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文1
半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生产运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将上半年的安全、环保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安全环保、职业卫生工作效果
1、上半年本中心安全、环保工作总体良好,安全、环保事故发生率为零。
2、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参培率100%,“双体系”考试达标率100%。
3、涉及本中心各类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二、主要安全工作情况
(一)、安全环保隐患排查与整改
1、上半年安全环保大检查及专项检查涉及本中心的项目共16项,均能按时间完成整改。
2、上半年矿领导下井带班安全隐患整改项目涉及本中心整改的共129项,按时完成整改100%。
3、上半年日常安全自查自纠情况:
(1)日常隐患排查处理:发现安全隐患129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2)用电检查:责任区域用电线路正常。
(3)消防检查:各区域均配备的灭火器部分过期,已更换17瓶新灭火器。
(4)六大系统运行情况:①255m避险硐室部分设备无法使用,已下单由测量与工程管理科安排整改;②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部分管路无法使用,已下单处理;③其他系统基本正常。
(5)车辆运行情况:每天专人对使用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建立使用、维修台账。
(6)安全生产协调情况:我中心按要求做好全矿安全生产协调工作,未有生产协调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现象,安全环保工作平稳。
(7)现场安全检查情况:对井下主运巷照明及线路,各溜井、放矿漏斗警示红灯每日例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8)局部通风工作: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调整工作方式,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做好井下现场局部通风工作,确保了生产安全顺畅开展,上半年未发生通风安全事故。
(二)基础管理
1、安全学习培训情况:
(1)安全学习:每周坚持安全学习、每天派班及时传达上级各种文件,对每项工作进行安全交底。
(2)三级安全教育情况:上半年新调入员工1名,按照以老带新,及新员工培训要求进行了培训和工作安排。
(3) “一人一档”建档情况:已及时更新。
2、危险源管理:要求各个岗位人员认真对待双控体系的落实工作,按照双控体系检查表认真检查,并做好现场记录,领导班子及安全员经常性深入现场检查。每日安全检查落实情况表已做好存档工作,未做好该项内容的人员及班组按“三违”行为处理。
3、劳保用品发放使用情况:按要求及时发放、领用各种劳动用品,领用人签字存档,各岗位按要求正确佩戴。
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均持证上岗作业。
5、“三违”:中心领导及安全员不定期检查三违情况,违反“三违”行为的人员已建立台账并按内部管理办法考核。
6、应急救援物资仓库管理:每周派专人对仓库的日常管理并完善了应急物资仓库的进出库及安全检查等表格,并按月度进行检查及盘点。
7、“双体系”、“能量锁”、“高风险作业票”落实情况
(1)上半年重点加强对各班组及人员风险管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未落实该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安全员每日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并提交考核材料,上半年本中心对未按照要求落实现场管控检查人员进行考核并内部曝光。
(2)本中心领导班子及安全员对涉电作业项目, 加大现场监管力度,作业必须进行能量锁定后方可作业,发现违章现象立即制止,各班组能按要求做好能量锁具的交班工作。
(3)“高风险作业票”: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及种类已定制了《动火作业票》、《有限空间作业票》、《高空作业票》及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办理作业许可手续,凭票作业。
三、存在问题
1、铁通电话系统故障频繁,影响工作联络。
2、井下水质差,对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的管路腐蚀大。
3、部分员工对“双体系”建设工作重视不够、主动性差。
4、本中心皮卡车安全性能差、车辆烂。
5、涉及本中心的责任范围广,安全隐患多。
6、井下通风系统被破坏,局部通风工作难度大。
7、通风安装工人员不足,部分区域检查不到位。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掌握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
(2)按计划对中心内部每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完成整改。
(3)对职工进行应急管理培训,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严防应急失当行为发生。
(4)继续做好六大系统的管理工作,配合第三方开展《监测监控与人员定位系统扩充》、《监测监控与人员定位系统维修完善》等项目,保障进度。
(5)加强井下局部通风工作,满足生产需要,为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做好基础。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文2
根据矿业公司关于2019年“安全生产活动月”的部署和安排,在全公司开展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的安全月活动,根据选煤厂的实际,制定“安全生产活动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认真落实上级“安全生产活动月”文件精神为主线,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教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杜绝或减少各类违章违纪行为,为实现选煤厂安全生产而努力。
二、活动主题
“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
三、活动时间
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
四、选煤厂“安全生产月”领导小组
组长:厂长、书记
副组长:安全厂长
成员:生产厂长、技术厂长、机电厂长、工会主席、车间主任、技术员、团书记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安全生产主题教育;
首先从安全教育抓起,我们要利用每天的班前会、安全活动日带领员工进行学习安全操作及理论知识,剖析4.15钱家营矿顶板伤人事故;5.23欢矿综二队辅助运输矿车伤人事故等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使广大员工从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月”的重大意义和目的,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文化氛围。
积极组织好“安全生产活动月”启动仪式,组织好6月16日公司举办的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
选煤厂党、政、工、团、技主要领导利用班前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宣讲活动,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的安全形势、以及“四自一监”管理体系的落实、员工行为管控等方面,分别对三班全体员工进行宣讲活动,做到覆盖率达到出勤人数的100%,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序号
时间
宣讲主题
宣讲人
备注
1
6月1日
1、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
2、吸取5.23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找思想根源。
3、反骄满、反麻痹、反松懈。
4、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讨论,大排查活动。
王孝生
2
6月5日
郭乃厚
3
6月16日
王海生
4
6月23日
赵 鑫
选煤厂领导班子宣讲安排:
六、安全治理主要措施:
1、排查安全隐患重点治理
