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传统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的传统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的传统艺术

民间的传统艺术范文1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城市空间设计;分析

自从先进的西方艺术进入中国后,现代化建筑越来越多,到处都融入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在早期人们由于新鲜事物的冲击对传统的民间艺术产生了忽视,造成如今传统民间艺术的大量流失。由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设计也有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大胆的将尚存的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到城市空间设计中去,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城市,由于我国各城市中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各种不同风味的设计的出现,令人叹为观止。

1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1书法宣传栏中传统民间艺术的运用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化底蕴深厚,尤以书法出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传世佳作,给国人甚至世界展示各地的风貌,让人敬佩。如今,我们民间依然有很多名家喜欢舞文弄墨,我们的设计师抓住这一特点,将带有中国特色的书法放进了宣传栏里,这样在城市的设计中形成了一种不一样的风味。在人们候车的闲暇时候,人们不再只做“低头族”,更多的人会慢慢的沉浸在欣赏书法、书画中,品味它们在繁忙中带来一丝宁静。既缓解了疲劳,也让人们能够不忘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当地文化。这种书法的宣传既可以鼓励人们加强书写的锻炼,又能缓解人们在候车时的枯燥,更甚有引起内心共鸣者,这样的宣传恰到好处的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到城市空间设计中去,没有一点违和感。

1.2公益广告中传统民间艺术的运用

近几年来,我们在城市里可以看见很多公益广告,它们大多以山水画、国画等形式出现在城市的白墙上,有的公益广告以宣传环保为主,有的公益广告以宣传文明为主,还有的公益广告则是以宣传仁孝为主。这些公益广告还结合了古诗词,让人印象深刻,加强人们这些观念树立的同时,也将传统民间艺术巧妙的结合进去。以仁孝的公益宣传为例,公益广告中大引用黄香温席的古诗,采取动漫的画法,将其画面展现出来,同时还题上标题,这样既能够让大家做到仁孝,又能对加深古典文化在生活中的渗透,同时对于美化城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1.3雕像中传统民间艺术的运用

随着广场和公园的增多,人们的公共娱乐场所得到了扩展,但广场和公园的设计让很多设计师头疼,随着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看重,设计师们在设计时本着传承文化特色的理念,将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合在雕像上。就比如说浙江湖州的项王公园,它虽然是个公园,但它在保留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利用雕像突出了项王这个传奇人物,同时增加了其他的休闲设施,让人们可以在进行散步、下棋、跳舞等活动,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又将传统民间艺术体现的每个角落,独具一番风味,这样及解决了历史遗迹占地问题,又让城市给外来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2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2.1传承历史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现代人大都被网络和其他利益所迷惑着,很少有人会对城市历史感兴趣,但我们不能让历史在人们心中淡忘下去,只有清楚地了解历史才知道这座城市的特色,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才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空间设计结合传统民间艺术既能在艺术性上得以提升,同时也加强了文化的延续,让文化不再藏于书本,而是将它搬出书本,融入城市中去,让文化活起来,陶冶人们情操的同时让文化中的内涵能够影响人们生活中的行为。

2.2增强群众的互动性

城市空间是大家共有的,只有将传统民间文化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去,人们才能注意到传统民间艺术的存在,既然要传承和发展历史,那必定不能是单方面的传承,一定要增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让人们主动的去接受历史文化,这样才能在了解历史文化的时候有所感悟和突破,我国才能更为迅速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才能如日中天。因此,加强传统民间艺术的城市空间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激发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欲望并对其产生思考,文化才能有新的产物,才能给人们的活动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突破城市的历史局限,在世界上留下更深的印象。

2.3支持公益活动的进行

目前,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公益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传统民间艺术既可以成为公益广告上的创意,提醒人们环保、文明,又可以化身为精彩的表演。用传统民间艺术义演可以提高公益活动中的文化性,同时让老一辈的人重新回到年轻时代,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此外还可以让一些无业人员对传统艺术进行学习,既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又能将活的传统民间艺术延续下去。传统民间艺术目前更多的体现形式还是停留在工艺品上,用文字书画的形式来美化我们的城市环境,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样既减轻了美化城市的经济成本,还让让美化的方式更有意义,更能让人身心愉悦,这就是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魅力。

