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知识理论基础

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转贴于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基础理论教师 终身教育理念 “双师型” 一体化

职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政策调整,为技工类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基础理论教师角色发生根本变化

随着技工类院校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改变,对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工院校的基础理论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全新的变化。

由于职业本身具有双重意义,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双重功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延续与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变革的过程,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技工类院校的教育目标、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普通教育的不同。随着技工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更高要求,技工类院校中基础理论教师要面对职业教育新形势下来自内外部教育环境的新挑战。技工类院校的基础理论教师的角色正在从知识的传播者迅速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转变。

二、教师应终身学习,应对教育变革

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带来了职业的变动和人才的流动,经过一次职业训练已经不能保证终身的职业。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学习和重新接受训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推进委员会讨论通过了朗格郎的“终身教育”提案。继终身教育之后,又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口号。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提出,使教育发生了彻底的变革,改变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功能。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成为教育的重要趋向,因为狭窄的专业训练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更高标准和要求。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会逐步走向综合化,即职业教育的普通化,普通教育的职业化。

因此,作为技工院校的基础理论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思想,积极投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学习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努力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授课技巧,规范和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教师的基本师德。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适应未来职业教育竞争的需要。职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积极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不仅获得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够从专业技术、能力系统、心理状态诸方面得到提高,成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作为技工院校的基础理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学会学习”这一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教学方法重心的转移,即从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学习能力。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技能人才的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工作技能,符合企业用人标准、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的员工。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突出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形式树立了理论教师具有权威性的地位。作为技工院校的基础理论教师,要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形式对教育教学的更高要求,一个有创造能力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迅速成长,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的要求会

更高。

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3

[关键词] 企业知识基础论;竞争优势;创新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现代企业理论以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为发端。企业能力理论作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以围绕企业如何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为核心,并逐渐形成了以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为主要范式的演进框架。本文主要基于企业知识基础论的视角进行研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的企业理论学者代表Teece就基于知识的企业观对企业的技术性知识进行了相应的探索。Winter(1987)最先提出知识是一种战略性资产这一新观点。Kogut和Zander(1992)讨论了企业知识、技术复制和企业组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于1996年谈论企业的任务时提出了企业知识的协调、个性和学习问题。Grant是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论述得最全面、最充分的一人。他将企业视为知识协调机构,并认为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是将存在于许多个人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的知识转化成产品或劳务。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来源是员工个体,即企业知识的产生与创新依赖于个人知识。知识创新型公司的核心活动就是将员工个体的知识技巧分享传播给公司内的其他人。

企业理论告诉我们,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真正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

二、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企业知识的内涵

企业知识基础论认为组织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组织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授、参考资料、文献阅读等方式获取,并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传播的知识,这种知识容易获得,从而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学习;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缄默知识,是指员工或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不容易被他人学习或模仿的知识。由于隐性知识较难获得,又不易被模仿学习,对企业来说价值更大,因此更为当今企业高层所重视。

隐性知识的隐秘性决定了其不易获得,在日常工作中,组织成员不仅要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行事,还要注重细节,勤动手多思考以掌握相应技能,敢于尝试新想法,让隐性知识经得起实践检验,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例如,上世纪末宝钢在汽车板光板的光洁度问题上遇到瓶颈。受当时设备水平与技术水平的限制,光板的光洁度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严重影响了钢板的成品率。当时的专家们曾想出许多办法、查询各种原因试图消除破坏光洁度的因素,但效果都不明显。直到后来在一次工作中有人发现在开轧之前把轧机辊子和准备开包的钢卷两端用刷子刷一下,就可以明显提高光板的光洁度,明显改善钢板的成品率。1992年宝钢汽车钢板05板的成材率为20%-25%,得益于这把小小的刷子,1997年宝钢汽车钢板05板的成材率已经达到并稳定在65%-68%以上,接近当时国外72%-75%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钢板的成品率,使汽车板一跃成为高利润产品。

