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公开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公开课范文1
关键词: 高中英语公开课 问题的分析 相应的建议 有效教学
一、引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公开课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公开课的主要功能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英语教学公开课为英语教师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取长补短的平台。许多优秀的英语教师都是通过参与公开课而逐步成熟起来。而且很多青年教师正是汲取着公开课的营养,也迅速成长。
二、公开课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不少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更加"热闹"了,学生更"活跃"、和"自主"了。但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有时候一些课堂过分地追求气氛的形式热闹和学生情感的浅层愉悦,造成公开课形式化,表演化,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因而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些老师在公开课的设计或课堂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一些错误的做法影响了公开课的质量。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通过校内、区内、市内多次的公开课的听评,就公开课的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1. 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新课标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策略上,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努力营造"生生"、"师生"互动的活动,建立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因而在课堂上设了不少的任务活动,营造课堂气氛,推动教学。但有时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
1) 话题任务可操作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一:一位老师在进行人教版Module 6 Unit 1 Art 的Warming up部分时,通过PPT展示了三种不同画派的作品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进行讨论:Which painting does your group like best? And give the reasons. 可以说,教师在该环节的设计上是费了一番心思。小组活动开始后,学生们 "热闹"地讨论,但很快就发现各个小组都是在用汉语进行交流和讨论,还有部分小组因为对绘画了解甚少,基本无话可说,只处于沉默状态。这教学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西方和东方绘画艺术,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能力,而且学生也缺乏相关的英语词汇谈论绘画艺术。因而任务的设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在小组活动之前,可以先呈现一些与话题相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型,以此降低任务的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又可以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
2)部分教学任务不适宜或没必要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案例二:在讲授人教版Module 4 Unit 3 阅读课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活动:Rearrang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in time. 然后列出需要排序的句子。小组活动中,一些学生刚转过头去。小组中反应快的优秀的学生已经将正确的答案呈现出来了,而英语薄弱的学生才开始思考。这样的学习任务根本不适宜小组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少数学生的学习,多数学生并没能参与其中。
2.过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一些教师上公开课时,怕自己在课前备好的课上不完,为求一节课的完整性,而努力地追求上课的速度,好在下课铃响之前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这样的上课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或理解学习内容,出现了走过场的课堂。而这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一些的小组合作活动往往只追求表面形式,不注重实效。
案例三:人教版Module 5 Unit 4 Making the news 阅读课,教师在Leading-in部分设置任务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newspaper ? What is the process (过程)? 该班是一个普通班,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老师在布置任务后,不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就宣布开始,不到3分钟就马上结束。有的小组讨论还未真正进入主题,有的小组还没有讨论结果。因为这些老师怕小组活动占用太多教学时间,无法完成教学计划。那么就自然而然跳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过程进入表面"热闹"的合作学习阶段,这样的小组活动并没达到新课标所要求小组合作活动的目的,却使学生很容易养成在小组活动中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为了使公开课能按计划完成,一些教师不得不在教学内容上快速处理,该讨论的地方没充分讨论,该散发的环节没有适当延伸,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很难以突出。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预设各部分的教学时间,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尽量达到完整。
