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 课程群理论 实践教学 机电控制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传统机械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机械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集机械、电子、控制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高等工科院校的机械专业必须走“加强基础,扩宽知识面,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发展道路。

我校机械类专业已有近四十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划分为“工程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方向,其中“机电一体化”方向每年的毕业生有100人左右,就业形势一直很好。机电控制课程群是“机电一体化”方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电子学、数控技术等课程。

然而,在近几年培养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机电控制课程群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课程体系不严谨,部分课程的内容设置有重复。如“电机控制”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电子学、数控技术三门课程中都有讲授。(2)理论与实践脱钩,实践环节偏少。目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机电控制课程群中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少,部分重要课程甚至未开设实验课,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解决不了实际问题。(3)课程体系和内容与我校机械类专业的特色——“工程机械”背景结合不紧密。由于我校的机械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公路施工部门工作,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够多掌握些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而我校工程机械专业也有较强的优势。因此,促进机电控制技术与工程机械的结合,实现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的“三赢”是我们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4)机电控制的最新技术未能融入到课程体系,如机器人技术、PLC控制技术等。这样使学生不能及时了解机电控制的最新技术,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如何调整和改革机电控制课程群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紧跟机电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体现我校机械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机电一体化”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素质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稳定增长。然而机电控制类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改革和尝试。

我国众多高校的机械专业对于机电控制类课程群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改革,如将电工电子技术中的电机部分、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学整合为机电传动与控制;将PLC控制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方向的骨干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等。

国外美国、日本、德国等国机械工程教育理念主要是面向工程、面对实际应用,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机械工程类领域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分别从知识、能力、社会意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也可以看成是对一个现代工程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各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能力的培养在机械专业教育任务中是相当重要的。美国经过调查研究,得出“拥有最优秀工程人才的国家,就拥有具备相当优势的经济和工业的核心要素”结论,提出“回归工程”、“重构工程教育”的口号。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重新引导美国的工程教育从科学向工程回归。教学上通过增加工程实践训练,增加设计内容,以增加学生工程经验。日本则明确地提出,工科大学四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程”,四年的教育过程要始终围绕工程和联系工程实际进行。工科大学的工程教育是教学的首要问题。德国的培养模式堪称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典范。工程师就是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德国模式除课堂学习外,还强调工程设计和实践,大学提供给工程界的是训练有素的工程师。

然而,欧美国家的教育方式需要大量实践装备和企业的合作,这些资源要求我们不具备,不能照搬。然而其思想理念可以借鉴。

1 课程群理论实施方法与途径

1.1 改革目标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体系,形成一整套新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机电控制课程群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适合我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业务水平,从整体上提高人才质量。

1.2 实施的内容

(1)深入研究机电控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整合机电控制课程群的内容,优化机电控制相关课程的体系结构,选择或编写相关教材,重新编写教学大纲,调整学时。

(2)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整合、完善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体系结构的整合、优化。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机电控制实验室已初具规模,但是利用率却不高。由于课堂教学中安排的实验课时较少,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综合性的实验,导致一方面学生动手的兴趣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实验室的设备被闲置。将“机电传动与控制”、“现代制造技术”、“CAD/CAM”实验室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变以前验证性、参观性为主的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增加工程机械的背景知识,加强机电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介绍,体现我校机械类专业的特色。

(4)改革教学方法,紧密跟踪机电控制前沿知识,以工程实例为驱动,强调知识的应用背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1.3 实施的方案

(1)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和专家,展开对机电控制相关知识关系和重要性的研究,理顺各知识的传授顺序,探讨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部分研究以调研、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并展开教研讨论来实施。

(2)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机电控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重构课程的名称、内容,适应当前学校对培养计划的规定,删减陈旧和重复的知识,增加综合问题和前沿技术的内容。这部分工作可通过重新选择教材和自编讲义,重新修订大纲来实现。

