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文1

【关键词】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中学数学教育为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数学探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加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和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中学数学素质教育.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由于数学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解决问题性,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应当前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因此,研究性学习应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依据与理论依据

1.实践依据

中学生逻辑思维已趋于成熟,对结构整体认知基本形成,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依据.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量引用类比、归纳、总结的表达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具备了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2.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数学知识不能进行强制性转移,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断交流得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树立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对学习数学兴趣加以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完善数学构建的过程,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2)“再创造教学”理论

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此环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

(3)问题解决理论

研究性教学可以不仅把问题落实到数学课程中,而且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自主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程中不断获取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教学的目的.

(4)因材施教原则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思维固定不变,工作素质不高,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教学问题,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只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学习习惯、思想品质、心理素质上的差异,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所以,老师应改变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使学变成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保证研究性教学工作顺利的展开.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选择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材中许多内容,只要进行“稀释还原”,即挖掘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挖掘隐藏在教材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就能发现它具备研究性课题的特点,可用研究性学方式进行教学.

2.选择教材内容的拓宽、引申进行研究性学习

对教材中有智力价值、重点内容进行拓宽、引申是选择研究性课题的着眼点,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示数学的本质,展示数学的思想方法.

3.选择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性学习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可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的兴趣,转变自身的思维.

4.选择实习性作业作为研究性课题

选择实习性作业,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遇到的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选择跨学科综合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选择跨学科内容的研究学习,采用数学教学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问题,促进学科的基本建设.

以上是笔者从现行的教材出发,初步探讨了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进行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尽己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文2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学生对阅读教学中语言的理解与品味,成了阅读教学中的的必修课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校把它作为一个教学课题进行研究,并和卫星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整合。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要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到有发现、有提高,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多样化教学。这种多样化有效教学方式就是对教学方法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对某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而研究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要进行研究,必须学好理论知识。

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理论、实践、发展、创造都具备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的机会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要求每位学生既能积极配合、完成共同任务,又要能独立承担分配的个人责任,还要能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有效解决组内存在的重要问题,实现班组共同的目标。

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解决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这一实际难题,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有所得,因此我们必须在运用农远资源方面和教学方法上都要高度重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样对他形养成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读透文本,精心设计教案、学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用什么资源,何时用,何处用,如何呈现。

2、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动态——学习情绪、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及时发现,课后及时写下教学笔记,便于经验和理论的积累。

3、通过若干教学案例的反复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提炼出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形成稳定的教学模式(这就是研究成果)。

4、研究成果要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即用什么资源——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文3

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提出了群体动力这一概念。所谓群体动力,主要是指群体行为的动力与方向。它不是简单的各种力量的相加,而是各种力量的相互影响。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向和行为强度不仅仅受其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互动积极,那么师生身心愉快,从而使得学习者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成绩显著提高。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甚至没有交流,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那么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受挫,同时也将会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群体动力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构建一个蕴含积极有效的群体动力的小学英语课堂呢?下面我将从小学英语教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这三个方面出发,具体探讨和分析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策略。

二、群体动力与小学英语教学

(一)学习的环境

不同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达到完全不同的学习效果。古今教育家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切实有效的课堂规范可以保证群体中的每位成员稳定学习,生活和学习十分协调同时还能使群体动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但是我们这里所提及的规范又和平常意义上的规范有所区别,我们的这个规范是由每个群体的成员自己提出来,并在群体内实施的。具体的,可以让老师来主持这样一个规范制定活动,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自由发言,每位成员都可以表达和阐述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在老师的帮助把得出的结论进行一个总结,最终形成几条具体化的课堂规范,如考勤制度、文明行为规范、课堂纪律以及奖惩制度等。这些由学生总结出来的规范,虽然没有法纪法规、校纪校规那么有强制力,但是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实施上也就少了很多阻力。久而久之,就可以在小群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并慢慢扩展到整个班级乃至整个校园里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二)学习的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众多老师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群体动力能否正常和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所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班级,要有竞争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而制定目标就是一个增强学生和班级竞争力、凝聚力的有效办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掌握他们的资料,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当然,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宜太易,也就是学生随便努力一下、甚至不努力就能够达到;同时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难,因此任何努力和争取都是希望有回应和结果的,不然一次、两次,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消耗殆尽了。还有就是在设定目标之后,老师应该时常关注学生的动态,是否达到目标或者是在向目标靠拢,还是在慢慢偏离目标,甚至是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此外,设定班级或者群体目标也可以增强相关群体凝聚力。凝聚力,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把整个组织的成员连为紧密关系的力量。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对这个群体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力量感,群体成员对于群体的事务都能够积极投入,使得许多看起来十分困难的任务都能够很好地完成。

