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 便携式倒立摆;现代控制理论;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18-03

Educational Reform for Modem Control Theory based on Por-table Inverted Pendulum//PAN Juntao, LIU Fang, ZHANG Bai, WEI Haic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teaching reform method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mong curriculum of modem control theory. With idea of task-driving, the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por-

table inverted pendulum are introduced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which effectively inspiring students’ pass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workable which yields excellent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portable inverted pendulum; modem control theory; task-

driving

1 前言

自动控制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1]。作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在生产、军事、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随处可见自动控制的身影。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社会对自动控制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为此,全国各高校相继设立自动化专业,以期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工程素质,掌握自动化学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自动控制技术人才。同时,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制订诸多特色鲜明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各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有一定的差别,但都会把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作为其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2-4]。

北方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委属民族院校,根据旨在服务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的,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的办学定位,针对高年级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开设了48课时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其中理论课时数为40,实验课时数为8。该课程在教学要求上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数理基础课程有较强的依赖,并且课程中的抽象概念繁多,加之民族院校学生基础薄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吃力。此外,课程实践课时数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高质量地完成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培养出具备一定工程素养的合格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开设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为背景,针对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便携式倒立摆实验平台,并在该平台下提出一种以任务驱动法[5]为核心思想的控制理论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以改善现有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夯实自动控制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

2 课程特c及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特点 现代控制理论是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状态空间为核心,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一般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鉴于学校地处西部偏远地区,综合考虑区域性学科发展,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的特点,将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目标定为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具备一定运用基本数理知识和MATLAB辅助设计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相比其他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课程理论性强。控制理论类课程是一类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定性、定量分析与设计一般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复变函数、电路原理、模拟电子基础、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等基础课程有较强的依赖,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数、理、电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课程知识概念抽象。由于控制理论类课程是以数理知识为基础的,因此,课程所涉及的许多重要控制概念,如系统稳定性、能控性、能观性、鲁棒性等,都以数学形式给出,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理解掌握课程内容上较为吃力。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基础薄弱。作为一所民族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来源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基础较弱。因此,在学习控制理论类课程的时候,学生很难对该课程涉及的数理基础知识及抽象的课程概念做到基本的掌握,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难度,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降低。

2)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能够很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目前学校虽然对自动化专业的控制理论类课程配套了相关的实验学时,但由于学时数少,且实验内容也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这样的实践环节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整体课程理论知识的把握,无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机会加深理解专业理论,从而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改善控制理论类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具备一定工程素养的自动化技术人才,针对控制理论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势在必行。

3 课程教学改革

鉴于控制理论类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倒立摆系统是一种从工程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控制模型,是一个绝对不稳定的控制系统,其高阶次、强耦合、多变量等特性,使得对它的控制极富有挑战性。目前,国内外的控制实验中心均普遍将其作为控制算法验证的实验平台。

有鉴于此,本文以“便携式倒立摆”为载体,围绕该平台,设置一系列“任务”,并将其穿插在控制理论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控制理论类课程改革新方法。

不同于传统倒立摆实验平台,便携式平台的便携性和易维护性打破了现有实验场地的空间约束,方便地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课堂,借此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知行分离的弊端。此外,其特有的USB通信方式,可使学生非常方便地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控制设备,无形中开放了“实验室”。如此,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且易于维护。这不仅最大程度上增大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更建立了学生对理论性课程教学的兴趣,在“授之以~”的过程中“授之以渔”。

受篇幅限制,本文以系统建模为例,围绕倒立摆系统,设置“建立便携式倒立摆系统数学模型”教学任务,并将该任务贯穿于课程“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的教学中。

众所周知,系统建模是学习控制理论类课程的第一环节,也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前提条件。受学时限制,现有教学方法仅仅以简单电路系统或机械系统为例,在理想情况下说明数学建模的过程和方法。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建立一个系统的数学模型绝非易事,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国家推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形势下,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亲历这一建模过程。