(3)新课程体系下进行实验、实习环节的改革。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和学校资源,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效果等方面有充分的保证,提高教学质量。

(4)新课程内容体系下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紧密跟踪机电控制领域前沿知识,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4 教学效果评价

机电一体化课程的鲜明特点在于,授课理论与实际习题差距较大,学生往往感觉将理论掌握好了,做题却难度较大。这是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存在较大难度。

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作业与实践评价往往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为了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将作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业是基础作业,这一部分主要基础较弱学生,使该层次学生通过努力,完成该部分作业,达到教学目标。第二部分为巩固类作业,主要根据教学大纲,采用中等难度习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知识;第三部分为深化类作业,主要针对层次较高学生,习题难度较高,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学中期考查是教学效果评价另一重要方法。在课程过半以后,可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考查学生前半部分的学习效果,并根据考查成绩及时调整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由于不同层次学生考查结果,要考虑到他们差异性,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的任何点滴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同时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 结论

为了提高机电控制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提出了课程群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方法。该方法紧跟机电控制课程的最新进展,体现我校机械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土木工程;知识点;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92-02

卓越土木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提出,要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理解知识的认识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手段,梳理课程内和课程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积件设计思想加强网络课程教育平台、三维实训教学平台构建和实习基地建设,推动课程群优化与教学资源开发,有利于推动立体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专业知识体系与积件化设计思想

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可分解成知识点单元的过渡和复合进程,这种过渡在时间维度上是单向的,在知识体系的结构空间上是纵横交错的。课程间知识点存在交叉和关联,利用知识点关联和逻辑关系在课程间建立思维和实践上的联系,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可使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更加完善、流畅,对专业课的理解更趋本质化。积件是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工作平台[1]。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积件资料库、资源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等。积件化的学习平台借助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以积件作为起点,通过导航关系组成千变万化的学习路径。积件设计思想就是将课程知识内容分解成许多标准知识点(积件,相当于玩具积木),成为教学资源库的组成部分。一个标准积件就是一个标准知识点,是同时包含知识呈现方式、学习练习及相关知识链的完整教学单元。将标准知识点按积件方式设计,以一定的顺序连接,就成为课程,遵从一定规则组合就形成课程体系。将这些知识点以积件方式组合成一系列课程,或通过知识点之间的网状关系来学习专业体系,可摆脱单一课程或具体教材的限制。

二、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整合构想与教学设计

1.重视知识点的归类与逻辑关系融合。研究专业课程和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联系,根据其类型、性质和特征进行总结归类,把握知识点乃至知识链的构成,进而指导教学设计,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李国强等[2]考虑知识类型提出了结构工程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包括结构分析、荷载与结构设计准则、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工程设计、结构试验与测试、结构工程施工。按模块分类整合可达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目的,又能构成较宽的结构设计知识平台。把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探索课程体系中知识点的逻辑关联,完整地把握课程的研究方法,不断进行小范围的知识贯通、融合和相互渗透,可有效引导学生理清课程体系中理论间的脉络,理解课程和专业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如可以所在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刚架结构引入刚架、排架和桁架的概念,门窗过梁可简化成简支梁等为例引入,钢屋架的焊接、木屋架的榫接以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当弯矩和剪力较小时,常简化为光滑圆柱铰,杆件简化为链杆,屋架则抽象为理想桁架。这也正是不同课程间知识点的关联和逻辑关系。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课程内容链接,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认识知识体系架构。创新思维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点的联系更可发现思维的创新点。

2.构建以知识点为主线的教学资源。基于积件设计思想进行课程体系融合设计,要在教学资源(课件、网络)建设过程中站在专业角度而不是课程角度,确定知识点的各种特性和关联关系,合理分解和规划知识点,并按照对专业体系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来构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土木工程施工模块教学过程中,在施工问题讲解中多引入结构设计思想和力学概念,可让面向施工企业去向的学生同样感觉到力学和专业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要性。而围绕多次超静定框架体系的求解、无剪力分配法、塑性铰等力学专题,可以看成是涉及多门课程关联的知识点重组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以标准知识点为单元,按积件方式建立积件库,教师仍可按自己的教学安排组织和生成有个人特色的课件。每个知识点反映典型的相关内容,各个知识点相对独立,并对不同课程具有通用性。