在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坚持每周的安全自查,管技、车间主任要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点班主任要做到每班对所有岗位进行巡查,做到心里有数。绝不放纵任何事故隐患成为我们安全工作的绊脚石。做到小的隐患不过班,重点隐患不过天,重大隐患及时上报的原则。把安全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时期,避免出现各类事故发生。
2、强化落实风险“双控”机制
值班领导在岗位风险“双控”中,要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要对照本月制定的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逐一排查,现场员工以落实现场安全确认、手指口述、能源隔离制度准绳,提高员工岗位风险辨识、避险能力。三重三特工程,严格按规定制定、审批、贯彻相应施工措施,从而达到风险管控的目的。
3、彻查安全无把握人员
(1)坚持利用班前会对每一名员工的身体状况都进行确认,发现身体状况不良者给予照顾或调整工作岗位。
(2)对新工、转岗人员采取包保措施和制定师徒合同的形式,来保证他们的安全。
(3)对重点高血压人群采取二对一包保跟踪管理,按规定到保健站测量血压。从而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4、深化“四自一监”安全管理
从安全管理上深化“四自一监”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推进、细化、完善“四自一监”安全管理制度。使区科自管、班组自控、岗位自律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做到奖惩分明、公平公正。
5、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管技实行走动式管理,针对少数员工耍大胆、随意性操作,以及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要做到敢说敢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充当老好人,按规定查处,从而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实现“零”伤害的奋斗目标。
6、强化系统动态达标管理
加强设备检修质量,天天、班班抓好文明生产,杜绝设备带病运转,严格落实班组、区域包保责任制落实,加强班组考核,督促班队长严格标准化管理。
以上是选煤厂2019年“安全生产活动月” 的实施方案及措施,我们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严格员工行为管控,杜绝人身伤害,为矿业公司实现安全生产月而努力。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 关键风险指标
1 公司简介
本公司位于辽宁省境内,南临渤海,北倚燕山,西望山海关,东接葫芦岛,是联接华北和东北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公司成立于1998年,现由神华国华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50%的股权实施控股管理,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35%和15%的股权。公司总装机容量3600MW,是东北地区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一期工程(发电A厂)安装两台由俄罗斯引进的8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1990年立项,1993年开工,2000年双机投产,填补了我国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零的空白。二期工程(发电B厂)安装两台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两台机组分别于2010年2月12日、5月18日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投入正式运行。同步建设全烟气脱硫装置,4号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机组各项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工程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30年经典工程”大奖。
公司以“创国际一流发电企业”为目标,科学发展,精益管控,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为稳定东北电网、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地方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2 实施背景
东北电力市场需求较弱,迅猛发展的风电和水电抢占市场份额,导致火电企业发电空间被压缩,煤炭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发电成本持续攀升。如何深入跟踪和分析所在区域电力市场供需情况,量价兼顾地科学安排生产,努力加大市场份额,及时有效地适应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对资源和生产进行重组和配置的调节,在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下避免决策失误,提高公司在复杂变化条件下的应对能力成了发电企业的当务之急。
随着二期工程(发电B厂)由基建转入生产,本公司成为东北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最大单机容量和最大总装机容量的发电公司,如何建立以组织结构科学、管理流程顺畅、制度设置规范、控制程序精细为特征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提高驾驭复杂市场的能力,减少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企业成为电网公司信得过的发电企业,从而,提高公司在东北电网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是本公司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3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成果内涵和做法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就是要全面管理涉及公司整个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通过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过程中员工的参与程度和全员的风险意识、逐步形成风险管理文化,有效识别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各种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预警机制,落实风险管理责任,确保信息畅通,避免决策失误,在风险发生前通过避免风险、预防风险、自保风险、转移风险等措施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缩小风险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最终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大安全”。
2010年5月底按照国华公司关于“发电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本公司作为国华公司第一家试点单位在原有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开始与甫翰咨询公司项目组密切配合,通过对公司生产经营全部环节的所有部门业务人员及公司领导进行访谈、下发风险调查问卷、召开公司领导参加的风险评估座谈会等一系列工作,历经半年时间搭建了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完成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建立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风险库”,制定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制定本公司“关键风险指标(KRI)手册”,制作“关键风险指标填报模版”,制作本公司月度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本公司对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布置。聘请了具有丰富风险管理经验的甫瀚咨询公司联手创建,成立了风险项目组,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6月-7月)是风险项目组对本公司进行风险诊断与风险管理体系初步设计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8月-9月)是风险项目组对风险管理体系开发完善阶段;第三阶段(2010年10月-12月)是本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试运行阶段;第四阶段(2011年1月-12月)是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推广及贯彻落实阶段。