首先让学生熟悉认识便携式倒立摆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然后运用“数、理、电”三方面的知识去分析对象的机理特性,并要求学生利用自身现有知识,并辅以相关文献资料,推导出系统数学模型的“雏形”。一般而言,推导出来的数学模型往往是非线性的,这使得学生无法利用课程知识去解决其控制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课程引入线性化的理论知识,此时学生需要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控制问题的联系,如寻找倒立摆系统的平衡点,如何在平衡点附近进行线性化,从而理解局部线性化、系统平衡点等知识概念。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才能抓住系统数学建模的本质及核心。

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知识概念。依据往年教学经验,学生对“动态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中的“状态”的理解一直是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的难点。在建立便携式倒立摆数学建模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状态”都是明确的物理量,学生对此抽象概念理解起来十分方便。此外,为进一步说明状态空间描述的不唯一性,要求学生围绕便携式倒立摆,选用不同的状态(或状态组合)建立其状态控制表达式,并以此模型,展开后续的课程学习。

同样的,在系统性能分析,控制器设计、MATLAB仿真设计等部分的教学中均可以“便携式倒立摆控制系统”为平台,设置一些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课程中的抽象概念,提高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随着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控制理论类课程也受到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青睐。本文结合民族院校特色,针对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控制理论类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以便携式倒立摆控制系统为平台,基于任务驱动法,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邹伯敏.自动控制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潘双来,邢丽冬,胡寿松.信号、系统与控制课程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6):24-26.

[3]戴先中.自动化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浅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5(2):19-21.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 多媒体教学 现场教学 项目教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工艺理论和工艺方法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课程的上述特点要求教学中应处理好各部分关系,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材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整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将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构成了三个层次的部分:

1.工程基础部分。

主要由工程材料及材料的热处理部分组成,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材料的性能、钢的热处理。实践内容主要由验证性实验组成,开设了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金相组织实验、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等内容,增加了高分子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内容。教学的实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相辅的方式。

2.工程实践部分。

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冷、热加工工艺,包括热加工的铸造、锻造和焊接,冷加工的车、钻、刨、磨、铣。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重,采取现场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工程意识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机械制造的过程,获得工程实践和车间工作直接经验,具有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工程设计部分。

主要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理论和典型零件的工艺实践组成。通过对典型零件规程的设计和工艺的实施,使学生具有选择毛坯及加工方法的能力、零件设计及选材的能力、工艺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具有知识应用能力、决策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设计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和非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在设计中还应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实施方法

1.基础理论的多媒体教学。

工程材料及材料热处理部分教学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基础,该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的验证。在理论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这样理论上比较抽象的概念得到了具体形象化的表达,如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等组织通过课件形象生动的显示,其结构的微观组织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在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外在性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学生能够很透彻地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理解。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验证性的实验,实验教学促进了理论教学的质量。

2.冷、热加工工艺的现场教学。

在冷、热加工工艺教学中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模式,其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的方法是将课堂设在实践的现场,对冷、热加工工艺首先进行初步认识和操作,然后教师讲解基本理论,接着对理论验证性实习操作,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结。

例如在铸造工艺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然后讲解铸造的基本知识,包括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及铸造缺陷等。在这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铸造工艺实习,这次实习学生就能在铸造时对所讲内容进行体会、验证,加深对铸造理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理论讲授,总结所讲内容,并提高一步讲解如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铸件缺陷的防止、铸件质量的控制及铸件结构的设计等。采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又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验证,并使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又如在进行机加工工艺时,如果没有一定的机加工理论基础,对切削要素没有概念,往往会非常随意地使用切削用量进行切削,实习结果只是熟悉了机床操作。因此,应先安排切削三要素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综合考虑加工效率,选择合适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进行加工。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改变切削三要素情况下,观察对切削加工的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使实习和理论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3.工程设计的项目教学。

在冷、热加工工艺教学中,学生们分别对每一种加工工艺进行学习、讨论。在工程设计内容教学中,我们把每种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项目,围绕具体的项目来组织实施教学。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每一种典型零件的加工,都需要多种加工方法的结合才能加工制造出来。因此每一个项目实施是各种加工方法的综合训练。机械中的典型零件分别是轴类、套筒、齿轮和箱体,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零件图,根据生产条件拟定合理的工艺过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通过这个综合练习,学生们对所学的各种加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应用,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对各种加工方法之间的联系有了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其它辅助的教学形式

