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阅读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培训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当代诗歌 教学 问题
一、我国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现当代诗歌教学方式模糊
当前,大部分教师在现当代诗歌这一题材的知识相对欠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古代诗词与现当代诗词的教学方法相混淆,将现当代诗歌的鉴赏当作训诂,对其进行断句、解词、背景分析、主题总结。如此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诗歌原有的优美意境,隔断了诗歌的思路、情感与韵味,不但削弱了诗歌的美感,还会磨灭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此外,在高中当代诗歌教学过程中,课堂延伸不足,学生诵读机会较少,教学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教学目的,多数采用串讲、串议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诗歌的写作指导。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学生阅读面过于狭窄
相对于数理化等其他主要科目,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较少,更别提花在课外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时间了。至今,我国当代诗歌已将近有一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学生对我国近几十年的现当代诗歌的社会背景与真实面貌知之甚少,能脱口而出的现当代诗人名字的更是寥寥无几。受到学生阅读面的限制,学生的当代诗歌的知识极为匮乏,在诗歌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到诗歌的精髓,从而浇灭了其学习当代诗歌的兴趣。仅靠课本中有限的诗歌教学是无法达到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目标的,不增加诗歌的阅读,何来了解诗歌?更别提热爱诗歌了。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诗歌教学的不完整,必然导致高中语文教育的缺失。
3.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欠缺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其现当代诗歌的专业知识高低不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乎学生现当代诗歌知识掌握的程度。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受到应试教育以及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并不在现当代诗歌上,不但导致教师的教参中诗歌指导教学内容的欠缺,同时也缺乏对这方面的培训,导致了高中语文教师现当代诗歌专业知识的欠缺。
二、我国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转变现当代诗歌的教学方式
1.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诗歌审美体验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独特的意境,如若学生能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到诗歌所描述的情景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深入感悟诗歌表达的意境,就能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以及认知差异,合理的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更好的感悟、体会、思考与运用知识,使得现当代诗歌教学更具实效性。
2.善用语调,强化诗歌思想情感
不同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语调是表现不同情感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在诗歌的细节之处,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加强学生对诗歌语调的把握,强化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诗歌的中心思想。
3.把握诗歌形象,充分发挥学生想象
现当代诗歌往往隐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够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探析其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这也是全诗理解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学生拓宽阅读面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大量阅读能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与学习。教材中的诗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课外诗歌的阅读可以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歌写作技巧与鉴赏技巧,为更好的进行诗歌学习做好铺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教会学生品鉴诗歌的方法与技巧,带领学生真正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诗歌阅读的过程中思想得到开拓,个性得以释放。
(三)加强高中语文教师现代化诗歌专业知识建设
鉴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对于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起自身的专业知识建设。首先,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以往不重视现代化诗歌教学的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思想上形成主动提升自身诗歌专业知识的认识。其次,教师应当通过采取多种渠道主动进行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使得教师能够积极主动的提升现当代诗歌的专业知识。最后,学校应当为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给予必要的支持,可以通过聘请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派遣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等方式,有效的推动高中语文教师现当代诗歌专业知识的提升,从而为推动高中语文现代化诗歌的教学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翠云、董红岩.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改革探研[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2] 史绍典. 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 ――谈谈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之三)[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一年级),2007(03).