2010年6月-7月份,风险管理项目组根据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且参考了COSO企业风险管理模型中有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基于“战略与制度建设、业务流程、人员结构、管理报告、方法论、系统与数据”六要素模型,对公司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按照战略、市场、运营、财务、法律形成本公司风险库,共42项。
在此基础上,风险项目组召开公司厂级领导参与的风险评估讨论会,运用统一的、科学化的风险评价标准和程序,利用投票仪器的辅助,组织各厂级领导对42个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进行充分讨论、评价,以收集公司高级管理层对各风险的评估,对风险进行排序,形成风险热力图。确定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
风险参数应建立在公司的风险偏好基础上,即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而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考虑以上因素,将风险发生的后果及可能性分为以下五类分值:
风险热力图(又名风险坐标图)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
绘制风险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风险坐标图分为红、黄、绿三个区域,公司可以承担绿色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监控黄色区域中的各项风险或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对红色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或将其转移。
通过风险管理项目的实施,为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工具和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风险库”的建立,收集、汇聚了公司各业务领域的风险信息,通过整理确定了绥电公司42个风险、169个子风险,通过评估确定了公司管控的15个重大风险,并明确了风险管控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
制订了《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了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管理流程、风险报告体系。制作了风险信息提示模版、重大事项风险预控单模版、管控措施对接模版等,使风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
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标化的量化管理,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时效性。风险预警体系是指公司通过持续观察一系列统计指标和统计数据(关键风险指标)的变化,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式方法,对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可能或将要面临的风险危机进行识别,及时向公司管理层发出预警信号,是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对运营政策进行调控,以防发生风险危机的预测分析及应对体系。
关键风险指标(Key Risk Indicator,简称“KRI”)是指用于监控风险事件状况,体现风险事件发展趋势,评价公司风险水平的统计数据。通过观察关键风险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达到监控风险的目的,而通过比较关键风险指标数值与预警区间的数值,能够起到对风险进行预警的功能。
“关键风险指标(KRI)手册”的制定,将公司风险库中的42项风险,分解成169个子风险指标。
各业务经办人员对其所负责的KRI进行数据收集和计算工作,按KRI的填报频率填写KRI填报模板,对超过预警区间的具体情况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初步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和实施时间供风险责任人参考。
我们根据国家(行业)标准要求以及上级公司的具体要求,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对于每一个指标均设置了预警区间,明确了责任部门。指标示例如下表:
关键风险指标填报模版和月度风险管理报告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专业的操作工具和有效的决策依据。
本公司月度风险管理报告为公司管理层正确决策重大事项、有效管控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叠加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达到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相结合的风险最优化,保护企业不致因灾害性事件或错误决定而遭受重大损失。
4 成果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本公司适时引入的全面风险管理项目,通过制度明确了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及风险管理报告体系。使风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避免了之前的各部门分别独立发起,缺乏公司整体层级的关注,可能造成风险遗漏现象。对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监控,从而使公司整体的风险水平降低到公司管理层可接受的水平。
2011年,公司正式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经过一年的全力实施,取得了显著的风险控制效果。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体系转换;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我国工程建设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变,规范企业质量管理行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特别是施工企业开始贯彻执行ISO9000族标准,但由于ISO9000族标准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产生的,虽然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可以适用于各种行业,但与国内建设行业管理特点相比,在管理语言、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等方面明显存在较大差异,也因此广泛造成贯标工作“两层皮”现象,给企业管理带来不少负担。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是原建设部为了适合国内公司的管理模式及特点,从根本上消除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上存在的“两层皮”现象,强化和落实公司的质量责任,提高施工企业自律和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手册化和法制化,而制定的行业化、本土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是我国施工企业管理的第一个管理性标准,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为了确保《规范》得到有效实施,2010年6月11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2010年第21号公告,作出了在工程建设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的决定。公告要求“自2010年8月1日起,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和《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执行。”