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文1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40-01

根据2010年卫生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示精神,2010年决定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以及及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其目标是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引导、示范、推广,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院2010年5月手术室通过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支持、术后随访评价、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等,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0例病例均为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择期手术的患者,其中男239例、女161例,年龄18~82岁,平均(49.6±7.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征求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将4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职业、文化程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组护理方法 按照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

(1)加强术前访视 由于对医学知识不了解,患者往往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心理,从而引起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而加重病情,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术前访视,术前由巡回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向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知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以及麻醉方式等可有效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树立配合手术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接受能力,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简单介绍麻醉方式及手术过程,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1],用疏导的方法去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思想顾虑,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同时向患者说明术前12h禁食、4h~6h禁饮、注意保暖等必要性,向患者说明术前要插胃管或留置尿道管等,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学会有效的咳嗽等健康宣教。

(2)术中护理

手术当天,由术前访视的护理人员到病房亲自接患者,进行三查七核对,核实无误后,带病人进入手术间,主动介绍手术室环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何与医护人员进行主动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恐惧心理。麻醉后,患者的保护性反射消失,容易出现意外,要注意调节室温在22~25℃,相对湿度40%~50%。对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手术的患者,当发现患者表现出紧张不安时,要做好心理疏导,亲人般的握住患者的手,叫其随我们一起做深呼吸运动,呼吸的调节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松弛状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很快地平静下来。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输液通畅。并认真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观察各种仪器使用情况,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2]。

(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协助医师将患者安置好,将患者的情况告诉病房护士,交代家属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加强各种引流管的管理。术后第一天,对患者进行探视。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了解患者及手术科室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内容包括:询问病人术后的一般情况,如切口疼痛、肠蠕动恢复情况、有无感染及其它手术并发症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 观察指标 出院前向所有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围手术期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评价,并回收调查问卷,对传统护理组和实验组监测术前2h和进入手术室后5min的血压和心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 ±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满意率为98.5%,传统护理组满意率为86.5%,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比较 传统护理组术前2h和进入手术室5min后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3],卫生部2010年1月27日启动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目的是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工作10年以上者为Ⅲ级护士,主要任务是采用护理质量标准评价护士护理工作,保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工作3~10年者为Ⅱ级护士,主要任务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工作3年以下者为Ⅰ级护士,主要任务是做基础护理工作,考核不合格者降低一级。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人文素养、护理礼仪、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4]。手术室护士长敢于管理,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科室护理人员,全体护士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提高了病人围手术期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缺陷和差错,创建一个十分和睦融洽的护患关系。术前为患者提供了全面、周到的健康宣教,稳定患者情绪,术中精湛的技术,无一例差错事故,普遍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实验组病人满意率达98.5%,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达到了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的目的,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乔彦华,王佳嵩,张子群.护理优质服务程序在手术室实施体会[J].河南外科杂志,2005,11(1):90.

[2] 晋丽君,杨红伟,焦瑞娟.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510.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文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 266033

[摘要] 目的 探讨四维满意度调查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设计并发放外科医生、麻醉师、外科护士、患者四个维度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 比较实施四维满意度调查前后的护理质控成绩,护理安全由原来的(88.9±7.2)分增长到(93.5±5.8)分,消毒隔离由(90.3±8.9)分增长到(96.7±7.5)分,急救药械由(89.6±8.4)分增长到(95.4±6.7)分,护理文书由(84.4±9.8)分增长到(92.7±8.9)分,教育培训由(86.4±7.6)分增长到(91.8±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施四维满意度调查前后,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5±10.7)分增长到(97.4±9.2)分,麻醉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8.5±12.3)分增长到(98.4±13.2)分,外科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6.5±15.1)分增长到(97.9±10.5)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9±11.2)分增长到(98.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四维满意度调查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

