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文1

目前来说,我国的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是非常的多的,比如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意识,其有时候会忽略掉患者的自身权益,比如患者出现急症就进行处理,但是并没有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反馈工作。如果处理不好这个环节,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就容易导致其家属的不理解。常见的情况就是孕妇分娩,其胎心声如果发生改变,医疗人员又没有做好及时的家属交代工作,就容易导致新生儿的死亡,这就导致一系列的医疗纠纷。服务态度也是妇产科护理的常见问题,如果其服务态度出现缺陷,其缺乏良好的护患沟通形式,就容易导致医患之间的不必要的纠纷。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难免紧张及其忙绿,这个过程中,如果护患之间的沟通语言太简单、生硬、态度太冷漠,就容易导致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并且由于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很多的护士都不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其技术水平比较薄弱,其经验也不足,各个方面的协调能力也不是那么强,这就影响到了护理安全性。比如值班护士对于孕妇胎儿头先露的误判,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还有一些问题涉及到新药的品种应用问题,新药品种更新速度快,有些护士难以进行药品的药理作用的有效分析,其对于注意事项也不太熟练,就容易出现用药上的失误,并且如果其制度不健全,不能进行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就容易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特别是没有进行交接班制度的严格性的控制,从而威胁到现实工作的开展。比如有些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会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但是其交班人员并没有及时发现,这可能就导致病人的休克状态的存在,从而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护理纠纷。另外护理书写与客观事实的相符性也是需要重点认识的问题。

2妇产科护理应急模式及其安全管理模式的协调

在妇产科护理环节中,要做好应急模式就要实现安全管理方案的应用,应急模式存在于安全管理环节中。通过对护理管理的强化,更有利于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的健全,医院需要定期组织护士进行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学习,并且保证这些制度的有效落实。护士长要积极的进行督促及其检查,保证管理的严格性。特别是产房的内部用品、药品、急救设备等,都要做好管理规划及其储备,让急救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这也需要注重细节性的工作,比如孕妇同时分娩过程中,要做好新生儿性别及其母亲姓名的核对工作。在新生儿的洗澡及其注射过程中,需要进行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特别是那些手带标记丢失的新生儿要做好及时的填补工作。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要避免新生儿的烫伤,需要将水温控制在有效温度内,在新生儿的热水袋保暖中,也应该避免对新生儿的烫伤,从而避免相关的差错事故及其护理纠纷情况。这也需要做好严格的交接班,避免意外的发生。这就需要进行交接班管理制度的健全。在医护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法律意识,保证其护理安全意识的提升,进一步的提升其法律意识,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护理纠纷情况的控制,能够运用法律进行双方合法权益及其正当权利的维护,保证其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从而进行护理缺陷的控制,保证护理安全隐患的积极防范。这就需要进行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行不同类型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通过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进行医疗护理纠纷的处理。这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医疗护理纠纷案件的培训,定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备良好的防范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病人的自身权益,进行防患于未然,保证各种不安全的护理隐患的避免。这也需要进行服务意识的增强,进行服务态度的改善,保证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保证护患关系的协调性,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保证其服务意识的提升,保证其服务态度的改善,更好的进行护理纠纷情况的控制。从病人的心理上来说,其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帮助及其指导,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帮助病人、关心病人、体贴病人。通过对正确的护理方法的应用,实现病人及其家属的协调,保证其相互之间的安全感、信任感,实现护患关系的协调,进行护理纠纷的控制。这也需要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保证有潜力护士的继续教育及其学历教育。在新药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认真阅读使用书,并且及时做好存档。通过对业务培训的开展,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质量水平,可以进行产房24小时值班制的应用,保证高技术、高责任心的护理人员的轮流值班,保证产房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了实现妇产科护士工作的协调性,进行当下排班制度的健全是必要的,保证相关人员的排大小晚班。针对那些新生儿窒息复苏手术可以让有经验、有能力的心生儿科医生进行。产科医生也可以定期进行护理培训,进行专人带教,保证不同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保证不同护理操作规程的遵守。这都需要进行护理准备工作的开展,做好护理的记录,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其清晰性。护士要将其观察到的情况认真进行记录。护理安全是刻不容缓的,其直接反映出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需要进行年轻护士的护理安全教育,保证安全第一观念的树立。护士要将认真观察到的情况如实地详细记录,护理安全可以反映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年轻护士必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3结语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61-1

院前急救是指各种急性发作的疾病和各种突发事中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是急诊医院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部分,可以为院内救治争取抢救时机,一定程度上能决定抢救成功率。其特点是突发性、艰难性、复杂性、易发生医疗纠纷等,且其水平高低、服务质量优劣对社会影响极大。目前,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各个医院也积极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实际情况存在不适应的局面,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制度,以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院前急救护理服务,现报告如下。

