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二历史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二历史课程

高二历史课程范文1

关键词: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改革;思考

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出台,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1]两门课程的整合打破了长期以来两门课程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其整合来优化课程结构,从而构建《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使音乐理论学习与音乐能力的培养相互结合。

一、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中重要的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乐理》是最基础的理论课,《视唱练耳》则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两门课程是独立分开进行教学的。在课程设置上:

《乐理》学习一学年,每周两节课;《视唱练耳》学习两年,第一学年每周四节课,第二学年每周两节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能够比较全面及系统的完成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但缺乏两门基础理论课之间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让学生的学习感到有疑惑,知识点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来说,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们以后的教学目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2]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四年的时间中尽可能多的掌握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但是,通过几届毕业生就业以后的信息反馈当中得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我们的学生如何去掌握最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以便于传授给他们的学生们,这是传统高师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

二、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1.课程设置的突破

以往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是进行分离式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中我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两种教学的脱节,独立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相对缺少连续性,并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练习也不多,所以在学生的学习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惑。自《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整合以后,在课程设置上也与之前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上有着明显的对比:《乐理与视唱练耳》共开设两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周课时为6节,第二学期为4节;第二学年的周课时都为每周2节。这样整合后的课程设置在总的课时量上较以前相比相对减少,但整合后的课程有机的将乐理和视唱练耳的知识点结合在了一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大大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教学方式的优化

基本乐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内容的讲解上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死记和练习,这样就出现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3]从而影响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从简单的节奏到复杂的节奏练习,视唱从无升无降号到有多个升降号的训练;练耳则是从单音到音程、和弦、旋律等。通过我几轮的教学下来发现,学生初学时还能跟上步子,但随着难度的加大,理论知识的缺乏和不熟练,视唱练耳也就慢慢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首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此课程的教学。比如在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音乐课件,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视频这样的特点,因此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4]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仅仅掌握各理论、视唱、练耳的部分环节知识点,又可以在视唱和练耳的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弥补在视唱和听记环节中的不足,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贯通,实现两门课程的渗透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视唱练耳的学习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同时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其次,《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是音乐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两门课程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其他各科的学习和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我们必须对以往传统、单一的课程加以改革,使之具备技能性、师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现代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本专业各学科之间相互融汇贯穿,这样既使他们获得一定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学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而且还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的教学,实现了《乐理》与《视唱练耳》教与学的结合。

再有,就大多高师院校而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大多都采用班级授课制,并未按照学生的专业水平分班,这样每班学生的总体水平就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进行规划式教学。可根据每个学生入学时的专业成绩或入学考试时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划在一班,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可以在院系中适当的举办一系列学生视唱音乐会,在音乐会中也可插入乐理和练耳的内容,它不仅是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实践和检验,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本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在此课程的学习中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和提高。学习地点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和琴房,学习用具也不再局限于纸笔和钢琴,[1]在学习中可使用视唱练耳学习软件,如《Auralia》和《EarMaster Professional》这两款软件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4]如果学习者通过计算机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项练习,其听觉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结语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对于高师音乐教学来说是一门新型的课程,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理论教师和全国广大的专业人士、音乐同仁一起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统一认识,转变教学观念,研究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学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雅先.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

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周燕.高师音乐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合并初探,科技

信息,2008年第8期

[3]杭丽华.高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整合教学,民族音乐,

2008年第1期

[4]杨婷,张义瑶.多媒体音乐课件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

高二历史课程范文2

乐理视唱练耳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对高职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加强学习和理解,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知识应用水平,为以后更好从事工作奠定基础。本文结合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基本情况,探讨分析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意义,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意义

乐理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知识应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乐理视唱练耳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开展学前教育活动不容忽视的内容。做好该项教学工作能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并准确把握作品的乐感、音准、节奏和流畅性。进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更好地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

(二)扎实掌握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较多,包括基本乐理、声乐、钢琴、形体舞蹈等内容,且这些内容与视唱练耳联系密切。乐理视唱练耳是一门启蒙性课程,教学中要善于把握看谱视唱、音高听辨、节奏掌握、旋律识记等内容。进而加深印象,有效把握学习节奏,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有利于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提升。

(三)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能深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更好地把握乐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并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理解,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潜能,促进乐理视唱练耳学习效率提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不足

虽然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课教师对此并不重视,忽视加强学生的练习,制约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学生将来工作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未能结合学期教育专业教学要求和学生将来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过程存在不足,缺乏相应指导。影响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2)教学方法不科学。过分强调对基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实践技能不足,项目教学法、课堂表演法、合作学习法等应用不到位,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制约教学效果提升。(3)自主能力培养不足。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讲解,学生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没有给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生主动探究技能不足,难以提高知识应用水平。(4)情感培养被忽视。忽视学生对乐理视唱练耳的情感培养。教学活动中,音乐鉴赏和欣赏课程较少,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制约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策略