2.4解决历史遗迹占地问题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在现代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很丰厚,在如今的城市中心也能见到不少历史遗址,对于这些历史遗址国家和政府大多采取维修保护的措施,使得城市用地被大量侵占,造成城市用地紧张。而传统民间艺术则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这些历史遗址,在上文提到的项王公园就是在对历史遗迹进行加固的同时,将其休闲化、娱乐化,让湖州人民能够舒心的畅玩。同时又用雕像来突出公园的主题,让人们一眼就能知晓,同时激发人们对项王的了解欲,这样就在无形之中将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城市空间不仅没有得到浪费,而且增加了城市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3结语

大多人都认为传统民间艺术离我们太遥远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过学校的学习,我们对生活中的传统艺术了解少之又少,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的规划者对于传统民间艺术越来越看重,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既创建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设计方式,又让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零距离的感受,能够鼓动大家去积极参与到传承历史文化中去。目前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论是在建筑上还是其他方面,或多或少的都融入了一些传统元素,形成独特的中国风味。现在应用最多的还是在宣传栏和城市围墙上,采用了书法字画的形式,将文明、环保、仁孝等现念传递出来,让人们能够自觉的去执行相关的规定。此外,还有雕像上运用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雕刻手法,既增强城市的观赏性,又让人们对雕刻有个初步的认识。传统民间艺术的伟大在于它永远不会过时,在繁闹的城市中依旧能够在传统民间艺术中找到灵魂的归属感,同时在于现代文化中不相冲突,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也能有很好的融入,提高了观赏性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等的破坏,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将它们结合起来,共创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蔡煜.浅析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中的跨界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7):24.

民间的传统艺术范文2

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认识

从传统艺术来看,其具有历史的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相应的文化精神传思想承。而艺术特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民族的精神不断进行弘扬,实现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延续发展,但是根据当前的艺术发展形式来看,传统艺术则是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手段以及蕴含的民族精神来不断向前进行发展。而现代设计艺术则是一种创新的体现,但是其本质的民族精神却离不开传统艺术的主旨,因为传统的艺术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它在历史的变迁中被遗留下来,主要是它具有的独特民族精神值得大家去不断的研究。相应的现代设计艺术则是根据民族精神的发展与物质因素的交融,这些构成成了现代的艺术发展形式,而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不断的发生演变,通过历史的洗刷,传统的地区民间艺术正在不断浓缩精华,而现代的设计艺术则需要在不断地浓缩和筛选中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恒定,然后这些留下的精华则是继续成为传统艺术的延续。

东北地区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关联性

众所周知,东北二人转是具有东北特色的传统艺术,其在赵本山老师的带领下逐渐变成当前的艺术文化主流,其观赏价值很高,但是其发展确是非常坎坷,因为很多的民间艺术在艺术的发展长河中逐渐消失。从东北的二人转中可以看出,生活在东北人们生活现状,从具有东北特色的传统艺术可以看出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因为人类的历史在不断进步,并且随着历史的变迁,传统的民间艺术不断进行浓缩变化,而现代的设计艺术则是在以前的传统艺术上不断进行创新,并且结合当前的时展现状,以艺术人的眼光来对传统民间精神的延续。因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不断的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进行模仿和继承,因此对于东北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来看,二人转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的艺术欣赏,但是在不同的传承者对其艺术的诠释观点不一,造成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始定的关联性,在现代设计的艺术中离不开传统民族精神。

东北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的延续性思考

在对东北现代设计艺术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的现代设计艺术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肯定,要从根本上符合历史的发展,这样其相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才显得更加有意义。所设计出的艺术需要根据传统的标准进行评价,现代设计艺术是以传统的思想作为基础,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之后存在着相互交叉与统一的关系。所以东北的现代设计艺术从创造与发展的本质来看,其实是东北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延续,同时当前的设计艺术会成为将来历史的发展传统,随着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东北传统民间艺术在不断地进行沉淀其内在文化,因此在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上要明白的是设计传统不能长远的发展,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延续,因此对于东北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要结合历史的发展因素,同时还要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来进行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