3.深化课程知识链的关联与重组。同一个知识点可具有不同的存在状态,既可进一步细分,又可被包含在一个容量更大的知识点中。力学类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有重要关联和衔接关系,如“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原理”和“钢结构”等课程都涉及材料力学性能,“钢结构”和“材料力学”课程都涉及截面几何性质部分,“基础力学”课程中连接件计算、压杆稳定计算等专业内容“钢结构”课程仍有涉及,结构动力计算部分是后续“工程结构抗震”课程教学的重要铺垫。教学上应避免内容重复讲授或知识点的缺位,更应基于积件思想注重知识再现、重组和深化。现在诸如三峡大学求索学堂等网络学习平台都是以知识点为中心来组织网络课程素材的。一个知识点除呈现其文字材料外,还能呈现该知识点与前驱和后继知识点链接,学生可快速查看相关知识点以及其重要程度、要求掌握程度、帮助理解该知识点的例题和多媒体课件(可包含动画、视频、音频等)。深入研究课程群间知识点的联系,进行课程的整合和关联知识重组,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链条和知识树结构。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为资源重复利用和扩展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为不同教师从开放的积件库中选择资源或按积件化模式共享教学资源提供便利。但目前网络课程平台并不能帮助专业教师实现课程间的关联和重组。目前一些针对建筑工程专业实训课程开发的商业仿真软件,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多渠道多方法地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基于具体建筑工程仿真,在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践、在校学习和毕业工作间搭设互通立交桥梁,更可以具体工程为背景,以建筑施工为主线,串联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等多门主干课程的诸多知识点,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关联与重组提供教学新思路。

4.建立以积件设计思想的专业课程集成与立体化教学体系。伴随着教学艺术的发挥和教学理念的探索,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教学手段改革提供了突破口。教学媒体从视听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演变过程,标志着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传统课件固化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知识的呈现方式,素材数据的重复利用率和数据共享率不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较低。以知识点的表示、管理和利用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是今后数字化教学的主要方向。基于知识点关联的土木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其实就是积件化的设计思想和网状的结构,这需要有网状的教学软件与其相适应。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导出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基于积件设计思想的课程体系改革,可促进课程体系的融合和优化和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5.探索积件设计的微型学习策略。按照积件设计思想建设开放式教学资源平台,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基于课程知识点关联和积件设计思想来设计实用、短小、微型的标准知识点进行课程内容组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再到创新提高的学习资源设计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利用基于知识点关联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具有人机交互性、学习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教学平台导学功能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知识点逻辑关系和基于知识点的结构链接,学生可以确定自己学习顺序和掌握情况,二是对知识点关联度密切的前驱专业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6.核心知识点与实时实习模式。基于积件设计思想的课程整合同样可适用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可按知识点进行学习和跟踪考核,以学习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实施以核心知识点为主的弹性小学分制和实时实习模式[3]。通过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完善实习指导手册,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训课程、求索学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以工程照片、视频资料为主的实习资料库和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全阶段不间断地进行实践教学,实现与理论教学全过程同步的“实习”,实现理论课程(课本)―电子视听和仿真资源(视频、软件)―工地实践(实物)三者的有机互联,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和反复交替过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无缝实时衔接,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系统化、完整化,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改革。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在保证课程体系连贯性和知识教育循序渐进基础上,基于以知识点逻辑关系为基线的积件化设计思想,进行网络课程教育平台构建和知识点库建设的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推动课程整合和知识融合优化,建立立体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杨现民.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60-65.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课程思政;手工与印染设计;教学研究

