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1

一、全面、深刻理解学科主干知识

二轮复习必须在一轮对考点知识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教材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理解和认识要更具有深刻性,思维上要具有纵深度。

1.精准把握教材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

例1 (2013年北京卷)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及其作用。包容性的内容属于《文化生活》的核心概念,这告诉我们要抓核心概念,在“夯实”的基础上必须从微观上做到全面细致、准确把握。包容性包括与兼收并蓄,组织答案时要把各自含义作答出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作用属于《文化生活》中的基本观点,对于提升同学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很有必要,复习中应给予重视。

2.全面深刻地理解学科主干知识

近年来高考题所涉及的考点均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知识的理解。

例2 (2013年江苏卷)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参考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该设问指向非常明确,从知识运用上,是要求同学们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从答题要求上,是“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关系。回答本问的关键是正确运用知识,从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依赖两个方面对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说明,并得出将二者统一于城镇化进程中的正确结论。不可用矛盾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等知识答题。

二轮复习中,我们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记忆一定要准确,同时必须注重对相似、相关、易混淆的概念、观点等的比较和辨析。特别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中涉及的关键词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辨别。自主学习中,同学们要重视对教材资源的挖掘和使用,可挑选“专家点评”等栏目中具有一定深度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

二、树立学科内容的整体视野,构筑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1.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时,必须学会根据考点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串”,重组知识,构建模块内知识体系。

例3 (2013年天津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历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该题以热点汇聚模块内知识点。背景材料中的“微博”、“网络媒体”、“唤醒”、“广泛认同”等关键词将“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文化生活》模块内的知识点汇聚在一道试题答案中,展现思维的综合性。只有准确提取材料的有效关键词,头脑中具备较为系统的模块内知识体系,才能做到答案要点的多角度、层次化。

2.要有学科内容的整体视野,构建模块间的学科知识体系。近年来各地高考注重综合考查学科知识,体现学科的融合性。二轮复习中,要学会对同一政治现象或问题,从不同模块角度去思考、体会,以加深对这一现象或问题的理解。

例4 (2013年重庆卷)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 ( )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时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参考答案】 C

该题是一道以文化热点现象为背景,将《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的题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A、B选项均错误。文学创作是一种能动性的活动,源于生活又创造性地描绘生活,是创作者的主观体验与社会客观物质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

必修4个模块有类似这样内在联系的知识点都可以整理起来,根据社会生活热点或者思想主题灵活地汇聚、沟通知识,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

三、强化思维训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提高基本技能

同学们要加强解题技巧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弄清解题思路及答题要求。最好每天做一道主观题练习,课堂上要积极动脑、动口、动笔,课后总结解题方法,对一些典型试题答题范式进行模仿,从而逐渐掌握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准确审题是前提;凸显中心词是关键;观点结合材料是基本;规范解题是保障。规范答题,答题要做到“四化”――要点化、规范化、简洁化、层次化,答案既要全面,又要条理清晰,答出关键词。作答时一定要把主干知识表达清楚,而且要写在答案之首。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2

术语是指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它是通过语音、文字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的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可以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等。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

政治学科术语大多是课本中描述基本原理的词、词组或短语。但有时,一些时事政治中的新理论也常常会中高考中出现,这点应当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

1.再现高考术语,分析存在问题

1.1 2013年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术语枚举:

1.1.1 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本题主要考察政治生活部分的术语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地位;奋斗目标;文化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等。

1.1.2 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 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本题经济生活部分的术语有:公司经营战略;市场定位;现代企业制度;合理的组织机构;公司的高效运转;市场化;竞争优势;分配制度;良好的企业形象。

1.1.3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支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 其二,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 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本题中文化生活部分的术语有: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民族性;文化的多样性等。

1.1.4 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本题哲学生活中的术语有:不同主体对同一现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

