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三语文学科分析

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文1

【关键词】高三语文 高效课堂 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93-02

高三语文复习是把知识系统化、考点具体化、能力分数化的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学思想和独到的教学方法。凡是上过高三语文的教师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语文,想说爱你并不容易。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主要靠长期以来课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来充实,到了高三,语文学科受时间的限制,学科的挤压,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事实上,获得知识、形成素养、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是高三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而教师备考的主要任务则是对语言积淀进行个性化的梳理、筛选、补漏并压缩范围。下面笔者就如何打造高三语文复习高效课堂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复习课需要理念

目前,高三语文的复习,充斥着大量的试卷和宝典般的三轮复习资料。许多老师感觉,如今高三的课堂上,语文的翅膀不再轻盈,语文的面孔有些僵硬,语文总有些事半功倍的尴尬与无奈。是的,当教师都觉得教的不灵活、不生动、无激情、不投入的时候,我们的学生还能对高三语文有多少热情和投入呢?学生的不够主动,让语文在数学、物理、化学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因此,高三语文的复习课必须进行“突围”,回归语文课的“本色”,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继续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人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厚重的底蕴,否则,高一、高二培养起来的语文感觉很可能会在枯燥的题海和所谓的技巧中丧失。

二 复习课需要模式

毕竟是高三,离不开知识的整合与归纳。高三复习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依次讲解式。根据专题内容,分板块讲解,或根据试卷的结构,依次讲解,以教师主讲为主。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课型模式。(2)重点点拨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点拨内容有所取舍,注重教学的针对性。(3)方法指导式。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能力提高为主,重在规律的总结和方法的指导。(4)师生交融式。教师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了“平等的对话”。(5)自主探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启发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几种课型交互使用,是基于学情分析的结果,既可以克服教学中的机械刻板,又能凸显教学的有效性。

三 复习课需要诊断

诊断,是对学生进行检测评估,让好学生做示范,让后进生提不足。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应该是了如指掌的,教师要让自己的劳动在学生身上取得成果。有的老师印制了考试检测评估表,对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作登记,评估项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弱点暴露出来,下学期,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其查缺补漏,有效提升。这样的做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效果肯定是平均用力所不及的。特别是对尖子生的辅导,“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学生,使教师从“本”的研究上升到“人”的研究,难度虽大,但绝对值得。

四 复习课需要高度

高三语文复习课,不仅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睿智的见解、足够的策略。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也必须明确,既然是“首席”,其“主导”作用必须体现。

高三教师的教学需体现高度。高度是一种层次、一种教学的境界。比如,老师们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有效拓展,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些题目的方法点拨,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类题目的规律总结,就是高度;老师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全盘灌输,而是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就是高度。如果教师能结合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异同,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展现了学生的才华和高度。

五 复习课需要氛围

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多,题量大,综合性强,稍不注意,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有人说:“高三是炼狱”,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道出了一种现实。这种状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高三语文复习课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才可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我们的学生才会像陀螺一样,轻轻一鞭子抽下去,就可以不停地旋转。

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这可以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基础;老师们情绪饱满,热情洋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们善于从学生最关心的方面切入教学,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一种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场”;综合试题,老师们给学生印发答案的做法,也很有效,对节省教学时间,强化规范答题有很好的作用;老师们课堂上的幽默必不可少,说一个笑话,缓解课堂气氛,会减轻学生心理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高三的语文复习课需要有点笑声。

六 复习课需要整合

1.整合集体智慧

只有组合好的石头才可以成为坚固的城堡;只有组合好的音符,才可以成为动听的音乐;只有组合好的色彩,才可以成为美丽的图画。同样,只有组合好的高三语文教师队伍,才能创造出语文高考的奇迹。常言道:“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只有融集体智慧于一炉的团队,才是一支能打硬仗、无坚不摧的团队。

2.整合资源

有学校提出:“宁可老师多费时,不让学生做废纸。”其中就蕴含着对资源整合的探索。到了高三,最好的复习应该是让学生做题越来越少,但效果越来越好。复习的主流资源应该是经典的,我们不缺资源,缺的是对资源的整合。