不知道钢板厂报废了多少钢材才摸索出这种隐性知识,毕竟这种隐性知识的获得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宝钢人经过艰苦的探索,最终突破了发展瓶颈,使规模效益得以实现,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声誉。如果宝钢没有获得该隐性知识,汽车板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宝钢就会失去先行者优势,丢失市场主动权,那么宝钢花费巨大学习成本生产制造的汽车板就无法为企业带来高收益,或者受竞争对手高质量产品的驱逐,宝钢的市场份额会被大幅削减,最终将逐渐被市场淘汰。由此可见,企业知识的获得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进程,左右企业的命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熊彼特是最早提出创新能力的经济学家,他认为新的方法和新的组合都是创新。创新是一种新想法,它可能是建立在旧方法的基础上由旧方法演变而来,也可能是完全独立于旧方法,是最新开拓的新模式新规则。最初创新主要应用于技术,在大多数人看来,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代名词,因此传统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学者们通过研究逐渐发现企业创新与创新能力不仅表达在技术创新方面,日常管理也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撑。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了描述,主要概括为三种类型:过程观点、综合观点、层次观点。

1.过程观点

过程观点是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来考虑企业创新能力。以艾米顿和魏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时序性。艾米顿认为创新能力是创造、转化和商业化相互依存的继承理论和实践过程的能力,是为企业未来的竞争提供需要的能力。

2.综合观点

综合观点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它主要由次一级的子系统构成,例如从技术创新能力内容看,子系统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生产组合与管理创新。目前综合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可。

3.层次观点

层次观点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层次性,企业创新能力的层次不同,获得的难易程度与价值就不同。创新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需要永不放弃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毅力。

这三种观点都包含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特性,即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一种创新行为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就失去了本质特性,不会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必然会被其他更具发展优势的创新行为所淹没。

三、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当今企业中,经理不再被理所当然的视为规则的制定者,员工也并不再只是规则的服从者;相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变得不容忽视,员工经过长期积累工作经验,灵活运用组织操作常规知识,可以打破常规创造发明出新的生产技术。此时企业的作用便是将许多独立的知识创造实体联系在一起,形成长期合作联盟,共同协作发挥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企业要增进知识积累以提升创新能力,就必须清楚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一)企业知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创新总是开始于知识的学习,知识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动力。没有知识做铺垫,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知识的进步,就不可能带来技术的飞速发展。同理,企业必须积累充分的知识才有提升创新能力的可能。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我国的技术水平与欧美等国存在很大差距,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仍要以进口为主。在劳动资源与发展规模上,我国可以称为是发展大国,但并不是发展强国,即处于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知识水平与欧美等国存在很大差距。

上世纪后半叶,受思想意识形态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技术发展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此时欧美等国家正处速发展阶段。曾有学者认为,如果当时的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或许会丧失继续发展与前进的信心。即使今天也有人认为,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并不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在逐渐逼近世界先进水平,相反,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因为知识学习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在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我国的知识基础就比较薄弱,有些领域的技术受外国学者和专家的传授与指导才得以接触,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自然就越来越大。鉴于此,我国的技术人员必须加快知识积累,打牢基础并开拓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能力,掌握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占据相应领域主导地位,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企业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形成强大的创新驱动力,才能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梦想。

(二)企业创新能力体现企业知识的价值

没有创新能力的实施,知识的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作为知识价值的载体,创新能力直接反映了知识的实用性,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被创新能力所表达的知识才能体现其内在价值。

企业的价值由企业知识决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成就越来越依赖信息的积累。信息知识的获得直接影响着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指导决策者采取合理的战略决策,企业创新能力体现企业知识信息的价值,为企业带来先行者优势。先行者优势的潜在价值是其他资源与因素无法代替的。

海尔小容量洗衣机的研发制造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寒冷的冬季,家家户户对洗衣机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冬季是洗衣机的销售旺季。然而海尔的市场部人员经过调查后发现,夏季人们并不是不需要洗衣机,而是因为夏天的衣物比较单薄,普通的大容量洗衣机并不适合在夏季使用。于是海尔综合考虑市场信息知识,汇总调查数据,根据市场需求成功创造出了小容量洗衣机――“小小神童”,自此填补了小容量洗衣机的市场空白,成功抢占了市场先机,为企业带来了可观收益。