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文化的精粹还是文化的内涵都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民间传统文化,使得现代艺术设计也应具备浓厚的中国特色,使其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在设计时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不能泯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本文主要探讨了东北地区民间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延续,探讨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方向和出路,从而在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构建出现代设计艺术。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周慧赢 (1982.7-)女,黑龙江牡丹江市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梁世磊(1982.8-)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讲师。

民间的传统艺术范文3

关键词:民间剪纸;图形设计;中国元素;民族性;图形视觉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53-2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丰富和多样性的艺术形态,为探索现代图形设计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从审美意识或创作形式上看,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图形设计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都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现代图形设计需要从这一民族文化的本质寻找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符号,并与国际的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质的飞跃。另外,面对视觉符号的“本土化”语言严重缺失的现象,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对现代图形设计来说非常重要,社会有责任使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融、接轨,从而使现代图形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能产生更多的共鸣。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起源与现状

(一)民间剪纸的起源与发展

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公元前1600-前1064年)就有用皮革、金银箔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在河南辉县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剪纸艺术的雏形。目前发现的剪纸实物最早的是1959年在新疆古丝绸之路附近发现的5幅南北朝团花剪纸,里面有对猴团花、对羊团花、图案。这说明民间剪纸艺术至少存在上千年的历史。

(二)民间剪纸艺术概述

作为中国最为广泛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剪纸不仅仅只具有装饰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对生活中衣、食、住、行以及主观精神行为的喜、怒、哀、乐的表达与抒发。剪纸的取材大多来自喜庆节日、欢庆五谷丰收、民间传奇故事等,既富有人文情趣,造型又精美可观,因此深受民众喜爱。如今,剪纸已经不仅局限于装饰生活的范围,已经成为了艺术形式的一种,受到了民艺爱好者的广泛收藏。民间剪纸艺术受地域划分、生活习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如南方的剪纸多清雅秀逸,而北方的则苍劲浑厚。但是随着文化的交流,剪纸相互融合,南方剪纸出现了很多粗犷豪放的作品,然北方剪纸也不乏秀丽工整之作。剪纸的题材来源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生活题材、吉庆寓意题材、神话人物故事题材。因为剪纸的作者大多来自农村,所以作品题材大部分是来自于民间的实际生活。如喜庆节令、五谷丰收、牲畜兴旺以及参加田间劳动、亲戚往来等,有的直接表现自己伺养的家禽、家畜,如鸡、鸭、鹅、牛、马、狗、猫、兔等。也有的表现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梅、兰、竹、菊、牡丹、荷花、水仙,还有各种瓜果、蔬菜等。这些题材都来自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我国民间剪纸的现状

起初的剪纸活动大多分布在我国的农村,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剪纸是依照着一定的样本剪,这些“样本”均由家里的女性长辈珍藏,一代代传承下来得以保存。经过世代的流传,剪纸“样本”也慢慢地被修改成更能反映剪纸者自身心情境况的新“样本”。 有些技艺高超的剪纸艺人,不看样本,也能得心应手地剪出新花样。每件作品再经过几代人的演进改良,千剪百炼,越变越精巧。然这些新花样又吸引和影响着周边地区的人们。其中陕西的“剪花娘子”库淑兰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热爱剪纸,她的剪纸以原始画片做图形,具有浑厚的色彩肌理效果,色彩艳丽,造型生动活泼,也有人将其称为“俏色剪纸”,极具艺术价值。

创作出这些精美艺术作品的作者,大多数是那些不识字的家庭劳动妇女,在闲暇时刻用来打发时光以及维持生计的一项活计。她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不断创造出这些艺术精品,吸引着大批的追随者。在我国广大农村,剪纸这一民间活动曾使很多人找到对生活的共鸣。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生活发生了迅速的变化,民间剪纸正在渐渐失去依托的民俗文化背景。年轻一代农村妇女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教育方式的改变,已不再去继承民间剪纸技艺,民间剪纸已渐渐失去 “用武之地”,剪纸群体正在迅速蒸发。因此,保护剪纸艺人,实现剪纸艺术可持续发展,提升社会不同群体的文化素养,已成为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启示

