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学的魅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的魅力范文1
【关键词】三代礼乐文化;中国古代美学;文化发源
中国古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时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和重要地位,今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三个时期产生的礼乐文化是三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中,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据着一定地位、拥有着独特意义。如果中国古代美学探寻源头,三代礼乐文化可视作其文化发源与萌芽。
一、礼乐的阐释
何谓礼乐?《说文解字》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乐,五声音总。象鼓鼙。
关于礼乐的产生,已知的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大戴礼记》、《左传》、《性自命出》、《礼记》、《史记》等,大致可分为礼乐本于神说,礼根于人类自身繁衍的欲望说,礼乐生于人情说等。
1、关于“礼”
所谓“礼”,原本是远古时期人类的习俗系统,包括生产、生活、习惯、信仰、经验、知识的积累。在延续与发展后,逐渐演变为文明社会系统的制度。王国维《观堂集林》:礼为奉神人之事。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无文字的信条,谓之习惯。习惯之合理者,儒家命之礼。关于“礼”或可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其中源于早期社会的风俗习惯,可称之为“礼俗”;“礼制”即周代之礼,有政治制度、社会秩序的含义;现传礼书经典——“三礼”,即《仪礼》、《周礼》和《礼记》三书。“礼”的特征是恭敬、庄敬。《礼记·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左传·僖公十一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管子·五辅》: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
2、关于“乐”
古代的“乐”,包含音乐、诗歌、舞蹈,及说唱相结合的样式,是祀教的重要内容,乃古礼的重要组成之一。《乐记·乐化篇》: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勿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乐”的其基本特征是“和”。“和”本指音素上的和谐关系。《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荀子·乐论》、《礼记·乐记》都曾说明了这点: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老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也。
礼与乐相配合,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社会、国家、家庭、个体全面的协合的境界,从礼的角度讲是“大顺”,从乐的角度讲是“大和”。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进入文明社会的独特创造,它贯穿三代,源远流长。
二、三代礼乐文化的内涵
根据学者的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在走向成熟时,即逐渐形成能够与其它文化区别的特征前,一般都会经历一个基本相同的阶段,这就是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理性化文化的发展路径。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就符合这种规律。中国文化在西周慢慢定型,拥有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气质,达到了理性化的程度,或者说孕育出了普遍意义上人文的、理性的精神,即礼乐文化。
关于夏以前文化性质的研究,因为文字资料的缺乏,所得出的结论都带有一定的推测性。许多学者都认同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巫术,得出这样的论断是基于对大量现存的相对原始民族的调查和研究。但研究商代的文化时,因为有许多卜辞这类相对可靠的研究资料,从中显示出了多神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这与巫术文化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从祭祀文化发展到礼乐文化,这其中所蕴含的进步意义更为明显。因为在礼乐文化这个阶段,人这一因素已经非常重要,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为甚至已经可以左右天的意志了,《尚书·泰誓》曾有记载:“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以看出,根据文化的发展,西周礼乐文化的出现是文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三代礼乐文化的发展极致时期是在西周,这个有周公“制礼作乐”为佐证。“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礼记·礼器》),所以,三代礼乐文化是有着其内在的一致性贯通和性,它们之间损益增删、相因沿革。礼乐文化的实质其实就在于礼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它的实现不由强制,乐在其中处于辅助地位,通过教化来实现。
r>
三、三代礼乐文化的美学意义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三代在漫长的时间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文明体系,不仅成为了中国后世庞大的思维体系最原始的生长点,其文明特征也成为了中华文明后续发展的基调与导向。
关于中国的礼文化,在三代以上,还是混而为一的统一整体。但在“礼崩乐坏”的形势下,产生了形式与内容(即礼仪与礼义)两者的的分离。儒学的产生正是因为这点。晚清闰镇衍在其《六典通考序》中说:“由三代以上,治与道出于一。由三代以下,治与道出于二。”这里“治”是指建立、维护社会秩序的所有制度和行为规范,“道”是指蕴含里面的价值系统(也就是道统)。因为中国文化整体特征就是礼,“治”即礼仪系统,“道”即礼义系统。三代以上与三代以下的区分,就在于形式与礼义内涵的不统一,而内涵不变的,可称之为“道”,在今天就是规律的意思。这里的“道”,因为是传承自上古一脉,也可称为“道统”。因此,儒学所说的道统(或者说价值系统),并不是儒家的首创,而是从中国的礼文化中继承发展出来的。
劳承万在《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中,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是儒家哲学建构庞大体系的纲领”,而禅道两家,虽然没有“礼”的具体、系统的内容,但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却不能脱离心性之“乐”。“诗—礼—乐”是一个渐次推进的有机整体,类似开端—发展—终成这样的模式,具有中国礼乐文化独特的生命力与独创性。简言之,中国人的真正心性之乐,都是由“诗”而兴发其性情,由“礼”而立稳其身,由“乐”而凝聚成性。“诗—礼—乐”的发展模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历程、人生态度、审美趣味。
三代礼乐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三代成熟的程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模式。第二,三代文化经过春秋、战国之际诸子对其基本精神的阐发和继承,对此后的文化的稳定特质的形成和保持起着核心的作用。重返文明源头,三代礼乐文化一直贯穿于后世治学为政的思想当中,将其作为中国远古从五帝到夏商周的特征,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建构了整体的框架,为其中的历史演化提供了特有的演化框架,一方面也为春秋以来的文化演变提供一种逻辑前提和文化背景。从美学角度,三代礼乐文化为中国古代美学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产生了许多极富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美学概念,成为中国美学的萌芽。如夏审美视域当中的有限与无限、审美境界中之“永恒”,商审美视域中的感官之美,周审美风尚中的流与变,周“文”之美,等等,都是其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三代礼乐文化因为丰富其独到、宏大而先生的文化内蕴,为中国古代的文化美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成为了其源头。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4.
