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环境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环境论文

地理环境论文范文1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成对样本t检验。

2结果

2.1相关分析中国健康成年人TO指标与各地理因素之间相关性不显著;TS参考值与X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X7呈显著负相关,与X2、X3、X4、X5和X6相关性不显著。

2.2回归分析以中国健康成年人TS指标参考值为应变量,七项地理因素为自变量,应用向后消元法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回归方程。应用成对样本t检验比较健康成年人TS参考值的预测值与实测值,t=0.002,P=0.998,可以认为两组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即健康成年人TS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中国十几个典型地区成年人TS参考值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见图1。

2.3空间分布规律选取全国2322个市县作为观测点,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这2322个市县健康成年人TS参考值的预测值,在已矢量化好的地图上准确定位这2322个市县;应用Arc-GIS10.0软件进行克里金(Kriging)插值,拟合出中国成年人TS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见图2。

颜色越深的区域表示TS参考值越大,色彩变化越快表明参考值变化越快,反之变化越缓慢;位于同一等值线上的区域TS参考值相等,同一等值线附近的区域参考值相近。TS参考值的空间分布总体呈东西走向逐渐升高趋势,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TS参考值也逐渐增大。较之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TS参考值明显升高,以青藏高原地区参考值最大。在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出现明显的浅色区域,是由于吐鲁番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地区海拔仅有34.5m低于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14.4℃也明显高于乌鲁木齐市区的6.9℃,这两个因为素成为影响吐鲁番地区TS参考值的主要因素。

3讨论

窦性心率震荡是机体对单次室性早搏这样一个微弱的内源性刺激,自主神经做出的迅速和敏感的反应。通过窦性心率震荡的测量,可进而判断受检者体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性,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与自然界的时间过程的周期性变动是统一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必然会影响自然过程的周期性,也将影响到人体内在的生理和病理活动。

地理环境论文范文2

1.1矿区地质环境概述淮南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矿井9座,截止2004年9月累计产煤5.262亿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淮南矿区位于淮河两岸,地跨淮南市的五区一县和阜阳市的颖上县。矿区处于淮河冲积平原之上,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0~26m之间。区域内水系均属淮河流域。天然河道流向一般沿区域地势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注入淮河。矿区内除淮河以外,主要河流有西淝河及其支流济河和港河、架河、泥河、黑河已经人工开挖的有高新河、永幸河、光辉河等。

矿区内淮河防洪与农田水利设施多,农田水系纵横交错,基本形成适宜农业耕作的水利网络。绝大多数耕地夏季种稻,冬季种小麦。

淮南煤田煤层赋存于淮河及其冲积平原之下,第四系松散层厚20~483.5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属水体下开采的矿区。

矿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分布不均,浅层地下水水质良好,水源充沛,补给条件较好,目前矿区利用地下水不致引起地面沉降。

矿区开发引起地表塌陷下沉,扰乱水系,损坏耕地、村庄、河道、提防及其它建筑物受到破坏。矿区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地面塌陷、固体堆积占地与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

1.2地表塌陷淮南矿业集团所属9座矿井、工业和生活居住等地面设施占地2624.2公顷(39363亩)。

9座矿井矿区总面积为301.12km2,截止2004年9月底开采塌陷面积达62.10km2,占矿区总面积20.59%。其中又有约17.7%为积水区,即积水累计总面积达10.97km2。积水范围随降雨量大小而变化。

随着煤矿开采的延深和规模扩大,塌陷范围逐渐扩大,据1997年以来的统计,1997年1月至2004年9月塌陷区增加了24.8km2,年增长率为5.15%。

开采塌陷区尚有15个村庄正在或有待搬迁。

开采塌陷区内,地形、地貌改变破坏了水系,影响河堤长度为15.1km,灌溉渠道5.9km,影响铁路线长度7.41km。

1.3固体堆积物

1.3.1煤矿开采,每年要排放大量的煤矸石,选煤厂也有相当的矸石排放,电厂排放粉煤灰。造成固体堆积物占地和环境污染。

据初步统计,目前现存矸石山(场)23处,占地63.9公顷(906亩),固体堆积物总量为1898万m3。

1.3.2淮河以南的矿区,煤层倾角较大,多煤层联合开采,全部煤层开采后下沉量大,一般在10m以上,最大下沉量达18m。塌陷盆地积水深浅不一,农民进行粗放式养鱼。可耕地的质量下降,造成农业减产减收。

淮河以北广大矿区,煤层倾角平缓,基本属单一煤层方式开采,回采后形成碟形塌陷区盆地,最大下沉量达4.5m,地下水埋深较浅。因此,盆地中间积水,积水范围大小受降雨量控制,变化比较大,盆地的边缘下沉量小呈缓坡地仍可耕种,但不宜种水稻,造成农业减产,盆地的边缘带与积水区之间,地面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基本上为弃耕绝收地带。

