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的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理论的功能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1

一、ABC理论简述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一种理论,埃利斯认为,人们通常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BC理论是心理学上认知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纠正人们的认知来改善咨询者的情绪体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两个同事一起逛街,恰巧看到另外一个同事迎面过来,但是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就直接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这么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又没带眼镜,没看到我们,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还在为前几天的吵架耿耿于怀呢,他现在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茬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下一步可能前者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后者的这种情绪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信念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大学生的部分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等都是由于认知错误造成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会有促进作用。ABC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理论掌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如果能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将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心理辅导的老师是不可行的,辅导员通过掌握ABC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力量。

二、ABC理论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就业心理,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在这里不再论述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仅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普遍的就业心理不良现象以及辅导员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探析。

1、自卑

自卑主要表现为脸红、低头、出冷汗,这些大学生胆小、萎缩,面对就业单位不知所措。按照我国的学制,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等,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面对毕业院校比自己好的大学生或者条件比自己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乏主动争取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学历相对比较低以及农村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女性出现的比例也比较大。自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员在面对这些大学生时,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因为大学生的B(信念)出现了不客观,所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结果C就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大学生的B,辅导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认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长、优势在哪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长处;另外,还要认清楚现实情况,对于应聘的岗位自己符合的条件有多少,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条件高的岗位不要贸然去应聘,否则失败的次数多了势必打击自信心,而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力出击,并及时总结应聘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等。

2、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等。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地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学生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B(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竞争的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焦虑。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信念B——“没有竞争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行纠正,通过自信心的塑造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方面纠正学生的认知。

3、从众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表现为: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或者大城市;趋向于选择工资高的单位等。这是因为大学生很多人把别人的就业选择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往往导致大学生扎堆找工作,造成很多人失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后果。辅导员针对这种情况,同样要纠正大学生心中的B(不合理信念)——“别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辅导员要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符合自己条件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来选择职业,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大城市和工作轻松等条件。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刚开始起点的不同并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辛勤工作,早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自我定位过高

这种大学生也体现为自大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条件很好,自我估计较高,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为职业取向太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这种类型的很多大学生往往自己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就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十全十美,对于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这种单位是否能够招聘自己。而这种大学生一旦未能如愿,则容易出现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很大。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利用ABC理论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我的条件很好,我就应该去那些大型企业”。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很多,辅导员可以利用清单法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人外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到找工作不是要找所谓的“好”工作,而是要找自己适合的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

三、辅导员运用ABC理论的注意事项

现实中,大学生的就业不良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有以上分析的四种,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四种是受大学生认知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就业认知因素是指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是否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而ABC理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针对以上四种心理现象最为妥当,因此本文不对其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ABC理论本身是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辅导员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咨询讲求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逐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进行的关于认知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效果。当今国内众多学者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疏导者,但是具体怎么疏导谈之甚少,辅导员还是要经过实践总结掌握方法。

2、ABC理论是通过纠正学生的认知来达到调整学生心态的目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前要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一些客观现实条件等的不可改变性。如,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大学将近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确定,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大学生的性格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也已经是基本稳定的状态等。只有认识到这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分析问题时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如一位辅导员在进行一名自卑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他要通过交谈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家庭、自身素质还是其他原因,而家庭条件等是老师不可改变的,这时在利用ABC理论进行疏导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转移,而不应该局限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情况。

3、虽然本文研究的是ABC理论对于辅导员就业工作的帮助,但是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辅导员在运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该理论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所有的辅导员都适合使用本理论,辅导员在与大学生交流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生搬硬套理论,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2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能力

一、“全科”教师的角色定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课主要设置在“大学音乐”这一总课题之下,绝大多数是以乐理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欣赏课类型。这种情况造成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随意性大、因人设课等情况。

同时,普通高校音乐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应该是有特殊技能的教师。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师似乎应该称为艺术教师。这是对其知识结构的一种要求,而不是把艺术这个概念作为音乐的统称。艺术教师应该比一般教师拥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深厚的文化修养。