关键词 ] 四维满意度调查;手术室;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88-02

手术室是医院全体手术科室的运转枢纽,工作风险大、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高,手术室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好坏乃至成败,而护理工作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细微的差错就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患者满意度评价在国内逐步成为全面衡量护理质量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以是否能够满足病人的要求作为评价的依据,也有文献通过对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调查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1],来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缺陷,但若仅适用一种形式的满意度来衡量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也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在 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高度重视满意度调查工作,创新满意度调查方式,调研外科医生、麻醉师、外科护士、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通过问题的整改落实,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科室及患者需求,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手术量大、与手术室联系密切的手术科室的外科医生、外科护士,手术室麻醉师,随机选取部分患者或家属各30名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医务人员中男性52名,女性38名,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58名,初级职称26名,涉及专业包括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眼科、心胸外科等。

1.2方法

1.2.1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性质,经过查阅相关文献[2-3],咨询业内护理专家,设计4种调查问卷,包括外科医生版、外科护士版、麻醉医师版、患者版,每种调查问卷侧重点不同,外科医生版主要围绕手术安排、器械准备、三方核查、手术配合、应急处理等内容,外科护士版主要包括手术交接(包括患、药品、管路等)、手术期间护理文书规范、术前术后访视等内容,麻醉医师版主要包括麻醉前准备、三方核查、术中配合、术后苏醒管理等内容,患者版主要包括术前术后访视、术前准备、隐私保护、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等内容,给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各赋分值:5、4、3、2、1。每种调查表附有调查对象最满意的手术室护士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建议。

1.2.2调查方法手术室满意度调查每季度进行1次,护理部成立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小组,由专门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负责到麻醉科、各病区发放调查问卷,解释表格填写方法。调查表不记名,填完后当场收回,尽量避免干扰因素。表格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在手术室护理专题会上组织讨论,必要时召开手术室临床科室联席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隐患或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制度完善、流程优化及业务培训,将整改情况列为下一季度满意度调查的追踪内容,直至整改落实到位。此外,将满意度调查结果与科室护理绩效考核相结合,给予“最满意护士”一定程度的奖励。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通过满意度调查,护理部组织召开手术室护理工作专题会6次,手术室临床科室协调会2次,共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流程10余项,推出优质护理举措3项。

建立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与优质护理服务专项标准,关注病人交接转运与安全查对,加强细节服务,通过病房与手术室床边交接双人核对、护送转运途中亲情交流,术前等候时专人沟通与心理护理等举措,缓解患者术前恐惧感。

修订手术交接单,确保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用药、皮肤、切口、管道等交接准确性;建立手术结束主动沟通制度,保证病房医护专人、及时、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术后病人。

加强对手术安全核查、术前术后访视、术前术后规范交接专项督查,全年手术安全核查落实率100%,术前术后规范交接执行率100%。

经过一年的系统分析调查后,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质量逐步上升,外科医生、外科护士、麻醉医师、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也逐步提高,围术期护理工作和谐程度逐渐达到理想状态,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四维满意度调查可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为持续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手术室工作环节多而复杂,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且后果严重,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使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转变成实际差错事故,给患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4]。刘红通过医生满意度测评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罗丹阳应用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整体业务能力,逐步提高护理质量,但都存在调查对象单一,信息收集不全面的问题。该院创新使用外科医生、外科护士、麻醉医师、患者四个维度的满意度调查,改变了单一形式满意度调查导致的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的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可以真实地反映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及时了解、分析护理管理、业务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制定有效的持续整改措施提供依据,使科室护理质量得以提升,是护理质控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四维满意度调查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各项护理质控成绩显著提高,护理安全由原来的(88.9±7.2)分增长到(93.5±5.8)分,消毒隔离由(90.3±8.9)分增长到(96.7±7.5)分,急救药械由(89.6±8.4)分增长到(95.4±6.7)分,护理文书由(84.4±9.8)分增长到92.7±8.9分,教育培训由(86.4±7.6)分增长到(91.8±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施四维满意度调查前后,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5±10.7)分增长到(97.4±9.2)分,麻醉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8.5±12.3)分增长到(98.4±13.2)分,外科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6.5±15.1)分增长到(97.9±10.5)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9±11.2)分增长到(98.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2四维满意度调查方法将竞争机制引入手术室管理,为鼓励医护人员良性竞争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增强每位护士的进取心和积极性