高中语文阅读培训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状;措施
新课改后,语文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并且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高中的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审美能力,进而奠定学生扎实的语文功底。
1.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
随着教育的深度改革,高中教学迎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使得很多老师在教授知识时,只是单纯的讲课本的知识。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教学应该要教会高中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是为了不再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师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过去传统的观念十分陈旧,很多教师都产生了偏差,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将教学计划看成教书计划,将教学计划演变成为了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时间的分配,对于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途径、语文素养的现状并没有研究,更谈不上将高中学生语文素养作为原点的一种教学活动。
1.2教材编写
高中的一些教材有些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很多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与新课改相比较而言,教材的编写急需要改革。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和媒介,但是也应该端正这样一个观点,语文教材不是唯一的能够利用的一个教学工具。
1.3课堂氛围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一定的激情,教师和学生之间还缺少一定的感情交流,再加上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比较乏味、枯燥以及庞杂,缺少趣味,因此,并不是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趣味,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设计好语文课堂的环节,不能让学生按照教师自身的思路去学习和思考。
1.4应试化模式
目前我国高中教学还是存在十分严重的应试教育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像高中课本文言文、诗词的学习,很多老师在讲授时,只是注重里面重点词句的解释,因为这是高考的重点,而忽略了作者的背景,里面故事情节发生的社会背景。
2.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提高老师的素质
老师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老师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有比较开拓的思维去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讲授。老师的素质涉及方方面面,不应该单纯的只是重视学历的高低,对于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应该加强重视。
2.2深入挖掘教材
高中语文教学并不仅仅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发掘,更要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的特点,选取一个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所谓的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就是指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一个文本,必须要用心去钻研,和自己的文本进行对话,和文本的作者进行对话,和知识系统以及编者进行对话,和教师自己进行对话。这同样是对教材进行研读,要求教师必须要反复阅读教材,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个人生平,仔细琢磨作者在当时写作的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讲授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比如像《阿Q正传》和《岳阳楼记》的讲授,一定要将鲁迅和欧阳修生活的年代和他们的生平了解清楚,并且把作者写本篇文章的时代了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掌握文章的感情思路,更好的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这种思路适合于各种文章的学习,对于古诗词也是非常实用的。
2.3培养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培养能够引起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我国的著名教育家朱熹认为,如果教书育人并不能够发觉其意趣,那么,这个人根本不热爱学习。由此可见,没有一个积极的兴趣和态度,学生根本不会去学习。虽然兴趣十分容易使学生感到满足,但是却很难做到持久,更加不利于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培养,不利于学生获得系统性的语文知识。高中学生已经到了依靠意志力量来维持很长注意力的阶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够仅仅采用趣味来吸引学生,必须要使学生知道高中语文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重视起语文科目。
在教学实践中,像一些比较枯燥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如:《沁园春·雪》、《师说》和《归园田居》,这些都是属于比较枯燥的需要背的东西。但是为了加强学生们的记忆,完全可以通过相关故事的引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加强其记忆。像《师说》,可以将当时发生的很多小故事,穿插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像孔子和孔子弟子之间的很多小故事,都会对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2.4开展各种活动
老师应该以身垂范,为人师表,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培养和谐、融洽、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吮吸健康成长的甘露。加强指导校内每周一举行的国旗下的讲话稿写作;指导学生编辑学校小报、墙报和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等。
语文在高中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人们的生活交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课改下,必须高度重视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希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2]万书红.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师培训需求报告——来自长春市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师培训的调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5期.
高中语文阅读培训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知识衔接 指导
一、初、高中的衔接情况
初中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高中语文的学习要求逻辑思维更强、更灵活、更开放、更生动,更活泼,要求学生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理解,更加规范化;初中语文的阅读难度不大,注重课本内容,读读背背就好了;高中语文的阅读更多、难度很大,强调学习方法以及分析能力,不仅仅是朗读背诵,更注重思维拓展,更重要的是培养理性的思维创新能力;初中语文进度慢,所需知识量少,高中基础知识增多了,语文知识更系统化了,知识也更具有专业性,高中语文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还需要更多的课外延伸;初中文言文学习比较容易,高中文言文单元增多,而且量大难懂,文章的深度和思想内容更丰富;初中老师很重视作文,每周都有;高中作文的跨度大,作文写800字,困难很大;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是相通的,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大的高中语文,在衔接问题上有某些困难,因为涉及范围和内容有质的飞跃;对于鲁迅的文章,小学时就接触过了,鲁迅的很多文章都是极富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很适合高中生学习和欣赏,这方面与初中衔接得很好,初中的选文文笔细腻,品味之可感受别有一番趣味;而高中的选文多与时世和社会现状有关,多为批判性的,这样我们又领略了思想的深刻性。衔接还不错,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但是内容编排上觉得初中的比较科学,每个学期都有一些诗词和一个单元的文言文。衔接得好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初中老师教过高中,高中的重点、难点他给我们讲过了,所教的方法也和高中是一样的。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高中语文内容有很大的差异,难度上升了一个档次,高中教材内容更深,篇目更长,更难理解;初中文言文很好理解,高中文言文太难理解,文言句型、句式很难懂,很难翻译,课文不好背,考试内容还增加了课外文言文的翻译,有些难以适应;初中的时候老师说淡化语法,所以那些教材中的语法很少学习,只是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文,已经弱化了句子、语法等,我在初中就没有学习过语法,不知语法为何物;而高中语法知识突然增多,常使我们感到一头雾水,这种有裂缝的衔接造成了我们听高中老师讲语法时有太多的疑惑,老师也普遍反映初、高中语文在这个方面的衔接上存在问题;初中老师讲课文时都比较注重中心思想,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中心思想解答,高中讲课时都是学生们提出问题自行解决,思想比较凌乱,很难融合,鉴赏难度大;初中语文只要在课堂听懂了,就可以考试得高分,高中语文尽管听懂了,考试却不理想,而且考试时时间也不够,很难得分,很困惑,觉得高中的语文学得不好了,也不会积累,可能是不够自觉吧;初中感觉老师管得严,一些基础知识记得很扎实;高中语文的自学性要求更强,有很多阅读篇目供我们自学,阅读学习有很大的空间,课外阅读跨度也大,有些深奥;高中语文知识更多,教学的进度比较快,讲得没有初中那么仔细,基础知识掌握没有初中那么扎实,初中语文学习很轻松,高中语文课时太紧,学得较累。 初中应该注重对语文常识的积累、归纳,希望初中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一些语法,而且配些练习,夯实语文基础,建立初步的语文知识体系,避免到高中学习时像空中楼阁;初中、高中都应该多一些有时代气息的文章,有创新意识的作品,重视课外阅读,补充学生的阅读需求;高中平时增加课外文言文的翻译训练,多增加一些现代的读起来有趣味的文章,丰富阅读和想象,多增加名著的阅读理解;高中应该有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适当调整课程进度,希望老师多讲一些课外知识;高中应增加趣味性和灵活性,要活泼些,不要太呆板,应该使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否则不利于吸收。
