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1
经济全球化提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从广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探讨经济全球化,各有各的看法,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主要的特点有四个。
1.以金融为核心。金融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特色可以归纳成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世界货币,自从货币脱离了金本位以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化的,只能用购买力作为衡量标准。汇率的变动只是影响国际的购买力,对国内商品购买力影响并不是很大。
2.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经济有四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里面占主要成分;第二个,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占主要作用,而我们国家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第三个,知识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另外管理本身是叫做生产力的软件,因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有机的组合、优化。
3.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缩小了地区空间的距离、争取了时间的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在21世纪,在企业管理里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跨国公司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有些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引起一些争论,包括影响当地的经济、干涉内政、采取逃税等等方面的行为,引起一些责备。但是现在看来,比较大的跨国公司是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的,当然有些公司可能还是有些问题。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每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当前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公平合理的新经济秩序,国际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不强。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经济增长机会的同时使竞争加剧
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达到10%左右,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贸易地位也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并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吸引外资自1993年以来连续处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首位,截至2003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5015.76亿美元。经济全球化在这如此骄人的“硕果”中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得了经济利益的“蛋糕”。
然而,辉煌的背后我们却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自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出现了世界性通货紧缩,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甚至出现下滑,就业压力增大,而中国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市场,加大了对国外产品的歧视力度,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始作俑者的发达国家将矛头大多对准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了多起涉及倾销、环保、技术标准的出口贸易的诉讼案,这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一般制造业生产的生产能力过大和激烈竞争,这一发展战略走到了一个困难的阶段。比如印度近年来就备受关注,形成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威胁,许多外国投资已由我国转向印度,发展中国家也在向我们提出挑战。
2.在全球化中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近两年我国由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强劲,再加上加入WTO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全球生产转移效应,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跨国投资,中国取代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起国际分工中的制造业,国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和转移。“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至于中国被授予“世界工厂”的称号。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分工地位。中国的工业化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在国际产业转移下和在外资大量流入下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毕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和利益分配相对不利地位,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与其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如说只成为“世界车间”,因为中国主要承担的是加工,而不是从技术开发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而就制造业整体看,无论是比重还是高端制造业产品目前仍然在发达国家,中国只有发展起现代知识经济,才能说真正实现现代化,才能像建设一个现代经济强国迈进。从长远看,中国也必须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既是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承认,也是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一种警示。
3.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合作和资源配置优化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利用了闲置生产要素,形成了共赢。2002年我国创造了吸收外资数量第一位的纪录,超过500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年到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另据计算,在1991-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每增长一亿美元,可以促进GDP增长18.48亿美元,足以说明外资是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外资有利于我国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使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地区结构改善进展不快,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83年外国投资的比例东部占87.75%,中部8.96%,西部3.20%,2000年东部为86.97%,中部为9.09%,西部3.13%,可见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极不协调,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位优势发挥,不利于地区间的共同富裕。同样,外资的产业结构投向也存在失衡,第二产业尤其是一般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加剧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偏差,导致我国出现结构性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错位,内需拉动乏力。为有效改进这些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方针,“万商西进”工程就是具体的实施。2007年1-6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51.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76个百分点。积极鼓励各地区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增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
决定外资大量流入中国除了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前景外,是地区间争夺外资激烈竞争所造成的地方政府的无限制让利。外资利用了中国这种地区间竞争获得了超额国民待遇和过高的优惠,再加上本来就容易发生的跨国公司转移利润行为因我们放松监管而更加严重,利用外资的效益被明显减少了。同时这种超国民待遇的存在也产生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近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投资不足与此不无关系。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建议
2007年,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尽管整个地区局势趋于平稳与缓和,但一些国家出现了局部动荡。经济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快,亚洲经济继续发挥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我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速经济改革,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