1.2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术语运用时存在的不足

经我的观察分析,学生们对政治术语的运用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2.1 政治术语的文本没有记牢,答题时大量使用大白话和错误的术语文本。每一术语都有相对固定的词汇组成,是专有名词,不能做任何文字的更改,更改之后即使没有改变意思也会造成答题的规范。改卷时,问卷老师对此情况会不给分成或酌情扣分。

1.2.2 对政治术语理解不深入,不知道怎样使术语与材料和题没相对应,从而将术语用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许多政治术语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政治概念,有些学生就是因理解不深入,没能把握术语的内涵和外延,错失得分的机会,十分让人惋惜。

1.2.3 不能恰当地使用术语与术语之间的联结语言,造成意思表达不清影响了术语的表现力。术语固然重要,可作为文科之一种的政治学科,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力很关键。怎样的最准确、最简洁、最清晰的语言将意思传达,不仅关系到本题的得分,还会影响到其它试题的答题时间。必竞,文科综合考试题量大,时间短,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分数。

2.找准失分病根,开出得分药方

2.1 奋实基础,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术语的能力

高考命题和高考答案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我觉得这关键看个人认识。高考试题的确是千变万化,让人眼花花,可以论它如何变化,课本是固定的,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课本是所有资料的源头,基础知识是各种能力的基石。

学生在学习时,要做到善思善悟,话学活用,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讲几个实际事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好关键词,以及关键句中的概念和术语,然后现场出题演练,使学生们印象更深刻,并且熟悉同样的概念和术语在不同环境中的运用。

2.2 熟记术语,能够运用术语生成试题所得所需的答案:

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事:

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3.反思、感悟、归纳、运用。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文化产业;中华文化;文化复兴;传播

一、高度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具备诸多有利因素。首先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浓郁厚重的文化传统、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独特的人文景观、物华天宝的自然环境等;二是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2000年我国已步入小康社会,当今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根据需求结构变动的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消费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教育、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三是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是符合国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

文化产业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可增强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延续发展从未中断的文化体系。在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通过文化的内聚力提高民族的凝聚力需要坚实的载体。文化产业是“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新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使中华文化以更多形式和途径融入国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它可成为凝聚人心,提升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能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其次,可加快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时代需要。文化通常通过产品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中华文化产品能适应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强文化意识的普世性和开放性,并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精华,提高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其自我更新和改良能力。再次,可推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崛起。众所周知,由于国际体系惯性及语言、社会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崛起,在世界范围内面临诸多不利,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束缚,西方强势文化的霸权行径更使中华文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文化产业可激发中华文化历史性、资源性的优势,并可通过产业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助推文化复兴,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此外,中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能有效抵御强权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在世界上树立一面中华大旗,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极为有益。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不断帮助极少数发达国家达到许多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下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尤其是文化层面的利益,并将文化作为中国迈向世界中心的桥梁,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从国内来看,目前,在我国城乡,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于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言,已经形成“战略性短缺”, 这既关系到建设良好城市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等环境,也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

二、使文化产业成为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利润的增长点已形成共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它也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许多国家也都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但在全球化的世界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也只有少数文化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从当今世界文化格局可以看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的国家,都在充分利用其文化传播的优势影响世界,并使自身文化呈现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奠定了基础。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发展健康快速,而文化传播亟待加强。中华文化要成为强势文化,必须借势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合力。

西方文化产业的兴起早于我国,西方文化产业对其文化传播也有着巨大贡献,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其本国文化扩张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文化产业研究和成果转化日益增多。但现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大,缺乏自主品牌与民族品牌,文化影响力与文化产业的产值极不相称。我们要研究解决好如何在文化产业中倡导、融入中华文化,并借此提升文化产品民族品牌、增加国际竞争力。如何在文化产业中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改造其劣根性,使文化产业健康的发展,造福当代,影响后世。

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资源分布情况看,产业链不完整,尚未形成充分细化的纵向分工,难以确保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的规模效应。迫切需要有序地丰富和完善其文化产业链。如,文化风尚的形成往往有这样的市场操作方式:先在技术平台上培养和形成特定的文化消费偏好,然后才催生大规模的内容产品市场。我国一些文化娱乐企业可以走先构筑最新技术平台,再强化内容创新的发展路径。文化企业根据文化产业自身的价值规律,在技术领先情况下,确立盈利模式,把吸收创造的资本反哺到内容创意和内容生产领域,使企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文化的持续发展。