1.4地质环境改变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4.1对大气的影响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瓦斯,瓦斯气是一种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瓦斯气向大气牌坊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空气造成污染。

1.4.2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和矸石堆积导致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业减产,造成农村搬迁。

1.4.3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煤矿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矸石成山,导致市容脏乱差,影响市民生活,制约城市发展。

1.4.4对煤矿企业的影响为了减少村庄和城镇搬迁,降低生产成本,煤矿企业不得不改变开拓布置方式,甚至放弃准备煤量,影响了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2.1以人为本、防灾减灾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2因害设防、综合治理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

2.3注重效益、分期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2.4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3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设想

淮南矿区地处华东,是富饶的淮河平原,是我国重要产粮基地,土地十分珍贵。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地质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法规制约。因此,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的恢复引起了各级部门和煤炭企业的重视。塌陷区回填复垦是煤炭企业、地方政府和矿区农民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不塌陷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不良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淮南矿业集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示范工程项目。

实施示范工程的指导思想: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变害为利,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紧密合作,中和开发现代化生态企业,建设小康型农村。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煤矿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土地的破坏十分严重,是一个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

《环境保护法》、《土地法》和《矿产资源法》等国家法规,都要求矿山开采保护地质环境,实现治理恢复“占补平衡”的最终目标,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我们将吸收有关兄弟单位回填复垦试验的成功经验,结合淮南矿区的具体地质环境,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实施示范工程项目。主要项目有:谢李示范工程,塌陷区回填后作为城市绿化地、改善生态和小气候;张集示范工程,结合农村搬迁、小城镇建设、改变农业结构相结合,由单纯的种植,变为种植和水产养殖、农鱼产品加工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4结论

大部分采掘后遗留下来的废弃地(如废石场、尾矿坝等)通过治理与复垦,可再用于农业、林业或作其他护环境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土地整理和复垦。一方面使被破坏了的土地不要再增加。另一方面,对已经被破坏了的土地尽快地进行复垦造田、绿化植被、恢复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使已废弃的土地重新恢复利用,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各个矿山由于矿石类型、赋存条件、开采方式、地质环境容量的不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治理方法、治理措施、治理思路应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确定。

地理环境论文范文3

[关键词]:都市伦理 地理因素 影响

人文环境既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也是都市伦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土壤,不同的人文环境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创造,不同的文化创造产生了不同的伦理观念。人文环境主要包括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政治、人口、宗教等因素。

一、经济环境

在都市伦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经济环境通常会产生较高层次的伦理标准。同时,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经济伦理。在西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活动的和谐伦理就是其中的一例。自由的市场行为在利己的同时也惠及整个社会,这一认识成为推行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而都市作为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中心,对人们的伦理观念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次次以城市为发源地的科技革命,在使大批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伦理标准。在中世纪的欧洲,碍于严格的伦理传统,女士们必须穿着端庄,就连小女孩的服装也不得短于膝盖。而随着科技革命的来临,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的思想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生存状态的改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即如何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这一点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

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促使人们更关注环境伦理,更关注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上世纪中叶,在美国、日本、英国发生了世界闻名的几大城市公害事件,加快了环境伦理标准的明晰和确立。在不同的城市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日渐成熟。例如,在德国老区改造中,鲁尔区的杜伊斯堡等城市树立了良好的政府与企业互动的绿色环境伦理模式。

二、历史文化

众所周知,世界的不同城市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传承和造就了不同的伦理观念。我国的伦理观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屡次干扰,但最终得以保留和传承,就其原因,这与我国城市的发展特征有很大关系。在历朝历代中,我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相混合的文化模式随着繁华城市的转变而不断随之传播。这样的历史过程,造就了我国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心,对保留独具特色的中华伦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历史文化也对伦理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历史背景往往是某一类伦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和欧洲的诸多城市中,都保留了古老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城市可以很容易的将外来伦理观念同化。因此,她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就较强。而像美国由于是移民大陆,历史较短,基本没有太多的主流文化,因此,美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上各种文化整合出来的伦理。她的优点就是较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政治环境

每一个城市都处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伦理观念的架构要受到相应政治环境的影响。这种政治环境包括了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在一定的国家里,每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都是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在城市中由于人口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因此,社会化的效果更为明显。政府会通过一系列伦理观念的输入,固定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行为的兼容,维持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国际政治环境通常会是在与国内环境的比较中达到不同伦理观念的整合。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存在着政治社会化的惯性,也就是说,通常人们会更认可本国政治的绝对优势。从而导致了这一优势的进一步加深。而关注国际环境的个体通常自身就生活在信息比较通达的城市。因此,这种趋势会扩散到次一级的城市和地区去,与国际政治环境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检验国内政治因素对人们伦理观念影响的试金石。

