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1

(一)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由于部分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不重视,也直接导致我国外贸企业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这也是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很多外贸企业把财务工作定位为出纳、记账、报税等工作,还没有把财务管理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结合起来,缺少财务分析,导致财务信息利用率不高,还没有成为外贸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辅助工具,财务信息也没有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很多财务人员还不具备“管理会计”的能力,不能将财务管理与进出口业务结合起来,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二)成本管理不够完善成本管理在现代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我国很多外贸企业缺乏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还没有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在成本管理上只注重“直接成本”的管理,面对于“间接成本”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很多财务信息还无法真实反应企业的状态,甚至导致管理层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三)财务控制能力较弱一些外贸企业在财务控制方面管理比较粗放,没有充分认识到应收外汇账款控制的重要性,有一半以上的外贸企业认为老客户以及用信用证结构不存在风险,导致应收外汇账款控制不足,在我国全部逾期应收外汇账款中恶意拖欠高达60%,而其中老客户拖欠的高达70%。还有一些外贸企业缺乏对汇率风险的控制,消极报怨多,主动控制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成本。

二、国际贸易中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外贸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要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作为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和规范风险的重要举措,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财务预算编制,完善财务指标体系,特别是要发挥财务信息的决策支撑作用,提高财务信息采集面和覆盖面,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对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的服务职能。(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外贸企业要把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作为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机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对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培养和激励制度建设,真正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在此基础上,要着眼于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重点在防范财务风险体系、掌握国际贸易惯例以及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上狠下功夫,切实加强财务控制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国际贸易中的外商的恶意拖欠率,同时要通过融入国际汇率下的期货市场等手段加强汇率控制。(三)推动财务管理创新外贸企业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出发,积极推动财务管理创新,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财务资源进行整合,不断调整资本运营策略,最大限度的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在加强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企业还要按照“市场化”的思路,通过聘请财务专家组成“财务顾问”以及通过第三方财务管理机构等各种形之有效的载体,定期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财务分析,以此提高外贸企业的成本管理、财务控制能力。(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治本性举措。外贸企业要着眼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破除“家族式”管理模式,尽管推动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加快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推动企业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进而提升现代财务管理水平。

三、总结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财务管理;外贸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进出口权逐步放开,对于外贸公司而言,不仅原有的政策优势荡然无存,而且要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日趋激烈、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对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给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虽然国有外贸企业多年推行改革,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在财务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积弊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在财务管理上的弊端还是很多,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处于记账管理阶段,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滞后

尽管外贸企业已经被推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然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却不能很快改变,虽然也树立起了一些市场经济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感,但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有效防范措施却十分滞后。

以前,企业把财务管理仅仅理解成是借钱、付款、执行财务纪律,是财务部的事情,财务管理游离于经营活动、经营管理举措之外,财务管理根本称不上管理,已丧失其本来意义。

现在,国有外贸企业进行改革,不管是整体改制,还是分离改制,都是向业务骨干倾斜,大部分的业务员成了公司的股东和主要领导,又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和以前不同的是,企业领导不仅独权,而且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领导层都是业务出身,对业务比较熟悉,因而,在日常决策和工作中,不自觉地偏向业务方面,存在重业务、轻财务、重融资、轻管理的情况,形成了效益是业务做出来的,而不是的财务管理出来的观念,财务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贸企业资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不良资产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而企业管理不善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面对架子很大而实际质量不佳的空壳化资产,许多外贸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资产质量,但不良资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集中体现在:

1、应收款项欠亏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应收款项管理体制没有质的改变,应收款项清欠的呼声很大,得力措施却很少,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外贸公司为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制定了许多措施,如明晰资金管理权限、限制结算方式风险大的业务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堵塞了逾期收款产生,但也导致公司业务贸易机会的流失,形成应收款项管理与业务开拓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一味“堵”的做法,使外贸企业不能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措施,在控制风险的能力上十分薄弱,如在赊销时缺乏严格、科学的调查程序;销售后对对方的监控不力;货款拖欠后保全债权的行动迟缓等等。