1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课程思政是基于各类课程,如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并将课程知识、技能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相结合,形成协同合作的效应。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在道德情操、人格及人文素养、智力思维方面的品格,以及对专业伦理方面的职业道德、行为、精神等的认同感与责任心。

2《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概述

《手工印染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既具备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特点,同时融合了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家国情怀、实践劳动的素质养成。

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育意义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在知识技能目标、文化情怀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上一方面强化文化基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化职业素质养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实践实训无缝对接。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首先梳理知识点及实训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以点连线,以“隐身”的方式贯穿整个课程内容、项目训练等环节之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深化学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理解,从而促发学生进行更好地创新及表达,提高人文情怀及民族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对待职业、专业的匠心精神。

4《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

4.1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知识点是教学环节的基本单元,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承载点,要通过知识点的连接,合理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与温度。《手工印染设计》可分为手工印染艺术理论部分与染色技术实训部分。在理论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美学精神等思政内容;在技术实训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创新思维、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匠人精神等思政内容。

4.2结合具体知识点建设思政案例库

在授课过程中,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论性、机械性表述,会使课程内容呈现呆板、无生机的状况,同时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单调且无兴趣。若在课程知识点授课过程中将主要知识点结合故事、图片、视频等来呈现,会使得整个课程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且充满生机,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及知识吸收度。案例形式上可以以图片、视频、故事讲述等为主;内容上可以以学术发展史、大师、民间匠人、教师个人经历和感悟为主。课程思政的重点要通过挖掘其案例背后的意义,呈现和升华出内在价值观,从而建立一个较为丰富、具有思政导向的案例库。案例的类型不但有正面示范案例,也要有失败案例,从失败的教训中提炼警示性问题。《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案例库主要以图片、工艺美术大师故事、民间匠人故事为主。分别体现出中国美学精神、文化自信、匠心精神、职业责任、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图2)。

4.3坚持正反示范性实践内容引发思政思考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实践部分主要集中于工艺的印与染的环节中。以手工扎染为例,首先教师要以规范与不规范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扎”的规则进行梳理与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在实践操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以认真与不认真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做事态度的认知,让学生们认识到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最后以完整及不完整两种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工作责任的认识,让学生们体会到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4.4与课程知识理论关联的社会热点与国家战略拓展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与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文化强国战略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染色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植物染色。在非遗文化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5总语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手工印染设计》教学涵盖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职业规范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以当代大学生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本课程为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感素质、职业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通过对本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的研究,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慕课;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学习方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它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化效应。它通过信息网络,向大众提供免费的文本资料和视频课程,并附有在线答题测试、教学评价等相关功能,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便、快捷、高效。慕课方式是新型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节省了教学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是计算机课程中一门基本的操作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的规则、操作方法和技巧。慕课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节省师资资源,更好地进行有效传播,学生还可以自主反复学习知识内容。

1 慕课学习方式的作用

慕课学习方式是以知识点的碎片化为主,知识点是课程中需要重点掌握和学习的内容,这些知识点清单实际上构成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慕课学习方式有以下作用。

1.1 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

在慕课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作业、讨论等方式都需要有较强的自觉性,否则无法完成应学习的知识点,不能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要想通过慕课学习的评估,必须认真学习知识点,完成相应的教、学、评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1.2 学习体验提高知识迁移率

慕课学习方式中,会有以视频为主的大量动画、媒体资料,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程度和效率。

1.3 教与学并重

慕课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以传统教学中的教为主,也不是以网络教学中的自学为主,是兼顾双方、教与学并重,可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2 慕课学习方式的流程

慕课学习方式的流程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以教师为主线,另一条是以学生为主线,两条主线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统一为整体,不可单独分割。