七 复习课需要引领

1.情感引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与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高三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强,但心理相对脆弱。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同时是一名心理辅导师,帮学生解难,给学生减压。一堂成功的复习课背后,可能折射的是教师一颗博爱的心,可能凝聚的是教师无数的心血与付出。

2.学法引领

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文2

关键词:语文;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208-01

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导”,在于“指”,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切当的精力投放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我认为在复习中应侧重于做到对考点的知己知彼;注重回归基础,摒弃好高骛远;梳理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系统;精选习题,优化训练,上好讲评课。重视阅读和积累,提高写作能力;后期复习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这几个方面。

一、高三语文复习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

“知己”,指的是能清楚自己的备战情况,哪些知识点已经成竹在胸,哪些知识点还需再加强化,哪些知识点至今还不甚明了。比如,病句的六种类型是否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判断?文言阅读中的常见虚词是否完全掌握?根据上下文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是否完全具备?诗歌鉴赏中的常见表达技巧是否牢记在心?现代文阅读中的几种题型是否能够应对自如?等等。只有做到了“知己”,才能在复习中有所针对,有所指向,也才能将复习的效率最高化。这里的“彼”有两层含义,一是《考试大纲》;二是高考考点。所谓“知彼”,就是要求大家对大纲和考点十分熟悉。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在解读《考试大纲》时,除了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还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试卷的长度、题型的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因此,对《考试大纲》一定要做到仔细研读、透彻领会,把语文高考复习的过程,变成透彻理解和扎实落实《考试大纲》的过程。

二、注重回归基础,摒弃好高骛远

很多学生在高三期末复习当中的一个误区就是一头扎在难题的题海当中,希望通过与“高手”过招提高自己的考试能力。殊不知期末复习是一种颗粒归仓似的基础复习,在期末复习阶段,最终要的是回归教材,回归基础,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扎实,这样就急于与难题过招,这无异于空中楼阁。这种复习方式,既无益于建立全面的知识系统,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回归基础,首先要做到回归教材。掌握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明确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能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教材上的知识点。在回归教材的同时,是要回归试卷。试卷既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源于教材同时又高于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试卷进一步扩展基础知识的范围,同时课内课外相互联系,建立知识之间的网络。

三、梳理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系统

语文知识看似庞杂无序,没有体系可言,但语文学科同一切学科一样,均有自身的知识系统。理清这个系统,有利于同学们复习时明确目标,有利于复习时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答题时寻找解答依据。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指的是整理、完善语文知识的各个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在期末复习中,学生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四、精选习题,优化训练,上好讲评课。重视阅读和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高三阶段是专项复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的时期,要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中去,就要精选试题,主要选择那些有针对性、典型性(如历年高考题)、创新性的试题。在讲评试题时,也要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要结合考纲分析出题的类型、方向和趋势,甚至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即不仅要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更要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认识。鼓励学生把目光伸向更为广阔的书籍和外面的精彩世界,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感悟人生,把握时代脉搏,注重观察生活、品味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坚持作文训练,鼓励学生尽量以多种文体或表达方式来阐述观点,为写好考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后期复习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

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文3

一、化繁为简

当前课堂低效主要表现在:内容“胖”,环节“碎”,训练“浮”,形式“花”,效果“虚”。大道至简,只有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追求简约语文,才能使课堂丰厚、充盈。其要点有二:

依纲扣本。新课标注重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它的相关原则和规定在语文考纲中有具体体现,而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高考的范围和要求。在复习中,教师要依据考纲,对所有规定的考试内容实现复习全覆盖,强调回归课本,回归学科体系。教师还要关注教材内容与考题的联系,关注课后习题与考题的关联。