(一)关于图形设计

尹定邦教授认为图形设计是“语言对思维的无能之处,恰是图形的有为之始”

图形是人类视觉形象通过相关媒介传达出的一种有一定信息的特殊的语言形式。在不同领域,图形都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它向人们传递信息、观念和情感,不受时空、地域、文化、民族的限制,为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图形作为设计的语言,在处理中必须抓住主要特征和细微差别,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比如手机、电话、电脑等在功能上有着相似点,但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中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而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图形语言,是设计人员追求的最高准则,因为这样的图形才能达到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必要条件,以便于人们对设计主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二)民间剪纸造型艺术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图形设计为了追求图形的新颖、奇特来引起人们的眼球,往往从自然形态入手,提取客观对象的本体特征,超越客观事物的外在形态,从而进行主观的有意识的重构和再创造。比如一些具象的图形,就是按照构成的形式规律,将具象物体进行打散、重构,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后进行重新组合,再创造出抽象的新颖的视觉图形,以达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满足不同群体的设计需求。这种图形创意造型方法和中国的民间剪纸象征性造型相比,虽然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却有着相近的图形再造观念和手段,使图形具有原始概念之外的新的涵义。在剪纸中,通常使用的表现形式有平视、对称、变形、夸张和混合手法等。

例如:麒麟、瑞虎、祥狮、凤凰等是中国民间瑞兽,是用来表达祈福驱邪的重要题材,在表现这些特殊形象时有着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固定形式,如:龇牙咧嘴、一身正气等。而这些动作经过剪纸的刻画和表现,多了一份质朴可爱、憨态可掬的形象,利用图像的夸张变形,按照主观愿望进行创作,同时利用心理进行调试,使剪纸艺术更具有表现力和生命力,进而体现出图形创意的精髓,形成新的视觉中心,吸引受众的眼球。

(三)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图形设计的启示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题材、表现形式等与社会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将民间剪纸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现代图形设计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现代图形设计服务。如今,在强调设计民族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优点,结合现代图形设计方法,使现代图形设计扎根在民间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从而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演绎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格”。

参考文献:

[1]毛德宝.图形创意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郭庆丰.纸人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广东:新世纪出版社,1995.

[4]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编辑.陕西民间剪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5]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安塞县文化文物馆编.安塞民间剪纸精品[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7]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8]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民间的传统艺术范文4

一、传承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精神

潮汕传统民间工艺蕴藏优秀潮汕文化传统,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彰显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精神和艺术情感。在题材表现上新颖独特,内容丰富多样,与潮汕民俗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强大生命力正源于扎根在潮汕文化这一片深厚的土壤中,生命之水源远流长,产生出融审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艺术特征。教育部门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初,粤东四市中小学课程中就有计划地把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纳入美术课程教学中,但成效并不显著,蜻蜓点水的鉴赏方式及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冲击,没有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的文化价值所在。其实,潮汕传统民间美术的教育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潮汕传统民间美术蕴含的文化精神、美学思想和艺术美学可以提供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教育价值。2013年制定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确定为人文性质,强调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表明美术课程并不只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还应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学生通过认识和了解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思维方式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潮汕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学生保护和传承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良好意识,塑造学生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性,使学生承担起使祖国文化繁荣昌盛的大任。

二、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审美教育作用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描述未来的社会图景时,认为未来的社会将是“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和谐统一”。情感的满足与科技发展是同等重要的。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取得充足的保障,精神生活却变得不协调起来,我们忽视了向与生活最为紧密的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学习。学习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并不只是看到它表面的形式风格,愉悦于物象的外形、色彩、空间、透视、肌理等,还应学习潮汕传统民间工艺内在特性。在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中,深藏着至真至纯的生命力量,其理想愿望与情感表达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呈现出本民族的心理情感结构和审美定向模式。生活是民间美术创作的源泉,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为己任,而是致力于审美客体的生命追求,使主观与客观完美相结合。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美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民居装饰到每年的游神赛会、潮剧演出,处处能感受到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同时,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图案、材质、品格、工艺上能唤起人们审美的,转而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如潮汕抽纱工艺作品《鳞羽图》独具特色,构图饱满,图案设计丰富多样,喜用龙凤吉祥图案作为题材,寓意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欢乐升平的和谐社会气氛,表达崇尚美德的生活意愿。学校基础教育中如果合理地进行民间美术的课程设置,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性人才起到现实的审美教育功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感受能力,以正确的美的观念领悟和赏析潮汕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潮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教育中的时代创新人才培养

