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1
关键词:汉字;战争;思想;军事术语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2—04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祀”就是古代的祭祀活动,“戎”就是军事活动。可见在古时候,军事活动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也可以从现今出土的甲骨文得到印证,大部分的甲骨文内容都是围绕祭祀和战争的。
战争既然对先民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战争中的一些信息也会渗透到先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是记录先民生活的重要工具,那么从古文字的字形中我们也可以探索到一些古代战争的文化信息。
一、汉字与古代军事战争思想
在生产极为落后的上古时期,生产单位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氏族公社,人民都生活在相互协作紧密的群体之中,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难免不起摩擦,从繁体的斗字可以形象地看到两个人相互厮打的场面。甲骨文中“斗”字作 [XCz1.TIF;%50%50,XQ],左右两个符号代表两个人,一副怒发冲冠,徒手相搏的样子。叶玉森认:“古斗字像怒发相搏形。”字形中可以看出在“斗”字产生的时代,人与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矛盾并不十分尖锐,打斗中并不使用器械,一般也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随着部落经济的进一步地发展,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和创造,部落间的矛盾也进一步的激化和升级,用于战斗的工具也就应运而生,从此就出现了武器。从“战”字的字形来看,它是由两个部件构成的,繁体的战作“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它是一个形声字,“單”表音,“戈”表意义。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准确性,“單”字不仅仅是表音部件那么简单,他与“战”字本身的意义十分密切,在甲古文中“單”字作等几种字形,从字形上看是一个捆绑着石块的树杈,这很有可能是狩猎时使用的一种防卫型工具,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战斗时很可能就是一种防卫型武器。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经典谓之干…。所以扞身蔽目。用扞身,故谓之干。”由此可见,“干”就是一种防卫器械。春秋时期的一个钟上铸有“攻占无敌”的铭文。其中的“战”就写作,其中的“攻”和“战”应当理解为一对反义词,即进攻和防卫。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战争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专门用于战场上格斗使用的武器,戈是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攻击性武器,所以“干”和“戈”结合,有攻有防,才形成了“战”的本意。可以说“战”字的出现时古代战争残酷性加剧的集中体现,群体之间的冲突已经不再停留在“斗”的水平,而是你死我活的杀戮。由此可以推断“战”字的出现应当晚于“斗”字。
关于“争”甲骨文中它是一个会意符号,左右两只手,中间一竖。意为两只手争夺某物,这其实是一个抽象意义,两只手既可以表示两个人,也可以表示两股势力,中间的一竖,更加的抽象,它有可能是具体的事物,如财物﹑配偶,也有可能是权力﹑地位等。《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争,引也。”,“引”就是拉弓紧张的一种状态,发生“争”这种状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资源相对缺少,而两种力量又势均力敌的时候。资源丰富,就不会去争夺了,力量相差悬殊也不会发生争斗。资源不足,两派又实力相差不大,人们就会为有限的资源而争,在“争”的同时可能会“斗”,甚至会因此而“战”。
一旦发生战争,参战的双方一般都是军队,“军”字在甲骨文中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是:“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从造字法角度来看,“军”字是一个会意字,即用兵车围起来。从这里我可以看到在古代军队在止宿时,为防止敌人的偷袭,往往用兵车围城圆围,启到类似于城墙的防御作用。《说文解字》中所说的“四千人为军。”古代军队大约是以军为单位围城一圈。因此军事编制单位便与保卫共用一字。《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文中“军”的意思就是包围,又此圆围乃军队止宿之圆围,故有引申出驻扎﹑营垒等意义。《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行军》:“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这里的“军”指的就是营垒。可见“军”在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直接指代军队。
二、汉字与古代军事术语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2
