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传统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传统艺术范文1
【关键词】移动闭塞 信号系统 传输方式
自动保护系统(ATP)作为ATC系统的一部分 ,是用以防止列车超速,相撞及其他因列车行驶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车地传输系统作为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起作用是连接轨旁ATP设备与车载ATP设备,保证ATP设备间安全信息的稳定安全传输。
1 西门子Trainguard MT系统-无线天线技术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五、广佛线采用的是西门子Trainguard MT系统,其车地传输方式为自由无线方式,轨旁发送和接收传感器终端为轨旁AP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轨旁高增益定向天线,列车发送和接收传感器终端为列车车载天线。如图1所示。
列车通过安装在车顶的车载天线接收轨旁控制器单元、ATS 等发送给无线AP的状态信息和控制命令,并将这些信息送至车载ATP/ATO系统进行运算处理,控制列车运行;同时车载ATP/ATO系统将列车的运行状况和定位信息等实时通过车载天线发送给无线AP,反馈给轨旁设备和ATS,以实现列车信息的实时更新。
(1)采用DSSS直接序列展频技术,DSSS通过利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军事通信和机密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此方法,与一位信息相关的传输能量在载波的22MHZ带宽上分布,只要确保信噪比余量,就不会影响到数据传输。
(2)通过采用定向天线等方法提高信号覆盖率而有效地抑制此影响,使用定向天线,将信号现定于需要区域,降低高功率非标准发射器对使用中的频带的无意或有意占用。且车载和轨旁的定向天线只允许在辐射方向内的通信。此外,列车自身将车头天线和车尾天线的通信分隔起来。因此,即使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总有一个上下行通路不受到干扰源的影响。
(3)此系统在结构层上按照完全冗余进行设计,如轨旁一个AP箱一块计算机板上包含两件无线网卡,两个电源模块。在系统设计中,冗余概念应用在系统的所有层上,包括“空气中”的信号路径。
(4)同样的信息被传输了几次,在几次传输之间具有一定的延时。这是为了增加“至少有一次信息在足够低的噪声电平下成功传输”的可能性。如果传输丢失或者发生延时,此系统自动地重新传输数据,这样就有效地产生了时间多样性。这是为了避免了由传统方式所导致的显著的带宽损失。
轨旁天线的安排使每个AP(接入点)使用相同的无线频率服务于各自所在轨道的两个方向。轨道沿线频率通常遵循一个固定的序列,如果可用的话,通常使用三个不同的WLAN频率和一个备用频率,这个备用频率用于拓扑结构复杂的特定的情形,不同频率的覆盖区域安排为具有明显的重叠,以提高健壮性,而相同频率的覆盖区域被清楚地彼此分离开来,以避免叠加影响和相应的噪音。
在地下隧道较多的情况下,无线传输系统工作在隧道内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下,故障率较低,而在高架段较多的情况下,外部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较大,在部分极端环境下,易造成无线系统故障,从而导致列车发生紧急制动。
2 卡斯柯URBALIS888系统-漏隙波导管技术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使用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URBALIS888信号系统,采用漏隙波导管作为持续的无线覆盖解决方案,其可靠性采用冗余架构实现,使用的无线传输技术是运行在2.4GHz的IEEE802.11g协议,其传输方式为轨旁TRE通过连接的漏隙波导管发送无线信号,车载DCS天线在波导管上方30CM-40CM地方接收无线信号,通过滤波器和车载moden连接至车载CC单元。
车载调整解调器和沿线的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交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原则如下:
检测交接需要、扫描中发现新的接入点、连接到新的接入点。在完整的交接过程中,在连接阶段,包括授权和连接的交换在扫描过程中实现和在合适的时间决定开始交接。为了达到交接性能,要求检测交接和扫描更精确。
2.1 检测阶段
检测阶段是一个后台任务(不影响用户数据的传输),当连接到AP时,移动的无线基站将一直在该区域并监督连接质量。如果以下条件满足,将进入扫描和连接阶段:当前AP接收信号强度(RSSI)低于临界值、当前AP的无线Beacons丢失、收到一个新AP的无线Beacons 、当前AP的误包率超过临界值。
2.2 扫描阶段
该阶段主要指搜索新的AP ,在指定的时间周期,移动的无线基站将扫描AP通道列表中的通道。在扫描时,该无线基站将保持与当前AP的连接根据特定的情况,将采用两种类型的扫描: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
2.3 连接阶段
该阶段主要为连接,取消授权,授权,连接到新的AP这四个步骤。
在检测到交接需求和发现一个可用的新AP后,移动无线基站首先将从老AP中退出,然后连接到新AP。根据交接检测标准,扫描阶段是可以忽略的,直接进入连接阶段。
在退出AP时,移动的无线基站将发送一个取消授权的指令给无线接入点。然后移动的无线基站执行对新AP点的授权,授权协议是基于共享密钥认证机制,在AP和移动无线基站之间交换4次信息
最后,移动无线基站必须连接到新的AP,在收到新AP的成功连接的回执信息后,该连接建立并用于交换用户数据。
卡斯柯无线子系统的无线接入点(APs)提供802.11接入点无线LAN服务。不管列车在那个位置,都将提供两个无线LAN接入(“红网”或“蓝网”),保证无线APs在物理上保持冗余,同时DCS系统使用运行在2.4GHz的IEEE802.11g协议,列车在无线moden和车载天线之间将使用窄带滤波设备,并使用互不干扰的频点,并更改了的车载moden配置,减少其余2.4GHz设备对无线DCS传输系统造成影响,避免列车因干扰而造成的信道切换。漏隙波导管单面开口的物理特性,保证了波导管至车载DCS天线的局部信号强度。
3 泰雷兹SelTrac S40-感应环线技术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采用的是加拿大泰雷兹的感应环线方式进行车-地双向通信。交叉感应环线传输方式特性好,抗干扰好,但是传输设备为单网传输,无物理上的冗余设置,传输速率较低,但是能满足移动闭塞对数据量的需求。
通过感应环进行传输的数据带有冗余校验位,以确保拒绝接收被电磁干扰的数据。通过对所有运输安全性信息的数据传输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可实现该功能。传送的数据会得到周期性地更新。从VCC传送到VOBC和STC的命令将在每个新电文中得到更新或确认。
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将做合理性和持续一致性检查,子系统会根据以前的电报、物理规则以及设计限制所期望的信息来检验收到的数据。精确的位置参数是通过感应环交叉信息来建立的,感应环交叉点之间的位置则由车轴上附带的转速计来确定,这样通过转速计和环路交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列车位置信息。
环路电缆可持续探测列车占用和空闲状态;列车定位的分辨率为6.25m。对列车是否被占用的探测是安全的和可靠的,符合“故障-安全”原则的要求。环路电缆和VOBC之间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信息的传送是安全和可靠的。
但是对于感应环线其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感应环线作为全线铺设设备,其环线电缆下垂不能超过75mm,若超过此范围必须拉直,同时,每季度必须测量室内环线馈电设备的电气参数,避免其超出工作范围,同时在日常运营中,一旦感应环线出现数据通信故障即环线电缆断裂或者通信中断3S以上,就会造成该环线区域内所有列车的紧制,该区域外的列车也无法以自动驾驶进入该区域。
4 总结
现今,大多数先进的移动闭塞系统已采用无线通信系统实现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而选择好的车-地传输方式会对系统稳定性、可用性、性价比等产生影响。
对比三种传输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传输环境进行使用:无线天线特点为安装简单灵活、易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但易受干扰;漏隙波导管的特点为安装要求较高,易维护、成本较高、传输稳定;感应环线则的特点则为安装要求高、成本和维护量高、传输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晋,付嵩.CBTC无线传输方式性能分析及现场测试[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03).