1目前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出诊不及时院外急救是采用现代化技术,迅速到达现场,实行急救措施,使伤者得到有效的急救和治疗,能否及时出诊直接关系到病员的生命。但是,经调查发现,护士24h在医院待班情况极少;120呼救电话接听不是24h有专人负责,且值班护士存在急救意识不强,接听电话不及时,记录病情、求救地址、联系电话不准确等,直接导致出诊速度慢,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进而引发与患者的纠纷。

1.2急救物品准备不到位急救物品准备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护士急救意识淡薄,院前急救中急救药品、设备使用后未及时补充、设备不齐全,如氧气筒内氧气不足、除颤仪未充电等,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另一方面是急救物品品种多、药物有效期各不相同,以及急救现场条件差,直接增加了急救的不安全因素。

1.3现场急救处理不当急诊科的护士每天要面临的内、外、妇、儿、产科等方面的院前急救,因此要求每个护士要具备充足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精湛的现场救治基本技能。但是,目前,护士一方面急救专业知识欠缺,未按操作规程工作,影响了院前急救质量;另一方面急救人员争分夺秒全力抢救处置患者,不能预测

1.4沟通不到位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护士在操作前必须向清醒的病人及家属解释清楚,并征得同意后方可执行,但是院前急救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护士稍有不注意,没有及时与家属沟通或沟通不细心,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反感,加之患者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极易造成纠纷。

2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救护人员自身素质(1)强化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以及“救死扶伤”等人道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2)通过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外派护士进修学习、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及技术考核、抢救现场讲评及请专家授课等方法,加强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3)护理人员要以和蔼诚恳的态度、精练贴切的语言、沉着稳的举止等,对患者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4)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强化其风险意识。

2.2加强抢救药品及器械管理要做到:(1)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处于应急状态,做到定数、定位、定人管理,标签清晰,且不定期检查;(2)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必须及时补充,保证随时使用。

2.3规范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抢救治疗护理的主要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因此要做到:(1)记录要详细、完整、规范,使记录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并要求双方签名,做到有据可查;(2)执行口头医嘱后要及时补充医嘱记录,以及因情况危急未能及时记录的,应在最快时间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急救时间和补记时间。

2.4加强院前急救制度管理根据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了各项制度,如:(1)严格120专用,24小时值班,并做详细记录,不拒绝任何呼救电话,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救助;(2)进行有效的排班,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得到充分休息,又要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待命;(3)制订各种抢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急救演练,找出隐患,及时正确地处理问题,避免差错事故发生;(4)成立急诊科护理质控小组,应通过检查和督促,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并通报质控检查及护理部出诊的调查结果等,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并认真履行;(5)在运送急危重病人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急救下护理措施随时到位,同时途中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做好接诊准备;(6)每次出车后,应保持车内外整洁,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曾秀英,胡玉燕,罗伙娣.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6):243-244.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心理科;护理安全;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不发生任何医源性疾患,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好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加强护理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临床心理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临床心理科服务对象广泛,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惊恐发作、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失眠症及部分轻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他们受情绪或精神症状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冲动、自伤、伤人、出走等行为,护理管理者必须做好护理风险分析,认真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努力降低或消除风险,避免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

1.1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 很多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1],这是因为学校在培养护理人员时,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对法律法规方面,只是大概的了解。另外医院对这方面的培训也欠缺。

1.2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风险存在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护理工作复杂、繁重、琐碎,做好风险防范,是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临床心理科实行的是开放式管理模式,患者可以自由外出病房,有了更多的自。近年来,由于大量年轻护士涌入病房,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增加临床护理风险。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可能会使护理人员对家属产生依赖感,认为有了家属陪护,护理安全责任感就会减轻,管理上就会放松。

1.3护理制度的存在缺陷 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包括很多,分级护理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也是重要的护理核心制度,临床上存在着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护理级别更改不及时等缺陷。在临床心理科,这样问题同样存在,患者精神症状各不相同,护理人员可能会根据患者级别护理提供护理服务,二级护理的患者也存在护理风险,不一定比一级护理患者小,这样会给护理人员造成误导,忽略对二级护理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增加护理安全隐患。

1.4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临床心理科,治疗、护理量相对较少,护士配备相对精神科封闭病房少很多,大小夜班、中午班只有一个护士值班,容易出现病情观察、病区管理不到位现象。

