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奥运;人文精神
一、引 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等经典著作,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持续繁荣着。而百年奥运,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自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盛会将首次由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主办,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对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体育是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进行对话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学者指出: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中国在申办的过程中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其中“人文奥运”被认为是第一位的、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一个口号,也是中国申办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人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文化”来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人文奥运”的思想宝库。正因为如此,宣传中国文化,弘扬奥运精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文奥运”,将赋予2008北京奥运别样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原因之一即在于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融合力,它吸收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将之融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营养,使自身更具生命力。
2.“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即“民本”,这一思想恰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政治价值。中国早在西周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意识,提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本、民本和爱民、富民、教民等思想是儒学和墨家的核心价值之一。孔子主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晏子春秋・内问下》和《管子・霸业》中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表现为天命观、天道观和天理观,无论是天命、天道还是人伦,都是说明天与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目的是说明人的重要地位,从而为重民奠定理论基础。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精神,也是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
1.“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
2005年2月北京市的《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阐述了“人文奥运”的基本内涵: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奥运会在中国主办将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当代西方文化的源头在古希腊,现代奥运会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古希腊文化之中,所以它紧密的契合了西方的现代文化。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展示中国文化,推动中西交流是人文奥运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人文思想的联系。
《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其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奥运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健与美,这种健与美不仅指人的身体强健,而且指精神健全,身心和谐发展,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崇高的体育理念。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思想是一贯的。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更多地考虑社会问题,注重现实人生;强调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而非个人的自由权利,是维系全民族思想的纽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人文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二者是何其相似。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百年奥运的人文思想结合起来,一方面能使奥林匹克运动一贯追求的人文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现代化的精神。
四、传承奥运人文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深化对奥运人文精神的认识。
奥林匹克运动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性,奥林匹克运动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也在不断与现代社会进行调适,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它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特有的体育景观,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也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光辉典范,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力与美,是文化。
2.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跨越。
正因为对奥运人文精神有了如此之深的认识,我国政府在申奥报告中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上的新贡献,同时也是我国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入研究的结晶与对奥林匹克认识的升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奥运文化,弘扬奥运精神,必将引领我们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进入一个和谐、秩序、道德、仁爱的文明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 刘修武.奥林匹克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 纪宝成.与时俱进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4]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合[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增刊.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价值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研究一直就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人文精神,王蒙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然绝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有人文精神的。例如张汝伦先生把儒家的“仁义”观念与人文精神等同起来,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仁义”;李继凯先生则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集体主义,其主要表现为家族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皇权主义。张立文则提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等等。本文旨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人文精神进行进一步阐发与总结,对传统人文精神进行批判和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最终发挥人文关怀在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与少年儿童)和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
1.1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外延。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它是通过处理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把握一切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是人的一种理性意识、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以此来构建人的主体性。
人文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有不同的主题与表现形式。“人文”一词较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词》。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扬弃从而达到对自身认识的丰富与深化。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强调人性超越的精神,即对人高于物的本质的肯定;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体现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这种进步表现为人文对反人文的进步,也体现为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是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对另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扬弃和超越。
1.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合理内核。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其涵义包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刚强有为的人生态度;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人生;提倡慈、孝、友、悌等人伦价值,推崇勤劳、务实、俭朴、君臣和谐等道德观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以民为本”。
1.2.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追求。它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超然脱俗的道德精神。它蕴含了宗教、道德、艺术、教育、哲学等方面的精髓。这一精神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这一精神促使中国人以一种文化精神凝聚他人与社会,从而促使他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和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的。这种人文主义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居其位、和谐共存。这种人文主义植根于中国原始宗教对“天”、“道”的信仰,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不排斥宗教,而具有某种宗教性。因此,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可以说,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之特点是内在与超越、自然与文化、道德与宗教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和终极理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根系深植于整个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在中国,儒、道两大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和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及文人心态。
1.2.2“以民为本”君臣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教文明,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是今天“儒学热”的根源所在。我国儒学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他对人的本性的关怀,寻求的是人的自我释放和自由,它将人文的精神和自然的秩序统一于人的仰望之中,展现的是人的本质,这正是人文关怀的本质体现。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自古以来,中国所谓“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一个集体概念,实际指的是“民”。“以民为本”源于《尚书》所说“民为惟本”,意思是只有民众才是国家的根基和本源。之后经儒、墨两家的大力阐发,将这一思想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孔子首先在《学而》中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及富民思想;先秦时最具有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他在《孟子.尽心章句》中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彻底颠覆了“君主中心说”的权利金字塔。这说明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的孟子从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和历史经验中深刻地观察和体验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荀子进一步认识到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王制》中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西汉政治家贾谊深有感触的喟叹道:“闻之于政也,民不为本也”(《大政上》);唐太宗李世民则强调: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薨,君富而国亡。”(《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宋代大儒张载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了“民吾胞也,物吾与也”的主张,提倡君臣和谐。