因此,对于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不断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时代赋予音乐教育更丰富的内涵和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比较宽泛的人文学科知识,有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培养思想敏锐、知识广博、能力全面、敢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的高校,教师不仅要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来鉴别、评价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等各个方面来理解,还要能够将新型学科、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艺术与科学学科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这样音乐教师的作用已经超出音乐教学本身的意义,而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决定教育发展的关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和研究的意识。首先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很难想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次具备必要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整合多种学科与音乐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多元化的音乐知识结构、研究整合音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创新理念与意识

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音乐教育只要能适应大学生的水平和要求,因材施教,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普通高校公选课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实际上就是要使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审美意识得到全面提高。

但是,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非审美化的误区。所谓非审美化,指的是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把音乐作为技术、职业去训练,片面地注重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音乐审美本身。许多学校还选拔有音乐才能的尖子生,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训练和培养。表面上看似乎贯彻了音乐教育的方针,实际上这种教育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普及功能,使之过于专业化,在实质上延续了专业音乐教育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培养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歌唱家及音乐教师。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培养和提高,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情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欣赏品位,从而使之具备更全面的文化素养。可见,音乐修养是大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片面追求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和智力开发功能。道德教化和智力开发功能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即在认识、理解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不能离开音乐教育本身的目的去片面要求音乐教育担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或者过分追求音乐开发智力的作用,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不但削弱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音乐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也同样难以实现。

我国最新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课题,要求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学生树立平等的音乐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我国有56个民族,学习和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对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闭关自守”,盲目地排斥国外的音乐文化。我们应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大胆兼容、吸收、消化外来的优秀音乐和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

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重点在于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加深他们的社会体验,使他们尊重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形形的人。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渐频繁,多元文化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无疑应该走到这股潮流的最前端。音乐教育也应该顺应这种趋势。我们在公共音乐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用宽容且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这样才能做到与世界接轨。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有更全面的认识。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那些能够代表不同民族文化的音乐,让学生从中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会以发展、和谐、合作的态度去对待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传统。

普通高校必须设立多元文化音乐课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并不是要另外设立一门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或者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更不是将所有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现有课程,而主要是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融入学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以反映音乐文化整体的多元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能力与态度。同时在世界民族音乐经典作品的内容中,增加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习俗和文化传统的章节,使得学生通过音乐这个窗口能够欣赏和关注到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异同。课程的开发以音乐为主线,以文化为核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和宗教习惯等。在注重整体课程规划中,要强调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的布局,形成全民立体化的教学气氛,而不是单一的课堂与教材模式。

在普通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因素。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还要有相应的能力和高标准的要求,即教师要具备前沿的学术意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科专家,还应该是学科教育专家。因此,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师只有具备创造精神,才能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相一致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系统;才能探索课程改革,吸收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养分,使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符合世界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同时也具备音乐教育的中国特色。

三、形成全方位多系统的培养机制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包括认知、情感、技能和审美这些领域。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者,为了实现这些领域的目的和任务,具备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时代赋予音乐教育更多和更丰富的内涵和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宽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自然科学知识和比较宽泛的人文学科知识,有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培养思想敏锐、知识广博、能力全面、敢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的高校,教师不仅要能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来鉴别、评价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等各个方面来理解,还要能够将新型学科、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艺术与科学学科之间的关系。这样音乐教师的作用已经超出音乐教学本身的意义,而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师资是保证。建立一支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的关键,因此设立一种专门培养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和完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师资势在必行。

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培养系统。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目前基本来源于高师和音乐学院这些专业院校,如果按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求,无疑是不符合其基本教学和素质要求的。因为当前的音乐院校的学生基本上是按照“音乐工艺模式”培养的,单一的知识结构将无法胜任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师资是倾向于“音乐文化模式”的能力构成。

在这方面国家和部分学校已经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开设了培养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值得我们借鉴。很多学生刚刚入学时特长很单一,毕业时则成为综合艺术特长的通才,不仅具备多样的知识能力,而且同时成为能传授美的教育的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开设了音乐副修专业,使那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同时,也能够副修音乐的本科学分,获得音乐副修的学历。这种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不仅适应社会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为将来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师资提供一种良好的培养模式。