1.5对陪护的教育和管理的不足 临床心理科患者一般都有家属陪护,这样有利于护、患之间沟通,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住院期间做好家属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就医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但由于陪护家属受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6病房设施的隐患 临床心理科住院患者存在自,病房的各种设施如洗浴、电源设施等如管理不善,非常容易成为安全隐患,成为患者冲动伤人、自伤、自杀的工具。

1.7 患者病情变化的复杂性 在临床心理科,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患者的病情,受情感及心理活动的影响,变化各不相同,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1.8药物副作用 随着精神医学和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治疗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各种药品层出不穷,但这些药品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各种各样,如心律失常、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行走不稳、代谢紊乱、心源性猝死等,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

2心理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新毕业的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安排法律法规知识的讲座,护理部及科室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方面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

2.2强化护理人员安全和风险意识 安全管理是心理科护理的重中之重。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召开安全管理会议,强调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安全隐患,使全体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限制患者外出,特别是一级护理患者及病情不稳定者。外出者必须由家属陪同,并经医生同意,家属签字方可离开,到预定时间未返院者,责任护士需电话联系患者或家属。发药时严格执行看服下肚,防止蓄药自杀。

2.3做好风险评估 所有的新入院的患者,负责接待的责任护士必须严格做好自杀、冲动等风险评估,对非常危险的患者建议医生转封闭病房治疗,对入住的有危险的患者,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每天进行评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处理,必要时转封闭病房治疗。

2.4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由于心理科的特殊性,所有的患者巡视1次/30 min,并有巡视记录单,患者的特殊情况、护理措施及效果均有记录。

2.5优化护理人员配备 医院要根据护理的工作情况对人力进行合理的调配[2]。特别是在单班及节假日,要根据患者的数量及工作量的多少,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值班,减轻护士工作量。

2.6加强陪护及家属的教育和管理 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的患者的陪护及家属详细交代住院制度及要求,并利用病区工休座谈会及巡视病房等各种形式进行强化,定期组织家属学习关于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康复技能训练、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安全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其配合护士做好患者的陪护工作。

2.7加强病情观察 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机会最多,从患者的言语、表情、行为和生命体征的观察中,可及时发现患者症状的变化,掌握病情的演变,以更好地做好患者的护理,同时在医生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求责任护士每天除完成常规的书写工作,其余时间均在患者身边,综合利用护理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观察,准确掌握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

2.8加强病房设施及危险品的管理 病房设施尽量简单、安全,做好病房危险品的管理,责任护士每天进行安全检查,病房内禁止存放刀、剪、药、绳等危险物品。微波炉定时开放,办公室、治疗室、库房及时上锁。

总之,在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中,将安全护理放在首要位置,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必将会减少和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效性

医院护理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需严格对待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管理的依据性以及管理的正确性,还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实施措施的积极性和正确性。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不断发展更新,增添了许多新的管理措施,起到了更优的护理效果,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多更高。所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员情况下,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

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有很多条,每条护理制度都有其针对性。其核心护理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条:

1.1抢救管理制度

主要针对抢救药物、人员等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目的是提高医院抢救人员抢救水平以及应对紧急抢救时的处理水平;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救的流利过程和抢救设备药物准备,更重要是体现在抢救的精准及时,效果明显。

1.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这是一个总的护理管理制度,主要是由各级领导对每月或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然后制定相关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方案,由各级科室实施方案。

1.3分级护理制度

一般分为特级、I、II、III级护理,相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护理。特级护理为危重、严重病情、大手术等患者护理;I级护理:病重、病危、昏迷、瘫痪、癌症等患者的护理;II级护理:体弱、病重但急症消失、普通术后患者的护理;III级护理:急症病、慢性病、病情较轻或恢复期患者的护理。病情程度由轻到重,护理则会由简单到密切护理,而且对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人员、护理环境等都要求不同。

1.4查对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一般是遵守“三查七对,一注意”,主要是避免出现操作的错误或者操作器材的缺失,同时也查对病人所有护理过程的信息。其他查对制度也可分为医嘱查对、用药治疗查对、手术室查对,主要是校对相关信息,防止信息出错、用药治疗出错,保证治疗措施和用药方案正确。

1.5护理交接班制度

护理交接班制度不仅仅包括夜班、白班和行政班等的交接,还有交接班时把值班任务以及相关入院病人情况汇报,然后转交给接班人员。无论是护士交接班还是医生交接班,都必须交代清楚工作内容以及使用药物器材清点情况,强调注意事项以及特殊情况。

1.6执行医嘱制度

医嘱一般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是由医生在给出患者治疗方案后制定的一些护理、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等,需要护士和医生一起执行。一般急救情况下,医生可以给予口头医嘱,保证急救的顺利。护士执行医嘱需按照医生的治疗方式,征求医生的意见,尤其是特殊情况。