1.利用电化教学的形式。

该课程涉及生产工艺、加工方法很多,特别是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教学中不可能全部覆盖。采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来弥补,不仅能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增加他们对各种工艺的感性认识。在电化教学中,边讲边放或分段放映,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最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简单明了、直观性强,效果良好。

2.先进生产工艺的扩展教学。

通过参观等形式了解先进生产工艺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应用。举办讲座介绍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现代机械制造手段。

四、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结合,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但它对教师、实习环境和学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新的教育观念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端正的教风;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特别是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熟练应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实习环境是教学的硬件部分,主要在实习设备、实习种类、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是很关键的。

五、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整合,研究内容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确实全面地提高了理论课和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应注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实施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祁红志.机械制造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 企业知识基础论;竞争优势;创新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现代企业理论以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为发端。企业能力理论作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以围绕企业如何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为核心,并逐渐形成了以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为主要范式的演进框架。本文主要基于企业知识基础论的视角进行研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的企业理论学者代表Teece就基于知识的企业观对企业的技术性知识进行了相应的探索。Winter(1987)最先提出知识是一种战略性资产这一新观点。Kogut和Zander(1992)讨论了企业知识、技术复制和企业组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于1996年谈论企业的任务时提出了企业知识的协调、个性和学习问题。Grant是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论述得最全面、最充分的一人。他将企业视为知识协调机构,并认为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是将存在于许多个人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的知识转化成产品或劳务。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来源是员工个体,即企业知识的产生与创新依赖于个人知识。知识创新型公司的核心活动就是将员工个体的知识技巧分享传播给公司内的其他人。

企业理论告诉我们,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真正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

二、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企业知识的内涵

企业知识基础论认为组织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组织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授、参考资料、文献阅读等方式获取,并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传播的知识,这种知识容易获得,从而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学习;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缄默知识,是指员工或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不容易被他人学习或模仿的知识。由于隐性知识较难获得,又不易被模仿学习,对企业来说价值更大,因此更为当今企业高层所重视。

隐性知识的隐秘性决定了其不易获得,在日常工作中,组织成员不仅要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行事,还要注重细节,勤动手多思考以掌握相应技能,敢于尝试新想法,让隐性知识经得起实践检验,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例如,上世纪末宝钢在汽车板光板的光洁度问题上遇到瓶颈。受当时设备水平与技术水平的限制,光板的光洁度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严重影响了钢板的成品率。当时的专家们曾想出许多办法、查询各种原因试图消除破坏光洁度的因素,但效果都不明显。直到后来在一次工作中有人发现在开轧之前把轧机辊子和准备开包的钢卷两端用刷子刷一下,就可以明显提高光板的光洁度,明显改善钢板的成品率。1992年宝钢汽车钢板05板的成材率为20%-25%,得益于这把小小的刷子,1997年宝钢汽车钢板05板的成材率已经达到并稳定在65%-68%以上,接近当时国外72%-75%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钢板的成品率,使汽车板一跃成为高利润产品。

不知道钢板厂报废了多少钢材才摸索出这种隐性知识,毕竟这种隐性知识的获得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宝钢人经过艰苦的探索,最终突破了发展瓶颈,使规模效益得以实现,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声誉。如果宝钢没有获得该隐性知识,汽车板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宝钢就会失去先行者优势,丢失市场主动权,那么宝钢花费巨大学习成本生产制造的汽车板就无法为企业带来高收益,或者受竞争对手高质量产品的驱逐,宝钢的市场份额会被大幅削减,最终将逐渐被市场淘汰。由此可见,企业知识的获得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进程,左右企业的命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熊彼特是最早提出创新能力的经济学家,他认为新的方法和新的组合都是创新。创新是一种新想法,它可能是建立在旧方法的基础上由旧方法演变而来,也可能是完全独立于旧方法,是最新开拓的新模式新规则。最初创新主要应用于技术,在大多数人看来,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代名词,因此传统的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学者们通过研究逐渐发现企业创新与创新能力不仅表达在技术创新方面,日常管理也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撑。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了描述,主要概括为三种类型:过程观点、综合观点、层次观点。