[2]邓俊.广州地铁CBTC信号系统车-地通信传输方式的分析比较[J].铁道通信信号,2011(11).
作者单位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310【关键词】移动闭塞 信号系统 传输方式
自动保护系统(ATP)作为ATC系统的一部分 ,是用以防止列车超速,相撞及其他因列车行驶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车地传输系统作为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起作用是连接轨旁ATP设备与车载ATP设备,保证ATP设备间安全信息的稳定安全传输。
1 西门子Trainguard MT系统-无线天线技术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五、广佛线采用的是西门子Trainguard MT系统,其车地传输方式为自由无线方式,轨旁发送和接收传感器终端为轨旁AP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轨旁高增益定向天线,列车发送和接收传感器终端为列车车载天线。如图1所示。
列车通过安装在车顶的车载天线接收轨旁控制器单元、ATS 等发送给无线AP的状态信息和控制命令,并将这些信息送至车载ATP/ATO系统进行运算处理,控制列车运行;同时车载ATP/ATO系统将列车的运行状况和定位信息等实时通过车载天线发送给无线AP,反馈给轨旁设备和ATS,以实现列车信息的实时更新。
(1)采用DSSS直接序列展频技术,DSSS通过利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在军事通信和机密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此方法,与一位信息相关的传输能量在载波的22MHZ带宽上分布,只要确保信噪比余量,就不会影响到数据传输。
(2)通过采用定向天线等方法提高信号覆盖率而有效地抑制此影响,使用定向天线,将信号现定于需要区域,降低高功率非标准发射器对使用中的频带的无意或有意占用。且车载和轨旁的定向天线只允许在辐射方向内的通信。此外,列车自身将车头天线和车尾天线的通信分隔起来。因此,即使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总有一个上下行通路不受到干扰源的影响。
(3)此系统在结构层上按照完全冗余进行设计,如轨旁一个AP箱一块计算机板上包含两件无线网卡,两个电源模块。在系统设计中,冗余概念应用在系统的所有层上,包括“空气中”的信号路径。
(4)同样的信息被传输了几次,在几次传输之间具有一定的延时。这是为了增加“至少有一次信息在足够低的噪声电平下成功传输”的可能性。如果传输丢失或者发生延时,此系统自动地重新传输数据,这样就有效地产生了时间多样性。这是为了避免了由传统方式所导致的显著的带宽损失。
轨旁天线的安排使每个AP(接入点)使用相同的无线频率服务于各自所在轨道的两个方向。轨道沿线频率通常遵循一个固定的序列,如果可用的话,通常使用三个不同的WLAN频率和一个备用频率,这个备用频率用于拓扑结构复杂的特定的情形,不同频率的覆盖区域安排为具有明显的重叠,以提高健壮性,而相同频率的覆盖区域被清楚地彼此分离开来,以避免叠加影响和相应的噪音。
在地下隧道较多的情况下,无线传输系统工作在隧道内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下,故障率较低,而在高架段较多的情况下,外部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较大,在部分极端环境下,易造成无线系统故障,从而导致列车发生紧急制动。
2 卡斯柯URBALIS888系统-漏隙波导管技术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使用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URBALIS888信号系统,采用漏隙波导管作为持续的无线覆盖解决方案,其可靠性采用冗余架构实现,使用的无线传输技术是运行在2.4GHz的IEEE802.11g协议,其传输方式为轨旁TRE通过连接的漏隙波导管发送无线信号,车载DCS天线在波导管上方30CM-40CM地方接收无线信号,通过滤波器和车载moden连接至车载CC单元。
车载调整解调器和沿线的无线接入点之间的交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原则如下:
检测交接需要、扫描中发现新的接入点、连接到新的接入点。在完整的交接过程中,在连接阶段,包括授权和连接的交换在扫描过程中实现和在合适的时间决定开始交接。为了达到交接性能,要求检测交接和扫描更精确。
2.1 检测阶段
检测阶段是一个后台任务(不影响用户数据的传输),当连接到AP时,移动的无线基站将一直在该区域并监督连接质量。如果以下条件满足,将进入扫描和连接阶段:当前AP接收信号强度(RSSI)低于临界值、当前AP的无线Beacons丢失、收到一个新AP的无线Beacons 、当前AP的误包率超过临界值。
2.2 扫描阶段
该阶段主要指搜索新的AP ,在指定的时间周期,移动的无线基站将扫描AP通道列表中的通道。在扫描时,该无线基站将保持与当前AP的连接根据特定的情况,将采用两种类型的扫描: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
2.3 连接阶段
该阶段主要为连接,取消授权,授权,连接到新的AP这四个步骤。
在检测到交接需求和发现一个可用的新AP后,移动无线基站首先将从老AP中退出,然后连接到新AP。根据交接检测标准,扫描阶段是可以忽略的,直接进入连接阶段。
在退出AP时,移动的无线基站将发送一个取消授权的指令给无线接入点。然后移动的无线基站执行对新AP点的授权,授权协议是基于共享密钥认证机制,在AP和移动无线基站之间交换4次信息
最后,移动无线基站必须连接到新的AP,在收到新AP的成功连接的回执信息后,该连接建立并用于交换用户数据。
卡斯柯无线子系统的无线接入点(APs)提供802.11接入点无线LAN服务。不管列车在那个位置,都将提供两个无线LAN接入(“红网”或“蓝网”),保证无线APs在物理上保持冗余,同时DCS系统使用运行在2.4GHz的IEEE802.11g协议,列车在无线moden和车载天线之间将使用窄带滤波设备,并使用互不干扰的频点,并更改了的车载moden配置,减少其余2.4GHz设备对无线DCS传输系统造成影响,避免列车因干扰而造成的信道切换。漏隙波导管单面开口的物理特性,保证了波导管至车载DCS天线的局部信号强度。
3 泰雷兹SelTrac S40-感应环线技术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采用的是加拿大泰雷兹的感应环线方式进行车-地双向通信。交叉感应环线传输方式特性好,抗干扰好,但是传输设备为单网传输,无物理上的冗余设置,传输速率较低,但是能满足移动闭塞对数据量的需求。
通过感应环进行传输的数据带有冗余校验位,以确保拒绝接收被电磁干扰的数据。通过对所有运输安全性信息的数据传输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可实现该功能。传送的数据会得到周期性地更新。从VCC传送到VOBC和STC的命令将在每个新电文中得到更新或确认。
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将做合理性和持续一致性检查,子系统会根据以前的电报、物理规则以及设计限制所期望的信息来检验收到的数据。精确的位置参数是通过感应环交叉信息来建立的,感应环交叉点之间的位置则由车轴上附带的转速计来确定,这样通过转速计和环路交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列车位置信息。
环路电缆可持续探测列车占用和空闲状态;列车定位的分辨率为6.25m。对列车是否被占用的探测是安全的和可靠的,符合“故障-安全”原则的要求。环路电缆和VOBC之间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信息的传送是安全和可靠的。
但是对于感应环线其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感应环线作为全线铺设设备,其环线电缆下垂不能超过75mm,若超过此范围必须拉直,同时,每季度必须测量室内环线馈电设备的电气参数,避免其超出工作范围,同时在日常运营中,一旦感应环线出现数据通信故障即环线电缆断裂或者通信中断3S以上,就会造成该环线区域内所有列车的紧制,该区域外的列车也无法以自动驾驶进入该区域。
4 总结
现今,大多数先进的移动闭塞系统已采用无线通信系统实现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而选择好的车-地传输方式会对系统稳定性、可用性、性价比等产生影响。
对比三种传输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传输环境进行使用:无线天线特点为安装简单灵活、易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但易受干扰;漏隙波导管的特点为安装要求较高,易维护、成本较高、传输稳定;感应环线则的特点则为安装要求高、成本和维护量高、传输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晋,付嵩.CBTC无线传输方式性能分析及现场测试[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03).