更值得欣慰的是,教育部于2003年在全国六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设立“公共艺术教育”硕士点,进行专门针对高校的公关艺术教师的硕士培养,这是国家对高校艺术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美国在这一专业已发展到博士层次,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达到这一层次。

对大多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来说,关键的还是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意识,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得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教研活动交流非常关键,尤其是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处在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为音乐教育学科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内容和课题。因此,不仅要加强学校间的教学教研活动,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性质、内涵和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大学生的素质与音乐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包括教材和学生评价的措施,还要定期在全国或部分地区举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交流和论坛,推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发展,使之纳入规范的教学体系。同时应该创办以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为主体的报刊,及时反馈和交流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3

    【论文摘要】:文章先借助语料库研究教师语言的形式和特征,再以言语行为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教师语言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然后提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使教学事半功倍,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引言

    所谓教师语言,是指教师职业的语言,是指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包括教师所使用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课堂上语言和课堂下语言,以及在其他育人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可以说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正如nunan(1991)所说的那样,在外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至为关键,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要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才能得到有效传播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对目的语的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人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教师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比如,除了ntman所说的示范性功能外,教师还使用语言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从而激发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教师语言一部分的教学语言,所负载的知识信息、文化信息以及其使用方式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品格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这里体现了教师语言的教育功能。fz)因此,本文侧重研究教师语言中的教学语言,借助语料库揭示其形式特征与规律,再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其语用功能,希望可以帮助教师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更好地服务外语教学。

    二、关于教学语言的类型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跟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英语教学话语;另一类是跟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与引导教学作用的英语课堂用语。本文根据教学语言所起的功能与作用,再具体分为:课堂组织用语、讲授用语以及反馈用语三种。课堂组织用语是教学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类,因为无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都必须有组织课堂活动的语言输人形式,如:问候、分小组、布置任务等,包括问候语和指令语。其中,指令语起教学作用、过渡作用、管理作用;讲授用语是教学语言的主干,是教学中应用最广的讲授法的语言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讲授用语往往贯穿在课堂全局,包括讲解语和提问语;反馈用语是教师对学生活动参与进行评价和褒贬的反馈信息,从功能上分为肯定反馈与否定反馈两类。

    三、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f}eory)是指austin(1962)和searle(1979)关于言语活动假设的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62年,austin发表了《如何以言行事》( hrnu to dothings with words ),著作中指出,人们说话本身是在实施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通过语言表达而得以完成,因此他把这种行为称为言语行为(speech act),而他的理论被学术界称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在austi。看来,人在说话时,或者说在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时,往往同时包括或者要完成三个子言语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指的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施行的一种行为,言后行为指的是说话带来的进一步后果。其理论为增进人们的语言知识和深化语言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时各领域引起极大的反响。1979年searle继承和发展了austin的理论,他强调三种言语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三种言语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很好地解决了austin关于言语行为假设中自我矛盾的地方。他大胆地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 act)的假设,认为每个话语事件(speech event)都代表一个言语行为,只不过有时候这个行为表现得较为直接( direc,或。zplicit),而有时候表现得较为间接(indirect或in1plicit)罢了。

    由此可见,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应该包括austin和searle两人关于言语行为的理论。其实质是:人类的语言具有交际的自然功能;人类学语言和用语言,不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而是为了用语言更好地做事。我们每说一句话就意味着对别人实施一个行为,因此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语言观,有助于我们对言语交际的实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参与交际和成功交际。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尝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作出描写和解释,同时验证言语行为理论的解释力。

    四、教师语言形式与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本文使用的《英语课堂语料库(usct)》,是由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教授主持编辑的《英语教育教学语料库》中的一个子语库,内含大学英语课堂实录,约131 000词次。作者运用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形式特征进行研究。据统计,教师们在课堂上话语共有2999例,剔除含糊句子334例后,共有2665例有效句子,下面对这些句子进行详细的分析描述。