三、教学应对策略
1、分析教材特点
现行初中教材编排体例是分为“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大类;高中教材内容分别按能力训练体系分为5个必修模块和十多个选修模块,每个必修教材编排的结构形式都是相同的,如“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四个板块分编合订,“阅读鉴赏”增加了诗词鉴赏的数量和难度,“名著导读”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专题研读,例如《家》《红楼梦》《莎士比亚戏剧》等,还有哲学、科学、美学等学术论文;“表达交流”则分两个阶段,教科书分编为必修本和选修本两种。
从教材编排的角度来看,初高中的学习梯度是比较大的,调查中有68.24%的学生难以适应高中的教学,也存有客观的教材因素,更多的是需要初高中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适当搭建台阶,以便学生尽快衔接两个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
2、分析学生状态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旺盛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敏锐的认识力,情感丰富多变意志品质开始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个性、心理等处于活跃阶段,这个少年期的学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自相矛盾的行为”。①大多数学生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进步,而陈述性知识缺失,“策略性知识(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的知识,包括记忆、解决问题和自我控制的一般方法、策略)” ②匮乏,基本能力较弱,写文章差,口语表达缺乏条理性,但思维活跃。高中阶段“青年期的学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③。他们不仅能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并珍重自我,自我意识有了自觉性、独立性,已经走向了批判性,已经显露为自己设计人生,形成了社会情感,抽象思维品质开始发展。
3、研究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也就是“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④
解决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首先研究的教学策略就是,提高开展国际教育的意识,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国情研究本土化问题,明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分阶段制定实施计划,形成完善的系列教育,组织人力物力尝试编写校本课程,教师应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探索有效途径。真实的、具体的、多样化、活生生的课程发生在学校中,发生在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了教师的、课堂的、学生的各种课程形态,才能将语文课程标准与教科书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与操作价值的现实的课程行为。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而应扎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时容. 关于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冷思考[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04)
高中语文阅读培训范文4
科学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20XX年8月10日上午9时 地点:XXX中学会议室 参与人员:校长XXX、副校长XXX、教务主任XXX及XXX中学语文教研组老师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
(一)、课题的提出
20XX年,语文新课改在启动,新课程理念如雨后春笋,遍布语文教学百花园,语文课堂从此尝试力改一言堂、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广大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社会舆论责难声中进入更新一层的学习、实践、总结。于不断深刻的反思中丰富着新课程改革之理念,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专家因此脱颖而出,他们以炽热的激情诠释着语文教学的理论、实践,书写着语文教学的华美篇章。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广大语文工作者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有建树而具有实践性的成果仍不多,故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也鉴于目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情势,我们课题组同仁觉得有必要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之一系列途径,构建师生之间知识的良性互动模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而尤为重要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实验假设
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使教师找到了在新课程教学中自己的位置,自觉地转变教师角色,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系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并通过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迁移作用,促进其它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为培养学生“大语文观”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三)、理论依据
(1)“纲要信号”教学法体系
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倡导的“纲要信号”教学法认为,知识是由关键的字、词、句,醒目的图示(或图表)、符号(箭头)组成的教学信号系统,调动学生视觉这个分析器,加工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与鉴别。这种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重点难点知识以简练的语言表述,列成纲目,教学中研究问题的思路由图示、箭头的指向深入展开,充分体现了“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信息集中、思维对号”的教学特色。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研究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认知框架的不断变革和重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生成、完善和发展,让学生体验自身主动建构的过程、探究新知识的艰辛及获得新知识的愉悦,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应该进行全面教育,开发每个人身上的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这一理论也最终促使了美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实验目标和主要内容
1、实验目标
(1)通过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并找到适合本校特点的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
(2)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并学得轻松愉快有兴趣。
(3)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4)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语文学科学业成绩,并促进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的提高。
(5)使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2、实验内容