四、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迁移等。人口的年龄构成决定了在一个城市里伦理标准的更新速度和比较优势。不可否认,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一个人口相对老化的城市里,往往会保留较多的传统伦理观念。而在一个年轻人居多的城市里,则新的伦理观念的冲击力会更大。

人口迁移的去向和周期也同样会影响城市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迁入,会带来新的伦理标准冲击原有的伦理体系,往往不同文化区之间,一定规模人口的相互流动对双方伦理体系造成的冲击最大。还可能在该城市形成伦理飞地。如美国部分城市中的“隔陀”(ghetto),既是不同种族的聚居地,也存在着与城市其它部分伦理标准的不兼容性。如果一个城市人口迁移的周期较短,人口流动性较大,往往会造成各种伦理标准的短期混合,最终形成较宽容的城市文化,形成各种伦理的中和体系。

五、宗教因素

宗教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社会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宗教的行为规范作用遍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的宗教在教旨上具有较大的交集,区别在于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方式。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伦理体系的奠基者,这一点在伊斯兰和基督教国家尤为明显。在中世纪的典型聚落中,教堂通常位于城市或村落的中央。宗教行为成为所有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宗教因素在都市伦理中作用凸现,人们意识到宗教所带来的伦理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宗教也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如美国城市创立者们,就是由于宗教原因被迫由欧洲迁移到这片大陆,形成了现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带。中东地区的麦加,由于是宗教圣地,1000多年来从未有过战火,尽管其周围战火不断。这些也说明都市伦理的确立和发展宗教因素功不可没。

地理环境论文范文4

关键词:地铁热环境测量方法

1测量背景与目的

地铁具有不同于其他民用建筑设施的热环境特征,其结构复杂,设备繁多,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如何更好的提高地铁工程的经济性已成为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

作为地铁系统环境控制核心部分的通风空调系统,担负着地铁线路站厅、站台、隧道正常工况的通风、供冷以及事故工况的火灾通风、阻塞通风等功能,在地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地铁系统运行总能耗巨大,其中以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为主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地铁热环境的主要特性参数及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车站能耗组成,需要进行实际工程测量。

目前由于地铁工程的复杂性、庞大性,尚无完整、系统、合理的地铁热环境测量方法,因此需要在一定基础的实际测量过程中,总结地铁热环境的特点,分析提炼出简明、合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测量方法,为地铁实际工程的热环境测量提供指导与帮助。

2测量原理与内容

2.1测量原理与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四出口地下双层岛式车站作为地铁热环境测量标准站,以夏季空调系统开启工况作为主要测量环境。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地铁标准站能量平衡关系式与气体流量平衡关系式分别如下:

(1.1)*

式中,:通过壁面进入车站的热量;:通过壁面流出车站的热量;

:出入口进风焓值;:出入口出风焓值;

:隧道列车活塞风进风焓值;:隧道列车活塞风出风焓值;

:地铁空调系统送风焓值;:地铁空调系统回排风焓值;

:列车设备发热量;:车站电力设备发热量;

:车站人员发热量;

(1.2)

式中,:出入口进风量;:出入口出风量;

:列车活塞风进风量;:列车活塞风出风量;

:空调系统送风量;:空调系统回排风量;

在实际测量中,地铁车站气体流量平衡关系式具有重要意义,是能量平衡关系式成立必要前提条件,并作为检验实际测量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依据。

为了进一步详细了解地铁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热力学原理,可得到空调系统风量平衡关系式、能量平衡关系式及负荷平衡关系式:

G回排风+G新风=G排风+G送风(1.3)

H回排风+H新风=H排风+H送风+Q冷机(1.4)

综合地铁标准站能量平衡关系式与空调系统能量平衡关系式,可以得到地铁标准站空调负荷平衡关系式,可作为评价空调系统运行状况的依据。

L空调=L人员+L设备+L列车+L新风+L活塞风(1.5)

根据热力学知识,可以将能量平衡关系式中各种形式的能量计算式分别写出:

传热量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壁面传热量,为壁面瞬时热流密度,为壁面传热面积,为计算时间步长。这里规定,取值为正,因此计算出的与均为正值。

空气焓值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流动空气焓值,为空气密度,为流动空气瞬时速度,为计算时间步长,为流动空气过流断面的面积,为空气比焓。比焓又是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单值函数。

