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阴阳五行;饮食养生观

【中图分类号】TS9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其中蕴含大量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想,如“五行学说”中,“五味”对“五谷”膳食结构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人们的择食关键。“医食同源”巧妙地将饮食与用药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称中国一绝。中医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一个挖不完的金库,值得我们深究。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体现的中医哲学思想

1.1 阴阳学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调理阴阳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机能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属性, 阴是指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阳是指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1]在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因人、因时、因地择食的饮食观。

1.1.1因人择食

阴阳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类型;将食物划分为温热、寒凉和平性三种类型。“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灵枢·经水》)告诉我们:饮食因先辨其体质再决定吃什么食物调理。偏阳者应少食温热性食物,而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否则将会导致阳亢及伤阴;偏阴者应少食寒凉食物,而食平性和温热性食物,否则就会导致阴盛阳衰。阳虚者宜多食温补之品;阴虚者宜多食甘润生津的食物。

1.1.2因时择食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体现了阴阳学说中“因时制宜”的观点。日出、春夏属阳,日落、秋冬属阴,人体饮食需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温热食物,如生姜;秋冬、下午宜食寒凉、滋润食物,如萝卜。

1.1.3因地择食

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呈现出复杂的地域差异,阴阳学说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我国南方属阳,北方属阴,南北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各地人们的口味也因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带湿气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气候干燥,容易出汗,喜食润燥食物。由此说明,饮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2 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自然就被纳入到这一结构模式中,如把食物分为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麦、菽、稷、麻、黍),五畜(羊、鸡、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枣、李、杏、栗、桃)等。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在五味中分别是酸、苦、甘、辛、咸;在人体五脏中是肝、心、脾、肺、肾;在季节中则是春、夏、长夏、秋、冬。各五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食物五味与人体五脏来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柩·五味》)同样,五脏与五季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季属木属肝,夏季属火属心,秋季属金属肺,冬季属水属肾。由五脏与五味,五脏与五季的关系可以得出五季与五味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关系对饮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响,饮食只有在不违背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着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1.3 病因学说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饮食病因”在中医思想里面占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失宜直接影响脾胃消化、运输功能,导致营养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饮食不卫生造成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在告诉人们不宜食变质、腐败、不洁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灵枢·小针解》:“饮食不节,而疾生于肠胃”,饮食不节包括“食量无节”和“饮食无时”。饮食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少使人饥饿,水谷精微不足而营养不良;过多则使饮食积滞于胃肠,引起消化不良。饮食无时是指没有按时规律的饮食,饮食应按四季,早中晚规律进食。

饮食偏嗜即为嗜食偏寒、偏热、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咸之物,以及嗜酒等。长期饮食偏嗜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

2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饮食养生

2.1未病先防:调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过饮食养生来维持机体平衡,而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纳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纳腐熟水谷”, 食物中的精微物质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气血输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及维持其活动。脾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损,人体脏腑机能将会随之受损。因此,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传统中医饮食养生观强调必须以脾胃为本,[2]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认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中医认为养脾胃的关键在于饮食,五味偏嗜、过硬、过烫、过多或不规律饮食均会影响脾胃健康。因此,饮食只有以温、软、素、淡、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偏嗜,寒温适宜,阴阳五味调和,方能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

2.2 调理阴阳 寒温适宜

饮食养生应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为依据来调理人体阴阳,使人体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调理阴阳包括补益阴阳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气,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按照阴阳学说划分属性:如食物、人类、四季、地势的阴阳属性。因此饮食宜三因制宜、寒温适宜。《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正是体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调理阴阳的目的。总之,调理阴阳、寒温适宜是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重要饮食养生方法。

2.3谨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属性在人体五脏中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又制约着,因此,五味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将导致脏腑阴阳失衡,脏气功能紊乱,进而生成疾病。例如:过食酸,会使肝气偏盛,从而伤害脾脏,使脾气衰竭;过食咸,则使骨质受到损伤,引起心气抑郁或者肌肉萎缩;过食甜,可引起心烦胸闷,面色发黑,或使肾气失衡;过食苦,可使脾气受损而不濡润,胃气损伤而胀满;过食辛,会使筋脉损伤而松弛无力,精神消沉。因此,饮食应“谨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饮食在中医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遵循“阴平阳秘”的健康观,“健脾调胃,去除诱因,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养生观;使机体维持动态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学;传统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31-0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一种人生的美学,它存在的作用和性质并不单单是在于传播美的知识和涵养,更重要的是提升和培养人的生存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美学理念“天人合一”、“孔颜之乐”等等无一例外的显示出了这种审美的追求和意境。下面我将举出一些深入人心、饱含美好象征意义的例子。