2、投资能力弱,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外贸竞争压力越大,外贸企业就越急于寻找多种经营的路子,但由于在投资领域缺乏经验,方向难以把握,投资盲目,失误较多。二是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投资所占的比例较大,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投入项目,造成资金大量积压和沉淀,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三是在投资领域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即使投入巨资占领控股权,但经济效益却每况愈下,如果再加上投资合作伙伴选择不当、银根紧缩筹资不利、投资监督不力钱权交易等情况,损失就更加惨重,企业很容易限于困境。

(三)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外贸企业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企业自有资本很少,外贸经营使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周转。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是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形成了越不能贷款,业务越无法进行,越不开展业务,越无法贷款的恶性循环。

1、融资方式单一,争取银行借款困难。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外贸行业目前在商品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付款方式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利用商业信用周转的时空越来越狭小,因自身原因,又不能通过发行债权或股票进行融资,只能从银行融资,融资方式单一。而争取银行借款又十分困难,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小,风险大,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外贸属于流通企业,竞争激烈,很难找到借款担保,就连贸易项下融资,如开立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押汇等往往也是通过抵押或担保都相当困难,更别说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了。

2、资金运用不当,缺乏融资成本观念。企业盲目上项目,挤占流动资金,在资金运营上往往流动比例下降,影响正常周转。另外,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观念比较淡薄,资金报酬率低,业务利润仅仅够支付银行利息。

(四)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薄弱。企业改制后,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但对决策层的控制仍是个难点和盲点。管理层把控制看成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手段,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得公司股东形同虚设,监事会制度更是流于形式,董事长和总经理缺乏有效的分工和相互制约,争权夺利,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个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

2、会计核算只有反映,没有监督。对财务人员的挑选,以是否“听领导的话”为标准,财务人员对经理言听计从,不敢监督。整个业务流程只有业务员知道,别人插不进去,收购商品和结汇都是滚动的,一笔出口的采购应该与哪笔销售收入、出口费用相对应,只有业务员才清楚,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业务员的“配单”来做账,对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业务过程,只有到收汇时才能看出,这时再谈控制风险已经晚了,根本谈不上对业务的监督。

3、财务核算失真。有些外贸公司有业务,为了逃税等目的,常常做一些“真自营假”、“假自营真”的花账,有些外贸公司自身业务没有一笔,仅仅靠提供服务生存,为了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实际业务人拿到出口退税和业务利润,违反会计真实性原则,将做成自营,财务账面所反映的不是经济业务的实质,表面上亿元的自营收入,都是过账,其实质是收入,所以,很多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其真正意义。外贸企业只是一个票据流转中心,一台收汇机器、付款机器、退税机器,帮助业务人逃避税收的机器。

(五)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外贸企业多年动荡、改革,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跳槽选择了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单位,造成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另外,财务人员仅仅注重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将工作重心由对凭证账簿的管理转移到对业务环节和原始业务信息的管理上,对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阶段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包括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方面以及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改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历史的积弊,也有新生的问题,既有宏观的因素,更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一套有效、科学的、完善的、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财务部门就能搞好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相关财务管理体系。所以,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没有包治百病的通用方法。

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手段和思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具体的思路和措施是什么,要想建立有效的、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企业要形成财务管理是生产力的共识

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上下要纠正财务管理只是算账、报账的观点,要树立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盈利分析、偿债能力、内部监督等实施管理的活动,有其他任何管理无法替代作用的观念。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在行动上形成前进的动力。

(二)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做事才能有的放矢。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应兼顾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等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利益主体,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否则,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导致失败。

(三)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因素,财务人员首先不能把管理工作看成是领导的事情,自己只是执行而已,其次,财务人员要适应新环境知识结构,不能只会记账、报账,要具有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方面以及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熟悉商品知识、业务流程,要培养捕捉风险、衡量风险的能力,培养利用会计信息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的能力,只有财务人员的管理素质高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才可能成为现实。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滞后

