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工艺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工艺现状范文1
福州市工艺美术研发中心最早为福州市手工业局,1958年更名为福州市工艺美术局,经过几次的党政机构改革于2002年再次更名为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发展中心。它是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制定行业的发展规划,对其进行指导、服务、协调,主要职能还包括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整理收集、建立档案、培养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对工艺美术人员职称和荣誉称号进行评审、征集收藏工艺美术精品和珍品、资助和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等。
据叶处长介绍,2007年,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52家,实现总产值70.43亿元。原来福州传统工艺品大概有30多种,在这几十年里各类工艺品的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工艺品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几近灭绝了,譬如出于保护珍贵动物,牙雕工艺品被停止生产;有的则发展势头较好,如寿山石雕、珠宝首饰;有的工艺品由于市场的原因产量大量萎缩,亟待拯救,如脱胎漆器、软木画;还有新兴的工艺品,从原有工艺品中发展变化而来,另辟蹊径,走出发展的新路,如闽侯在原来的草竹编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竹木藤铁工艺品、仿古工艺家具、皮革塑革工艺品。
叶处长指出,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寿山石雕在诸多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发展最为迅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与以台湾为主的港、澳、台、新、马、日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在不断加强,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对寿山石的认同与喜爱,寿山石的价位在80年代后迅速攀升:二是寿山石文化被确定为福州四大文化品牌之一,极大推动了寿山石雕的蓬勃发展,加上国内寿山石爱好者对寿山石文化的宣传、提升、拓展,使得寿山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另外,近年随着优质石料的资源枯竭,寿山石的价格更是成倍地递增。据初步估算,寿山石雕采矿、生产、销售和研发,整个产业链内的从业人员接近7万人,年产值约数亿元。目前,福州已经形成了以藏天园、特艺城、福马寿山石交易中心、樟林一条街、北峰寿山村一条街、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寿山石文化城、东方古玩城、两岸寿山石创新中心等为主的专业市场。
另外,本刊还从叶处长处了解到,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在国企改革、外贸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原来制作脱胎漆器、软木画等传统工艺品的国有集体企业受到致命的冲击,一方面市场需求开始有所变化,另一方面这些国有集体企业原有的零散加工户迅速兴起,成为独立的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争夺订单,抢占市场。经过长达数年的价格争夺战,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纷纷停产,职工下岗;而民营企业方面,有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将这些传统工艺传承下来,有的企业经营失败,最终连同传统工艺一同没落了。以软木画为例,软木画是以出口为主的工艺品,最初全福州市包括连江、闽侯的民营企业、个体手工作坊大概有几十家,这些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破坏了价格体系,为了维持利润,不少企业偷工减料,以至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最后国外消费者对该产品失去信心,软木画因此滞销以至衰败。脱胎漆器的发展与软木画有类似之处,也是由于市场和质量问题,使得脱胎漆器不景气。叶处长表示,目前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脱胎漆器、软木画等这类濒临灭绝的福州传统工艺美术,例如设立保护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漆艺保护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对大师带徒授艺发放津贴,对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工艺师享受正高级医疗保健待遇等,以此抢救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
传统工艺现状范文2
关键词:手工艺;优劣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传统手工艺经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杭州王星记扇厂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5日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各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藏龙卧虎于我国的各个角落。杭州市王星记扇厂比较好地发挥了传统手工艺的优势,以其特色之处吸引了国内外消费者,已成为中国制扇业中产量最大,花色品种最多的一家综合性扇厂,这对于许多将要流逝的传统手工艺具有借鉴意义。
一、王星记制扇手工艺现状
(一)制扇手工艺历史悠久,手工艺者不断增加,但近10年减速下降。杭州城内制扇手工艺精湛而得名,到了清朝中叶,“杭州经营纸扇者总计有50多家,工人之数达四五千人”。但从2000~2010年,手工艺者的增长幅度从21%下降到9%左右。
(二)手工艺制扇起步晚且发展缓慢,但近几年发展速度加快。整体情况如图1所示。(图1)从2000~2011年整体来看,销售收入总共增长了700多万元。2000~2007年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但比较缓慢;2008年至2009年出现了衰退,销售收入随之下跌;2010~2011年增长了近500万元,占10年来增长率的2/3。
(三)手工艺产品扇子 “进城乡”、“出海关”。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图2)王星记扇厂国外市场占有率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提升。2007~2011年的短短五年内,国外市场份额从15%左右增至30%左右。截至2011年,其国内外相对市场份额大约7∶3。