要求所有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在2012年9月1日前通过《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双标认证”转换。目的是对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认证机构、认可机构实施决定提出了时间表,对获证组织的证书转换提出了要求。公告公布之后,所有获证的施工企业均需要依据《规范》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重新编写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并按《规范》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按GB/T 19001和GB/T 50430(简称“双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转换。这给获得认证的施工企业或将来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难度和巨大的工作量。本文通过对“双标”的学习,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转换的具体策略。
1 “双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作为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管理性规范,具有先进性、指导性、灵活性等特点。与ISO 9000系列标准保持一致,在内容上全面涵盖了ISO 9001标准的要求,在条文结构安排上充分体现了施工企业管理活动特点,突出了过程方法和PDCA思想。(GB/T 50430—2007)结合施工行业管理特点,在ISO 9001标准基础上又提出了诸多进一步要求,本土化、行业化特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便于企业贯彻实施。《规范》认证与我国施工行业现行管理模式保持一致,施工企业在贯彻时不仅不会增加负担,反而因减少了由于企业对ISO 9000标准的误解产生的形式化操作,而减轻负担。《规范》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已的建设管理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以便通过该规范的实施推动工程建设管理法制化的进程。
《规范》从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所有质量行为的角度即“大质量”的概念出发,全面覆盖企业所有质量管理活动。通过转换认证,使企业的一切工作处于受控状态,优化和巩固业务流程。可以全方位提升组织的产品质量,并减少企业各种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方位提升组织内管理者及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能力,进而提升组织的工作效率及团队凝聚力,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全面增加顾客的信任度及满意度。
2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转换与论证基本要求
GB/T 50430—2007是在GB/T 19001基础上结合公司的特点进行的行业化和本土化转换,与GB/T 19001—2008具有密切的联系,是GB/T 19001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两个标准均体现了质量管理8项原则和12项质量管理基础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国家认监委和住建部在相关公告中提出了明确要求,所有通过依据GB/T 19001标准认证的施工企业均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转换认证工作。
在转换过程中,获证施工企业要对管理层、内审员、与管理体系有关的部门的负责人、质检员和项目经理进行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规范》,充分了解手册的内涵和要求;对现有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对照《规范》的要求找出不同和不足,按《规范》的要求和过程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对修订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宣贯;按《规范》和修订的管理体系文件运行管理体系,进行一次依据《规范》和企业管理体系文件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结合监督审核或再认证进行认证证书的转换。
审核员在实施转换审核过程中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评审文件的符合性。按照《规范》的要求,对获证企业修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符合性评审,特别关注各项管理制度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规定是否明确、流程是否清晰、要求是否清楚、方法是否正确。②评价企业是否依据“双标”进行了内审。获证企业是否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规范》进行了全面的内部审核,对审核的充分性、有效性和可信性进行评价。③审核过程中关注《规范》的特殊要求。转换审核是全过程的审核,可以以GB/T 50430的要求为主,重点关注《规范》中超越 GB/T 19001要求的内容。④按过程策划和进行审核。根据《规范》的特点,审核员将按过程审核,并重点对项目部的审核。⑤审核报告的描述。获证企业可修改通用的审核报告模版,设计专用的审核报告模版,按过程描述各过程的策划、运行和改进情况。充分了解审核员重点关注的内容,能让获证企业顺利通过审核并获得新证。
3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转换策略
《规范》结合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管理实际和现行管理模式,将GB/T 19001标准“行业化”和“本土化”,内容覆盖了GB/T 19001的全部内容,具体规定了施工企业所有质量管理活动的要求。规范的目的不是要再建立另一套单独的质量管理标准,而是用行业的语言对GB/T 19001标准的具体化,是为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更有效。以下是笔者根据实践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转换策略。
3.1转换策划
施工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应以有效实施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为目的,使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策划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关系及活动顺序;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转换实施策划方案如下。
(1)现状分析:依据《规范》的要求,识别原有质量体系是否存在不同、偏离、缺失和差距,制订具体的改进计划。
(2)转换策划:对转换工作明确责任部门、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重新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对文件修订提出目录清单和统一编写格式。
(3)培训: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实施《规范》培训。
(4)文件收集、评审:收集与标准相关的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形成清单;各部门负责人依据所辖职责范围对文件清单内各文件提出作废、合并、修订、适用等处理意见;交文件、清单、处理意见汇总。
(5)手册、程序、文件整合:修改公司管理手册,将《规范》和ISO 9001要求合并纳入手册中。
(6)第三层次文件的整理:评审第三层次文件的适用性,并作相应修订;列出有效文件清单。
(7)记录表式和记录要求的整理:汇总记录表式,调查对现在记录表式和记录要求的意见;对不适用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作相应修订;就记录的用途进行讨论,并最终定稿。
(8)体系文件的培训和总结:开展体系文件的集中培训学习,便于各职能部门和员工加深对体系文件的理解,并调整好各自的工作要求;回顾整个修订、优化过程,总结得失。