在古人关于时间段的概念中,最长的是“年”。年的概念最初源于庄稼成熟。年字甲骨文作,上部分像禾苗之形,下部分像人弯腰背负之形,用人背负禾苗来表示庄稼成熟而进行收获之意,又由庄稼一年一熟而引申为时间单位。到金文时字形稍有讹变,人与禾苗连接在一起,成为形。篆书又在人形上增加装饰性笔划,遂变为形。“年”字的构形突出反映了汉民族时间观念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与“年”表示相同时间段的还有“岁”,这是根据天象纪年,称为岁星纪年法。岁星即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的方法即为岁星纪年法。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观测到木星每年都要行经一个特定的区域,绕天一周需要12年。于是将木星绕天的区域分为12个星次,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运行至一个区域,这一年便记为“岁在××”,12年为一周期。由于木星具有纪年的功能,便将木星命名为“岁星”。“岁”的繁体作“”,甲骨文作,于省吾等人认为此即为斧钺之“”字,其中的两点或曰像斧钺上用于挂置的两个孔眼,或曰是斧钺上的文饰。“”甲骨文又作,左为形,右侧为由两个“止”字,其构意各家说法不一。这种写法在西周金文中成为主流,且布局更为整齐化,作、等。郭沫若在《金文丛考》中认为:“左右二圆点之象形文变为左右二止形之会意字,而字以成。是故本之异文,其用为木星之名者,乃第二段之演进。”后来又由木星之名引申指一年的时间。到篆文时由于“”“戌”形体相近,而“岁”的古音也与“戌”相近,在形声化趋势的影响下,“岁”字便以“戌”代替了“”,写作,成为“从步,戌声”的形声字。岁星纪年法在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岁在星纪”,《襄公三十年》有“岁在降娄”,都是以岁星纪年的例子。
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叶玉森等将甲骨文的释为“春”字,其字与“木”字形近,上部弯曲延展状表示树枝在春天抽条生长。其字或者在下面加,作。其中的即“日”,是形旁,突出表示春天跟太阳的关系。古《孝经》中“春”字都写为,与甲骨文形体相近。金文中树的形状发生变化,枝条延展张扬之形简作一条横线。为了突出植物生长的含义,又在甲骨文的形体之上增加一个形旁“”,作。小篆承接金文形体,上从,下从日,只是中间原来的枝条延展之形被拉长,变为“屯”形,作。《说文》将“春”训释为“推也”,即在春和日暖的时候万物都开始生长,也切合了“春”字在甲骨文中的造字意图。
“夏”字甲骨文作、,像蝉形。叶玉森在《殷墟书契前编集释》中认为,甲骨文卜辞中的蝉形被假借来表示夏天义,因为蝉是代表夏天到来的一种昆虫,听到蝉声便知道夏天已经到来。金文的“夏”字由蝉形演化为人形,作。蝉的头部及触角演化成为形,躯干部分由人形替代,蝉的四肢亦变作人的四肢。小篆整齐化作,成为头、身、手、足俱全的人形。《说文》将“夏”字解释为“中国之人也”,这是因为夏朝时夷狄开始入侵中原,为了与外族人相区别,从那时起将中原人称为夏人。《尚书•尧典》有“蛮夷猾夏”,其中的“夏”即指中原汉人。
和“夏”字类似,“秋”字甲骨文也为昆虫形,作,郭沫若等人认为是一只振翅鸣叫的蟋蟀形。由蟋蟀在秋天到来时鸣叫借以表示秋天。《诗经•豳风》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就是用蟋蟀的活动范围来表示时节变化。所以,甲骨文以蟋蟀的出现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后来,由于秋天庄稼收获后经常要焚烧,所以“秋”字便加上了部件“火”。到籀文时形体发生讹变,作。蟋蟀形讹为龟形,并另加义符“禾”,突出禾谷成熟之义,也兼读(jiāo)声。小篆又省去龟形,作。“秋”在文献中常用作庄稼成熟之义,如《尚书•盘庚》中有“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这进一步体现了汉民族的时间观念和农业的关系。
“冬”字甲骨文形体作、,戴家祥等认为此是“终”的本字,像丝线终端有绳结形,后引申而有冬季之义。金文将字形线条化,又在中间加了“日”形,作,从而突出其与太阳的关系。小篆又将义符由“日”换为“”,用结冰来作为冬天的象征。
古人对于时间的划分是十分细致的,不仅一年分为四季,在一月之内也确定了特定的时间点,如“朔”“晦”“望”等。每月的第一天叫“朔”,这一天月球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上见不到月光。“朔”字小篆作,从月,从。的甲骨文形体为,是一个倒立的人形。由倒立的人形和月结合起来,表示月相圆缺变化而带来的时间上的回环。我国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称为“朔日”,即初一,所以《说文》以“月一日始苏”解释“朔”字。古人很重视朔日,因为如果朔的日子定错,时序就会大乱。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告朔于庙。史官记事,遇事发生在朔日,也必须写明。如《书经•尧典》有“十月一日朔巡守”。连古代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都称为“易正朔”,可见朔日在古人时间观念中的重要性。
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这天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在地球上见不到月光。“晦”字甲骨文作同“每”,作。睡虎地秦简另加形旁“日”,作。《说文》对“晦”的解释是“月尽也”。那么,为什么表示“月尽”的字要加形旁“日”呢?其实,“晦”字原本表示的是“昼尽”,即日光昏暗不明。《尔雅•释言》:“晦,冥也。”《国语•鲁语》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诗经•郑风•风雨》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中的“晦”字都是日光昏暗的意思。由“昼尽”进而引申为一月的末尾,如《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左传•成公十六年》:“陈不违晦。”杜预注:“晦,月终,阴之尽。”
农历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这天是月亮最圆最美的时候,人们常常举首赏月。“望”字甲骨文作,下面的一横表示地面,中间为人形,合起来表示人登高之义,上部以夸张的方式突出人的眼睛,表示登高举目远望之义。金文另加“月”,作,突出望月之义。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作。小篆“望”的隶定字作“”,《说文》:“,月满与日相,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大意是说“”的构意是日月相望,如同臣朝君于廷。这种解释明显与“”的早期构形不符。问题的关键在于许慎对“”中的部件“臣”和“壬”理解有误。其中的“臣”是眼睛的变形,而不是表示大臣;“壬”是“挺立”之义,而不表示“朝廷”。后来,“”中的部件“臣”换成了声符“亡”,写作“望”,这样“望”字便由原来的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