四、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及构建思路

现代企业竞争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特质性资源与能力。企业知识属于企业的特质性资源,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企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并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必然能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力,企业创新能力直接体现企业知识的价值,因此在企业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公司领导层应在企业文化、组织操作常规和营销管理过程中鼓励组织成员形成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知识积累增加企业整体智慧,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增强企业战略实施的灵活性,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果。文章尝试从以下三点入手构建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保证。学习型组织能够体现出全体员工共有的长期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激励员工奋发学习并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企业不仅要形成一个共同目标,更重要的是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在价值观与使命感的双重支撑下,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实现共同愿景必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形成群体创新的氛围。企业领导者要从宏观角度系统思考组织学习,了解多数人的心愿,明确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领导者和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完善自制力,提升学习力,增强凝聚力,开拓创新思维,鼓励组织成员进行知识学习与创新想法交流,尊重并支持创新行为,与员工互相学习互相提升,使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水到渠成。

(二)明确组织成员角色定位,鼓励创新意识

在组织学习与工作中,组织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认识职位内容,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增进知识积累,多向他人学习请教,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敢于打破传统,积极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另外组织成员要学会反思自我,其实弥补不足或纠正错误最好的方式不在于别人的批评,而在于自我反思。反思自我有利于组织成员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行为,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使组织成员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审视,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继续发扬的优点以及需要改正的不足之处,并主动找出解决方法,从而使组织成员在明确角色定位的同时多积累知识,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只有这样,组织员工才能完善自我心智,逐步实现自我超越,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将开拓性学习融入企业整体工作计划

首先,推行群众性学习技术、学习业务的模式,积极引导员工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提高劳动技能上来,构筑起“培训-考核-绩效-薪酬”一体化的新格局,设计具体的学习方案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完善必要的监督措施。其次,加快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力度,必要时积极运用对外招聘人员的任职模式,对内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的考核方案和监督措施,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联系起来,从而促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形成“能者上、平者下、弱者让”的晋升格局,促进企业活力发展。

五、结语

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创建积极的学习型组织,将学习习惯融入组织文化,明确组织成员角色定位,鼓励创新意识,将开拓性学习融入到企业整体工作计划中,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总之,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丰富知识积累,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才能突破传统观念,拓宽自身发展路径,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路风,张宏音,王铁民.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J].管理世界,2002(2)

[2]王国顺.企业能力:能力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2003(12)

[4]李斌,王凤彬,秦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13(8)

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4

关键词:任职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等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回答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的问题。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观念等根本性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任职教育的着眼点从知识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上来,也决定任职教育的课程教学也必须以培养能力为主,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任职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我院转型任职教育后,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和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初级指挥班培训时间短的实际情况,按照“能力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岗位任职能力作为主线,采取“按模块组织内容,以专题方式教学”的设计思路,构建起了以“天”为单位的“专题式”教学体系。《军队指挥基础理论》是该教学体系中的任职基础课程,时间为3天。相比以往学历教育“学科型”课程相比,这种“专题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和要求:

1.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对象即将担任的部队任职岗位为着眼点,以需要解决的岗位任职问题为中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学什么知识,需要解决什么能力就解决什么能力,不追求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如本课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什么是指挥?装备指挥、后勤指挥和作战指挥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运用指挥规律、指挥原则?怎样建设指挥系统?指挥活动的程序、手段有哪些?如何组织指挥训练等等。

2.在教学内容上要拓宽基础,削枝强干,学科交叉,能吸收2~3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主干学科服务,反映出专题教学学科交叉融合和强化应用的目的。如本课程是机务指挥、场站指挥和雷达指挥三个指挥专业的任职基础课,为突出应用的目的,在《军队指挥基础理论》基本教材的基础上,还应充实《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作战指挥学》等3个分支学科知识。

3.在教学模式上要围绕解决任职问题,要采取精讲知识点,并运用案例式、研究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法,把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性调动起来,主体性体现出来,达到锻炼思维,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选“点”建“框”,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军队指挥基础理论》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紧紧扭住岗位任职需要,加强了对三个初级指挥专业具有针对性和明确岗位指向性内容的设计。

