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地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1
地理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失时机地开展环境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优化环境教育
1、运用对比分析促进环境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地理图表进行对比分析,可有效促进学生发现环境问题,受到环境教育。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这一内容时,单从地球上水的覆盖面积、储量、水循环方面来看,可以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当我们把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按所占的比例用统计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就很清楚地发现其实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加上人类的污染、浪费,可再生的水资源最终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导致地球水资源枯竭。地球上的水除了储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通过对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华北地区缺水相当严重,从而引导大家讨论缺水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运用对比分析,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更为深刻,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2、开展交流讨论培养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危害。环境问题同样受多种因素制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们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交流讨论,让他们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高中《地理》“新能源”一节时,可结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提出“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应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引以为戒,不能忽视突发自然灾害对核电站的威胁和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争论,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核能利用问题的认识。
3、运用多媒体激发环保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只运用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洪涝灾害、沙尘暴、雾霾等一些形象直观的视频资料和新闻报道,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进行防范和治理。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抽象地理知识的理解,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增强学生环境意识、激发环保热情的教学效果。
三、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环保教育内容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2
目前,我国政府己经将矿山环境保护列入议事日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治理工作有待于今后逐步开展。从2001年至2007年,全国共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118个,恢复治理矿山环境面积15.5万公顷。项目分布在31个省(区、市),总投入资金7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达37.7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投入。
1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给予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利用煤研石3470万吨,占当年排出量的48.5%,其中用于发电、燃料800万吨,建材原料590万吨,筑路材料360万吨,充填材料990万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两者的利用率都只有30%左右。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的矿种只占可综合利用矿种的一半,综合利用指标为50%,比国外低30个百分点左右,采主弃副、采富弃贫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2废水治理
我国矿山排放的废水主要有酸性废水、含悬浮物废水、含盐废水和选矿废水等。煤炭采选业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1990年外排达标率为90.56%,利用量为12亿吨;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减少,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洗煤厂1990年为100个。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业用水复用率逐年提高,1973年仅12%,1987年达到了58%,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己初见成效。
3废气治理
据统计,矿业采选行业中采盐和黑色金属废气处理率最高,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则最低,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为17.24%,低于全国40个行业的平均处理率。
4土地复垦
目前,我国政府每年拨专款加速矿山土地复垦工作。2001-2003年国土资源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731个,组织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苏省盯胎县等18个典型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江苏省、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没有经过规划而任意堆积,也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合理利用,不但占压矿山边缘土地,毁坏地表植被地貌,而且受不良气候影响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废水污染
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系遭到严重污染,由于矿井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未经处理超标排放会对地表植被!农作物等造成破坏;矿井排水疏干了地下裂隙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采空区灌浆导致当地水资源日益匮乏,从而打破了整个区域水均衡系统,造成水资源逐步枯竭及河水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矿山水资源短缺问题。
3废气污染
矿山开采中产生废气!粉尘等多种有害气体,使得长期坚守生产一线的职工成为矽肺患者;另外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矿区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还有冬季采暖排出严重超标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更不容忽视。
4地表环境的破坏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多数矿山开采之后都没有进行有效回填矿坑,导致矿区采空区地表沉陷,严重破坏了部分建设用地和耕地,造成了我国大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破坏了周边很多民用建筑和自然地貌景观,不仅使矿区与周围居民纠纷不断,而且极大影响了整个区域环境的完整性。在矿山投产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和大量占用矿体表层土壤,严重破坏了矿区地表植被;对不断产生的固体松散废弃物(废石、废渣等)也随意堆放,长期经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影响极易发生流失,从而加速了对周边土壤的破坏,也使岩体失稳造成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三治理措施与建议
1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能够有效了解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2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