[2]劳承万.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6.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上海:三联书店,1996:16.
古代文学的魅力范文2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法 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51
0 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关系作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虽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仍然是个冷门专业,被打上了“不好就业”“脱离生活”的标签,使得学生不太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同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为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认真地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当今高校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方面是因为该课程承担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将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使命,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当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关注由古至今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汉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容地研究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呈现着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都有其特有的演进历程,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没有像经济学一样提供了明确的一套理论,也不具备会计一样的记账准则,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它传承着我们古代先贤优秀的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每个人提供一丝久远但又格外珍贵的启发。而大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对此门课程总有“是否有用”的疑问,整个教学改革应引导学生理解该门课程的深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原本就是“无用之学”,然而“无用之学”有“大用”,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通过对历史上的众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还了解甚少的时候,教师仍需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对所学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有所明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动画、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组织专题并就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各式各样有趣的专题在学校内的宣传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增添魅力,既让课堂中的学生有成就感,也带动整个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热爱之情。
3 具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一名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1 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发挥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或者是给学生留下针对所讲内容或下次课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开始的时候,学生都要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课本。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有人物、事件的场景,可以选择再现古代文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所描述的场景,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创造新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课程所讲的内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情景再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3.3 演讲辩论法
演讲和辩论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度。演讲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种观点或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并锻炼学生人前演讲的勇气。所谓辩论法,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然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准备,并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例如就可以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进行辩论,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无性”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辩论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4 研究性教学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法,即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专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研究现阶段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现阶段该问题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集合所有学生的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这种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5 分类教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教学。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教学方式,即按照高校学生的年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每个年级学生的文学功底、知识面都不同,按分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 总结