[2]邓俊.广州地铁CBTC信号系统车-地通信传输方式的分析比较[J].铁道通信信号,2011(11).
地方传统艺术范文2
[关键词]艺术教育 传承 地方优秀文化 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纳入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传统艺术项目”。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学校艺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承担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地方文化艺术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又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把它们继承和延续下去,对于保存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潮汕文化是以现在的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四市为主,由讲潮州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种属于汉文化的地域性亚文化。1、以“开放融合。兼取互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为其突出特征。潮汕地区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其中潮剧、潮州音乐、潮绣、木雕闻名遐迩,潮汕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处,成为民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汕头市澄海区有着浓厚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氛围和数量众多的地方艺术门类。近年来,澄海区中小学在利用潮汕地方艺术资源拓展艺术教育渠道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自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后,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2、2010年澄海区教育局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澄海实验学校和莲下中心小学2012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特色学校,澄海实验学校小学2011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另有四所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澄海区各中小学在如何通过有效途径传承地方优秀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应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状况,如果在校本教材中融入他们熟悉的地方文化资源无疑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澄海区中小学艺术课校本教材的编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澄海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的韩江入海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县,后几经易制,2003年成为澄海区,隶汕头市,现有面积402.5平方公里,人口75万(2008年)。在澄海民间,保存了大量具有浓厚潮汕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主要有:潮剧、潮州大锣鼓、丝弦乐,潮汕童谣、方言歌、版画,剪纸、纱丁、抽纱、嵌瓷、灯谜、香包艺术等,还有极具澄海地方特色的西门的蜈蚣舞、永新的鳌鱼舞、隆都的西头鹅舞等动物舞蹈。这些地方民俗文化、民俗风情的艺术门类,富有强劲的生命力,为澄海学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近年来,澄海中小学通过对潮汕民间艺术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归类,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引进了大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并经过教学实践形成了众多的教学案例,成为地方、校本教材建设的雏形。如澄海实验学校的《少儿潮剧演唱基础训练》、《潮剧欣赏基础》、《潮语语音与合唱训练》、《潮汕动物舞蹈欣赏及训练》等音乐课校本教材,《潮汕儿童版画教程》等美术类校本教材,《硬笔书法》、《书法楷书训练》等书法艺术校本教材。又如建阳小学,通过对众多教学案例的整理、提炼,编写了《艺术教育校本教材资源包》,内容涵盖《潮汕童谣歌》、《潮汕民俗歌》、《潮汕锣鼓》、《潮剧行当》,《潮剧欣赏》等。再如华侨小学的《木刻版画教材》等。
在教学中运地方艺术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族民间艺术为素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和经过改编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艺术是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意识会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乡土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乡土艺术教材,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与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辐射作用。
二、 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认识艺术世界的过程。澄海区的艺术教师们会在音乐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介绍潮乐、潮剧、潮曲的特色和技巧,师生有时还会进行即兴表演。例如,树础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先选择《天乌乌》、《桃花过渡》这样一些有吸引力的歌曲、短剧,让学生欣赏,然后利用《客鸟声客客》、《新编桃花过渡》等地方音乐素材进行示唱、演奏、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他们会介绍澄海作为“版画之乡”的文化历史,使教学内容具有地方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在教学方式上,他们根据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经典引导”与“乡土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把现行国家教材与乡土教材进行高度整合的成功之路:例如,澄海区建阳小学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现行教材与乡土教材融合的大胆尝试,他们以现行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师生们把从周边社区采集来的音乐素材引进课堂,并对曲调节奏、歌词进行规范,对内容、形式进行修改、整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师生的创造力,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他们共整理出校本教材8个资源包;莲下中心小学的古筝队在各种比赛中以演奏潮筝曲而大获成功,这得力于该校音乐教师对古筝的创造性教学,他们既遵循古筝演奏的一般规律,又改进了潮筝演奏技艺,编配新的潮筝曲;实验学校教师则安排了一定数量和一定课时的潮州音乐教学,课余时间则加强潮乐的集体训练;莱芜中学把当地工艺美术引进了美术的课堂教学,如丝网版画、羊毛编织、民间玩具等地方工艺美术,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的效果。澄海区现有中小学艺术科教师大多受过系统、规范的高等艺术教育,又主要来自潮汕地区,自幼受潮汕文化熏陶,对利用潮汕文化资源进行艺术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近些年来,澄海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作用,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潮剧、澄海灯谜,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等为主要传承项目,重点突出蜈蚣舞、潮州大锣鼓、澄海版画的传承,为此加强了对中小学艺术科教师的地方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把一批本地民间艺人、艺术家被请进校园,为全区中小学艺术科教师举办潮汕地区音乐、曲艺、美术工艺以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讲座。
学校艺术教育将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后将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感受家乡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变迁,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大力推进地方艺术进课堂,营造校本艺术教学的浓厚气息,在家乡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体验生活、升华情感,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这才是教育之根本所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各地政府的重视,让优秀的地方艺术内容走进课堂确实不失为对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 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
课外艺术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适当地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澄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昌明,民间艺术活动非常活跃。民间艺人队伍庞大,业余艺术团体遍布城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余剧社(团)最多时全县达到60多个,大量新旧剧目上演。澄海还享有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版画)之乡”、“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的美誉,产生了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