随着矿山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使得矿山环境污染程度加剧,进而引发多种地质灾害#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矿山环境和灾害源头的监管和治理力度,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化及科学化的行业标准进行开采,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矿山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矿山企业要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做好各方面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大先进技术和开采工艺的应用,减少矿山环境污染源,修建污水处理厂,减少废水排放量,保证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加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a)对已经封闭的矿山,政府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投资开矿,相关部门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改造,也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治理资金,对一些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治理,确保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b)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要加强矿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利用,根据不同的受污染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理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保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不再发生。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四结语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3
摘要: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改善环境状态,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论述造成我国目前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寻实现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1]。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中央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由地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该地区对环境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该地区而是邻近的其他地区,这样就使得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函数与中央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强调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着“讨价还价”和“对抗”的倾向。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会与中央政府的要求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地方政府则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2]。所以,在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有学者认为,从环境保护的纵向管理上来看,我国是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在环境保护机构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对下级缺乏应有的制约力,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3]。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也不相同,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地区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而有些地区则投入较少。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环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原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看齐,减少资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远见的官员真的下大力气治理本地区的环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很难全面衡量其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有不少环境保护部门,特别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仍挂靠在城市建设系统上,仅属于城市建设系统的一个部门,这种现象给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建设往往引发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作为城市建设系统内的机构自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因为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有些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而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机构的设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都应该进行强化,不能侧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护任务非常繁重的资源或农业大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有的省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但力量薄弱。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区域性,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4]。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5]。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4
摘要: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改善环境状态,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论述造成我国目前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寻实现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1]。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中央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由地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该地区对环境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该地区而是邻近的其他地区,这样就使得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函数与中央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强调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着“讨价还价”和“对抗”的倾向。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会与中央政府的要求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地方政府则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2]。所以,在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有学者认为,从环境保护的纵向管理上来看,我国是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在环境保护机构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对下级缺乏应有的制约力,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3]。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也不相同,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地区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而有些地区则投入较少。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环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原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看齐,减少资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远见的官员真的下大力气治理本地区的环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很难全面衡量其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有不少环境保护部门,特别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仍挂靠在城市建设系统上,仅属于城市建设系统的一个部门,这种现象给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建设往往引发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作为城市建设系统内的机构自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因为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有些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而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机构的设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都应该进行强化,不能侧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护任务非常繁重的资源或农业大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有的省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但力量薄弱。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区域性,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4]。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5]。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三)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胡双发,王国平。政府环境管理模式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5):91-96.