古代文学的魅力范文3
笔者分散访谈了若干古代文学教师,包括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而从使用多媒体对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使用多媒体对教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多媒体教学对配套设施的综合要求较高,容易发生意外的教学情况。A教师举例说:在一次古代文学课上,我本来是用多媒体的,但讲解过程中屏幕突然不能显示。虽然技术维修人员及时赶来排除了故障,但整个教学进程被打乱,课堂气氛也被破坏。在多媒体技术未用于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之前,这种由现代视屏技术带来的高级麻烦是不会出现的。2.B教师表示,对多媒体介入古代文学课堂应持谨慎态度。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虽然内涵丰富,但本质朴素,笔墨书写、口耳相传是最好的传播方式。可是,古代文学教师在课堂上所面对的,是一些守着电视、电脑和手机显示屏长大的年轻学子,他们对多媒体教学显得更为习惯;这让我经常不得不违心地开展一些并无必要的多媒体教学。3.C教师是所在单位古代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负责人,他说出于工作需要,经常去听同行的专业课。他发现教师们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几种心态需要反省,如:(1)被迫用,似乎不用多媒体的古代文学课堂就缺乏现代性。(2)为省事用,将讲课内容在电脑里打出来,用U盘储存起来,一劳永逸;拿到课堂的屏幕上放一放、读一读,省掉了许多麻烦。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D教师认为,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以来,随着学生生活“电子化”趋势深化,听课学生在课前课后要求教师提供课件拷贝服务的情况越发多见。相应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断降低,他们可能觉得,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课件或讲稿,可以自我学习、应付考试,那么有否参与课堂,就不是很要紧的事。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关乎“国人心灵”的学科,不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是难以学好的。而多媒体教学,正在冲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这一要义。2.E教师觉得,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他总感到身旁那些机器对自己形成了心理干扰,教学的热情、演讲的欲望、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兴趣都会因此而消减。个人情绪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学生。他认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使用多媒体的课堂,学生显得沉闷压抑,稍微放开些,学生又显得浮泛。在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课堂气氛显得更自然、更和谐,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较好。3.F教师表示,就古代文学课堂而言,师生共同面对文本成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灵交流过程,是最核心的任务。相较于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但也增添了一些以光电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科技产品。师生如果想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完精神的教育过程,必须在意识深处淡化那些曾利用过的光电机器。他说根据观察,在使用多媒体的古代文学课堂上,光电机器始终是让人感到困扰的障碍,而学生对这些机器的干扰,也经常难以释怀。
二、中文学科其他专业教师相关意见述要
笔者安排了一个聚会,对若干其他专业的大学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包括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理论专业、古代汉语专业、外国文学专业的教师,同样从使用多媒体对教、学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使用多媒体对教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G教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基本上是记诵之学,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形成了口耳相传和笔墨书写的良好惯性。我觉得,理想的中国古代文学老师应该“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并能下笔生花、口若悬河的那种。古代文学课堂对于多媒体的依赖,使我感到这种优良的民族教育文化传统将面临危机。2.H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提升了现代大学课堂教学的高科技含量,使得教学活动高度程序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在掘发意志、通达人情,其基本指向是传达心灵体验。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类似于“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可能性诗意,而倾向于使教师变成传授古代文学知识的理性工具。3.I教师认为:我想,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与古代汉语课堂有相似的地方。当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会经常产生“古今悬隔”的文化不协调感。我的课堂经常使用繁体字,当这些繁体字呈现在课件里的时候,我看着看着,会产生一种滑稽感,还是一笔一划板书出来,心里感到踏实。4.J教师认为:汉语古代文学是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蕴涵着民族自信心。而多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代表着西方先进文明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利用多媒体从事教学时,难免会潜在地有着被西方文明征服的压抑感。而当他们向电脑输入文字时,那种笔画书写的传统会被破坏,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就难免受到负面影响。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K教师认为:以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环境,不致破坏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整体氛围。但如果多媒体被使用,根据我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课堂顿时就会出现古今杂糅、难以融合的不和谐气息,这对于学生接受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而言,可能不是个良好的信号。2.L教师认为:与文学理论课堂不同,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应该以作品为主,通过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直达作家心源”。这本来就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其间横亘着疏通文字、辩识误解歧解、语言无法传达等多重障碍。现在又来了一堆机器,这对于学生追求与古人“心通灵犀”而言,无疑是令人生厌的干扰因素。