    (一)课堂组织用语

    1.问候语

    问候与寒暄是教师每节课都要使用的课堂用语。在本语料中,问候语共有28例,教师们采用最多的是“goodmoming/afternoon"这种典型的教师语言来问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进人课堂、集中精神、准备上课。有14例,占了总数的一半。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这种简单的问候语在特定的课堂语言环境中,包括了三种言语行为。当教师们说出"good momi呵afternoon"时,首先完成了言内行为,即:向学生问好,达到交际意图;同时完成了言外行为,即:通过与学生问候,建立课堂秩序,引人课堂教学,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此外还完成了言后行为,即:通过与学生问候,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习惯。

    即便如此,这种问候方式却显得有点单调、例行公事,不能很好地创造良好的交际气氛,因而经常收不到预期的言后行为结果。因此,在教师们的问候语中出现了另外一寸件寺点—利用语境和情境进行师生交流,共8例,如:how二you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youweekend?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were you busy studying?what did you do? it’ s really nice to see you back from the longholiday.等等。这种利用环境、天气、节似日、学生活动等为话题进行师生交流的问候形式可以巧妙地启动教学,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话语贴近他们,使他们有交流的空间,对引发的话题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那样便能自然地进人学习状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使用利用语境和情境进行师生交流的形式进行问候,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欲望与空间,使言后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令语

    指令是组织和维系课堂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语可以起管理作用、过渡作用、教学作用。在本语料中,指令语共有400例,有114例的指令语,如:"sit down" , "pardon’’等起管理作用,占总数的28 % ;170例,如:"go on" , "next”等起过渡作用,占42 %;121例,如:.. payattention to" , "let’ s listen to"等起教学作用,占300l0。其中有5例同时起两种作用,如:"yes, now, let’ s go on. listen to itcarefully .”既起过渡作用,又起教学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w起管理作用的指令语出现频数最高的是“sit dowm",其次是pardon"。此类指令语具有教师让学生做某事的言外行为,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以言成事的主张相符;除此以外,还含有师生间互相尊重,以及养成学生良好课堂习惯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教师问题时应清楚、响亮、不含糊的言后行为(。(2)从起过渡作用的指令语的语言形式中可以清楚看出,"stopltime is up" ,"that’ s all"等起承上的过渡作用,而“go on/continue/come to/move onto" , "are going tolwzll/’ ll"等起启下的过渡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此类指令语的言后行为是使学生通过听懂此类指令语能更清楚明了教师的教学进度,更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3)起教学作用的指令语就是跟教学相关、跟听说读写相关,因此,在此类指令语中体现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里以言成事的特点就不明而喻了。为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注意:第一,教师应合适地使用起管理作用的指令语,使课堂秩序井井有条,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教师应恰当地使用起过渡作用的指令语,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流畅、不含糊;第三,教师应准确地使用起教学作用的指令语,使学生更加明白何时该执行何种言语行为。

    此外,指令语常常以祈使句的形式表达一因为祈使句具有简明扼要、果断有力的特征,教师为了让学生去做某事或完成某个任务,往往使用祈使句来达到目的、从表2得知教师在课堂指令时所使用的祈使句占总指令语数的75%将近八成。虽然使用祈使句可以迅速地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完成什么任务,也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但是它也会引起学生心理紧张,从而影响他们执行指令的效果。因此,教师也会根据不同的言语环境和不同的学生,采用“let’ s”句,或采用语气较委婉如“would yow ……,couldyou. .”等的“请求”式疑问句指令,以缓解学生执行指令时的心理压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此种以言行事的方式只占总指令语数的12%a,还不到一成半,没有被教师广泛使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被问者情况决定使用何种语言形式来指令,更有效地达到既清楚明了地让学生去做事又照顾到学生心理的效果。