发热量函数关系式为。其中为总发热量,为发热单元数量,为发热单元发热功率,为发热时间。

2.2测量内容

通过对地铁车站热环境进行能量平衡关系式及拓展关系式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到地铁热环境测量需要获得的目标参数,主要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过流断面、热流密度、水温度、水流量、固定发热单元(包括设备与人员)发热量等。在不同的测量参数中,又分别包含不同位置、不同对象、不同时间的测量,因此地铁热环境的测量是相当复杂的。

2.3测量仪器

针对地铁热环境测量的主要参数,测量使用的仪器一般有温度计、湿度计、热流板、风速仪、流量计等。为了达到测量的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必须符合地铁系统热环境特点,便于实际工程应用,否则不能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

3测量方法与优化

3.1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

一般的工程测量,根据前期理论分析,确定测量的对象及所需仪器,按照常规测量方法即可获得预期参数。由于地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及特殊性,传统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在地铁热环境测量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

地铁热环境测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测量空间大、测点布置分散、测量数据多、参数变化频繁、采集时间长等方面,这就对实际测量中采用的仪器及方法有很高的要求。地铁工程实际测量,测量仪器的布置既不能影响地铁系统正常运行,还需达到采集准确数据的要求。通过多次测量与摸索,不断研究相应测量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地铁热环境测量仪器的开发和应用。目前适合地铁热环境测量的仪器需具备以下特点:(1)体积小,便于布置,工作稳定,抗震性能好;(2)记录数据量大,自动采集数据,预设启动时间及采样步长,具有较高的人工智能性;(3)测量精度高,范围大,响应时间短,适合动态测量等。

仪器的改进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测量的要求,因此测量方法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优化。这种优化是在多次测量基础上加以总结所得,更适用于实际工程测量,满足准确性要求。除进行一定的优化外,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理论计算、误差允许等方面的要求对数据结果进行合理的简化。

3.2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实际测量

空气温度与湿度作为地铁热环境的重要参数,是计算空气焓值不可缺少的部分。测量空气的温度与湿度,可采用热电偶温度自记仪与空气相对湿度自记仪,自动记录地铁全天运行期间的各测点的温度与湿度。地铁系统各部分空气状态各不相同,分为逐时动态(如室外气象参数)与相对稳态(如空调送风参数)。对于动态空气参数可采集记录全天大量数据,对于相对稳态空气参数可在正常工况下进行一定量的数据采集,同时也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进行合理的近似与简化。

3.2.1简化站厅及出入口温度、湿度的测量

通过已进行的实际测量发现,一般情况下地铁标准站的各出入口,在全天运行期间,进出空气的状态接近且变化趋势近似,因此可减少出入口温度、湿度测点的数目,以一个出入口的参数测量情况代表其他若干出入口空气的状态。若进一步简化,近似认为站厅空气性质均一,各个出入口对应的室外气象参数一致,则可以认为由各出入口进入的空气状态即为室外气象参数,由各出入口流出的空气状态即为站厅空气参数。图3-1为实际测量获得的某地铁站三个出入口的空气温度逐时曲线(夏季,午后雨),变化趋势一致,测量值近似相等;图3-2为同一车站当天站台、站厅实际测量结果曲线,可近似认为在空调季为稳定状态。

当实际工程中各出入口土建结构不同,站厅、出入口温度分布差异较大时,应布置不同的温度、湿度测点,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2.2简化站台及列车活塞风温度、湿度的测量

通过已进行的实际测量发现,区间隧道内的空气参数在地铁全天运行期间较为稳定,由列车周期运动影响而产生的波动幅度较小,一般温度波动在0.5℃,湿度波动在15%。列车在进站前刹车电阻已启动,活塞风会吸收一部分热量,引起站端隧道口位置空气温度随列车运行呈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列车在站台停靠后,由于轨底排风系统的作用,刹车电阻剩余发热量虽全部释放,但仅引起站台轨道两侧空气温度随列车运行呈周期变化(见图3-7、图3-8),而站台空间的空气状态由空调系统决定。在正常工况下,可近似认为站台空间的温度参数相对稳定(见图3-2)。图3-3为实际测量获得的隧道区间空气与壁面温度随列车周期运行的变化情况,图3-4为站端隧道口位置空气温度逐时曲线。

图3-3地铁隧道区间某测点位置壁面与空气温度测量曲线图3-4地铁站端上、下游隧道口位置空气温度测量曲线

3.2.3简化空调系统温度、湿度的测量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空调系统设备使用发热量记入车站设备发热量,因此不考虑风机温升对空气的影响,因此空调系统中的空气温度、湿度测量不必全部测出送风、回风、排风、新风的参数。新风参数使用室外气象参数即可,回风参数与排风参数一致,但需区分站台回排风与站厅回排风。空调系统全天正常运行时送风参数应保持不变,站厅、站台的回排风会有一定的波动。实际测量情况见图3-5、图3-6。