1.过程观点

过程观点是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来考虑企业创新能力。以艾米顿和魏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时序性。艾米顿认为创新能力是创造、转化和商业化相互依存的继承理论和实践过程的能力,是为企业未来的竞争提供需要的能力。

2.综合观点

综合观点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它主要由次一级的子系统构成,例如从技术创新能力内容看,子系统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生产组合与管理创新。目前综合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可。

3.层次观点

层次观点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层次性,企业创新能力的层次不同,获得的难易程度与价值就不同。创新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需要永不放弃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毅力。

这三种观点都包含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特性,即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一种创新行为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就失去了本质特性,不会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必然会被其他更具发展优势的创新行为所淹没。

三、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当今企业中,经理不再被理所当然的视为规则的制定者,员工也并不再只是规则的服从者;相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变得不容忽视,员工经过长期积累工作经验,灵活运用组织操作常规知识,可以打破常规创造发明出新的生产技术。此时企业的作用便是将许多独立的知识创造实体联系在一起,形成长期合作联盟,共同协作发挥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企业要增进知识积累以提升创新能力,就必须清楚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一)企业知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创新总是开始于知识的学习,知识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动力。没有知识做铺垫,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知识的进步,就不可能带来技术的飞速发展。同理,企业必须积累充分的知识才有提升创新能力的可能。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我国的技术水平与欧美等国存在很大差距,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仍要以进口为主。在劳动资源与发展规模上,我国可以称为是发展大国,但并不是发展强国,即处于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知识水平与欧美等国存在很大差距。

上世纪后半叶,受思想意识形态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技术发展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此时欧美等国家正处速发展阶段。曾有学者认为,如果当时的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或许会丧失继续发展与前进的信心。即使今天也有人认为,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并不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在逐渐逼近世界先进水平,相反,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因为知识学习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在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我国的知识基础就比较薄弱,有些领域的技术受外国学者和专家的传授与指导才得以接触,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自然就越来越大。鉴于此,我国的技术人员必须加快知识积累,打牢基础并开拓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能力,掌握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占据相应领域主导地位,国家如此,企业亦如此。企业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形成强大的创新驱动力,才能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梦想。

(二)企业创新能力体现企业知识的价值

没有创新能力的实施,知识的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作为知识价值的载体,创新能力直接反映了知识的实用性,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被创新能力所表达的知识才能体现其内在价值。

企业的价值由企业知识决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成就越来越依赖信息的积累。信息知识的获得直接影响着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指导决策者采取合理的战略决策,企业创新能力体现企业知识信息的价值,为企业带来先行者优势。先行者优势的潜在价值是其他资源与因素无法代替的。

海尔小容量洗衣机的研发制造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寒冷的冬季,家家户户对洗衣机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冬季是洗衣机的销售旺季。然而海尔的市场部人员经过调查后发现,夏季人们并不是不需要洗衣机,而是因为夏天的衣物比较单薄,普通的大容量洗衣机并不适合在夏季使用。于是海尔综合考虑市场信息知识,汇总调查数据,根据市场需求成功创造出了小容量洗衣机――“小小神童”,自此填补了小容量洗衣机的市场空白,成功抢占了市场先机,为企业带来了可观收益。