除了对年、月的内部划分外,古人还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将日出时叫旦、朝。 “旦”字甲骨文作,上像日,下像地面,表示太阳从地面升起之义。金文将下部分填实,作;也有两部分相分离者,如,这与后来的“旦”字的结构已经十分接近。“朝”字甲骨文作、,表示日月同在草中,用日出林中而月未落表示早晨之义。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3
一、训话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渊源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融文、史、哲等多种学科知识为一体,以历代经典文献为主要依据,主要通过诵读、讲授等方式实现对文献文本的认知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思想的传递与文化的传承,实现“文”与“道”的统一。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教法与教学过程与训话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训话著作与古代语文教材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与“读经学经”融合在一起的。汉代设立五经博士,读经成为走入仕途的途径之一,读经教育与阅读教学形成合而为一的局面。作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语文教材,影响深远。“十三经”中《易》、《书》等著作本身已包含字词的训释等训话内容,被认为孕育训话萌芽;《尔雅》对古今异言、方言殊语、各种名物进行系统整理,是重要的汉语分类词典,本身即是训话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春秋三传”则是依据《春秋》所作的注疏。由此可见,作为古代语文教材的“十三经”与古代训话联系密切。
那么,为什么这些训话著作能够担负起充任语文教材的重任呢?首先,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些著作中宣扬的思想,与其想要通过文教控制思想意识形态、巩固封建统治的初衷直接吻合。其次,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科举是封建时代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提出的“通章句”、“文、注精熟”即是训话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顺利通过科举,学校和读书人自然就选择了将训话著作作为语文教材。统治者的宣扬与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学者围绕经书进行训话,方便后代学习。无论是对于汉语汉字的训释,还是对于古典文献的追溯,都在有意无意中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二)训话方法与古代语文教学方法
“以形说义”是训话学常用的一种方法,意即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所记录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这种方法也被直接应用于汉字识字教学,因为最早的汉字是根据字义来绘形的。以识字和写字为主要内容的启蒙阶段,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起始阶段,直接关系到此后的读写训练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川(P3)早在汉代,我国识字教学就总结出了“字源识字法”、“字义识字法”等教学经验。“字源识字法”是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的方法。训话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以六书条例对汉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说,是分析汉字结构特点的集大成之作,这也成为字源识字教学的权威依据。“其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明代李登编撰《正字千文》把字形相近的词编写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区分字形来记忆字体。
训话常用的考察古代社会的方法与语文教学也是相关的。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词和词义的发展都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玉”,本身是指一种有光泽、洁白的石头。但由于“玉”从远方传入,是罕见的东西,所以,“玉”被当做是珍宝,还被用于祭祀或者馈赠,贵族们以佩戴“玉”为一种风尚。“玉”从“美好的石头”发展为一切美好的物品的代表,有了“玉食”、“玉女”、“玉音”等说法,从本义发展出引申义。在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准确理解古典文献的旨意,也需要了解古代的礼仪、服装、器物、经济发展等社会状况。
(三)训话内容与古代语文教学过程
保存在注释书或训话专书中的训话内容主要是: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汉代儒师指导生徒读经的过程主要是:断句,正音正读,解释词语,解释全句及句群或全章的意义;指出正文的语法修辞特点,介绍与正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等。通过字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训话内容与教学过程二者在某些说法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例如“说明修辞手法”与“指出正文的语法修辞特点”:后者谈到“与正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前者虽没有明确指出,但我们稍具训话常识的人都知道考察古代社会本身就是训话的一种方法。因此,总体上看,训话内容与汉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代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文道统一”。古人认为“道”是根本的,“道”需要通过“文”来实现,人们通过“文”理解“道”。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古人指导学生阅读,主张讲解文章的名物、训话、句读、篇章,使学生充分理解其“文”,同时领会其“道”。元代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古人关于阅读教学的论述,也都与训话直接相关。从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即我国古代语文教学过程与训话内容一致性程度很高。训话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我们无法设想在中国古代,没有深厚的训话基础,如何胜任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的!
