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整体和谐 有机论 兼容并蓄 复兴
一、近代西方科技的弊端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科技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进入大工业时代,然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产生异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科技在给西方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引入了黑暗的沼泽。许多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东方世界寻求解决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恰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李约瑟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认为中国科学在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传统道德精神中得到解答,将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整体和谐思想、有机论思想、兼容并蓄思想。
1. 整体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分为儒墨法道四家,他们内部的不同学派都持有和谐思想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崇尚和谐的特质。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关系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古代在许多专门领域已有系统的论著,如《黄帝内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如果说当代西方科学可以称为“精确科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科学可以称作“整体性科学”。整体和谐思想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黄帝内经》就吸取了儒家关于天地人相统一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整体和谐思想和整体研究的成果,也推动了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军事学、物理学、农学、建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展。如万里长城、无数雄伟壮丽的宫殿、巧夺天工的桥梁也是整体和谐思想的有力见证。
2. 有机论思想
有机论是一种把活的有机物当作整个自然的模式和比喻的哲学。它认为,有机物拥有物化分析所难以理解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因这个整体的统一作用造成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这种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每一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它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人类呵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从而将人文法则逐步推广到非人类的自然——从动物到植物,到所有生命的存在,再到大地生态环境。有机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医学、农学、手工学著作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有益导向。
3. 兼容并蓄思想
兼容并蓄就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自古以来,谦逊的中华民族就善于吸收前人和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文化,汉族的统治者利用通婚等手段使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是积极向汉族学习,促使自己“汉化”。中国还善于向外国学习,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时期形成鼎盛局面。然而,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并不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加工改造,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到了宋代,中国化的佛教的某些内容和思维方式被儒学吸收,并加以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思想,这些活动在当时对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科技崛起的可能性
然而,往往很多中国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和西方科技文明的崛起,探讨的只是“李约瑟难题”,却忽略了有这么一句话:“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近代西方文明确实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发展。
目前,经济社会全球化浪潮正在给东方文明的复兴提供一个巨大机遇,我们可以自信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而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会当仁不让的成为下一个科技崛起的中心。
参考文献
[1] 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1).
[2]李杏、丁振国,《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2
一、文人与琴
自古文人爱琴乐,历史上许多的文人为古琴而吟诗作赋,古琴乐器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被人们贴上了“文人”的标签。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道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想状态,在白居易的《清夜琴兴》一诗中也有“适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的情怀。古琴作为“乐之统”,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与青睐。文人爱琴之情结与古琴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思想、审美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其含蓄斯文的音乐气质迎合了文人们的喜好,闲适淡然的境界为文人们所推崇,清远高雅的格调与文质彬彬的文人气质相应相和。
既是文人,他们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者,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古琴音乐文化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儒家是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对人们的教化沿袭至今;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有着其不可小觑的影响;佛教思想的传入又使人的思想发生改变。故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体,与被传统文化所熏陶的文人志士的思想相符。
古代热衷琴乐的文人众多,其中包括阮籍、陶渊明、王绩等,这些人大多是德才兼备又有志向的雅士。阮籍信奉老庄思想,他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由于政局的黑暗,使得他怀才不遇,满腔热情不得释放;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的陶渊明,出身卑微,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政局下,他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①,本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却不得统治阶级的赏识,陶渊明就此隐逸田园,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王绩性情旷达,博闻强识,但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满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这些文人,儒学使之德高,道家令其避世,他们成了名符其实的隐逸之士。古琴音量低柔,音色内敛、不喧嚣,琴音流动若文人雅士的内心倾诉,世俗中的诸多不顺被化为琴音而道出,弄琴便成为他们抒发感情的最佳方式。
二、琴之德
何为琴德?刘籍在《琴议》中云:“夫声意雅正,用指分明,运动闲和,取舍无迹,气格高棱,才思丰逸,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越幽奇,参韵曲折,立声孤秀,此琴之德也。”古琴具备雅正之德,既有儒家“中和”审美思想,又具备道家仙风道骨的气概,还体现出佛家的顿悟与性灵的审美思想。古琴将“三教合一”,是儒、道、佛的糅合与统一。儒、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两大主流,颇具代表性,而佛教也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起来,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古琴艺术不仅讲究儒家礼学的“德治”与“中和”,还追求道家思想的自然超脱的人生理想。
1.儒治世
