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大概念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1

微课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资源,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近几年在国内外迅速发展。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学科,引进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实现语文的高效教学,对此,从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上进行阐述,并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具体使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微课;使用价值;实施策略

语文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承担着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枯燥、效率低下,这使得学生的文学水平不能有效提升,因此迫切需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如果应用到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相信无论是在提升课堂学习氛围以及语文高效教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其雏形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化大学A.McGrew提出的60秒课程,但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微课程”实际上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经理DavidPenrose提出的,在课程概念定义上,他将“微课程”看做是一个提供知识挖掘的平台,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中都是平等自由的,学生在平台中能够获得充分的主动权,可以自主挖掘知识点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国内,“微课”主要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教学实践进行定义,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具体反映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的资源整合教学,概念形成的基础是基于国外对“微课”定义上的进一步深化与研究。然而虽然我国在“微课”的定义上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具体实践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现阶段要重视“微课”的实践研究。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从现代教学方面分析,课程教学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原因是微课资源中的名师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与实际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师,通过观摩学习并结合具体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还提供教学课堂设计、课件、讲课方式、专家评价等,这对教师全方位教学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通常而言,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修养上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平,教师通过日常自我阅读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而微课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分类功能,满足了教师这一需求,比如,教师在讲解某节文学课程时,为了尽可能完善知识点,教师需要对课程涉及的文学内容充分了解,此时微课资源提供给教师的帮助就是能够充分整合某一类资源,将知识点整合完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完善。微课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主要源于平台高度的自由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不同,相同的课程知识下,有的学生需要多节课来进行知识的理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基本掌握知识重点,但是受课程教学设计,教师不可能将课程知识拆分为几节课,此时,微课的作用就真正体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根据课程需求选择完整的学习视频或者某一片段的知识点视频,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比如对知识点掌握不深入的学生,通过完整的知识点整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而对于一些已经理解课程大概要义,但是部分重点仍不明确,为了提高理解效率,通过重点分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综合微课在教师能力提升与学生理解水平提升方面的应用,可以看出微课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开发微课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应用策略

由于微课主要作用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微课资源设计上也要进行分类,按照用户层次的不同进行合理设计。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高中语文在微课视频资源设计上必然与课堂实录不同,在课程知识与学习模式上进行了有效的归纳与整合,并且形成有针对性的讲解视频,通过这类视频,学生能够得出对知识的完整理解。在微课学习设计上,微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实际上课前进行课前预习,对即将进行的语文教学做实现准备;二是在课程上完后进行预习,巩固与加强,并且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使用微课资源,在知识点的设计上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制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传统语文教师通常是先让学生阅读文章或者诗词的大致内容,教师再花大部分时间进行讲解,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得课堂变得枯燥,高中语文文章往往是几千字以上,学生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去深入理解文章,因此后续教师的讲课也完全是建立在学生不通透全文的基础上,很难实现高效的教学。因此,在设计制作微时,要尽可能地在学生能充分理解文章具体内容的基础下完成制作,比如在讲《雷雨》这一课时,设计微课的讲解时间应在5分钟以内,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具体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在具体讲解上,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穿插2~3个长度在3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对重点知识进行概括讲解,如文中周朴园对鲁大海的冲突是文章的一个部分,利用微视频对这部分进行还原,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再展示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相逢,通过两个课程关键阶段的微视频展示,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刻了解《雷雨》中隐含的心理矛盾与阶级冲突,加深理解。一般而言,在课程中,微课资源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并且不能太分散,防止知识点混乱,最好的实现过程是以集成方法将微课资源进行连接,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需求进行课程配套视频资源学习;同时也可以采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微课资源,方便学生逐渐形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类型的微课资源应用,主要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师讲课方法的不同进行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微课教学资源具体可以分为结果讲解式、来龙去脉式与智慧讲解式。结果讲解式主要是将课程内容的定义以及知识整体讲解出来,比如《老人与海》主演讲的是什么,中心含义指什么;来龙去脉式就是教师不但要明确知识将的是什么,还要明确它是怎么来的或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智慧型讲解主要是能够结合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针对微课的三种教学方式,教师在具体应用时要集合自身教学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合理利用微课资源,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比如,语文教师利用来龙去脉式的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微课设计上应讲清楚文章创作的基本原则、实际背景、内容概要、中心思想。在微课资源的制作上,先按照实际课程的需求设计好微课的解说词,明确微课资源的具体用途,在微课语音要求上,要保证解说员吐字清晰,环境安静,语言亲和,并且配有相对舒适的音乐,微课屏幕显示的画面应与解说词同步,画面布局合理,文字简短精练,图片具有强烈的代表性,能够反映课程内容的主体,使得使用者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微课的辅助材料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作简介、学习指导、课后复习、巩固加强与相关资源链接等内容,在课后测试题与巩固题的设计上,应该设计的尽可能生动、有趣,吸引学习者进行主动思考,而相关链接不能过多,应该寻找重点的2~3个链接资源,主要是连接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资源,加深学习者的理解。