为弥补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不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让他们更好地满足将来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基本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明确职业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基础知识扎实和专业技能强的音乐教师。而视唱练耳是基础性课程,因此,首先要端正态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明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提高任课教师基础知识水平和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技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让他们更好地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

(二)调整教学方法

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推动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活动更好进行。

1.培养学生节奏感。节奏培养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唱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可以敏锐地对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调试、速度、力度、曲式等作出有效判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把握作品节奏,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也具有积极作用。

2.展现教学魅力。重视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应用,善于用身体律动来表达音乐魅力和特征。将动作、舞蹈、音乐巧妙结合起来,重视音乐理论和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而锻炼学生的运动感知,内心听觉和即兴创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生潜能。还要重视合作法、表演法、演奏法、项目教学法等的应用,强化平时的练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音乐记忆力培训。多训练、多思考、多辨析,进行拍号节奏、旋律听唱、背唱和记写,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增强音乐记忆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编排儿童歌曲。尝试让学生编排儿童歌曲,并进行谱曲和演奏,深化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技能。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提高知识应用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有效提高音乐知识应用技能和综合水平。

(三)培养自学能力

视唱可以首调唱名为主,固定调唱名为辅。练耳训练包括音高模唱、单音、音组、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虽然训练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但要把握每个要点。其中,音高和节奏是最为关键的内容,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合理进行调节,把握视唱练耳的每个学习要点,对和声、曲调、速度、力度、调式、曲式等有深入了解。同时还要把握旋律短句模唱、听记单音、节奏、旋律、音程、和弦等要点,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训练水平,熟练掌握技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四)注重情感培养

除了把握要点之外,还要重视音乐的聆听和欣赏,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而拓展学生视野,增长见识。重视对音乐作品的提炼和编排,在把握单音、和弦、音程、旋律和视唱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强调作品的情感表达。要对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欣赏,设计能够表现欢乐、悲伤、庄严、低缓、高亢的歌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

四、结语

高二历史课程范文3

本人能够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做到既教书育人,又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能以身作则,团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作风正派。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本学期,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活动及各项学术报告会,积极参加升旗仪式。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团结同志,钻研业务,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出勤率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情况:

在工作上,本人能够认真备课,认真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制作教具,还从各方面收集资料,比如自己经常上网查询、阅读报刊杂志,还不断地向他人学习,认真探索教改的新路子。

另外本人还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学年本人带2个班高二年级的历史课。由于学生刚从高一上来,而且高一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再加上高一、高二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很多差别,另外历史课本身和时代相隔久远,因而有不少学生对其兴趣不大。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本人就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投影仪、多媒体、甚至于自己通过建立网站,在网上和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每一节课本人都要认真上课,上完后让学生当堂消化,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认真批改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同时,要人还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再次,在工作态度上:本人能够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工作,从不计较人个得失,一切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为学校争得每一项荣誉。具体如下:

本学期担任高二·(11)(12)班的教学工作。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一的“是什么?”到高二探讨“为什么?”的转变。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1、高效稳妥地完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教学工作。

主要依据同学们学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加快新课讲授进度,以变有更多时间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为此作了周密计划,掌握了复习的主动权。

2、高效扎实地落实基础知识,搞好2本书的教学、复习。

在要求学生每周复习的前提下,为落实基础知识,备课组几位科任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了以选择题、(两册共二百四十多题)综合练习题为主的复习提纲,自己打印、作答案。工作量相当大。虽然工作较累,但能为同学们考试取得好成绩,再苦再累心也甘。

3、加强题型训练,提高同学们的答题能力。

在考试复习的最后阶段,通过综合试题的训练,特别是相关题型的训练,如:如何解选择题、答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使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教研情况

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积极向老教师学习、探讨,经常听本组老师的课,是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在卓怀国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上好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校级公开课,还参加了市级公开周的教学,受到了组内教师的好评。

本人还积极参与学校的选修课课程,本学期开设了《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同时还参与了学校课题的研究,如《西部大开发》等等,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高二历史课程范文4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20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学术研究离不开观点、范畴和方法,这三者的统一体被称为“范式”。史学研究的范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是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研究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受此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也按此范式来编写。简言之,就是世界史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以民主革命史(包括史和史)为主,加上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必须承认,在革命年代,从事和拥护革命的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历史,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迪,“阶级斗争──革命史”的史学研究范式满足了这方面的社会需要,功不可没。但是,现今,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早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若仍完全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来制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高中历史教材,让学生主要学习世界近现代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显然就脱离社会需要和落后于时代了。