3.M教师认为:在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课堂上,如果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至少会产生两个明显的不良效果:第一、学生主要关注的对象是屏幕,而不是教师,这样教师通过修习中国古代文化而养成的素质和个性,就不容易得到重视。第二、铺展的光电屏幕刺激了学生的眼球,这使得他们的课堂阅读机会远超过手写,长期以降,将导致学生书写能力下降。4.N教师认为:当多媒体过滤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时,教师的个体形象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淡化,其知识权威身份也会部分地让位给机器。而且,多媒体被普遍使用的现象会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只是个别的知识领域,而多媒体则具有公共适用性,两相比较,自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魅力消退。现在有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古代文学课程,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三、中文专业学生意见述要
笔者分散采访了多位中文专业(包括师范类、对外汉语类和商务秘书类)的本科生,包括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若干,他们都上过《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笔者也是从使用多媒体对教、学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调查。使用多媒体对教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针对本科一年级课堂的看法:教材上说,从魏晋至南朝,文学史逐渐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我理解,所谓的“文”,就是用语言来华丽地装饰心灵。所以这一时期“说”、“辩”的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教师上到这一段时,似乎不必用多媒体。如果教师上魏晋文学课而经常用多媒体,就未得要领了。2.针对本科二年级课堂的看法:类似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情意深长的唐诗,有必要将文本展现在一个画有送别场面的多媒体屏幕上吗?这可能反映了,教师专业自信心不足,对文字的魅力不够放心,觉得应该用电子图画进行旁释。3.针对本科三年级课堂的看法:有些教师喜欢放一些根据古典剧本、小说翻拍的电影、古装剧甚至电视剧给学生看,或许他们以为这样课堂就生动了。但我们对此未必感激,反而可能有些生疑:教师是否在偷懒?4.四年级学生的整体反思:我们已经不再有古代文学基础课程了,在我们的印象里,多媒体教学让教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电脑与屏幕,教师在课堂上难得花些时间来瞧瞧我们。使用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意见大致包括:1.针对本科一年级课堂的看法:先秦文学作品中涉及到较多的名物,其中礼器尤其令人感到模糊。教师选择多媒体展示一下相关的实物图片,对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实物展示过多,学生是否会感到,这似乎是历史课、文物考古课,而不像是文学课。2.针对本科二年级课堂的看法:据说,多数宋词是可以唱的,比如李清照词。如果教师就根据这一点,配上卡拉OK厅里常用的伴奏带给笔者配乐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虽然听了乐曲后学生对《一剪梅》的婉约风格有了一些具体认识,但如果不够清醒的话,学生容易误解为这是宋代的曲子。如果学生足够清醒,就会敏锐地意识到该曲只是仿古作品,而回味李词的兴趣会因此大大降低。3.针对本科三年级课堂的看法:通过电影、古装剧甚至电视剧来学习古代小说与戏剧,也许比较适合于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文本,影视作品干扰了学生对文本的钟情,使之与文字、语言与文学书写不断疏远。4.四年级学生的整体反思:回顾一下,用多媒体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也许只是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轻松和方便了一些,其效果实际上未必比教师宣讲、笔者埋头记笔记更好。
四、对以上访谈意见的简要分析
对于以上访谈意见,笔者作以下四点分析:1.多媒体教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所呈现的负面影响,在其它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早在2004年,美国Educause应用研究中心在300所大学和几家公司的资助下展开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以研究高等教育的教学技术问题。调查的对象包括13所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内容也涉及到大学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问题,观测和访谈的结果是,大学生们认为,某些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师,比起原来将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其教学效果要差。[1]Educause应用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在上述“同行听课意见”、“其它专业教师的看法”和“听课学生意见”中也可以得到明确印证。这说明,多媒体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是高等教育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教授者没有必要为此感到特别焦虑。2.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是新事物成长必然的经历。按照教育界专业人士的界定,近年来盛行的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投影仪等设备,将图形、图像、声音、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直观、生动、优美的静、动画面或声音展示给学生,为教师的讲解提供更为便捷的辅助的教学方式。[2]但是,复杂的机器设备和光电组合形成的眩目图景,对于以“口耳相传”、“笔墨书写”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传承系统而言,其必要性何在,至今仍然不能明了。正如“同行听课意见”、“其它专业教师的看法”和“学生听课意见”所述,多媒体教学正在解构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教学主体的不适应性,包括教师对以往教学方式的留恋、学生对新技术背景下教学效果的质疑,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重要变化。可能,多媒体的复合性之于文本、文字的单纯性,是破坏的力量,作为一种推广未久的课堂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负面影响也许会长期存在。3.从教人员乐于守成的文化立场,增加了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关于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效果普遍出现负面影响的原因,美国Educause中心研究报告指出,“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技术。”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不精通,这也同样是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同行意见”、“学生意见”中都有完整而明确的反映。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能够感受到,比起其它专业的高校教师,中国古代文学的同行对多媒体教学似乎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抵触情绪,这导致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太情愿去深入钻研多媒体教学技术。