(四)不断研发新扇种,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王星记扇厂开发的品种主要有黑纸扇、檀香扇、香木扇、白纸扇、绢扇、装饰扇、舞扇。秉承“品质为本,服务为先,传承文明,追求卓越”的企业宗旨,它还力图不断将其艺术化方向靠近,融入了书画、文学、戏曲等艺术元素。2005年王星记扇子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王星记”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到现在,它已经成为老客户心中的老字号。
(五)手工艺制扇者年龄较大,隐藏着手工艺失传的风险。手工精湛的艺人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将近占有55%,其次为31岁至4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下降,占有率也越来越低,这潜伏着一个手工艺失传的风险。
二、王星记制扇手工艺经营优劣势
(一)手工艺制扇经营优势
1、手工艺制扇者经验丰富,技艺精湛,劳动生产率较高。60%多的老将有超过20年工龄了,手工艺者的工龄都集中在10~30年,占有60%左右。这种结构的劳动力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为厂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手工艺制扇物美价廉,适合不同消费层次。扇子的价格主要集中在10元至50元且其质量有保证,品种多样,风格各具特色,价格档次多样,适合大众消费。低则只需几块钱,高则过万,可作为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
3、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核心竞争力较强。产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地方民族特色都是原创作品,无法复制,更无法被超越。例如,王星记的拳头产品之一——檀香扇,不仅料质要求高,而且是通过用钢丝锯在薄薄的扇片上,手工拉出数百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上万个小孔,组成千变万化、虚实相宜的多种精美图案、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
4、手工艺的比赛和文艺活动比较频繁,文化氛围较浓。近十多年来,文艺活动的次数2011年比2000年增加了43倍。其间,每年手工艺的比赛次数递增,且增速越来越快。
(二)手工艺制扇经营劣势
1、销售方式单一,宣传观念不强。杭州王星记扇子70%多的产品仅通过实体店面对面销售,而仅有10%左右的产品通过线上销售,上门销售等一些比较新兴的销售方式未被采用到。而且生产者的宣传力度不够,生产者每年用于广告的支出不及其他行业如食品业的10%,对于王星记扇子的知名度,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听说过。
2、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2000~2008年,从业人员的培训次数只有一到两次,培训支出都在6,000元以下。2009~2011年,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次数最多也只有四次,培训支出也是很少,平均支出基本没变。十多年每年的培训次数只增加3次,而培训费用的支出增加不到10,000元。同时,也缺乏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手工艺者受教育程度较低,把自己的技能用专业的知识表达出来并形成理论体系比较困难。
3、政府对手工艺制扇相关保护政策不够。每年财政支出比例不到10%,每年政府对该厂的资金投入不及食品业的5%,导致特色工艺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另外,厂商普遍反映税负沉重,扇子所需的原材料为自然资源或农林产品,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抵扣。
4、手艺制扇继承人匮乏,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技艺。20岁以下的手工艺者出现断层,并对手工艺是否存在无所谓。王星记扇子生产的中坚力量,年龄都在50岁以上。高级技术人员比率低于13%。
三、对我国传统手工艺实现优质产业相关建议
(一)政府应完善产业政策,搭建服务平台。第一,为手工艺产业提供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第二,给传承人发放经济补贴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鼓励老艺人采取师傅带徒弟、办传习所等形式传艺,将手工艺传承下去;第三,对某些传统手工艺的创意设计、品牌推广、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第四,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经营,定期对这一产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力图做到。
(二)促进人才培养,实施品牌战略。当前应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完善专家和行业评估体系,破解人才难题。一方面可以让传统手艺进课堂进社区,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依托专业院校培养传统技艺、中层管理等中高端人才,让特色文化的龙头企业、传承大师与院校合作。同时,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
(三)完善手工艺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联动,建立连锁店。传统手工艺是一种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可与时尚产业、设计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形成以观光、休闲、生态产业为主体的新式产业发展格局。
(四)更加注重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模式。产品的设计是比较前沿的工作,新颖独特的产品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设计时可考虑增添一些现代元素以适应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要。随着网络对当代消费者的深入影响,可充分运用网上销售运营的有效途径。还可增加上门走访,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等灵活的销售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继宏.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商业化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Z2.