(9)过渡运行:按新修订的文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10)内部审核: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规范》两个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新编的质量体系文件为准则,进行一次全面的内部审核。
(11)管理评审:开展一次管理评审,对新修订的文件的符合性、适宜性、充分性和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提出改进决定。
(12)第三方转换认证:向认证机构提出转换申请,配合认证机构实施转换论证。
3.2文件评审、修改和编写要求
编制转换策划方案后,质量管理体系转换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建设施工企业应对照《规范》的要求,识别原有质量体系是否存在不同、偏离、缺失和差距,评审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提出文件的编写或修订计划和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编写的内容包括文件管理制度、记录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施工机具的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分包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策划至保修管理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公司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3.3转换过程重点关注的质量管理活动
根据《规范》的要求,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转换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对组织机构的变化和权责的调整应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
(2)公司的资源管理还包括技术、资金,如成套单项施工技术、专利、工法和资金来源等。
(3)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和改进的依据,与薪酬调整、职务升降、岗位调配、员工培训等工作相关联。
(4)施工机具配备计划应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强调施工企业应依法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根据规定施工机具需确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安装后的施工机具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保存施工机具验收记录。
(5)依法进行工程项目投标及签约活动,工程承包合同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应形成文件,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
(6)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如实施合同偏差分析、偏差责任分析、合同实施趋势分析,并实施纠偏措施。
(7)对分包工程承担相关责任,按总包合同的规定依法订立分包合同。在分包项目实施前对从事分包的有关人员进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务要求的交底,审核批准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或服务方案,并据此对分包方的施工或服务条件进行确认和验证。
(8)对项目分包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应符合分包管理制度的规定和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分包的施工和服务过程进行控制;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
(9)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考核;对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监控;对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等。
(10)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可形成项目管理计划、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多个文件。
(11)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要求易被忽视的内容包括: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实施监控等。
(12)服务控制包括按规定进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的防护;强调应按规定的职责对工程项目的服务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对服务质量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检查和验收。
(13)对检测设备的供方进行评价,使用前对检测设备进行验收;对国家或地方没有校准标准的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校准标准。
(14)收集工程建设有关方满意的信息,对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
(15)采用信息管理技术,如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16)在转换过程中,实施质量改进和质量创新。
3.4转换论证的实施
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的时间,获证企业按照“双标”要求,利用年度监督审核或复评进行QMS认证证书的转换。
在转换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需对公司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全体内审员、标准涉及的岗位人员、项目经理等实施新标准的培训。获证企业对照《规范》的要求,对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制订改进计划,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支持性文件,对质量记录表格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新修订的管理体系文件运行至少3个月后,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规范》实施一次全面的内部审核,包括文件评审。内部审核后需进行一次全面管理评审,并向认证机构提出书面或口头要求,请认证机构实施转换认证审核。
认证机构根据获证企业的申请或要求,通过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和专项审核的方式,对获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全要素、全过程、全部门的完整体系审核,对项目部按临时的多现场审核的抽样规则进行抽样;审核组成员必须是通过国家认监委委托专门机构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审核组根据获得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作出审核结论;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规范》的要求的企业,认证机构将换发新的认证证书。
4 结语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文5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切实在转变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主要任务