图3-5某地铁站空调系统新风参数测量曲线图3-6某地铁站空调系统送风、站厅回排风、站台回排风温度测量曲线

3.2.4简化壁面传热的测量

为了分析车站与边界壁面的热交换情况,以及分析列车停靠站台时刹车电阻发热量进入车站系统的具体情况,需要对站台轨道两侧壁面的热流密度进行测量。使用热流密度板必须与壁面紧密接触,但地铁列车运行时产生振动较大,易使热流密度板脱落,增加了实际测量的难度。因此可将壁面与空气间热交换的测量方法做出修改,通过测量壁面温度、空气温度及空气综合温度,分别获得壁面与空气间对流换热量和辐射换热量。

通过已进行的实际测量发现,空调正常运行的地铁标准站,边界壁面温度保持稳定,波动幅度很小,若认为站台空气性质均一,则车站通过壁面进行稳态热交换。由于列车的运行,刹车电阻发热量一部分由隧道活塞风吸收,其余发热量均在列车停靠站台时释放。这部分释放的热量,一部分由车站轨底排风系统排出,一部分通过空气与壁面进行周期性热交换。因此,车站壁面与空气的动态热交换主要集中于轨道两侧下部,尤其是列车停站时刹车电阻箱位置对应的壁面附近为主要动态热交换区域(见图3-11)。测量结果显示,站台轨道两侧空气的温度波动幅度较大,充分反映出空气瞬时能量变化的剧烈程度;但轨道两侧壁面由于热工性质的差异,温度波动幅度较之空气显得很小,且具有一定的迟滞现象(见图3-7、图3-8)。

为在实际测量获得站台轨道两侧由列车刹车电阻箱放热引起的壁面与空气热交换情况,需在至少包括一节完整列车长度停车位置范围内,沿长度方向布置温度与湿度测点(见图3-9、图3-10),沿高度方向只需重点考虑下部壁面与空气的测点布置(见图3-11、图3-12),其余未测车厢段壁面与空气传热情况与测量位置车厢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图3-7站台轨道内侧某测点A位置壁面与空气温度测量曲线图3-8站台轨道内侧某测点B位置壁面与空气温度测量曲线

图3-9某时刻(12:12)站台轨道外侧下部壁面

与空气温度水平分布测量曲线图3-10站台轨道外侧下部某测点D

(图3-11中11测点)壁面与空气温度测量曲线

图3-11站台轨道外侧某测点C位置壁面温度垂直分布测量曲线图3-12站台轨道外侧某测点C位置空气温度垂直分布测量曲线

3.3空气流速的实际测量

地铁系统中风速的测量所用方法为使用热线风速自记仪记录地铁运行周期中某选定过流断面内一点或若干点处的瞬时风速,进而获得通过该断面的风量参数。实际测量过程中根据被测风速的三种特点,测量方法稍有不同,便于在工程中简单易行地实现测量。

3.3.1单向稳态空气流速的测量

地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风机风量、风阀开启状态固定,各管道流量基本不变,空气流动近似为单向稳态流动。实际测量中可不使用风速自记仪记录全天逐时运行数据,而使用转轮、转杯等手持式测量仪器测量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各相应管道断面、风口等的风速。具体测量步骤见图3-13,测量情况见图3-14。

图3-13不同断面测量风速方法示意图图3-14车站空调系统某风口风速测量曲线

3.3.2单向动态空气流速的测量:

根据Stess模拟、CFD模拟及实际测量结果,当一列地铁列车进入地铁标准站时,活塞风由上游隧道进入车站,并由下游隧道流出车站,而同时引起站台内部空气由异侧线路隧道流出车站的风量较小,因此可认为列车活塞风在车站四条隧道内为单向动态流动,即车站四条隧道的活塞风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一致。在地铁标准站活塞风测量过程中,选择无变径、无弯头、接近车站的区间隧道断面作为测量断面,将风速自记仪布置于隧道壁面,并保证测头距壁面0.8米以上,且不可超过车辆限界。由于列车运行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风速自记仪必须放置牢固,必要时可布置备用风速自记仪,测量情况见图3-15。

图3-15列车活塞风测量逐时风速曲线图3-16某地铁站两出入口风速测量曲线

3.3.3双向动态空气流速的测量

地铁车站气流情况中,出入口空气流动为典型的双向动态流动。测量时除了记录逐时风速值外,还需区分测量风速的流动方向。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获得列车运行一个以上完整周期时出入口进出风的风速,根据不同时段发车对数可计算该时段通过车站出入口进出风的总量。由于车站土建结构不同,会影响各出入口空气流速大小、流动方向,因此一般情况下需测量每个出入口的气流参数。实际测量情况见图3-16。