在澄海这样一块具有浓厚地方艺术氛围的土地上,中小学生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澄海区中小学校组建了大量业余课外兴趣小组,每所学校至少有5个以上的兴趣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这些课外艺术活动既符合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十分符合当地农村学校的艺术教学现状。例如,澄海区教育局自2003年来,坚持每年举行学生潮剧演唱比赛,参赛选手众多,为潮剧事业的发展挖掘了一批批新苗;华侨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以版画见长,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学生版画作品集《大师的画》、《太阳花》,美术作品集《心灵的画》,五十多件学生作品发表于各级刊物或收集于画册;建阳小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引进潮汕音乐教育,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办学特色,潮汕民间艺术在该校开展活跃,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涌现出一批潮艺爱好者,他们多次参加当地重大节日晚会,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建设贡献了力量;澄海实验小学以“传承潮汕地区优秀文化艺术”为课题,积极探索自制的具有潮州音乐特色韵味的“竖吹竹笛”进入课堂,将澄海动物舞蹈和潮州锣鼓引入课堂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该校自编地方舞蹈、自创潮语童声合唱节目、鼓励学生创作反映澄海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连续四届参加国、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取得了两个全国一等奖,四个省一等奖的佳绩;莲下中心小学将潮汕儿童版画和书法引入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一举取得了一个全国一等奖,五个全省一等奖的佳绩。
一直以来,许多散落于群众中的传统优秀的潮汕民间文化艺术,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局限,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越来越少,许多民间优秀艺术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更有一些民间音乐己经到了“人走歌息,人去艺绝”的程度。澄海区传承优秀地方艺术从中小学抓起,笔者认为,此举善莫大焉,值得提倡。地方艺术是当地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优秀艺术的传承是文化传承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地域的标志,积极将地方优秀文化艺术引入学校课外兴趣活动,是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得到传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澄海区中小学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纳入到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通过编写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课堂教学、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课外兴趣活动三个方面,从而使学校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在途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艺术不仅能够把祖祖辈辈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保存下来,传递下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故土的健康情感,同时引领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当然,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认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喜欢,感兴趣,才有传承弘扬的可能。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家庭要发挥引导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家人在与孩子的言谈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一点一滴讲给孩子听,教给孩子学,引导青少年认识传统文化,这对青少年的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应当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诸如聘请民间知名艺人,在课外或课内担任艺术辅导员,开设民族民俗文化知识讲座或课程等,这是地方优秀传统艺术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关键。教育、文化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发挥职能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文化公益设施如博物馆、文化馆、书画院、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联合社区、村居加强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建设,创造一个展示认识传统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这是地方优秀艺术得以传承下去的重要保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域文化有它的局限性,地方艺术往往比较质朴,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人文素养,用一种世界的眼光,既能走进地方艺术的殿堂,又能摆脱它的局限,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中的优秀成果更好地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澄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2]林伦伦、吴勤生主编.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3]黄挺.《潮汕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地方传统艺术范文3
前面已经提到,所谓的现代艺术中心就是一个城市传播文化艺术与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和载体,也是城市居民日常参观、学习、休闲的地方,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建筑。例如,本文通过对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情况的陈述,运用圆方互融、天圆地方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及基本风格,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的运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从理念、风格与手法上都应该追求现代设计模式的运用,即以现代的技术手段、机器艺术或功能主义艺术为设计的主要架构,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模块。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现代艺术中心以“圆方互融”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即追求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学与现代设计美感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美学品质与现代化气息。众所周知,所谓的“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哲学基础,也是设计风格的一个总结。将天地宽广与建筑物的棱角分明、圆润饱满、中轴线设计等概念有机统一,最终形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模式。所以,当前我国很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地吸收传统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净化思想,并融合现代艺术和空间设计的理念,形成圆方互融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概念和模式。例如,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景观系统就是展现传统文化要素与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艺术中心“天圆地方”基本设计原则的附着物。例如,文化艺术中心景观系统的整体分布和概念,以红色中轴线为界,景观大体上被区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块,彰显出设计严格遵循传统建筑设计的原则,即以天圆地方的设计概念为引导,辅以现代设计的手法和风格。此外,景观的整体设计外观多以圆润饱满的风格为主,无论是花草树木的规划还是滨水河池的布局都要突出圆形的特色,从远处俯瞰一派古典建筑设计的气息。此外,景观节点要已圆形的设计图案为准,中轴穿插其中,外部辅以装饰,可谓是和谐统一的极致。另外,整个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即景观外部的“切割”与“划分”可谓棱角分明,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现代设计风格,同时由于圆状的主体景观完美融合,形成十分自然、舒适的滨水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效果。因此,当前我国诸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将传统“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思与现代艺术空间设计手法相结合,达到了圆方互融、和谐公存的良好效果,整个现代艺术中心的景观与美学气质可谓“蔚然成风”,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为更好的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2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传统文化与人性化、艺术化的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要素能够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提供很好的帮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艺术、自然和人性的尊重,是传统文化要素存活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把传统文化要素与人性化设计、艺术化设计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具体的,在遵循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基础上,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要将古代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哲学充分运用其中,形成了较为创新的艺术中心设计模块,也进一步提升了艺术中心之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设计风格的主导下,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并未失去其最重要的诉求和功能,即满足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容量、大空间、便捷快速的学习、休闲与体验的场所。