我经常听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同行抱怨说,他们在遇到多媒体教学故障时,是如何地手足无措。而从“同行意见”和“中文学科其它专业教师意见”所反映的情况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同行对多媒体教学的抵触情绪,似乎还隐约地透露出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立场。从业教师的文化认同感不强,这导致多媒体教学对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应有的一些优势难以发挥。4.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与其课程属性有关。正如业内人士所周知的,中国古代文学是关乎情感与心灵体验的学科,其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心”、“志”、“情”、“意”诸端,而理想的大学古代文学课堂,应是师生通过相互交流,理解和贴近古人心灵世界的教学空间。这正如其它专业教师所认为的,“才气充盈”和“诗意空间”应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关键要素。但多媒体教学却对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形成了“PPT骚扰”:在“同行意见”中,有教师抱怨“机器”对自己的心灵形成干扰;在“中文学科其它专业教师意见”中,也有教师认为堆积在讲台上的“设备”使师生达成“心有灵犀”的期望变得苍白可笑;在“学生意见”中,学习者批评多媒体教学崇尚声像文化的倾向,正在吞噬他们对文字和文本的固有感情。就中国古代文学课堂而言,多媒体教学在形式上显得过于张扬,而情感心灵等内容实质被光电环境挤压,导致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教学原则被打破。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助长了屏幕文化和便捷主义在大学课堂流行,而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特征和固有的人文精神正被不断消解。
五、相关建议
古代文学的魅力范文4
关键词:古代文学 多媒体 运用 思考
一、古代文学课运用多媒体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量大、视听效果丰富多彩
从配合教学显示效果来看,多媒体课件比传统教学法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因此,多数院校都在尝试把各科由原来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课,实为集文学艺术为一体,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的课程。因它有文言文表达、文字艰涩、口头传授不易理解的特点,需教师用一定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这一过程是大多是口授加大量板书完成的,费时费功。一旦将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首先会大幅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其次节省大量板书所耗时间。特别是在介绍作品背景知识方面,多媒体课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多样功能。凡古代文学史上涉及到的文化建筑遗迹、佛道神像、书法真迹、美术作品、塑像形状、地理版图、综合图表,甚至舞台戏剧中生、旦、净、末等角色形象,电影动画片段等等。
那些难用语言和板书解决的难题,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里均可得到生动直观的演示。例如在讲《项羽本纪》时,要想全面分析理解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就必须清楚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突围及乌江自刎等几次主要能显示项羽功业盛衰事迹的战争过程。我在用课件展示图像画面时,以时而高昂、气势磅礴,时而沉闷、呜咽悲壮的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作背景音乐衬托,依故事情节配合简要的文字提纲,依次出现项羽、刘邦、张良、范曾等人物图像,同时显示几次作战路线的地理图,最终营造出项羽兵困垓下,突围无望时与虞姬对舞悲歌的画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霸王别姬的剧照中,学生能深深地感受到英雄末路时,项羽内心的悲壮和生死相依的感情。由此,项羽这位盖世英雄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来。
教学实践证实,当多媒体课件将古代文学所揭示的距今几千年的远古科学及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当幅幅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激荡着学生的视听神经时,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优势,将文学知识与艺术鉴赏交相辉映,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升华,更能凸显古代文学课所特有的潜在的艺术审美特性,这不仅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也使学生产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课堂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虽然都是在原教案、教学思路基础上对作家作品不同角度的个性化诠释,但对作品本身的这种情景创设与再加工,却真实地透露出教师对作家作品的独特理解,凸显着教师对作品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督促教师翻阅大量相关书籍,提高教学视野。
(二)课件应用所受条件限制颇多
作为辅教学工具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虽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特定的优势,但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首先在授课教师方面就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几乎到了非多媒体不用的状况,甚至多到以课件代替教师讲授的程度,更甚者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设计课件面画的漂亮、新奇、动感上,几乎忘记了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但其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辅助手段成了主要教学手段,教师成了课堂上课件放映员,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以独具人格魅力的语言、手势、神态、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幕。整节课学生只看银幕,老师则只忙操作。如此缺少老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下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古代文学作品因内涵丰富,对它的阐释与理解,自然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并非绝对正确、无可非议的唯一。优秀的课件往往能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但优秀课件的制作必将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况且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制作技术的缺乏,许多教师根本不能亲自制作。倘若找计算机专职人员代为制作,非但阻碍了教学思想的灵活映射,更无法充分展现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发挥,也就丧失了课件的功能优势。同时,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式,则又会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倘若再有放映操作时的失误等意外事情,其效果就更不容乐观。课件制作水平的无能保证,而强烈的视听效果却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感性认识,这非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功能,还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甚至导致对作品的错误理解。