切实解决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红线意识不强、安全责任缺位、隐患排查不扎实等突出问题;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席位制”包保制度,建立应急管理网格化责任体系,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专家查隐患”工作效能,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纠;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安全水平。分2个重点深入推动实施。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深入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等若干规定,强化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关键时间节点要在岗在位、盯守现场,确保安全,加强安全考核。实行网格化管理,要明确承担安全生产职责的工作人员和安全员,要经过专业培训,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流程。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力支持安全管理机构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监督。
3.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定期聘请专家参与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强化隐患排查,提高安全防范水平。落实安全生产日检查、周调度、月总结和季报告制度,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常态化。
4.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和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要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重点用于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并建立使用台账。
(二)消防安全整治
1.组织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完成督办整改,针对小区高层建筑和轻工市场、工贸市场经营状况,盯紧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重点部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
2.物业管理中心、物业管理处要聚焦老旧小区、电动车、外墙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家庭作坊等重点环节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分阶段集中开展排查整治。
3.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实际,新建电动车充电桩、非机动车车棚,增设安全标识、消防设施等,对私接乱接电线给电瓶车充电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
4.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推动提升房产系统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5.建立和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分批次、分类别组织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形成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良好格局。
三、时间步骤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三年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6月)。按程序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各单位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制定考核办法,并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6月至12月)。深入分析近期复工复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主客观原因,对房产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阶段(2021年)。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梳理出在法规标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总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经验,逐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一套切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生产制度。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开展,房产服务中心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为副组长、直属单位、机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部署房产系统专项整治行动,负责综合协调、督导检查、整改落实等日常工作。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酒店管理 专业实践 教学质量
在前些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总理的同志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经过数年发展至今,高等教育难以替代的、重要的高职教育,其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评价、质量监控、内容设计之类内容越来越明显地被教育者重视。对于目前高职院校而言,究竟应该怎样结合自身特点,动态地优化专业教学中的评价体系、质量监控活动等,都是有效实现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规模扩大等活动的关键环节,也可以说,其是服务地方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步骤,企业可以定义为每一家高职院校必须对其予以足够重视的首要任务。截至如今,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如缺乏针对高职特点的评价与相应的监控、盲目套用普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制定的评价模式、缺少有效的监控措施、缺乏监控意识等众多不足之处。
高职酒店管理这一专业堪称培养掌握酒店管理一系列必须的专门知识与基础理论,有较强开展一系列实际工作的各类型综合职业能力和与之相对应的素质,适合管理酒店并从事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综合性、高技能的专门人才。正因如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学这一环节便显得尤其重要,而在此过程中,监控质量自然是保证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专业教学监控这一活动,并非仅限于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一肩挑”的事情,需要高职院校中不同级别、不同部门、不同环节协同努力,从而形成一个综合科学、全程监控、制度严格、组织完备的监控及评价体系。
1.监控组织建设
一个协调配合、有效运作、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获得全面又科学的监控评价的基本内容,在高职院校(不仅酒店管理专业)中,有必要充分保证建立“院级系部一线教学”这一结构完整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1.1校级质量监控机构。
校级质量监控机构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般性指导”,其内部的各个主要机构包括专业教学督导组、教学质量监控科、教务处专业教学科之类众多下属机构。其中前者主要构成元素为企业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外校本专业优秀教师、教学委员会之类,主要活动包括对酒店管理专业具体教学内容加以相应的质量检查,及时对其间各种信息加以反馈,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中者则一般由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构成,主要借助毕业生调查、阶段性检查、日常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组织教师评学等一系列活动监控专业教学质量;后者则主要由一线教师和必要的相关人员构成,负责校企结合的相关事宜、企业导师的聘用及管理、实训基地(中心)的建设活动及必要的经费划拨、实训计划的审批、专业教学大纲的审查及实习等一线活动。