在四维满意度调查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所有合作人员和患者的监督,有利于增强护士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满意度调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做法也让护理人员充分感受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实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团队出现了“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先创优”的良性局面。科室借此契机,完善手术室护理教育培训体系,根据护士层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重点,对新入科护士实施路径化培训,切实提高了全科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3.3四维满意度调查使手术室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临床科室手术室医护、护护关系更加融洽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手术室护士与跨科室的外科医生、护士以及麻醉师、患者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工作交接,相比其他科室而言,工作环节显得更加复杂,却并未建立适当的沟通途径。手术医护协作不默契不仅影响整体的团结,而且因矛盾印发言语冲突时,影响工作情绪及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成为诱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严重时关系到手术成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医疗事故[3]。通过四维满意度调查,及时将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手术室护理人员,并通过专题会、联席会的形式迅速解决了沟通协作中存在的隐患,及时消除了负面情绪,使得围术期各环节衔接更加顺畅,配合更加默契,关系更加融洽。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工作四维满意度调查结果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满意度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手术室护理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它是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加强手术室护士培训,优化围术期护理流程,提升围术期护理服务的重要依据,使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手术室护理团队,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6]。四维满意度调查只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辅助手段,护理人员对围术期护理技能的掌握、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科学规范的管理才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动性,及时强化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合理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对出现的问题持续整改追踪,确保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1]张荣.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解析及决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7):138.

[2]胡玲,蒲琴.满意度测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39-40.

[3]孟发蓉,何晓蓉.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268-269.

[4]张海伟,杨美玲,冯建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的研制及其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1):3574-3575.

[5]全寒珍,蒋维连.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3(11):14-15.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文3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上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护理纠纷率7%,均低于对照组的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舒适度

手术室是医院不可或缺的场所,它是医院中环境相对特殊且在各方面要求较高的阵地,担任着手术的实施、危重急症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本研究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0例实施手术室人性化管理的对比研究,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每台手术配备4~5名护士进行工作。观察组男341例,女259例,年龄14~78岁,平均(45.7±4.2)岁;按实施手术类别分为:急诊外科手术150例,妇产科手术120例,消化科手术80例,泌尿外科手术170例,骨科手术50例,其他科手术30例。对照组男375例,女225例,年龄16~72岁,平均(43.8±3.9)岁;按实施手术类别分为:急诊外科手术89例,妇产科手术134例,消化科手术77例,泌尿外科手术210例,骨科手术60例,其他科手术30例。两组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日常的护理原则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工作。(1)和谐化的手术室环境。包括手术室的装潢、仪器设备的安放等固定环境,以及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医师之间、护士与麻醉师之间等的人文气氛的环境。针对固定的设施环境要定期做好消毒、物品管理及整改工作,及时清洁手术室门窗、台面等,保持物品放置合理、整洁。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观察护士出现的任何变化,维持医师、护士、麻醉医师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高强度的工作。(2)人性化的护理对策。医院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建立预约制度,提前做好入院前相关检查,对患者进行入院前指导教育和告知注意事项,使患者在入院前或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患者对手术和麻醉过程的担忧和紧张,多给予情绪上的安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专业化的护理管理。为了有效充分的利用每位护理人员的劳动资源,根据护理人员的性格、专业特长等进行工作岗位的分配是一项有力措施,达到双赢的局面。(4)民主化的管理机制。加入民主化的管理制度并在手术室日常护理规章制度中突出其特点。制度中明确规定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规范工作中的操作步骤,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设立奖励标准,让工作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受到科室的尊重,起到模范作用,消除不良工作氛围和工作态度。此外,向护理工作人员提供相关专业的培训机会和继续教育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1.3评价指标