二、多媒体课件在古代文学课中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综合考虑,突显科学性
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征和使用软件类型来设计。课件的设计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多媒体效果,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古代文学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典型、精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讲授与演示,合理搭配
古代文学的魅力范文5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当代教育
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古代文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其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拓宽知识面,更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唤醒国人对中华民族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坚守理想信念,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期以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古代文学教育成为培养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渠道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联系现代教学理念的纽带。
一、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概念、范畴体系来理解和形容这个世界,客观地解释和看待事物的发展秩序,那么文学则是以情感的方式,用人类的主观情绪观察到的形象去表达、描述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一本科学著作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项事物,以及人类活动规律,而文学著作则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从理性及感性的角度帮助其全面地认知世界。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一)关注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西方古代文学多用虔诚、崇拜的心态表达对天堂、神明的向往和敬意,但中国古代文学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人间而非天堂。虽然佛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综合而言,其对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影响是有限的。古代士大夫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世,而不是地狱、天上等虚幻的事物,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高度统一的入世思想。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精神的代表人物,以唐诗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就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表现了其洒脱自信甚至是自负的张扬个性,也表达了怀才不遇、极度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情感,充分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杜甫则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表现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的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王维则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诗句以充满意趣和禅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都借用诗来表现现实世界,又进而抒发自身的豪情壮志及忧虑愤懑、超脱世外的情感,聊以慰藉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踌躇满志、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无论哪个时代,即使昏君在位、佞臣当道,也没能抵挡住中国士大夫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抒发自身满腔热血的脚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使踌躇满志、坚韧不屈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忠如岳飞,智如诸葛亮,勇如荆轲,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名将数不胜数,文化造诣极高者也多如牛毛,楚国屈原可谓是其中的翘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塑造了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刚健有为、宁死不屈的经典士大夫形象,展现了士大夫无所畏惧,勇于前行的进取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墨客都有一腔报国志,或满腹才情,但明君不可求,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踪迹,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尤为坎坷,如杜甫、比干、王安石、李商隐、袁崇焕、左宗棠等,其中许多都既是文人,又兼有政客、将领的多重身份。他们的诗歌、文章或透露着不得志的郁郁寡欢,或表达着对报国无路及对现实感到困惑的苦闷,但也有大量催人奋进的内容,展现出其倔强不屈、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三)以“和”为贵与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秉承以和为贵,例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和谐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指引着人们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中庸”的思想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极大,孔子本人就提倡“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较好地体现了“君子之风”。古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文人对现实的不满,但古代文学创作讲求“言情而得情之正”,故而在表达个人情绪时能够合理地掌握“度”,既偏重抒情,又使言语合乎礼仪,多遵循“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创作原则,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学平和、有礼、偏重理性的人文精神。