传统工艺现状范文3
关键词:刺绣;工艺;服装设计;教学
我国历史悠久,有“衣冠王国”的美称。从古至今,中国人凭借优秀的工艺水平,为世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但是,目前对传统刺绣工艺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处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层面,[1]这对刺绣工艺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刺绣的全面认识、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思路。
1 传统刺绣工艺的认识
有学者指出,“中原传统服饰是面料的自然风、盘扣的休闲风以及刺绣的和谐统一”。[2]传统刺绣工艺最早起源于纹身,人们为了辟邪消灾将民族的图腾刻在身上。后来经过女红的创造,逐渐从纹身向服装刺绣转变。那么如何定义刺绣呢?刺绣从简单定义上来看,指通过针线的方式在底布上面穿梭绣出图案的一门技法。刺绣发展可追溯的历史较长,在每一个时期都存在不同的发展和变化。刺绣工艺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历史演绎,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财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中国较为出名的苏、蜀、粤、湘刺绣被誉为“四大名绣”,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同时,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身上也有各自独特的刺绣特点和刺绣文化。刺绣的用途比较广泛,如可以用于绣荷包、可以用于家居装饰、可以用于服装设计等。
关于刺绣教育的问题,可以追溯到清末著名刺绣大师沈寿,其最先打破了传统的“艺徒制”,采用了“学堂制”。[3]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设计师们一方面超越时代,汲取先进思想和技术;另一方面,从传统民族元素中寻找灵感,传统刺绣工艺就成了重要的灵感对象。刺绣艺术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背景下受到了各国设计师的青睐。作为一种传统的视觉元素,刺绣具有独特、纷繁、古朴的美丽图案,而且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艺术效果上佳等优点,因此在当前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2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中的表现与形成
把传统刺绣工艺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是对这门民族手工艺传承和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的一次有益尝试。在现代人的服装意识中,更多强调的是时尚、个性、简单,因此如何把传统刺绣的技艺和现代人对服装的审美需求,以及现代服装工业发展相融合,成为这次教学尝试探讨的主要课题。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需要针对造型设计做好装饰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根据不同类别的服装、不同服装市场消费层次的需求,在技法、图案以及造型上设计得更具针对性。
服装分为成衣和高级时装两大类别。所谓“成衣”,即人们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装,我们知道传统刺绣主要是依靠手工完成的,而且由于需要刺绣针法多种多样,为了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和工序,逐渐地诞生了电脑刺绣和机器刺绣。设计师可以将服装店款式特点、造型特点、图案特点、色彩、技法等均输入电脑和机器中,从而实现批量生产。这种设计广泛地运用于当前的时尚女装、牛仔裤、童装以及毛衫当中,往往在色彩、图案以及布局上都需要与布料和风格相匹配。
高级定制服装属于精美纯手工制作的服饰,对手工时长有严格规定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大部分这类服装都是针对个人需要进行设计的,如演出服装、礼服等。以我国著名定制服装设计师郭培为例,复杂的手工刺绣工艺在其设计的服饰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她设计的服装往往是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服装剪裁工艺的融合。浓郁的民族特色,让刺绣服饰更好地诠释了她的个人魅力和气息。当然,郭培在服装设计方面并不是单纯地选择传统刺绣工艺,而是融合了时代潮流,借鉴了西方的剪裁技术和独有的审美理念,与设计师团队一起打造的纯手工刺绣服饰,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3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价值,其二是经济价值。因此,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传统刺绣工艺的价值和地位。
3.1 艺术价值
刺绣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余年沧桑不变,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顽强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风采。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4]艺术价值是不能够用金钱衡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将艺术品视为无价之宝,对传统刺绣工艺更是如此。尽管刺绣是传统民族服饰的一种表现语言,但随着现代设计师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和现念,其逐渐出现在世界各大时尚舞台之上,凭借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工艺技巧,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魅力。近年来,以国内影视明星为代表的高端消费群体频繁穿着刺绣工艺服饰,出席各种交流颁奖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例如,范冰冰曾经身着“东方祥云”的龙袍服出席活动,使得世人对中国刺绣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该礼服已经被收藏于杜莎夫人蜡像馆和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由此可见,这不只是设计师个人的成功,更是传统刺绣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代表获得世界的认可的表现。