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为患者对护理的舒适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通过上述指标值评价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作用。其中护理舒适度分为特别舒适、舒适、较舒适和不舒适。采用护理舒适度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护理舒适度,采取评分制原则。临床护理舒适度的评分标准为:0分为不舒适,1~5分为较舒适,6~9分为舒适,10分为特别舒适;护理舒适度=(特别舒适例数+舒适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舒适度的比较:观察组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高,人们对医院可以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手术过程安全规范的以及手术质量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视的[1]。人性即人的本性,将尊重、关爱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诸多方面的优势,同时缓解护理人员面对高压高责任工作下的压迫感和压力[2]。在目前的医患关系条件下,采取人性化的服务政策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制定出多利于患者的举措,同时在心理上理解患者,同情患者,让患者在身体及心理上感到满意。手术室护理工作强度大,耗体力和脑力,需要强大的心理作为支撑,是一项高挑战性工作,因此不论是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严格。人性化管理理念中突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解,了解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工作需要,尊重信任护理职工,有易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给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同时规范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芳 单位: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台医院

[参考文献]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文4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80-02

随着社会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模式。我院从启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后陆续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消毒供应中心配合护理部,支持临床优质护理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开展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方法

1.1全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各种无菌物品一次性材料的供应单位,担负着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一次性医用材料下送等工作,其提供的无菌物品和一次性应用材料是否合格和及时将直接影响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医疗质量及患者生命安全,也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关口。为了配合临床优质服务的开展,我科室人员经过多次培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虽然不直接为临床服务,但为临床及手术科室提供优质、安全、高效、快捷的服务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重要内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1.2转变观念,提高为临床服务的意识首先要转变服务理念。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是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基础,护理作为一种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它兼顾专业性、服务性的双重特点。供应室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供应室工作模式也要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和感动服务转变。在临床护士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科学、规范的态度服务于临床,打造服务品牌,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形成中心围着临床转,临床围着病人转的良好格局,做到以优质的服务为临床护理提供基础保障,取得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临床满意的三满意效果。

1.3推行主动服务模式,细化服务内容深入临床一线,广泛征求意见,及时了解和满足临床需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技术、新项目不断应用于临床根据临床各科专业的不同,使用的器械也有所差异,我们及时到临床科室了解物品使用情况,调整物品供给范围,并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满足临床需求。每天坚持下收下送,并根据临床需要调整下收下送时间。推行诚信服务,对全院各科室污染器械封闭回收清点中多出的器械,主动联系科室退还,对回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并协助其妥善解决,将诚实守信的理念贯穿服务始终。

1.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围绕消毒供应中心如何减轻临床护士的负担,如何保障各项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进行讨论,结合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工作流程,把规范化管理引入科室管理中,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建立基础技术操作标准,定期考核。完善各工作区的工作流程。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所在工作区域及工作量的大小、完成质量考核每位员工,实事求是。

1.5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加强人员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科内工作人员根据临床需要,安排作息时间,分早班、晚班、正常班、午班和半天班等班次,特殊情况时实行弹性排班。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了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无菌物品的保障工作,科室制定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表,成立质控小组,每个区域设组长一名,负责该区每天的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质控分析讨论会,制定整改措施,并将这些问题作为下月的质控重点。对临床每月下发满意度调查表,根据临床反馈意见,进行整改,不断改进工作。至2012年下半年,临床科室对我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达99.8%。开展手术室器械及临床器械的集中管理。加强无缝隙护理环节的管理,减少医疗隐患。对手术室器械、临床使用的诊疗包等进行质量追溯,一旦出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召回,分析原因,引起重视,增强责任心。

2效果评价

2.1通过服务理念的改变,临床人员对供应室工作充分肯定,大大节约了临床护士的时间,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护理病人,符合把护士还给病人的优质服务理念。

2.2通过优质服务使科室人员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临床,更加理解临床一线人员的辛苦,增强了科室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了自我价值。

2.3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完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由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优化了工作模式。