《礼记·乐记》中有:“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②,古代“乐教”思想十分重视人的修养和道德的提高,自西周起就开始推行“制礼作乐”,以音乐来教化于人民,而乐德是“乐教”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内容。儒家思想中,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这体现了人们对“德”的要求,通过“乐教”可以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提高,境界上的升华。古琴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样具备“乐教”的核心思想,对人有着深刻的教化作用,使人“心平德和”,达到“尽善尽美”的思想境界。儒家尚“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对人有着行为上的规范和道德上的塑造作用。孔门授徒讲学的“六艺”,其中“乐”就以琴为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道:“琴者禁也”③,“禁”便是对人们行为思想的一种规范和限制,在桓谭的《新论·琴道》也提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可见,古琴有助于对个体的道德人格与自我修养的塑造。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何晏注“中庸之为德”说:“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即中和,中庸即指中和为可常行之道,使人们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并达到至人至圣的理想人物。《论语·八佾》中孔子曾对《关雎》做出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④意思是说:“《关雎》这一乐章,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体现出一种调和与节制的态度。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轻”曰:“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特损益之,其趣自生也。”⑤作为古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溪山琴况》也推崇中和之美的思想,古琴之“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的审美标准是对儒家“中和”思想的表露,如此不偏不倚的琴学审美与孔子的审美标准相契合。
2.道修身
古时文人中不乏“鹤鸣之士”,他们都是有才德声望的隐士。鹤具备很高的德性,旧时文人常谈琴与鹤,他们认为琴、鹤都象征着高雅,白鹤仙风道骨,人们常常将鹤象征清高、有气节、有德行的翩翩君子。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鹤来比喻古时隐居的贤人⑥。古人的思想中,鹤也是富有道家文化的。琴与鹤的紧密关系,使古琴也被赋予了道家色彩,从“琴艺”走向了“琴道”。
道家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浸入古琴艺术中,对古琴音乐文化有着 深远影响。老子求“真”,崇尚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无欲无为,回归到最本真的质朴状态。东汉蔡邕的《琴操》中有:“昔伏羲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反其天真”便是教人回归自然和本真,是道家思想在古琴审美上的体现。桓谭的《新论·琴道》中认为,古琴可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古琴的琴音似人声,其便成为人与天交流的媒介,是道家“天人合一”的体现。
道家思想带有“避世”的情感,试图从自然中寻求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庄子·刻意》中:“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庄子热衷于逍遥旷达的人生境界⑦。在琴学发展繁盛的魏晋时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都回归自然,超然物外,隐居于竹林之中,成为名符其实的隐士,在出世的生活状态下,给后人留下了《广陵散》《酒狂》等琴曲名作。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爱琴之情可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琴是必不可少的。“无弦琴”是陶渊明的独创,在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中:“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潜不解音律,却在家中放置一张无弦之琴,每逢聚会,便抚弄一番表达其中之情趣。琴虽无弦,情感的抒发却可以通过无声的音乐来表达,这是对道家老子“大音希声”思想的诠释。
3.释养心
儒、道思想对古琴文化影响深远,佛家思想也对两种思想进行补充,“三教合一”共同作用于古琴文化。佛教的禅宗思想影响着古琴艺术的审美,古琴中有诸多与佛教相关的乐曲流传下来,有《普庵咒》《纳罗法曲》《释谈章》等。佛教讲究“顿悟”和“明心见性”,“顿悟”需要“无念”,要摒弃一切杂念,使内心清净。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清”:“地不僻,则不清。弦不实,则不清。心不洁,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也。”⑧古琴中,“清”客观上需要清静的环境,主观上需要自身“心清”的精神超越,同佛教的“顿悟”一样,需要远离尘嚣、心无杂念,方可达到“明心见性”的“至境”境界。
三、古琴音乐文化的高校教育价值
1.德——将入社会的立身之本
高校是大学生迈进社会的桥梁,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是其顺利步入社会,发挥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这是通过教育的“文化传递”这一特殊作用而完成的。古琴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高校古琴艺术的教育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首先是传统“道德”思想的完善。道德是文明的核心价值和人们的行为准绳,更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永恒主题。中国自古以德为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相当位置的“礼乐文明”中,“德”是其核心。重“德”的思想是亘古不变的,其仍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中居于首位。古琴音乐文化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礼记》中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德”,“德”是乐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乐教化的终极目标。“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琴承载了许多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符合乐教的核心思想。
2.真——影响一生的价值取向
压力与竞争使忙碌与嘈杂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样繁乱而浮躁的不只是客观存在的外界环境,还有人们的内心。现今的社会难免有些人为追名逐利而忘记“正心”,浮躁的物质社会使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在当今“高压”的社会氛围下,使一些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仅仅锁定于钱与权的获得而忘记内心的本真。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生命的真谛,领会生活的要义,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让心灵更真诚,生命更真实。古琴音乐的审美渗透出道家思想的虚静自然、无为超脱,古琴音乐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可以净化人们的思想,进入“物我两忘”“返璞归真”的思想境界。
3.文化语境下教育的民族性的发展
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爱国意识也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之一。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作为一朵浪花,跟随着历史的长河汇入我们当今的文化价值中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如今,我国大力提倡民族文化的复兴,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保留与继承的态度,而古琴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承载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叉、渗透,多元文化作为新的发展趋势融入了当今的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文化更加丰富,使一部分人盲目地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爱国意识需要培育和激发,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⑨,这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大学生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从而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复兴民族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使命,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所缺乏。古琴艺术不仅是音乐的演奏,更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历史,还是所承载的精神上来看,古琴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
高校是传承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去探赜浩瀚无垠的中国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在道德精神与审美层次得到双重提升。
(注:本文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如何培养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