二、古代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升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利用中国千百年来人类活动遗留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智慧精神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思维,帮助其建立更为完善的观念体系和人格,引导其欣赏古文化的美,寻找并理解爱的真谛,才能促使人们找到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者说人格的养成方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全面发展在新社会中的实现方式之一。古代文学应用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对于还没有完全建立观念体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寻找到精神层面的慰藉,也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无疑为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且古代文学中的韵律美、自然美、人情美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染,又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利渠道。
三、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措施
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较好的留传和保存,但其中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完全地被当代人领会和吸收,且古代文学的表述方式、情感甚至文字的呈现方式等都与现代有较大的不同,要想利用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必须加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肯定与突显古代文学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价值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都会对古代文学教育造成一定影响,为传播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设立了较多障碍。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传播文学内涵提供了契机。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但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又是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在充分肯定古代文学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古代文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和巩固古代文学的地位,为实现其教学价值奠定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准确意识到古代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提高古代文学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定期邀请优秀讲师以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及精神内涵为主题开展公开讲座,以各项实际活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准确选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不仅仅是时间原因,也是对社会发展形态、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时代界定。教学者必须意识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学并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只能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加深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例如,“程朱理学”虽是由儒家学说发展而来的,但我们不可忽视其局限性及它给当时社会甚至现代带来的危害。“程朱理学”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教师应细致分析其发展背景及相关历史,避免在没有深入研究其主要思想的前提下向学生灌输相关观念,产生与教育相悖的结果。教师要明确分析当前的人文诉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而深度挖掘古代文学的内涵,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或诸如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将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素养。即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诞生的文学形式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精神,在不同时代也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教学者应在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准确选取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部分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方能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向关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相对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中丰富的文学辞藻、文学形式及生动鲜活的人物事例体现着不同的人文精神。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尤其是接触、吸收古代文学中对提升人文素质有益的内容,高校及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应充分带领学生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古代文学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内涵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度,从而在加深对古代文学认知的同时找到其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进行宣传扩散,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
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质量都是决定古代文学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重要条件,但这些不可控因素并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其情感宣泄的适度和表现方式的多元化、简约化,以及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堪称世界瑰宝,值得教师不断去钻研。所以,教师应不断创新、变革古代文学教学,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教育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宏.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教育,2010,(3):15-18.
[2]常效东.关于大学古代文学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79-180.