二、训话在当代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价值
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重要学术传统的训话,对于今日初中语文教育来说还有价值吗?价值何在?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的实践与实际出发。
(一)训话与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汉字学习
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各阶段识字写字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初中阶段识字写字提出了总体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左右”,“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等。一项对初中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表明,初中生汉字书写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经常写错别字,二是间架结构混乱,书写潦草,随心所欲。前者属于常识性问题,后者属于技能性问题。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而当前语文教育中的汉字主要是经过简化了的汉字,这些字笔画更为简单,但同时也简化掉了许多造字的理据,学生在认读和书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在初中汉字教学中,可以借鉴传统训话学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字形字义的训释,还原汉字的原生状态,让学生简单了解汉字变化的过程、汉字的造字理据。一是运用训话“以形求义”方法,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六书”中以“画成其物、随体洁屈”的象形字表示意义最为直接。训话中的形训,注重从汉字的形体探求本义。例如,“家”甲骨文作“很像房屋的样子,后来经过隶变和楷化,才有了今天“家”的写法;意义上,上半部分相当于房屋屋顶,下半部分则代表牲畜,反映了古人对“家”的理解。这样的解释,简单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汉字学习效果。二是运用训话“因声求义”方法,提高汉字学习效率。“因声求义”即是从汉字中析出“声符”,以同声符的字为训。例如“政,正也”,“痒者,养也”。汉字形声字占汉字的s0%以上,数量很大,学习时可以将声符或意符相同的一组字放在一起学习,批量识读,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顶、项、颈、颅、领”这些字都与“页”有关,而“页”的本义与头面有关,所以,以上几例也都有与“头部”相关的意思。三是引用训话知识解释汉字本义,有效避免错别字。例如“即”与“既”,左旁相同,读音相近,极易混淆。两个字都是会意字,“即”本义一个人面向食器靠近即将进食之状,故有靠近、即将、立即之义;“既”本义像一个人吃完饭扭头向后准备离开食器之状,故有完成、既已、既往等义。懂得了这些,就能区分“即使”与“既然”。将对于字义的训话融入教学,避免了某些模糊的认识或者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便于学生识记汉字,有利于学生正确进行识字写字。
(二)训话与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寻根溯源、精益求精的殿堂。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初中阶段古代诗文共计74篇,占该学段全部选文总数量的37. 56%,这些选文文辞精美,格调高雅,既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文辞与智慧,也彰显了古代优秀文化的魅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于阅读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也是7-9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之一。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文言文对于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
训话对初中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文言词汇的学习。古代词汇数量少,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传统训话学从书面语言的形义关系出发,总结出本义、引申义学说,这对于辨析多义词的意义系列、辨析同义词等都很有意义。比如,“兵”,从双手持斤,斤在古代是斧子,当武器用,其本义为武器,由武器可以引申出持武器的人(士兵)一众多士兵(军队)一动用军队(战争)一战争法则(兵法)。这样,“兵”的词际关系就清楚了,层层引申的5个义项构成了一个系列。这样的解释,前后联系,能有效改变词义分散学习的局面,方便学生学习。此外,训话学通过连文、变文、对文等推求词义的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义。二是辨别句读。古文在写作之初,大多是没有句读的。后世为了阅读方便,就标注了句读。但这些句读是否正确?运用训话知识,可以加以辨别。如《曹判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存在两种不同的句读意见。