[2]邓志强,罗新星。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4]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11).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5
从国际环境教育发展来看,目前有很多国家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并把它列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环境教育得到极大的推动和发展。特别是在1987年国际环境教育与培训会议之后,环境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很多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教育框架,以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鼓励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主要通过学科课程渗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而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这就要求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环境素质,结合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在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确立中学地理课的主体地位,实施中学环境教育
1.地理课程的环境化日益明显
中学地理课程近几年的变化反映了地理教育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的。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编者认为这样的教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当。
同时,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
2.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丰富
地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环境教育的内容类似,虽然教学目的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而且多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可以借鉴环境教育的某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科学原理和所掌握的材料自己做出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地理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讲到城市化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在当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如居住条件恶化、交通紊乱、噪声污染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等,使学生对当地城市化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在讲到“全球变暖”时,可向学生补充“全球科学家基本公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容易频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也是导致我国2008年南方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真正体现“让学生学会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运用讲授法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目标进行环境教育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或借助于教具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它能够比较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一方法可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在学生的配合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建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教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地理教学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强调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基本一致的,因此,环境教育应结合地理教学目标而进行。
中学环境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使他们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观点从多方面说明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唤起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保护环境。
2、运用讨论法结合中学地理教材进行环境教育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如对环境现象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的判断等问题可通过这种方法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方法传授有关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传统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据调查,学生通过课堂从教师和教材中接受了大量的环境知识,却无助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养成。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点应利用实例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地关系,让环境意识植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这种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就环境问题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心是个体产生良性态度和行为倾向的重要条件。当教师与学生经过充分交流达成对环境问题的共识后,学生就会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的环境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化静为动,将时空跨度较大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感知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通过播放沙尘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实况,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良好效果。
4、提高中学地理教师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
对于担任环境教育核心工作的中学地理教师来说,应不断提高环境教育教学意识,增加环境科学的系统知识,促进知识更新,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新需要,把环境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10倍至20倍。”教师的环境意识是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前提、关键。只有提高地理教师的环境科学知识水平,并自觉地加入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训练教学基本功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钻研教材,精通所教内容,才能充分利用教材蕴藏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教学,避免在地理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才能真正设计好教学过程,把环境教育融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多地向书本、实际、知者学习,做有心人,多积累报刊、杂志、新书上的新材料、新观点;或多渠道,多形式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
第二、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环境教育,才能实现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所提出的把增强环境意识作为当今地理教育的最主要内容的目标。
环境地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理环境;潮汕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6-02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东部,毗邻福建,南临大海,主要区域包括现在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这块仅占中国国土一千分之一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潮汕文化形式多样,从具体内容上划分,包括潮汕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歌册和舞蹈、潮汕工夫茶、潮汕民俗、潮汕农艺、潮汕工艺、潮州菜和潮汕小吃等等。