也就是说,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人性化”“、实用性”这两个原则,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提升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要知道,新时期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建筑物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即实用而不浮夸、人性而不浪费,这样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践行。例如,现代艺术中心的绿化设计与建筑物区域的分割,无论是绿树成荫中的宽阔道路还是垂柳下面的休憩地域,都要考虑该艺术中心在设计中关于行人、游客与参观者的需求,尽可能的为人民、游客、行人提供舒适、便捷与健康的环境。此外,根据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物局部设计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渗透要求,实际的设计工作也要凸显实用性的诉求,将空间充分利用,体现出传统建筑设计的简约理念。再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必须体现功能的多元化。因此,建筑物占地面积要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区域,范围极为有限,这为其他服务型功能的拓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广场区域的设计力求符合行人、游客的需求,与外部空间贴合度较高,绿化的设计围绕整个中心的内部和外部展开,可以确保现代艺术中心的环境质量、空气状况与良好的美化效果。此外,停车场的设计也要十分实用而耐用,要连接文化艺术中心与外部空间,同时开阔的停车场区域规划能够满足海量人群的停车、取车的需要。总体来看,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功能布局和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品质和规划质量,而且以人性化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以传统文化要素为设计理念,力求发挥出现代艺术中心的最大功能,实现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此外,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设计还要具备一个很大的特色,即设计空间内大量水、湖泊和植物的应用,这也是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水、湖与植物的大量运用,是设计造景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设计的品质;另一方面彰显出现代艺术中心的独特吸引力。可以想见,在湖光山色之间,品味鸟语花香与潺潺流水,一定可以将人们带进人山人海的美化境地,从而进一步凸显现代艺术中心的特殊文化气质与艺术内涵。
3总结
地方传统艺术范文4
【关键词】旅游展演艺术;研究现状;艺术人类学
【作 者】魏美仙,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昆明,65010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192-005
Research on 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Wei Meixian
Abstract:Born in the tourism industry,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is the token of cultural transition in every type of local cultural tourism. Now academe mainly explains it with the view of the 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Ethnic Culture. Whether 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is viewed 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 of the invention,or is expressed in ideology and local self-identity,authenticity and mutual negotiation couldn’t show the difference from other cultural phenomena and the specific association with the local cultural life. It’s no doubt that the mental method of Behavior Study and double unscrambling of Art or Culture on Back to Life of Art Anthropology has provided study view with great explanation for the 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
Key words:Art of tourism performance;Actuality of study;Art Anthropology
在各种地方性旅游中,旅游展演艺术被作为旅游地文化展演的主要类别而呈现,主要行使“文化”展示而不是“艺术”表演的功能,因此,很多研究常常不分彼此地统称为文化展演。旅游文化展演是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学界对其关注主要在两个视阈中――以民族文化为焦点的文化变迁视野和立足于两种文化关系的旅游人类学视野,前者以文化传统和创新关系为主要论题,后者在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关系视角中展开研究,论题和取向多样化。
在民族文化变迁视野中,在切入角度、关注点、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呈现中学者对文化展演进行了或集中或分散、或明确或暗含的讨论,主要呈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文化作为实体的传统文化取向。此类研究以全球背景下传统文化变迁为语境,集中关注展演文化的传统性。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发展”等问题进行不同向度的探讨,以“传统”作为基本支点关注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或“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或对展演中文化成为“伪文化”、“伪民俗”的警惕与批判,或“合理”开发利用,或“创造性”地发展等等,都是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作为现代文化的代表,以旅游冲击下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审视中心的解读方式,是对“传统”“能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焦点的不同折射。研究或认为展演中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差甚远,不再是“传统”,或认为展演中的文化就是“开发利用”中新价值的创造,文化展演活动就是文化传承保护的有利手段等。此类研究大多是全球化冲击下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民族文化的实际生存境遇激发起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大多是对民族平等团结、文化多样、民族发展等现实需要的回应,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似的现实生存状况进行重复性描述,理论阐释的深度还有待于开掘。其中无论对个案描述还是理论阐释,大多并未把艺术展演作为专门的考察对象,只是在研究视角和阐述的脉络中隐约包含着对民族文化成为一种表演性存在的关注。
另一种是文化建构取向。此类研究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矛盾中对民族文化展演在二者互动中的建构进行阐释,超越了第一种对文化事象静态罗列的表述方式,从文化主体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化展演对地方人群的意义,对文化展演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以文化事象为主的传统、保护、传承等话题,而转向民族文化传统“复兴”、“重构”,在传统复兴与重构现象中,文化艺术展演的生成性成为主要关注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延伸性探讨,对传统“复兴”与特定时期族群身份认同、文化保护传承、文化再生产等一系列文化发展中不同侧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关注市场、政治权力、民间文化等多种力量的互动,使“开发”与“产业化”成为民族文化发展中最具吸引力的话语。
旅游展演生存于旅游场域,旅游人类学在其对旅游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探讨中对文化商品化、文化商品的真实性、文化商品的族群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格雷本使用“第四世界”的概念描述传统地方性社会,讨论了旅游影响下民族地区艺术品的变化,文化的经济化以及当地艺术传统的复兴问题。①国内研究集中于国外理论的引介和运用相关理论对国内旅游文化表演进行个案研究。旅游人类学对文化艺术展演的研究,主要在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文化展演的“真实性”问题。对旅游地文化艺术展演的真实性探讨从客源地大众与旅游地人群的关系视角出发,关涉到本地文化在展演中的真实再现和游客他者的感受两方面,内含了文化展演与地方“传统”的关系,集中体现在“舞台真实”概念的提出。②对旅游展演“真实性”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学者在游客与旅游地关系互动中对“真实”的不同层面进行了区分,指出“真实”的感受不仅与旅游地文化的再现和游客的建构有关,而且游客也非同质化的,不同的个体对旅游展演“真实”的感受和理解有差异。对此问题探讨的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表述,同时,在彭兆荣的《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刘晖的《旅游民族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和张晓萍主编的《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三本著作中相对集中地对文化展演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是文化展演中的地方性认同。学者大多认为旅游中的文化展演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目的而被作为地方性文化的表述方式,交织着地方人群的文化认同。“东道主通过文化表演的形式,表达了其对于民族国家的观念以及地方关于自我认同的理解。”“当个人去思考表演中暗含着的、为国家所强调的文化多样性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对认同和民族主义的多种建构。”③弗里德曼在谈到日本阿依努人的文化运动时,认为认同策略不是简单的文化差异呈现而是全球位置的问题,旅游业的生产和展示已经变成了阿依努人认同的有意识重构中的核心过程,其整个旅游节目是文化认同的更大构成过程借助商品形式的一种展示。④玛格丽特・萨克西安围绕着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发展,对由国家主办的旅游文化表演中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问题进行了研究。⑤本迪克丝的《旅游和文化表演――发明传统为了谁?》以瑞士旅游胜地的个案为例说明传统发明与展演为当地人身份认同提供了手段。苏珊・露丝也以菲律宾个案为例说明村寨旅游展演对强化民族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⑥相对来说,国内对旅游展演中文化认同的研究无论是个案还是理论阐释都显得较为薄弱。