本课题研究要求研究者首先要广泛阅读有关新课改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论著,熟悉目前所有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全面分析了解已经实行新课改省市语文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然后进行合理分工,进行分类研究。准备从单个研究和集体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单个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各自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及经验教训记录下来;集体研究就是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由课题组负责人召集所有成员根据以往有关同类问题的处理范例,集体研究一个可行性方案,然后予以实施,并对处理的情况跟踪调查,写出评价报告。本课题研究具体分以下四大部分: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和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研究。
(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教学的的有效性研究。
(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说和应用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力求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从宏观策略的研究到微观领域的实际操作,形成整体结构。
2、实践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是探索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因此必须以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为基础。
3、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体现为学生科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初步落实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最终体现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中。
4、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按研究规范操作,包括课题立项、研究方案、教学观摩活动、阶段成果交流、原始资料积累与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结题报告等。
(六)、实验方法
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对比法、教育观察法。
(七)、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申请课题、确定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教学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1月):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在自己负责的研究的子课题范围内先采用一些新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和学生座谈、问卷、考查等方式,确定一些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学效果,如果效果不够理想,课题组负责人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写出经验教训,并向报刊投稿。
3、总结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3月)参加研究的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写出各自所承担的模块的实验报告,然后转交负责人,负责人根据所有材料,写出综合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结集投稿,并编出研究集。
(八)、实验的阶段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2、教学叙事 3、研究论文
(九)、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
学术顾问:XXX XXX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2、分工情况:
XXX XXX:负责整个科研课题的理论指导和协调工作,不定期地对研究工作给予督查,同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将研究成果在全校加以推广。
XXX XXX:负责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研究,及时召集有关会议,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拟订课题研究计划、报告等。
以下为课题分工研究方向(第一位为负责者):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和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研究:xxx xxx xxx
(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教学的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xxx
(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说和应用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xxx
(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3、学校:XXX中学
4、实验管理
(1)建立实验管理制度,实验材料实行档案管理。
(2)对实验教师每学期培训一次,培训有计划、有落实。
(3)实验校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
高中语文阅读培训范文5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学习主体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这个变化几乎预示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来临。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获得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良好的语言感觉以及思维探究能力等,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迫切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普遍沿用的还是过去那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依旧沿用过去那种以教师单向性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听课,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但却忽略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完全主导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式地听课,学习效率较低,此外,教师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解就是使用新的教材"但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方法"这种只改变模式,没有改变实质的的教学模式很难切实推动新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
(二)太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忽视课本知识的讲解
为了有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刻意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教师非常积极地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其他课外教学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从表面来看"这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确也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常常引用一些与课文知识没有多大联系的内容,导致学生难以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如果持续下去,虽然课堂氛围可能会比较好,但是学生实际能够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不牢靠,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不应该犯的低级语法错误,教师片面地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就是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过于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其文学素养。
(三)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运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这种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十分新颖的教学方法对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而有的学校则认为多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在课堂上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语文的某些课文是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拓展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的,另一方面多媒体集视听语言于一体的知识传播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某些课文内容,却不是能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如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古代诗词等。这些课文非常注重通过朗诵来提升学生的语感和理解,因此在讲解这类课文时多媒体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发挥其优势特点。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一)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语文教师要切实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改变过去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发挥其引导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多进行自主学习"要完成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就需要加强对语文教师的职业培训,通过特定的教育培训课程来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能力,转变其教学思维和观念。使之能够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将新课程标准贯彻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之中。