课堂“瘦身”。教学是减法的艺术,教师要敢于、善于“留白”,给学生思考反刍的时间;要注意用核心知识教学来“修剪”课堂,让教学活动简单明了;要牢固树立效率意识,讲授时要言简意赅,不必追求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考点,关注创新考点,集中目标,实现课堂价值最大化,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化零为整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关注家国人生。语文好学但难学好。好学,是因从小就学,有基础;难学是因语文外延与社会生活相等,涉及面太广,知识零碎、难掌握。例如名句名篇默写、成语辨析等,都是常用、常错、极易回生的知识,需要学生在长期积累中潜移默化,把头脑中的知识碎片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现在高考题很少直接考查概念、定义,更多关注实际运用能力。阅读及作文出题既规避时政热点,又暗合时代精神,这需要教师通过精选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上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开阔思路,做生活的有心人。

研究高考真题,善于“借题发挥”。高考试题的权威性、规范性、准确性、严密性决定了它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和训练材料,研究这些试题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备考针对性。同时,让学生认真研做近几年的高考题,也能使他们在应考时有种熟悉感,减轻心理压力,利于发挥。通过分知识点复习,学生对语文试卷的框架有一个整体认识,对每部分考查哪些知识点了然于胸。应特别强调“借题发挥”,将高考题的呈现作为复习教学的切入点,将高考题的解答作为复习教学的基本点,“发挥”则指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正确解题。

三、化难为易

要化难为易,关键是讲规范、讲方法。一是训练要规范,如作业按时、解题限时、考查定时等,训练题编制在题型、内容、难易程度上尽可能与高考题对应,避免游离于考试内容之外的训练,减少教师边缘性知识的讲解。二是答题要规范,思路方法、答案要点合乎要求,要特别注意答题模板的架构,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有结论,避免空话套话,并尽可能恰当运用一些专业术语。三是书写规范。对格式、字迹、标点、作文文体等要求规范,对平时评卷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要明确指出,严格要求,使之懂规范、讲方法,这样才能化难为易。

四、化教为导

复习中要明确提倡退教还学。教师应尽量只做答疑式和点拨式讲授,更多关注学情,着眼考点,分清学生对考点的“五知”,即已知、熟知、基知、未知、必知。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教学,响鼓重锤,有重点地讲;抓住学生的主要问题教学,分层施教,个别培补;找准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教学,抽样分析,有针对性地讲。引导学生反思提炼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及解题方法,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高三课堂最终追求的三重境界是:学生学会,学生会学,学生会用。

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文4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课件下载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校花网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市—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课件下载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教育学院评为“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校花网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课件下载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文5

1 拨开迷雾,稳住定力;稳打稳扎,增强实力

作为“指战教官”,想要自己的“战士”专心于训练备战,自己首先得有足够的定力,能运筹帷幄。何谓“定力”?“定力”就是由自信力、自制力、洞察力、辨析力、判断力、承受力以及功力、耐力、毅力等诸力构成的“合力”。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没有足够的“定力”,肯定会被“浮云遮望眼”,失却自我。

随着我省自主命题不断改革和发展,不少学校和老师的“定力”不是日益坚实,而是日趋疲软,不惜动用各种关系,借助多种途径,煞费苦心地到处打听和搜集一些关于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就语文学科而言,所谓的“信息”不外乎这么几种:一是题型,二是分值,三是模式,四是文本(体裁)。“题型”里最关注的是诗歌鉴赏有无填空题,文言文断句是选择题还是自行断句等;“分值”主要是各主观题分值比重怎样,如何赋分;“模式”实际上就是写作命题采用什么形式,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亦或新材料作文;而“文本”,最感兴趣的就是“文学类文本”和“文言文文本”,“文学类文本”是中国小说,外国小说,还是当代散文、现代散文;“文言文文本”是传记类、叙事类还是说理类。而所有这一切,哪一点不在我们复习备考范围之中?