要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中国文化产业的互动。从时间纬度上看,互动的变化对文化影响力的增长有着良好的边际效应;从地区纬度上看,使不同地区间、国际间互动的差异对文化产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保有良好的边际效应。可以说,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互动是能够循序渐进、持续增长的市场化的力量,在延续文化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同时,也丰富、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内容。文化产业可成为推进中华文化强势传播的主力军。我们要借助产业之路,延伸文化之路。要科学分析环境,利用文化产业化解所谓“崛起困境”,通过文化“软实力”实现和平崛起,使中华文化持续发展。

三、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文化资源的保护

全球化时代,失去文化的主导性,就只能处于文化弱势,进而影响和制约本国文化经济发展。中华文化资源中有着中国人永远需要的文化根源和民族身份认同,中国人也永远需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文化产业领域,每个国家应选择自身强项来发展。文化资源丰富即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提高文化资源的主导性意识可增强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提高保护力度。我们尊重文化的共生性,多样化,并且中华文化本身也是数千年来多种文化聚合而成。虽然文化有共生性特点,但缺少主导性,势必造成文化板块中资源的缺失,并丧失国际舞台上共生资源甚至固有资源的话语权。中国文化资源丰富,由于过去一段时期主导性意识不足,现代保护手段落后,存在着被一些国家“掠夺”、“歪曲利用”的严重现象。我国政府自1990年以来,连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2003年,我国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此同时,制定了《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在新的形势下,政府也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制定,最大限度争取我国的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因势利导,强化内功,使文化产业的各个子类在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做足文章。这些,无疑都为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浩大纷繁的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运用现代产业手段和市场化操作,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空间。

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在市场条件中寻找和建立资源保护和市场状大的方式。我国许多地方在对待文化资源方面盈利性强,保护性、建设性不足。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因而要将抢救与保护放在首位。如,各地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或展示中心;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要抓住历史机遇,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作为载体,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要求,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将文化遗产当做珍稀物品加以保留的同时,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其转化为服务于人类现代和未来生活的文化财富。其中,文化产业起到了一个引擎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文化产业资源体系中:文化遗产的国有比率过高。应通过文化产业来主动地发挥文化资源的多方面综合作用,使文化资源多渠道地进一步融入经济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互动、互补的机制,使文化产业反哺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将能够纳入产业范畴进行保护和抢救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科学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传播,将具有含金量并能盘活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如,将一些濒危的民间传统艺术品和艺术表演形式,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抢救、整理,通过文化产业的广泛传播而推向市场;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富有历史内涵的文化生态区以及民间礼仪和习俗,通过市场服务的形式进行挖掘、抢救和整理。这些运用产业手段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将会为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与补充。

四、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空间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4

(漫)艺术创作的文化依托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从古老传说中的“开天”、“女蜗造人”、“三皇五帝”、“河图洛书”到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学文化,都发生在中原。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源于中原。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正是在研究总结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与中原。

在动(漫)画艺术的创作活动中,文化的根源性可以作为其地域性特色而被利用,特别是在动(漫)画的情节与内容上,中原文化中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思想观念产生的根源性探求等都可以作为故事主题运用在其剧情创作上,这样不仅增加了内容的神秘感与丰富性,而且还能更好地体现出文化的厚重感,使民族化特征更加鲜明,更易于焕起整个民族的情感记忆,产生思想共鸣与文化认同。我国的动(漫)画创作中的想象力从哪里来?其中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深人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创建丰富的动(漫)画创作内容体系,最终形成可用于动画表现的现代语言。