3.2 经济价值
在信息化的今天,有必要将民族艺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将其作为文化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发展,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5]当然,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存在的艺术价值,也为其带来了更高的经济价值。不同的刺绣工艺和手法都会间接或者直接作用于服装本身,不管是体现在大众成衣上,还是高级定制服装上,刺绣工艺的融入都提升了服装的市场价值,同时也提升了穿着服装的个人的价值。那些设计在衣服局部的精美刺绣细节装饰,不仅体现了着装者独有的审美理念,精致的手工艺更是高品质的表现。这类型的服装在售卖价格上往往比普通成衣要高,也是刺绣工艺为服饰产品带来更多的产品附加价值的一种体现。
传统刺绣工艺本身就拥有着古朴、艳丽、针法独特等特点,而现在经过现代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设计更上一层楼,自然在服务于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价值。这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应该引起思考和重视。
4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b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视,因此加强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非常重要。对于刺绣作为传统工艺如何通过设计师再设计、再创造,而不是传统工艺的翻版,本文从刺绣图案、刺绣色彩、刺绣材质三个方面对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4.1 刺绣图案的应用
中华纹样在七千多年历史中的兴衰演变,其中浓缩的智慧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也将对学生的设计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6]授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借古开今,利用传统刺绣图案,结合当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进行创新,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从刺绣图案的纹样出发,注重纹样与服装设计风格的统一。
图案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并不是所有服装风格都能选择同一种图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白在引入图案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固化思想、照搬照抄。借鉴图案就是将图案当中的整体形式或者某一具有鲜明特点的部分用于相应的服装局部之中,这种借鉴方式一方面能够很好地保留图案中本色的民族文化气息,另一方面也能创造出独特的东方神韵。日本设计师高田贤三在为自有品牌Kenzo设计的成衣作品中均保留了刺绣图案原始的样本,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外,对图案形式进行解构重组,这需要建立在服装的风格和造型上,如可以进行图案的简化、重新组合或者是根据图案的某个部分进行夸张变形处理。采用这种方法对原本复杂的刺绣中常见的传统纹样再次设计,使其变得简单概括又独具个性,更好地体现现代服装时尚化的特色,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追求。
4.2 刺绣色彩的应用
地域类别不同的传统刺绣拥有各自鲜明的用色手法,造就了迥异的民俗之美。以写实风格见长的苏绣通常是将五彩的绣线混合,调配成细腻的色彩,以模仿、升华自然物象之美,使花鸟、山水、人物等皆栩栩如生、精妙绝伦。[7]而以装饰风格见长的湘绣则用色明快夸张,色彩饱和,对比强烈,仅选取3~5种颜色,充分保留了单一色的张力,通过这些纯色的对比并置达到了视觉上的丰富性。在把传统刺绣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不同风格刺绣的色彩加以利用,这样既能保留传统刺绣色彩的象征性寓意,又能打破对刺绣传统固有色彩的单纯利用,与现代服装的流行色彩相结合,提升服装的表现力,把握现代人对服装色彩的情感认知和心理诉求。
4.3 刺绣材质的应用
装饰艺术风格展现了高雅、魅力、功能性和现代性,这些都离不开对材质的要求。[8]在把刺绣工艺引入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用新的服装辅料与传统刺绣材料相结合,如不同几何形状具有现代工艺特点的亚克力材料,不同质地和光泽的珠片、华丽的锆石,不拘泥于传统刺绣较为单一的丝线材料。由于刺绣的选用标准就是要能将服装上的装饰点缀感表现出来,材料的选择在风格上必须与服装风格、刺绣图案整体的设计保持统一。材质的不同会对绣线创造出来的光泽感和肌理效果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还需要将材质与服饰面料统一,并充分运用到服饰设计当中,突出个性、展现美感。
5 结语
现代设计方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的学科,它从哲学、文化、意识形态和消费心理等诸多方面为研究传统文化元素提供了方向。[9]存在并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并没有因为现代服装工业的发展而远去,也没有被人们遗忘,它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特有的精神品质,仍可以作为现代服装设计的设计理念。同时,传承不是一层不变的沿袭,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当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保护传统刺绣工艺。一方面,收集民间保留的精美刺绣服饰,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把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中的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的新观念融入其中,按现代审美心理进行重组和时尚化的处理,[10]开创出刺绣工艺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 彭容.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式品牌服装中的运用研究[J].设计艺术,2013.