三是文化展演的意识形态性。旅游文化展演是不同文化相遇时的文化呈现,其中充满了不同文化权力关系的互动,与文化认同密切相连的是其意识形态性。霍尔等西方研究者认为,在西方都市博物馆和展览会上的土著文化展示中,展示的分类就是一种文化殖民的体现,⑦民族志博物馆的功效之一就是将“高级”艺术形式和“低级”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永久化。⑧金光亿认为,不同形式的生产和消费的民族艺术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艺术特征也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反映。⑨学者通过个案研究呈现了后殖民国家的旅游展演呈现出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组织者参与其中是对国家多元文化的工作,旅游景点超越了地方空间而成为国家的战场,意义被争论,认同被协商。⑩在国内,文化展演的意识形态性得到了学者不同程度的关注。他们认为,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展演某种意义上是主流文化霸权的一种体现。史丹利、萧竞聪在《再现中国文化――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述评》中认为深圳民俗文化村的旅游表现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11]刘晓春认为少数民族的展演是一种权力关系不平等中的被动被看,具有内部殖民色彩,民俗旅游服务于民族――国家现代化诉求,是现代性话语对民间、边缘文化的政治暴力的一种表述。[12]在“被看”的命运中,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适合主流世界的修改,从而使本地原有文化遭到破坏和异化。
四是文化展演的互动协商性。以文化建构论为出发点,很多学者把旅游场域各种关系互动作为旅游展演生成和存在的关系网络,关注其互动协商中的建构。旅游文化表演作为一种交流行为,参与其中的游客和本地人之间进行着积极的互动协商,在协商中本地人的自我、认同、身份等得以建构。[13]其中有政府力量、民间组织团体、学者、旅游机构、当地人等各种主体力量的参与互动。社会学家科恩对东南亚各国发展“民族旅游”的两难和此过程中少数族群、旅游机构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商互动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探索,[14]周星通过对贵州黔东南的民族风情村寨旅游个案研究对旅游中民族文化展示作为文化再生产、文化商品化、民族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关注了建构中主客双方的互动。[15]马炜从多种文化互动视角阐述村寨文化展演的建构,揭示文化展演生成和地方文化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16]
对旅游展演在文化互动中建构进行阐述时,学者关注到了产业化和文化再生产,如对旅游产品和商品的开发模式、措施手段等问题的研究。李蕾蕾等人以个案为基础考察了文化表演的产业化运作模式;[17]宗晓莲对旅游中文化变迁作为再生产的研究;[18]方李莉以个案资料分析了西部民族文化当代构成与生产状况,指出西部民族艺术通过“文化”“重构文化”的再生产图景,其中具体阐述了以地方性文化为再生产的原料,以国家、市场、学界、民间的各种“力”为动力的生产过程,并分析了各种“力”作用的具体方式。[19]以此为基点,学者对旅游展演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格雷本对艺术品涵化的研究涉及到了旅游展演中艺术品的发展变迁即艺术品涵化的生产过程与传统生产不同,他指出,加拿大的印第安人,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肯尼亚的康巴人,都在旅游市场中进行着不同于传统的工艺品生产。同时,他还对艺术品生产的特点、功能、前景等进行了论述。[20]戴琦就旅游对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艺术和工艺品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旅游不仅未对旅游地艺术和工艺品制造产生破坏,反而促进了古老的传统得以复兴。[21]李蕾蕾等人在对旅游表演的生产机制进行个案考察的基础上,指出旅游演艺是商业和艺术的混合,对艺术性表演与旅游演艺作了十九项差异划分,其中旅游艺术展演体现了几个明显的特征:表演内容的“混杂的文化主题、将文化碎片拼贴”,演员的“不强调核心演员,关注集体表演的场面效果”,“室外半室外场地”,道具的“人工制作与自然实物”,观众座位的开放、不设座位并多与景区融合,观众参与体验多以视觉和感官的身体体验为主而不是精神和意识体验。[22]徐赣丽以个案考察了旅游歌舞表演的建构手法和原则,认为表演歌舞不属于一种文化复制,而是主要按市场规则和商业化原则进行的文化再生产,其中很多传统文化要素发生了功能性转变,[23]同时她对表演的内涵、形式特征、影响等作了初步论述。[24]
以上立足于研究主旨与取向从问题探寻的不同视角和维度对旅游文化展演研究现状进行简略梳理,从中可以发现,对旅游展演的研究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旅游人类学视野都是聚焦于当代全球文化背景下地方性文化的变迁及其中各种复杂互动关系的分析,国外已进行了个案考察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形成了对旅游展演文化的不同理论关注点。国内旅游业发展较晚,旅游文化展演存现时间较短,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作为民族文化变迁的描述和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并初步运用于解释国内旅游文化展演实践。在目前研究基础上,对旅游文化展演的研究还有待于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拓展。
首先是个案研究中人类学整体观的落实。人类学的文化研究奠基于文化整体观的基础上,艺术是一种文化,其实践、功能、结构、意义都与其所处的文化密不可分,应该作为文化的整合部分被研究。旅游文化展演的生成和存在与地方性文化密切相联,只有践行人类学研究的文化整体观,回到地方性文化生活中才能理解它。当代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及其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开放度,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旅游文化展演连接着大众消费和地方性文化,是两种文化边界中的关系性生成和存在,在此背景下,文化研究的整体观不仅是地方性文化生活的整体,而且是包含了卷入其中的当代各种权力关系的整体。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是文化书写的基础,在旅游文化展演研究中,虽然有学者对广西南宁民歌节的研究这样突出的个案研究成果,在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引入及其运用于个案研究方面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对旅游展演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个案的浅层描述上,很多研究虽然关注个案,或称为个案研究,但仍限于对地方特色“材料”的运用以表述自己的主题,在理论和田野之间进行着一种倒转性研究,即个案不是研究的基础和事实,而成为论述或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未把展演放在地方具体人群生活中,只是把它分割为研究所需的文化事象,从而影响了对各种地方性文化展演差异的整体性把握及其不同运作逻辑的揭示。因此,对旅游文化展演的研究需要整体观中的个案研究,在扎实的个案支撑中构建相应的理论阐释,整体观的贯通与落实成为实实在在地面向现实生活、回到具体人群鲜活生活流的研究。
其次要明确具体研究对象。在当代民族文化研究中,明确地以旅游地文化艺术展演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多,大多被包含在林林总总、大而化之的“民族文化”研究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层面或要素,而在对旅游文化展演的专门研究中,不论是集中论述还是略有涉及,又大多集中在共同的文化展演上,很少对其中的展演主体部分――艺术展演――单独进行考察,展演艺术总是被作为文化展演的局部进行研究。部分展演研究对艺术展演的关注已成呼之欲出之势,但总是被放置于笼而统之的文化展演中,而对问题探讨的实际向度又内在地以艺术为对象和参照,艺术展演成为文化展演研究中一根始终不断的暗藏主线,却总是掩盖在“文化”中。在人类学语境中,不论是文化还是艺术展演都包含了两个层面内容并呈现两种生存形态――文本以及文本展演,必须对文本符号与其实践方式即作为“文本”的艺术与作为行为“过程”的艺术双重解读,方能揭示展演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意义。
艺术展演作为明确研究对象的缺乏或含糊源自对艺术本体自身与一般文化符号不同特性的忽略,这种忽略又决定于研究者理论视野的局限,没有把研究对象作为“艺术”来对待,艺术生存的两个层面上的统一性完整性被人为地割离开来,对作为“文化”实践过程的展演艺术的关注遮蔽了对作为“文本”的艺术的关注,如对工艺品的研究没有充分注意到其自身所具有的符号特性。而很多对旅游开发中民族艺术的研究又专注于艺术本体,完全忽略了它是一种文化实践。单纯作为艺术的文本式的研究和作为文化的行为过程的研究都在艺术本体和文化解读之间顾此失彼。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研究者应该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在于理论视野的转换,注重对艺术展演的“文化”功能及其“艺术”特性的完整性阐述,如此,倡导“回到生活”和“行为研究”以及“艺术”“文化”双重解读的艺术人类学无疑为旅游展演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25]