在潮汕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地理因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将从地理环境对潮汕文化的影响方面入手,论述潮汕文化的特点。
一、潮汕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地理环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具体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物产资源、人口等因素。归纳起来,潮汕地理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
其一,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潮汕地区面积10000余平方千米,其中平原3000多平方千米。虽然山地和丘陵面积超过一半,但潮汕平原土壤十分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的双重影响,潮汕地区冬暖夏凉,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潮汕地区的农业生产迄今已经有3000余年的历史,历代南迁的北方移民不断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其二,半封闭半开放的地理环境。潮汕地理环境突出的特点就是半封闭半开放。从整个广东地理环境来看,南岭的隔阻已经使广东长期以来成为中原王朝流放官员的蛮夷之地,潮汕不仅跟北方省份隔离,而且跟省府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也难以通行。但在向北封闭的同时,潮汕地区南靠南海,拥有325.6千米的海岸线,还有汕头港、柁林湾、广澳湾、海门湾、南澳港等多个优良港湾,海运条件非常优越。这成为近代以来大规模向东南亚移民的地理条件。
其三,北方移民带来的人地矛盾。宋朝以前,潮汕地区长期地广人稀,直到韩愈刺潮时,潮州大概还只有一万户人家。南北朝之后的历次中原战乱,都给南方带来大量移民,潮汕地区因为人口密度小、土地肥沃、远离战乱而成为难民的迁徙地,到南宋末年的“淳v六年,潮州实际人口数可达到611991~679990人”。清朝建立以后,潮州人口逐渐超过百万,到民国已达数百万之巨。解放后,潮汕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各县市人口密度极高,这也成为近代以来潮汕人大规模出海谋生的经济原因。
二、传统儒家文化在潮汕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很多外地人跟潮汕人接触后,都会有一个相似的评价:潮汕人很传统。他们所说的“传统”,多指的是文化上的传统,而这种文化,就是传统儒家文化。
历史上,百越文化作为潮汕地区的本土文化,在一千多年的移民和汉化过程中逐渐消亡,退居次要地位,现在仅在某些民俗文化中可见其端倪。潮汕面向大海,海洋对潮汕地区的文化也产生不小的影响,但在明清以前,潮人出海没有形成很大规模,明清两朝又实行严格的海禁,留在潮汕的潮汕人更多的还是秉持安土重迁的传统。所以,长期以来,在潮汕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能在潮汕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跟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其一,与中原相似的农业经济基础。如前所述,潮汕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而且潮汕地区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长期以来经济上主要仰赖农业,这样就形成了与中原相似的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要求安定,安土重迁,自给自足,在相似的经济土壤下,北方移民移居潮汕后,在中原产生的传统儒家文化在潮汕也能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其二,传统儒家文化是北方移民和流放官员带来的中原强势文化。历史上的中原移民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历代流放到潮汕的官员,像常衷、韩愈等流放官员,都在潮汕大兴儒学。北方移民和流放官员给潮汕地区带来了两个影响:一个是汉化,移民人数逐渐超过本地土著,经过民族融合,潮汕发展成“海滨邹鲁”,文化上越来越接近北方;另一个是传统儒家学说相对于本土的百越文化是强势文化,更为先进和发达。这样,潮汕文化形成以传统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文化体系。
其三,长期以来文化传入的单向性。从地形特征来看,潮汕地区好似一个上窄下宽的漏斗,北方移民多从福建辗转来到潮汕,文化的传播也主要是自北向南,缺乏其他途径的文化传播。而且,由于中国长期封闭和海禁,近代以前,从海外也难以传入其他足以跟儒家文化抗衡的强势文化,无法撼动儒家文化在潮汕文化中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文化传入的单向性使儒家文化在潮汕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三、海洋为潮汕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潮汕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宋,《汕头市志》记载:“唐代潮州(海阳)外国船舶已有到潮州口岸停泊装卸易货,也有潮人抵达暹罗。”明清时期,随着潮汕地区人口剧增,政府又实行严格的海禁,冒死出海谋生的潮汕人大增。后,海禁名存实亡,《》又允许华工出国,掀起了潮汕人移民海外,主要是移民东南亚的。到现在,海外的潮汕人达到一千万,基本等同于潮汕本土的人口。
潮汕是沿海地区,又有大批潮汕人出海谋生甚至定居海外,故而对潮汕人来说海洋是第二个故乡,它带来与儒家文化迥然不同的文化影响。这种海洋因素的加入,有的学者直接称其为“海洋文化”,也有的学者持不同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向型的大陆农业文化,文化结构中缺乏海洋的因素。潮汕文化中的海洋因素,对主体的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冲击和补充。海洋为潮汕文化带来的影响,笔者概括为以下三点:
其一,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与高度的团结精神。潮汕人出海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又被政府斥为天朝的弃民,不允许回国,可以说没有退路。海上的风雨颠簸,异乡的艰难困苦,锻炼了潮汕人不屈不饶、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让潮汕人在海外站稳了脚跟,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李嘉诚、陈慈黉、谢慧如、蚁光炎这样杰出的企业家。同时,海外险恶的环境也让潮汕人空前团结起来,在海外,几乎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汕的同乡会,潮汕人曾被称为最团结的群体,实是生存压力使然。
其二,重商传统与功利心理。潮人重商,举世闻名,并因此得到“东方犹太人”的美誉。潮汕人重商的传统,从地理因素来看,一方面是处于商旅辐辏之地,更主要是单纯的农业生产不足以谋生,不得不依靠广阔的海洋。另外,长期在狭窄的生存空间中挣扎的潮汕人,对利益有更深刻的理解,善于精打细算,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功利心理,有一句潮汕俗语叫“百赊不如五十现”,即追求实在的、现实的利益,深刻反映了这种功利心理。
其三,海洋成为潮汕文化的海外延伸。学者们在给潮汕文化下定义的时候遇到一个困难,那就是能不能用地域作为潮汕文化的界限。中国很多区域文化,像巴蜀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等,区域性都很强,出了这个地区就不属于这种文化。但是,海洋的影响让潮汕文化脱离了区域的界限。如果只以陆地为界限,那么广大的潮汕海外侨胞就被排除在潮汕文化人群之外,而海外潮人在文化上一直坚守儒家文化和家乡习俗,这种以区域为界定的方法明显不科学。更多的学者,像杜松年、黄挺、林伦伦、吴勤生等,主张以潮汕族群,或者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如潮汕话)作为潮汕文化的范围,这样就涵盖了本土和海外的潮汕人。
四、无处不在的“精细”特点
林伦伦和吴勤生在《潮汕文化大观》中提到潮汕文化特点的时候,提到了两个字:“精细”。我认为这个提法精准,很好地概括了潮汕文化的精髓。
精细,一个是精明,一个是细致,反映为做事情一丝不苟,与人交往细腻周到,为人处世务精益求精。这种特点,体现在很多潮汕文化现象里。
农业技术,潮汕人的精耕细作可以用“绣花”来形容,而且将土地利用到了极限,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潮汕工夫茶,从选择茶叶盒器皿开始,前后十道工序,其精致和浩繁,完全可以媲美日本茶道;潮州菜和潮汕小吃,潮汕的刺绣、木雕、石雕等,无不精益求精,精雕细刻,以精致纤细为美;潮汕人经商,精打细算,讲求诚信,擅长于放长线钓大鱼,但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利益都计算得极为精确。
潮汕文化之所以形成“精细”的特点,与地理因素同样有很大的关系。半封闭的生存状态,狭小的生存空间,潮汕人好像被挤压在一个小小的罐头里一样,人与人的距离贴得很近,不精细难以生存,不精细难以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表面上看,潮汕文化好像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文化。潮汕人既依恋故土,又勇于闯荡;既淳朴热情,又精明强干;既封建保守,又洞达开放;既慷慨大方,又精于计算。其实,潮汕文化呈现出这种看似矛盾的特性,正是独特地理环境下,平原的传统儒家文化与海洋的开放性文化相互冲击交融的结果。作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培养了潮汕文化中淳朴敦厚、忠孝仁爱、安土重迁的文化特点;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文化,则练就了潮汕人勇于开拓、精明强干、善于经商的开放性特征。在这两种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融合下,孕育了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勤生,林伦伦.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2]陈泽泓.潮汕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陈骅.海外潮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黄挺,陈占山.潮汕史[M].汕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