[2] 李克兢,田合伟.中原传统服饰面料及手工艺的传承研究[J].设计与产品,2013.
[3] 林书羽.沈寿对于中国刺绣教育的贡献[J].刺绣教育,2013.
[4] 梁敏玲.挖掘刺绣教育内涵提升幼儿综合素质[J].中国教师,2014.
[5] 彭红.中国民族艺术在时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研究[J].艺术百家,2012.
[6] 琦岩,郝李.中国传统纹样课程教学探索与设计[J].装饰,2015.
[7] 王勇.潍坊民间刺绣的色彩美感解析[J].装饰,2013.
[8] 韩亮,朱琳.永不消失的线条――装饰艺术运动概述[J].时空,2013.
传统工艺现状范文4
随着我国工艺市场不断扩大,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转型,加强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工艺市场的竞争需要,把握设计者的工作形式和工作状态,提升工艺美术设计者综合水平、推动传统工艺美术创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进步,以往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美术精神享受,美术工艺的改革在当前是必要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民俗性和实用性的优点,从内涵和形式上不断的进步和创新,从而形成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美术工艺。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实用和审美是当前的主流。随着美术工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并且有着鲜明的工艺色彩。
2.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特征
2.1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美术工艺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传统工艺美术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加强设计技术的提升,不断对技术研发创新是很有必要的。跟上时代的脚步,就需要新的设计模式和新的构思方法。根据艺术的发展进程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在设计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不只是看重产品的功能和效用,更多地注重设计理念,在作品中添加更多的时代感元素。当前的设计,在审美情趣、文化涵养、道德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创新性,把握作品的艺术品位。
2.2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构思的创新性
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设计构思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也是设计开始的环节,良好的美术工艺作品,需要创新思维作为创作指导,将审美理念融入到工艺美术设计当中去,才能保证美术工艺作品的价值性。通过采用创新的思维对素材进行收集,然后加工、处理。在当前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创新性的构思模式已经慢慢体现出来。结合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式,从价值观、审美、科学科技等方面体现出创新性。当代的美术工艺艺术家,对社会中各个方面的信息广泛关注,当出现热门的事物,就会被加入到美术工艺艺术创作。因此,当前的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实效性。为了能够提升构思的创新性,美术工艺设计者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处理,结合自身的体会,为工艺设计理念提供更多的创新性内容。
3.加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发展创新对策
3.1加强合作设计
当前的工艺美术设计发展已经有所提升和改善,从单一的注重技能训练提升到人文性质设计者的创新精神,但是现在的美术工艺设计中还缺乏对设计师合作交流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根据设计者的自身情况和能力接受情况,制定有效的设计方案,在管理形式上,重视对设计者小组合作设计的培养。加强设计者之间共同协作,共同探讨,合作解决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所遇到的问题,获取相应的知识,相互之间进行探讨,让设计者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所处的位置。如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管理者要转变管理形式,从单一的指派任务形式到自由的发挥自身的特点,选择其他设计者进行工艺美术设计,促进创新思想的交流,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通过多方面的平台和途径,来满足设计的需求,促进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提升设计者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能力。
3.2营造民主、平等的工作环境
从古代的艺术发展进程来看,艺术开始没有界限,强调和展现的是艺术的个性。在当前的艺术设计环境下,如果设计者的思维特性没有能够完全的施展开来,那么就会使得所设计的作品缺少灵魂。因此,在美术工艺设计者设计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工作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保证作业空间的舒适性,从而更好的激发和提升设计者的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在和谐的环境下,可能创作出让人震惊的作品。真正的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的个性思维,可能一些个性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但是正是这些各异的个性思维才创作出许多个性的作品。因此,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创作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作品。