最后还要关注展演艺术的建构生成性。在地方性旅游文化中催生的展演艺术,是在旅游场域中建构生成的,其中充满了各种力量的复杂互动,正是这种互动性决定了其建构过程的地方性运作,也生成了展演艺术自身的特性。做为一种特殊场域生成的文化,对艺术展演的相关特性的把握不在于其已然存在的结果中,对其探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其生成过程,这样才能对其建构与发展变迁作出符合事实和逻辑的阐述,学界目前对旅游展演进行的身份认同、意识形态化、保护传承、文化互动生产、文化产业等诸多问题的探讨都必须放在该文化自身生成的文化和实践逻辑中。目前研究中的“过程、再生产、建构、表演理论、当代构成、阐释、变迁”等关键词的提出表明学者已注意到了旅游展演艺术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的动态研究,但总体上仍以展演艺术作为既定的文化事实存在为研究起点展开对其特点、功能、意义等探究,研究者往往从客位观点出发对已然呈现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所作的描述大都建立在对对象静止考察的基础上,只把它看成固定的文本,忽略了展演艺术是一个行为实践过程,所作阐述与旅游艺术展演自身生存实际有着相当的疏离,从而导致理论判断的片面或是武断。
在艺术人类学视野中,对展演艺术生成逻辑的考察就是把其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从具体层面看,展演一方面指“艺术的行为(Artistic action)”一方面指艺术的情景(Artistic situation)。[26]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就是展演艺术的主体,它关联着艺术行为和艺术情景。旅游展演与地方人群生活密切相关,是地方社区“现实的”、“活”的文化,对艺术展演主体及其生活的关注成为解读的一个重要视角,事实上,旅游人类学关注游客对文化展演的感受和理解,在文化变迁中对当地人与表演的关系进行研究,都涉及到了“过程”研究。但总体上学者对展演生成过程关注不多,更多的研究是把文化展演当成静态的客体性存在,而不是作为文化主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过程,因此,它与地方人群的关系也未得到充分阐述,使展演对具体人群的有关价值、意义、感受等全都消失了,只停留在见物不见人的描述上。有学者认为,乡民艺术在当代逐渐从民族国家意识导引下的抽象化、符号化、工具化的政治价值开掘中走向乡民生活语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彰显被遮蔽的乡民自身主体意识。[27]主体意识是理解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关键,对艺术展演与地方性文化生活的关系思考无疑成为人类学回到“主位”视角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对展演艺术生存的生活语境的关注就是以地方人群及其生活作为理解的基础,把展演艺术当作生活过程放入地方人群生活流中去描述,在与地方文化互动生成的关系阐述中揭示当下地方性文化运作逻辑,得出趋近对象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现代旅游中越来越多地包含着对“艺术品”的审美需求,甚至“艺术之旅”已成为现代旅游中的一种类型。[28]民族旅游中对异文化的向往“实质上是立足于旅游者对自身的文化背景对‘异文化’的审美意象。”[29]而审美意象最典型而集中地体现在艺术产品中,很多旅游地的文化展演主要以艺术展演为中心,“在许多少数民族社区中,人们用具象化的形式,着意恢复和重新创造富有特点的民族文化,阐释文化遗产,并进而以此作为谋求更重要社会地位的象征性手段,艺术正在作为表达政治意愿、展现族群性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族群更娴熟地加以运用。”[30]因此,在民族文化学和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展演艺术的研究转换到艺术人类学的视野,把它当作一个实践过程,关注它在地方文化中的运作逻辑,既是人类学研究整体观的践行,也能兼顾到它不同于一般文化的“艺术”特性,从而做出切合其生存实际的解释。
地方传统艺术范文5
【关键词】大学;美术;地方特色;民族文化
一、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
我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反映除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人们的传统文化,,地方传说,民族习俗等多项内容。总结所有的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绘画,雕塑,特色服饰,传统工艺和建筑等多种内容组成。
因为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和情感认知以及群众气质有所差异,所以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种和风格。比如说有些地区的雕塑,刻画艺术用于灯具和家俱的制造上,有的地方的年画和窗花的地方特色用于装饰用,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各项庆祝活动,少数民族的节日,剪纸,民族歌舞等都能够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简单来说,地方特色是形成我国民间艺术的基础,地方特色发展成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要结合地方特色内容才能更好的和民间艺术融合,由此实现自我提升。
二、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对大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各个地方的民间文化正在走向衰落,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民间艺术无人传承,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艺术特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审美要求。所以大学将现代化的美术教育和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相融合,能够公开并普及民间艺术的家坊和作坊式传承,还可以解决民间艺术的传播继承问题,最关键的是能够将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理念引入到高等学校的教学中来,继承并发扬,实现创新和发展,塑造新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大学的美术教育也会因为更多地方特色文化的加入,有更多的创作灵感,形成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大学美术教育当中引入地方特色文化,能够改善现今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很多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吸引,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地方特色文化,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地方特色文化的地位
其次,社会环境发展要求大学美术教育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地方特色性文化能够影响一个地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其精神文化精髓和支撑。现代化信息发展加速,文化特色发展滞后,很多民族文化还没被了解就已经消失。保护并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不仅能够保护艺术的多样性还能够传承本土文化,引导学生追求本土文化的渊源,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文化的传承。
再次,融合地方特色艺术文化能够强化学校办学。我国高校的教学培养目的就是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培养面向社会发展的具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大学教育要走区域化,多样化以及特色化的办学道路。各地方高校因为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都会接触并感受到很多民族文化特色的影响,应该利用自己教学和传播的教育优势,大量的了解掌握民间的特色艺术形式,承担历史众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进而培养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专业美术团队,这也是现在高校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三、地方特色文化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合理安排民间特色文化课程。民间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艺术价值高并且教育资源丰富,大学美术教育可以和地方特色和自然文化相融合寻求入手点。现在的大学美术教育,学生接触的更多的是西方的知识体系,对本民族内的文化和美术特点了解不够。大学美术教育中中可以将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融合到其中,选择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资源,比如土陶,染织,刺绣,剪纸,木刻都可以融入到教育当中,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文化传承,达到教学提升。
其次,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在大学内融入民间特色文化不能只在表面的理论层次上进行,应该深入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要组织学生不断实践,实现发展,完成研究和创新。所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态融合到课堂上。比如说云南的大学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云南漆艺的操作教学,将涂、裱、刮、磨、撒、堆、刻等传统技法介绍给学生;福建的学校可以将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带到课堂上,通过向学生具体的讲解,使其在掌握地方特色医术形态的同时,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灵感和创新,实现艺术的发展。
再次,要加强实践考察活动。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到民间进行考察,了解地域文化,使学生欣赏并学习优秀的地方特色医术。可以通过录像等技术记录民间艺人的操作技术,访问老人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了解,掌握地方艺术的历史。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接近地方特色文化,还能够提升其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见识,提升学习兴趣。
四、结论
大学的美术教育除了要培养美术人才之外,还肩负着传承民族艺术,发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要在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实现教育多方面发展的目的。在大学美术教育中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不仅能够促进教育发展,弘扬民族特色,还有利于学生个人文化和艺术素质的提升。
美术课程。
参考文献:
[1]威廉·F·派纳.解读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26.
[2]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251.
[3]许宪生,许俊杰.福建漳州民间木版年画潜在市场分析[J].艺术市场,2006:122、120-123.