1.7病区管理制度

一般病区是由护士专门巡视监视的,每天都会有医生护士查房,询问病情处理急症等然后给出医嘱。病区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感染、病菌传染的预防措施,要求护士和医生做好自我保护以及保护病人。

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

医院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推动医院护理的发展。

2.1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医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要求医护人员的整体质量逐渐提升,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对招收岗位人数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的同时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学习知识的阶段,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好临床应用。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得,护士的护理时间与护理次数能够直接影响病人医源性感染、压疮等的发生率,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和医院性呼吸系统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医源性感染,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正确护理,能够直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所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效果,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保障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十分必要的[1]。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数量短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采用等级制度与护理措施相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的医疗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护理人员采用的奖罚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在很多情况下解决了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主要实行竞争原则,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质量[2]。

2.2加强护士安全配置

护士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加强护士安全的配置,提升医院文化的整体建设质量。有心理学家指出,相对于物质利益,人们更看重精神方面的激励。护士在医院的工作目标除了工资之外,更看重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很多医院专门为护士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如免费的体检、护士培训、庆祝护士节等政策,提高护士在医院的地位,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护理人员的安全配置问题是医院应该加强的方面[3],护理人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并经常性的参加专家讲座或护理人员培训课程,能够使护士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使医院的护理管理持续不断地发展[4]。

2.3注重后勤

系统发展医院护理管理中后勤系统的完善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繁重程度、医院的管理工作等与后勤系统的建立密切相关。临床资料显示,三级医院采取的完善后勤保障和药物管理制度明显的多于一二级医院,据分析,三级医院采取的注重后勤系统发展的措施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减少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同时也避免了药物的浪费。

3医院护理

管理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其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案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质量。医院护理管理措施涉及到医院的各方面,普通的医院护理措施如急救、消毒、药品和临床管理等是很常见的一些护理措施,医院往往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档案的护理管理容易被忽视。

3.1普通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急救护理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救设备的完善是保障患者生命的前提,有些医院会出现急救设备没有及时检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急救药品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于急救药品不全、药品过期或者药品摆设不合理的现象要避免,急救人员是急救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急救人员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素质低会直接造成患者生命危险。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严格检查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急救护理管理的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态度恶劣、粗心大意、要时刻保持细心地态度,说话温柔,对患者耐心,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对于医院的无菌操作护理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各项操作,防止出现操作不当引起患者感染。

3.2特殊部门的护理

管理不足之处及改进手术过程是在严格的程序控制下进行的,各项无菌操作必须严格进行,但是在手术操作中有些方面容易被忽视,如消毒面积不足、操作流程不正确、污染器械的摆放不标准等,很容易造成患者感染。供应室的各项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有些医院由于人员不足、水平有限等原因进行不合规定的操作,造成无菌物品清洁不合理[5]。有些科室出现卫生不干净,操作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特殊部门所出现的不足之处,医院护理管理要加强度相关方面的措施,减少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3.3医疗档案护理管理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医疗档案虽然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管理机构之一,但由于其与临床工作有区别,很容易被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忽视,对于医院护理管理所出现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改善,加强相关方面的护理管理措施,保障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整体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结语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是护理措施中的重点也是护理进行中的枢纽,虽然目前医院护理管理还有不足之处,但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有着不错的效果。而且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完成大量的护理工作,在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性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面也有着不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台北荣民总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4(9):12-14.

[2]日本大分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管理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0(1):16-18.

[3]新加坡中央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介绍[J].现代临床护理,2014(9):82-83.

[4]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5(8):63-68.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文5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日益提高,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将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工作。我们针对疗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安全系数,保障了疗养护理安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 疗养护理工作特点

疗养康复护理是一门跨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除具有医学护理学所共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特点外,还具有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内容的整体性、护理方法的多样性、专业知识的广泛性、护理工作的技艺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2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的出台,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和制度法规的健全,越来越制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法律的问题。由于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目前我院临床一线的护理队伍80%由文职护士组成,她们成分复杂,来源广泛,知识层次不等,适应岗位能力不同,管理难度大。而人口的老龄化,使来院疗养的离退休老干部的年龄也明显增大,2007~2009年大于70岁的疗养员达1 024人,所患的综合性疾病和突发急症也在增加。而且我院地处海岛,院内高低不等的斜坡较多,雨天路面湿滑,疗养楼房依山而建,疗区分散,疗养员活动范围过大。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才能保证疗养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缺陷、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疗养护理质量。