综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必须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与探索微课的实际应用,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作者:齐兵 单位:大连市102中学

【参考文献】

[1]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有许多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地喜爱语文,而是因为必须应付高考才不得不学习,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格养成的严重缺失。文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的兴趣,对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以及道德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时,能够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进而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让他们的文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都能够有所提高,逐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让他们自己产生出对未来世界的向往。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学教育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文学修养

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达的一种艺术。一个人如果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那么这个人所拥有的生活、情感、实践的经验也就较为丰富,同时其表达能力也较强。一个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语文教师会更受学生的敬爱,只有敬爱才能生成热爱。所以,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学教育,教师自己就必须加强阅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语文教师每年不读五六本书,几年之后,他就不能当教师了。”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特别是教材选文,包含了相当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十分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无论是章节编排还是内容的选择都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面对如此内容丰富的教材,如果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文学素养,那就难以真正地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意蕴,也难以帮助学生架起与文本进行沟通的桥梁。如教师在讲授《女神》时,若没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就没办法和郭沫若的后期作品进行比较,也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郭沫若及其文学创作,课堂就没有了情趣。所以,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以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对话,或如高山之瀑,或如长河激流,抒情叙事,皆成文章。“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去教,才能够让所教授的内容更加吸引学生。

二、鼓励创新,拓宽学生文学阅读视野

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受到思想和审美熏陶。在对学生的阅读有效性进行衡量时,不应只注重阅读的量,还必须要重视阅读的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文学与阅读的内容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要求也十分注重实用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本来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变机械灌输为鼓励创新,即鼓励学生创新性阅读,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延伸,也就是要超越文本,超越束缚、禁锢、定势,尽情享受创新阅读带来的乐趣,大胆展示内心的感受,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

在进行文学教育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大门,为学生展示出真、善、美的新天地,为学生创设出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良好外部环境。教师要清楚认识到,文学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就能够发挥出效果的,而重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我的体会。例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文学价值。朱自清还是一位诗人,因此在“荷塘月色”中还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以及意境美。同时,还必须要认识到课外延伸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延伸阅读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三、精心指导,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学观念。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各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对各种文学形象进行解读时要防止步入僵化教条的境地,不能将教师个人的阅读鉴赏体验强加给学生,而必须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力与情感的内化。当学生能全面立体地去感受文学形象时,就能够对自己的人格和辩证思维进一步完善,并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蕴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非去直接界定或得出一个结论,影响学生的判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学鉴赏的乐趣所在,学会如何独立去思考、感悟。例如在教授《项链》一课时,作者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这个过程来对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进行了批判,同时还批判了享乐主义思想,但是如果只是告诉学生文章批判了什么,那么学生就可能产生出“女主人活该倒霉,文中人物都是自作自受”等类似的想法,而不会去想到小人物自身的艰难处境,也难以理解小人物在底层进行挣扎的那种悲哀命运,到最后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不会有了。然而这种教学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不能说都是教师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现行高考制度导致的悲哀。

文学是一种艺术,有其自身所独有的个性,这种个性并不是一些笼统的大概念能够概括的。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做法却与此相反,我们的语文教学造就的是千千万万个读者最终却只有一个鲁四老爷、一个王熙凤。要怎样才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呢,最好的做法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去自己进行体验。《项链》一课不仅仅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路瓦栽夫人的爱慕虚荣,还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强和勤劳以及在后来面对佛来思节夫人时的巨大勇气。为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你是喜欢十年前的路瓦栽夫人还是喜欢十年后的路瓦栽夫人,请给出理由。”由于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体验等都不相同,那么观点、理由等自然就不会相同,这是很正常的,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