1.通晓相关学科知识,是整合教学内容的前提

《军队指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面对3个初级指挥专业的学员,教学内容涉及到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和作战指挥学相关知识。同时作为任职基础课程,还必须考虑和专业教学搞好衔接,才能达到奠定基础,服务专业的目的。因此,教员还要了解三个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增强所选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员不但要系统学习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和作战指挥学三本教材,而且还要熟悉《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航空兵后勤组织指挥》等相关专业教材,做到 “要给学员一杯水,教员要有一桶水”,才能为科学有机整合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2.归并学科,选择知识点,构建教学框架

经过对涉及军队指挥学及装备指挥学、后勤指挥学、作战指挥学等4本教材的精心研究,本课程整合出了3部分17个知识点,构建起了全新的教学内容框架。具体包括:

第一专题 指挥基本理论:指挥概述、指挥特点、指挥规律、指挥原理;

第二专题 指挥系统理论:指挥系统、指挥员、指挥机关、指挥机构、指挥手段、指挥体制、指挥关系、指挥环境;

第三专题 指挥活动理论:指挥活动、指挥方式、指挥对抗、指挥艺术、指挥训练。

3.精选内容,剔旧增新,填充知识点

在各知识点具体教学内容选取上,一是注重体现任职基础教学的综合型价值观,努力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增强综合内容的比例。同时,为了突出应用性,在指挥规律、指挥原则、指挥系统和指挥活动等知识点上保持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实现综合化和专业化的辩证统一。如:讲指挥规律时,既讲作战指挥规律,又讲装备指挥规律和后勤指挥规律,这样使3个指挥专业的学员都觉得所学的知识与己有关,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二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需求,在知识点上突出最有用、最必要、最有针对性的知识点,大胆淘汰了指挥史、指挥学科体系等经典性的内容,充实完善了指挥系统和指挥活动等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三、“讲、练、考” 联动,着力构建“双主”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以后,要达到以解决任职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就必须改革原来以教员为主导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因为专题教学以“天”为单位,教员不可能讲一天,学员也不可能听一天。本专题作了以下尝试:

1.破除“满堂灌”模式,实行 “讲、练、考”联动

所谓“讲、练、考”联动,指的是整个教学进程。首先,以任职指挥问题为中心,精“讲”每一个知识点;随后,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法、学术研究法、问题讨论法等启发式教学法,让学员应用每个知识点解决现实指挥问题,达到运用理论“练”能力的目的;然后,在每天教学内容结束后给出阶段性的讨论考核题,第二天以提问问题的方式“考”学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作为平时的考核评价;最后,把争论比较大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归纳为综合性研究题,交给学员去进一步研究,作为课终性考核评价。这样,教员和学员在以“天”为单位的教学时间内,不拘泥于时间限制,边讲边练,边练边考,以提高学员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把主要知识点和任职问题相结合,教、学、考联动,打破了学历教育按部就班,在“讲”上满堂灌,在“练”上布置课后作业,在“考”上采取试卷考试的固有模式,解决了专题教学“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的问题。

2.改变“教为主导”模式,推行“双主”教学

所谓“双主”教学模式,就是在“讲、练、考”联动教学中,教员和学员成为教学平等的主体,教员既发挥教的主动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员学的主体作用,教员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员从知识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索者,通过案例分析、学术研究、问题讨论等方式结合岗位实际让学员利用知识点更多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指挥理论与学员切身的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3.实行“讲、练、考”和“双主”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实行“讲、练、考”和“双主”互动教学,要求教员必须熟悉任职岗位,才能保证交流时不说外行话。因此,教员的任职经历应丰富,如果没有部队经历,就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了解部队,比如通读有关专业书籍、找学员座谈了解情况、研究有关专业书籍和论文等等,通过这些途径,对部队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具备把握课堂进程和主导研究问题的信心。另外,要使学员积极发言,交流互动,就要平等的对待学员,创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教学环境。为了使学员了解课程的情况,一上课就应该介绍课程标准,不仅要让教员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个专题,目的是培养学员那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员了解为什么上这个专题,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以达到教学认同。其次,在讲、练、考过程中,教员应始终对学员报以微笑,称呼他们的部队职务,这样一方面使学员时刻觉得是处于岗位职责去解决有关任职问题,另一方面,学员受到尊重,也愿意和教员进行交流。只有这样,从培养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入手,专题教学才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将知识、方法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的重组。