以前,企业把财务管理仅仅理解成是借钱、付款、执行财务纪律,是财务部的事情,财务管理游离于经营活动、经营管理举措之外,财务管理根本称不上管理,已丧失其本来意义。

现在,国有外贸企业进行改革,不管是整体改制,还是分离改制,都是向业务骨干倾斜,大部分的业务员成了公司的股东和主要领导,又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和以前不同的是,企业领导不仅独权,而且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领导层都是业务出身,对业务比较熟悉,因而,在日常决策和工作中,不自觉地偏向业务方面,存在重业务、轻财务、重融资、轻管理的情况,形成了效益是业务做出来的,而不是的财务管理出来的观念,财务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贸企业资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不良资产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而企业管理不善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面对架子很大而实际质量不佳的空壳化资产,许多外贸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资产质量,但不良资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集中体现在:

1、应收款项欠亏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应收款项管理体制没有质的改变,应收款项清欠的呼声很大,得力措施却很少,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外贸公司为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制定了许多措施,如明晰资金管理权限、限制结算方式风险大的业务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堵塞了逾期收款产生,但也导致公司业务贸易机会的流失,形成应收款项管理与业务开拓难以调和的矛盾。

2、投资能力弱,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外贸竞争压力越大,外贸企业就越急于寻找多种经营的路子,但由于在投资领域缺乏经验,方向难以把握,投资盲目,失误较多。二是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投资所占的比例较大,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投入项目,造成资金大量积压和沉淀,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三)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外贸企业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企业自有资本很少,外贸经营使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周转。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是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形成了越不能贷款,业务越无法进行,越不开展业务,越无法贷款的恶性循环。

1、融资方式单一,争取银行借款困难。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外贸行业目前在商品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付款方式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利用商业信用周转的时空越来越狭小,因自身原因,又不能通过发行债权或股票进行融资,只能从银行融资,融资方式单一。

2、资金运用不当,缺乏融资成本观念。企业盲目上项目,挤占流动资金,在资金运营上往往流动比例下降,影响正常周转。

(四)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观念比较淡薄,资金报酬率低,业务利润仅仅够支付银行利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薄弱。企业改制后,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但对决策层的控制仍是个难点和盲点。管理层把控制看成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手段,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得公司股东形同虚设,监事会制度更是流于形式,董事长和总经理缺乏有效的分工和相互制约,争权夺利,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个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

2、会计核算只有反映,没有监督。对财务人员的挑选,以是否“听领导的话”为标准,财务人员对经理言听计从,不敢监督。整个业务流程只有业务员知道,别人插不进去,收购商品和结汇都是滚动的,一笔出口的采购应该与哪笔销售收入、出口费用相对应,只有业务员才清楚。

3、财务核算失真。有些外贸公司有业务,为了逃税等目的,常常做一些“真自营假”、“假自营真”的花账,有些外贸公司自身业务没有一笔,仅仅靠提供服务生存,为了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实际业务人拿到出口退税和业务利润,违反会计真实性原则,将做成自营。

(五)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外贸企业多年动荡、改革,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跳槽选择了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单位,造成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另外,财务人员仅仅注重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将工作重心由对凭证账簿的管理转移到对业务环节和原始业务信息的管理上,对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阶段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包括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方面以及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改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历史的积弊,也有新生的问题,既有宏观的因素,更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一套有效、科学的、完善的、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财务部门就能搞好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相关财务管理体系。所以,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没有包治百病的通用方法。

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手段和思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具体的思路和措施是什么,要想建立有效的、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企业要形成财务管理是生产力的共识

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上下要纠正财务管理只是算账、报账的观点,要树立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盈利分析、偿债能力、内部监督等实施管理的活动,有其他任何管理无法替代作用的观念。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在行动上形成前进的动力。

(二)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做事才能有的放矢。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应兼顾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等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利益主体,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否则,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导致失败。

(三)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广西外贸;中小型企业;SWOT分析;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以下简称:CAFTA)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双方贸易中90%的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据海关统计,2010年广西进出口总值为177.1亿美元,东盟连续10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双边贸易总值65.3亿美元,占同期广西进出口总值的36.9%。