此外实际工程中出现的侧式站台、单洞双线、迂回风道、活塞风井等形式,若需测量这些地铁结构中的气流情况,一般都作为双向动态流动进行处理。

3.4统计参数的实际测量

3.4.1人员参数的测量

车站人员分为固定人员(包括车站工作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等)与流动人员(主要为地铁乘客)。固定人员的数量全天逐时基本保持稳定,发热量计算参考静坐(或站立)售货状态下人体新陈代谢率,平均停留时间按工作时间计算;流动人员的数量全天逐时变化,高峰时段数量较大,发热量计算参考行走(或站立)状态下人体新陈代谢率,在车站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按照4分钟计算。

3.4.2车站设备参数的测量

车站各种电力设备,如电梯、检票机、照明等的使用时间、数量、发热情况可根据统计或运行记录获得。

3.4.3列车设备参数的测量

列车主要发热设备为刹车电阻、列车空调冷凝器及其他附属电力系统,列车设备的使用时间、数量、发热情况可根据统计或运行记录获得。

3.5实际测量的辅助手段

通过一系列的测量方法,针对不同目标参数进行测点选择、仪器布置、数据采集,就可以获得较为翔实准确的测量结果。但常规测量方法在改进优化的基础上也不能全部满足测量分析需要,因此需要采用其他特殊方法或相关模拟软件作为必要的辅助手段。

例如,为验证空调系统负荷平衡关系式,必须计算列车活塞风进入站台部分的负荷,但这部分负荷不能直接从活塞风进出风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测量值求得。可在计算中引入“掺混系数”理论,通过示踪气体实验或CFD模拟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解决列车活塞风负荷对车站空调系统影响的问题。

又如,对于地铁系统设计时非正常工况(如阻塞、火灾等)的验证目前采用实际测量方法的条件还不成熟,可通过Stess进行模拟计算获得相关工况的结果作为参考数据。

4测量结论与意义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的地铁热环境能量平衡关系式、地铁风量平衡关系式、地铁空调系统负荷平衡关系式,不仅为检验测量方法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也为深入分析研究地铁热环境特性、空调系统运行状况、优化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评价地铁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经济性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指导作用。

通过对地铁热环境的实际测量,了解地铁热环境的特点,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促进了相关测量仪器的研发与应用,更重要的是总结出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系统完整的地铁热环境实际测量方法,并通过对测量方法的优化与简化,拓展了地铁热环境测量的普遍性及应用性。

本文论述的地铁热环境测量方法,经过不同地铁工程的数次实际测量,基本满足工程要求,获得了预期的数据结果。在不同的实际测量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被测对象、不同的工程条件、不同的目标参数,对常规测量方法做出必要的修改及优化,使之符合当前测量的要求,达到工程测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地理环境论文范文5

网络共享资源的极速膨胀,使教师摆脱了多年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欣喜之余,另一个问题随之而生:如此复杂庞大的资源库,该如何取舍?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因不懂取舍,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大量问题已经不能用在最新修订的课程中。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1)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2)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素养;3)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基于上述理念,要学会选择,学会取舍。面对茫茫的资源库,要慧眼识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在讲“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现成的课件,只是重新进行了设计,把“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完全从课件中删掉,直接让学生分组带手电筒,自己动手操作直射和斜射在墙面和地球仪的实验。这样一来,平面和球面对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不但一目了然,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信息环境下面面俱到不如临门一脚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具有强烈的时代呼声。地理教科书是专家团队在特定时间编写的,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强的整合教材的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多媒体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备课时没有对多媒体课堂的教学程序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只是片面地、盲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内容越多越好,甚至多得令学生眼花缭乱。实际上课件的设计无需面面俱到。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往往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总是将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和评委的感觉是耳目一新,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双边互动非常好。但整堂课下来,知识点掌握得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忽略心理学中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表面上是面面俱到,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紧抓教学的主题,适时地建立思维碰撞课堂。如在讲海陆变迁时,其中的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教师重点展示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而地震带的学习,教师可通过展示“地震带”图,让学生自己找出两大地震带,并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学习重点内容,然后展示我国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讨论其发生的原因,展示一些感人的画面及故事。这临门一脚让这些看似无用的内容培养了学生互助的精神和爱国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是从三个维度来阐述课程目标的,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核心目标,是教育的本真。就地理学科而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是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担当的责任。在使用多媒体时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点的传授有机结合,这将是一种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收获。