1.莲花――高洁、典雅。象征意义之一:君子之气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示清廉刚直,个性高雅之意。象征意义之二:吉祥美丽和美。莲又称荷,而“荷”与“和”谐音之词,因此民间便赋予荷花为和气、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间很常见的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执荷,另一人手中捧盒,盖取其谐音之故。象征意义之三:寓意美人之意。莲花因其水生,在众多花卉中尤显洁净、高贵,常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清纯,多用“出水芙蓉”,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施,其故事也多与采莲、浣纱联系在一起。曹植的《洛神赋》也有“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样的将美人比做莲花的诗词。而莲花洁净、美丽,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

2.水――上善若水、万物之源。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滋养万物,灵气皆然。这里实际是暗喻做人的道理,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得到了各个时期文人雅士的青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代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无一例外的不是道出了水的柔情和水是万物之源的含义。

3.蝉――独立、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人民独立且高洁的人品。

4.梅花――花中四君子之一。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是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张泽民的诗词中“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而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都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象征的植物代表。

5.松竹梅――岁寒三友。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古今庭园几乎无竹不园,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另外,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6.明月、白云――思念之情。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张九龄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教学;分析;建议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尤其在绘画艺术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绘画大师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贡献了无数经典作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思想的革新,绘画教学中产生了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绘画教学的文化基础

在绘画教学的最初阶段,是对绘画技法的相关教学,可以说是绘画学习的技术基础。然而绘画艺术的最终发展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所以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文化储备才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不再以文化课单一指标的考量决定学生的未来,但在此背景下,文化课水平依然影响艺考生考试的整体成绩。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影响绘画的学习,制约他们绘画水平的提高。所以,无论在哪一阶段的绘画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绘画教学之中,为学生绘画水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

随着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教学实践中的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建设,不断进行学科的完善。艺术类教学虽然覆盖面不及常规教学,但也肩负着艺术人才的培养责任,同样需要进行教学的革新。将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能够充实绘画教学的内容,完善绘画教学的课程体系,为绘画教学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3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绘画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创造受到各方思潮的冲击,动摇了传统文化在绘画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西方文化的输入,让部分国人轻视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逐步向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迈进,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提升强有力的文化支持。[1]绘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绘画人才,更高目标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艺术影响力,推动世界绘画艺术的共同繁荣。所以,在绘画教学中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培养我国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文化复兴的重要保证。

2 分析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问题

2.1 绘画教学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艺术生高考中,我国把文化课成绩同专业成绩一样作为升学的考量,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想让艺考生们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2]但实际上,由于艺术考试对文化课成绩的分数线设置较低,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了解和主动学习更加难以实现。然而在大学阶段的绘画教学中,类似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大学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学生又缺乏自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相关教学管理的约束,传统文化的普及更加难以实现。

2.2 绘画教学中偏重于技法教学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导致高校的绘画教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弊病。如此一来,学生接受的绘画教学往往是偏向于西方的,[3]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绘画中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虽然西方的相关造型技法有着不可忽视的优点,但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绘画者独有的艺术源泉,是我们都应该掌握并传承的。

2.3 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在绘画教学中,虽然有部分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普遍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并没有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而且教学过程往往枯燥单一,学生参与感不强,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

3 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绘画教学的建议

为了提高绘画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绘画人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实践刻不容缓,必须让社会、学校、绘画教师以及学生产生应有的重视。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完善相关考试政策

在艺术院校以及相关艺术类专业招生时,除了对考生专业水平的考察,还应该注重对其文化知识的考量,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详细的研究和严谨的判断,适当增加文化成绩占艺考成绩的比重,在政策上引起绘画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3.2 更新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

与高中阶段的艺考改革相呼应,高校的绘画教学工作也必须作出调整。一方面,增加与中国传统知识相关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形式让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的集中W习,提高绘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考试的形式约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校园内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例如,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展,让学生们自发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融入绘画创作中,而通过展览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动了解和使用。

3.3 提升绘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绘画教学的一线工作者,绘画老师应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绘画教学的实际工作中,绘画教师除却这一本职身份,也应该是一名绘画创作者,[2]必然要具备一个创作者应有的素质。我们讲“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在对绘画知识的日常讲授之外,绘画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把传统文化融入作品的创作中。