    (二)讲授用语

    1.讲解语

    讲解是英语课堂活动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约占课堂时间的1/2或1/3。在本语料中,讲解语共有737例,占课堂时间的28 %a,约三成。其语言形式特点为:(1)语言简化。教师在讲解与呈现时出于对学生的考虑和照顾,往往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解与呈现,出现频率较多的语言形式有"mean, so, actually,that’ s to say, maybe”等;语言简化还体现在教师使用中文进行解释上,从表3可以看出,教师使用中文进行解释的语例占语言简化语例的48,也就是说,教师使用将近五成的中文来解释。(2)语言夸张。同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懂,教师在讲解与呈现时会有意地延长停顿,适当地放慢语速让学生同步跟上。表3的数据显示,有28%的语例属于语言夸张类。(3)讲解训练的语言形式机械。讲解与呈现结束后,教师主要采用带读的形式(有187例)对所学进行训练,造成形式机械单一。以上的特点说明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不利于他们语用能力的培养。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教师通过讲授(言内行为),来呈现语言现象、解释语言概念及其使用规则、示范语言使用的情景等(言外行为),达到使学生学会使用语言(言后行为)的目的。教师的讲授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人形式,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时应结合语境,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用英语交流的条件和机会,最大限度地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人,使他们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来学习语言。

    2.提问语

    提问是一种典型的教师课堂话语,起到引发话语、提起话题的作用。提问语按问题形式分,可分为特殊疑问句提问、一般疑问句提问、选择疑问句提问和陈述句提问;按回答形式分,可分为限答式提问—封闭的、限定答案的提问,以及非限答式提问—开放的、允许有不同答案的提问。在本语料中,如表4显示,提问语共有604例,在问题形式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有超过四成是用特殊疑问句提问,有将近三成是用陈述句提问;而在回答形式中,有将近七成属于限答式提问,只有大约三成属于非限答式提问。

    其中用特殊疑问句提问的语言形式按频数高低来算,如表5显示,用“what’’提问最多,占123例,其次是“how"与“why”,分别占59和32例;用陈述句提问的语言形式中,用"any"‑的各种变体提问最多,占30例,其次是“... what",如:"do what? for what? of what?”等,占26例,用“and…?’,提问占14例;属于非限答式提问的语言形式中,频数排在前列位置的有“how, what, why",其次是“do you tlunk,do you agree"等。而用“how, what, wiry’’提问的非限答式提问的语例占了用这三个特殊疑问词提问的特殊疑问句语例的58 %。从提问语语言形式可以看出,无论属于何种形式的提问,作为一种典型的教师语言,提问在教学环境中至少有两种语用功能—组织功能和调查功能。组织功能表现在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其参与的热情,提出学习活动的要求,提供活动的线索和练习机会,最终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调查功能则表现为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提问本身就是言内行为的实施,言外行为就是提问的组织与调查功能,而最终达到学习目的就是提问的言后行为。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提一些非限答式的问题,更容易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作深层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自我表达、培养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反债用语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要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与反馈。教师使用的评价反馈语一般可以分为肯定反馈与否定反馈两种

    从表6可以看出,教师在使用反馈语的时候,绝大多数是使用肯定反馈,只有6%是否定的反馈。在肯定反馈的语言形式中,如表7所示,出现频数最高的是“ye翻yes”,其次是“ok,good/very good/well done/not bad”等形式;在否定反馈的语言形式中,直接说出正确表达来纠错的形式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sorry, down’ t matter, never mind”等语气比较委婉的形式,而直接伤害学生的语言形式几乎没有出现。

    以上结果,从言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反馈语本身体现其言内行为;对学生回答和表现的赞赏或批评、纠正体现其言外行为;而其言后行为则体现在不同的反馈语传达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态度,对学生心理引起不同的影响。肯定反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否定反馈往往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以沉默来拒绝回答或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肯定反馈,肯定学生的成果,给予他们继续努力的信心。而在使用否定反馈时应尽量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不直接打击、伤害学生勇于尝试的信心与劲头。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4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进程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作为当今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导者,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难看出我国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点的重视程度。本文试图对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对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要求,就如何强化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能力,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以分析,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教育水平

 

目前还普遍存在着对“辅导员”这一职位工作职能认识的不足,对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缺点。[1]辅导员不仅仅需要在课堂教育上发挥理论课教师的职能,更要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发挥辅导员自身易于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优势,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条主渠道中进行拓展。