民间的传统艺术范文5

    一、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的传承保护

    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流传、发展已有180年的历史。“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刻画人物准确传神,表现手法细腻入微,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敷彩匠心独运,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其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使“泥人张”彩塑艺术更好地传承保护下去,1959年在“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的主持下成立了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泥人张”开始首次面向社会招收学员,“泥人张”彩塑的创作从封闭的家传式走向了公共创作,发展成为社会性艺术事业,由此使得“泥人张”彩塑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彩塑工作室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2006年5月20日,天津“泥人张”彩塑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天津的“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作为艺术品的制作者和经营者现在仍然采用手工作坊模式进行生产。原因是批量生产难以完成高艺术价值的作品,需要极大精力和技艺去刻画;培养一个高技能的手艺人需要漫长的时间,然后日后“弟子”自立门户,反而会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也不利于企业自身长久的发展。综合考虑,张宇对自己的“作坊”较之先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现如今“泥人张”的作品,部分精品由张家传人亲自完成,价格不菲,并且专门配备专业收藏证书和传人印章。另一类则是由作坊雇用工人完成的旅游纪念品,相对物美价廉。同时由专门生产泥塑的工厂为其供货,使得供货渠道得到了相对的完善,从根本上解除了生产材料的后顾之忧。“泥人张” 随着经营方式的改变,还采取在社会上招聘优秀设计者和熟练工人的方法,使得作品更好的面向大众。同时管理上也进一步加强,并逐步由封闭的手工作坊向着市场转变。如今,“泥人张”也开始把产品打向海外,主要以艺术品的形式小批量输出,对象主要是国际上的“收藏大户”,用于珍品收藏。在国家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形势下,作为北方民间泥塑代表性样本的“泥人张”也在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着改变。天津“泥人张”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商业契机,进而随着生产的扩大推演到产业化改革的新阶段。

    随着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的产业化进程的发生,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艺术产业化的开发过程中仍然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客观研究,政府应发挥在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中的主导地位,调动民间力量去积极参与,不断推动民间泥塑艺术有序合理的产业化进程,营造全民重视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必然能够推进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二、天津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产业开发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始创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以其印绘结合的特点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杨柳青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流传至今已经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物质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单一的年画形式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现代生活需求。新形势下,天津杨柳青画社成立年画产业开发部,由专业人员开发独具创新理念的新产品,从2009年3月开始,画社总共研发出年画题材的内画壶、瓷瓶、折扇、拼图、剪纸、手机链品、琉璃挂件、金属书签等8大载体的200多款新产品。新载体年画工艺品投放市场后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天津地方文化的品牌影响力。这些新载体的年画艺术品每件售价从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可以满足各阶层大众消费的需求。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在天津杨柳青画社的积极探索下,成功的研究出一套适应当代社会条件的生存模式,在保护与传承杨柳青年画艺术同时,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大胆创新,借助传统和现代的工艺技巧,将传统木版年画赋予新的内涵,形成一系列新时代特征的创新产品,彰显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独特的内涵和文化魅力,给予了年画事业新的希望,为天津杨柳青年画的长久保护寻找到新的力量。