3.4 强化绘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历史文物,不能将它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绘画教学以及绘画实践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绘画教学中,绘画教师可以把代表性强的以传统文化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详细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产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创作的强烈愿望。

4 结语

在这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难。同时,在对绘画的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对绘画教学的指导意义。经过相关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绘画教学,促进绘画教学的完善,培养更具文化底蕴的绘画人才,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参考文献:

[1] 刘劲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绘画中的借用[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2):114-117.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专美术教学;运用

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运用,有助于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在美术教育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学有所得。二是在学习传统文化中,丰富学生自己的艺术素养。

1.标志设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专美术教学,应该积极地将美术教学跟行业和社会的需要充分地融合起来。故而,在美术教学中,学以致用也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就用标志设计进行说明。作为中专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地将教学和标志代表的活动主题、企业文化、商品特色等充分地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在这些标志设计中有机地融入一些有关于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些元素,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对品牌、活动、商品的主题和文化气息的突出。举一例,比如就“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在这个标志中,融合了很多元素,有书法和印章等艺术元素,这一标志又很好地突出了当年那一届奥运会的重要的主题。该标志在选色上,设计的时候选择了具有喜庆颜色的中国红,也体现了中国的满足颜色,而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其主体则为印章,充分地将书法、中国传统的印章和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地通过艺术手法上变形和夸张,然后非常巧妙地幻化成一个人影———向前奔跑、舞动着的人形。与此同时,该“人”字的造型特别向一个“京”字,特别神似。该标志有着特别强的中国味道。以上所例举的标志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在一些标志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寻找准契合点才是关键所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积极地渗透传统文化艺术,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出不同的主题活动的一些门票。此外,还可以跟企业联手,知道学生在企业的序幕中进行实践练习,以做到学以致用。

2.美术绘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艺术

不同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体现着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绘画者在作画中,充分地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到风俗的特色、艺术的理解中后,所得到的的作品常常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以陶瓷进行阐述,陶瓷影响周边国家时期应该数唐宋时期中,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陶瓷接着就传入到了西方的一些国家。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里,他们在陶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进一步地创造,在没有手柄的装上手柄,与此同时镶嵌上一些华美的金银饰等装饰品。这又形成了另一种风格。故而,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地品画和赏画的时机,组织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受。进而促使学生们对画意的理解,对画技的掌握。有了这样认知,则可以积极对传统文化实施创造和传承。与此同时,在绘画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实施多种多样形式地操作,而不局限在某一种方法和方式上。我们就以写生进行举例,在中国画中,其要求一般都是以意境来表现事物。作为美术教师,所以应该积极地鼓励写生用中国画艺术来创作。

3.手工制作———传承传统文化艺术

以上所说的传统艺术设计到的油绘画和工艺制品以外,还有很多的艺术作品,他们跟娱乐、风俗、生活都有关。在这些工艺品中有剪纸、脸谱,以及中国结、年画等。作为中专美术教师,应该将美术教学和学生的就业联系在一起。将目前的教学内容实施拓展延伸。这样一来则可以将学生对文化的接触面实现拓展。并积极地提高学生的知识的系统性的全面、完整性。教师在基于生活化的传统艺术,且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实施美术体验活动。这样,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和提升。比如,我们可以用手工制作来进行阐述。在手工课中,可以通过剪纸来实现艺术的积极创作。在剪纸中,可以剪人物、花鸟、字等,在这一系列的手工制作中,促使学生在多次练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艺术。而且在手工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文化中风情和内涵。此外,如传统文化中的皮影戏教学和木偶戏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地利用生活中被扔掉的一些废品,然后做成木偶玩具。在手工制作中,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充分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有机地跟中专美术教学进行有效地融合,积极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实施挖掘,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为此,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方面契合点的寻找,做好标志设计;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美术绘画;以及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手工制作,只要从以上各方面进行努力,相信会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虞璀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畅.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253.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5

[关键词] 政治文化传统;圣人政治;全能政府;契约政治;有限政府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63-2