一、广西外贸及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状况

2010年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广西对外贸易规模中占比重达49.8%,出口占广西出口总值的65.76%,只维持了原有增长水平,外资企业出口增长迅猛,国有企业出口增长水平也远高于民营企业。从进口贸易看,国有企业成为广西进口贸易增长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进口的增长高于外资企业。据南宁海关统计,2011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为39.3亿美元,高出同期广西外贸平均增幅的16.9个百分点。广西与东盟的进出口规模稳居西部12省之首,其中,广西私营企业对东盟进出口31.8亿美元,增长55.6%,占同期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的81%。

二、广西中小型外贸企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企业运行机制优势。中小型外贸企业在经营机制方面机动灵活。由于规模小、职能部门少、管理跨度小,企业内部协调相对简单,能较快根据形势变化做出决策。中小外贸企业所需的经营资金额度较低、投入规模小、见效快,可以选择的经营项目较多、进入市场比较容易且经营手段灵活多变,在遇到不利的市场形势时可以快速调整业务方向、迅速转型以满足市场特定需求。

2.民营经济发展强劲,成为广西对外贸易主体。2010年,广西个体工商户总量有所下降,但资金总额增加37%,私营企业总量和注册资金分别增长25.9%和42.9%,企业的增长质量正在大幅提高。同时广西非公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的占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55%,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9%,高于全区4.2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7.38%,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快发展的态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民营企业迅速改变进出口策略,年均增长37.36%,占全区进出口比重从“十五”期末的1/3提高到现阶段的1/2,确立了对外贸易的主体地位。2010年,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缓慢复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的有利时机,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出口产品品种、出口国家进一步增加,保持了出口主力军的地位。

(二)劣势

1.缺乏有效管理。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核心竞争力差,表现为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市场进取心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者素质不高;家族式管理的痕迹浓厚,缺乏公平合理的内部分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缺乏活力、业务能人流失。

2.外贸占款过多,资金周转速度过慢。中小企业本来就面临着自有资本短缺、流动资金缺乏的弊端,加之对外贸易业务流程时间较长,从发货到收回货款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大额的国际订单其收回货款的时间更长,增大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还必须将原材料进口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预存入海关指定的银行作为保证金,在产品出口后才获得返还。一笔加工贸易通常会持续3-6个月,使企业面临着较长时间的资金占压。

3.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竞争力缺乏。当大量中小企业位于同一区域,包括技术交易成本、信息获取成本和运输成本在内的市场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使企业由内部化的管理模式转移到外部市场交易模式,实现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广西中小外贸企业空间布局分散,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涵盖生产、销售、管理、售后服务等领域,“麻雀虽小,五脏惧全”,自身资本在十分有限的同时,还须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加上企业间的内部分工不明确,企业竞争力很难提高。

(三)机遇

1.区位优势。广西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连接地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文化理念与东盟接近,文化认同度较高,易于交往;东盟国家不少属于欠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消费品、电子产品、通信产品的需求大;东盟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铁路、公路网及大规模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大了对中国钢材、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中小型机械、钢材、电子和中小型农机、中药加工、制糖、食品、矿产、建材等工业恰恰是广西中小型企业的优势产业,与东盟国家需求互补。

2.政策支持。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宏观政策的出台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为支持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中央政府统一实行并专项批准广西实行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包括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自产产品免征出口关税;对在广西建设和经营能源、交通、港口、码头的外资企业给予免税或减半征税的优惠等。

3.资金扶持。近年来,中央财政先后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六项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央财政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支出用于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补偿机制;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对其从事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3年营业税。

(四)挑战

1.国际竞争激烈,经营环境不利。随着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不断走高,我国各种生活用品、生产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提高用工成本,这些因素推动企业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使原有客户纷纷将订单转向东南亚、南美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广西中小企业长期精心建立的一些国际市场逐步丧失。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国际市场购买力下跌、需求减少,更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

2.低成本战略受到严峻的挑战。广西出口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档次不高、品种单一、易被效仿,使得供过于求的情况容易出现,造成低水平基础上的恶性竞争,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与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相比,广西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不断弱化,资源短缺和技术水平低的劣势已经显露。