1.2系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这一机构主要负责的活动为系部各专业教学监控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质量评估,并且对前文所述的校级质量监控机构负责。这一小组的主要成员包括教学秘书、实验员、教研室主任、教学副主任之类,而组长则由系主任兼任或指派专人担任,根据酒店管理专业表现出的教学特点,针对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的专业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适合酒店专业自身特点的各种类型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体系。
1.3教师与学生。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指挥者、引导者、组织者与一线专业教师地位同样重要,借助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接受情况、教学进展情况之类的分析和总结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环节和手段加以完善和改进;借助对其自身及同行的专业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质量加以评估,并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个人帮助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真正具备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与此同时,专业教学对象――学生同样成为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借助网络评估、学生代表座谈、“学生信息员”反馈等方式为代表的一系列途径加以反馈,从而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考核、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每一个具体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使教学活动真正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
2.监控制度的建立
系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应受控于学院专业教学监控机构,并在后者的统一领导下,以及专业教学的一系列基本制度文件这一基础,在和广大一线教师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和自身酒店管理专业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与之相互结合,主要涉及学生专业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指导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监控组织自身的建设等为数众多方面。一般活动内容包括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职责、实践成绩考核规定、专业教学条件建设管理制度、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制度、实习实训指导书、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建设方案等一系列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
3.监控环节的设置
就一般情况而言,理论教学这一活动往往是以课堂教学为最主要的中心环节开展的,具体专业教学(包括酒店管理在内)是按照学科之间的差异,形成多种各具特色的教学环节。酒店管理也不例外,对于专业教学的监控有必要充分融入内部尽可能多的环节之中,真正保证专业教学监控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其中各监控环节的监控重点和具体监控项目如下表所示:
4.监控手段的完善
4.1常规性检查。
这一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和审核相关教学文件、检查具体教学过程,以及一系列听评课制度(主要由督导组及同行执行此种活动)。制定和审核相关教学文件的活动主要包括完善系部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审核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及专业教学大纲等一系列情况。其中教学过程检查主要借助的是一个学期内部不同时间段(期始、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以充分监控和督促各专业教学环节的实施、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专业教学过程的安排之类活动。而以督导组及同行为主要执行者的听评课制度,则主要在于动态地完善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活动,以此有效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4.2阶段性评价。
此方面主要活动在于建立健全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其中充分利用教学管理网络平台等一系列资源,从而形成某一教学阶段产生的相应专业教学成果的评价。细言之,即借助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活动,尽可能将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的设计予以科学化,以此充分构建客观、综合、全面的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4.3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
借助问卷和网络调查、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之类众多形式,将信息反馈系统尽可能“多渠道化”,以此充分完善信息收集制度,同时完善整理、分析、汇报等方面的制度,向相关人员反映其中一系列相关意见和建议,以此给决策和纠偏等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4.4校企合作,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校外顶岗实习这一活动中,应尽量实行“双导师”制。借助校企合作活动,有效建立健全应有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学生实习活动结束之后,给其颁布《工作经历证书》(应有校企共同签发的签字或印信)。实习中教学过程形成“双地点”,从而使学生拥有相应的“双身份”,由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二者结合相应的实习专业日记撰写情况、实习报告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实习情况之类,依据先前制定的《顶岗实习考核标准》一起完成成绩评定。
总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应该覆盖各专业教学,各专业根据教学情况不同,制定适合各自专业特点的专业教学监控体系,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实现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彩虹.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2]毕富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王苗苗.基于市场导向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1.
[4]李路.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5]沈雅雯.基于“定向―双轨制”的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6]韩芳.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7]高振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8]刘建华.酒店管理专业“专本硕”专业教学一体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1.
[9]陈增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