政治文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理解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政治时,政治文化是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不考虑政治文化,我们就不会理解政治实际上是如何运转的。因为政治文化第一为政治体系的确立提供合法性说明;第二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第三为政治统治体系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我们深入地研究中西政治文化,了解二者各自的主要特质和差异,对于理解两国不同的政治行为和建立我国新型的政治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1956年,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的概念,用来代替“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政治意识”等概念。接着,在他与维巴合著的《公民文化》一书中,认为“政治文化”是指“作为被内化于该体系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体系”。最后,在其《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他进一步将政治文化明确定义为“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根据这种概念,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基本倾向或心理方面。徐大同教授认为“它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普遍奉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情感、价值等基本取向。它由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气质、、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的政治行为方式、政治要求的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政治行为是它的外在表现,政治制度是它的凝固形态,政治学说是它的理性升华”。因为政治文化是超越阶级、党派界限和时间界限的,它比表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更准确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政治个性,所以政治文化是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根源因素。

哲学框架为我们理解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因为哲学是文化的基础。哲学包括三大部分:方法论、形而上学和价值论。方法论又可分为逻辑和认识论两部分;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和宇宙论;价值论可分为伦理学和美学。价值论来源于对世界的形而上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而方法论又是形而上的认识的基础,所以方法论是价值论的基础,而价值论就是文化的核心。

首先来看中西哲学的方法论差异。方法论包括逻辑和认识论两部分。逻辑从事寻求种种最后的标准,以便用以使我们的信仰得到根据又使得我们可得到真的知识。蒙塔古进一步指出人们的观念与信仰源自见证、直觉、理智、知觉和实践。人们在事实上也已经把每个这种源泉当作断定哲学真理的主要标准,因而跟这五种信仰源泉相应的有五种类型的逻辑学说:权威主义、神秘主义、理性主义、经验论和实用主义。也就是说,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靠这五种逻辑方法。从不同的逻辑方法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认识论、世界观和政治伦理价值。

在中国哲学的开端时期,就逻辑说,表现为对人作为超越性存在的精神境界、心理体验的可能性的寻求和对人作为超越性存在的现实伦理生活的可能性的寻求两类问题的互补。按照蒙塔古在《认识的途径》一书中对逻辑方法的分类标准,中国哲学的逻辑方法可归为神秘主义的逻辑方法,因为蒙塔古将神秘主义定义为:“通过超理智的、超感觉的直觉官能来达到真理”。神秘主义逻辑方法注重直觉,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宝贵的东西,所以中国哲学“没有明确区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界限,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还是浑然一体的”。

从这种重直觉的神秘主义逻辑出发,中国哲学发展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和用“道”表示的本体论。葛兆光在其《中国思想史》中指出: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一开始就与“天”相关,在对天体地形的观察体验与认识中,包含了宇宙天地有中心与边缘的思想,而且潜含了中国古代人们自认为是居于天地中心的想法。正是这种对天地四方的直观感觉和想象是古代中国人推理和联想中不证自明的基础和依据。从天圆地方,大地有四极八方为象征的空间观念出发,由此推彼,“人们会产生在空间关系上中央统辖四方、时间顺序上中央早于四方、价值等级上中央优于四方的想法。”当这种观念延生到社会领域,就会成为中央帝王领属四方藩臣的政治结构的神圣性和合理性。由于这种政治结构象征天地的器物,拥有与天地的“同构性”,而这些器物并非全体所有,所以只有拥有权力和能体察“天地之道”的人才能拥有它。对于宇宙时空即“天道”的探索、体验与玄想最终在思想世界积淀了一个大体成型的观念性框架,即人类生活在一个由“道”、“阴阳”、“四时”、“五行”、“八卦”等整饬有序的概念构筑起来的,天地、社会、人类同源同构的宇宙之中,在这个宇宙中,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一切都是流转不居的,整齐有序的流转时正常的,同类联系的感应式正常的,在这一秩序中体现的“天道”,是一切最终依据也是一切的价值来源。

那么人们怎么才能感知“天道”呢?“天道”就体现在“圣人”身上。《尚书・洪范》篇说:“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圣人是唯一能体察“天道”的人,所以圣人作为价值的代表,指导社会的一切行为。谁又是圣人的现实体现呢?是皇帝。《洪范》强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天子或君主秉承“天道”来治理天下。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生活中,由于圣人体察天道,而君主又是圣人的代表,所以对君主的命令需要绝对的服从,于是形成了“圣人政治”。圣人为王的理论在逻辑上不仅没有对限制君权的思想留有任何余地,反倒帮助君主无限制地扩张权力,形成绝对的专制权力。“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主对其子民拥有极大的支配权力,最终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国同构”、“君国一体”的认知。在“圣人政治”体制中,君主掌握绝对的政治权力,君主独揽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享有随时对官员和民众的生杀予夺的权力,“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民众只有服从的义务。由于皇权至上,而治理国家的官员又依附于君主,所以君权可以通过层层社会网络直接扩张到社会最底层。国家无所不及地全面支配整个社会,形成了全能政府。