当然,除了群体中的目标任务机制,竞争机制也是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学习方式。一个恶性竞争机制会使得真个群体造成混乱,并最终导致这个群体解散,而一个良性竞争机制则会让一个群体充满活力,刺激每一位成员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竞争势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师的角色

要开展好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将小学英语教学向群体动力方向发展,英语教师在整个班级和课堂上的角色必须定位好。以前,老师往往是课堂和整个班级的主宰,他们掌控着整堂课的进程与方向,学生则是完全听从于老师的安排,教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很少需要自己去主动思考与实践。

要利用好群体动力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就要改变之前这种传统的教学定位,老师就必须转换角色。英语老师要能够从一个主宰者逐渐向监控者和引领者转变。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够对学生管得太严,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对每位学生都严格管教,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加以干涉,其结果只会使得这个群体由一个很呆的学生变成一群很呆板的学生,无法真正发挥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作用。当然,老师也不能对学生过于放松,由于学生年龄还小,在控制力上还无法做到完全自制,需要老师从旁指点,让这个小群体在正确的引导下健康、积极的发展。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文4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工程项目;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8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工程项目不断涌现,且逐渐呈现出大型化、复杂化、综合化和社会化等发展趋势。工程建设是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影响的主要途径,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1]。工程建设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在设计、决策、运行和实施管理中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问题,如政治、法律、文化和自然生态等诸多领域。工程建设中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不同技术的结合发挥,并且由于社会群体的参与和利益、成本及风险分配问题的出现,使得工程建设中无处不在地渗透着人类价值。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师不但要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使其能够进行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的判断,还需具有与工程相关的伦理准则和道知识,以确保其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自身的职业职责、正确的理解其不同服务对象的利益和解决各个责任之间的矛盾[2-3]。

为了使工程师能够达到当代工程建设对其提出的新要求,最佳选择是从工科大学生开始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者交叉的新学科,其目的在于树立工科大学生在以后从事工程建设中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以伦理道德标准对待工程建设活动的自我习惯,并提升相应的行为能力[4]。然而长期以来工科类大学在教育过程中普遍的重理轻文,缺乏工程理论教育,学生自我定位于应用工程,忽视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至于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审视工程建设更是无从说起。因此,我国的工科大学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开展对工程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具有工程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工程伦理教育兴起于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工程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则起步较晚开始于最近二十年,发展较为落后,与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工程伦理教育建立的基础具有多元化背景,必须建立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教育基础,以消除多种文化相互冲击对工程伦理教育的不利影响。因此,美国工程伦理教育重视一般伦理素质培养,并对此制定了详尽的标准[5]。

工程伦理学家M. Davids对其学生介绍了工程伦理教育的预期目的,并得到了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将其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① 增加学生的道德灵敏性;② 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识判能力;③ 加强学生对行业行为标准的认识;④ 锻炼学生的伦理意志力。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以工程师为主要研究对象

向学生讲授,使之明确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工程师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正确认识到工程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程伦理教育中,向学生阐述在现在项目工程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高于其对雇主忠诚责任的这种变化,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工程师对社会、工程行业和其他工程相关对象的责任,如环境生态。

具体的教育实施方式,通常采用伦理学老师或哲学老师与工科老师组成教育小组,共同对学生进行授课;课堂方式采用类似于MBA的案例教育模式,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工程伦理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教育形式以老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型体验式教学和学生自学三种途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2. 德国工程伦理教育

与美国移民国家不同,德国自身历史悠久社会文化以严谨著称世界,因此其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均与注重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及一般工程原则的美式教育不同。德国工程伦理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对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加深层次的角度上探讨工程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工程伦理教育的原则。

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除了兼有美国课堂教授团队及学生互动情景式教育外,还重视社会环境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和推广,其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和技术伦理的相互推动来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工程师协会在工程伦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也是相当重要,以其为主导推进的社会继续教育模式是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一大显著特点。

此外,德国工程师协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持编写了工程技术评估的指导方针,其中包括了对技术和经济的效益、公众利益、工程安全、环境生态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内容[6],并在1991 年政府将其作为工程师职业活动规范在全国范围推广。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浙江大学董晓燕以其《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开启了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先河,随后国内各高等院校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重要性和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工程建设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国内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尤其是国内工科大学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同时认为随着社会成员价值观念选择多元化的转变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工程伦理教育必将不断向前发展。