此外,一种文化产业是否能存活下来并能很好地发展下去,要看它是否真正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沃土,生长成涌动着本民族文化热血的鲜活的生命体,否则它必定是无源之水,终将干涸。日本和美国的动画虽然不过分强调民族化,但在日本动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生存危机感,而美国动画中也恰恰反映了自由轻松,幽默的民族特性。中国动画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民族性,1941年万氏兄弟制作的中国第一部长片动画《铁扇公主》就是一部有着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片。建国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之后上海美术电影厂做出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影片,如《哪吃闹海》、《七色鹿》、《牧笛》、《小蛾鲜找妈妈》等,这些影片不但在国内受到好评价,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由此可见,只要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动(漫)画创作才能独树一帜,得到大众的认可。

二、从中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解读动

(漫)艺术创作的文化依托包容性使得中原文化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中原文化通过经济、战争、宗教、人口普迁徙等众多渠道,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考古人员发现,20万年前南北文化就交汇在中原一带,进人新石器时代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文化融合更为深化。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与周边地域文化具有许多共同点,中原的大坟口文化就是东夷集团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结果;郑州大河村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富有山东大泣口文化特征的陶器,说明河南文化在那时就开始吸收周边文化成果,熔铸了自己的文化。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在汉唐间传人中原,都融人河南文化之中。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人中原,却被河南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同时也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对动漫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动漫的创作中,本土文化固然很重要,如果同时纳人其它文化于其中,这样不仅能突出本土文化的特色,而且对于其它不同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融合和宣扬。

三、从中原文化的开放性特征解读动(漫)艺术创作的文化依托

质是建立在强大的文化自信上的。有了好的传统文化的支撑,体现在动画创作活动中,就要有突出的动(漫)画形象,这种形象必须要具有本土原创性特征。中原地区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动漫产品却难以突破创作中形象不突出的瓶颈。动(漫)画最终赢得观众和市场的还是要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以高新科技手段和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度内涵的优秀作品,在突出动漫的原创性时,可以利用中原的文化特色创造动(漫)画形象,如中原的太极拳文化,由此可以创造出一些太极卡通人物;利用豫剧和地方戏剧,可以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戏剧动漫和卡通形象,等等。总之,作为站在时代浪尖上的动画创作者理应坚持自我,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把自己本土的文化通过动画艺术的演绎推向世界,这才是体现中原文化开放性的最本原的文化自觉。

四、结语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漆画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内涵;发展;创新

1 简述漆画艺术的发展

1978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件外壁有朱红色的涂漆木碗。这件粗糙笨拙,残破不全,外表看来毫无动人之处,微显光泽的小木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古的一件漆器。这说明我国早在7000多年前已经发明漆器并在生活中得到运用。1987年,在浙江姚瑶山遗址发现一件嵌玉的高足朱漆杯。考古说明良诸人已经利用了生漆的胶粘特性,将品质纯正、色泽晶莹的白玉,镶嵌在红色漆杯之上,使之相映成趣,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运用镶嵌技术的漆器,代表了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良诸社会漆艺的高超水平,这时我国的漆器制作工艺已渐趋成熟。漆画脱胎于传统漆器,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精神需求不断的提高,漆器的审美价值进一步发展取代了实用性,真正的变成了纯观赏性的作品,漆画随之产生。根据考古发掘,最早的漆画产生在战国时期,在河南信阳出土的长台关楚墓中有一件乐器,“瑟”,在其上面用了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等九种色彩漆彩绘着神龙、蛇、狩猎的场景,这件漆瑟上的漆画,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漆画。中国现代漆画与中国福州的脱胎漆艺是历史继承关系,中国现代漆艺的开创者以李芝卿,雷圭元,沈福文为主,初步建立起现代漆艺的语言表达系统,为中国漆画的产生奠定的坚实的基础。自20世纪20年代起,李芝卿、沈福文、雷元圭先后赴日本、法国修学漆艺。回国后,李芝卿先生将日本的髹漆工艺应用于漆器的生产与制作,并将漆艺纹饰技法制成效果样板,被后来许多漆画家应用于漆画创作,直接推动了中国磨漆画的诞生。1962年,“越南磨漆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并深受启迪,中国人似乎开始自觉意识到漆也可用来作画。于是,在雷元圭先生、庞薰琴先生的推荐下,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乔十光、李鸿印到福州脱胎漆器厂学习漆工艺技法。次年,广州美术学院的蔡克振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朱济赴越南学习磨漆画。1984年中国现代漆画作为独立画种正式进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从此跻身于纯艺术殿堂。“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实质性意义,并非只在于“现代”,而是漆画界终于有人开始从工艺画的“漆画思维”中觉醒,一些漆画家开始接触绘画艺术。“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后,有关漆画展接连不断,无疑给漆画艺术发展带来生机。1986年“首届全国漆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1991年成立了中国漆画研究会,并先后在北京、南京举办了两届会员展,漆画界已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且人数可观的创作队伍,绘画与漆艺语言的结合,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许多艺术院校也都相继成立漆画专业或作为选修课程,现代漆画创作正在逐渐形成以艺术院校为主体辐射到地区性的业余创作的景观。在21世纪,现代漆画以悠远而精微的漆文化实践和经验积累为依托,立足于纯艺术性实践直面漆画创作中提出新的问题,建设起一种具有独特性、开放性、创造性、现代性的漆画艺术,这是时代的赋予与需求。

