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1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琬璐.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论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建构[J].黑龙江史志,2014(9):41-43.
[2]史哲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价值使命的双向思索[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1):24-26.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2
关键词:古代文学;十分美好;生长环境;结对相伴
一、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缩影。古代文学作品中描述的爱情故事至今读来仍是让人感动不已。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梧桐和凤凰是表达爱情的两种意象,两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意义十分丰富,因此,对文学作品中梧桐和凤凰意象的爱情意义展开探究,对我们进一步深层次的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梧桐、凤凰成为爱情意象的原因
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众多植物,而梧桐能够成为爱情意象的原因如下。首先,是因为梧桐树的外观十分美丽,树干高大笔直,树冠也非常广阔,到了夏季,枝叶茂盛,犹如一把巨大的碧绿色的伞,气势威武。其次,梧桐树在古代十分常见,并且梧桐树具有实用性。五六月份的梧桐子可以食用,秋日成熟的梧桐子还可以作为榨油的原料,梧桐树木可以制作古代的乐器,也可作为家具用材,梧桐木质特殊,在古代,其他树木若是采伐的时节不对,树木则会发生虫害灾害,木质下降,而梧桐树则不会被害虫侵蚀,且木质完好。其次,梧桐树喜暖向阳,多生长在地势高的地方,古人认为这表明梧桐厌恶阴寒,喜爱明亮和温暖,将梧桐看作是阳木,梧桐生长的环境与众不同,古人遂将其看作有异于群类的树木。最后,古代传说中,梧桐是雌雄异株的树木,即梧是雄性之树,桐是雌性之树,雄雌二树连根同气,生死相依。因此,古人在歌颂爱情时,就地取材,将梧桐看作是爱情的象征。例如,《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用梧桐和松柏象征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古人将梧桐与爱情相联系,同时,也将栖息在梧桐树上的鸟类拟人化,看作是结对相伴的爱人,如凤凰,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凤凰也成了表达爱情的意象,渐渐地,将梧桐与凤凰放在一起,变成复合意象,讴歌爱情。
三、运用梧桐和凤凰表达爱情的分类
(一)赞美坚贞的爱情
李白根据《陌上桑》的故事作诗《陌上桑》,诗中: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罗敷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她为了自己的爱人,不畏权势,也不被财富吸引,只一心一意爱着自己的爱人,就像蝉与生俱来的喜爱在碧绿的草丛中一样,就像凤凰天生喜欢栖息自梧桐树上一样。不仅凤凰深爱着梧桐,梧桐对凤凰的爱情也是情比金坚,从李商隐的《丹丘》中的“几对梧桐亿凤凰”可以看出在凤凰飞走后,梧桐树便静默不言,等着爱人凤凰的归来,李商隐借用梧桐和凤凰的复合意象,写出自己在爱人离开后的状态,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之情[1]。
(二)歌颂美好的爱情
元稹曾写道: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讲述了在庭院之中,有一位美女,身着薄雾般的轻衣缓缓走来,美女的身上有一个环形玉佩,随着美女的步伐在风中作响。诗句中的鸾也是凤凰的一种,诗句所要表达的是元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列仙传》记载,有一个男人名叫萧史,是秦穆公时期的人,萧史喜欢吹奏乐器萧,而秦穆公的女儿名叫弄玉,弄玉对萧史芳心暗许,于是,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萧史,结婚后,萧史每天都教自己的妻子吹箫,萧声动听,连凤凰都飞来聆听欣赏,许多年过去了,萧史和弄玉二人跟随凤凰飞升。在早晨天刚刚亮时,弄玉起床将窗帘卷起,欣赏外面的风景,发现梧桐树上栖息一只青色的凤凰,这只凤凰就是当年引领夫妇二人升天的凤凰,见证了夫妇二人美好的爱情故事[2]。
(三)表达悲伤的爱情
梧桐和凤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表达爱情的意象,不仅可以表达美好的爱情,歌颂男女矢志不渝的真情,也可以通过桐枯风去表达真心相爱的男女之间生离与死别的悲伤之情。如,天子时清不巡幸,只应鸾凤集梧桐。写出了宫中女子日夜期盼皇上的宠幸的心情,对宫中女子而言,皇上对自己的宠幸,就像是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一样,女子的渴望长期难以实现,自此陷入绝望,孤独终老,尽是悲伤之情[3]。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梧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成为爱情意象的四个原因,然后分析了凤凰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爱情的原因,并将古代作品中运用梧桐和凤凰两个意象表达的爱情进行了分类,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将其分为“赞美忠贞的爱情”、“歌颂美好的爱情”、“表达悲伤的爱情”三类。鉴于本人学识能力有限,此论文必然有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文学大家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胜.点点滴滴说“梧桐”——古典诗歌中梧桐意象简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08:61-62.