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适合于国内工科大学的教学模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王进[7]借鉴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实现模式,提出了适合国内教学的两种教育模式:一是教师独立授课、有序有层次的系统教学;二是结合学生的横向贯通、深度结合。其第一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属于新型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传统工程类学科和人文学科均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完全覆盖,因此必须建立国家统一标准,开设常规化、正规化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其第二种教育模式的具体形式是通过将工程伦理内容融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和结合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践环节植入工程伦理问题。刘建军[8]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下三种教育途径:纳入始业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开设工程伦理教育选修课、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刘绍春[9]还提出了另外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二是学校提供条件安排学生到实际工程项目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使其获得工程伦理问题的第一感受,从而更加具体、生动地理解工程伦理教育当中的各个内容,和对其中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

还有一些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理论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龙翔[10]根据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程伦理问题,提出当代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决策,其中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伦理规范是伦理判断和去向的标准,伦理决策则是解决工程实际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此相对应的其认为在工科类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当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加强其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工程伦理规范和提升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段新明[11]认为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过于模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介此其提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构成: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其中自然伦理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商谈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责任伦理则是指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三、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内有关工程伦理教育的研

究起步较晚,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旧成存在一些问题。

从宏观上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看主要表现学科划分不恰当和缺乏系统教育体系,国内多数院校将工程伦理教育分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削弱了与工程专业学科的联系,另外由于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大纲和国内自主完成的教育资料,使得在实际教育过程与工程专业学科不能恰当衔接,教学内容理论化、工程案例国外化,不能有效的解决国内工程项目中实际伦理问题。

从微观上看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适合国内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成果评价方法。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理论教育和思想灌输为主,缺乏对于工程案例的情景式互动讨论,尽管此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工程伦理教育相关知识,但缺少了学生对工程伦理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未来实际解决工程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迎潮.关于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10.

[2] 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37-39.

[3] 黄时进,王荣发.在理工科博士生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3):32-34.

[4] 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15.

[5] 汤敏.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

[6] C. Mitcham.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69.

[7] 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15.

[8] 刘建军.高职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初探——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31-134.

[9] 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9-41.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文5

 

关键词:多维理 论整合引领

我国新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是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它肩负着提高国民综合文化素质的任务,也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英语教学改革成了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用多维论引领英语教学改革是个有效的途径。 

任何一个外语教师的外语教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语言观。课程改革以来,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认为语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之一;语言不仅是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行为;语言与思维是人脑两种不同的功能,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是在一线的外语老师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凭直觉和经验上课,课堂教学效果时好时坏,却不知道效果好坏的原因;还有一些教师理论上赞同某种语言观,而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采用与这种语言观载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收效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落后的外语教育理论、机械的教学方式,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倡导更新教师语言观,整合先进的语言教育理论引领英语课堂教学,采用贴近学生实际多维互动对话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言习得理论认知教材 

教材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只有用习得理论认知教材,才能更好地整合教学要素,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要对教材开发加工 

教材是教育专家根据国情和国际情况编写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普遍倾向于科学性,往往缺少人文性。教材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本校、本地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教师必须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认知教材,开发教材,创设有情有意有趣的教学情境,更符合学生胃口,让学生与情境互动获更多的情境体验。 

2、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英语教育是一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必须以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 Acquisiton Theory)为指导。语言习得理论最有影响的人是美国加州大学的Krashen教授,他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对外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需要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输入”。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他把可理解性输入定义为“i+1”,其中i代表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或能力承担。1表示语言输入中只包含一个或少量的新知识点。学习者接触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i+1”。如果学生平时积累得太少,输入量就不足于产生输出,学生就无法形成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这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3、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 

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她认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是两种载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技巧,语言产出能力只能通过促使语言学习者产出语言的活动——语言输出,而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一活动才能有效习得。 

Swain在她的输出理论中指出,语言输入仅仅使语言学习者习得语言理论能力,而语言输出即产出能力包含大量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单纯靠语言输入是获取不到的。因而语言产出的能力应以接受语言输入培养起来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前提和基础,然后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大量的语言输出实践形成的。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范文6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17-02