参考文献

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5

关键词:评估;理论基础;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81-03

一、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理论基础比较

(一)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指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也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主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做正在发展中的人,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通过有效的方式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完整的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其国家政治目标,这一目标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国外的学校非常多元化,学生的文化背景、都存在着不同,不能用某一种方式去笼统的概括,所以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就是国外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主要包括品德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国际教育。

(二)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导思想的比较

1.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的共性。统治阶级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自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通过丰富的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国内外高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式。科技发展为国内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是功不可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手段的现代化,不是对高科技的简单照搬,而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的过程,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2.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的差异。西方国家中,宗教教育是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明显的宗教性。对于大多西方人来说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参加宗教活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缺少。但在中国,多民族多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宗教教育在中国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宗教世界观与科学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国外注重渗透式教育,而中国则偏向灌输式教育。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同时存在,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渗透式教育是建立在其社会和个人主义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对个体的教育,为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宽松的教育气氛,实行弹性管理。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更强调系统性、理论性的灌输和规范,强调政治性,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理论教育,或者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理论,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国外德育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中国则相对单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较为深入,道德教育和思想行为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各异,选择、使用的方法多样化。中国则处在研究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主要利用专门的途径进行直接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是评估的参考因素还有待完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3.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思想比较的结论。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因为有相同的教育目的所以存在着共性,都是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推行的,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起到巨大的作用,很多方法可以相互借鉴,互相补充,进而各自完善。又由于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因指导思想的指向有同有异,导致在评估体系建构、评估方法实施等方面也有同有异。

二、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状况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发展几十年,其中较为权威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指标体系构成这一说法,指出评估体系应该被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评估指标;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评估指标;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指标。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组织体系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活动中从事不同活动的各个主体,为了实现某项价值判断而组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由评估领导决策机构统领的,由评估管理组织和操作组织具体运作评估活动的系统组织。有调控性、规范性、分权性和复杂性四个特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某种评估目标,根据评估原则选定有利于协调各种评估力量和工作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操作工具。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分析法。第二,比较法。第三,效益评定法。第四,接受程度评定法。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核心,具有导向作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内在含义是指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整体特征状态的一种形式,是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时依据的标准,遵循一定的价值和目标。但是对于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目标我们无法进行直接的判断和分析,这就需要把抽象的目标具体化,这种目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而这些指标的集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不足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有待拓宽。明确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是整个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高校学生越来越被外界新的因素所影响,生活方式多元化、价值取向复杂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停留原地,把教育的内容静止在课本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也应相应发生转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性质有待明确。中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明确是以行政为主还是以道德为主,这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内容和德育评估的内容发生了重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重点应该突出政治的层面,而德育评估的重点则在于道德。两者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所以如何将二者区别开,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内容。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法有待科学化。方法是实现目标所必须的途径,越科学的方法越可以让评估的过程合理化。在当前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实践中,很多地方和高校只是在运用查阅文件等传统的评估方式。当然传统的评估方式有其优势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本来固有的方法就显得不够“与时俱进”。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效益的研究有待加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的价值是什么,是关系到评估存在合理性的重要问题,也是评估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评估价值是众多学者和专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很重要也很必要。但是如何让切实的效益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巨大工程,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少不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约束和督导作用。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及国际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就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的环节。中国一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明确和规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高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走形式不落实,说的比做的多,其效果怎样,只有在评估中经过实地调研才能准确把握。所以要定期的考核评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状况,发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近几年中国高校采取了专项的评估工作,通过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测,客观准确的了解各方面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就应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明确的列为目标之一,保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树立立体的教育观念,全方位的把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客观的依据。如何评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效果是一个难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衡量和判断,不断的加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方案的选择、计划的制定等决策活动,都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估。如果没有这种方向性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极易受到影响。通过评估所获得的信息最客观,所作出的分析判断也最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在此基础上的决策也最有针对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力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其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会带来经济效应。对于部分领导来说不能带来政治绩效,所以存在一定的应付态度。但是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如何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培养真正贯彻落实到大学生当中,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就是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最有力的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几条措施