高二历史课程范文5

[关键词]主体作用;自主学习;自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0802

2013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开展创建“启雅悦读”特色学校的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阅读活动,并启动阅读课题的申报及研究工作。为此,笔者开始M行“阅读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作用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和申报并在2015年成功立项。人教版《历史选修四》(下文简称《历史选修四》)学生自主教学实验是属于该课题研究的内容。由于选修课相对于必修课来说,学习难度不必太大,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灵活地安排教学进度,试用更多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贯彻新课标的目标――让学生有更开阔的眼界、更开放的思维。高二下学期历史课进入高三备考第一阶段后,要求教师在有限课时内完成三本选修课本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找出一种有效达到教学目的新方法。

一、《历史选修四》学生自主教学实验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而“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还提到“今后高中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不同的教学条件与教师水平,不同的学习环境等具体情况,自主设置形式多样的、方便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以保证高中学生在满足各自兴趣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历史教育”,以及“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历史课堂上,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参与各种类型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在充满好奇与求知的心理驱使下,进入神秘的历史殿堂去探索历史的奥秘”。因此,《历史选修四》的教学实验有充分的理论支撑,有很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高二文科的学生,大部分历史基础比较好。通过学习初中历史,他们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高一时又学习了3个历史必修模块,初步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为《历史选修四》学生自主教学实验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也是取得实验成功的保证。

二、《历史选修四》学生自主教学实验开展的目的和过程

1.实验目的

此次教学实验的目的是要改变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人物,阅读人物传记,制作课件,课堂讲课,师生评课,学生总结与反思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此次实验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选修四》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综合素质、历史成绩都能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实验过程

(1)实验前的准备。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化的有效途径,是为学生进行自主教学实验做好准备。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过程中的艰辛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其“实施建议”要求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施者“要提供多种辅教学参考资料,还要进行一定课外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如普及性历史读物、通俗性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阅读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201542743)研究成果。历史读物)”。这就需要通过开展历史阅读的途径来解决。

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过程。信息的接收渠道和方式主要是通过阅读活动,因为“信息是语言的,或说得比较明确些,信息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阅读活动,就是要在阅读学指导下,依据阅读学的三级体系(科学、技术、工程)建构,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培训与指导。学生进入高一后,笔者会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入手,要求他们阅读至少三本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传记,以便熟悉历史人物生活时期的社会历史。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人物传记之后,会觉得整个中外历史有血有肉,到高二高三再去读原始史料和做阅读材料分析就不会觉得晦涩难懂了。

(2)教学生开展自主教学实验的方法。教师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的学习进行解读说明,介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遴选历史人物的标准和原则。《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遴选历史人物主要依据三条原则:一是以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主线,注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相结合;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与评价历史人物方法的把握,避免面面俱到;三是注重对必修课程的衔接与深化,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然后让学生掌握评述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学生在参与备课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自由组合成为2人小组,选择同一个历史人物,分头读传记、找资料、制作课件。教师要全程跟进,指导学生筛选资料,根据课标要求把握好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对历史人物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评价。比如有关康熙帝的资料很多,有些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史实,必须帮助学生区分清楚,并对学生制作的课件和讲义进行审阅。

(4)学生通过讲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克服上讲台讲课的紧张心理。由于缺乏经验,信心不足,他们往往是两个同学一起上台,各讲一部分,互相配合。笔者要求他们讲一个人物用一节课到两节课的时间。在15对组合中,肖同学和陆同学这对组合讲唐太宗用的时间最长,几乎用完了两节课,讲得非常详细。他们讲这节课能围绕课标要求并做适度展开,把唐太宗这个人物形象比较客观而全面地呈现出来,分析评价全面到位。用时最少的是简同学和蔡同学这对组合,他们讲的是华盛顿,本来这个人物的相关资料非常丰富,容易搜集,学生也感兴趣,但他们只讲了半个小时,显然准备得不充分。

(5)师生共同评课,保证每堂课的质量。每对组合讲完后,笔者都会让下面的学生充分发表评论,从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内容是否科学,习题的讲解是否到位等方面评价这节课的得与失,有缺漏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评价,指出努力方向。

(6)让学生写感想与反思,提升学生自主教学实验效果。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备课上课作一个简单的小结和反思。有学生写到初为人师的紧张:“手和脚在不停地发抖,喉咙就像被塞住了,说每一句话都变得非常吃力。”有学生体会到当教师的艰辛:“五一节放假的那几天,我天天在找资料、做课件,总算把克伦威尔这个人物熟悉了。当老师真不容易。”还有的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我有太多的精彩内容,可惜时间有限,今天这节课我只是小试牛刀,来日我一定争取机会再来一次更精彩的讲课。”

三、《历史选修四》学生自主教学实验的效果与反思

1.效果分析

这种由学生自主教学的模式后来延伸到高三复习课中,这班学生的历史高考平均成绩远超同级其他班学生的水平,还涌现出好几个历史学习成绩在市区排前列的学生。学生参与备课、讲课、评课、反思等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开阔了视野,学会筛选讲课的材料,其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精神等综合素质也得到锻炼提高。这些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历史学科所追求的目标,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实验班的肖同学由于对历史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大学报读了历史专业并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师范生综合素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2.实验反思

