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1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立足学科性。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关注鲜活性。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渗透教育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着眼发展性。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2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后大量的多方有效阅读。这种大量的多种方式的阅读不止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学习素材,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里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还可以不断建构扩充学生古代文学的知识架构与储备,滋养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趣。而且,课外的大量多方阅读,又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是课堂学习内容的扩充和有效延伸。这种课外阅读大致分两部分:一是没有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但却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作品或学习资料;二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巩固学习内容,进行发散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这两部分阅读内容,前者是在课前学习掌握的,后者是在课后学习研究的,它们都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以阅读书目或参考书目的方式布置给学生,为了能够有效监控学生的阅读情况,往往采取下列措施: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抽查提问与阅读内容有关的部分知识;在课余,有针对性地同学生沟通交流有关阅读的内容;要求学生适当的写一些读后感或做一些读书笔记,并不定期的上缴检查。概括来说,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与资料数量和难度要能够与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能力相匹配,否则,便会大而无当,反倒不能收获到预期效果了。如“唐宋文学”这门课程,布置给学生的阅读书目首先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作品集:[清]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钱钟书选注《宋诗选注》,唐圭璋等选注《唐宋词选注》,沈德潜选宋晶如注《唐宋家古文》,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李白诗选》,萧涤非选注《杜甫诗选》,王汝弼选注《白居易选集》,吴鹭山、夏承焘等合编《苏轼诗选注》,游国恩、李易选注《陆游诗选》,吴则虞选注《辛弃疾选集》等。其次,布置给学生的阅读书目是若于部编写精要简明,并能及时吸纳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文学现象,总结文学规律,激发学习兴趣的文学史著作。如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乔象钟等著《唐代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王运熙,杨明著《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选编《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等。再次,布置给学生的阅读书目是一些在学术上高瞻远瞩,颇有治学心得和研究价值并能给学生一定启示且使之兴味盎然的研究论著: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叶嘉莹著《唐宋词十七讲》,吴熊和著《唐宋词通论》,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刘开扬著《唐诗通论》,乔惟德、尚永亮著《唐代诗学》,葛晓音著《诗国与盛唐文化》,李浩著《唐诗美学》,袁行霈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罗宗强著《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张宏生著《宋诗融通与开拓》等。

二、立体多维思考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求异思维等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如何将其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呢?首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各种问题,并大胆质疑,甚至对教科书上的专家权威提出挑战;同时还要能够勇于当众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见解,与老师和同学展开积极讨论。要不断告诫学生,对于启己的观点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有认真仔细读书思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问题产生,而这些问题必将一环扣一环地将他引领到更深更广的知识世界中,使之获得丰厚的学识与素养。一旦停止了思考,就会失去提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积累便会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无法深入下去。因而,“欲穷千里目”,则必须“更上一层楼”,始终保持提问的勇气与热情。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把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多提问题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设计中,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目标有意识的设计若干问题,在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逆向求异思维的同时,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如在“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中,一些问题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围绕《窦娥冤》戏曲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思考窦娥的悲剧与元代社会黑暗腐败的关系、窦娥悲剧之所以会感天动地的原因、如何评价窦天章这个人物等等;针对《西厢记》的爱情主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其爱情主题的积极进步意义以及与当代人婚恋观念的异同,而且还可以将它与同类题材的戏曲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它的艺术价值之所在;学习《牡丹亭》时,要竭力使学生思考和认识杜丽娘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与人性寻求解放和自由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三国演义》则要思考其多重主题形成韵原因、艺术上实与虚的关系等;欣赏《水浒传》则要思考其中渗透的江湖流民意识、正确看待其中的血腥暴力描写、感受其浓郁的悲剧意识与传奇色彩等等。总之,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的重要手段便是在教学中贯穿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立体多维的思考习惯。