3. 课堂的指令不够清晰、明确。课堂的教学能否顺利地进行,这与教师的课堂指令的正确使用有着一定的关系。教师指令语的质量直接决定小组活动是否有序、高效地进行。但是有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老师在公开课上设计的教学活动指令过多、过长,或是在指令中出现不少的生词。学生听完老师的指令后不知道老师要求做什么,还需要低声地问前后的同学才明白老师的要求。一些年轻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教学指令过快,也导致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的意图,从而影响教学的进度或教学效果。对于一些上同课异构,借班上课的老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毕竟是借班上课,学生需要一点的时间来磨合,熟悉上课老师的表达方式、语速、语音和语调。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手势、榜样示范、重复指令、变换表达方式、放慢语速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指令必须简单明了、准确到位,才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同时也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4.多媒体使用不合理,板书设计缺乏。现在,英语公开课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容量,使英语课堂自然流畅,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也相应提高课堂效率。但在一些的公开课教学中,部分的教师比较依赖多媒体。因此,教师们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的特点来考虑多媒体的使用,过多地使用或滥用就会冲淡教学的主题,影响教学效果。
5.一些年轻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不够。课堂的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它是一个动态的临时生成课堂,有着变化着的教学方法,还有变化着的学生。近年来,年轻的教师常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但由于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对于课堂出现的一些偶发性事件还不能很好的处理。如设计的教学任务难度过大,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一些调皮的学生会借小组活动获游戏活动的机会捣蛋一下;一些电脑设备出现了故障等。这些都导致教学进程不流畅,于是就慌了神,乱了阵脚,不能灵活的应变课堂的教学,使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不能展现出来。在课堂上能否灵活处理和应对偶发事件能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智慧,也能反映出教师应变艺术的水准。所以,年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虚心好学,多主动听一些有经验教师的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课后多反思和总结,为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
三、思考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原则,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有效的公开课教学要求老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既要关注过程,又要重视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课堂教学一切活动都应是围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任何的课堂教学都不会完美,总会存在着一些的缺憾,针对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有助于教师本人和其他观课的教师改进教学的思路,制定改进公开课有效的策略。这样,公开课就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为教师以后有效的教学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2. 郑杰斌. 《有效掌握教学的策略》
3. 鑫鑫.《成功课堂管理的51个细节》
高中语文公开课范文2
理论经纬
(4)浅谈曾子文章中丰富的教育内容 曾祥芹
(7)论君子——《论语》串读 吴永福
(9)浅议基于行业需求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策略 言岚
(11)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因素整合的创新 郜??br> (13)《大学语文》鲁迅专题授课的几点收获与思考 陈亚萍 段朝霞
(15)基于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的技工院校口语教学探索 张丽
(18)品,《老王》教学的简约风格——余映潮老师执教《老王》 曹月芹
(21)浅谈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魏婉棉
(23)专题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性研究 陈露 张晨
(25)从莫言获奖感悟:让语文理性的回归 王云雨
(27)教科书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程鑫
(29)语文有效课堂之我见 向箭锐
(32)关注大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性 莫云
(34)敢问农村语文教师素养提高之路在何方 苏红平
备教导航
(36)高中语文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探究 张俊珍
(38)《魏公子列传》教学思路及说明 王冰雪
(40)浅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李清照诗词的豪放风骨 胡亚玲
(42)由“同行”说开去——简论古汉语多音字读音与意义的关系 杨辉
(44)《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线索设置艺术探微 文建设
(45)由一堂课管窥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钟水长
(47)“一个”阿q的“种种”角色 李晓奎
(49)探寻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出发点——以四堂《在沙漠中心》异构课为例 张寰宇
(53)构建诗意课堂的几点思索与尝试 杨丽娜
(55)从《散步》五则课例中浅析语文课的有效拓展 朱媛
(57)依据语感特性 培养语感能力 周莉
(58)我教学生这样背诵《阿房宫赋》 罗?
(60)“独立寒秋”之“独立”赏析 蔡恒
(61)多少愁恨如春水 满纸血泪就华章——对李煜《虞美人》的品读与思考 袁安彬
(63)语文教学幽默艺术刍议 张婷
(64)“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西江月》一词中的“别”字赏析 朱文玉
(66)谈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艺术 周雪梅
(68)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余满仓
(69)论高中语文课堂文本拓展教学的有效性原则——以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 吴玉南
(71)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教材 吴少桂
(73)
诗词色彩美之赏析