2.1 教师为主线的活动

教师为主线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以下活动。①提炼知识点: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划分、提炼,形成若干个片段。②搜集资料:对知识点的内容,从网络、教材、参考书中进行搜集资料。③录制视频:录制相关知识点的课程视频。④上传资料:将所录制的视频和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到慕课平台。⑤创设情境:上课时,教师要进行情境创设,将学生引入到知识点的学习情境中。⑥布置任务:对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提出任务要求。⑦指点思路:为学生学习提供学习思路。⑧指导操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必要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⑨组织研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总结知识内容和学习经验交流。⑩评价总结:对此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是考核评价也可以是考试评价。

2.2 学生为主线的活动

学生为主线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以下活动。①课程选定:在网上选定要学习的课程。②提出疑问: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③在线学习:通过慕课平台进行知识点学习,边学习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④汇总信息:根据知识点的学习,将所学习的内容及有效信息进行汇总,形成自己的初步观点。⑤协作研讨:组内合作,对问题进行研讨,发表自己的观点。⑥测试测评:参加教师对知识点的考核,查缺补漏。⑦知识迁移:将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对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理解。

3 慕课学习方式在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3.1 建立慕课平台

慕课学习平台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技术、云平台技术、大数据技术,建立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共享平台。平台包括文本、视频、动画等多种模式的相关资料,便于学习。

3.2 知识点划分

将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如第4章中设置幻灯片外观一节,具体知识点划分,如表1所示。

3.3 研讨与测试

在学生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对知识点要进行详细的总结,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细化;还要针对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综合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3.4 知识迁移

学生通过测评及教师给予的评价,对自己所学情况能有基本的了解,通过慕课平台再次学习知识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迁移。

4 结 语

慕课学习方式是以网络为基础条件的,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在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慕课学习方式在教学形态、教学方式、考核形式方面,都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慕课学习方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相关人员应该尽可能使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的课程在慕课平台上进行展示。此外,在慕课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针对慕课的课程质量问题、如何评估慕课是否有效实施问题、慕课实施是否提高了教育质量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优化慕课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2]蒋熙,牛云飞.“慕课”模式在医学实习生培养体系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6).

[3]何国平,杨云帆,陈嘉,等.“慕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4(9).

[4]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9).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科学》;《科学探索者》;课程难度;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8-0017-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调整教材内容,科学地设计课程难度”明确提出。可见,不管是国家教育改革文件还是新课程的推进,都彰显了对教材难度研究的关注。但如何明确界定“难”?定性分析之余,定量的计算“难”度成为必然。基于当前科学课程实验区的实践需要②,基于当前的对科学教材难度更多偏向于定性说明,仅有少量源于定量数据的现状,论文将针对大陆主要科学教材(浙教版《科学》③)与美国的主流科学教材(《科学探究者》④)中地球与空间科学部分的“地球、月球与太阳”主题为例,从课程广度、课程深度与课程难度三维度进行比较与诠释。

一、课程难度模型及其要素分析

课程难度作为衡量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呈现了教学内容在教育结果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质和量在时间上相统一的动态进程[1]。论文将基于中、美两地课程标准[2,3]“内容标准”之知识点,采取课程难度定量模型⑤,即N=(αS/T)+(1-α)G/T(经修订)进行计算。

其中N表示课程难度,S表示课程深度,T表示课程时间,G表示课程广度;S/T指可比深度;G/T为可比广度;α表示加权系数(0<α<1),它反映了课程对于“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的侧重程度。

课程难度(N)指绝对的(或静态的)课程难度,表示仅从文本角度对教科书进行分析、对比与评价,不涉及课程实施状态下动态分析、评价(即需要考虑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

课程深度(S)泛指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维深度,它不仅涉及概念的抽象程度、概念间的关联程度,而且还涉及到课程内容的推理与运算步骤。对课程深度存在两种主要的量化方法,其中之一表现为以课程目标要求的不同程度来量化[4]。

课程广度(G)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范围的广泛程度,可用通常所说的“知识点”的多少来量化。

课程时间(T)是指完成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可用通常所说的“课时”多少来量化。

二、课程难度及其要素的定量计算

依据上述的课程难度模型,分别计算对应于两套教材中“地球、月球与太阳”主题内容的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及课程难度。