从根本上来讲,西方哲学中的方法论主要是经验主义的,并辅之以理性主义。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有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城邦政治体制时就采取经验主义的方法。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通过观察和归纳得到演证推理的可靠前提。虽然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哲学一度沦为神学的婢女,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兴起,西方哲学逐渐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开始用“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世界,经验主义的方法论重新成为主要的哲学方法论。经验主义的方法论拒绝任何天赋观念,认为人们的一切观念无一例外地都是通过某种经验而产生的,所以主张知识应当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这种经验主义方法论把宇宙一分为二:人和独立于人的外部世界;人是认识外部世界的主体,而外部世界对人来说就是认识的客体。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虽然在人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上,西方哲学有过巨大的争论,但是经过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西方成功的将依靠超自然力量(上帝)的方法排除在可行的认识途径之外,从而将人的经验确立为认识主要途径。

这种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生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相反的“天人相分”的宇宙观。随着经验主义认识论取代神学认识论,西方的神权政治也走到了尽头,逐渐被权利政治论所取代。当神已经不能为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的时候,人就成了政治合法性的源泉,于是人民的同意就成为西方政治文化的圭臬。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西方传统的政治文化中,个人成为政治的组成单元,公民成为政治生活的主体和国家构成的基本单位。人们从自身经验认识到:个人无法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从而组成家庭、村社、部落和国家,所以国家是基于“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托付的权威”,也就是说,国家的产生是人们为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国家统治者的统治必须得到被统治者的认可,方为合法的统治。这种古希腊的政治传统被伊壁鸠鲁总首先提出,后来经过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发展,最终由卢梭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推向顶峰。

中华传统医学文化范文6

关键词:手工制作课;现状分析;意义;实践研究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学生在手工制作的探索中,培养了动手能力,提升了审美素养。手工制作课程――丝带绣制作与实践过程中蕴含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作等多种教育契机,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一、高职学生手工课之现状与分析

自学院针对全院女生开设《手工制作课》以来,我们看到了很多女生“从没拿过针,针线活零基础”到“穿针引线,游刃有余”的蜕变。本课题通过《手工制作课》的研究,让我院学生从动手能力出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实现对我院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让更多的高职院校女生掌握一门生活技能,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手工制作课程开设的意义

我院立足校园,开设了以丝带绣绣制与民族音乐赏析相结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手工制作课程。丝带绣将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绣的针法、技巧简单化,在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扩大刺绣地应用范围,将绣制地美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较好的实现了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一)高职学生手工制作课开设的必要性

通过手工制作的学习,教学生学会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丝带材料再利用,提高学生的美化生活的能力;欣赏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从中体会到手工制作与民族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热爱生活。

(二)增进音乐修养,培养审美素养

老师在教授刺绣的同时通过民族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通过对传统乐曲的聆听与赏析,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在音乐中受到熏陶,增进了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增加学生对传统刺绣的了解,提升基本生活技能

丝带绣作品虽然从原材料、绣制效果等方面与传统刺绣有了一些不同,但其所使用的针法和技巧都是从传统刺绣中改良而来的,这也为90后的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刺绣作品奠定了基础。让90后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老师传授的简单针法和技巧,完成一幅有主题、有意境的作品,并将所学能够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技能。

(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坚定信念

通过对刺绣和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能够在学生解决绣制难题、完成绣制任务等教学驱动中,帮助他们树立坚定信念,努力发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追求、持之以恒以及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手工制作课程实践中应强化的问题

一是加强专任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手工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取长补短,效律利用教学资源。

二是欣赏范作、激发创作灵感,杜绝“依葫芦画瓢”。质量高、数量多的范作欣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当学生看到精美的完成品,才会兴趣大增、跃跃欲试。范作的样式创新越多,越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个性的作品。

三是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指导老师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提前制作好手工作品。通过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通过自身努力形成技能技巧。同时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培养。并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同时加强纪律、安全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品质量意识。

通过实践,手工制作课作为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多形式的传递着、沟通着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想。在手工制作课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我院学生不仅具有专而精的动手能力,而且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态度,培养了诚实守信,努力创新的精神,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有效的传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