3.3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运用,当前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综合性人才水平还有待提升,应该要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以此来满足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需要。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更应该对现有的美术工艺设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对设计人员进行指导,更好地培养创新、实践性人才,保障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稳定,满足传统工艺美术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4.结语
传统工艺现状范文5
传统工艺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同一种工艺,因所在地域不同也有差异性,因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是传统工艺传承中应保留的。工艺因需要而产生,没有了使用价值,传统工艺就会消失,而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新的工艺会产生、发展。今天的生活因科技等因素时时发生变化,全球化渗入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差异性变得弥足珍贵,但也不能因延续工艺而要求任何地区的人们将生活状态锁定在过去的时间点上,这不可能也不公平。因此,保护和延续传统工艺需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根据其融入现在生活的形式采取不同的传承方式。牙舟陶传统工艺的传承也如此。根据牙舟陶传统工艺的特点,以文化生产的方式,转化进入商业市场,介入大众生活,使工艺不断被使用,以此持续传承和发展。
1.1传统工艺介入文化旅游
牙舟陶传统工艺制作现场为文化旅游开放。陶瓷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而陶瓷制作对人们来说是即熟悉又陌生。每个产区都有独特的制陶文化和形式,观赏、体验制陶技艺是非常好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在国外很多陶瓷产地或品牌生产商已经广泛实行此旅游形式,如英国的韦奇伍德(Wedgwood)是国际知名的制瓷品牌,因竞争的压力目前运营状况不佳,而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代表,他们开放生产过程,让参观者了解他们的工艺制作过程,这不仅传播了工艺文化,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其品牌价值,这种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方式扩大了品牌影响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牙舟陶传统工艺为全手工技艺,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游客可观赏制泥、上釉等工艺过程,了解泥刀砍泥、踩泥等较古老的制泥方式;可以参与制作,自由表现自己的创意;可以观赏柴窑烧制的过程,鉴别柴烧与气窑烧制的陶器的区别,感受窑变的奇妙。牙舟陶的传统工艺在人们参与中进行传播。笔者在牙舟创作时,多次遇到游客,他们对制陶工艺非常好奇,就邀请他们一起制陶,教一些制陶技艺,他们很兴奋的参与其中,整个制作过程充满欢乐,制作的成果更是让他们津津乐道。艺人与体验着直接交流,体验者的热情使艺人们感觉到工艺的有用性,同时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给予他们传承的信心,且这种形式有效的推广牙舟陶传统工艺的认知度,也是保持完整传统工艺的重要方式。
1.2传统工艺进学校课堂
手工艺实践课程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课程可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与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并行不悖。陶瓷文化因地域不同,制作工艺、表现形式、烧成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学校开设牙舟陶传统工艺的实践课程,学生们既可体验制陶工艺,陶冶情操,也可为工艺传承培养后继者。牙舟陶产自黔南都匀市牙舟镇,它辐射的范围在贵阳、黔南、黔东南地区。这些地区的学校开设牙舟陶工艺课程,在泥料运输等条件便利,且能较好的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目前牙舟镇的部分中小学已经开设牙舟陶传统工艺制作课程,学校聘请当地艺人教授学生传统制陶方法和工艺,学生自由创作。据给小学生上课的老艺人张富高讲,他讲解、示范做陶时也讲一些相关的民俗故事,学生很感兴趣,学生们由此创作出的千奇百怪的作品给他很多启发和快乐。都匀学院也聘请了艺人给在校的大学生上牙舟陶传统工艺选修课,学生兴致很高。这说明传统工艺进课堂是可行的,不仅牙舟陶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地域文化习俗也得到传播,丰富牙舟陶传承方式,为发展积淀创新的力量。
1.3产品开发