[2]刘人锋.古代文学中梧桐与凤凰意象的爱情意义[J].作家,2013,02:121-122.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3
笔者曾经加入过网络诗歌群,看到一些自称是中文系毕业的群友,写作出的“律诗”竟然不讲平仄,不讲押韵,也不讲对仗,不过是七言八句而已;同样,写作出的“词”也只是按某一词牌的句数和字数填写,根本不考虑平仄、押韵与对仗等要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可笑现象,与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失误是有极大关系的。在当下的中文系课程教学中,关于律诗与词的格律知识,属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显然诗词是文学,硬是将律诗与词的格律知识,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中剔出,容易导致学生顾此失彼,将本应综合一体的知识断为两截。这样的安排,也就难怪中文系培养出的学生在写作古诗词时闹出笑话了。鉴于当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内容上的偏颇,笔者认为,将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选与古代汉语部分内容重新整合,教师授课时也时常加入自己的研究心得,打破教条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大胆主动地学习乃至研究古代文学,对于提高中文系学生的古代文学修养,应是必需而切实有效的作法。
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便是教学方法了。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但目前许多学校为节省开支或过多开设选修课,压缩了古代文学课程的学时,这样,教师们按教材逐章讲授都讲不完,更不要说再根据不同线索进行串讲来组织复习了。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因课时减少的缘故,显得无法适应。但是,多数教师仍不放弃传统的按部就班的讲授方式,往往是讲到哪儿就算到哪儿,没讲完的就让学生自习。这种态度相当消极,学生多数都表示不满。为适应学校缩减课时的变革,承担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当配合当前市场要求,将古代文学的教学往实用化方向引导,主动改变教学方法,使得校方、学生与市场都能满意。在更少的学时内教完课程,最方便可行的莫过于直接采用串讲的方法。然而,学生对基本内容都不够了解,采用这种办法授课,没有基础的学生一定会如坠五里云中,晕头转向。
或许有人说,让学生提前预习,用串讲法就没有问题,可现实是学校开设了更多的课程,学生课下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预习每门功课的。所以,用串讲法的同时,还必须对代表性作品作深入剖析,即与精讲作品法结合起来。比如说,以文体为线索来串讲,当讲到宋词时,可选柳永、欧阳修、晏几道、苏轼、秦观、黄庭坚、周帮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张炎等“本色”的代表作品进行比照式串讲,从而厘清宋代“本色”词发展的脉络;还可选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晁补之、贺铸、王安中、朱敦儒、张孝祥、陆游、辛弃疾、刘克庄、蒋捷、陈子龙等“诗文化”的代表作品进行比照式串讲,从而厘清宋代“非本色”词发展的脉络。教师在分析具体作品之前,对篇幅较短便于诵读的诗词,可以让学生当堂集体诵读一遍,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对篇幅较长的小说、戏曲,则可提前指定有代表性的篇目让学生课后阅读,待上课时让一名学生简述故事情节,这同样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并对教师分析具体的作品产生兴趣。在教师分析若干类型的作品之后,也可尝试让学生当堂分析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感悟或分析的能力。当然,若要使学生通过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获得更大的收获,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古代文学作品内容“对话”,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内交上几篇模拟古人作品的作业,以增强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过,在初学阶段要求每位同学都去模拟古人写作,或许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可以作为加平时分的条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提交古体习作。另外,在抒情性较强的文体教学过程中,可尝试让学生进行作品朗诵;在故事性较强的文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课下将故事进行改编,或者以小组方式分角色表演。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4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双重关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ay Attention to Significance and Tradition
――The New Thinking and New Design of Current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ZHANG Lih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us, in the university literature courses, it's an ancient tradition of strong foundation course, it has always been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courses, specialist courses. So the ancient literature curriculum long way to go, need to constantly explore and research.