三、多种模式训练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3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专业必修课,但因其时间跨度长,上迄先秦,下至近代,涉及内容庞杂。除浩如烟海的作家、作品外,古代哲学、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都与之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需要有所了解,给《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之绝大多数古典文献又是竖版繁体字,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对此极不适应。以上种种,都是摆在每个古代文学教师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完成由单纯听老师课堂讲解到课上课下相结合学习过程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自行阅读的主动性,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笔者承担的教学任务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中文系本科一年级学生第二学期的课程。魏晋南北朝是乱世,政权更替、朝代更迭异常频繁,文人生活其中少有全者,同时,这个暑期儒学衰微,佛学、玄学兴盛。因此,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风云变化和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洞悉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士人心态,是学习和掌握推动文学发展、变化因素的必要前提。此即“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1]479之谓也,也符合“文学即人学”[2]的理论原理。孟子曾提出的“知人论世”方法,仍是当今学界普遍认可的文学鉴赏与文学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同样是本课程秉承的教学原则之一。基于以上认识,在每节课讲授之前,笔者布置学生阅读内容之一就是史书中相关文人的传记资料。如建安文学中《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正始文学中《晋书・阮籍传》《晋书・嵇康传》,等等。其实,这样做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关于先秦、秦汉文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文言基础,解决了繁体字的困扰,已经具备阅读古典文献的基本能力。

基于以上种种,在老师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走进史书,贴近文人生活的时代,近距离地体验他们的生平经历,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在课前完成的阅读内容,成为课堂展开诗风转变原因探讨的重要铺垫,有的甚至是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文献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明学家陈献章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章初学时亦是如此,更无别法也。”[3]一些具备较敏锐洞察力和明确辨析力的学生,可以“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4]。他们往往从史书叙述文人曲折坎坷的个体遭际中,嗅察出历史际会的风云变化,即所谓“见微知著”、“窥斑见豹”而已矣。但社会风俗和文人心态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文学创作的变化,这几乎是魏晋南北朝文学课堂中经常要触及的问题、反复讨论的话题。往往经过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之后,相关话题通常变得易于学生们理解与接受。

不仅如此,文人传记资料的阅读也成为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坚实基础。文人艰难苦恨的生活、愤懑不平的心情,势必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最具体的、最形象的、也最富有诗意的体现,“发愤以抒情”[5]197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因之一。感受并把握之,同时也是在感受并把握文人的命运和文学发展的规律。

了解并熟知这些背景资料之后再切入作品,学生们往往感同身受,仿佛已把自身“对象化”,真切地体会或设身处地地体验着文人的悲哀与焦虑,痛苦与愤懑。文人激越澎湃的情怀、痛苦徘徊的脚步、往复彷徨的身影化作的唯美诗语,缓缓地从诗人心头流出,或直白如话,或委婉含蓄,或浅吟低唱,或怒吼咆哮。这些语言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用何种方式抒情,都带着强烈的情感力量与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尽管学生与诗人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远,但此时此刻分明又与诗人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无疑,正史中的文人传记资料作为古代文学课的课外阅读资料是必要与必需的,因为这些传记资料不仅仅是现在能够见到的、较为重要的、也较为可信的传记资料之一,更关键的是作为联系文人与当时社会的书面纽带,它真实地再现了文人生命轨迹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交汇与游离、同步与分流、整合与异动的全过程,它是打开文人心灵的钥匙,自然就成为文人作品的最佳诠释。不管这些文学作品写得多么隐晦曲折、艰涩难懂,只要学生走进了文人生活的时代,体察到了文人内心的情感呼唤,由此而发的、至美至妙的文学胜境便极易纤毫毕现,穷情尽趣。特别是学生一旦透彻地理解了中国哲学文化对古代文人心理结构生成的作用,那么由此矛盾冲突而发的文学作品便极易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程金城曾表述为:“中国儒道互补的哲学文化结构,对于诗人心理结构有着同样的互补又互相矛盾的作用。一方面是儒家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是道家的人格理想,一方面不能忘怀于兼济天下,挣脱人与社会关系及其规范,另一方面,又崇尚独善其身,追求人格的独立。诗人又是每个时代社会心理的晴雨表,是最敏感者,最善于思考者。这两方面在现实中的矛盾,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激烈冲突,常常有感而发。”[6]可谓简明扼要,一语中的。明白了此中真意,感受文学艺术美、品鉴文学艺术美的过程既不会生吞活剥,又不会冰冷生硬,而是水到渠成,兴味盎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许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随时随地地激发学生透过文学现象探究文学本质,激发他们穷本极源地思考文学史发展的规律,更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作品、分析作品的动力。整个过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们往往沉浸其中,深入钻研,乐此不疲。据笔者所知,甚至有大二的同学依然还在思索探究魏晋文学的问题,可见其沉潜之深与沉潜之久。