2.4完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做到质量持续改进。

2.5在优质服务工作中夯实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在发展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廖玉联,陈琼芳.创建现代化的消毒供应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50-453.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文5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腔镜器械;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 R1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c)-0159-04

Study on effect of centralized treatment of endoscopic apparatus in CSSD

HE Yong-hong1 TAN Sheng-yan1 LIU Yan-ping2

1.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the Six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0,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the Six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nsure validity of cleaning,disinfection,packaging and sterilization of endoscopic apparatus,an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in hospitals and campuses,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 security.Methods 298 endoscopic apparatus altogether were chosen as research objects that including apparatus that were not carried out with the centralized treatment from June to December in 2014 and apparatus after the centralized treatment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5 in the Six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The four main types of endoscopic apparatuses were handled by professional personnel by the means of large-scale equipment in the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which included cleaning,disinfection,packaging and sterilization.To evaluate the cleaning results,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se four types apparatuses were recorded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centralized treatment by means of naked-eye observation,magnifying-lens-aided check and occult blood test.Results By the means of both naked eyes checking and magnifying-lens-aided check,the cleaning quality qualified rate of four types was 51.0% (188/298),99.2% (295/298)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centralized treatment.And the test result of occult blood was 39.0% (144/298),89.4% (259/298).Comparably,two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ur kinds of endoscopic apparatuses through the centralized treatment proved obvious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cleaning,disinfection,packaging and sterilization effect,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entralized treatment;Endoscopic apparatus;Qualified rate近年来,腔镜手术正逐渐成为现在医学的发展方向,这主要得益于其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腔镜器械r格高昂,仪器对精确度要求高、易破损及使用率高,大多数医院没有专门的设备清洗人员以及设备清洗室,都是自行清洗。2010年,冯秀兰[1]对广东省214家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到19.2%的医院应用统一的方式集中处理腔镜器械。另外,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管腔、齿槽、关节和缝隙的清洁灭菌成为一大难点,清洗质量也成为了业内专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更为重要的是,不彻底的清洗消毒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术后感染概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原卫生部于2009年颁布的相关行业标准中提倡医院内的医疗器械(特别是腔镜器械)应由消毒供应室集中统一清洁灭菌[3]。2015年1月前,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腔镜器械使用完毕由临床使用科室自行清洗,随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消毒,在手术室的腔镜器械则使用完毕由巡回护士在手术室自行处理,手术室环境不具备设置清洗、包装、灭菌区域,没有相应的清洗设备,清洗人员是手术室巡回护士故变动频繁,护士将部分结构拆解后进行简单的手工清洗后包装和灭菌。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对全部腔镜器械采取消毒中心集中处理的方式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保证清洗质量效果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法选取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6~12月实施集中处理前和2015年1~6月实施集中处理后的腔镜器械共计298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钳剪套筒100件,钳柄管腔88件,穿刺器85件,器械盒25件。在设施配备方面,我院在原基础上增设了一体化腔镜清洗工作间,主要包括与原清洗消毒器配套使用的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超声清洗机和干燥柜和腔镜专用清洗架,且仪器信息在院内信息平台上均已备案并完善记录,对其接收的所有腔镜器械都能全程可溯。在人员选拔和继续教育方面,我院精选3名业务熟练、责任心强、操作规范的资深护士专职从事腔镜器械清洁消毒工作,专人检查包装,同时组织其到相关手术室观摩学习腔镜器械的使用、包装和灭菌方法及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轮训3周/人,最后针对腔镜器械管理的各个环节组织参加培训考核,合格者均须自行制定各种腔镜器械的图谱和标识牌,分别备份于清洗间和包装间,同时制作成手册以便携带翻阅。更为重要的是,分别制订接收和清洗流程、检查组装方法、包装流程、灭菌方式、下收下送等各个流程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4-5]。