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新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反映的是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要通过多次的评估活动对比之后才能得到反映,所以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其关键环节就是将教育目标层层分解,从而构成一个完备的目标体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新目标,就是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自身的质量和效力进行设立,通过新目标的设立便于人们通过对照评估目标,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活动与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差距,能够检验评估活动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2.运用现代的先进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过于传统,有些甚至只是形式工程,很少用到现代化的评估手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不仅仅需要重视原始材料的收集检查,还要把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其中。当前客观现状不断发展变化,高校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估手段和方法,以达到增强评估效果的目的。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帮助高校落实评估过程,不流于表面,方便管理。

3.在方法研究上强调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强调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统一,就是要求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评估时,综合分析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优缺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评估方法。这种强调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决定的。纯粹运用定量评估方法的评估范围很少,大多时候是通过定量评估的方法来评估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因为掺杂了人的复杂思想所以有一定的观念性,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也就无法通过单纯的定量评估来获得结果。所以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以孤立任何一方而单独评估。

4.建立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主体。评估主体是指评估行为的实施者由不同的评估主体评估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过去的评估主体通常是教育行政部门,但是随着教育客体的多样化发展,评估主体也应随之丰富起来,主体不应当只限于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中间力量。为了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应加强评估主体的培训,建立完善的评估主体制度,结束评估过程以后,把评估结果反馈给政府机构和高校,以达到评估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杨.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评估方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 王建.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及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 .

[3] 陈炳,姚会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4] 蔡海生,邱隆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

[5] 郭政,王海平.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和方法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5).

[6] 邱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3).

[7] 赵立群.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比较[D].上海:复旦大学,2008.

[8] 韦诸霞.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及启示[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9,(9) .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YANG Qian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09,China)

教育知识理论基础范文6

关键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实现理论研究指导的功能最大化”,这是所有研究人员,乃至技术性教学工作都应该时刻遵守的指导方针,所以为了顺应现在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被大量应用在实际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趋势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切实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工作。

一、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定义与概念

1.1接触器:

由于接触器具有可控较大容量,自身活动性质稳定,功能可靠,工作效率高以及结构经久耐用等特性不仅被广泛应用在远距离操控高频度接断电路,以及容量较大甚至兼具负荷的各种系统物质中,比如各种电热机械装置、电焊机、电动机等,而且由于接触器可以进行自动控制以及欠电压情况下的释放作业保护型调节,所以,在各种进行远距离自动操控中也被作为一种电磁式自动调控开关进行使用(如图一所示)。如果我们将接触器依据自身结构的主触头所通电流类别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两种类别,其中前者种类较为多,而且就我国而言现有常用的自主设计并以进行投产的交流接触器主要有CJ10以及CJ20等系列型号。

(图一:接触器基本结构图)

1.2继电器:

与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点,因为接触器的主触头是可以通过大电流的,但是继电器的却只允许通过小电流。所以,继电器一般在控制系统中只能应用于控制电路里面进行延时,隔离,遥控检测电路从而实现自动转换调节线路以此保证安全性甚至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等功能(如图二、图三所示)。通常按照电气性质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等)和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电磁式、固态式、时间控制式、温度感应调控式、环境风速感应式、以及其他光度声度加速的等感应式继电器。由于继电器兼具反应敏捷,工作性质稳定,结构经久耐用,占据体积小巧等特性被大量应用在日常生活的电力保护,自动化控制,遥控检测等机械装置中。

(图二:常见空气式时间控制功能及电气工作结构图)

(图三:延时功能继电器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图)

二、现有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研究中存在问题

2.1过度关注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由于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更换率有一定实效性,所以教材中理论知识会出现脱离实际应用的实践性。