古代文学的魅力范文6
关键词:课堂文化 文化冲突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05-02
作者简介:刘群(1967―),辽宁抚顺人,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高校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等课程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末期以来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作为高校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受各自思想观念、身心特征、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吸纳了不同的文化内容,由此产生了师生间文化选择上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课堂文化冲突。如何消解课堂文化冲突呢?笔者认为还是要从课堂教学本身出发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孔尚任《桃花扇》教学为例,具体阐释课堂文化冲突背景下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要完成的三重任务。
一、课堂文化冲突现象及其表现
古代文学教学课堂文化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之间思想、行为、精神的互动,即“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组织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 [1]之间合理而有序的互动。当课堂文化诸要素之间产生矛盾、异动的时候,就形成了课堂文化冲突。“课堂中教师、学生、社会文化在文化的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课堂文化冲突的内源性基础,构成了冲突的可能和条件。” [2]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课堂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
一是师生文化选择不同。教师群体自觉地接受和传递优秀民族文化,比如《桃花扇》作者在人物体系中负载的深沉的历史情怀、深刻的反思精神、热切的救世愿望等。而学生群体则更易于接受流行文化的诸多理念,受时下影视文化的影响,他们主要关注“离合之情”这一线索表现的内容。二是师生文化择取方式的差异。教师希望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经典作品获得精神的提升和审美的陶冶,获得人生经验和感悟,从而获得长久的审美体验。学生们则觉得与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距离,阅读有障碍,他们普遍乐于接受图画、影像、动漫等表达方式。三是课堂功效期待的不同。学生重视那些与他们就业、升学等现实利益有直接关系的课程,这与教师期待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理解力、对文化的继承和反思能力形成错位。
课堂文化冲突对教学的不良影响是显著的。一方面冲突使学生们产生了消极情绪,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神色意趣等或冷漠忽视,或抵触排斥,阻碍了教学环节的顺利推进,并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冲突疏离了师生关系,导致师生之间在教学层面互不信任,难以顺畅沟通。基于此,本文重新审视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手段,以期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使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获得应有的效果。
二、课堂文化冲突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三重任务
(一)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系统的建立
具备较为完善的传统文化知识系统是学生与古代文化建立联系的先决条件,也是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础性任务。教师首先要正视文化差异、尊重多元文化形态,其次要在教学手段上予以更新与调适。就《桃花扇》教学而言,从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入手,通过播放电影《桃花扇》片段先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然后将侯方域、李香君、柳敬亭等历史人物文献史料及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字典故知识、戏剧知识介绍给学生;再细读作品原文。这一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障碍,初步消除造成文化冲突的内在因素。
(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系统的形成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评鉴赏能力。尽管师生课堂文化冲突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课堂文化冲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沟通,“冲突造成了一种部分或全部不受规则或规范约束的环境,同时它也作为一种催化剂,促进新规则和新规范的建立。” [3] (P.109 )解决古代戏剧作品教学课堂文化冲突同样需要建立新规则和新规范,那就是师生关系的根本转变,也就是哲学家布贝尔所倡导的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 [4]。近年来关于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成果丰厚,但在教学实践中多表现为增加课堂互动、调动学生情绪、促使学生更多参与各个教学环节,仍然未能实现师生精神成果的“和而不同”式的展现。为此,我们尝试在教学中按照学习能力系统的形成规律设计了一整套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一是归纳整理能力的训练,包括撰写全剧故事梗概,撰写李香君、侯方域、柳敬亭、苏昆生、左良玉等戏剧人物小传,编辑曲辞名句、名段等。二是论辩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讨论的论题,论题主要针对《桃花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结构等;然后分组讨论,形成小组讨论纪要,由各组长陈述。从查阅材料,到书写文稿,再到发言讲解,经过这一过程,引领学生完全进入《桃花扇》的艺术世界,消除学生与古代戏剧作品的隔阂,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课堂文化冲突,实现完善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促进学生审美感悟系统的完善
审美教育是文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除了完成上述两重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构建一个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教学境界,即课堂教学中围绕经典文学作品的人物美、语词美、意境美而达成的师生间情感互动、心神交汇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促进学生审美感悟系统的完善,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批判能力。《桃花扇》中那象征李香君“桃花薄命,扇底飘零”凄苦身世和爱情悲剧乃至更深层隐喻“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的桃花意象,那种由“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引发的渔樵闲话和人生虚幻之感,那些以龙颌之珠般的“宫扇”穿插于“如龙之笔”的巧妙结构,都极具审美魅力,为我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资源。
上述三重任务相互关联、细致紧密、依次递进,教师课堂讲授、点拨与学生的课外训练相结合,有效解决了课堂文化冲突,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J].东北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王铁群,张世波.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J].教育科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