 

(一)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直接取决于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一名优秀称职的辅导员,不但要对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有所涉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有所了解,更要做到能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过硬的基本素质也是必需的。所以,高校辅导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

 

(二)改变理论教学模式

 

在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射式”与“填鸭式”的教学还占了大部分的比重,这种教育方式只会使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良好的教育应当是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脱离辅导员独自学习,而是希望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担起引导者的作用,发挥与学生密切联系这一优势,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但扮演着教育者,更是扮演着领路人这一职责,让每位大学生在学习中从“被动填充”逐渐走向“主动诉求”。[3]

 

(三)网络虚拟拓展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提到,把握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趋势是高校辅导员必须做好的工作,熟练地运用微博、微信、qq、博客、网络社交等一系列新型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工作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理论教育向网络虚拟拓展,更是要充分利用高校辅导员更容易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线上教育”。[4]网络资源具有丰富蔽性的特点,一是可以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寻找更多的理论依据,二是可以利用网络的隐蔽性通过网络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让其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升华,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方针。将实践教育作为理论教育的重要补充,并与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由于实践教育具有操作性强、反馈及时的特点,能很大程度上与思想教育内容契合。《能力标准》更加清晰地定义了辅导员的职能,高校辅导员不但要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和认识,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辅导员应充分认识自身的工作性质,实现从单能到多能的改变。[5]将零散的工作点穿成线,再将线织成网,全面系统地实现职业功能的升级。《能力标准》提示了能力、社会、文化、心理、互助、规划和指导等多方面的要求,这些都是辅导员从业工作中将要面临的大方面。而想要提升工作能力,明确工作路径,为学生们提供可靠的保障,辅导员就有义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为其全面发展做出指向作用。

 

(一)参加和引导社会实践活动

 

辅导员应与大学生一同,杜绝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切实地引导和配合学生做好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真正锻炼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互帮互助的品格。在基于社会实践的同时,更能有助于形成其完整的意识形态。诚然,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种种的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结果差强人意,形式主义成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最大问题,这种只注重结果的实践其实并没有实现其最初的构想,更是与社会实践本身的意义差之千里。很多学生观念上将社会实践看做取得学分的途径,反而更注重形式,有时可能就是为了一个公章。而造成这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与明确的方向。流于形式的宣传并不能做到对学生心理的触动,更不要说改善其固有的观念。想改变现状,还需从根本入手与学生共同参与,一对一反馈,了解,对学生偏离的思想及时矫正,予以指导。辅导员实现企业、高校、个人三方面的转换连接,将组织、宣传、实施多方面整合,形成凝聚力,做到齐抓共管的形式,共同努力,将其带入社会实践的行列,使其从内心里接受社会实践这一程序。

 

(二)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校园文化,是我国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当今的校园文化正日益向彰显和满足学生个性化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在这种校园文化中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走向,给予他们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在形式上要生动活泼,内容上要健康向上,载体上要多以新型的网络、移动终端为主。在校园文化的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发掘大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凸显每个人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参加活动走进集体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成熟。此外,辅导员要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引领大学生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文化活动,使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优点,有选择地自由全面发展。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5

关键词 诊所式法律教育 法律职业伦理 功能

1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征

1.1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针对长期以来法律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端,美国法学院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法律教育模式,借鉴医学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医院、诊所临床实习参与处理真实病例的经验,采取让学生在有法律资格的教师监控下,直接处理真实案件的教学模式,被称为临床法律教育或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色在于,模仿医学教育中利用临床医疗机构培养实习医生的方式,诊所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法律诊所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需要帮助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直接与当事人交流,参与案件的全程,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法律专业技巧和职业道德,并深刻体会社会现实中法律应用的环境和面对的困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在美国法学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方面成为美国各法学院吸引优质生源的王牌。2000年起,我国法律教育界引入法律诊所课程,截至 2012年 9月,在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资助下,已有147所法学院校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