1.2方法

1.2.1清洗和消毒 临床手术室护士将使用过的腔镜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须经双方核实无误后开始清洗。因其购买费用较高和备用数量的限制,腔镜器械一般来说应优先清洗。其中,目镜头轻取轻放,常以专用盒保护,切忌超声清洗,应单独在多酶液中浸泡10 min后,先纯净水,后以75%乙醇浸泡清洗,最后用气枪吹干;镜面用擦镜纸反复擦拭[6]。其他器械则按规程依次清洗:预洗、酶洗、超声清洗、上清洗架清洗消毒干燥[7]。若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湿热消毒和干燥则可由同一程序完成。腔镜器械盒用化学消毒液中浸泡2 min后用纯净水冲洗,于干燥柜内进行烘干。

1.2.2外包检查 消毒供应室专职护士负责外包检查,包括数量核对、功能配件完好性检查、小配件组装,以及专用油养护。

1.2.3灭菌与发放 因地制宜,根据器械的材质和用序个性化挑选灭菌方式,如耐高温器械则选择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后通过符合洁净度标准的专用梯运至手术室无菌暂存间,最后由各对口手术室护士盘点、验收签名,并作使用安排。

1.2.4可追溯性信息系统 4种腔镜器械在回收、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发放等步骤均全部详细记录并及时上传至消毒供应中心的信息追溯系统中,以便腔镜器械的数量统计和质控管理。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计算4种腔镜器械在集中处理前后采用目测放大镜检查与隐血试验检查所得合格率和平均合格率。集中处理前,采样时间点为手术室护士清洗打包后送至供应室护士灭菌前,而集中处理后则为供应室护士清洗打包后至灭菌前,即两种处理方式均为待灭菌开包采样。清洁质量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判断:①肉眼目测、带光源放大镜下检查。②隐血试验。前者以器械表面光洁干净,白纱布擦拭无血渍及其他污染源,同时以气枪吹管腔,吹至白纱布上无污染物为“合格”论,相反作“不合格”论;隐血试验利用杰力试纸(山西大同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40501)进行血污测试,即于取样点滴2~3纯化水,用杰力试纸蘸取并观察其1 min内的颜色变化,不变色作“合格”论,变色作“不合格”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集中处理前后目测和放大镜检查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的比较

目测和放大镜检查结果显示,集中处理后4种腔镜器械的平均合格率为99.2%(295/298),集中处理前为51.0%(188/298)。与集中处理前相比较,集中处理后4种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均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集中处理前后隐血实验检查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的比较

隐血试验结果显示,集中处理前后4种腔镜器械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39.0%(144/298)和89.4%(259/298)。与集中处理前相比较,集中处理后4种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1保证腔镜器械的清洁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无论是目测和放大镜检查还是隐血试验结果,均有同一结论:与集中处理前相比较,4种腔镜器械经集中处理后的清洗效果显著占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2维持腔镜器械的完整性

本文结果显示,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后的护士熟悉所有腔镜器械的结构特点及其正确的清洗流程。黄波等[10-11]发现,如果能分别按照各种腔镜器械的材质结构和危害程度对其分类清洗,严遵各类规程正确操作,从而最大程度地防止人为损耗、延长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正确的规范操作能降低污染源对器械本身的损坏程度至最低值,即有效维持其完整性和使用价值,最终起到了节约医疗成本的重要作用。

3.3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

实施集中处理本身是一项能在全院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的举措,在整合人财物和避免浪费方面有着先天优势。经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后,我院消毒供应室的专职护士对院内器械的材质结构、拆卸即安装、养护方法,以及由清洗至干燥环节全流程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配以通过大量的中心护理实践,能显著提升消毒供应室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从另一角度来看,临床科室的专业护士在非专业的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工作中被解放,显然能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临床专业护理工作,有效提升其专业业务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2-15]。

[参考文献]

[1]冯秀兰.我国医院供应室管理与建设新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8):2.

[2]崔迎莹,蒋洁.腔镜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效果分析[J].淮海医药,2015,33(4):400-401.

[3]卫生部医院感染标准专业委员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2009.