    天津杨柳青画社为了开发出贴近人们生活以及物美价廉的产品,他们参加国家非物质遗产展览会、国际手工业博览会、国际礼品博览会等一系列大型展销会,调研新时期年画赋予的新载体,走向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深入了解考察市场的需求,赴原材料产地了解载体材质,深入载体加工地,摸清制作成本,制定合理销售价格,成立年画新产品销售队伍。由于年画新产品的开发准确的了解群体需求,新产品上市后成功的做到当年设计,当年投产,当年受益。天津杨柳青画社认为年画产业在新时期下应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天津“泥人张”彩塑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在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产业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其它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保护与传承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掌握传统工艺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有的民间艺术传承困难直至逐渐萎缩,甚至一些传统民间艺术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现存的许多工艺产品粗制滥造、没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缺乏创意。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天津民间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民间艺术行业发展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地方民间艺术缺乏产业化的运营,民间艺术行业管理模式与保护方式的单一,民间艺术发展需要的人才匮乏,民间艺术发展资金短缺等。笔者通过大量调研国内外先进地区民间艺术的保护情况,以及借鉴成功的经验,对天津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产业开发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宣传民间艺术,扩大社会影响力。一是制作一系列民间艺术宣传片,利用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建立民间艺术信息化网络平台进行推广活动。三是定期举办传统民间艺术节。这是促进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制定适应天津市民间艺术特点的保护规划,完善保护制度。各级要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对重要的民间艺术人才及其作品建立档案,使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系统全面的保护。

    (三)建立系统完善的传承机制,提出全面合理的民间艺术保护措施。一是对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二是要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鼓励和组织老艺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创作。

    (四)成立民间艺术协会,打造特色民间文化。积极开展“民间艺术文化节”和“优秀民间艺人手艺大赛”评选活动。二是民间艺术要和当地旅游品牌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旅游景区和景点,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品牌。

民间的传统艺术范文6

关键词: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民间舞课堂;可行性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江苏多元化形式又兼具南北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江苏传统民间舞种类十分丰富。江苏传统民间舞是江苏地区不同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传承和流传,具有其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的舞蹈形式。到目前为止,记录在册的约有四百多种,这些舞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海安花鼓、睢宁落子舞、南京手狮以及傩舞等还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江苏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将江苏传统民间舞引入课堂,把江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元素与教学实践有效的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江苏艺术类高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概况

(一)江苏传统民间舞蹈的分类

江苏地处南北之交,其传统民间舞也汇集南北特色。从地域划分,江苏民间舞可为苏南、苏北两大块,但在江苏,这两大地域的民间舞却截然不同。江苏南部地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之称,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南地区的舞蹈也如这里的地理人文环境一样,有着迷人的俊秀、委婉之美。具有代表性的有常熟的《浒浦花鼓》、苏州的《挑采茶》、无锡的《渔篮虾鼓》等。苏北地区与安徽、山东两省接壤,舞蹈风格也与之相互影响,散发着古朴、豪放的艺术特点。不仅如此,苏北地区民间舞蹈有较强的技术性,舞蹈中伴随着高超的技巧,这是苏北民间舞蹈的特色,亦是亮点。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徐州睢宁的《云牌舞》和《落子舞》、盐城的《二龙夺珠》、南通的《杨柳青青》等。当然,这里的南北风格只是相对而言,例如,南方有刚劲豪放之舞,北方亦然,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其次,从生活习俗划分,江苏民间舞可分为风俗类舞蹈和宗教祭祀类舞蹈。所谓风俗类舞蹈指的是节令中庙会、香火会中的与小戏、说唱等艺术形式组合成节目或节目群的舞蹈,例如,“龙灯”“舞狮”“滚灯”等;宗教祭祀类舞蹈指的是穿插在宗教仪式中或者具有一定的祭祀功能的舞蹈,例如,“跳五猖”“解表”等傩舞以及道教舞蹈打醮法事等。除此之外,从表现内容上划分,江苏传统民间舞还可以划分为模拟类舞蹈和表现类舞蹈。

(二)江苏传统民间舞蹈的特点

1.水文化

正如唐代杜荀鹤所描述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水”造就了江苏独特的水泊之乡的形象,也“流进”了江苏的传统文化中。在江苏传统民间舞中,就能找到“水”的特点。首先,反映水乡生活的民间舞种就不计其数。例如,《摇快船》《荡湖船》《踏潮舞》以及表现水乡民间传说的《河蚌舞》《田螺女》等。其次,从舞蹈动律上看,因其独特的水文化,致使江苏传统民间舞的律动中亦存在这种水乡生活劳作的痕迹。比如,在《渔篮虾鼓》中的碎颤律动,就是一方面来源于渔民打鱼时,脚踏木板,引鱼入网的劳作过程;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人们模仿船行驶中的上下起伏。