多年来的高考成绩表明,任何学校想取得出色的高考成绩,依靠的并非那些漂浮的“信息”,而是深厚的实力。“万变不离其宗。”只有稳住定力,才会有信心,有底气,有策略,有步骤,有实效。学生也才会在老师有条不紊地带领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任何时候都应牢记:高考没有神话。语文学科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复习备考,努力增强知识积累、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的整体实力,才可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笔者以为,实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实力的外显,离开实力而奢谈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如果能够全面增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些“实力”,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了。但是备考实践表明,想要借助几个月的高考复习来完成所有实力的提升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需要有明智而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增强实力。

根据近些年考试情况分析,笔者以为,可以将增强实力的重点定位于识记、答题技巧与表述、写作等方面。增强识记实力,不只是夯实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加固了知识积累,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够鼓舞信心。例如识记实力强,作为全卷的第一大题里的第一、二小题字音字形题就能顺利解答,这样就能让考生心里蹋实,信心大增,这样的心态是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学科水平的重要前提。还有“古诗文默写”,虽然只有区区几分,但是绝对小觑不得。这和顺利完成字音字形题的效果是一样的。同时,常读文言诗文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对文言阅读及诗歌鉴赏能力,一举几得。因而本人认为,这应是一个常抓不懈的重点。至于答题能力和写作能力,似乎是大家都不敢怠慢的问题。但真正见成效的也不多,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方法。答题能力的体现不外乎步骤清晰,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准确,内容全面。笔者认为,增强答题实力的有效方法莫过于进行多种仿真操练。当然,操练之后的批改、评析、修改、重做等环节也必不可少。再说写作实力,这是一块大家都不敢轻易触碰的敏感区。不说写作本身的难度,单就高考阅卷对作文评分标准的不确定性就足以让教者和学生对写作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情绪。但是,不管阅卷标准如何变动,阅卷老师个人喜好如何不同,笔者认为,真正的好文章一定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那何谓“真正的好文章”?思维品质高,语言流畅优美,结构巧妙合理,这就是好文章。尤其是思维品质,这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阅卷更看重的一点。所以,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应有意思的多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多思考多修改,让学生养成全面、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多读优美语段和自己的文章,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内在实力的增强和外显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必要而适度的“重复”。

2全力以赴,多多尽力;积极配合,重重给力

高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夙兴夜寐”“全力以赴”等来描述我们的努力程度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思想重视与行为体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高考复习每次都会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一番,“十八般武艺”统统耍尽,可是,到后来感觉越来越不灵验,最后常会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样一来,原先曾经“燃烧”的热情终于慢慢冷却,“意义重大”的备考也慢慢演变成了“例行公事”。出现了这种状态,我们就该问问自己究竟“尽”了多少“力”!

其实,语文备考需要“尽力”之处很多,或许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就应当着重在以下一些环节上多多尽力。

首先,多尽力于资料选择与处理。备考不能“口说无凭”,各种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不是资料稀缺,而是泛滥成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老师在甄别和筛选方面多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为什么呢?一是在现行高考方案和考查模式中,语文一直是“老大难“的弱势学科,常常处在被“挤兑”而且无人理解的尴尬境地,不但学校不重视,一般的学生也不太在意。如果要跟其他学科去争时间根本不可能。二是资料本身的问题。多而不精,这是现在高考复习资料的普遍特点。所以,选择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落实操练,确实是无奈而又明智之举。尽力于资料的选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尽量选用优质资料,既要堵截粗制滥造的低劣产品,也不能一味迷信所谓的“名校名师”,务必坚持“以生为本”,唯“质”是求;努力整合资料。很多资料往往只有一部分试题还不错,多数试题都很一般,因而务必要“宏观把控,微观调整”,选取上乘试题,重新优化组合。

其次,多尽力于解题指导与答题示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多,也很灵活,但一些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相通和类似的。笔者认为,恰当而有效的解题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强调审题意识。即便是非常熟悉的题干,也应当逐字逐句地细细斟酌。第二,介绍解题思路。即展示从审题到答案形成的全部过程。第三,呈现解题范式。不同考点和题型的解答并不相同,呈现规范的解题样式,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呈现范式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解题“常式”,以便灵活迁移,切忌生搬硬套。