1.2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特征

首先,诊所式法律教育更加强调能力的培养。一贯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以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为主要目标,而诊所式法律教育着重于学习和运用法律能力的培养,力图在方法上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它弥补了以往的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中灌输式的知识传授的不足,对法科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诊所式法律课程的核心思想在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印度学者弗兰克·布洛克把诊所教学方法称为“通过实践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法律程序的多个方面的实践来进行教学。“经院式”法律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播抽象的理论、设定假想的案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在思维中模拟法律的运用,学生对于社会现实中真实案例的运作缺乏真实感和代入感。诊所式法律教育让学生接触到、深入到各种真实的案件中,与真正的当事人面对面接触沟通,用自己的行动推动案件的进程。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训练。

此外,诊所式法律教育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培养。在诊所式法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退居二线地位,学生变成了法律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只从旁辅助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提醒。面对一个真实案例,学生如果想完成当事人的委托,就要主动地去调查分析、沟通协调各方关系。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或拟定方案。这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当事人解决难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荣誉感,使学生真正从内心认识到作为法律人的责任。

2 诊所式法律教育对法律职业伦理培养的作用

检视我国法学教育,职业伦理教育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屡次发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违法现象更让人们对法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提出质疑。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提高学生法律职业技能方面的功能已经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培养法律职业伦理方面,法律诊所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发挥更大作用。

2.1 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法律诊所教育的理念是追求正义性,公益性,社会责任心。法律诊所的案件主要是法律援助案件。一般来说,法律援助的对象是急需法律服务,而又没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的当事人。对于这样的弱势群体,法律诊所为他们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文书、赔偿谈判、出庭支持等服务。现实中大量的法律诊所案件是工伤赔偿、污染损害、人身伤害索赔等民事纠纷,接触到的当事人都是权利受侵害、生活受影响,万般无奈走上维权道路的人,学生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以当事人身份参与案件,得到了书本教材无法给予他们的同情、怜悯的感情共鸣,更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律人伸张正义的社会责任。这种通过事实教育人的方式远比任何教科书在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法律职业伦理方面的作用要大得多。

2.2 感受法律职业伦理的体验与抉择

以律师职业为例,律师作为一种职业,现实中需要面对一些矛盾冲突,如当事人利益和社会伦理、当事人利益和律师职业规范、律师身份职责与司法机关等多种矛盾,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考验从业者的职业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依靠教材说教性的传授养成的,它需要在实践中成长。诊所式法律教育为法学院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学生会面临现实中许多职业伦理的疑问和困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权衡,做出抉择,这是诊所式法律课程在培养职业伦理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诊所教师应当承担起“心灵导师”的责任,一方面是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为学生做好榜样,另一方面,在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观的实践中,教师应当适当进行引导,使之成为不仅拥有高超的法律职业技能,也拥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2.3 从实践中建立起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诊所式法律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围绕着真实案例展开的。所有的参与者都投入到法律职业者的角色中,直接与法律援助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想法和需求,与司法机关打交道,办理各项手续,与形形的机构和个人沟通,调查取证。法律职业技能要求的沟通能力、询问技巧、案件把握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自己处理真实案件,从态度和方法上会与课堂处理模拟案例截然不同,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当事人负责。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树立起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3 诊所式法律教育培养法律职业道德功能的实现

3.1 制订科学的法律诊所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法律诊所课程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的实践,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到教师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课程目标体系上来说,目前的法律诊所开设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律职业道德方面涉及较少。实际上,目前我国法律职业化进程中一个重大缺陷就是重专业技能、轻职业道德。而诊所式法律教育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法律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律诊所课程中并不是大张旗鼓的宣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直白的说教远不如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印象深刻。指导教师要做的是观察、引导,给学生展示一个现实中不那么美好的世界,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复杂、不公,体会法律应用的冲突和矛盾,在价值碰撞和反思中回归自我,重塑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①指导教师除了在诊所式课程实践中言传身教之外,还要对学生在处理具体案件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估,指出哪些是不符合良好法律职业道德的行为,在细微之处对学生的职业伦理观进行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发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②