2.2安装时由于注重理论到位忽略了实际安装作业时继电器、接触器触头接触不牢靠等问题。我们知道继电器与接触器如果发生触头接触不良就会使存在于动静触头间接触之间的电阻增大,产生装置接触面温度超过理论限制,致使装置的面接触形式变成点接触,甚至产生不导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安装时结合理论为指导注意观察仪器触头上是否有油污、花毛、异物;经过长期使用后的仪器触头外表面是否发生氧化;一起上面是否存有电弧等高温烧蚀带来的仪器缺陷、毛刺或形成金属屑颗粒等;最后观察仪器的运动部分是否有卡阻问题。

2.3在理论指导安装后出现继电器与接触器功能在控制系统中不能达到和谐共处,影响使用初衷:互助互促互不干扰的原则。这是因为没有做好各自功能分析: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没有灭弧装置,可在电量或非电量的作用下动作,一个继电器往往有几对常开/常闭节点,可以用于不同的控制回路,它的节点不能通过大电流,一般不用于动力回路。 接触器:类似于断路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有灭弧装置,一 般只能在电压作用下动作。 其实原理都一样,主要是触点容量不同,继电器触点容量较小,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主要用于控制,接触器容量大,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用于主回路较多。接触器原理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只是接触器控制的负载功率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继电器是一种小信号控制电器,它用于电机保护或各种生产机械自动控制。

2.4对理论充分研究后还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输入信号受到干扰,影响继电器以及接触器的型号选择。由于输入信号是会受到实际工作环境存在的电、温度、时间、光信号等干扰,那么通过这种扰后的输入信号所确定选择的电磁、温度、时间、光电等继电器与接触器一般虽然不会有大问题的。

三、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性

3.1注意实际应用中所选用的继电器与接触器相互间功能的配合,充分实现各自工作效率最大化。比如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在电动机结构中应该主要起到在失压状态以及出现过载情况后应该进行电动机的自主判断与保护(如图四、图五所示)。因为在电机出现失压问题后通过连入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后可以当电机的电源电压低于85%时,出现置入的接触器触头的自动断开活动从而有效防治了烧坏电机的情况;而且,如果电机的电源突然出现暂停后又突然再来的这种瞬时大量电流变化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机的瞬间起段所带来的操作人员安全隐患问题。

(图四) (图五)

3.2一定注意对置入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进行充分理论分析,选择符合实际应用情况的继电器和接触器,一般根据教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功能需求科学的选择符合机械装置容积规格的继电器与接触器类型,因为一般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安装布局。然而对于小型电器,像玩具等机械装置需要选择超小型体积的继电器。

3.3注意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被连入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继电器和接触器类型以及规格。以继电器为例通常要注意其自身可承受的电压最大限度的电流,同时还要注意所工作环境需要自身进行控制电压及电流大小,以及根据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机械装置问题的继电器需要几组,应采取哪种安装形式这都是要以工作环境中电源电压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毕竟想要继电器尽到自身安置的作用是需要电路为继电器给予足够的工作电流才能正常作业的,如若不然继电器进行吸合作用就会十分不稳定。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3.4注意教学理论充分分析后实际工作环境对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影响。因为实际继电器与接触器工作环境,环境湿度,环境气压、机械装置工作环境的活动振幅等等都会为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功能性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比如因为继电器与接触器材料以及结构不同,所能承受的环境力要求各不一样,超过一定标准就可能发生损坏继电器所以一般在理论分析选择时通常会依据仪器整体的环境力限制条件甚至高一级的条件进行选择。

3.5在理论分析研究出有效的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养护方案后,根据实际工作后继电器与接触器理论分析没有预计到的油垢以及组部件异常松动等问题。

四、结论: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为了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通过安装继电器接触器来进行生产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从而提高生产作业的机械在远距离下也能进行预定程序的安全自动操控。可见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多么重要,为此,作者在此呼吁所有参与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研究的工作人员可以切合现实情况,实现应用实践与教学研究理论的完美结合工作,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理论研究更好地为现实需要服务,更好地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