从漆器到漆画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发展的规律。从漆器到漆画的转变,这不仅显示了传统材料媒介的延续实质上也是精神上思想上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变化、观念上的根本变化。

2 漆画的艺术语言

据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可见,自古至今材质都是衬托艺术效果,增添表现形式的艺术手法。现代漆画创作中的入画材料丰富多彩,主要是以漆为重要媒材,以及金、银、螺钿、骨石、招箔等传统漆艺材料,再辅以蛋壳、碳粉、漆粒、招粉、金属丝等等新的装饰材料,再加上各种入漆颜料、油料和稀释剂等,有上百种之多。大漆作为漆画的主要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防水防潮等优良性能。漆膜坚韧耐磨、光泽含蓄,漆液有极强的附着力,可作为金、银、铜铝、玉石、螺钿、蛋壳、漆粉等辅助材料的黏合剂。精制的大漆纯正、深沉,调入银朱,漆色鲜艳沉稳,配以五彩的螺钿、洁白的蛋壳、闪亮的金银,可大大丰富漆画的色彩。漆液如茶色一样的半透明性色泽,通过对形象不同层次的髹漆打磨,能形成由浅到深、由近至远的空间距离,深沉含蓄,层次分明。漆液与金银混合相映照,可以出现绮丽多变的色彩。漆的黏稠性,可堆塑、刻雕、划填、厚涂以增加漆画的表现力;利用漆性的紧、疲的天然肌理可以给漆画带来特殊趣味;利用漆液的流动可以显示变幻无穷的韵律美。由于漆画自身的包容量及材料的丰富性,漆画的表现技法也丰富多彩。例如,彩绘的典雅富丽,刻漆的单纯明快,嵌漆的华美闪烁,莳绘的斑驳陆离,堆漆的厚重古朴,泼漆的自然流畅,磨漆的神奇变幻,罩漆的深沉含蓄等。据明代黄大成的漆艺专著《髹饰录》记述的漆艺技法有八类百余种。研究和总结前人的漆艺表现技艺,学习和继承最优秀成果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能使作品面貌更具漆的特色。漆画具有绘画与装饰的两重性。漆画应充分发挥其材料的长处,在保持漆画的特点及特定的工艺制作的前提下,注重绘画性与装饰性的结合,这是由于它本身的制作手段和媒介材料的特性所决定的。漆画的特性不在于绘画性和工艺性的孰轻孰重,而在于是否创造性地运用了漆画语言。漆画创作的成功与否,除了掌握材料性能和工艺手段外,更在于其是否有内在的生命和意蕴。漆画相对其他画种而言,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和展示形式,不仅可以使用平面形式,而且还可以使用立体形式甚至是平面和立体结合的架上装置形式;同时天然漆具有极佳的包容性,可以与众多的材料相融合。因此,漆画的装置性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大多数人过于重视眼前实际利益,心态都很浮躁,这就使很多漆画作品忽视漆画艺术的精神内涵,让心眼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陶醉于一技一得而无所表现。这是由于作者的主体意识淡薄,不是在艺术的范畴里驾驭材料去构成作品,而是利用技法和材料进行的堆砌,这样的作品缺乏精神内涵。年轻的艺术家往往好奇于材料和技法的精美变幻而过度强调技法,是不可取的。技法不过是因创作的需要、表现的需要而采取的手段,只考虑手段而忽略初衷,就迷失了方向,将艺术进行下去,首先要知道长期下去,自己在做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