Key words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double attention
1 古与今――强化古代文学教学的时代意识
古代文学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说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及不朽的艺术魅力。面对这些精华之作,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亦应该立足于今人,以今视古,使之植根于现实、关注现实。公木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研究・史之史》一文指出:“研究的对象产生于古代,立足点和着眼点则紧贴现实。不仅是用今人的理论去分析古人的概念,才能够得出科学的认识与确切的评价;而且,也只有从现代思想与古代思想本质的联系里去发掘、去寻找,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①由此可见,古代文学研究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也要与时俱进。
用当代意识创造性地发掘、阐释、激活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价值,使之与现实世界发生意义联系,并转换成为一种精神滋养和审美愉悦。在教学中不仅要阐明作家作品原来的创作动机和本来意义,更重要的是要阐明文本的内在价值和对我们现实所产生的意义,从而拉近古代文学作品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达到育化心灵的效果。
用当代意识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丰富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认识我国先哲高度的科学思辩和科学成就的同时,受到科学素养的浸润和启迪。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物理、数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蕴含着高度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当代意识去发掘、阐释它们,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精神的滋养与熏陶。
用当代意识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超前意识”,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探究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因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们充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陶冶他们的性情,使他们能够更适应社会,更知道前进的方向。
2 源与流――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
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是源,古代文学是对古代文化的浓缩与精华,是流。古代文学的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注意将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中来,同时更要注意文学与文化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察源知流。
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在传统的古代文学的讲述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对一部部作品的解读,将每一部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阐释的很全面,但往往忽略了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联。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横空出世的,是有着长久的文化传承的,正如弗莱所说“诗歌只能产生于其他诗篇;小说产生于其它小说。文学形成自身,不是从外部形成:文学的形式不能存在于文学之外。”②说明后来的文学艺术的样式是来源于原始的文学艺术的样式的。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文学传统的挖掘。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鬼魂”文学的创作始终不绝如缕,“鬼魂以幻象的形式出现”,人死时脱离肉体的魂幻化为鬼,在人死亡之后继续存在和能够独立活动的灵魂常常被称作鬼魂,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这种来源于人对未知力量恐惧的鬼魂形象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鬼魂文学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但是,鬼魂文学与鬼魂文化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鬼魂文学是借助鬼魂文化所进行的新的艺术想象和新的艺术创造。鬼魂文学中的鬼魂形象已经不是原来鬼魂文化中的鬼魂,而是作家以全部生命热情和潜意识投射而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因此,这一类文学创作是植根于先前的文学传统的。
文学与文化传统。20世纪中叶以来,在文学研究坚持自身研究的前提下,文学的文化研究成为历史大的发展潮流。“文学研究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微观上讨论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个性、景物相衬、因果关系,也不局限于从宏观上探讨某一历史时期出现哪些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即不仅是直接孤立的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亦不是间接的从某一作家的家庭背景或社会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对其创作的影响。事实上,一部文学作品是在以上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下产生出来的,而且还有意无意的接受它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因此文学研究必须透过传统的视野,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剖析研究” 。③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注意打破时代界限,通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发展的流程,从而贯通古今,梳理出文学创作的发展脉络、演变历程,寻找到后来文学创作的源头和模式。当我们讲述前一段文学时,一定要注意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当我们讲述后来的文学创作时,也要时时回顾先前的文学,寻找到其原型发生、流变的脉络。④文学创作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传统来进行的。只有在大文化模式、文学模式的统摄之下,我们才能发现文学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才能真正做到查源知流。
文学作品与文化语境。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注重的是文本的字、词、句和段的解释,只是单纯地就文本解读文本,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揭示文本的真正意义。在以往的《诗经》的讲授中,教师们非常注意《诗经》的“诗教”作用,或者只是单纯的强调《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脱离当时的文化语境,以儒家的经学家的思想来解读《诗经》的篇章,沿袭前人的观点,不加深入的追究与思考,就可能会断章取义扭曲其原本的含义。《诗经》中许多与爱情相关的诗作如《关雎》、《莒》等都有有关“采摘植物”的描写,爱情与采荇菜、采莒等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为什么会把它们组接到一起,难道仅仅是“兴”的艺术手法吗?只有我们冲破历代经师名儒们的“政教”、“诗教”的迷雾,将《诗经》与当时的文化语境联系起来,才能寻找到正确的答案。从文化阐释的角度来解读,这些植物都是女阴崇拜的象征物,这些诗是古人生殖崇拜、祭祀仪式、宗教仪式的一种文学性的记录。只有把握了这种文化语境,才能真正理解《诗经》的深刻内涵,也才能使学生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还原当时的文化语境,将文学文本放置于文化语境之中予以解读、阐释,做到知源查流,真正揭示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如影随形,血肉相连,很难剥离。文学既是某一特定历史文化时空的产物,同时还忠实地再现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因此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既是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古人的生存智慧的过程,也是建构自己的生存智慧的过程。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挖掘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更要注意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文化传统之中去揭示每一部作品的深刻内涵与意义,将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来,真正提升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本文章为“破学科与跨文化――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教研项目的结项文章,项目编号jsjy200944
注释
①公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研究・史之史.文学遗产编辑部:百年学科沉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8.