四、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及构建思路

现代企业竞争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特质性资源与能力。企业知识属于企业的特质性资源,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企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并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必然能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力,企业创新能力直接体现企业知识的价值,因此在企业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公司领导层应在企业文化、组织操作常规和营销管理过程中鼓励组织成员形成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知识积累增加企业整体智慧,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增强企业战略实施的灵活性,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果。文章尝试从以下三点入手构建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保证。学习型组织能够体现出全体员工共有的长期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激励员工奋发学习并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企业不仅要形成一个共同目标,更重要的是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在价值观与使命感的双重支撑下,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实现共同愿景必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形成群体创新的氛围。企业领导者要从宏观角度系统思考组织学习,了解多数人的心愿,明确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领导者和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完善自制力,提升学习力,增强凝聚力,开拓创新思维,鼓励组织成员进行知识学习与创新想法交流,尊重并支持创新行为,与员工互相学习互相提升,使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水到渠成。

(二)明确组织成员角色定位,鼓励创新意识

在组织学习与工作中,组织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认识职位内容,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增进知识积累,多向他人学习请教,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敢于打破传统,积极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另外组织成员要学会反思自我,其实弥补不足或纠正错误最好的方式不在于别人的批评,而在于自我反思。反思自我有利于组织成员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行为,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使组织成员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审视,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继续发扬的优点以及需要改正的不足之处,并主动找出解决方法,从而使组织成员在明确角色定位的同时多积累知识,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只有这样,组织员工才能完善自我心智,逐步实现自我超越,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将开拓性学习融入企业整体工作计划

首先,推行群众性学习技术、学习业务的模式,积极引导员工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提高劳动技能上来,构筑起“培训-考核-绩效-薪酬”一体化的新格局,设计具体的学习方案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完善必要的监督措施。其次,加快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知识的更新力度,必要时积极运用对外招聘人员的任职模式,对内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的考核方案和监督措施,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联系起来,从而促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形成“能者上、平者下、弱者让”的晋升格局,促进企业活力发展。

五、结语

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创建积极的学习型组织,将学习习惯融入组织文化,明确组织成员角色定位,鼓励创新意识,将开拓性学习融入到企业整体工作计划中,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总之,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丰富知识积累,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才能突破传统观念,拓宽自身发展路径,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路风,张宏音,王铁民.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J].管理世界,2002(2)

[2]王国顺.企业能力:能力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2003(12)

[4]李斌,王凤彬,秦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13(8)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4

一、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

成人教育教师是教师职业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和种类,是各种职业的培养者,是对经济建设直接发挥作用的精神劳动者。比之其他类型的教师,成人教育教师同样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是构成教学活动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教育教师是成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课程的研究者与教学的创新者、学习活动的服务者。

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指成人教育教师对改变和发展他的过去对象及其所涉及的因素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存心理状态。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又是态度和职业态度的一种特殊化,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职业态度的一种特殊化,而教师职业态度又是态度与职业态度的一种具体形式。

成人教育教师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具体类型,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职业态度的一种特殊化,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也有正向与负向、积极与消极之分,正向的、积极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帮助成人教育教师适应自己工作,提升工作带来的幸福感,负向、消极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让成人教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适,甚至厌恶,导致职业倦态。因此,形成正向、积极的职业态度非常必要。

二、成人教育教师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机制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包括服从一同化一内化三个阶段。按照这一理论,个体或社会对某一职业态度的形成亦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服从阶段:是在对某一职业认识之初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但这仅仅是受迫被动的。同化阶段:随着与某一职业的相关人物或事物的接触日益增多,对该职业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内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对某一职业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对某一职业的态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态度的转变,无论是凯尔曼的三阶段说嘲、费斯定克(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还是海德的平衡理论用,都说明态度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说,职业态度的形成是“立”的过程,职业态度的改变则是一个“破”字当头、又要“立”于其中的过程。

2.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的形成机制

根据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机制的论述,职业态度与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形成同样可以分为模仿、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

2.1模仿或服从阶段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的与者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成为服从。服从行为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不是长期性的。在这一阶段,成人教育教师对外在的、针对成人教育教师的规范和要求处于模仿或服从阶段,一般发生于成人教育教师从业的起始阶段。成人教育教师在这一阶段处于对职业的适应阶段,对在服从阶段(compliance),个体因为受到外界的压力而开始发生态度的改变。成人教育教师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会受到职业情境的压力,为了规避某种不可预知的风险,比如出于担心受到惩罚或者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被迫转变自己的态度,采取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此阶段态度的形成是收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真心意愿的行为,因此这种被迫改变自己态度而形成的态度只是表面的,是不稳定的,当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态度就会受到影响,并引发行为的改变。