1.课程广度

目前,在课程难度分析的模型中都没有明确提出如何划分知识点的标准。基于对两国《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各知识点的理解,将每章节中一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视为一个知识点⑥。因而,可用中、美科学教材依赖的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规定的知识点来量化,并将属于“地球、月球与太阳”主题范围内的知识点分别与教材中内容一一对应列举。

“地球、月球与太阳”主题编排在浙教版《科学》的七(上)第三章,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安排,分别将各节内容的知识点列出⑦。“太阳和月球(包括太阳的基本状况、太阳活动与月球)”、“月相”、“日食和月食”、“探索宇宙(包括人类飞向太阳的历程、人类对月球的探测、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的知识点分别记为3、1、2、3,共9个知识点。美国《科学探索者》关于“地球、月球与太阳”主题内容的编排中,分别将“太阳(包括太阳的基本概况和太阳活动)”、“月球(包括月球的基本概况和登月使命”、“相、食和潮汐(包括月球的运行、月相、食、日食、月食、潮汐)”、“火箭和卫星(包括火箭工作原理和人造卫星)”的知识点记为2、2、6、2,共12个知识点。基于课程广度在数值上等于所属范围内各知识点的总和,因而浙教版《科学》与美国《科学探索者》的课程广度分别为G1=9,G2=12。

2.课程深度

我们通过相应的课程目标的不同要求程度的加权平均来刻画,我国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试行)》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具体要求程度如下[5]: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基于以上赋值,我国教材部分可直接计算其难度,美国教材部分结合《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水平考试指南》[6]对各知识点的要求程度来相应赋分,具体表现为浙教版《科学》与《科学探索者》在该主题的知识点赋分分别为11与15(如表1)。依据李高锋基于史宁中教授所提出的定量公式中的不足(最大抽象度不能综合刻画课程深度)而提出的应以所有抽象度总和或课程目标的总赋值来刻画课程深度[7],可以得到两套教材在该主题内容中的课程深度分别为S1=11、S2=15⑧。

3.课程时间

对于课程时间,浙教版《科学》教材主要基于教材内容与结合对科学教师的访谈而获得;美国科学教材依据考试指南来确定课程时间。将表1呈现的每一知识点记为1课时,以教材中每一个单独成页的探究活动视为1课时。具体计算情况见表2,即浙教版《科学》在该主题计算所得的课程时间(T1)等于所属范围内各知识点所需时间的总和,即T1=2+1.5+2+2+0.5+0.5+0.5=9,共9课时;美国《科学探究者――天文学》在该主题计算所得的课程时间(T2)等于所属范围内各知识点所需时间的总和,T2=2+2+2+0.5+1+1+1+2=11.5,共11.5课时。

三、分析与讨论

依据上述表1与表2中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的数据,可得出课程难度定量值。进一步将其数据代入课程难度模型N=(αS/T)+(1-α)G/T,并考虑α的取值范围(0<α<1),可得出课程难度系数的取值范围???,具体如表3。

从表1至表3的数据看,美国《科学探索者》教材在“月球、地球与太阳”主题内容的课程广度、课程深度与课程时间均高于浙教版《科学》教材。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探索者》在该主题内容中增加了食、潮汐两个知识点,同时还将“火箭、卫星”分别单列成节,也构成两个知识点,这使得课程广度明显增大。对表3中的数据综合分析,浙教版教材在减少知识点的同时,也减少了课程时间,使得两套教材由原先的知识点差值3转变为可比广度差值0.04,即浙教版教材在可比广度上仅略低于《科学探索者》。

《科学探索者》在课程深度层面较之于浙教版《科学》大0.08(若以史宁中教授的定量公式,未经修正时该差值为0.03),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美国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多,表现了该教材在介绍知识点的同时,关注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与方法的掌握,彰显了《科学探索者》强调探究的理念。尽管我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但在主题的知识点所反映的探究活动数量不多,教材中设计的“制作小地球仪”、“活动星图的制作”也不对应于该主题内容。因而,可以认为浙教板《科学》教材在科学探究维度的要求较之《科学探索者》低。