[4]虎绍丽.消毒供应室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8-89.

[5]赵艳华.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0(16):54-56.

[6]田艳艳,袁俊丽.消毒供应室精密贵重腔镜器械的管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1,9(6):1651-1652.

[7]吕健,邓晓东,徐萍,等.超声波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7):1857-1858.

[8]王艳秋,刘晓杰,孙利群,等.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方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76.

[9]杨鸣春,李俊,陈莉萍.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管腔类器械清洗状况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3):43-45.

[10]黄波,何玲,周毅.可再生使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59-60.

[11]李桃.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60-61.

[12]杨林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腔镜器械集中管理的实践总结[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184.

[13]罗晚媛,蒲卫华,范风枝,等.消毒供应中心技术工人实施质量缺陷管理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 36(6):455-456.

[14]姜楠.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4):125-126.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范文6

1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一是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⑴完善组织构架。2015年把大科护士长纳入护理部行政管理,分设临床保健护理、质量控制、毕业后教育三个专业质控组,逐步实现精细化护理管理,强管理保安全。⑵明确各级护理管理岗位职责。建立护士长行政管理考核机制,持续提高我院护理管理水平。二是推进护理人力资源科学管理。(1)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全院调配。成立应急机动护士库,全面实施N2级以上(包括N2级)临床护士轮岗转科强化培训,在提高护士个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满足院内紧急情况下的护士调配需求,提升个人职业价值。实行新进护理人员先在院内各护理单元轮转,一年后确定科室制度。(2)深入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我院护士岗位管理相关规定。(3)完善并实施护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评。护士的个人收入以护理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风险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依据,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术性难度高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激发每一位护士护理服务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三是着力护理安全管理。(1)认真落实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处理一例、整改一例,人人得警示受教育。(2)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和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物、薄弱时间段的管理。(3)完善护理查房、会诊、病案讨论制度并作为今年每月护士长管理重点检查项目。四是优化培训。(1)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年内完成所有科室护士长省级管理岗位培训,以提高他们业务能力。(2)加强专科护理、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年内拟组织精神科、老年科、急诊、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新生儿监护理专科技术等护理人员参加省级专科护士培训。(3)加强新护士、在岗护士培训。护理部年组织对新上岗护士和在岗护理进行实岗前培训、岗位规范化、三基三严培训。(4)不断更新护理新知识,了解行业新进展,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参加省级专题学习和参观学习。

2多举措持续改善临床服务

一是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1)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以单位为家,视病人如亲人,让患者及家属切身感受到、享受到与其他医院不一样的、一流的温馨的家的服务。(2)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逐步完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机制,明确分层设岗以护士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技术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潜质的护士脱颖而出,使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点,各护理单元执行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能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4)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和有保健特色护理服务。A、优化门诊导医服务,将有一定急诊、急救识别、处理能力、熟悉院内科室设置、诊疗、检查、出入院等流程的护理人员调整到门诊医导岗位,对医导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护理部将医导质量纳入管理。B、实施由病区科主任及护士长随访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邀请患者家属参加“优护明星”选举。C、通过网络平台,为服务象提供更多、快速、直接医疗保健护理服务。D依托我院健康体检专科特色优势,开展“家庭式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我院知名度。二是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1)落实《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科标准2个部分共36项标准要求,指导和规范今后一段时期内院护理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质量标准、考核标准、考核办法、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对其执行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评价,不断改进工作,切实保证护理质量。(2)改进质控方式。实行护理三级管理、三方评价和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手册管理。《标准》中36个质控项目,每月按自查、讲评、总结、改进的流程进行科内质控,护理部进行终末质控,督促科室自查整改,按PDCA程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3)落实医疗保健机构优质护理评价细则要求。实现优质护理全覆盖。继续开展优护先进科室、优护明星等评选活动。⑷改进护理部工作作风。认真执行主任联系科室蹲点制度,深入科室,指导督导工作,帮助科室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作者:蒋琼华 陶姝君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