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文学写作兴趣

文学教育仅有教师的“教”是不够的,学生自身的积累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要积累就必须要对文学有足够的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动力。赞可夫曾说过:“应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但是该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呢?古人之所以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锦绣文章,并不是光靠想,他们都有着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从学生自身的体验着手,创设生活情景、活动情景、情感情景、想像情景等。例如进行景物写作训练时,习作前,先带学生去风景秀丽的公园进行参观,而不谈习作的事。学生面对公园的美丽景致,很自然地就会产生出很多的感想和感叹。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需要抓住契机,适时地问一句“这么美的公园,我们怎样才能让它永留心中?”以此来作为引子,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不仅使一次具体、生动的习作能够轻松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喜形于色,乐于写作。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3

生成智慧必须筑牢双基根基

新的课程标准将语文的性质定义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样的定义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切不可片面追求所谓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其工具性。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学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乃至大学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能力还是必需的。《写作》杂志在二零零七年发表了江苏如东高级中学曹津深先生的文章《2007年中考作文审题失误类说》,文章总结了失误作文的类型并剖析其失误的原因。拜读该文,笔者想到其指导意义是不可小视的。我们的学生虽然能写出华丽的文章,但不少学生则因审题偏差而出现的失误不能不说明他们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如我们的学生不能准确而又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不能把握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不能不去做好“咬文嚼字”的工作。“咬文嚼字”的一系列细节性的语文教学的活动着实利于我们学生的智慧的生成。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从常规的说话,写字做起,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写好汉字,养成学习、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也是不无道理的。

生成智慧必须活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文体,让我们的学生去感受教材所蕴含的艺术美。笔者认为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从实则性的语文教学的活动中去真正地感受到教材所蕴含的艺术美,必须活化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流程。自身的学生生涯以及自身的教学活动让我感到小学的语文学习充满着花花世界,而到了中学已完全失去了童趣,老师那死板的呆板的的流程让人无法接近、亲近,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去生成智慧,又有何生成智慧可言,所以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智慧,必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倡我们的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落实,主动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要想在我们的具体的语文教学篇目中,要想在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得到充分的落实,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围绕文本为学生创造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想方设法去接通比较信息,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而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我曾教过《猫》,教学这批文章时注意引导学生比较老舍的《猫》,进而使得学生能通过比较进而探索出郑根锋笔下的猫的托物言志,借物明理的真谛来,从而使得学生明确写物的文章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就物写物、无所寄托,一则是托物言志,借物明理,同时使得学生明确在自身的写物的习作中,则必须着实考虑将托物言志、借物明理的问题。

生成智慧必须宽广学生的学习资源

早在十多年前,华夏大地曾有这样的真人真事,说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他把一本教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则已教完(贬之为粗之滥糙)而其余时间均让学生去进行广泛的阅读,自编阅读教材,学生在高考时,非但没有降低应试质量,反而水平高得惊人,这对我们而言启迪应该是深刻的,可否妄言说其是在宽广了学生学习资源的基础上生成了学生的智慧?笔者以为大概是完全可以的,最起码可以这么说他没有把学生囿于书本和课堂,究其因: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仅局限于语文教材的教学,那学生也就失去了一半的语文时间的机会。再则,语文又是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广泛的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所以语文学习则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同时我们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初中学生经过了六年的小学学习,已经初步扫除了语言文字的障碍,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如果不让其能力有效地发挥出来,那如同不磨之刀反而生锈。所以,有识之士们提出要建立语文教学观,增加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和体验化的学习。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4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思考;

一.提问类型与其效果分析

对提问类型进行分类,将有助于教师对自己所提问题形成更加清晰地认识,进而增加教师提出有效问题的数量。有研究者将教学提问类型由低到高分成七个水平,每一水平的提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或水平的思维活动相联系。

二.提问设计的原则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这就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1)问题表述明确。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为什么要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二是所提的问题本身明确,要求提问语规范妥贴,答案清晰确定。

(2)把握时机性。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故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最好在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时进行。

(3)问题数量适度。教师设计问题就要把握好频度。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但如果没有问题或问题过少,学生也往往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4)内容富有启发性。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启发性,不在于教师在一堂课内提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教师的讲课和提问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最好的问题大概是没有完全明晰的答案的。所以,提问应注意把学生引人“愤、悱”状态,又能使学生走出“愤悱”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启发式教学。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5)提问应有层次性。《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根据问题的形式,课堂提问分成这三种类型,反映三个不同的梯度。①概念型。②理由型。③方法型。恰当地运用上述三种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提问,能使我们的教学由表及里、由浅人深,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理解得深刻。

三.有效提问语言设计技巧

高质量的提问语言是教师在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思想时的结晶,能在教学中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引作用。如何提高提问语言的设计水平呢?