一种认为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种认为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两种意见,孰对孰错?李运富先生从传统训话学出发,通过考察古文献相关记载、古车制等认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第一种解释,“下视”,往下看,“下”为状语;“登轼”,登上轼板,站在轼上。登轼是古代军事上车站立的必备本领。这种解释符合客观事实和文情语境,是利用训话解决句读争议的有利例证,也为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三是解决课文注释中的模糊说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判论战》,文下注释有“败绩:大败”条目。但为什么“败绩”就是“大败”?课文并未说明。邯郸谆《三体石经》:凡循道而行谓之“迹”。如是,则车不能循道而行谓之“败绩”,“绩”应即“迹”字。春秋时代的战争以用兵车进行为主,因此,战争中兵车垮了是最大的败仗,是之谓“败绩”。如此,关于“败绩”的解释就通了。利用训话知识作出的解释,可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训话与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4
教师应当在充分掌控古代汉语课程特点和重点的基础上理清层次,列出纲目,将繁散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并通过多媒体技g手段,以更加直观、简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在整个讲授的过程中求全而不求细,系统地呈现课程的教学重点,使学生不仅看清“树木”,更要对整个“森林”有完整而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如在讲授《汉字的构造》这一通论时,为了让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发展演变等系列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说文解字叙》的初步学习将“小学”的相关知识点关联起来进行提纲挈领式法的串讲。“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即为汉字的起源;“《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即为汉字的构造;“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即为汉字的发展演变和古文字的重要价值。
二、做好学情调查分析,针对学习难点,注重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体现针对性。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教师应该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做调查分析,同时在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有意识地对他们的从业情况、学业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教学中更加因材施教。防止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浅尝辄止,基础薄弱者“知难而退”、主动放弃学习。如针对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联系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在讲授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时,教师可以把各种象形字的甲骨文或者金文形体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师书写古汉字的时间,提升课堂容量,而且这样的展示保留了古文字的本来面目,确保了象形文字的“原汁原味”,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个的鲜活的“ ”、“ ”、“ ”、“ ”(“龟”、“鱼”、“象”、“果”),一个个生动的“ ”、“ ”、“ ”、“ ”、“ ”、“ ”(“齿”、“眉”、“鼎”、“壶”、“车”、“册”)。
三、语言与文化相联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含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因此,在词义教学中,可以从古文字形出发,结合古代文化知识,梳理词义引申脉络,说明现今汉字组词造句的所以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缩影,把古字字形构意和古代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文字的理解。例如:“即”、“既”字形相似,用法和意义容易混淆,若能从古文字字形入手分析两个字的构意,区分两个字的用法和意义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为坐的人面对食器“豆”,本义为走近去吃东西;而“既”的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为吃罢,吃过。理解了两个字的本义,他们的其他义项自然会迎刃而解。
三、精要点拨,授之以渔,拓展教学内容。