2.特有的动作表现形式

相对于北方民间舞的热情奔放,“细腻”“灵巧”和“精致”是江苏传统民间舞动作的主要特点。江南的山灵水秀与吴地的文化风俗,深深影响着这里的传统民间舞。例如,《渔篮虾鼓》中的“颤”,不仅是膝部的颤动,而是更加注重脚腕发力的碎颤。要求“颤”而不“板”。这种对身体关节运动细致入微的要求,是江苏民间舞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又如,《渔篮虾鼓》中的“摆动”,不同于云南花灯“崴”,而是强调胯部的水平横向摆动,恰恰体现出江南水乡女子的委婉含蓄之美。

3.道具的运用

道具舞是汉族传统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江苏传统民间舞来说更是如此。江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使用也非常频繁,大到龙灯、马灯,小到花鼓、花篮、莲湘。不仅如此,江苏传统工艺如刺绣、雕刻、绘画等,也会在舞蹈道具上得到运用和发挥。

二、现有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课堂教学现状

(一)现有民间舞课堂教学内容及训练重点

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现有的民间舞素材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汉族民间舞素材;第二部分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素材;第三部分是传统、典范组合课程。这里的汉族民间舞素材主要是围绕着“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以及“山东秧歌”(女班:胶州和海阳秧歌/男班:鼓子秧歌)三大块内容,少数民族素材主要是围绕着藏、蒙、傣、维、朝五个部分内容进行的,而传统典范组合课是在完成全部民族素材内容后进行的,主要分为汉族组合和少数民族组合两个部分。这样的内容安排方式,一方面是沿用国内顶尖舞蹈专业院校的内容模式,另一方面,每一个纳入课堂的民间舞素材对于教学及培养人才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训练价值的。例如,藏族素材的训练,除了解决学生基本的舞姿感与协调性,还能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膝部的运动。包括松弛的颤动、有控制的碎颤、具有顿挫感的顿颤以及需要运用腿部肌肉张弛有度的屈伸等。除去身体的各方面的训练功能,通过藏族素材的训练还能够让学生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和艺术特点。“顺边美”动态形象的训练还能为今后与藏族舞蹈动态相似的民间舞的学习以及剧目的排演奠定基础。

(二)以动态形象分析法来看现有课堂民间舞素材

舞蹈是以身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具有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民间舞的动态性、综合性和直接传承的文化特征,均体现在舞蹈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与设置上,也体现在舞者和参与者互动的心态中。所谓动态性像分析法是指以动态形象作为切入点,采用综合性、概括性的划分方法。这种采用动态性、综合性的划分方法把中国民间舞蹈划分为:农耕、草原、海洋、农牧、绿洲五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型民间舞蹈有汉族舞蹈(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山东秧歌)、傣族舞蹈、朝鲜族舞蹈。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性的有蒙古族舞蹈。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的有藏族舞蹈。绿洲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性的有维吾尔族舞蹈。

在现有课堂教学的民间舞蹈素材,除了海洋文化型民间舞蹈没有涵盖外,其他文化类型的民间舞蹈基本都有所涉及。课堂汉族舞蹈素材虽都同属于农耕文化,但因地理、历史和劳作方式的差异,其文化传承方面均有不同。例如,东北秧歌属于关东文化的产物,安徽花鼓灯属于淮河文化而山东秧歌则有齐鲁文化的遗风。

三、江苏民间舞引入课堂的可行性

(一)民间舞素材引入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每种舞蹈还有不同种类的表演形式和风格。但是四年制本科教学无法将所有民族的舞蹈融会贯通,我们只能提取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代表性和较强训练性,并有一定艺术升华空间的民族舞蹈或者舞种来进行教学。早在50年代,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下乡采风,寻找可以做为教学的民间舞素材。江苏民间舞也曾被列为可做民间舞教材的“种子”素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江苏传统民间舞还是错过了“首班车”。时过境迁,现在教育政策和教学环境越来越好,社会对于艺术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内容,更新及完善民间舞课堂教学大纲。