②[加]诺斯莱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97.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5
关键词:终极关怀 古代文学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32
古代文人最大的关怀是人间秩序的整体,作为其思想载体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使之成为教学的主线。
1 古代文学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渊源
中国最早的文人,也就是周秦诸子,诞生于“礼坏乐崩”的时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1],以文载道,以道匡时救世,是他们的目的。
汉代,读经与为官相连在制度上的确立,文人以文救世有了保证。贾谊等便以统治者的身份,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定和谐,积极针砭时弊,总结治国经验。
魏晋时期,文学日趋独立,玄学成为思想的主流,阮籍、嵇康等人荒诞的行为背后正体现了恶化的环境中其对理想的认真与执著。嵇康目的是“拯救这多灾多难的现实社会”[2];阮籍也“始终没有放弃济世之志”[3]。
初唐,孔颖达面对经学的中衰,提出“诗人救世”说,这是“初唐儒者自信的张扬”[4]。正是因为这种自信,高适、岑参等不满足于以文救世,投笔从戎。纵观整个唐代,诗人不愿以职业诗人自居,自觉承担起救世的重负。
宋代,统治者感到天变不足畏。于是,文人创造出“天理”为以文救世作最后的挣扎。随着理学的僵化,阳明心学产生,其仍然“是一种具有强烈救世理想的学说”[5]。
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6]。文人救世的热情空前高涨,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忧心忡忡并促进了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在嘉道之际再度兴起。
可见,中国文人一直以超世间的精神来过问世间的事,文学作品作为文人表达思想的载体,充满了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然而在教学中,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却很少被关注。
2 古代文学价值取向教学的反思与设想
目前,学生对古代文学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深陷困境。有人主张纠正教学内容的偏颇,注重知识性的同时注重审美性、艺术性。有人主张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际上,我们在获取知识、审美感受的同时更需要寻求生命的安顿,这更是靠外部技巧的刺激难以达到的目标。当今学生不愿意学古代文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作品终极关怀价值取向的忽略,古代文学作品传达的普世价值是“古今沟通内在精神,可以消除时空距离带来隔膜,是今天为什么学习古代文学的答案”[7]。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注重教学内容、形式改革的同时,回归古代文学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重视作品的普世价值,肩负起“传道”的责任。具体设想如下:
其一,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成为人们的共识之后,科学便开始了对精神的侵占,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反映就是片面地强调知识性,采用看似科学的手段对古代文学分解、量化。当我们意识到科学的理念与手段并不完全适合于对古代文学的把握时,又一面转向重审美性、文学性。作为教育者,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不仅是要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审美,更要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传达的普世价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行、担当的精神,只有达到这样的目标,才真正做到了“一身化作千百亿传播给社会并达到引导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8]。为此,我们必须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其二,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先后普遍使用的《古代文学史》教材有两种,两本文学史的价值取向都带有时代的特点。游本文学史于20世纪50年代编著,注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品突出人民性、阶级性,倾向性鲜明;袁本文学史于20世纪末出版,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时,反传统,倡导个性,肯定欲望,尊重自由是其价值取向。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出现道德缺席与价值迷失等一系列问题,这势必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的价值取向作出适时的调整,笔者一向主张应该把终极关怀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
古代文学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多变,价值取向就直接决定选什么样的作品进行教学,间接影响塑造学生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把研究与教学区别对待,在讲解作品的选择上要有利于终极关怀的体现与表达,消除古今时空的悬隔,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到终极关怀价值取向的一脉相承性,塑造学生的使命精神、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学到知识,学会审美,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把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作为古代文学教学的主线。
参考文献:
[1]王齐洲.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27.