再次,多尽力于答题评析。解决问题和缺失,是答题评析的重要使命。答题评析,自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花费在“针对性、警示性、纠错性”等方面。“针对性”是基点,评析答题情况,一定要在认真批改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重点”失误。“警示性”是要点,评析要通过剖析典型的“错例”来“警示”学生,构成学生的“心理震慑”,以加深对“错例”的印象。“纠错性”是重点,纠错是评析的重中之重,没有纠错,评析就是“浮云”。纠错,不能简单明确一下正确答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纠错”还应当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一些不够完整或规范的答案,使之升格。这种“评析”或许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老师单方面的“尽力”还不足以高效达到复习备战的目的。以“效率”为首要目标,永远是备考复习的不变追求。简而言之,“给力”就是效率高,不“给力”便是效率低,而重“给力”则是脚踏实地地努力争取备考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知道,备考的主体是学生,备考的终端是考试(高考),而备考的过程和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环环相扣的“听(听课)”“练(操练)”“考(考查)”等。因而,扎扎实实地用信心、智慧和行动谱写不同凡响的备考“三部曲”,就是重“给力”的最精彩诠释。

2.1听课“给力”。学生听课“给力”,是保证复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否则备考目标难免落空。学生听课“给力”的重要特征是在聆听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思考,即呈现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课堂学习状态。听课“给力”的理想结果是“懂”,尽管“懂”只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但“懂”是“会”和“巧”的前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2.2操练“给力”。笔者一直认为,应对高考,只“懂”不“会”则意义很寥寥。不少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并非输在“不懂”,而是伤在“不会”。“懂”的未必就“会”,“会”的必定大致能“懂”。而达成由“懂”到“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各种操练。实践表明,有效“操练”的多寡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语文学科长期存在“重讲轻练”的偏颇,尤其是课堂上的操练量明显不足。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说,语文和理科科目一样,应督促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相应数量的练习。一般来说,课内的操练要比课外作业更能快速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会”与“不会”,并解决问题于“最现场”,在学生急需帮助时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及时“加长”那块影响整体的“短板”。

2.3考查“给力”。学生应努力消除“厌考”情绪,积极认真地完成每一次考查,以便让老师随时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随时帮助自己查找知识缺口,总结经验教训。

只有在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师生积极配合,才能“拨云见日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学科分析范文6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第九讲

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与三角恒等变换

2019年

1.(2019北京文8)如图,A,B是半径为2的圆周上的定点,P为圆周上的动点,

是锐角,大小为β.图中阴影区域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4β+4cosβ

(B)4β+4sinβ

(C)2β+2cosβ

(D)2β+2sinβ

2.(全国Ⅱ文11)已知a∈(0,),2sin2α=cos2α+1,则sinα=

A.

B.

C.

D.

3.(2019江苏13)已知,则的值是

.

2010-2018年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卷Ⅰ)已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上有两点,,且,则

A.

B.

C.

D.

2.(2018全国卷Ⅲ)若,则

A.

B.

C.

D.

3.(2018北京)在平面坐标系中,,,,是圆上的四段弧(如图),点在其中一段上,角以为始边,为终边,若,则所在的圆弧是

A.

B.

C.

D.

4.(2017新课标Ⅲ)已知,则=

A.

B.

C.

D.

5.(2017山东)已知,则

A.

B.

C.

D.

6.(2016年全国III卷)若,则=

A.

B.

C.

D.

7.(2015重庆)若,,则

A.

B.

C.

D.

8.(2015福建)若,且为第四象限角,则的值等于

A.

B.

C.

D.

9.(2014新课标1)若,则

A.

B.

C.

D.

10.(2014新课标1)设,,且,则

A.

B.

C.

D.

11.(2014江西)在中,内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值为

A.

B.

C.

D.

12.(2013新课标2)已知,则

A.

B.

C.

D.

13.(2013浙江)已知,则

A.

B.

C.

D.

14.(2012山东)若,,则

A.

B.

C.

