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程体系 变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2007(05) .
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2
本学期历史组的教研活动将以教学改革思想为指导,做好学校部署的教研活动,并指导、监督备课组活动。高三历史会考依然要为达标作贡献,因此抓好基础、确保合格率是高三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历史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历史思维习惯,更好的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为初三作准备;高三、初三复习任务艰巨,备课组需多加研讨,汲取有效信息以指导复习。初中其它年级历史教学也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加强教学教研。
二、活动目标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集合全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能力,群策群力尽力研讨优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带动新教师尽快融入教师行业,并加强新、老教师的磨合,互相取长补短;同时,探讨和解决课堂内、外遇到的新、难问题。
三、主要工作
1、研组活动定期每两周开展一次,并不定期地进行即时问题的解决。活动主要围绕学校部署的任务即时展开,并侧重教学方面的问题。组织好各级各类公开课和教学研讨,完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2、随着教学改革深入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日益加强,教研组将共同探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鼓励本组成员进行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3、教研组还将着重探讨“二考”问题,初中历史中考争取上一新台阶、高三历史会考也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们将总结以往经验教训,除注意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加强信息的搜集和整合。
4、高三历史教学中,我们也将注意总结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提取有效信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3
把事实留给明天 海林夕
2010年恰逢日本平城迁都1300周年,日本政府陆续投入180亿美元复建平城宫,现在我们到奈良平城宫遗址所见的朱雀门和太极殿都是后来造的“新古董”。
平城宫复建之初遭到了很多人反对,人们认为保留遗迹更好。当时负责人解释说:“重要的不是‘存’还是‘建’,而是我们铭记着历史。现在我们认为重建更有利于古建筑的整体保护和旅游的开发。”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争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修。反对者认为残垣断壁能更好地警示国人,支持者认为重建能恢复往日荣光。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尤其近代遭受了难以抚平的伤害,更是一部血泪书。圆明园的“存”与“建”之争只能围绕一个疑问展开:“我们应当用什么方式来铭记历史呢?”
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十分重视历史课。美国各州也以立法形式规定中学阶段必须开设历史课,一般每周四到五课时。他们普遍认为,历史对于人的启蒙作用是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在中国,历史课都是不受重视的选修课。初中历史课大都是每周两课时,有时还常被语、数、外主科挤占。
当争论圆明园“存”与“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好好想想历史的纪念、传承到底是依靠什么?当大多数人对国家的历史都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我们又如何铭记历史?难道圆明园仅存的残垣断壁可以传承历史?而我们努力修复圆明园就能够恢复往日的荣光吗?显然,铭记历史和圆明园是否是残垣断壁关系不大。如果我们历史都没学好,那片废墟仅仅是废墟而已;而用金钱来恢复一个民族的往日荣光、自信,也是极其浅薄和幼稚的想法,毕竟我们需要从过去的历史、未来的发展中,找到民族现在真正的尊严。
正如平城宫修建负责人的另一句话:“房子可以重建,历史也自然能重演。”不管圆明园最后怎么样,我们都应当增加历史的教育和学习。以史为镜,我们要留给明天的是事实,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4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131-01
历史新教材在全国早已全面推行,在四川也已经实行了两年,从明年开始,四川的高考命题将完全以新教材为依托。如何适应新教材下的高考,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摆在全体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有必要弄清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这此些变化,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又应发生怎样的改变?
从课程目标上讲,过去的历史教材因为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结果导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死记硬背,在大家的心目中,历史是属于典型的“背多分”,不存在什么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比较能力、归纳能力等等。因为知识太过于庞杂,学习的过程太过于无趣,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历史的教学也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历史学的社会地位也受到极大的挑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的历史教材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作出了重大的改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
从课程体系上讲,过去的旧教材中,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把相关时期的某些内容编排在一起,这虽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部分内容时,对该部分的内容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学完了整个历史之后,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却不能有效地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能对相关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此,新教材在课程体系上也作出的重大的变化:一是设置学习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二是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新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的第二个重大变革,即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种专题的形式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又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三是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既让学生能形成基本的历史素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初中历史选修课范文6
一、高、初中使用教材的差异
2000―2008年,浙江省与全国其他一些省区一起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统一使用考试中心的试卷,其他省区初中有两年比较正规的区域地理教学,而浙江省使用综合教材《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其中涉及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大约是一年左右。