3.2 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

诊所式法律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如何综合考查法律实践结果、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实践中展现出的综合素质,并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案,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借鉴国外经验,美国法学院的法律诊所课程对学生的评价由三部分组成:自我评价、讨论、反思。学生首先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价,提出办理案件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接着由小组其他成员对其进行评价,阐述问题的处理方案和不足,最后由教师结合案件处理结果、当事人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在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中,要在评价体系中体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目的,就要设置相应的职业伦理评价标准,通过对诊所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估,由学生的行为透视其法律职业伦理水平,从而全方位地、客观地对学生在法律诊所课程的表现给予评价。③

3.3 选择合适的案件

为了更好地在诊所教学模式中实现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目标,诊所教师在选择案件时,应当重点关注贫困阶层、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案件,这样使学生在办理案件时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弱者的艰难困苦,以及维权道路上的无奈与无助,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正义感和作为法律职业人的责任感。只有发自内心地对法律职业的认同和强烈的使命感,才使学生今后在职业道路上坚守“法律至上”的崇高信念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应当有选择地让学生接触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案件,虽然从法律上说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但是当事人在此案件中并不是站在道义一边。这一类案件的办理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职业道德内涵的复杂性。④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6

地理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地理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地理学发展的历史,是反映地理科学孕育、产生和发展演变规律的历史,蕴涵着地理学家的业绩、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本文拟立足地理学史的教育内涵,对地理学史的科学教育功能、创造教育功能、知识内化功能等作些探讨。

1 如何提高中学生科技素质

基础地理知识,无论是哪一方面,哪一部分的哪个课题,无不融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为一体。如果教师善于挖掘教材的内涵,发挥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就能够通过教学,使以上所述的关于科技素质的主要三个方面同时到位。下面就略举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知识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跟现代社会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地理知识的传授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源泉。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可使学生在明白了“昼夜、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同时具备了批判的科学精神;探测月球和其他行星的地理意义、厄尔尼诺的发现等。可使学生在明白了地球上气候异常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建立了环境意识;而对直然灾害的斗争及其保护环境的认识又使他们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地理学处处充满着观察、假说、验证、类比、模拟、科学抽象、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数学推导等科学方法。比如地球仪是经过科学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伽俐略通过望远镜证实了太阳上有黑斑这一现象。科学史表明,往往不是先设计出验证方法,然后才发现规律,绝大多数情况总是先提出了假说,然后根据假说来设计检验方法证实它或它。雅鲁藏布江瀑布群的发现证实了假说,日食的观察了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了假说在科研中的作用,并且使他们具备了运用科学假说的能力构思和设计验证性实验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水平。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地理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理学先驱们创造、发现的历史,创造推动了地理学知识完善的进程。没有地理学家们的不断创造和发现,就不可能有现代地理学的辉煌成就。他们是进行创造活动的榜样,同时地理学家们在创造活动中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经验知识,为我们进行创造提供了示范指导。地理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教育素材。地理学史料的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跨越时空,回到先前的地理学前沿。通过人类认识地理世界的真实而又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家用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揭示地理奥秘时的那种科学创造的与激动,并受到研究方法的熏陶。

3 地理课程在国民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功能

能力培养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能力也是国民素养非常重要的部分。地理课程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养。

提出地理问题到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需的能力是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国外有些国家的地理课程把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作为五项核心地理技能;也有国家的地理课程强调地图运用和野外技能注重观察、解释、综合、评价、预测能力的培养。《地理教育国际》把发展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和组织地理信息、处理分析资料。评价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目标,强调这些能力培养要渗透在具体地理技能培养的内容与过程之中。

4 地理课程在国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中的功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品质,是国民基本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当今社会,一个人只有知识、能力不行,还应该善于与人合作对社会和自然负有伦理义务,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地理课程按照人才综合素质特征的要求确立合理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是培养辩证观念和形成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环境教育以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课堂中,在学习了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之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课外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调查分析,直观地从识环境问题并提高自己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环境观念和自觉自律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