D.

15.(2012江西)若,则tan2α=

A.−

B.

C.−

D.

16.(2011新课标)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上,则=

A.

B.

C.

D.

17.(2011浙江)若,,,,则

A.

B.

C.

D.

18.(2010新课标)若,是第三象限的角,则

A.

B.

C.2

D.2

二、填空题

19.(2017新课标Ⅰ)已知,,则

=__________.

20.(2017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与角均以Ox为始边,它们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若sin=,则sin=_________.

21.(2017江苏)若,则=

22.(2016年全国Ⅰ卷)已知是第四象限角,且,则

.

23.(2015四川)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

24.(2015江苏)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

25.(2014新课标2)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

26.(2013新课标2)设为第二象限角,若

,则=_____.

27.(2013四川)设,,则的值是____________.

28.(2012江苏)设为锐角,若,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

29.(2018浙江)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点.

(1)求的值;

(2)若角满足,求的值.

30.(2018江苏)已知为锐角,,.

(1)求的值;

(2)求的值.

31.(2015广东)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

32.(2014江苏)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33.(2014江西)已知函数为奇函数,且,其中.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34.(2013广东)已知函数.

(1)

求的值;

(2)

若,求.

35.(2013北京)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且,求的值.

36.(2012广东)已知函数,(其中,)的最小正周期为10.

(1)求的值;

(2)设,,,求的值.

专题四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第九讲

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与三角恒等变换

答案部分

2019年

1.解析

由题意和题图可知,当为优弧的中点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取最大值,如图所示,设圆心为,,.

此时阴影部分面积.故选B.

2.解析

由,得.

因为,所以.

由,得.故选B.

3.解析

由,得,

所以,解得或.

当时,,,

.

当时,,,

所以.

综上,的值是.

2010-2018年

1.B【解析】由题意知,因为,所以,

,得,由题意知,所以.故选B.

2.B【解析】.故选B.

3.C【解析】设点的坐标为,利用三角函数可得,所以,.所以所在的圆弧是,故选C.

4.A【解析】由,两边平方得,所以,选A.

5.D【解析】由得,故选D.

6.D【解析】由,得,或,

,所以,故选D.

7.A【解析】.

8.D【解析】由,且为第四象限角,则,

则,故选D.

9.C【解析】知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此时与同号,

故,选C.

10.B【解析】由条件得,即,

得,又因为,,

所以,所以.

11.D【解析】=,,上式=.

12.A【解析】因为,

所以,选A.

13.C【解析】由,可得,进一步整理可得,解得或,

于是.

14.D【解析】由可得,

,,答案应选D。

另解:由及可得

而当时,结合选项即可得.答案应选D.

15.B【解析】分子分母同除得:,

16.B【解析】由角的终边在直线上可得,,

17.C【解析】

,而,,

因此,,

则.

18.A【解析】,且是第三象限,,

19.【解析】由得

又,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20.【解析】与关于轴对称,则

所以.

21.【解析】.

22.【解析】因为,所以

,因为为第四象限角,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23.【解析】由已知可得,

=.

24.3【解析】.

25.1【解析】

.,所以的最大值为1.

26.【解析】,可得,

,=.

27.【解析】,则,又,

则,.

28.【解析】因为为锐角,cos(=,sin(=,

sin2(

cos2(,所以sin(.

29.【解析】(1)由角的终边过点得,

所以.

(2)由角的终边过点得,

由得.

由得,

所以或.

30.【解析】(1)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因此,.

(2)因为为锐角,所以.

又因为,所以,

因此.

因为,所以,

因此,.

31.【解析】(Ⅰ).

(Ⅱ)

32.【解析】(1),

(2)

33.【解析】(1)因为是奇函数,而为偶函数,所以为奇函数,又得

所以,由,得,即

(2)由(1)得:因为,得又,所以因此

34.【解析】(1)

(2)

所以,

因此

35.【解析】:(1)

所以,最小正周期

当(),即()时,

(2)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即

36.【解析】(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