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策略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历史学科在中国教育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古语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初中生学好这门学科不管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改变历史学科现在所处的地位,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也是我国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历史学科一直被当作“副科”,是一种仅为了升学的非主要学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有些学校就不重视专业历史教师的配备,甚至有些历史教师半路出家,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改变历史学科的地位必须要加强学校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
2.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不足
初中历史是一门文科课程,具有较多繁杂的知识点,因此许多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重视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就没有了主观能动性,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3.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大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不停地记笔记,周而复始,学生会对历史学科产生怠倦的情绪,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教师或家长的影响下,认为学历史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因此不会产生创造性思维,难以培养对历史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1.改变教育理念,端正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端正教学目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历史学科的重要作用,定期组织历史教师进行专业学习,让他们在相互切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提高。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由于现代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因此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采用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在观看完记录片后,鼓励学生发表一下对于纪录片的感想,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这门学科的最好方法。由于初中生处于注意力不稳定,意志薄弱的特殊时期,为此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的课外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历史学科的尴尬地位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对历史学科的重视,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学生要培养对于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初中历史教学才能发生明显改变。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39-01
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时期,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而言,要认清自身所承当的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正确历史观的、睿智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历史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在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虽然的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的深化发展。具体而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的行为,决定着课堂开展的形式。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的活动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味地突出自己的作用,进行满堂灌教学,这严重影响力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而新形势下,很多教师都认识到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认识本身是正确的,但很多教师有忽视了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忽视了自己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导致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散漫,课堂纪律差,无法有效保证课堂质量的提升。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在历史教学中,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没有改变,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教师针对考试内容讲解课本内容,把有关可能会考到的内容让学生标示出来,利用课堂课下时间让学生记忆背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都觉得历史学习没意思,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学不学也无所谓,学生认为只要把该背诵的背会了就行。学生除了识记一些历史知识外,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眼光根本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认识没有得到提升,这种单一的教学必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历史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后,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很多教师因循守旧,不能积极针对形式的变化,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依然以考试为标准组织教学,考试靠什么,教学就教什么,考试不考的内容,教学中也不会涉及到。教学依然是传统手段开展,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不强。很多教师都不能积极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知识储备量有限,知识内容成就,教学内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不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综合素养不高,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不是很高。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
1、创新教学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针对教学情况,创新教学观念。教师要认识到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学生都是课堂的重要主城部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师生亲密配合,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但教师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把课堂完全教给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要做学生的学习的引导者, 要做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能够通过教师的鼓励激励,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树立这种观念,积极改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有效促进初中历史就行教学的发展。
2、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要认识到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必要性,能够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情况,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以此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搜集多种材料,展开教学,利用这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对二战性质有深刻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比如,开展与历史知识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演讲比赛活动,以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不断丰富字的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感悟能力,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应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3、创新评价机制
在历史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价方式的单一,只以分数低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手段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此,在教学中,创新评价方式,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传统评价是以一次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是不科学的。创新评价方式可以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托,以学生多次口头考试或者是书面考试为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比如,教师不仅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积极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并用,创新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情感,这种教育必定是成功的。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33-01我们知道,物理是所有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其他世界论和方法论的根本。物理自身也有着实实在在的一些理论来源,与我们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物理与生活实际的交融,就会转化的社会的一种生产力,从而推动了整个自然学科向更深处的去深入。加之,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性特征,我们做好实践教学中的物理实验这一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上能力提高,也对学生学习自然学科的一些兴趣和态度都有一定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教师对物理实验的观念淡薄