3 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3.1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主任、质控办人员、护士长组成。各科室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总务护士、护理骨干组成。科室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对科室的风险管理进行组织、实施、监控、人员培训、信息的通报和反馈。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疗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根据以往的护理缺陷和潜在性的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并定期进行分析(包括风险的性质、频率、发生时间、地点、结果等)和评价。

3.2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针对护理队伍年轻,临床经验不足,缺少部队生活锻炼的情况,通过板报、院内网、集中授课、分组讨论、科室小教学的手段把经常性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对《军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护士条例》、《军队条令条例》、《军队疗养工作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学习、讨论,并邀请法律专家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在排班上我们实行新老护士搭配并结对子帮带,并加强八小时以外的值班,由原来一人值班制改为双人值班制;在疗养护理服务上,开展全程优质的主动服务、宾客服务和有情服务,责任护士对分管的疗养员做到“六知道”(身体情况、治疗情况、服用的药物、药物的作用、外出活动情况、健康宣教情况)。科室风险管理小组对每班的工作质量进行监控管理,不断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3.3 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 完善的制度是护理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落实护理风险的管理,我们制定了《专业教育培训制度》、《风险事件呈报制度》、《护理质量监控制度》、《护理服务投诉制度》等,并根据疗养院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疗养员在院疗养期间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疗养员外出不归、景观游览发病、迷路、跌倒、蛇咬伤、海水浴溺水抢救、停水停电、台风暴雨、山体滑坡等应急预案和报告程序。

3.4 加强应急救治能力的培训 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做到学习训练系统化、制度化、持续化、一体化。利用每年l~3月的疗养淡季,分批次安排护理人员到兄弟单位治疗医院的急诊科、心血管科、老干科进行学习培训;平时通过在院疗养的专家、科主任的专题辅导授课,岗位轮转、学术讲座、网上学习、护士长教学查房,以及“三基三严”的训练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

3.5 开展多途径监控 通过对每批疗养员召开一次出院座谈会;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护理查房,两次课外查房,并经常性的下科督查护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疗养员外出活动的保障情况;护士长每月安排两次联合检查及夜查房,并建立科室护理缺陷、护理质量、业务学习登记本,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分析当月的护理缺陷、护理风险,总结护理安全情况;护理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讲评会,对存在问题和安全隐患实行全院护士大会上通报等多途径的监控,做到人人重视。层层把关,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范文6

1 神经内科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设计

护理人员分层:立足于病区的实际,参照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能力、学历等指标,将其科学地划分为3层:第1层,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级别以上的职称、学历要求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拥有扎实的护理知识储备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技术熟练,责任心与沟通协调能力强。第2层,护理组长,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与主管护师或护师的职称,需要在神经内科的工作时间超过8年,具有极强的责任心、沟通能力与丰富的知识储备。第3层,责任护士,需要是注册护士,具备极强的责任心。除了护士长之外,把护士们有效分为护理大组与小组,组长管理各个责任护士。

2 有效划分各层级员工的岗位职责

2.1 护士长的岗位职责

全方位地统筹安排病房的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与管理护理质量,加大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质量的监控力度,有效组织三基工作,做好对专科技能的培训。护士长参照管理控制护理质量的评分准则,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并将其贯穿于班组护士的护理策略、流程之中。护士长每星期检查护理的质量,贯彻三级查房机制,从而持续地提升护理质量、构建临床护理教育体系。

2.2 护理组长的岗位职责

护理组长需完成本职工作、全方位管理该班组的护理工作,协调人际关系,协助护士长实施管理行为。并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优化专科护理流程,对医嘱、护嘱进行实时动态追踪,有效落实护理计划,与护士长密切配合,加大对该组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如果组员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不过关,组长需要继续培训,一直到合格为止。

2.3 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

责任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服从组长的调配、安排,护理好患者;接受组长的指导,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订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评估护理的效果,对患者病情了如指掌,根据护理工作的标准、遵循护理流程与技术规范,完成基础或专业化的护理工作。

3 护士的排班模式设计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调整上班时间、实施弹性排班机制。有效地分离病区,将其划分为两个护理大组,4个护理小组;由4名责任护士负责。护士的日班从8:00-16:00,晚班从15:30-22:30,夜班从22:00-次日早8:00;值班时,由一名组长带领3~4名责任护士,护理、治疗本班的患者。责任组长实施全白班制度,轮休时,具有一定资质的替班组长代替责任组长进行工作,节假日要使责任组长的值班得到保障。护士8 h连续工作,在高峰时期增加午间上班的护士,降低出錯率。参照工作量、危重患者的数量实施弹性排班机制,根据情况及时增加护士的数量。

4 神经内科层级护理发挥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