[2]刘思刚.嵇康:拯救的人生[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1):93.
[3]张仲慧.论阮籍的济世志[J].河南大学学报,2003,(5):82.
[4]韩宏韬.初唐儒者的“诗人救世”思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6):80.
[5]唐安.阳明心学与明代中期的社会生活[J].贵州社会科学,2007,(5):101.
[6]顾炎武.亭林文集・与人书三[A].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8.
[7]陈良中.终极关怀、研究能力培养与知识结构的完善――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5):146.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6
论文关键词: 古代文学 人文精神 教学
论文摘 要: 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发掘与弘扬,有益于陶冶学生性情与塑造其价值信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文本为中心,使学生打好学识基础,引入性情领会,进而贯通历史蕴含与当下情怀,由此解读出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就面向过去的古代文学而言,其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对历史维度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以及内在规律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认知。而在这一历程中所面临的文本对象及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传承下来的深湛智慧精华。对于后来者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可以在其中寻找一个精神的栖居之地,进行个人心灵、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的洗礼与重塑。而这也就是悠久传统孕育的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之一。
但是,即使一个蕴含丰富的矿藏也需要开采者得其矿脉而入才能真正发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学人文精神教学传递的路途上,如何进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慎重思虑和实施的。面对古代文学文本,教学的环境与一般的读者阅读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个人化的阅读与随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种公共的语言环境中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其所面临的不单是一个个体对于文本的阐释问题,还需要在课堂的对话条件下对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进行适度和妥帖的传达,才能使其对学生主体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从而发挥出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价值。
一、以文为本
人文教育,因为其对于学生主体的道德完善与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而备受青睐。而对“人”的完善与培养,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标。但是所谓“人”的塑造实现不是理论的空谈,它是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凭依着“文本”所开拓生发的环境而衍生的。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成的教学环境中,无论是作为导引者的教师,还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他们二者对于人文精神的传达与领悟都离不开以“文”为本的立场。
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进程中要解读历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怀与艺术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触作品,浸入文本思路,与文本共同思想进而体会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便是围绕着一定的文本,以一种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与阐释贯穿始终。所谓“论从史出”,一切的阐释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应以文本语义为基础,以忠实于文本原意为基本原则。而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经典文本,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其与当下语言与文化存在一定时空落差,尤其所呈现的语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时候会成为学生理解文本语义的一重障碍。
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古老的一部诗集——《诗经》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义障碍,真正地解读似乎是很难继续深入的。就《诗经·豳风·七月》而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语义与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学习思维,文字的障碍就凸显出来。文字的困难性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挫折感,这在许多时候显然成为了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一个问题。而更关键的是,在作品阅读中,如果文字意义的辩定与解析不明就会使得接下来文意疏通、诗意理解和精神升华等一系列的教学导向发生偏差与误读。譬如《诗经·豳风·七月》第二章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从前句可辩,文意说的是春季女子采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伤悲与担心忧惧又作何解呢?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注释曰:“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被公子们掳去。”显然这里是把“公子”理解为一种富贵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义。而学生往往会从自己习惯语言意识中判定:“公子”专指男性,再与“掳”字联系往往在脑海中解读成了一种强抢民女的意味。这时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为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悲伤,以其将及公子同归也。”[1]而“归”字之意也不是“回归”而是“女子出嫁”。由此,进一步引申出“古代贵族嫁女必以侄娣从之”的媵婚制习俗。而在此语义与文化的背景上,再发掘“女心伤悲”的情感蕴含就会从直接的“社会冲突意义”进而向女子“恐远父母兄弟”,以及“伤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继续发掘。