3.直接融资困难。企业可以通过上市直接发行股票、债券或是向特定的公司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管理落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中小企业难以满足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很难通过上市公开发行股票。通过向特定公众发行股票,实现产权的多元化本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另一条途径,但中小企业资本注入方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西中小外贸企业要想获得东部地区资金的注入,必须具备东部发达地区中小外贸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广西的中小外贸企业却由于距离东部沿海地区较远,没有形成产业积聚效应,对东部资本的吸引力不大。

三、广西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策略建议

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面对CAFTA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地方政府和中小外贸企业应认清形势,把握机会,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1.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民营、股份制银行,外资商业银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吸引有成熟经验的外资中小银行落户广西,成为广西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开发辅的融资渠道,由政府提供特定时期的资金或支持企业自身发行一定数量的债券。与此同时,积极发展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成立中小型外贸企业资金互助会,鼓励中小型外贸企业加入。其次要创新信贷服务,如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贷款比例,组建中小企业信贷部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向服务;加大对西部中小企业的政策性优惠融资力度,配合国家扶持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帮助广西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开发间接和直接融资渠道。最后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和信用担保体系,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在中央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用于支持对中央财政具有重要意义(如税收上缴比重高)的中小企业融资;广西也应逐步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

2.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外向型企业的竞争力。实施“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不仅与邻近的广东省加强合作,而且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同时在交通、能源、商贸等领域加强与西南的合作,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强与港澳台合作,提高广西企业的竞争力。继续加强与东盟合作,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南新经济走廊等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

3.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作用,在出口扶持业务中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给予适度优惠;积极推广实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产品”,鼓励更多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有关保险产品的出台。研究商业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参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可行性,形成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协调配合的出口信用保险体制,为其参与出口信用保险提供必要的支持。

4.协助中小型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扶持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到东盟国家建立贸易机构。广西可以与东盟国家进行农业、能源、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方面合作,带动广西成套设备、材料、技术和劳务的出口。政府还应该为中小企业参加广交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创造条件,在摊位分配上给予适当照顾,并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其费用支出。应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团体的作用,发挥其社会关系广泛的优势,降低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成本,协助广西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市场开发。积极鼓励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出口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确立战略经营策略,提高专业化水平。企业应采取专业化、差异化经营策略,利用小、专、灵的特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最擅长的经营领域,做精、做细、做强几种产品或几个市场,发展成为独具经营风格和业务领域的外向型企业。利用掌握的专有技术和品牌进行许可证贸易,或通过对生产企业进行少量投资、定牌生产等方式维持经营。拓展独特的国际销售渠道、销售手段,提供多种形式的外贸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2.高度重视外贸人才和企业管理。企业须加强内部组织和管理创新,强化成本管理和以资金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培养和保持一支懂业务、会经营的高素质外贸人才队伍,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宽松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采取以公司内部员工(尤其是业务骨干)持股为核心的股份制模式,建立起精干高效、具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外贸企业组织形式。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贸易方式创新。企业应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纵深的开拓,做好企业网站推广宣传和电子商务运作,提高网站访问量和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的优势,增强企业的盈利性,使电子商务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4.积极掌握形势,用足用好政策。企业应主动积极了解、掌握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要关注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与措施、CAFTA建成后在贸易、投资等方面可以享受的优惠措施,用足用好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与出口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邱毅.新形势下基于中小企业视角的广西外贸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

2.张蓓,张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东南亚纵横,2004(4).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5

7月底,新出台的国六条中第二条规定,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减少法检商品种类,原则上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抓紧研究法定检验体制改革方案。7月31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全国商务系统促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会议上强调,着力改善外贸内外环境、着力降低外贸企业经营成本,全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并要求各级商务部门出台配套措施。

8月1日,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发出公告宣布,将对1507个海关商品编码项下的一般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商品检验。其中, 1420个海关商品编码项下的商品调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出境商品目录》; 87个海关商品编码项下的商品需要实施出境动植物检疫,仍保留在《目录》中。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打火机、玩具及童车产品、食品接触产品、汽车和稀土等工业品继续实行出口商品检验;对出口危险化学品包装及其他危险货物包装继续实行性能和使用检验。此外,《意见》还明确要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创造条件,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