注释:
①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42.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87.
③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560.
④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
⑤⑧王耀珠.《溪山琴况》探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31,7.
⑥李炳海.《诗经》解 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05.
⑦成玄英,郭象注.庄子注疏[M].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291.
⑨贺希荣,罗明星,朱美华.道德的选择: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70.
参考文献:
[1]易存国.大音希声:中华古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平.古琴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3]朱长文.琴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袁正光,陆莉娜.大学生综合素养导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独特民族气质和民族文化的外在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影响着中国社会,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也是影响至深,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不仅在当时领先世界,时至今日也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 衣食住行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衣食住行是所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最基础的环节,可以说任何人的一天都是从柴米油盐开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衣食住行上时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一身身漂亮的旗袍,把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也让外国影评人惊叹中国旗袍的端庄靓丽。旗袍,作为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从民国时期,由宽松肥大变为窄瘦,并有长短袖之分。一般款式为紧贴腰式,直领开右大襟,两开衩,钉扣绊,长至膝下略掩足,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至今仍深受欢迎,并成为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从满汉全席到民间小吃,传统文化在饮食上的影响力更是巨大,饺子、元宵、月饼、京八件、沙琪玛等更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电影《满汉全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中国饮食文化热潮,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来到中国品尝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以故宫和拙政园为代表的传统中式建筑,在雍容华贵中不失娴静优雅,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至今仍为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在出行方面,虽说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车马舟船,但是在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说,人们都喜欢在私家车中悬挂保佑吉祥的饰物,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出行方面的物化表现。
2 文化娱乐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娱乐是社会生活的另一个主要方面,也是社会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享誉世界,齐白石、张大千更是世界级艺术大师,在2013年12月2日的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中国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以1.288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人们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喜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国粹京剧更是蜚声海内外,深受群众喜爱,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的精彩唱段余音绕梁,业余票友的精彩唱腔也是功力深厚,夏日的公园里、广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票友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你方唱罢我登场,尽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们带来的快乐。此外,杂技、下棋、抚琴、扭秧歌等其它文化娱乐活动也深受群众喜爱,经常在民间的街头巷尾出现,这些文化娱乐活动都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 体育活动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活动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十分丰富,武术、荡秋千、太极拳等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最为人们熟悉。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至秦汉形成流派,并有著作记载,在宋明时期达到巅峰。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荡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现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在公园、广场甚至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4 医疗保健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说到医疗保健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不讲到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人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现在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除了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这些隶属于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外,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逐步认可欢迎中医。可以说,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
5 人际交往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和,而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礼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把礼翻译成礼貌、礼节、礼制都不准确,因为礼是中国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中国古代的政治典章、法律法规、人际交往等都属于礼的范畴,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的礼仪文化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对于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中国礼仪文化原则的体现是对人的尊重,即应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换位思考,凡事多替他人着想,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接触的密切与加深,东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摩擦与碰撞,中国文化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向,面对不断涌入的大量的形形的陌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个人本位主义等概念的接纳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中强调的个体概念没有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意识突出,在“为别人”与“为自己”这两种鲜明的观点,更为鲜明概念是中国文化中“族”的概念更加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家”的概念,两种文化所辐射的层面是不同,对两个文化下所产生的价值观有着长远的影响。暂且不评价东西方文化孰高孰低,礼文化中核心的“和”与“敬”确实弱化了个体的影响,中国古代广为流传至今的“孝慈、友悌、忠信、仁义”等观念都是在讲,我要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让华夏儿女养成了忠恕诚信、勤劳敦朴、谦恭温良的民族性格。礼文化中教化人民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观念既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又能够区别于西方文化。