文学作品永远是文学课的核心,是其灵魂所在。文学史演变的内在规律,也是通过文学作品得以体现。以文学作品带动文学史的讲授,不失为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半个世纪以来,高等学校文学院系绝大多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要采用的教材,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利用这套教材,学生可以较为广泛地接触作家的作品,继而总结或理解文学的发展脉络、演变规律。对于这套教材,笔者采取课下阅读与课上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的作品阅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研读作品。按照文学发展的历史时段,魏晋南北朝文学可分成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等若干板块。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同一板块的作家作品时,采取横向类比分析法。这是因为虽然处于同一时期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具有一定共性;但是由于创作主体生平遭际的差异、性情的不同、创作心态的各异等原因,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同中寻异,掌握共性,同时也要知晓个性。寻求同时代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创作风格并探求其内在原因,是学生阅读作品时需着重思考的问题,也是老师讲授的重点所在。

此外,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思路。比如纵向对比分析法,即把不同时代但艺术风格接近、创作手法相似的作家作品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分析、比较研究,考察文学史上的接受继承问题,分析同一文学流派在不同时代的兴衰消长及其原因所在;或对同一文学体裁的作品做纵向观照,引导学生思考文体的发展变化轨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层原因,等等,诸如此类,都是笔者按照不同内容而采取不同教学思路和方法的体现。

老师课堂上的讲授或学生之间的讨论,则紧紧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在详细分析、解读作品基础之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概括或总结出问题的结论。这些结论或是中国文学史中的重点难点;或是对中国文学史中相关问题所做的纵向梳理,从而使文学史现象的发生、发展轨迹更加清晰明了;或是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探究甚至是不成熟的思考。但无论哪种,课上课下灵活多样的方法意味着对思维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与训练,都将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提升思想高度,使能力与素养得到相应提高。因此,课堂教学气氛普遍热烈,学生们不仅更容易理解与掌握知识要点,重要的是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养成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最终将受益终生。

经过师生们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与不懈坚持,大部分学生已适应并接受了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尝试解答、讨论分享等学习环节,而且有一部分同学还能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开动脑筋,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老师的鼓励下自行探索寻找答案,独立解决问题,这种难能可贵的“问题意识”正是笔者试图培养学生形成的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思维的品质使个体可以不断质疑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个体创造力的发展。”[7]40相信随着学生们阅读作品的日渐丰富和思考的渐趋深入,兴趣会越来越浓厚,“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介绍学术界权威观点、最新研究动态,引入古人对相关作品的评点,等等,同样是大学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们或可作为观点的佐证,或可成为分析作品的支撑,或是撬动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工具。不论哪种情形,都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此外,该课程的参考书目亦是学生阅读经典、接触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教学时数有限,教学内容繁多所致),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布置学生阅读原典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如果说前文提及的文人传记只是要求学生泛读的话,那么这些原典则是作为精读作业布置完成的。学生必须完成书面的读书笔记或者撰写相关的小论文,以此加深记忆或促使他们思考。