3 结合少数民族艺术内涵发展创新

文化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在吸收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吸收西方的文化艺术;一方面则强调民族精神,民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其独特的价值,正是这些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艺术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排拒有融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层精神特质、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的漆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艺术语言中审美积淀具有独特民族精神内涵。在漆画艺术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等方面的拓展也是很重要的。在注重技法、材料的同时,表现少数民族艺术特点、审美内涵都为漆画艺术题材与艺术技法的创作研究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少数民族艺术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形态和环节,可以发掘并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特点及走向。它不仅记录表征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富含着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丰富信息,一种文化的形态、内容、流变,很多时候和一个民族的起源、特征、变迁、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少数民族艺术本身就是文化,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因为与生活很接近,处在文化上游的形态,具有文化宝藏的品格,可以为今天漆画艺术的发展提供精神素材,所以具有文化价值。少数民族艺术还具有社会价值,寄托着少数民族的情感。演绎、欣赏这类文化艺术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加凝聚力。中华民族都会为有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艺术的灿烂和传承感到自豪。我们可以通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感知到少数民族祖先在历史行进中粗重的呼吸、苦难的、胜利的呼号、奋进的脚步。而这些对当今社会的中华民族无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绘画形式当它被人类社会所承认开始,其必然肩负着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责任。现代漆画艺术发展应当从我国优秀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吸收养分,展现漆画艺术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与漆画艺术的结合,一方面为漆画艺术借鉴、融会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创新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力求推陈出新,践行具有地域特色少数民族韵味的漆画艺术风格,拓展材料与技法可延伸性的同时,发掘漆画艺术本源审美内涵的多元性,让漆画艺术继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艺术的文化内涵,再通过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促进漆画艺术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好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把少数民族艺术推向世界,提高漆画的文化价值,让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4 结语

中国漆画发展的短短五十多年中,在高科技、高速度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里,漆画艺术的创造性也日趋多元化。漆画要适应当今急剧变革的审美需求和丰富多变的精神世界,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使漆画作品内容与形式能鲜明地表达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漆画艺术以独特的材质美、制作美得到很多观赏者的喜爱,努力开拓漆画传递的艺术语言与精神内涵,把现代漆画艺术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艺术精神相结合,不断发展创新,探索新的技法,体现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和现代美。

参考文献:

[1]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 乔十光.漆艺论――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中原文化;华夏民族;华夏文明;制度

中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研究的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清晰地叙述中原文化的发展脉络,而且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讲,能够以史为鉴,为曾经辉煌而现今相对落后的中原地区寻找一条可以再次崛起腾飞的发展路线。对于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之间关系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只是一个非常广义方面的研究。各个学科都以自己的角度定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总体上至今没有定论,这也与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有很大的关系。经笔者总结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观点: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是推进中华民族统一的根文化,通过论证它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作用,提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文化精神依据。基于文化全球化视角的中原文化发展研究认为中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中,中原文化发展应与世界文化发展接轨,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

在本文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需要明确并规范的定义有:

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广大平原地区。

中原文化: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发生发展于中原地区的一种文化。

华夏民族:最初狭义指上指部落时代以黄帝为代表的华民族和以炎帝为代表的夏民族,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东夷民族、南越民族、北狄民族以及西戎民族。后来经过长期的兼并、交融和发展,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而现在,华夏民族就是指的中华民族。