2.2同化

成人教育教师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职业规范与要求,使自己的态度与工作要求相一致。同化能否顺利实现,团体和他人的吸引力很重要。在同化阶段(identification),成人教育教师为了实现的自身的社会归属感,采取与他人相一致的观点、态度等,这种态度已接近成人教育教师本身的态度,但并未与自身已有的态度完全融合,这是迫于群体压力的态度行为。比如日常生活中,受到某个群体规范的影响,这个群体的个体会自动遵守群体规范的要求。这种行为类似于心理学上的从众,却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从众,而是为了实现个体社会归属感。迫于群体压力的行为。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 成本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中国现实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47-05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高速发展的过程,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有千余所,但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峻。2005年高等教育预算内拨款89.64%投向了本科教育,而投向高职教育的仅为10.54%。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6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政府设定的4%目标[1]。职业教育经费实质是以国家为主体,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并运用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经费分配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是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但如何依靠企业、怎样发挥行业作用,缺乏一个清晰的机制设计。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在20世纪末才得以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资体制的研究十分薄弱,如果只是依靠现有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高职经费体制,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做更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构建切实可行、多方参与、成本共担的高职教育经费投资体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

(一)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成本分担的必要性

关于高等教育属性问题,我国当前虽然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一致认同:现代高等教育产品兼有公共属性和私人产品的属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以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为基础,其成本支付与补偿既不能像私人产品的价格那样完全由市场决定,也不可能完全由政府利用公共财政收入支付。首先,从政府支付效率的角度分析,如果全部由公共财政承担,会出现个人边际成本偏离个人边际收益,导致社会上的个人由于追求免费高等教育带来的个人收益而使高等教育规模过度膨胀和高等教育供给长期不足,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无效率;其次,从公平角度分析,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是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多数是来自城市和整个社会中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如果是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免费高等教育实质上是将税收从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人群转移,这样会带来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还会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并使得这一差距在代际之间传递;最后,从收益与支付相应成本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受益方不仅仅是政府,还有个人和企业。无可否认,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拨款来承担一定的高等教育成本,但是高校学生从业之后,受益的就有个人、社会和企业,因此他们也应该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个人表现为向高校缴纳学费,企业也要通过不同形式承担一定的成本,如以社会捐赠等不同形式作为成本分担的方式和途径。

约翰斯通认为,无论什么体制的国家,高等教育成本都必须由国家、家长和学生、社会(雇主和纳税人)和高等院校四方来共同分担。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世界各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不具备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强大的科研功能,两者比较而言其更加偏重于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接受职业教育中所获得的收益中个人收益较大,社会收益较小,职业教育的公共性相对来说弱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问题上,要进一步认清政府和市场在教育供给中的责任分担和行为边界。

(二)教育成本分担会产生积极的社会经济效果

约翰斯通在论述教育成本分担时认为,成本分担符合新自由主义经济倾向,因而能得到这样一个假设的支持:成本分担更有效率,更关心市场,至少在既有竞争又有由消费者承担成本的国家是如此[2]。因此,将教育成本的一部分转移给付得起学费的家长,同时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资助,这样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在教育领域的市场化遵循“收益支付”和“能力支付”两个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经费,同时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还可以根据受益者对成本的承受能力来全面权衡不同的付费标准。首先,个人或家庭通过投资高等教育,提高了劳动者自身的价值和劳动素养,从而可以获得相对于没有受过此类教育的人而言的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非货币收益,因此,个人或家庭应该分担教育成本;其次,高等教育通过提高社会人口素质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因此,政府和企业有责任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负担。但是也决不能将市场化的合理性无限扩大,不宜将经济领域的市场配置方式简单地、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教育中来,完全由市场调节教育,而是要立足于不同国情的现状考虑不同分担主体的承担比例和分担方式。