上述所言的教学过程与思路作为一个例证突出的是对文本的解释与依赖,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有些趋于传统的知识性的辨析,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主张僵硬的知识灌输,而是着意表明一种“打好基础”的教学立场。毕竟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相对于其他文本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性,而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讲,文本识别与语义辨析不是教学的终点站,而是我们搭建的必要的脚下的桥梁,有了它的沟通,教与学才能自然实现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学始终都是人的文学,历代的经典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情感与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过文学作品接触与领悟凝结于其中的个人与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对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与人文素养,是有着显而易见的效应的。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效果,显然仅仅依靠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作品文本的语义和文献的考证讲析和概念传达是不够的,真挚地深入文学作品解读其人文情感,还需在文学课堂上引入性情来体验与主导。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方法解读文本,将学生带入古典语境,而且应在教学中“发扬真美,以娱人情”,[2]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学的生命力。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意象、深远的意境与不羁的想象,对于它的解读,理性的拆解与分析有时候往往会有损其情境的浑融和圆满,直接的结论宣导也无益于对作品真正的理解。而性情化的解读方式有时会对作品情志的传达起到一种直接的作用。 转贴于 所谓性情化的作品解读实质上是一种倾向于领悟式的体验阅读与理解,它重在实践一种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感召下,激发自身对作品情感体验的认同。引入性情主导的文本教学,有时可以通过对经典原著文本的熟读,先获得文本语感,然后在反复吟咏体味中,感知古文意象,领会情境,积累情感,从而深入到对文本的深层体会中。当然这首先要建立在语义畅通、文化熟悉的基础之上。以《诗经·周南·芣苡》为例,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文学史中多称其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苡的劳动之歌,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但是这一主题概要显然需要具体的阅读体会才能真正被消化。而对这首十分简短的作品,许多理性分析与探究似乎并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其审美之妙境。譬如从《诗序》说“妇人乐有子矣”出发考量“芣苡”的“治愈不孕”药用之途,由此来发掘先民对生殖的崇拜和狂热的诗歌主题。这显然是一条深入发掘诗歌内涵的有益思路,但是却似乎忽略了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情绪的直接传达。《芣苡》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形成了一种轻快的节奏,此时富有情感的诵读可以说是体会诗歌欢乐情绪的一种直接方式。而要体会整体的诗境,也不妨在理性解读与知识消化之后,以一种真实的心灵和想象来领悟《芣苡》的完整情境:“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3]这种心旷神怡的陶冶,也是涵养性情与品格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性情引入的主张,可以说是一种基于以“情”体“情”的思维,它虽然倾向于体悟性情感阅读,但却是应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的。它追求的应是一种有知有情的既朴实又富有性灵的教学过程。
三、当下重塑
古代作品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但其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效力,则需要跨越历史与当下的距离来形成最终的共鸣,从而能够走进当下,进入学生人格成长与培养的发展历程,彰显古代文学人文蕴含之于现实与人生的价值。
一般普遍认为,作品的意义和精神可以从很多层次上来理解,即作品创作时的原意、文本被作者完成之后流传中的阐释与当下对文本意义生成的理解。那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显然需要面对这重重意义解读。首先必须考虑的是作品酝酿与诞生时的本意,它虽不一定是解读作品的唯一准则,但确是不能忽视的生成起点。而在其完成之后于历史变迁中不同文化视野下的解读,作为曾经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作品共生传播了。那么处于当下环境的教学,明显在时间与文化空间上与其所面对的文本存在距离,于是作为诠释者的教师则需要沟通“彼”与“此”,将历史语境中的文本移于当下文化语境中,让学生形成与文本的沟通。
于是,古代文学教学的课堂中便似乎面临着两个方向的发掘与引导。既要引领学生走入过去,重新体验文学之作本身所指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意义境界。毕竟“解释传统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4]而古代文学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掘的意义也恰在于这种传统生命精神对现代生存的启迪。在教学过程中以当下意识阐释经典文本新的价值内涵与精神意义时,可以说既是对于它的重塑又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传承。但是含蓄蕴藉的古代文学本身,以及历代文论的繁复和时代的远离,使得当下教学环境中对古代文学文本的意义与精神的理解趋于复杂。那些文学之作中既有一种于历史流变中凝固的价值核心,又具有随文化环境不停变化的丰富的意义和当下的多重阐释可能。于是在教学这个公共语言环境中,面对着当下多元的阐释与趋向过度的解释,古代文学作品中新的精神价值的重塑在注重其走进当下进程、体现当下关怀的同时,还需在慎重选择中以一种适度性的立场来贯通古今。
参考文献:
[1]姚际恒.诗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鲁迅.鲁迅全集(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