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学和老师的一些旧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当信的物理实验这方面都有重理论轻视实验教学的一种错误观念。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思想影响下,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素质及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在平时教学中想成功做好一次实验是件麻烦的事情,首先要和实验室管理员提出申请,准备实验器材,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课前还要检查器材,对实验进行试演,经过多次的调整,才可以走进课堂,可是无论怎么精心准备都可能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形式去教学实验部分。有部分教师有错误的说,学生做不做实验不重要,只要能做题就可以了。于是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最后就是学生实验上成演示实验,演示部分的实验又稿成没有实验课的现象。
2.教师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物理实验技能是顺利进行物理实验并完成实验目的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各种基本技能在实验活动中的综合体现,在总体上包括思维和操作两部分。在实验能力中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是各种思维的综合运用。 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教学素质和实验技能,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其实验教学素质包括:物理实验技能的素质和实验教学方法的素质,两者缺一不可。可见具备中学物理实验技能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教师具有的实验方面的能力,指的是教师所具备的在实践教学中自己能做好实验且会研究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一种能力。对于教师实验能力一般含组织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实验方案制订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整理,重点是在实验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力。比如,一些必要的初级实验技术(玻璃工、焊接、胶合的初级技术)都不会,这就限制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如今的实验内容,在教材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当然牵涉到的器材或用品也是很多的,我们老师不能等学校的实验条件到达了才去做相应实验,应主动开发或自做一些实验器具来用于课堂,激发学生相应知识的学习。也只有这样长期的去做,反复的教育,教师自己在实验方面的能力才能大大加强且能积累不少丰富的经验,最终便提高了自身的实验能力,也就更好地指导于自己的教学。
3.实验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物理实验评价是物理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衡量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实验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而传统教学中对于物理实验的评价,知识注重卷面测试,让学生背一些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而忽略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也淡化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地位。现在的初中实验教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最老火的就是教师们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僵化性、固定式,从而如今的初中物理实验可以基本上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这就是如今教学方式的死板造成的。其实,老师也明白,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能力的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上更是一种障碍,至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基本上是谈不上的,也就是最终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严重不利。
4.实践教学中实验做得不多,其效果不尽人意
现在的物理实验教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主要效果不好是在于实验课基本上没有做实验,在在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中完成了该部分内容的。也就是我们说的以讲你做或叫"黑板实验"的情况就出现了,这也是如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有时候,即使有实验在做,也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生在实验前没有老师的指导,于是不去提前了解要做的是什么实验,要到达什么样的目的,于是在一上课做运用实验时,就会无从下手。也有实验结束后,不去总结实验的得失,或是即使一些演示实验,由于班上学生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楚,从而出现实验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
以上实验教学的现状,极大地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与物理教学目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物理实验教学重要地位很不相称,与时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也应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要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当然,为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应从这些方面进行,应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4
认真研究近几年中考情况,我们发现,在农村初级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亟待解决和加强。以泉州市2012年的中考为例,物理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题中易、中、难的比例为8:1:1,全卷难度值P=0.655。各种题型的占分比例、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题的份量在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占28%)。其实,2012年泉州市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所占分值共37分(即选择题4分+实验探究题28分+计算题第33题4分+第34题1分),为历年来最高,实验探究题的得分率只有65%,仅高于计算题的得分率,即在整份试卷的各种题型中得分率较低。如果把分布在其他题型中的实验题分值也纳入统计的话,实验探究题的得分率将会更低。
2012年泉州市中考物理学科的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即从第27~31题,分值28分。各小题的知识内容、预估难度、实测难度及区分度如表2所示。
学生作答中主要存在以下5点问题。
第27题 主要是考查凸透镜的焦距及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焦距的概念以及成像的规律掌握都不是很好,特别是所成像的性质跟物距的关系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更差。
第28题 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错别字多,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错误,重物升高的高度和拉力通过的距离的倍数关系没搞清楚,比较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时出现了思维定势,影响了正确的判断。
第29题 是测密度的实验。学生答题的典型错误有:对天平在使用之前的横梁平衡调节不是很清楚,实验操作步骤也含糊不清,由于质量的读数错误,导致了密度值的计算错误,还有部分考生算密度时没看清所用的单位,导致科学计数法中的指数写错。
第30题 是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混淆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导致了把电流表错答为电压表,在实物电路的连接中错误较多,有滑动变阻器及电阻的接线错误、导线连接不到位或画蛇添足多连导线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忘记连接电路;有的考生把开关“断开”或“打开”错答为“闭合”“关闭”或“段开”;另外,考生在电路故障原因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对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有很多学生把读数颠倒了。对实验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没弄清楚,如把“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错答为:“只实验一次不具有普遍性”“实验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没有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多次测量”等。
第31题 是关于内能和比热容的问题。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懂得分析图表,导致时间段判断错误;答题不规范,错别字多;计算能力差导致结果错误,也有画蛇添足导致错误的。
2 造成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从泉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实验题的类型来看,试题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科学探究能力,力求使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考生在实验探究题型得分率低,说明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差。而初中教育阶段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一旦初中教育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高中阶段的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造成考试中学生实验探究题得分率低、实验能力差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撇开学生的主观因素不谈,着重谈谈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现在还有较多的农村中学实验器材缺乏,特别是采用新教材以后,实验器材没有配套,实验器材陈旧老化没有更新,这就导致了学生实验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有的学校连演示实验都无法凑齐。
其次,有极个别的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是怕麻烦,忽视了实验教学,虽然已经具备了开设实验的硬件条件,却不想做实验,只是在口头上“讲”实验。在实验教学方式上,基本上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自主探究的机会和意识。
再次,现在还有的农村初中学校物理教师较为缺乏,安排一些非物理教育专业的教师来上物理课、当实验室管理人员,这种现象制约着学校实验课的开设和对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培养。