(二)更新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探究和思维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在这个原则基础上进行改革,以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良好对话关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新课程标准并不是一味地活跃课堂气氛就能做到的,课堂过度的活跃,其实是不利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要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获得丰厚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三)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了解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种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启发学生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新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分配,除了要完成特定的课本知识内容的讲解外,还要积极拓展课外知识的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帮助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写作的思想性。
参考文献
[1]赵畅.试论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7(3)
高中语文阅读培训范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课改 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18-01
迄今为止,我国各省已全部进入课改,陕西省自2007年实施课改以来,毕业生已有三届,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笔者作为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已完整执教一轮新教材,近三年又连续执教高三,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有颇多感慨,本文侧重对当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出路进行分析、阐述与探讨。
1 现状:散文的边缘化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是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还是高三的备考复习,散文越来越淡出师生的视线,特别是高三。
首先,教材涉及的散文比例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系列五册教材中,只有三个单元的现当代散文散文教材,分别是必修①第三单元三篇课文(《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必修②的第一单元三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和必修④第三单元两课4篇散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在选修系列中,虽然有《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三本教材涉及现当代散文,但遗憾的是,选修这三本教材的学校寥寥无几,甚至很多老师和学生连课本都未见过。结论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新课教学中接触的散文少之又少。
其次,高三复习中散文不被重视。还以我省为例,07、08、09、10、11、12年的六套高考试卷中均不见散文的踪迹,老师学生还会去复习散文吗?特别是实行现代文阅读选考后,从表面看,散文阅读仍占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半壁江山,但实际操作中,如果把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传记放在一起选,也许可以持平,而如果将散文和传记放在一起让考生选择的话,选散文的人一定会寥若晨星。既然打定主意考场上不去选它,自然无需花功夫去复习,所以,散文几乎成为高三语文复习的一个盲点,用“绝对边缘化”来形容绝不为过。
2 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造成当前散文教学的如此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散文的文体特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散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它没有诗歌那么精粹,也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性。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似乎更喜欢激情洋溢,韵律和谐,语言隽永,篇幅短小的诗歌。而从学生的成长历程来看,学生从孩童时睡前听故事,稍长一点读童话,少年读名著,渐长陪同家长看电视剧或看电影,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要算小说。散文虽然也有其文体特征方面的某些优点,但散文文体特点中的“形散”,常常让学生在读完后如掉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理不出头绪,分不清层次,而“神聚”又因散文的内涵和意蕴含蓄深沉而不易把握。散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也许更适合于中年人阅读,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却不易理解和感悟。
笔者查阅了初中语文六本教材,对散文文体特征的介绍极少,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涉及少,教师在备课中研究散文的情况也较少,许多教师自身缺乏对散文的驾驭能力,不能带领和指导学生学习散文。学生不了解散文文体特征,阅读时找不到方法,不能在正确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阅读散文。同时,由于接触机率少,缺乏实践机会,当然就敬而远之。
(2)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前面已经讲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不可忽视。假设今年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必考散文,那一定会千军万马齐上阵猛攻散文;即便假设不选考,小说、散文、传记碰到什么是什么,那散文的命运也会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可惜,在选考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散文,学生就必定选做传记,所以,在目前的高考形势下,散文必定不会被重视。
(3)社会原因。当今社会,国人普遍浮躁,加之网络快餐文化盛行,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的读书人已经很少,读散文更几乎是一种奢侈。
3 出路:我的未来不是梦
解决目前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高考体制的改革及教材编排的调整。高考试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如果能不选做,散文定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当然,选做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如果要保持选做,则应在适当年份无规律地出现散文阅读的考查,以提醒学生和教师重视散文教学。
(2)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对散文教学的充分重视。首先,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阅读和驾驭散文的能力,理清散文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其次,要掌握散文教学的恰当方法。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散文的重要性。
(3)社会风气的净化和读书风尚的形成。在此,强烈呼吁我们的出版商和经销商,提高文化品味和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使命感,抛弃利益至上的狭隘和短视,多为青少年提供可以开启智慧、触动心灵、培养品质的优秀散文著作。
参考文献
[1] 周伟珍.略谈语文课程改革需要再审视的几个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1,第3期.
[2] 王小英.孔子因材施教的社会背景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30期,第62页.
[3] 李海林,王荣生.?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J].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2期.
[4] 王雪.论新世纪散文研究发展趋向[J].文艺评论,2009年,第5期.
[5] 王景科.谈散文理论研究之弱势现象[J].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