这种教学实验只能在文科班进行,讲课的学生必须有较好的历史知识基础。笔者的学生自主教学实验之所以能较顺利进行,是因为笔者在高一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历史学科特长生,注意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让他们把读人物传记作为历史学习的一个手段。

高二历史课程范文6

摘要:以江西省上饶中学为例,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策略对该校开展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对象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对教师组的调查主要以访谈法展开,以收集了解教师进行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方法、意见和建议为目标,对学生组的调查主要以收集他们参与历史自主探究学习的体验为目的,结果显示:该校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现状整体良好,但在课堂教学秩序把控、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教改中予以完善。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以上饶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和各年级学生为对象展开调查,首先,涉及受访历史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4人;其次,涉及受访的各年级学生300人,其中高一年级80人,高二年级150人,高三年级70人。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展开调查。首先,问卷法。编订《高中历史自主探究学习体验问卷》,利用课后时间发放给受访的300名学生,要求他们以匿名作答的方式完成问卷题目,后期共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其次,访谈法。于课余时间与受访的20名该校一线历史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教学的方法、意见和建议。最后,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所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组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学生组的调查主要以问卷法展开,所涉及的问卷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你对目前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体验感如何?(2)自主探究教学对你历史学习水平的提升帮助显著吗?(3)你认为现有的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4)你是否支持学校开展进一步的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改革?通过后期的统计将学生组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1)32%的受访学生表示“体验完美”,41%的受访学生表示“体验一般”,27%的受访学生表示“体验较差”。(2)27%的受访学生表示“提升十分显著”,36%的受访学生表示“提升一般显著”,37%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有太多提升”。(3)41%的受访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够采用更多元化的自主探究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38%的受访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够提供更多元的自主探究教学组织方案”,21%的受访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够加强自主探究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4)67%的受访学生表示“支持”,30%的受访学生表示“不支持”,3%的受访学生表示“无所谓”。

2.教师组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教师组的调查主要以访谈法展开,所涉及的访谈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你主要采用何种方法组织历史自主探究教学?(2)你认为开展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最大的困难在哪?(3)实践自主探究教学对你教学水平的提升效果如何?(4)你支持学校在下一个阶段的教改中大力推进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改革吗?通过后期的统计将教师组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1)8名受访教师表示“采用合作探究教法组织教学”,9名受访教师表示“采用交互式自主探究教法组织教学”,3名受访教师表示“采用混合式自主探究教法组织教学”。(2)7名受访教师表示“自身的教学技能不够过硬”,8名受访教师表示“学校没有历史自主探究教学资源库”,5名受访教师表示“如何更好地把控自主探究教学的秩序是主要问题”。(3)7名受访教师表示“提升显著”,9名受访教师表示“提升一般”,4名受访教师表示“没有提升”。(4)13名受访教师表示“支持”,7名受访教师表示“不支持”。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上饶中学历史课程自主探究教学的现状整体良好。由调查结果可知,超过50%的受访学生表示目前的历史自主探究学习体验为“满意”,且对自身历史科目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为“显著”,而受访教师中大部分也设计和组织了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上述调查结果综合可知:上饶中学历史课程自主探究教学的整体现状良好。第二,仍有一些因素制约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效果的提升。调查结果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现状,即:影响上饶中学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仍有一些,主要包括历史课程自主探究教学的课堂组织秩序存在问题、教师开展自主探究教学的方法不够创新以及关于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资源建设不够完善。

2.建议

第一,加强对自主探究教学课堂秩序的有效把控。在今后的教学中饶中历史课程教师应对自主探究教学课堂的秩序进行更为有效地把控,例如,在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时,教师应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1∶2∶3的比例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实践,并在组内设置组长、副组长等职务,协助教师对整个探究教学的秩序进行控制。此外教师应时不时地深入到自主探究学习的学生群体中,及时帮他们答疑解惑,确保学生能够在有序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鼓励教师创新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建议饶中出台有关历史教师开展自主探究教学的鼓励政策,例如,将教师开展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频度、学生反响、教务听课打分等纳入到教师的业绩考核中,同时对于积极主动开展自主探究教学的历史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此外,在校内不定期开展有关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讲座,委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等,以不断提升历史教师自主探究教学的水平。第三,建立历史自主探究教学在线资源库。为给历史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自主探究教学素材,上饶中学应该尽快建立起在线的历史自主探究教学资源库,资源库中应包含历史课程的图片、文字、视频教学资源,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教学资源组织自主探究教学的方案等,从而为一线历史教师更为有效地组织自主探究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胡同帝.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研究[J].才智,2016,(09):142-143.

[2]范爱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J].文理导航(上旬),2017,(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