(二)江苏民间舞引入课堂的原因

首先从地域风格代表性分析,曾有学者认为安徽花鼓灯可以代表华东地区民间舞蹈的主体风格。但笔者认为,安徽花鼓灯具有强烈的淮河流域文化特点,虽与江苏民间舞同属于农耕文化类型,但是无论从动态上、风格上还是从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分析,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以吴文化为主,越、楚文化相影响的文化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形成的民间舞蹈具有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以及两种文化相交的“稻作渔捞”文化的特点。例如,江苏民间舞中落子舞、跳当当、云牌舞等就属于农耕文化类型下的民间舞蹈;摇快船、浒浦花鼓等则具有较浓的稻作渔捞文化特点;流传在南通、盐城一带的跳马夫却属于海洋文化类型的民间舞蹈。而海洋文化类型的民间舞在现有艺术类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中尚属空白。

艺术类高校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中专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培养“文舞相融”的艺术人才,所以教材内容涉及文化类型越全面越好。此时江苏民间舞蹈考虑可以作为长江三角洲舞蹈风格之代表性素材列为民间舞教材。

其次,从训练价值上分析,江苏民间舞蹈风格不同于东北秧歌的艮劲十足、安徽花鼓灯的灵巧机敏,更不同于山东秧歌的豪放大方。而是江南水乡味十足的细腻与精致。这种细腻的动作动态训练一方面可以填补现有课堂教学空缺,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舞蹈中对于小关节的控制能力以及有助于女班课堂教学中对于女性内心情感的挖掘与释放。

再者现有汉族民间舞课堂道具主要是扇子和手绢,而江苏民间舞中的莲湘、响板等道具进入课堂,可以丰富现有民间舞课堂教学汉族民间舞的道具训练。

除此之外,江苏民间舞虽未被列入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课堂,但是江苏传统民间舞蹈和以江苏民间舞为素材的艺术作品却很多。例如,《担鲜藕》《水乡送粮》《水乡童谣》《小城雨巷》等。这些作品不仅脍炙人口,还获过许多国内外的大奖。作品《担鲜藕》运用江苏民间舞的动作元素表现一位少女采摘两筐鲜藕后的喜悦心情,该舞蹈在1986年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而江苏现有的传统民间舞也有着很强艺术性和观赏性。

广场、课堂、舞台是民间舞三种表演形式,缺一不可。江苏传统民间舞在民间有着丰富的原始素材,而在舞台上又有着出色的艺术作品,却唯独缺少系统科学的江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为了更好的传承发展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有必要填补这一空缺,将江苏民间舞素材补充到现有的高校课堂教学内容。

(三)尝试将江苏民间舞素材提炼为课堂教材的舞种

1.睢宁落子舞

睢宁落子舞是一种独具苏北特色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经世代有序传承,由“汤家落子”发展为“下邳落子”,最后演变成今日的“睢宁落子”。睢宁落子舞中女子耍红巾、持竹板,动作妩媚多姿、轻盈俊美;男子打莲湘或霸王鞭,动作英武潇洒,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上升空间。如果将睢宁落子舞提炼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于北方汉族民间舞具有苏北地域特色的汉民族舞种;另一方面可以丰富现有课堂教学汉族道具的训练与使用。

2.渔篮虾鼓

渔篮虾鼓是一种具有江南稻作渔捞文化特点的民间舞蹈,流传在江阴东部。它的“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动作特点极具吴地水文化的特点。如果将渔篮虾鼓的动作提炼到课堂教学,可以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膝部微颤中对于舞姿的控制和把握,填补汉民族民间舞课堂的具有江南水文化动态素材的空缺。

3.跳马夫

跳马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同时又具有海洋文化类型民间舞蹈的特质。舞蹈散发着历史的沧桑感,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跳马夫是江苏民间舞蹈中比较适用于男班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素材。如果提炼跳马夫的舞蹈素材进入课堂教学,可以丰富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蹈课堂汉族男子的教学内容,其海洋文化类型的特质也可完善现有高校民间舞课堂的文化类型。

除此之外,莲湘、海安花鼓等民间舞亦可作为选修课内容或者课堂辅内容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