3 采取的对策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物理实验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当前由于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实验器材缺乏,实验仪器陈旧、零件老化、灵敏度差,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对实验的顺利完成及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从而使个别学生失去信心,对实验持怀疑态度,影响整个课程的顺利完成。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对原有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二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物理实验设备投入的力度,及时对仪器和设备进行充实和更新;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自制或改进实验仪器。
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获取知识的能力、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及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较弱,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实验潜力,充分提高实验器材的利用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完成课标中规定的所有实验。其实,实验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承,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扩展和深化,是提高学生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良的物理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基础教育必须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素质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渠道优化队伍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出一支符合时展要求的物理师资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岗前培训和业务技能竞赛,通过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为广大一线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搭建交流的平台。同时,学校领导也要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计划地组织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脱产进修,提高素质,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艺、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促进农村初级中学物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实验教学 问题 策略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实际实验开出率不高,实验效果不尽人意。现在对实验课的实验要求普遍较高,投入的资金也不少,而作为物理实验却普遍重视不够。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使有的学校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实验教学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2.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3.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同时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4.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已经省略,让学生从中去确定。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再说,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几人合做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到位。至今仍然有的学校上至领导,下到学生,对实验课普遍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大行动,应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的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也曾经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上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上的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使之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需要教师具备的实验教学的素质,既要有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知识,又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还必须脚踏实地亲手实践。
3.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3)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要真正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考题中有一定量的实验操作靠试。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56-2
一、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
农村实验教学中普遍采用讲授法。有些老师觉得上实验课烦、乱,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总之,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遇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
2.唯课本实验、仪器至上,实验变通能力差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设计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同时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如:在做“电磁感应实验”时,只用一根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运动,这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如果改用多匝线圈做实验,电流表指针偏转就比较明显。
3.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课堂热闹却无序
实验过程中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及积极参与是在“仪器安装及调节”、“操作并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及处理”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实验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由于教学中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导致学生的操作无序,通过实验操作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技能这一目标。例如,电学实验中,学生连接完电路就直接接通电源,现在接触的都是低压电源,将来走向社会接触高压电,触电怎么办?在数据处理时,新课标规定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如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拼凑数据却视而不见,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5Ω,电表上读的U=25V,I=048A,为了拼凑R=5Ω,学生却记成U=25V,I=05A,将来学生若是处理未知的实际问题,怎么可以去拼凑数据?要告诉学生细微差别中可能蕴藏着重大道理。
4.套用固定模式,不能充分体现物理探究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已经省略,让学生从中去确定。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另外,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几人合做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二、应对策略
1.改变传统观念,强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至今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对实验课普遍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也曾经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上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只有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才能大步向前迈,才能改进现状。初中物理教师树立了这个教育观后,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地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做好实验。
2.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改革创新实验方法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要有钻研和创新精神,例如对物理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改进一些实验等;也应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针对物理实验方面,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组织在职教师进修,可以进行针对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对实验的设计,实验测量的操作技巧,设计、改进实验以及排除故障的创造性能力,实验考核的命题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和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科学习惯包括正确的观察习惯、规范的操作习惯、客观记录数据的习惯、独立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的习惯等。对于观察,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什么。其次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怎么观察,即先整体后部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观察变化的始点、过程、终点、及变化的方向等。再次,让学生说明观察的现象及数据――观察到什么。即先单一因素静态观察、再多因素动态观察,先定性观察,再定量观察。将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总结归纳融为一体。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才会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和组织实验。对于操作,要明确仪器性能――测什么的,并会正确使用。对于数据的记录和处理,首要的是真实,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伪。其次让学生分析哪些是正确数据,哪些是错误数据,最后再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能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是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物理演示和学生实验中要反复渗透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减小误差法等思想。这些实验方法尽管以后不一定再用到,但通过实验掌握这些思想,可以迁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自然科学其他领域,使人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