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与可比深度的数值进行比较与分析,浙教版《科学》教材体现了在“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较高要求,使得在课程广度相对较小的同时,呈现了课程深度略小于《科学探索者》,而可比深度却大于《科学探索者》。基于对可比广度与可比深度的分析,一方面呈现了《科学探索者》在可比广度上大于浙教版科学教材,另一方面表现了美国科学教材的课程难度大于浙教版科学教材???。

注释:

①本文为2010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批准号为:Y201018272)阶段性成果之一。

②从科学课程实验区的反馈情况看,“地球、宇宙与空简科学”部分难教、难学成为突出的一条意见。

③目前浙江省是唯一全省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省,除了宁波市采纳了华师大版的科学教材外,全省其它的市县都选用朱清时主编的,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因而该文选择以浙教材的《科学》教材为代表性的科学教材。

④《科学探索者》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美国主流科学教材,也是最有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共有16个分册,其内容围绕一系列主题展开,体现了科知识、能力、方法并重的特点。

⑤对于课程难度,有学者专门提出了计算模型,表现为黄甫全的灰色模型体系;鲍建生建立的由探究、背景、运算、推理与知识含量五个因素构成的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孔凡哲等所构建的课程教材难度的数学模型等。基于前人的模型,有学者还选择数学学科的特定内容进行难度计算,也有针对科学(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相关主题内容的难度分析。本文通过对各模型、公式的比较,在采纳孔凡哲等人的数学模型同时,依据李高锋文中阐述的进行相关量的修订,从而得到各量的定量表述。

⑥通过对两地相应内容的比较发现,两套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所包括的定理、概念等数量基本一致。

⑦为了与美国《科学探索者》中的“地球、月球与太阳”内容相对应,在浙教版《科学》教材内容的选取中,忽略了“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仪与地图”、“观测太空”(这部分内容重点呈现于第九年级的教材内容中)。同时,考虑李高锋提出的以“课程目标”的多少来量化课程广度之原因,在对知识点量化之时,我们尽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四维度的目标要求体现的知识点分列出来,如将美国《科学探索者》中体现过程的“探究太阳黑子风暴”、浙教版教材中体现STS的“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等都记为一个知识点。

⑧课程深度若以史宁中教授的界定(所属范围内各知识点所需要的思维深度的总和),计算所得值分别为S1=1.22、S2=1.25。由于课程深度值的变化,也带来可比广度(0.14,0.11)、课程难度值(0.52,0.58)的变化,修订后的值分别见表3。

⑨浙教版中“人类走向太阳的历程”、“人类对月球的探测”、“我国的航天事业成就”包括于“探索宇宙”,各赋1分,共赋3分。

???“太阳”内容包括太阳基本概况、太阳活动内容与探究太阳黑子风暴,共赋分为3。

???“月球”内容包括概况、月球在哪里、登月使命,赋分为3。

???“月相”内容包括月球的运行、一整月、月相,共赋分为3。

???为便于比较,取难度系数α的值为0.5。

???针对这一主题得到的定量比较结果,与科学教材实验区的反馈意见相异,这确切因为“地球与空间科学的内容难度大,还是因为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来源,是值的商榷的。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晶.课程难度刍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4(4).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

[4]胡莉莉.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车泠平,陈玉兰译.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水平考试指南――新课标教学资源译丛[M].杭州:教育出版社,2005.