任何传统工艺都深植于生活,一种工艺体现、承载着一种生活。当工艺与生活不相适宜时,工艺就会转变或消失,延续工艺的方式就是使其融入当下生活。因此,要根据生活的需求不断改进、开发产品,逐渐形成带有地方文化特征的系列产品,向文化品牌发展。牙舟陶是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产品,受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更适宜生产小批量的特色旅游工艺品及当地需要的日用器物。工艺品是将美与生活统一起来的器物,能融入当下生活。产品与当下生活需求保持同步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笔者自2008年至今常到牙舟考察及进行作品创作,与牙舟陶经营者们交流产品创新时,了解到设计人才缺乏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2013年带学生到张禄祺“牙舟古陶工艺美术厂”进行传统工艺的实践创作,学生在此学习牙舟陶的传统工艺并进行作品创作。学生与艺人进行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创作的作品在后期举行的课程成果展中得到较高的评价,很受欢迎。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即解决了企业研发力量不足,也为学生深入了解传统工艺提供了条件。
1.4传统工艺改良
传统技艺具有流变性,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手工艺,也经过了不断改良,以适应需求。在生产性方式保护的过程中,积极利用传统技艺的流变性,在不改变工艺文化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其在当代产业体系的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牙舟陶传承受到原料、制作、烧成等因素的制约。工艺改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遵循降低能耗、污染,提高成品率的原则,保持材料、技艺、风格的独特性。牙舟陶传统工艺工序多,2005年断烧期过后没有进行严谨的传承研究,以前的技师转向其他工作,工艺传承出现断层,致使工艺瑕疵出现较多。如釉的色彩及流动性是其重要特点,各个作坊对釉的调配没有进行系统的考究,釉的成分没量化,配釉仅根据其师傅的感觉进行配比,无法控制流动的度,经常出现粘底现象,且呈色不稳定。这方面需要调整釉料的配比,保持牙舟陶的色彩特质,使流动性与烧成温度相结合,进行量化,使可控;窑炉修建及烧窑控温不当造成成品率低。牙舟陶传统烧制是柴窑,现在掌握修建柴窑技术的师傅年事已高,柴窑烧制火候不易掌握,且柴窑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可以保留少量的柴窑,烧有特殊要求的工艺品或作品。对于普通的日用、及旅游品可以采用气窑、电窑,自动控温技术便于掌握,应用现代科技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也保护了环境。目前牙舟有两家已接受工艺改良,成效显著。
2小结
传统工艺现状范文6
关键词:工艺美术;木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中国工艺美术的现状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它作为一个传统技艺,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由于传统工艺进入新的时期,其保护和发展遇到经济发展、文化同质化、工业技术发展等问题。如何能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得以流传进而发扬光大,亟待在产业的体制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传统工艺维持着以手工生产为特点的产业群,传统工艺美术以纯手工业的形式传承,和现代工业生产的对比有着不可比拟的精湛技艺。例如大众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蓝、皮影、刺绣、剪纸等众多品类。可从工艺、材料区分,每个时期的区分方法都各不相同,这也折射出某些保护和发展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保护使其维持着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企业方面的机制改革解放了更多的具有高超技艺的劳动力,这种民间艺术人才的流动,加速了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新的流动聚集产生新的沉淀,旧的传统工艺和艺术特色以及表现手法融会贯通。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这使得工艺美术的艺术水平有了巨大飞跃。国内外市场的繁荣形成较良性的循环,虽有过停滞和低迷,但这只是一时的,并不影响一些优秀作品的价值。通过传统艺术的再生和现代性元素的紧密结合,探寻其新的生存与发展之路,以激发其新的生机,现代生活体验和交互方式深刻影响我们的认知,引导我们有了新的需求。
二、木雕发展概况
木雕在中国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雕刻应用在家具等装饰上,现今对于木刻这一传统技艺又有了新的需求。工艺木雕具有实用性以及装饰性两大特点,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再做出创新,发扬木刻工艺品的实用性以及装饰性,要对于不同的材质发展不同的方向。以筷子为代表,木材完全可以应用到餐具当中去,应用一些精美的雕刻除了实用性更有了装饰性,而且木制餐具有环保、不易摔碎等优点。对于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材可以在装饰性上加强,木质首饰不再仅仅局限在一个串珠上,更多的首饰设计师现在将木材作为主要元素来进行创作,更环保更自然的元素受到更多设计师的青睐。搭配钻石等宝石更显木材的纹理自然美,木质首饰设计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现在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木雕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机械操作具有精准度高、速度快、节省人力等优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木雕工艺品市场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市场,欧美等西方国家现在也很热衷于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木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很受国际市场的认可。有了技术上的支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加上木雕自身的不断发展创新,发展前景如火如荼。
三、保护与传承