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2.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儒、墨、道的许多智慧,以其深厚而深刻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天、地、人、我之间相互和谐的资源以及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共存互尊的资源。尽管传统人文精神中含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的内容,但它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扬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和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个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并经过严格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升华成为一种爱国、民本和与尊重自然的民族性格。尊重自然,忠君爱民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自信、尊严和独立人格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也越来越张扬。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各项工作的中心要素。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种关心人、关心人的生命价值的文化平台,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将人文关怀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推动人与社会共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传统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每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都和以前的人文精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为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一个消化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任务。人文精神是受它产生的时代条件、历史条件所制约的。体现了该时代的主体的精神品格,表达了该时代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因此,首先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体会和认识传统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必须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巨大潜能的充分挖掘,推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快速健康地发展。
其次,在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要将经济利益的取得与环境保护相协。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2.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现代人才,应当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的精深精神。在高等学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当是紧密结合的,当然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的环节。
在高校教育中,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有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推动着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具体说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应力行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想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整合培养”的理念。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强化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拓宽基础,重视实践。
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渠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改革高校课程体系。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最后,注重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文和科学知识不等于人文与科学素养,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在大学生中设立综合素质考核平台,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
2.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的渗透。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则是关系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国家,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中精髓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的。
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我国的初等教育中应突出传统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家长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对孩子进行引导。笔者提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特质进行有必要发掘与针对性培养,而不是像现在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样毫无针对性的填鸭式教育不仅不能使孩子成才反而适得其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使孩子厌学,在金色的童年中不能体会到美好与放松。
其次,在初等教育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加强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中小学生对古代经典著作的诵读,如《三字经》,《论语》,《庄子》,《资治通鉴》,《史记》,《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学习。
最后,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应该发挥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不仅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口号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口号转化为简单的行动。如在节假日对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传统人文资源,并做好宣传工作,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
3.结语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本质与精髓。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提倡与弘扬对我们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长期以来,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在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在饱受利益和价值多元化的干扰,导致价值取向的混乱的状态下把人文关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每个人的行为之中,以提高国民的全面发展,克服高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批判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是我们今后努力的大方向。(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文明,王雅文.刍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1-23.
[2]吴惠红.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极其当代价值[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2):38-41.
[3]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4]张立文.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J].南昌大学学报,2002,(2):20-24.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3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4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大力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此外,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旅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三、精心塑造人文品行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入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怎样让学生养品行?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就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就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要光大天人合一的精神。就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和谐自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念,就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破除迷信,反对,拒绝;要正道直行,爱国爱家,就要求学生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5
武术文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受武术发展战略因素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就我国体育发展战略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并相继制定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方针。形成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求“各级体委都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为奥运会做贡献”,把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强国的主要标志[4];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正是受到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武术正被高度组织化的赛事所约束,武术竞赛规则受西方健美操规则的影响,有向“舞”发展的动向,其技击性正逐步走向没落。武术失去了原有的发展动力,变得异化、沉寂,导致了武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异化。武术一旦偏离了传统,也就失去了其文化家园。(二)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中国武术是在农耕文化状态下孕育出来的一种身体活动方式,而当今社会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高感官刺激。哪个商品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哪个项目就会被社会所接受,比如:跆拳道、瑜伽、轮滑、拉丁舞、街舞等项目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给武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和挑战。对于“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并要求持之以恒的武术项目,更多人缺乏必要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受国际武术比赛规则的制约,武术的技击性正逐步没落,很多习练者只得其形,很难领略其神。技击性,是中华武术文化魅力之所在,要习练者在长期锻炼中加以体会,才能领略到其技击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与当今快速发展社会中人们追求的高效目标相悖的。(三)受武术传承文化因素的制约在古代,武术的传承受到了门派门规的制约,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造成了武术传承过程中的文化流失。同时,在传授武术中,“师傅”往往对“徒弟”保留一手,以防不测,说明缺乏必要的武术传承人保护机制,因此,“习武先习德”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这是由武术产生在农耕休闲的特定文化背景决定的。但在信息社会发达时代,人们已经失去了恬静自然的文化背景,追求的是高效、简洁的锻炼方式,武术的传承也就失去了其锻炼的群体,也就相当于舟行于湖面,湖水干涸了,舟也就失去了去运动的动力。
武术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6
人文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肯定人的价值、探寻人的意义,为人类的经济与技术行为提供价值规范。发挥人文科学的功能,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繁荣发展人文科学。
繁荣发展人文科学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提供技术支撑,而人文科学的发展可以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蕴涵着许多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的优秀文化传统。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对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和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强调把矛盾保持在非对抗的范围内,主张通过承认和尊重“不同”以寻求统一,对于培育和谐理念与和谐思维具有借鉴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对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借鉴意义。因此,通过繁荣发展人文科学,深入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可以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繁荣发展人文科学有利于保持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人文科学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对于保持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精神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并随着时展而不断丰富。当代人文精神,强调引导科学技术的正向发展,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主张尊重科学和理性,但又不迷信科学;注重引导人们求真向善,赋予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活动本身以意义和价值;等等。这种人文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社会和谐。而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一部分就是由于缺乏人文精神所致。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为指导,大力繁荣发展人文科学,积极培育和传播人文精神,让自然科学承载更多的人文关怀,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繁荣发展人文科学有利于促进个人心理和谐。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个人的心理和谐。促进人的心理和谐,需要通过繁荣发展人文科学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许多内容,其核心是让人们“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心理不适正困惑着一些人,进而带来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对社会和谐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人文科学的繁荣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质,促进人们的心理和谐。因此,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大力繁荣发展人文科学,借助人文科学的智慧,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