事实上,学生确实也在思考,经过阅读产生问题同时试图寻找答案。有的学生课下、线上与老师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展示出一定的思想深度;有的学生向老师询问需要继续阅读的相关书籍,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有的学生在已完成的小论文中较清晰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凡此种种情形表明,阅读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课上、课下俨然成为有效互补。“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7]40。课堂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问题展开,课下阅读学习更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尝试与实践。随着问题得到解决而随后又产生这样的过程不断交替发生,学生学习将不断深入进行,最终将会产生质的提升与飞跃,课堂教学与课下阅读因此进入良性发展轨迹。教学双方,教师全力以赴且欣慰有加,学生兴趣十足又信心满满,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学生亦促进教师反思与提高,教、学同心协力,齐头并进,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内涵与实质。

综上所述,阅读、思考、提问这三个环节在整个古代文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是思考、提问的前提和铺垫,没有阅读量,没有大量文学作品和相关文献作为支撑,思考和提问就无从谈起。思考是连接阅读和提问的中间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认真而独立的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全然不可能出现,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矣[8]。而提问,则恰恰是思考的结晶,是阅读成果的体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一如前文所述,此不再赘言。因此,阅读、思考、提问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整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是学习知识的良好开端,是学生们在书海中畅游的助推器,也是学生们大量接触原典、吸收原典精髓的契机,很有必要在教学中长期践行。

必须说明的是,当达的信息技术确实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尽管本校图书馆的藏书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阅读要求,但学校已购买回面向全校师生使用的电子图书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纸质书短缺的不足。学生们积极地上网查找资料,下载书籍,并在群里共享,为其他同学及时阅读提供了很大便利。借阅、下载双管齐下,线下、线上互相补充;再加上日趋完善的考核措施,推动学生积极完成各个环节。在这些前提下,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也日益高涨。晚上8点半,仍有学生在学校的主区图书馆借阅图书;完成并提交作业,已成为绝大多数学生自觉普遍的行为。往往是已到深夜,学生仍然在古代文学学习群里提交阅读过书的图片。甚至在节假日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能坚持每天阅读书籍,提交作业。显然,学生们业已深深意识到阅读在学习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才乐此不疲。

是的,辛勤耕耘,天道酬勤。相信大量阅读会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而文学的“感悟力是研究作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9]63。“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1]518,“博观”的作用当就在此。

参考文献:

[1]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姜剑云.释“文学是人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5):72.

[3]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5.

[4]刘文典,校注.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550.

[5]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7:197.

[6]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41-42.

[7]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8]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7.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4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表达,现在学生所接触的先秦诸子以史传散文等都属于文言文的范畴。通过高中语文课本中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但相比白话文文章来讲,文言文因其实词虚词的语法结构和一词多义等往往是高中较难掌握的知识。但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又占着比较大的比重。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是一线老师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际,针对文言文的讲授与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一、联系历史背景,增强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篇章大多是诸子散文与先秦散文,这些文章都折射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很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都有着关联关系。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如果将某篇文章孤立的进行讲解,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等。在进行这些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秦国崛起与出关灭六国的大背景给学生进行讲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大秦帝国》节选给学生放阅。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文言文授课之前,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给予讲解。

二、注重文言文背诵,增强句词理解

背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名篇名句学生熟记之后就很难忘记,所以加强对学生文言文背诵的指导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把较长篇幅的文章进行有效划分,每次学生背诵小段,然后再继续背诵下一阶段,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增强了学生背诵的成就感。背诵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了解所背诵内容的意思,这样背诵起来就相对容易,所以老师在背诵之前要将文章大意给学生讲述清楚。文言文的背诵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首字提示方法,翻译还原法,即学生依据翻译回想文言文的内容进行背诵。当然还有边读边译法等。这些方法都不固定,可以依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在背诵中总结和发现适合自己的方法。文言文中字词句的语法相当复杂,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反复强调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词,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字词句要多加练习,进行专题测试。