由于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几乎一直处于准分离的状态,加之学生的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突出,古代汉语课程的课时是相当有限的,教师只有精要点拨,授之以渔,才能有效弥补因课时有限造成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厌食”和“消化不良”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学习古代汉语的必备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由国际汉办组织拍摄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该纪录片对学生了解汉字与汉文化以及古代汉语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需要强调的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古代汉语教学实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坚持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不误入“为技术而技术”的歧途。同时,要结合师生和教学实际,因时因地制宜,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提升古代汉语教学实效。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5
关键词:汉字;文化;渗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64-02
语言文字传承着人类多彩的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粹。在中华文化的传载过程中,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现今的许多老师,往往采用注音识字、集中识字以及随文识字等认字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认字量,割裂了汉字的内在文化,不能把字的音、形、义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语文,顾名思义,是语言与文字的结合体,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汉字教学中,不只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与形,更要注意到每个汉字背后特有的意义以及文化背景,把中国的汉字文化元素结合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感受我们祖国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识字过程中逐渐积淀汉字文化与中华文化。
1.在文化情境中进行汉字教学
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个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这说明了汉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李吉林老师说过,语文教学应以努力创设与文本相结合的情境,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的主动学习。由此可见,汉字教学也应当以汉字文化情境为依托,让学生在理解祖国文化的基础上,丰富语言,掌握汉字,发展思维,为学好汉语打下良好的根基。
我在教学二年级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时,出于学生对古代神话的背景以及相关知识了解得较少,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了《女娲补天》的视频,让学生深度感知了女娲作为人类伟大母亲的形象以及女娲所遭受到的苦难,再出现"苦难""遭受""腰酸背痛""发誓"等词语,这时学生在女娲补天的情境中,内心已经感知了女娲的劳苦以及伟大形象,进入到词语朗读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词语的含义。汉字的习得在这里已经与神话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了。
2.在识字教学中渗入文化
上识字课时,我们老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学到后面,表情变得越来越木讷,可见单纯地识字是多么地枯燥!因此,我们不能再按照传统的简单的识字方法,如果把识字与文化元素有效结合起来,把潜藏在文字中的相关文化知识和背景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识字中感受语言的无限乐趣,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情操、积淀文化,进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祭"()是由月、手和示这三个字符组成的。根据《说文解字》,古时的"月"指代"肉"的含义,"示"字原来是祭奠神灵的石制贡桌,呈"T"形,后来演变为"",从"示"()之字多与祭祀、祝寿有关。"祭"应解释为手里拿着肉在鬼神或祖先的牌位前陈设供品,祭奠神明,祈求降福。因此,我们再扩展到"祭"字有关的词语如"祭奠""祭祀"等,可以自然而然地把这些词语与供奉神灵,祈祷平安联系到一起,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这样,汉字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音形结合体,而是音形义相互结合的交错联系的汉字体系,并时刻散发着汉字文化的气息。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识字的趣味,也同时加深了对汉字的感知与理解,提高了学习汉字的效率,汉字不再是压在头顶的沉重的负担,而是与祖国文化相结合的有趣的乐园。
3.汉字形体与汉字文化相结合
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因其义而成其形,我们能够从中窥探出与所记事物相关的文化信息。对汉字本身形体中所具有的相关文化信息进行分析与了解,理解构成汉字的基本结构的"字符"的内在意义以及文化,有助于我们学习汉字。教师在教授汉字时,可向学生讲述常用的单个字符的意思。如:从"贝"()之字大部分与财富有关;"月"在古代是表示肉的意思,从"月"多是与人的身体有关,由此引申到与身体有关的汉字"腰"、"肚"、"膀"……如果学生理解了这些基本字符的内在含义,日后在遇到与该字符有关的汉字时,可以尝试着联系基本字符的含义来解释字义,进一步提高对汉字的辨认能力。