(74)《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细节析疑 刘红丽
(76)浅说古诗中酒意象及其文化的赏析 杨扬
(77)让语文课堂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应寨铃
(79)课堂提问艺术?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简迎春
(81)浅析诗歌中的“想象·诵读·品评” 吴建方
(83)浅谈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嵇素贞
(85)让课堂成为美的发源地 张灼花
(87)诗美的积淀与选择 邓春浓
(88)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打造语文和谐课堂 史俊英
(90)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包永杰
(91)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语文课堂 房颖
(93)论如何上好新职业素质培养环境下的语文课 魏劲松
(95)让对话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郑云龙
(97)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杨金平
(98)教师是语文课改的关键因素 刘肃善 何永国
(100)课堂教学不惟模式,惟高效 蒲仲慧
(101)有效课堂教学之根本 李福伟
(103)做个轻松高效的语文教师 王存法
(105)浅析莫言诺奖演说三个故事的寓意 刘俊林
(107)浅谈赏识教育在语文课堂练习中的应用 王燕玲
(108)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吴玉梅
(110)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安东升
(111)浅谈农村中学校本教研中语文公开课评课活动 祁辉君
(113)语文教师动起来才能造就灵活课堂 吉守金
阅读教学
(115)农村地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崔文龙
(117)中职语文课外阅读再审视 鲍源泉
(119)从“读书人是幸福人”论当代学生的读书 王海安
(121)例说论述类文本的教学维度 骆汉忠
(123)新课程背景下课外阅读平台构建的现实追求 李杏珠
(126)以苏教版中《雷雨》(节选)为例谈戏剧文本的阅读 袁书春
(127)重视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李兴存
(129)阅读·悦读·跃读——也谈课外阅读 胡志峰
写作教学
(131)试论初中作文中语言陌生化的应用 金冠芬
(133)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素质之我见 黄荣光
(134)作文:追求真实的生活感受 易风云
(136)对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突破思考 张建辉
(138)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践研究 彭一晗
(13
39)写作,需要让学生自由表达 石建善 刘玉秀
(141)记叙文的“模式化定型” 付永东
(142)向教材学教法 向经典学技巧——从教材古代议论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夏炯
(144)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 徐萍
(146)引领学生抒写个性化作文 黄新霞
(147)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好作文 王国
教材课程
(149)黄金时代渐逝 无限感伤萦怀——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送考》主题重解 魏静
(152)“速”当作“迅速,快速”解——苏洵《六国论》“速”字含义辨正 汤振洪
(153)挖掘资源丰富课堂 研究拓展深化教学——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陈蓉
考试与素质教育研究
(155)谈文言文阅读之虚词复习 潘秋霞
(158)浅析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规律及解题方法 张山姗
(159)毕业班语文复习的困惑及对策 刘颖
无
(f0002)杏坛学人风采 无
(f0003)乐于读,善于思,勤于写 第十届“孔子杯”全球青省年华文作文大赛征稿启事 无
高中语文公开课范文3
【关键词】语文味 缺失 原因
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这是提出“语文味”这一教学理念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界定。我个人认为,语文味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一节语文课,或者说,来构建一节语文课,核心是要将语文课的情味、美感、文化积淀和生存智慧给激发出来,展示出来,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语文的魅力。
这些从理论的角度似乎无懈可击,可是,当今语文课堂仍充斥着太多非语文的现象,致使语文教学一直徜徉在语文味缺失的境况中。究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成因做一点深入探究。
一、语文味在应试的夹缝中变质
高中阶段,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曾经有一段时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何为“名师”、“优秀教师”?那就是对考试大纲吃得最透彻的,对应试技巧把握得最到位的,所教的学生由此取得了高分的教师。可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拼命记笔记,语文的教与学,完全异化为机械化模式化操作,语文味当然缺失。
如今,我们虽然也高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轰轰烈烈地推行课改,但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最大困扰依旧是高中学段面临高考的关隘。新课标的“评价建议”虽针对当前考试的某些弊端,强调了评价的过程性、多元化及差异性,但是,它却回避了教育评价最“刚性的”需求——甄选功能的公平性。新课程改革如果创造不出新的语文考试模式,语文改革就很难成功,我们当前面临的语文教学现实就难以改观。于是,现实逼着我们扭曲着去解答这个难题: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侧重于素质教育,高三则全面进行应试教育。这个举指似乎合情合理,既满足了高考的刚性需求,又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软着陆。但事实上,这多少有着自欺欺人的味道。
首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即使高一高二的课堂,也时刻瞄准了高考的方向与动态来突破;高三就更不用说了,面对“题海”,作为语文教师,要替学生来解剖、放大、显微各类题目,还要再掰口喂食,课堂语文味的变异也就在所难免。
其次,面对频繁而来的统考、会考,教师的教学只能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本来,文学命题就应是多解多元的;可是考试中,要的却是推理出一个“万法归一”的答案。孰不知文学语言毕竟不同于数学符号,允许有多种阐释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如此一来,语文味能剩多少?