三、增设名篇赏析,侧重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文言文很多名篇都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和学习的,但是因为篇幅问题,很多名篇没有纳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范畴,老师可以广泛地涉猎一些名篇名作,挑选有代表性的文章来给学生赏析,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同时配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将日常所学的语法运用到赏析文章的理解上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控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面对和掌握的基本能力,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即忠于原文,语言通畅,译文优美生动的原则。然后教会学生掌握翻译的技巧,对于专有名词,如人名可以不做翻译,对于省略的代词等则需要再翻译中进行补充,运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表达,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就应该按照现代汉语的“谁”进行翻译,最后还要注意在翻译中将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翻译,使翻译后的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文言文历来都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很多学生都对文言文有所畏惧,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大面积失分的情况。相比现代汉语来讲,文言文具有更为简洁直接的特点,只要准确把握,学好文言文并不难。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文言文兴趣的培养,通过介绍课文中文言文所讲述内容的历史背景,增加学生兴趣。同时要在文言文的背诵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开设名篇赏析课堂,给予学生更多关于文言文的认知,通过与课文对比,提倡学生自主翻译。掌握良好的翻译技巧,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都是非常有效的增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顾之川.守正出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介绍[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Z2).

[2]陈伟赛.从培养能力到传承文化――评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及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04(06).[3]陈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4]王春凤.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古代散文选文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5

通过对汉语言专业传统理论课程的实践改革,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问题在于课堂课程实践效果往往具有零散性、短期性,因此,应该建立一种长效性的素质培养模式,将零散、短期的课堂实践效果进行延展和深化,组成一条横贯大学四年始终的实践教学主线。燕山大学文学与传播学系自2001年起,就推出“中文专业‘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在素质培养模式的长效性建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方案具体如下:

(一)五十部名著(包括文学理论类、哲学类、文学作品类)

即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共八个学期)阅读中文教研室指定的5—7本必读书目。考核目的: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素养。考核办法:由专业教师定期参照读书笔记进行基本考核,其成绩作为“‘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最后考核的参数(20%)。写够50部书的读书笔记者合格,否则不合格。第一学期开始考核,第八个学期之前考核完毕。

(二)二百首诗词(包括古代诗词,现当代、外国诗歌)

即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共八个学期)背诵中文教研室指定的25首诗词。考核目的: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素养。考核办法:由专业教师定期进行现场背诵考核,其成绩作为“‘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最后考核的参数(20%)。能够全部背诵者合格,否则不合格。第一学期开始考核,第八个学期之前考核完毕。

(三)五十篇文章(包括文学类、新闻类、学术类文体)

即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写作(共八个学期)6—7篇文章。前四个学期以文学类作品写作为主,后四个学期配合“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和其他应用性强的课程,以学术类和新闻类的写作为主。考核目的: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考核办法:由专业教师定期进行考核,其成绩作为“‘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最后考核的参数(20%)。写够50篇者合格,否则不合格,能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者考核计优。第一学期开始考核,第八个学期之前考核完毕。