陕西户县李氏木刻工艺是优秀的木雕技艺,起源于1877年,至今已经传承了四代人,其风格极其鲜明。作品肌理细致、线条流畅自然、图案变化多样。早在2009年专家就已认证,“户县李氏木刻工艺”(以刘鹏鹂为技艺传承人)成了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刘鹏鹂是该工艺唯一的传承人,一心想把此项技艺传承下去的她,却找不到传承人。我国木雕工艺的重要产地福建莆田,发展至今已有千家民营、个体的企业在从事木雕工艺生产,专业技艺人员达10万人,20多家企业达500万元以上规模,10余家企业达1000万元以上规模。这两个例子体现了当前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价值和矛盾。工艺美术是一个整合体,它在古代的生活中被创造出来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以其特有姿态伫立于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不可取代的优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价值有四个方面:产业价值、就业价值、市场价值、文化价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有着这两种意识,作为手工业,专业要和实际相结合,运用到国家经济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利润;作为文化艺术产业,应该面向现代化生产、面向大众,服务于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和艺术素养。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这包括实行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等等。从文化角度看,工艺美术具有文化遗产的属性,工艺方法与艺术方法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是同一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项内容中突出的一项,也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重点不是保护具体而详细的某工艺品,而是使可能失传和消亡的工艺技术得到保护,或者说,通过工艺品而确认和最终保存其制作的技艺。而户县李氏木刻工艺却难寻传承人,这说明在近几十年经济飞速发展,技术更新和传统工艺矛盾的问题上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实现传统文化振兴,如何在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的格局中寻找突破,是当下解决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手工业技艺会被大机械生产所替代,如果不对传统技艺和工艺进行保护,任由当代工业发展机械化生产所替代,那么不得不担心传统手工技艺的消失。所以,不仅传统技艺保护难度大大增强,传承保护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也加大了。如何让木雕传统技艺后继有人,问题不是当代艺人不如古人,而在于当代的传承人是否真正具有古代工匠艺人不追求名利对艺术境界的追求的心境。
四、探寻发展
早在1997年5月《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颁布,就在法律和法规的层面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上进行了确定,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促进本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2005年3月又进一步,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即“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有效保护我国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发扬”。国家要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全社会将焦点聚集到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处理技术更新与传统技艺传承的关系则成为工艺美术行业本身之关键。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包含了工艺美术,并且从2005年开始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都得到恢复,而且按照正常的机制进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工艺美术需要保护的品类方面,国家都给予了资金、土地、政策的得力保护。从1997年的国务院颁布保护条例到今天已有十几年时间,全国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和条例的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省市,如此现状对工艺美术的发展极为不利。对工艺美术技艺的保护,要从重视工艺美术大师和相关技术人才的保护做起。像陕西户县李氏木刻工艺这样优秀的木刻技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多方面支持与保护。政府支持这些技艺保持者尽可能多地招收徒弟,对重要无形文化财产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调查记录,并进行展示、传播。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技艺精湛。现在很多传承传统技艺的大师和技艺人员,年岁已高,作为传统工艺直接传承者,是活文物。如何发展和保护此类传承人以及其精湛的技艺,是当下十分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唐克美.中国工艺美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字实录,首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年会,2013.
[2]韩澄,武定宇.现代生活中的民族艺术再生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