[7]李高锋.课程难度模型运用中的偏差及其修正――与史宁中教授等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cience Course Difficulty Degre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ZHOU Wen-bo & HUANG Xiao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教育与课程论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考核方案;翻转课堂;动态网页设计

翻转课堂是一种让学生“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2007年,由两名化学教师亚伦•萨姆斯和乔纳森•伯格曼最先提出[1]。2011年以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广泛地开展起来[2]。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法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传统的试卷已经无法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因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综合了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者已经针对特定的课程开展与之配套的过程考核研究。例如,关于翻转课堂在“建筑功能及建筑构造分析”课程中过程考核的设计[3],关于翻转课堂在“CAD”课程中过程考核的设计[4]。“动态网页设计”作为学习软件开发技术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由于其具有知识点多且实践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郑丹青已经就该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了设计[5]。从2016年初开始,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为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带来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以“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为例重点讨论了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有效完成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1过程考核方案设计

针对该门课程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将涉及的所有重要理论知识,基于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与实现过程,为了使学生便于准确把握项目需求,课程以学生选课系统为例介绍JSP的开发相关技术。教学项目自主开发,学生未出校门已体验到企业的软件开发方法与开发模式。为了学习“动态网页设计”相关知识点,通过让学生自主开发设计完成学生选课系统,从而达到知识的消化吸收。项目共分为5个模块:用户登录、注册、主界面、学生选课、课程管理;每个模块根据知识点的递进关系又分为若干子任务,例如登录模块主要分为:登录界面设计、文本框数据校验、用户登录数据提交页面跳转、数据库查询4个子任务。模块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程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前3个模块已经涵盖了本门课程的所有核心知识点。学生选课模块与课程管理模块是对核心知识的深入应用与拓展应用,学生只有在掌握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而且能够具有一定的自我发挥才能够顺利完成。所有学生只有在完成上一个模块并达到考核的合格的分数线后才能够进行下一个模块的任务。教师为了使学生自学更加方便,针对不同的子任务会给学生提供完成该任务用得到的相关知识点。所有知识点均提供充分的微课资源与参考资料。为了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脉络,每个子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又划分为新增知识点与复习知识点。“新增知识点”表示在完成该任务中必须要学习的新知识点,“复习知识点”表示在完成该任务中所用到的旧知识点。根据不同等级考核标准,如果满足优秀的条件,学生的得分应该在90~100的范围;如果满足良好的条件,学生的得分应该在70~89分的范围。为了进一步明确学生所取得的最终成绩,根据模块子任务的划分,对评分的细节进行了设计。例如,对于登录模块的登录界面设计子任务,包含5个量化评分点:Html部分设计完成、数据控件设置正确、表单控件设置正确、页面代码简洁无用代码、页面设计美观,每个评分点均占1分。通过统计不同评分点的分数,计算学生的最终量化分数。

2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2.1取得的成效

将本文设计的过程考核方式,应用到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激发了学生学习JSP相关技术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与项目应用的关系;其次,通过实际项目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一个软件开发人员的角色,便于学生提前了解将来所从事工作的状态与环境;第三,通过本文设计的过程考核方案,学生对自己成绩的定位比较明确,知道自己完成那些项目后分数应该在什么范围,也明确了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异;第四,过程考核中成绩考核方式的设定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应用能力,给真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平台。

2.2存在的问题

虽然本文的过程考核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学生作业是否独立完成无法监督。在考核方案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学生虽然都能够完成及格水平要求的项目,但是在完成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课后参考了其他学生的成果,因此对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考核。其次,细节知识点容易忽略。由于本文的知识点以项目的方式进行了设计,然而对于一个软件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应用到,因此,对于“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一些细节知识点学生练习的机会很少。如何更加完善项目需求,以便包含更多细节知识点,也是今后对该课程研究的内容。

3结语

作为即将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学生,对自学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度依赖教师的传授。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学生自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文以“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为例,重点讨论了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设计合理的过程考核方式。通过实际应用的反馈验证了该考核方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2]惠春晓,何晓萍.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8):37-45.

[3]谢东垒,韩素敏,王国东.依托翻转课堂的电路课程过程考核研究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44):166-167.

[4]庞寿平.关于中职机械专业CAD课程翻转课堂考核评价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5(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