(四)一场大型汇报演出

即要求全体学生在“‘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的考核中期(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自行组织大型的汇报演出,或演、或唱、或舞,以专场的形式汇报“‘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中的所学。考核目的:增强学生的写、说、演等的综合能力。考核方法:由教研室教师集体进行考核,其成绩作为“‘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最后考核的参数(40%)。此方案分年级、分阶段实施,可操作性极强,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将能力的培养孤立化或简单化,或停留于阶段性效应或一般“课外活动”的层次,而是融合在专业理论知识的逐步学习与提高之中,形成一种比较全面的、持续的、渐次深入的过程。在“‘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推行的14年期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读、说、写、演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例如,2001—2005年5年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系学生在包括省级在内的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各种样式的文学与新闻作品120余篇(占学生比例的48%)。2004级白幸等10名同学获得权威文学月刊《人民文学》首届“新人杯”作文大赛奖。2001级范瑞宾获得河北省文学院征文二等奖,并被中国校园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文坛之星”称号,同时他的长篇小说《玩着笑着哭》由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2009级陈金龙获得2011年“河北省大学生青春原创征文大赛”一等奖。2001级刘妍获得“2003中国小姐风采大赛”“河北省总决赛冠军”及“最具才智奖”,并获选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节目比赛,表现超群。2003级刘纯等组织成立燕山大学话剧团,在学校并到部队演出经典话剧《雷雨》,受到广泛好评。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策略氛围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其本质是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采取各种手段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想学,并乐于学习。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品质,也是真正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要教育培养具有个性健全和人格独立的人才,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才。自主学习不仅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汉语言文学这种非技术的专业实践教学而言,尤其需要如此。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燕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体教师参照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研究文献,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力图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实践训练,创造出一套富有专业特色的教改研究体系,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演促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丰厚的文本资源,在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教师会鼓励学生将本课程的经典篇目改编成话剧或歌剧,并排演。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学生曾改编了经典剧目《西厢记》,并全部用昆曲形式演出,在校内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再如,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中学生根据苏童的《妻妾成群》,创作了话剧《妻妾成群》,并在2010年的“‘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汇报演出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鼓励学生参与经典篇目的排演,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表演欲望,调动了其积极研读原著的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既很好地体悟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写作、语言表达、心理等综合素质。

(二)以问促思

“问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是实践型和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在文艺理论课程中,教师在课前都会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习,拓展了学生在课前、课堂思考、讨论问题的空间,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慢慢使学生消除了对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的隔膜,并且在思考和创新中,培养了良好的素养。再如,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教师会利用课外时间,通过QQ谈等方式及时将学生问题公开解决,或者设置一个问题进行网上集体讨论,在对问题的深度探讨中引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三)以比促赶

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充分开拓、挖掘第二课堂的空间。针对办学的实际条件,我们会定期聘请众多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人士,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并且发动本系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文学大讲堂”,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人文视野。除了上述常规的学术性活动之外,我们在第二课堂空间中以大量的精力设计了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文学沙龙、读书报告等环节。事实证明,这直接启发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之间相互激励比,学、赶、超,从而加快了学习的进程。例如,一年一度的“张永琛文学奖”的评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潮,在互为竞争的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三、树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大趋势下,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言,必须由过去的那种单一型的中文专才培养,转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由过去的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向高素质、多途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燕山大学文学与传播学系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完成对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例如,每年的“‘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大型汇报演出全部都是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从多功能活动场地的联络到音响设备的租借,从服装道具的准备到舞台布景的搭配,从海报广告的宣传到观众的引导入席等,都是学生在征求专业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自行策划筹谋。汇报演出的节目也全部是由学生自编、自导完成。例如在2003级的“‘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汇报演出中,学生自编了舞蹈《弟子规》,自创了话剧《中文系女生》和《时间砂》,改编了经典话剧《等待戈多》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自2001年起,在十四年的“‘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大型汇报演出中,燕山大学文学与传播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共原创了20部话剧、6部相声、13支舞蹈,改编了经典文学篇目18部。除了创新能力之外,我们还重视对学生创新情感和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例如,配合“‘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我们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到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地区采风,在社会调查和采风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对社会深刻的体悟,也促使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传达出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2003级刘纯曾在暑假期间骑自行车从乌鲁木齐至西安采风,历程3000千米,以实际行动诠释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环保”这个时代主题的理解。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古代文学的读书笔记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03-0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呢?

一、充分了解文章人物背景,把握课文中最真实的情感

我们老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所涉及的人物和历史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和作者和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阅读、写作、听说方面达到合格的程度;同时,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其文化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目标。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的耿耿忠情,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爱子深情,萧乾《枣核》中海外游子的爱国情怀等等,文中无不奔涌着浓浓深情。古代文学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教者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情感交流的桥梁,在品读课文的时候引起感情的共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品味、理解、咀嚼回味,就像一张犁耙耕耘在荒芜的心田,一场春雨滋润着干渴的禾苗,从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塑造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点燃起学生情感的火花。

二、将心比心,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