同期,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免收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于2013年8月1日~12月31日执行,预计5个月将为企业减负60亿元。《通知》还要求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坚决贯彻执行,禁止以各种名义乱收费、违规收费或变相继续收费。

这些细则的出台让不少外贸企业大为振奋。不少出口企业表示,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节约了企业的出口成本,还间接提高了企业的出口效率。

据初步测定,不再实施法定检验的商品编码占2013年列入法检目录总编码的70.43%。拟减少的法检商品种类共涉及1008 .6万批次、4463 .6亿美元。此外,8月1日起,海关对诚信守法的企业一般只实施较低比例的随机抽查。

此前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的收取标准一般为进出口货值的1.2‰~3.9‰。据业内专家介绍,我国企业每年支付商检费超过300亿元,其中仅法检收费就达上百亿元,再加上其他费用则将近数百亿元,占对外贸易全行业利润的5%左右。

去年10月至年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出台过免收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的政策。据质检总局统计,仅去年“十一”期间,免收政策就惠及进出口企业5902家,免收金额5449.2万元,累计17.2万批次,货值46.7亿美元。而3个月内,使得近40万家进出口企业受益,免收金额达36.11亿元。因此,今年免收期限从3个月扩大为5个月,业内人士据此估算,该政策今年将为企业减负约60亿元。

“国六条”出台后,各地政府也在积极的制定各项细则,让本地的出口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湖南省出台的规定指出到今年年底,外贸企业的出口货物可在检验检疫机构免费申办原产地证书,注册费、签证费及证书工本费等将全免。据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周船介绍,此次“国十二条”的内容“含金量”极高,将惠及湖南省3000余家外贸企业约节约2500万元。据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关业务处处长袁智能介绍,湖南已于今年1月1日降低了企业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标准,从1.5‰下降至0.8‰,前7月为企业共减免收费1511万元,此次再次出台减免收费政策后,预计全年可为外贸企业减免约4000万元。据《晋江经济报》报道,2013年1-7月,泉州检验检疫局共计检验检疫出口商品12万批,货值48.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26.49%,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据测算,今年后5个月,预计免征收费政策将为泉州市4000多家出口企业节约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约3500万元。据初步测定,不再实施法定检验的商品编码占2013年列入法检目录总编码的70.43%。拟减少的法检商品种类共涉及1008 .6万批次、4463 .6亿美元。

出口环节减压

和当前国际上对工业制成品大多实行进口检验不同,我国检验重点仍在出口环节,加之派生出的数十项经营性收费,不仅降低了通关效率,更增加了企业负担。不少企业表示此前在出口方面各种费用名目多、范围广,企业在外贸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负担过重。对此,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当初制定法定检验是为了保证出口商品基本质量,以免损害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声誉。但从目前国际贸易的情况来看,国内机构确实无需再代替国外贸易商实施出口商品检验。这应该是产品进口国的事情。

“而此次国家及时推出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无疑为外贸企业减负增信、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绝对利好的政策导向。”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认为此举是政府在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克服眼前的困难局面。

商检费用的减免,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资金优惠,而“取消商检”则是从外贸环节上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减少了重复工作,得到更多外贸企业的青睐。

一家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取消商检对于企业来说是大利好。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消耗,尤其是对出口种类比较多的公司。

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钢铁企业中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愈发多样化、复杂化的财务风险成为了当下钢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此外,随着我国越来越多钢铁企业上市,资产经营上这些钢铁企业原有的管理逐渐的转变成资本经营管理,在管理模式上也逐渐的买入到以财务为主导方向的阶段,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也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因此,对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创建和完善在目前众多钢铁企业中也越来越重要。

一、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钢材供应量已经逐渐的超过了需求量,从而使得在生产能源上很多的钢铁企业都无法做到完全解放,钢材在价格上也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浮动。价格上不断上涨的各种钢铁材料,特别是不断上涨的有国外引进的铁矿石价格,使得在利润上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出现增长和下跌现象,甚至一些企业还出现了非常巨大的损失,我国钢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烈起来。而想要生存和发展,国内钢铁企业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加强、对效率进行提升、对经济规律进行遵循,从而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完善自身的机制体系。