华夏文明:在华夏民族所创造的基础上,并经长期的整合、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文明。

综上所述,文明和文化,归根到底是由人创造的,并伴随着这样的一个人群所发展的。华夏文明由华夏族创造、并伴随着华夏族的发展一起发展,换句话说,华夏文明的发展就是华夏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体现,而中原文化正是华夏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在中原地区的一种积累。所以,研究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实际上就是研究华夏民族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发展史,通过这段发展史,研究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

一、中原文化、华夏文明的含义

(一)中原文化的含义

从地理意义上讲,中原地区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广大平原地区,那么中原文化也就是形成在中原地区并在中原地区长期发展的一种意识形态。

(二)华夏文明的含义

我们现在所说的华夏文明,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文明源泉,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也可以理解为华夏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明。

二、华夏民族的由来及其在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

华夏文明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开创华夏民族的起始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整合,中原地区逐渐成为华夏民族长期发展的中心舞台,并在唐宋时期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在这一阶段,中原文化相对于岭南、荆楚、吴越等其他地域文化,更能代表华夏文明;随后,长期的社会更迭民族交融,使得华夏文明重心随着社会统治阶级的迁移而离开中原地区,至此,中原文化对华夏文明发展的影响力就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直到今天,华夏文明中还是有许多中原文化的元素。比如尊崇有熊国的部落首领公孙轩辕(黄帝)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他在与其他部落的吞并战中统一了中原,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初步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又比如在现代哲学与数理统计学中大放异彩的道德经,也是发源于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后期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推崇为凝结了华夏智慧的绝世之著。奴隶制时代的姜尚,春秋战国期的范蠡、墨子、商鞅、庄子、吕不韦、韩非,两汉时期的张衡、张仲景、蔡邕,唐宋时期的玄奘、白居易、杜甫、韩愈等等,他们都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人物,活跃于中原地区。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推动了华夏文明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学和宗教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深深烙下了中原文化的痕迹。

三、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

(一)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共性和交汇点

上下五千年历史里,中原文化伴随华夏文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主导了华夏文明将近五分之三的历史,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同根同源,同时具有根源性、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

在社会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中原文化刺激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这就是根源性的体现;而在发展或动荡的环境中,中原文化又能寄由华夏文明的大环境,在其他地区存在发展,这就是创造性和包容性的体现。这种旺盛的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可想象的,何况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学派能把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严格的区分开来,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刺激而发展的一个整体。

其开放性则体现于:现代华夏文明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而展开,那么中原文化对于丰富中华文化内容、加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强调归属感和感情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存在意义,结合时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以及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进取的宗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对中原文化中的哲学理论、自然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进行科学分析,可以成为华夏民族正确认识社会、管理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社会理念的的思想佐证。

所以说,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变革,中原文化至今还是适应华夏文明发展的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没有随着社会地位的沉沦而消失,相反依然能够代表并指导华夏文明的发展道路

(二)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原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关系,就是研究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华夏文明几乎五分之四的历史时期几乎都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和载体的,同时也是中原文化灿烂发展的时期。中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折射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透过中原文化可以从总体上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原发展,并从中总结出社会前进的有益借鉴。与此同时,中原文化的先贤们发现并阐发的许多精辟思想,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以研究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发展历史来找出文化发展的共性与联系,表面上看仅仅是文化学的范畴和成果,而实际上是寻找中原地区再次发展腾飞的历史契机,对国家的中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下,中原地区的经济腾飞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中原文化的发展,则一定是遵循华夏文明的发展规律进行的,是非成败转头空,所有的历史都是跌宕起伏的。历史的发展已经证实,华夏文明经过漫漫的时间长河历久不衰,这正是中原地区需要的一种经验借鉴,找到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双方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到中原地区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要素。这也是本文要体现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新芬.中原文化对中原崛起的阻滞及其自身超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