二、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融合民族各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有机构成体系.其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祖爱国,崇礼厚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儒道互补,以和为贵.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从中国古代到现代有关“礼治”与西方“法治”的探讨从未停止,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传承的“以礼治国”的思想能够源远流长,势必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最初的“礼”,原是人们供奉鬼神的一种习俗。礼逐渐由祭祀仪式发展成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礼逐步完善详备,成为兼容并包的庞大的体系。
从治国的角度看,礼与法有着相似的起源、作用和地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儒家文化追求的是“以礼治国”。以礼治国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之中重教育,以礼来教化和教导人民。二是将社会的和谐――放在首位,以达到礼让“无讼”的境地。成书于汉代的《礼记》托孔子之言描绘了“以礼治国”也就是“大同”之世的终极目标:“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其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对社会的最终追求。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孔子认为在治国的过程中,“人”自身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消除法律,建立“以礼治国”所依靠的是“善人为邦”,而不是严密的法律条款或制度。在此,我们必须澄清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不同的“人治”与“法治”观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 的思想实质就是强调“人”为主体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如何教化和规范“人”,所依靠的就是“礼”,这种“礼文化”的价值对于中国社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中国文化也是依靠“礼”来支撑和丰富的,追溯“礼文化”的演变主线,不难看出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这也充分说明了礼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起到的核心作用。
三、礼贯穿于中国文化始终
中国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贯穿于其中的是礼文化的意识继承与创新精神的紧密结合,儒家在阐释夏商周之礼时,认为礼既有传承性,又有演变性,礼不仅会历时而变,而且可以应时而变,具有规范性的、恒定性的礼,可以随天时、人情、境遇而产生辩证的衍生变化,这种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对于“礼文化”的要求,又表达了人民对于“礼文化”的认同,礼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地沿传至今,不光是由于“礼文化”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中华民族人伦教化的内在要求。儒家崇尚但并未将“礼”视为一成不变之物认为礼随时代的变迁而演变,追溯礼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礼’不但是‘礼俗’,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与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思想等结合在了一起。”礼文化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从礼俗到礼制,到礼义,内涵不断扩大延伸,“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礼文化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儒家称礼为“国之干”“国之本”“政之舆”“王之纪”“君之大柄”,由此可见早在封建统治时期,礼文化就是重要的治国之器,“礼”作为社会规范和准则,要求人们遵循、严守、“无不及,亦无过之”,但儒家认为“礼”并不是无生气的规则,它须符合人类最普遍的道德情感而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礼的施行者是最富有智慧理性和情感而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君”,而礼则是人致敬于鬼神和治国平天下的工具,也就是说礼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直至近代到当代,礼文化中有关“孝”和“敬”等人伦守则不但是区分人与禽兽,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中华文明古国的精神风貌,礼文化暖融融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连结中华民族世代儿女的坚实纽带,而且弘扬着中华儿女引以为荣的民族传承与精神气质。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5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路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1.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面对世界范围多种思潮、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95后大学生开放的思想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2 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领大学校园新风尚,对培养大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努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指引作用,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规范,贯穿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涵盖了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是与师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基本价值规范,为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文化强调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强调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与人为善”等,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其蕴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服务于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2]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95后大学生的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校园文化建设将面临诸多突出问题。
2.1 受世界范围多元文化思潮冲击,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具有挑战的时代。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但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却没有与经济飞速发展同步,加之多元文化和思潮的侵蚀冲击,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彷徨。这些思想正在逐渐向高校渗透,导致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方面,95后大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活跃、善于接纳新事物,这就容易受各种价值观的左右。一些别有用心的中外敌对势力推崇的所谓民主、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低俗思潮在社会上渐渐蔓延,给青年学生也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校园中不潜心求学,在盲目攀比,争做所谓的“白富美”、“高富帅”,一门心思的只顾做兼职赚钱,从而忽略学习任务,最终面临学业危机,无法正常毕业。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有利于青年学生牢固坚守正确的价值观立场,有效抵御西方国家所谓“普世价值”的渗透。