地方传统艺术范文6
一区域旅游中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动作用
区域旅游,即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它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被称为“土家摆手舞之乡”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除拥有百里乌江画廊、酉水河、桃花源、原始森林等自然风景外,更吸引游客的是孕育在这片土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土家族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现出当地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力,凭借着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如图一①,从1998年到2009年,该县旅游收入呈递增趋势,但从局部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该县旅游收入增长较快,而2009年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这是在该县提出“旅游兴县”策略以及制定《酉阳自治县旅游规划》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酉阳自治县旅游规划》中,拟重点打造桃花源景区、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后溪古镇四个景点,推出了一系列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依托的旅游规划及措施:桃花源,辅以民族风情表演、土家织锦体验活动,并打造一条土家风情街,以土家织锦、花儿背、木雕等土家传统工艺为主要旅游产品;龚滩古镇,以土家吊脚楼为依托,形成“土家风情小镇”;龙潭古镇,以土家织染、土家乐舞坊等为内容打造土家风情街;后溪古镇,建设“中国最美土家山寨”,摆手舞、茅古斯、摆手堂、祠堂都将成为重点旅游资源而被运用②。如图二③,仅“国庆”黄金周期间,四景点在2009年的旅游收入约为2148.93万元,同比增长29.1%,其中桃花源景区2009年旅游收入约为781.35万元,同比增长30.1%,仅土家织锦销售收入就在1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土家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打造的优势旅游资源被加以有效利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旅游业要发展就必须形成产业,而产业发展必须有商品生产及交换,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区域旅游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必然也会出现商品生产及交换现象。同时,旅游者、旅游活动及东道主社会的介入,使区域内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必然受其影响而发生着各种变化。二区域旅游中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转变民族传统(tradition)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生活生产方式。不管是民族传统建筑、服饰、工艺美术都是在特定环境、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独特性、唯一性、民族性,正所谓“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世代相传的价值观。”[1]面对着因旅游而带来的外界冲击,这些民族传统能够保持原生态吗?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人们祭祀、狩猎、劳作等场面舞蹈化而形成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表达了土家族对祖先的崇拜、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具有神圣之意。然而,随着大批量游客的到来,摆手舞被规定在游客面前展示,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义务”。土家织机是随人们日常生活而产生的生活必须品,而我们在桃花源景区看到的织布机却是为了展示给游客看,其目的是让游客体验所谓的土家族纺织过程。这些不再是民族所传承的传统仪式,不再具有“传统”的内涵而发生了变迁。当旅游者带着他们的文化结构旅游到此的时候,必然又使得这些传统文化与外界发生交流与碰撞,尤其是那种“帝国主义形式的旅游”或“殖民式的旅游”[2]到来的时候,必然使得当地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涵化或是变迁。文化变迁或者文化涵化都将使传统民族文化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是应受到保护和传承的。但在变化着、前进着的现代社会,尤其是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旅游吸引力资源的地方,难免会受到地方、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怎样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博物馆式的文化艺术与文化商品化
博物馆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通过陈列展览的方式把区域内所有的文化艺术集中展示给游客。然而,博物馆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不可能成为直接的旅游产业或者旅游商品,从这一概念和性质而论,所谓的博物馆式文化艺术就是指那些在旅游区域内,具有吸引游客却不能直接作为旅游商品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民族传统歌舞、节日、建筑等等。文化商品化(commoditization),指旅游使得目的地社会一切能够吸引游客的文化都被标上价格而在市场上买卖。[3]酉阳桃花源景区是一个让游客青睐的地方,然而如果要在这里欣赏土家摆手舞,就得在景区内吃饭,因为摆手舞被附带在餐饮过程中。通俗而言就是有消费才有表演,而表演人员却是餐饮服务员,表演者只为完成表演而表演,对摆手舞知之甚少,不会多跳也不会少跳。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商品化现象,它借助于餐饮过程而间接收费。我们说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博物馆式文化艺术,它不能成为直接的旅游商品,但在这里它已经商品化了,因为只有游客消费才能欣赏摆手舞,表演者不再是以土家族的身份在展示,而是以一种为获取收益的工作者的身份在表演,他们的表演所传达的不再是摆手舞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只是一种特殊的经过包装的舞蹈形式而已。民族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展现,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艺术,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民族传统艺术的适应性转型。然而,那些依附于少数民族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文化艺术,一旦随着经济转型而“发展”,就不再是它自己了。因而,必须采用博物馆式的保护,必须维护民族传统艺术原有的生存环境,让民族传统艺术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生存发展。要怎样保存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怎样使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走博物馆式道路而不被商品化是值得政府及旅游相关人员深思的问题。
(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重创与真实性的困惑
旅游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游客和东道主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游客体验目的地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外界的文化、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等等,当东道主社会在取得经济回报的同时又能得到外界的肯定和各种文化模式的影响的时候,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得到加强,更自觉更自信地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其直接后果可能带来民族文化的重创或文化复活。笔者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调查时发现,一种叫“柚子龟”的旅游工艺品在后溪古镇一家非旅游工艺品商铺出售。据说“柚子龟”是土家族长寿龟图腾崇拜的产物,寓意“健康长寿”,在2005年左右才重现后溪古镇。笔者在后溪河湾山寨也见到了土家族传统婚俗里的花轿,从花轿主人处得知,这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复兴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第一辆花轿。在酉阳县各景点还见到一种称为“炭画”的工艺品,它借助现代工艺表现土家族、苗族人物故事题材……这些事实都说明了,地方开始抢救那些濒临灭绝或是消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恢复和保护,但另一个事实却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这里我们不免又会产生困惑,即旅游人类学中常提到的“文化真实性问题”(authenticity)。我们说博物馆里陈列的展览品、民族传统舞蹈、建筑物以及为日常生活生产需要而制作的各种服饰、工艺品等,都是真实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体现。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见到的歌舞表演、服饰、民族工艺品难免是一种所谓的“舞台化真实”(stagedauthenticity),它呈现给我们一种类似于真实的对象,正如戈夫曼(ErvingGoffman)“前台与后台”理论中所言,游客所领略到的只是前台的舞台化表演,而存在于“后台”的真正涵义是不可见的[4]。正如我们看到的为了旅游收益而拿一辆轿子在游客面前展示,为了获取利益而表演摆手舞。可见,东道主社会及其从事旅游工作的民众,通过重构、创新来复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带来的利与弊同在,其结局可能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发展,也可能是传统文化艺术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伪真实产品。
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原生态”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可以定义为没有被刻意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形态,然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应当是变化发展着的活的生命体,积淀着民族生存过程中最精练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续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在区域旅游中它对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它因此也在区域旅游中悄然转变,这种文化的变迁或者说转变是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要求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保持“原生态”必须是在深刻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这种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原生态”要求也与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辅相成,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的鲜活特色。
(一)建立新型社区参与———文化保护模式,杜绝纯商品化交易
旅游业要发展,必然有当地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相关开发经营商的互动,然而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是社区的参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社区是其不可或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生活化的性质,社区参与有利于对这些公共资源的保护。同时,社区参与要以参与决策、管理、经营、监督、利益分配为主要内容,从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社区参与旅游的新型方式,能够打破那种“因物质激励而参与”的思想局限。文化商品化现象的出现大都在于只为获取经济利益而“盗卖”文化,要使得这种现象较弱或消失,就要社区躬亲感受所处文化旅游资源带来的利弊,同时去反思他们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文化保护观念,在文化氛围中寻求经济增值。让社区参与旅游的过程还在于能够带动民众的积极性,笔者在酉阳后溪河湾山寨考察时发现,这里仅有的106户人家,只有酉水河沿岸的十来户户主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回应我们提出的关于发展旅游方面的问题,而住在“上坎”④的人家却只是一味地忙于农活,对于开发旅游态度“冷漠”。他们认为,旅游给他们带不来收入,还会耽误干活。当问及土家族文化时,他们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认为要忙于生计也没必要去学。由此可见,社区参与旅游的重要性,只有当民众在其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及所处环境的意义的时候,才能转变思想,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队伍中,才能以主人身份来经营旅游事业,才能懂得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平衡关系。
(二)真正做到“前台”真实与“后台”传统文化的衔接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游客感受到的大多也是经过加工包装的地方文化。节日里的民族服装、舞蹈、戏剧都是在舞台化背景下出场的,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经过现代艺术转换而成为更“赏心悦目”的视觉影像,在旅游人类学看来,这就是舞台真实,即“前台”真实。但旅游人类学更担心的是,这种舞台真实所呈现的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内容,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异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是镶嵌在民族潜意识里的生活方式,所以,会形成传统的节日、服装、民族生活工艺品,而这些都是一种主动且具有“神圣”意义的事情,当旅游把这些变为一种“义务”的时候,地方就不会感到这些是为自己而活动的。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必须有“后台”作为衔接,人类学中所谓的“后台”就是游客所看不到的,只有这些地方的民众自己才知晓的民俗传统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后台”,让“前台”的“义务”和“后台”的“自主”结合起来,让地方既能上台表演,又能充分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依旧属于自己。如将旅游活动与民族传统节日分开,地方有开展自己传统节日活动的自由,有自己独立活动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