二、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预警系统的构建

(一)财务控制体系

钢铁企业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就在于财务管理体制,企业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就在于财务决策管理权限的划分。因此,在对钢铁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在控制能力上对钢铁企业中的主公司进行提升;应积极的将良好的控制环境给营造出来;建立钢铁企业中的信息系统,并加以完善;对企业中内部审核计算的作用力量进行强化,建立合理、科学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例如我国的鞍钢集团,已将建立了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并且也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实施。集团公司使用资金、筹集资金、资金分配以及分属公司的成本预算、资金预算以及利润预算都得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详细规范。同时,鞍钢集团也将成本费用预警机制进行了全面实施。从而使公司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还能自动报警超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费用对应项目的预算金额。而这些制度的落实和贯彻,很大程度的加强了鞍钢集团对线下公司的控制。

(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设计和选择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资金结构预防报警指标、赔偿能力预防报警指标以及资金运用效率和盈利能力预防报警指标是钢铁企业中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三大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对集团经营的可靠程度进行监测,从而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判断。

三、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一)防范和控制好筹资风险

所谓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资金市场和当下进行环境的不断变化,造成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中对企业财务情况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而为了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就必须对企业中债务和自有资金、长期和短期资金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进行确定。在筹资方法上要选择正确,在筹资的时机上要适当,同时还要通过运用不一样的方法对筹资结构进行确定,要让筹资结构选择上找到最为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让筹资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二)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

所谓的投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相应的活动而取得了足够的资金后,资金的投入使用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情况出现不一样现象的可能性。为了使投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该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强。通过对投资组合理论的运用,在投资上进行合理的组合,从而使投资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分散。

(三)资金营运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将资金的进行使用到资金使用后收回来的过程就是钢铁企业的经营运转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钢铁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现金、应该收到账款。因此,为了很好的控制这种营运风险,就需要在日常资金的需求量上以及资金的支付时间上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及时的掌握,从而可以对现金余额的合理进行确定,并借此来对现金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此外还应该不断的分析企业所拥有现金的机会、短缺以及管理成本,将企业所拥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找出来。还应该对应收账款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应该收回债款的收回上采用最为适合的催促方式,并将其力度进行加快,从而使企业坏账损失得到减少,让资金营运的风险得到很好的把控和预防。

(四)防范和控制收益分配风险

所谓的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是指钢铁企业在方式、时间以及金额上的存在不同比较和取舍的收益分配,从而使得企业在相关收益上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对钢铁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首先要对企业收益分配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其次让企业良好的形象得以树立起来,让投资者进行投资朔造一定的信息。

四、建立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反馈系统

(一)后评价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钢铁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实施后的一段时间中,让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回访工作,对钢铁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后的变化进行考察,并且系统、客观的分析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这就是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后评价。后评价的步骤主要有六个组成部分:首先是创建后评价部门;其次是对评价项目的确定;接着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建立;然后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再分析和比较所收集和整理的数据;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修正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所谓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是指在对后评价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保留下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措施,并对指标、决策以及措施等一系列要求上的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并将其向所有有关的企业部门进行及时的反应,从而让钢铁企业中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模型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财务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进行明确,并通过对当下社会中的同行水平、平均水平、企业特征或者钢铁企业自身进行参考,将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制定,使其能够适合钢铁企业的财务特点,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先进性、有用性得到有效保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很好的帮助钢铁企业去应对财务风险,让钢铁企业能够对一系列风险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到有效的防范,从而让钢铁企业中良好的财务环境得以营造。

参考文献:

[1]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重点监控全面预防的立体式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冶金管理,2014,10:10-17

[2]郝维,黄凡.财务二重性视角下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08:101-103

[3]杜先英,邹静.新形势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5:120-122

[4]张晓玲.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9,06:147-149

[5]杨志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初探——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3,0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