(三)教育成本分担实践是基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有效结合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学理论,其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如果要把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来,首先要明确其理论前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产生并且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土壤的,要成功运用和实践这一理论,必须要具备以下基础性条件:一是经济方面条件,这是能否成功实施的技术性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科学合理可行的税收制度、受教育者个人(家庭)具备经济人的投资理性[3] 等方面。成本分担理论是有用的,但实际上却常常不起作用或可能起不了作用,至少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是这样[4]。但是成本分担理论在高度工业化国家有技术手段能实现,其手段包括所得税征收体制、追踪人员流动的办法、雇主扣减雇员工资以便还清学生贷款的组织系统、有效的政府担保系统等。二是从政治与政策方面来看,美国具备民主的政治体制、完备的立法及行政监督体系、严格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政策及社会舆论的价值中立等条件。三是从文化角度来看,美国具有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文化传统。从这些条件来看,当前我国并不具备或者说并不完全具备。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更应看作是一种理念和政策指向,而不是一项简单的具体的政策规定或政策实施计划。从学费政策和学生贷款计划的实施效果来看,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在这方面有许多不好的做法甚至失败的教训。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成本分担中的政治问题将有助于政策的实施[5]。因此,在借鉴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成功经验时,必须意识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相互作用。

三、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高职教育经费面临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与补偿比例过低的双重困境

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一直处于不足状态,也始终没有达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2006年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105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61%。但却在教育经费分配上处于次要地位,与地方本科院校相比,在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内部分配中,高职教育的补偿比例过低。财政性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虽然近年来有所增长,但增速远远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2009年所占比重也还处于0.12%的水平,在教育投入方面所占比重也还处于3.25%的低水平,与地方本科院校相比,生均经费基本是其70%左右,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就更少,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比重在2009年也只有21.3%,高等教育体系中严重忽视高职教育经费总体投入,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二)高职教育成本缺乏有效和完善的分担主体及结构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已经建立起包括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资助、个人捐资、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办学、个人缴纳学费和校办企业创收等多元化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但从成本分担的主体来看,主要还是依靠国家和个人、财政性经费和事业收入(含学杂费),这两项累计基本在95%左右。个人及家庭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比例迅速提高,学费作为一种替代性财政来源持续上涨,目前,高职院校学费在4000~6000元之间,占城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农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如果加上住宿等费用,这一比重将更高。社会捐赠、企业和校办产业与服务等几项所占比重很低,企业办学中的拨款一直维持在1%的水平,西方发达国家所依赖的社会捐赠在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经费投入中所占比例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9年下降至0.32%,具体数据见表2,这与成本分担理论的发源地美国截然相反。

表2 高职教育经费不同投入主体分担状况表(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三)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国家财政拨款体制不完善加剧了高职教育经费的供需失衡。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中国家拨款仍占主导地位,分担了教育成本的大部分,但是当前的教育拨款体制不完善并且拨款额度经常不足,同时政府负担高职教育的成本能力相对下降,这就更加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和财政支持不足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地把成本转嫁给学生和家庭。

其次,政府层面缺乏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确定各主体具体分担比例时,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高职院校层面都存在不规范和随意性,财政分配关系中财权与事权的分离导致了政府只根据财力状况来制定教育预算,而不是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来配套相关经费。高职院校经费的使用方面,也因缺乏法律及政策的有效监管,很难对投入资金实施有效监控。同时,由于要解决学校规模发展的问题,在缺乏政策指引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很多高职院校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收取学费来缓解资金压力,学费都是以政策允许的最高限额来收取的,这也加大了受教育个人和家庭的分担压力。

最后,高职教育中的产权激励机制缺失,导致成本分担主体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产权是指人们围绕指定的教育财产而结成的权利关系,其具有界区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交易功能等[6]。如果按照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企业、高职院校和社会等其他机构应该承担相当一部分成本,但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这部分存在缺失或不足,主要是高职教育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产品激励功能,高职教育也没有真正地面向市场、走进市场和适应市场,教育产权激励机制的失位使高校丧失了活力、造成教育成本虚高,难以调动企业与社会的成本分担积极性。