3、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要点睛之笔,不要画蛇添足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优越性的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只要在地理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增强教学效果,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使用多媒体教学需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是不是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从教学内容上看,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手段的新与优,那就是画蛇添足。笔者曾经听过一位优秀地理教师的课,整节课就用了三张地图,总共就展示了几分钟,然而听课的教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因为这位教师用这几张地图,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了地理信息,找出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又用这几张图合作探究解决了疑问。可见多媒体的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用则用,否则就不要用。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只追求形式,而忽略课堂的主体。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多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课件的设计制作:要与多学科结合,构建高效思维碰撞课堂

地理环境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理环境;潮汕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6-02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东部,毗邻福建,南临大海,主要区域包括现在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这块仅占中国国土一千分之一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潮汕文化形式多样,从具体内容上划分,包括潮汕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歌册和舞蹈、潮汕工夫茶、潮汕民俗、潮汕农艺、潮汕工艺、潮州菜和潮汕小吃等等。

在潮汕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地理因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将从地理环境对潮汕文化的影响方面入手,论述潮汕文化的特点。

一、潮汕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地理环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具体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物产资源、人口等因素。归纳起来,潮汕地理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

其一,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潮汕地区面积10000余平方千米,其中平原3000多平方千米。虽然山地和丘陵面积超过一半,但潮汕平原土壤十分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的双重影响,潮汕地区冬暖夏凉,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潮汕地区的农业生产迄今已经有3000余年的历史,历代南迁的北方移民不断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其二,半封闭半开放的地理环境。潮汕地理环境突出的特点就是半封闭半开放。从整个广东地理环境来看,南岭的隔阻已经使广东长期以来成为中原王朝流放官员的蛮夷之地,潮汕不仅跟北方省份隔离,而且跟省府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也难以通行。但在向北封闭的同时,潮汕地区南靠南海,拥有325.6千米的海岸线,还有汕头港、柁林湾、广澳湾、海门湾、南澳港等多个优良港湾,海运条件非常优越。这成为近代以来大规模向东南亚移民的地理条件。

其三,北方移民带来的人地矛盾。宋朝以前,潮汕地区长期地广人稀,直到韩愈刺潮时,潮州大概还只有一万户人家。南北朝之后的历次中原战乱,都给南方带来大量移民,潮汕地区因为人口密度小、土地肥沃、远离战乱而成为难民的迁徙地,到南宋末年的“淳v六年,潮州实际人口数可达到611991~679990人”。清朝建立以后,潮州人口逐渐超过百万,到民国已达数百万之巨。解放后,潮汕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各县市人口密度极高,这也成为近代以来潮汕人大规模出海谋生的经济原因。

二、传统儒家文化在潮汕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很多外地人跟潮汕人接触后,都会有一个相似的评价:潮汕人很传统。他们所说的“传统”,多指的是文化上的传统,而这种文化,就是传统儒家文化。

历史上,百越文化作为潮汕地区的本土文化,在一千多年的移民和汉化过程中逐渐消亡,退居次要地位,现在仅在某些民俗文化中可见其端倪。潮汕面向大海,海洋对潮汕地区的文化也产生不小的影响,但在明清以前,潮人出海没有形成很大规模,明清两朝又实行严格的海禁,留在潮汕的潮汕人更多的还是秉持安土重迁的传统。所以,长期以来,在潮汕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能在潮汕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跟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其一,与中原相似的农业经济基础。如前所述,潮汕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而且潮汕地区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长期以来经济上主要仰赖农业,这样就形成了与中原相似的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要求安定,安土重迁,自给自足,在相似的经济土壤下,北方移民移居潮汕后,在中原产生的传统儒家文化在潮汕也能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其二,传统儒家文化是北方移民和流放官员带来的中原强势文化。历史上的中原移民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历代流放到潮汕的官员,像常衷、韩愈等流放官员,都在潮汕大兴儒学。北方移民和流放官员给潮汕地区带来了两个影响:一个是汉化,移民人数逐渐超过本地土著,经过民族融合,潮汕发展成“海滨邹鲁”,文化上越来越接近北方;另一个是传统儒家学说相对于本土的百越文化是强势文化,更为先进和发达。这样,潮汕文化形成以传统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文化体系。

其三,长期以来文化传入的单向性。从地形特征来看,潮汕地区好似一个上窄下宽的漏斗,北方移民多从福建辗转来到潮汕,文化的传播也主要是自北向南,缺乏其他途径的文化传播。而且,由于中国长期封闭和海禁,近代以前,从海外也难以传入其他足以跟儒家文化抗衡的强势文化,无法撼动儒家文化在潮汕文化中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文化传入的单向性使儒家文化在潮汕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三、海洋为潮汕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潮汕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宋,《汕头市志》记载:“唐代潮州(海阳)外国船舶已有到潮州口岸停泊装卸易货,也有潮人抵达暹罗。”明清时期,随着潮汕地区人口剧增,政府又实行严格的海禁,冒死出海谋生的潮汕人大增。后,海禁名存实亡,《》又允许华工出国,掀起了潮汕人移民海外,主要是移民东南亚的。到现在,海外的潮汕人达到一千万,基本等同于潮汕本土的人口。