(l)新颖设问,巧妙求实。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教师要采用新颖的观点,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思考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自己的能力找到答案。

(2)迂回设问,言此意彼。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加上专题前的提示、课后的积累练习,学生能通过自己阅读便可体会相关专题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迂回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

(3)互动设问,生成活力。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关注问题的生成性。一是强调设计开放性问题。二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能正确判断。如在上《清兵卫与葫芦》一课时,关于情节的运行学生基本上没有没有什么异议,但在分析部分揣摩体会清兵卫的心理活动,思考这样刻画清兵卫神情的作用。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清兵卫“不敢做声”,为什么“连哭也没有哭一声”,……这些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尽管偏离了笔者教学预案,但从肯定学生问题的价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精神方面看无疑很有价值。

四.有效提问语言实施策略

语文课堂的提问语言,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特色。使提问语言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方面。课堂提问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的提问语言要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要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对答案置疑辨析。教师的提问语言应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悬念,他们可能随时会被叫道。这既增加了问题的可靠性,又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和警惕。

(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效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探究激情,才能营造课堂的和谐氛围。因此,教师应当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3)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提问。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面、画面,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我与地坛》描写的是史铁生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有了类似的感受,再去学习课文。可以设想下面一个情节,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长跑的运动员,猛然间失去了双腿,假如…假如…,你会怎样呢?而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里,失去了双腿,他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这种创设情境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更易走进文本。

(4)紧扣文本进行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是为了师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而是为了教学效果的有机生成、更好地探究文本和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碰撞以达到师生间的共同认识。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让其成为问题,有思考的空间,有探讨的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必须紧扣文本进行。

结语:

高效课堂的生成是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有效的提问必然生成高效的课堂,其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无可取代。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如果能够清晰地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既当成观察者又当成被观察者,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那么一节课的教学就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方林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2002年版。

2.朱昌元主编,《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丁舒著,《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文科生;史料;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因而要真正的学习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历史史料,这也是这几年高考改革的方向。

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应用,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因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对史料处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二、巧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把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三、善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做材料辨析题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

四、理解史料,培养和提高文科生的做题能力

高中文科生就是为了高考,在历史课上拿高分,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所以,一切都是为了过高考这关,所以对做题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即使是史料,其难度也不会超出高中语文水平的难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较少,难度适中的章节,放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阅读历史教科书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会浏览教材。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教材的目录(包括总目录和各章节的子目录),对本书和章节所要求学习的内容、线索作大概的了解,以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精读。就是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逐句逐字地读,弄清楚段落大意、层次、重点、难点,并做好读书笔记。对某些或某个问题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的作出标记,通过以同学、老师共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三步:接受和整和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教材提供的信息(包括引用的史料),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要在接受信息时分析这些信息,用它们做为论据,以做到史论结合。当然说明论点的论据可以是教材里提供的,也可以是教材外的。这也要求学生除教材外,还要在老师的辅导下阅读其他历史读物。而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书籍和文章阅读,通过阅读多接触一些观点,体会各种观点、各种说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真伪,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在以上三个步骤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注意教材中每一个引用的史料。应用史料教学,不但可以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都有好处,延伸和拓展历史知识,还可以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方法,决不能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2]《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

[3]《试析高考试题的能力考查要求》.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1期

[4]《略论史料的高效运用与能力培养》.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

[5]《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6]《信息参考》.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主办.2009年4月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6

一、臣闻求木之长者

关于“长”的音义,人教版和粤教版都读作“zhǎng”,解释为“生长”;苏教版读作“cháng”,解释为“高”。其中人教版的参考用书对此争议还作出了辩解:

求木之长者。长:另有一种解释,认为“长”应读cháng,即高大之意,可能考虑到与“流之远”的远相对。但从文意推测,仍理解为“生长”之意为好。“固其根本”,与树是否能存活生长有关;而有些树,即使“固其根本”,也是长不高大的。