一、引言

自1980年正式进入我国以来,计量经济学课程已经成为经管类本科生的重要教学内容。1998年7月,教育部将计量经济学规定为经济学门类的8门核心课程之一,使之成为国内各高校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等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极大促进了计量经济学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计量经济学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使计量经济学作为重要的方法类课程,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引和方法工具,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对如何改善计量经济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展开了积极探讨。在理论教学方面,李南成、张卫东(2003)考察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对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庞皓(2004)、俞培果等(2004)分析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邱东等(2007)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李子奈(2010)指出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在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方面,袁建文(2003)在国内最早探讨了计量经济学的实验教学;王立平、王健(2006)提出了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徐占东、王维国(2009)、徐占东(2011)提出了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张(2012),刘发跃、王娅(2012)也认为探索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上述研究文献,分别从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进行了有益的积极探讨;但现有文献多数只就理论或实验教学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对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综合分析的文献则相对不足。然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作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两个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互动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意义重大。有鉴于此,本文拟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进行综合研究,为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发挥计量经济学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有益探索。 二、现阶段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众所周知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正是颁给了计量经济学的两位创始人弗里希和丁伯根;而从1969年到2012年共计7l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直接因为计量经济学贡献的有11位,这一比重远远高于经济学科中的任何其他一个分支学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曾说:“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更是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尽管成就辉煌,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计量经济学于20世纪30年代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其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而国内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则更为短暂,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引入我国。虽然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毕竟时间尚短,相对国外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 教学课时偏少。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被设计为一个学期,包含理论与实验教学在内,共计48学时或54学时。这对于既有理论讲解、又要进行实验操作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来说,课时无疑偏少。通常,在上述总课时中,理论课被压缩到30学时左右,而实验课则为16-18学时左右。为了完成教学基本内容,教师在进行有关理论教学时,浅尝辄止。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而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学生也通常难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操作完成实验项目。教学课时的不足,制约了理论教学的深入性与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的熟练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2 重理论轻实验。根据现行的教学内容要求,计量经济学至少要求6-8个实验项目,包括基本的一元与多元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与统计检验、异方差检验与修正、序列相关检验与修正等。然而,由于教学课时不足的限制,为了保证理论教学内容的完成,实验教学的课时常常遭到严重压缩,部分学校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实验被缩减到2-3个,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取消了实验教学部分,只是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后,由教师对先前的理论教学加以简单的软件演示,学生则没有机会上机进行实验操作。这样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严重削弱了计量经济学培养经管类本科生动手能力的积极作用,也制约了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3 实验教学薄弱。现有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即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理论的验证”方面,实验教学事实上沦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尽管实验教学的功能之一确乎包括验证理论,以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但过度强调实验的验证性而忽视实验的探索性,则显然有悖于实验教学的本质目标。计量经济学实验,主要功能在于激发经管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以学生专业理论为背景,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调控的探索性实验教学理应成为实验教学的重点。显然,现阶段“重验证性实验而轻探索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探索 改革计量经济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客观上要求理论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为此,以加强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创新实验教学为重点,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以理论教学带动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协调发展,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1 加强理论教学,为实验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根据教学课时条件,结合经管类本科学生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理论教学内容,既满足了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一般性要求,尽量做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又力争与学科专业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在理论模型的教学方面,既注重模型的数学推导,做到让学生对模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同时,结合现实问题和学生的专业理论,对模型的经济含义进行充分阐释,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提高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能力。通过加强理论教学,既满足计量经济学理论培养的需要,也奠定实验教学的坚实基础,是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互动发展的前提保障。

2 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提升对理论教学的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其方法性和工具性,即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然而,现阶段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相对薄弱,阻碍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因此,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是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学中,需要在保证而不是随意压缩实验教学课时的基础上,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精选实验项目。在教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观摩学习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项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师则从旁予以适时帮助纠偏,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印证检验,加深理解;并据此反过来自我改进实验,实现理论与实验教学效果的共同提升。

3 大力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实现理论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借助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对本专业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并完成项目研究的全部过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从自身的专业理论出发,遵循“经济现实一理论方法一经济现实”的研究思路,选择研究项目并展开深入研究,本质上是学生对未知事物的主动探索。探索性实验已经超越了对计量理论与方法本身的简单验证,而是集专业理论、计量方法与实验操作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有助于理论与实验教学彼此促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 四、结语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计量经济学课程对于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在新的发展条件下进一步发挥计量经济学人才培养功能的客观要求。本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大学经管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为此,围绕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动发展,需要从加强理论教学、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和大力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等方面,努力采取措施,促进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发挥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南成,张卫东,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统计教育,2003,(6),[2]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3]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4]袁建文,经济计量学实验教学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3)

[5]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6]徐占东,王维国,计量经济学探索型实验教学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