三、构建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的建议

(一)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模式的构建

以约翰斯通论述教育成本分担的论断和教育领域市场化遵循的“收益支付”和“能力支付”两个原则为出发点,立足于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及现状,在充分考虑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构建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理想体系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明确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构成,在遵循收益支付的原则上按照国际经验来进行思考,主要分成四个不同主体,即政府、社会、个人与家庭和高职院校;二是在遵循能力支付的原则上划分为主要分担者、重要分担者和适当分担者三种不同角色,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担的比例问题;三是不同分担主体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自己分担的角色,不同主体分别有不同的实现途径。政府主要通过教育财政拨款、奖学金、受教育补贴、助学贷款等方式,企业则主要通过税收、捐赠、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等方式,个人与家庭主要是缴纳学费的方式,而高职院校也需要从奖学金等方面来分担相应的教育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

(二)完善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的对策建议

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高职教育长远发展来看都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合理的,但要构建合理有效的分担体系并发挥其作用,除了要借鉴国际经验之外,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具体的体系设计和执行上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政府在成本分担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中,政府除了是成本的分担者,同时还是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所以政府要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完善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教育成本分担的政策监督机制,完善教育产权的激励制度,保证各主体积极主动分担教育成本;二是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成本主体分担比例的合理依据的研究,确保高职教育的效率与公平;三是完善自身的成本分担实现途径,探索有效的拨款机制和助学金等制度,确保政策与制度落实并发挥作用;四是深入研究学费标准的问题,这将影响到受教者个人的支付能力和上学机会。以往判断合适学费标准的依据是学费水平占教学成本的比例是否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政策规定或政策建议,而没有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国际比较存在的问题[7]。

第二,发挥企业家和企业的作用,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教育成本分担范围和途径。首先,企业可以对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直接捐赠相关科研设备和提供科研经费,分担办学成本;其次,可以工学结合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分担教学成本;其三,设立专业奖学金等,降低受教育者的个人成本[8]。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和个人与家庭主体方面,应该积极努力提高分担教育成本的能力。高职院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提高教育成本分担能力。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工俭学和有效利用国家的相关助学机制和政策,帮组自己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30-131.

[2][4][5]李红桃,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6-30.

[3]徐美娜.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国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20-24.

[6]郭庆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的设想[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35-37.

[7]余英.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比较[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7(6):111-118.

[8]李博.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13):17-20.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etic Foundation,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

WEI Guo-ping, DU An-guo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3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kind of quasi-public goods and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try to build the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participated by multi-subjects. However, the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in China confronts with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shortage of financial educational funds and their supplement proportion is low; lack of effective and optimal cost contribution subjects and structur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should try to optimize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by making rel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Key words cost contribu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fee; theoretic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practice; China reality

收稿日期:2013-06-08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范文6

多元智能 基础英语 教学模式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逻辑――数理智能,即使用数字和推理、抽象思维、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音乐智能,即敏锐感知音调、音律和旋律的能力;形象思维智能,即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立体化思维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即使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指交往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内向自省智能,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指导自己的人生;自然观察智能,指一个人与大自然的亲和能力,也包括辨认文化型产物的能力。这八种智能相对独立,但彼此间又有着极其复杂的联系。各种智能所侧重的核心能力不同,每个正常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八种智能,以不同形式表现或发挥于职业中。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习者智能的个体差异性,给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多元智能理论尤为关注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承认智能的差异和特殊性,以及个体在不同领域中其认知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等,是一种多元地认识、理解和研究智能的方法论。因此,在英语教育中,不应把所有的学生都当作完全相同的人来看待,学生的智能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正可以借助多元智能理论策略来实施民主性、主体性、创造性、和谐性的个性化教学。同时,多元智能理论又倡导学生在课堂中加强人际关系智能的活动,要求学习者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具备了协作式教学的特点。因而,我们完全可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利用学生的不同天赋,强化他们的智能强项来促进他们的智能弱项,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大学基础英语的教与学向着个性化和协作化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