2.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和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发展。然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用定量的标准来衡量,这就会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注重形式的现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有的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仅是贴海报,挂横幅、标语,没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二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学生社团等特色组织的积极作用,目前高校内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他们的载体作用,有的高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但都侧重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没有将社团独具特色的文化得到宣传和推广,无法调动广大师生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4]但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3 网络新媒体技术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革,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而今,网络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青年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之一,网络为我们带来积极效用的同时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思想不够成熟,易受社会上腐朽思想的侵蚀,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传播着一些负能量的消极思想,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抵触,使大学生的“三观”扭曲,这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带来挑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虽然面临众多挑战,但高校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正能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新风尚,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3.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6]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支柱,对高校发展起着深远影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和谐、文明校园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汲取思想精华,深入阐发其时代价值,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关键,持续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能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2 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好校园新媒体平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正面积极宣传,牢牢掌握舆论正确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促进校园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高校形成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新媒体平台强化对校园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宣传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个的鲜活材料,通过正面宣传报道,在校园内弘扬正气,鼓励广大师生立身实干、引领风尚。同时,高校新媒体管理部门“强化传播媒介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切实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能力”。[7]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的主渠道作用。
3.3 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种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进认同。高校可以通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促进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营造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突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升国旗、入党等有庄严感的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大学生深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学雷锋活动在校园常态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育文明校园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位大学生来说都犹如阳光和空气一样,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提升整个校园的道德基础,塑造校园时代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 价值观念
如今,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高中历史课程本身具有突出的人文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教育理念陈旧落伍、专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原因,一些老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甚至缺失,严重制约了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实,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分析、思考、判断等综合能力。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历史课堂,让学生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体验高尚积极的情感,领悟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外在要求,而且是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强大的兼容性,把历史研究的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兼收并蓄,学科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原则,重构了历史知识内容体系,增强了历史课程的时代感,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这些丰富历史课程内容与大量的课程资源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内容不但是学生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学“百家争鸣”这一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外,还要让学生通过对《孔子讲学图》的观察,对于孔子的为人形成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延伸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让学生初步理解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育教学实践创造了很大便利。一些多媒体、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手段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程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感知生动形象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参与教学活动,手脑并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学“”内容时,由于学生对内容不太熟悉,设计了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播放网络上下载的有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首先对于有直观的认知,了解发生的社会背景、原因及结果。由于视频资料形象、生动、直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眼脑并用,思考的启示,体会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反抗侵略压迫的民族精神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由于高中历史新课程在传统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密切了与现实的联系,实现了古今贯通,增加了对于历史学科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克服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弊端,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有了用武之地。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增加了很多专题内容,“历史文化遗产”内容部分,增加了“探索历史奥秘”,这部分知识是很多高中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了解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与认识,在碰撞中加深理解,形成独特的体验,训练思维能力,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实现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民族精神的感染中,不断丰富历史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大老师需要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汪霞萍.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