潮汕是沿海地区,又有大批潮汕人出海谋生甚至定居海外,故而对潮汕人来说海洋是第二个故乡,它带来与儒家文化迥然不同的文化影响。这种海洋因素的加入,有的学者直接称其为“海洋文化”,也有的学者持不同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向型的大陆农业文化,文化结构中缺乏海洋的因素。潮汕文化中的海洋因素,对主体的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冲击和补充。海洋为潮汕文化带来的影响,笔者概括为以下三点:

其一,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与高度的团结精神。潮汕人出海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又被政府斥为天朝的弃民,不允许回国,可以说没有退路。海上的风雨颠簸,异乡的艰难困苦,锻炼了潮汕人不屈不饶、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让潮汕人在海外站稳了脚跟,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李嘉诚、陈慈黉、谢慧如、蚁光炎这样杰出的企业家。同时,海外险恶的环境也让潮汕人空前团结起来,在海外,几乎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汕的同乡会,潮汕人曾被称为最团结的群体,实是生存压力使然。

其二,重商传统与功利心理。潮人重商,举世闻名,并因此得到“东方犹太人”的美誉。潮汕人重商的传统,从地理因素来看,一方面是处于商旅辐辏之地,更主要是单纯的农业生产不足以谋生,不得不依靠广阔的海洋。另外,长期在狭窄的生存空间中挣扎的潮汕人,对利益有更深刻的理解,善于精打细算,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功利心理,有一句潮汕俗语叫“百赊不如五十现”,即追求实在的、现实的利益,深刻反映了这种功利心理。

其三,海洋成为潮汕文化的海外延伸。学者们在给潮汕文化下定义的时候遇到一个困难,那就是能不能用地域作为潮汕文化的界限。中国很多区域文化,像巴蜀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等,区域性都很强,出了这个地区就不属于这种文化。但是,海洋的影响让潮汕文化脱离了区域的界限。如果只以陆地为界限,那么广大的潮汕海外侨胞就被排除在潮汕文化人群之外,而海外潮人在文化上一直坚守儒家文化和家乡习俗,这种以区域为界定的方法明显不科学。更多的学者,像杜松年、黄挺、林伦伦、吴勤生等,主张以潮汕族群,或者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如潮汕话)作为潮汕文化的范围,这样就涵盖了本土和海外的潮汕人。

四、无处不在的“精细”特点

林伦伦和吴勤生在《潮汕文化大观》中提到潮汕文化特点的时候,提到了两个字:“精细”。我认为这个提法精准,很好地概括了潮汕文化的精髓。

精细,一个是精明,一个是细致,反映为做事情一丝不苟,与人交往细腻周到,为人处世务精益求精。这种特点,体现在很多潮汕文化现象里。

农业技术,潮汕人的精耕细作可以用“绣花”来形容,而且将土地利用到了极限,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潮汕工夫茶,从选择茶叶盒器皿开始,前后十道工序,其精致和浩繁,完全可以媲美日本茶道;潮州菜和潮汕小吃,潮汕的刺绣、木雕、石雕等,无不精益求精,精雕细刻,以精致纤细为美;潮汕人经商,精打细算,讲求诚信,擅长于放长线钓大鱼,但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利益都计算得极为精确。

潮汕文化之所以形成“精细”的特点,与地理因素同样有很大的关系。半封闭的生存状态,狭小的生存空间,潮汕人好像被挤压在一个小小的罐头里一样,人与人的距离贴得很近,不精细难以生存,不精细难以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表面上看,潮汕文化好像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文化。潮汕人既依恋故土,又勇于闯荡;既淳朴热情,又精明强干;既封建保守,又洞达开放;既慷慨大方,又精于计算。其实,潮汕文化呈现出这种看似矛盾的特性,正是独特地理环境下,平原的传统儒家文化与海洋的开放性文化相互冲击交融的结果。作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培养了潮汕文化中淳朴敦厚、忠孝仁爱、安土重迁的文化特点;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文化,则练就了潮汕人勇于开拓、精明强干、善于经商的开放性特征。在这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融合下,孕育了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勤生,林伦伦.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2]陈泽泓.潮汕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陈骅.海外潮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黄挺,陈占山.潮汕史[M].汕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