再次,学生在各门功课的高考的压力之下,真正用来学习语文的时间又占了多少呢?作业都是草草了事,更别提课外的阅读量了。课外的阅读量太少,积累自然就不多,语文素养又怎么能提高呢?课堂语文味的提高又谈何容易?其实,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面对阅读甚少、写作甚微的学生,面对工具书基本不用、口舌基本不动的学生,对问题的症结不能说不明白,却只能是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向左走向右走,左右为难。
二、语文味在语文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众口难调
我们知道,中国语文界历年来对于“语文”二字的具体阐释争议不休,时至今日,很多人一谈到语文教学改革,就张口闭口的谈语文学科的性质、方法、内容等,仍然在追问“语文”究竟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孔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是诸多语文教育者在学术界关于语文这个概念各执一词的思想基础。但对于语文的“学科性”问题过于敏感,往往牵制了我们许多精力,反而影响了对语文教学许多迫切问题的思考、分析、实践以及评价,有点得不偿失!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堂语文公开课上下来,关于语文课的真味,对于课堂的评价,专家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语文”标准,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道,语文味的度无论向左走向右走都异常地众口难调。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曾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
“杂”:把“人文性”当成标签到处贴,致使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碎”: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偏”:重视“双基”,进行接受学习,弱化学生主体性。
这个总结让我们非常鲜明的看到:老师在把握语文课时,有的重“语”,有的重“文”,有的又在创新上左右失据,将语文课视为T台走秀,走过场,套模式,热热闹闹却徒有形而失去了语文的真味。这也总结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在“语”与“文”之间度的把握难有统一标准,致使语文味无法左右逢源,在学科性质的模糊性中显得众口难调。
高中语文公开课范文4
关键词 职中 语文教学 教学功能
一、职中语文课的实用功能
职业高中中当前学生学习语文能力差,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普通话交流能力差,不能进行有逻辑性的说话表达,同时不具备有实用性的写作技能,书写潦草而且错字连篇。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犯语言上错误闹出了笑话,更有甚者,因为语文学习水平差而不能顺利结业。
造成这种局面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中职语文课的重要性。大多数人认识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人甚至以此为由,建议取消职中的语文课程。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就是一门“副课”,所以自然就不愿意去花费时间和精力认真学习。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学生连基础的语文能力都得不到锻炼的话,这很难满足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有的沟通和表达的需要。
教师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的需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原则是学生“能用、够用”,提高学生的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学生能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有逻辑表述的交流。
二、职中语文课的教化功能
由于中职学生的生源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学习和生活之中,他们的表现有一些让我们不太满意的地方。比如学习和上课纪律差,卫生生活语言和社交习惯要让令老师头疼,让老师更为担忧的是其法制意识的欠缺。
语文课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地理天文,自然和历史等各个领域。对中职学生来说,这些信息的学习十分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课课文的学习,达到了解文章的内涵,明白人与社会的关系和感受其他人对生活的感悟。这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都是很有益处和帮助的。通过对语文课文丰富内容的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一种熏陶,这也比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
三、职中语文课的审美功能
培养数以亿记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职中语文课是对学生的感受美,欣赏美的情感的教育,它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审美素质。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仅仅有理性的思考还会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中职学生接受美的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获得的,这一点是实践所证明的,甚至在个别的学校,它是唯一的途径。学生高尚的情操的培养,心灵的陶冶,将美更加形象地刻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这都是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语文的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独立于其他教学目的之外的,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我们不能够对待简单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样对待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时也不能让这种教育成为机械的专业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审美的教育,应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导和感染学生,塑造学生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职中语文课的德育功能
因为语文教学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所以,在职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爱国主义的情愫。90后的孩子现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的大军,知识基础薄弱,但是心智特别成熟是他们显著特征。在这些学生中,由于过早地接受书本以外的东西,造成了他们养成了自以为是、教养不足的毛病,在语文的教学中,更是要注意对学生谦虚、礼让品德的培养以及爱国主义情操的不断加强,让他们最终明白学习的重要意义。如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都是可以加强对学生良好品质培养的课程。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让学生了解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是如何获得“代表中华名族气概”的美誉的。
五、职中语文教学多元功能性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职中语文教学多元功能性是有着非凡的作用的。首先,它强调以学生为主导,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再是传统以往那样以分数来评判学生的优劣,而在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上。这样做事回归了教育的真实目的,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本身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养成其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了职中语文教学的功能,实用功能、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这四大方面。最后介绍了职中语文教学的功能多元化对学生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功能多元化对整个教育的作用和深远意义。希望此文可以对从事职中教育的老师有一些帮助和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