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大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符组合而成,这与单个字符所表示的意义还是有所区别。因此,单个字符的文化渗入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引导,是为由多个字符组合而成的组合式的汉字提供理解的基础。如:"步"是由两个字符构成的,这两个单一的字符分别指"足"()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后,指迈开步伐,一脚跟在一脚后面,即"步"的意义。再如"友"与"有",低年级的孩子经常会混淆了,"友"是指两只手紧靠在一起,手拉着手,彼此是好朋友;"有"是手下拿着一块肉(古代"月"字是"肉"的变形),意思是"富有"。这样,学生在理解基本字符的基础上,教师对汉字进行更深一步的剖析,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对汉字的掌握也更为牢固。
4.再现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6
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的。汉字在记载、传播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上,起了巨大作用――几千年来用汉字写成的典籍,数以万计,构成了我国和东方古代文化的宝库。汉字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约束方言分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极其复杂,方音差别很大。汉字不受古今音变的影n向,可以通古今。因为表意性的方块汉字是一种超方言性质的文字,有较大的适应性,尽管不同方言区的同一个字的读音不同,但表达的却是相同的意思,并不影响交际。汉字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特别是对东亚一些国家的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朝鲜、越南、日本等均是使用汉字的国家。可以说,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骄傲,
时代在进步,汉字也在随之不断地发展、演变,而对汉字的前途发展问题,清末开始,人们就提出了沿着拼音化的方向改造汉字的主张。以后,钱玄同、赵元任等人倡议采用罗马字母取代汉字书写国语,就是所谓的“国语罗马字运动”。解放以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汉字拼音化热潮。他们把汉字跟拉丁文字比较以后认为:汉字字数多,笔画复杂,声符不表音。义符不表义,难学、难写、难打印传输,与国际接轨差,是使中国停滞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汉字拼音化运动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有利于全国的信息交流。但是,它对减少识字记忆负担、缩短识字教育时间、促进普及识字教育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的。而它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的显著效果,至少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忽视了汉字文化发展的继承性。汉字拼音化的目的是利用汉语拼音,造出拼音文字。但文字的形成总是遵循“用字一造字一学字一检字”的系统程序,没有使用需求,人们就不会无缘无故地造字。中国汉字拒绝拼音化的原因,就是因为汉字造字法基本上与中国文化发展相适应,在我们发现音素之前,就已经创造了足够的文字。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这种丰富的汉字文化和文化的继承性制约着汉字的突变,同时配合历史的延续,不断完善着汉字系统。因而,试图在短短的一二百年时间内实现汉字拼音化,就会造成历史文化科学的断层。甚至可能导致民族的毁灭。
二是违背了语言文字应用的统一性。文字是语言的书面符号,汉字拼音化要改造汉字,同时就得改造汉语及其相应的语法。外国人废除象形文字,是因为象形文字无法表达他们的多音节语言,而且当时的象形造字法严重滞后于古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于是西方人只得利用音素,重新创造拼音文字,并逐渐形成因区别需要而夹带不发音哑字母的语言规律。而汉语却是一种以单音节为主的语种,拼音造字如果仅靠声韵相拼,只能产生1200个音节,所造出的拼音文字必然难以区别字义。因而,在汉语拼音造字尚未形成夹带哑字母的语言规律之前,汉字拼音化只能是天方夜潭。
因此,也有相当多的人对于汉字的拼音化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认为:汉字可以超方言使州,占用篇幅小,可以区别同音字;字形各有特征,容易辨认,无失读症:是维护中国统一,继承民族文化不可替代的工具。如对于汉字的第一个大罪状是难学难记。有人却证明,汉字可开发人的右脑,捉高人的智商,甚至有美国儿童借学习汉字来克服失读症的事例。说汉字太多,10万,13万,没有人能掌握得了,而事实却是,中国儿童只要学会2000-3000千汉字就可以看报看古典小说,而英国人至少要记3万,甚至7-9万单词才够一般使川。英义单渊数量已突破50万,将会增至100万以上……实际上两种义字各有自己的优缺点,随着符种汉字输入法的日益精进,汉字的电脑输入问题早已解决。现观汉字的缺点只有:一是表音不足,二是难于检索。已经用过部首、四角号码、拼音、笔面等,但还没有一利,简单有效的。至于优点,至少有以下两点:一是字形易辨。信息量大,阅读快;二是中文词本来就短,由简称能猜出原意。英文字本身就长,常需要用缩略语,而缩略语只能由26个字母组成,重复多,实难与原词建立联系。
其实,汉字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经过了长期的考验。识字的人在往在交际中虽听不懂话。但只要写出汉字来便能互相沟通。因为表意性质的汉字具有“超方言”的特点,既可以使汉语的书面语言在不同时期、不同方言之间起到交际作用,又可以对方言的分化起约束作用,从而使汉语的交际功能得以积极地发挥。如果汉字也像方言一样各具形态,那么各个方言区的人就不仅不能彼此听懂,而且不能彼此看懂,汉字也就失去其桥梁作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做到“书同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书面共同语的首次规范化。从此以后,尽管政治上有时分崩离析,但文化上始终保持一个传统。因此不管经过怎样的动乱,最后还是四海一家。可以说,中华民族早已血统混合,文化交融。这都是统一了的、规范化了的汉字在起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