需要合适的内容载体,而传统文化正是个很好的选择。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弘场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面对众多经典文学作品,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呢?

一、咬文嚼字,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养分

古代经典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不求甚解,“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阅读,无法真正地汲取到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运用精读的方式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论语》就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任何时代都不会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学生对这样的作品必须根植文本,多读多悟,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于漪说过:“母语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咬文嚼字即是文化大餐中的细嚼慢咽。对文化营养的吸取及为充分。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捕捉到心灵的悸动。引领学生与文字相亲,并且在这亲近中,感受到文字中蕴涵的美。

二、博览群书。传承经典文化之精髓

精读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但相对广博的传统文化则是远远不够的,精读毕竟涉及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要充分地了解、吸收、传承经典文化的精髓。还必须要有以更多更广为出发点的泛读学习作为必要的补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识,想象力和知识,令学生终生受用。这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首先,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课内外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基本的阅读时空条件。让学生有时间自主阅读,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把他们的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其次,对于那些精华、鲜明、简练之作,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背诵。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神明自得。

最后。学生的泛读往往追求量多。导致前看后忠、走马现花。此时,教师盔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基础上口头复述、写读书笔记、开展小组讨论、背诵比赛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使之成为学生终生的财富。

三、个性化阅读。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新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过往时代的土壤之中的,要跟信息化社会相接轨,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就必须创新,给其注入时代新气息。北京奥运图案的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所谓“古为今用”,正是此意。

个性化阅读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精读和泛读,更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是通过学习活动和自主建构。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等得以丰富、发展。《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多元文化;校本课程

在2015年08月17日由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一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都很难恢复或重现。因此,关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其保护和传承力度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推进,为进一步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的途径作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笔者建议在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我国的学校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以一元化为中心,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即以汉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束缚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多元文化教育备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青睐,正如我国学者田娟所论述的“不论是单独设置多元文化课程,还是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观,都是极为有效的保持、传承多元文化的方法”①。在学校中设置多元文化课程,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有机地融入学校现行课程体系中,强调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尽可能反映各民族、各群体的要求、其历史与文化,不能仅限于考虑民族文化和种族的特征,还应将性别、宗教、社会阶层及其它文化群体的特征性等,全面地考虑在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例如,在文学课程、语言课程、劳动技术与活动课程、历史和社会科学课程上,可通过内容安排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反映多元化。藏族学校中开设的藏语文不应再是简单地翻译统编课本,而应适当增添藏族经典之作及以藏文创作的反映藏族人民传统文化与生活的优秀作品,与此同时也可以相应地在汉族学校的历史课中适当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习俗等内容。多元文化的主旨是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和发展各种文化,不论是强势还是弱势,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事业中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只有尊重和理解他种文化,在他种文化中吸取发展的营养,自身的文化才会愈发的繁荣昌盛。我们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如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注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课程与教材的开发

每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以及珍贵、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都引以为傲。长期以来凝聚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渗透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各少数民族繁衍发展中强大的内聚力。因此,在民族地区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力开发国家课程和教材,努力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根据各民族的特殊需求挖掘各具特色的课程资源,把那些反映地方自然地理、学生感兴趣的、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开发为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对周围事物和生活的探索欲、对祖国山水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教师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新课程计划要求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的要求。

三、因地制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参考崔允漷、吴刚平等教授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合理地开发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对更好地体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增强人们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是非常有利的。鼓励学校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当地的专家学者搜集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歌舞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具有文化特色的东西,编写成民族地区的校本教材,开展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让学习者学习的内容与其的生活紧密相连,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一方面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增强对本民族的认识与了解。

四、组织民族文化走进学校的活动

通过定期举办活动的形式构建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不断传承的机制。如在学校中实施:每个班级每月召开一次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班会,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校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定期举办民族文化画展、手工艺品展览等,邀请当地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为学生们做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国家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在此基础上不断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结合社区和家庭日常生活,加大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之更有效地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进程,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作者:孔志芳 孔璐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武安市邑城镇南常顺小学

参考文献: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现状;方式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其根植的文化土壤,那么其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历史积淀而缺少根基,所以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而今天的传统文化发展,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有用而用之。而通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孔孟文化,还是治国理政之道,其中都有对今天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内容,比如今天提倡的“和谐”,就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所在。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的国家,是很难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到对人的规制,大到对国家管理的惊醒,这些内容千百年来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这样才能让优秀文化传承,并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之一。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

我国始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逐渐增多,比如在今天,我们经常可以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看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从“小鸭子的故事”讲述孝顺和言传身教等家庭美德,到“添一双筷子”讲述中国睦邻友好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途径越来越多,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重要帮助,只有了解,才可能继承,所以说,这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我们知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就是要让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大,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是其继承的最佳方式,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甚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上面我们提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在不断增多,同时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目前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里,对传统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落伍”,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我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仍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主要有: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植入国人心里,比如可以借助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第二,引导国人践行传统文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文化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社会活动,可以组织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践行中,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新建.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学报,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