教材的差异牵涉教师的差异和教法的差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由历史、政治、地理等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因为各专业教育思想的差异性,历史与社会课的教法不一样,非地理专业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缺乏地理“区域性”意识。再加上地球与经纬度等相关“定位”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是由科学课程来完成的,区域地理学习中需要的基本空间概念及方法很难在科学课程中真正落实。
二、考试指挥棒没有用好
毋庸置疑,考试是我们现实社会最重要的评价方式。学生学得好不好,考一考就知道,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在地理部分结业阶段没有比较正规的考试,有许多内容因为不考就不教了(至少杭州市区是这样的)。区域地理教学处于弱势状态,学生没有基本地理概念,没有练好读图、用图的“童子功”。
2009年6月的高考,浙江省开始使用自己命题的文科综合试卷,在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考试大纲》中关于考试范围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要求是这样阐述的:“……以及浙江省义务教育中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以此《考试大纲》为准,浙江省文科综合考试中区域地理的要求会下降,会顾及浙江省初中阶段区域地理教学知识、能力薄弱的客观现实。但实际情况是,浙江省自己出的文科综合卷考了较多的区域地理内容,有些内容还属于识记地图层次的考题。
例1:2010年高考第5题(图略)
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例2:2013年高考第36题(材料、图略)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 。
两个区域具体的棉花生产状况相比较,这不是考农业!在考查区域地理,需要对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地区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例3:2014年高考第7题(图略,图中注有106°和106.5°)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
7.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砂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该题表面上看是考核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但实际上必须明确记住黄河各地位置,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属于考核区域地理中识记地图层次的要求。
例4:2014年高考第37题(材料略)
(3)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准静止锋的概念在2007年湘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的教材中没有任何叙述,在2000年以前的人教版《中国地理》及高中课本《地理》中有昆明准静止锋内容,这是地形原因形成的准静止锋,具有区域特殊性,是深层次考核区域地理。
综上所列试题,文科综合中的地理高考还是按照20世纪80年代的课本使用惯性运行着,课程改革及课本更换只是在原有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在高考指挥棒下,浙江各地区的统考、联考都加入很多区域地理考试内容,因为高中地理教师们不知道区域地理教学的边界在哪里。
三、规则制订者很任性
最近关于2017年高考改革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已经,富有地理学理性特征的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从基础要求中删除,发展要求中还保留。在必修Ⅲ的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选考内容中加入三节“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和认识国家”的区域地理内容,区域地理比例明显增加,这又是什么信号?浙江省的新高考规则制订者重视区域地理,高中地理教学重视“地”,而轻视“理”!在试行新高考方案的2013―2014年高一地理教学中,三节“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和认识国家”内容没有配套的教材,湘教版的必修教材没有为此作任何改动,浙江省的地理教师们自己编印材料,应对学业水平考试!
四、应对策略
教师之所以有区域地理教学之惑,其实是对新高考和新课改有所期待!希望有明确的区域地理考试纲要及比较正规的区域地理教材等,以便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面对错综复杂的状况,总结前面几年我们应对高考的经验和心态,可以有以下应对策略。
(一)系统学习区域地理
系统学习区域地理很有必要,虽然“八股式”的区域地理教学方式常常受到批判,但这是建立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必要方式。一些地理原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需要展开一定的空间加以演绎,这就需要系统地学习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教学还教会学生运用地图扩展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地理思维的逻辑起点。
例如:杭州市2014年二模考试37题
(1)七月中下旬,沿318国道驱车进藏途经A、B、C、D四路段时,能看到油菜花盛开的是 、
。
题目的原意是考核在已知A(长江中下游)地区3月油菜花开的情况下推测:由于垂直地带性变化,在7月青藏高原油菜花才开,结果学生的G分点是他们不知道杭州3月份大片大片开着的黄色花是油菜花!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常忽视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如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的分布,把这些当作识记层面的知识一带而过。其实我国商品棉基地的南疆、冀中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布局条件是不一样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中国及世界主要棉花分布区作比较,才能对棉花布局条件作出正确的判断。地理原理在区域中的表现,通常会因为区域的差异而呈现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区域农作物布局的主导因素会有所不同。所以,有些地理知识需要借助于区域进行整合。
这几年在应对高考过程中,浙江各地都在选用某种版本的区域地理教材,早期的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区域地理教程》,近年我校使用的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的《区域地理》,不同程度弥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欠缺。在新一轮高考中,区域地理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让有这种爱好和需要的学生选择学习。
(二)用好必修课程中的区域地理素材
解读课程标准及现有的必修教材,都含有丰富的区域地理学习内容,如洋流分布、气候类型、自然环境差异性等。尤其必修Ⅲ的《课标》中常以“以某区域为例”揭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见表1分析)。
在必修教材使用过程中,要随时给学生补充区域地理内容,有些内容的教学不补还不行!如必修Ⅱ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文活动部分有许多区域农业布局状况(古巴的甘蔗、天山的冬夏牧场等)让学生判断影响因素,这些判断必须给学生提供区域地理背景,学生才能作出判断。
(三)借题发挥 有效利用试题资源
自2009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卷自己命题以来,第36、37两道主观题占据地理卷面分主要部分(56分)。在文综主观题中蕴含丰富的区域地理教学内容。浙江省以外的全国各省区卷也基本是这样的试卷结构,每年全国高考文综卷有12套之多,这些高考试题经过出题组成员精心打磨,其设问和参考答案都很好,是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可靠又实在的教学资源。根据需要再借题发挥,延伸拓展某些知识点也是比较方便的。
另外,当年其他地区的统考、联考卷也是非常好的试题资源,借它山之石,适当选择,合理训练。
(四)有序组织好各次高三月考
考试是学习,是一种紧张状态下的学习,因为紧张,所以考过的题目及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印象深刻。有序组织各次月考,适当补充区域地理内容,将整个复习内容展开一个基本面,使学生吃透各区域的内容。例如关于中国地理的内容,这次考试考东北地区,下一次就考青藏地区。在考前告知学生:“本次月考……请同学重点关注……。”每次月考有不同的重点区域。了解统考、联考已经考过哪些区域,还有哪些区域我们应该要掌握的。
(五)落实整固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