这种解释颇不合理。首先,此句谈的是“固其根本”与“木之长”之间的关系。按照人教版和粤教版的解释,根稳固,树木才能生长。反之,根不稳固,树木就不能生长。这也不合常理。其次,根据人教版教参的解释,有些树即使根稳固,也长不高大,并据此否定“高大”的含义。这对“高大”的理解太狭隘了,且这种横向比较也不可取。比如在中国人眼中,一个人一米九算是高个了,但是跟姚明比起来就是矮个了,你能说这个人跟姚明比是个矮个就断定这个人是个矮子吗?高矮是相对的,本文是不能这么比较的。它的原意应该是同样的树,根更稳固的,长得就越高。再次,从词性的角度来看,长(cháng)、远、安,都是形容词,更合乎骈体文的要求。综上,苏教版的解释更为合理。

二、戒奢以俭

此句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和意义,三种教材有两种解释:

1.“以”为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俭”则为动词,意为“行节俭”。此句可解释为“戒除奢侈而行节俭”,苏教版教材即为此解。

2.“以”为动词,意为“用,行”。此句可解释为“戒奢侈,行节俭”,人教版和粤教版即为此解。

孤立地看此句,上述两种解释均可,但骈体文要求“戒奢以俭”与“居安思危”要相对,“居”和“思”都应是动词,因此“戒”和“以”都应是动词。故笔者觉得人教版和粤教版的解释更为合理。苏教版的解释也可能是为了语句的通顺,加了一个“而”字,“以俭”的解释同2,但若是这样,也是蛇足之法。

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本句来源于诗经名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句意无可争议,但是三种教材的处理却各不相同,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苏教版是对“能克终者盖寡”作了注释:“能够善终的很少。克,能够。”既然“克”是“能够”的意思,那么“能”又是何意呢?教材未作解释,而学生在自学时问的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

粤教版正文是“能克终者盖寡”,作的是“克终者盖寡”的注释:“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同样没有对“能”作解释。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则直接没有“有”、“能”二字,也就省去了上面的麻烦。其实这两个字在文中也只是衬字,但是高一的学生对骈体文还很陌生,未必知道此处的“有、能”只是衬字,并无实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学,苏教版和粤教版在此处还是稍作解释为好,或者如人教版的处理也可。

四、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苏教版和粤教版对“宏兹九德”的注解相似。

苏教版:“弘扬这九种德行。宏,扩大,弘扬。兹,此。九德,语出《尚书·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粤教版:“弘扬者九种美德。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两者都将“兹”解释为指示代词“这”,并且对这九种美德做了具体的说明,那么“这九种德行”上文是一定有所提及。但是从全文来看,作者是先提出“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的观点,并将其具体化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再具体化为“十思”。前文只字未提到“九德”,下文亦无照应,突然节外生枝,令人费解。所以这两种解释都违反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章”原则,明显脱离了本文的语境。

再看人教版的注解:“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尚书·皋陶谟》:‘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

人教版句子的翻译比苏教版和粤教版更为合理,魏征要求唐太宗做到十思,其中隐含的品德就是扩大了九德的修养。省略了指示代词“这”的翻译,译文也就无需和上文一一对应。但是该注解随后又增加了对“兹”和“九德”的解释,就又犯了前两种教材的错误了。

笔者认为此处可有两种解释。一是“九”应为虚数,“九德”是对应上句的“十思”,因此魏征写“宏兹九德”应是为了符合骈体文的要求,而不是又生出另外一个“九德”的概念。古汉语中关于“九”为虚数的情况也很多,例如“九死一生”、“九牛一毛”、“肠一日而九回”等。所以“宏兹九德”解释为“弘扬这许多品德”较为合理。二是“九德”是专指君王应具有的众多的品德,不再是皋陶时代的那九种品德了。“九德”一词产生于尧舜禹时代,而本文的创作已经是唐朝,词的含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正如“五花八门”、“三教九流”等词,随着历史的发展,该词已经突破了原有具体的范围,而成为一种统称。另据《伦理学大辞典》对于“九德”的解释:“……皋陶还认为,能做到其中的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了;能做到其中的六德,就可以当诸侯;作为天子则九德并用。”从这里看,九德是指天子应当是具备各种优秀的品德,而并非指具体的九种品德,或者说“九德”就是君王专用的词汇,专指君王的品德。所以“宏兹九德”可以译为“弘扬这君王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