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现在我们造成财富差距主要的原因是知识差距,就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自主创新和自己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技术依存度有50%是依靠自己,50%依靠引进技术。知识包括标准、品牌,也包括你的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很难用实物跟它比较的。比如说标准,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说占领了技术的高点。
2.加强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
应努力提高国有或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抓好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使产品有能力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中央提出来要“走出去”的战略。到国外投资,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做大量工作,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文化、历史,还要在当地建立关系网。我国现企业第一步是找,第二步是设立销售办事处,第三步是设立生产企业。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公司还是很少,所谓实现跨国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是从全球的角度制定它的战略,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它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现在有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国外的企业,这个也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模式,但并购的时候应该重视市场和文化的差异。
3.健全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随着参与全球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新晨
4.适时开放,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时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还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贡献,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这些应是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应具有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2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集团管控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集团管控的挑战来自于“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面临外资企业的竞争,这些外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利用中国低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贸易出口不断提升,国际并购逐步扩大。几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发展出一批具有跨国背景的大企业、大集团。但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有些企业集团相继出现了财务危机以及并购国外企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等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集团管控存在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国际化战略不够清晰。多数企业集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战略缺乏统一目标和计划,对于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缺乏国际化思考和布局。有些企业集团存在国外同一地区、同类业务分散经营和内部竞争的现象,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2.管控模式难以适应国际化需要。多数企业集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国际化需要,缺乏全球视野和科学理念,需要进行组织变革。有些企业集团注重规模扩张,没有构建起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造成信息失真和管理失控。特别是在跨国并购中,由于管控模式构建不到位,失去了战略监控和资源配置能力,造成项目失败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总部功能不能支撑国际化发展。企业集团总部具有强大掌控和拖动能力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些企业在发展中忽视了总部功能建设,在母子公司管理的博弈中,总部缺乏强大的带动能力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总部空心化倾向明显,运营和管控风险加大。
4.重组并购中风险意识和资源协同不够。有些企业集团急于走出去,但在国外重组并购过程中,对并购国家的政治、社会、法律、文化环境了解不深,对标的企业的尽职调查、企业估值、存在的问题判断不清,使并购存在较大风险。并购以后,对国内外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对生产要素没有进行全球配置,协调效应没有显现,重组并购的预期效果没有实现。据统计,最近20年来,全球并购案的成功率只有40%,其中跨国并购案的成功率一直处在20%~30%之间。
5.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国际化竞争需要。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企业集团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特别是缺乏会外语、懂业务、熟悉当地文化的人才。企业的用人、分配机制僵化,难以适应国际化需要,制约了企业集团走出去拓展国外业务的步伐。
二、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企业集团管控模式
企业集团管控是指企业集团总部为了实现集团总体战略目标,通过对下属企业实施管理控制、资源配置、风险监督等策略和方式,使集团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达到最佳运作效率的管理体系。这是企业集团核心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有机体系,通过一套制度和方法,保证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和使命的顺利实现。
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基本上可以将其分为三类:财务管控模式、战略管控模式与经营管控模式。财务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其总部作为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管理方式以财务指标考核控制为主,一般资本型企业集团采取这种管控模式。战略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其总部作为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集团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的实现为目标,通过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体系进行管理,一般多为拥有产业背景的企业集团采用。经营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其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和生产指挥管理中心对企业资源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以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优化为目标,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多为由生产经营型企业发展而成的企业集团采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更多表现为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管控模式对这些企业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重组并购和提升国际化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多数企业集团都具有产业背景,业务相关多元,战略引领导向、发展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先者的关键因素。因此,比较以上三种管控模式,本文的理论研究重点是如何构建战略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
三、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科学管理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创造生产力。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集团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理念是优化企业集团管控的前提。
1.树立内协外争理念。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是供求、价格和竞争,竞争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同样,竞争也带来了不择手段追求利润等负面影响。企业作为社会基本的独立经济单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靠对外竞争才能生存。企业集团对内要建立和谐有机的组织、协调和指挥系统,凝聚一致对外的竞争优势;对外要按照市场规律依靠实力去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企业集团内部要倡导和谐统一的东方文化,在市场面前要倡导敢于竞争的西方文化。对内和谐是手段和前提,对外竞争是目的和结果。因此,优化企业集团管控要树立内协外争的理念。
2.树立科学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是科学主义五大原则在管理中的应用,即管理要分解、精确、量化、逻辑和规范。反思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由于我们受传统观念和中国人固有的意会思维、顿悟思维影响,谈概念、思路比较多,缺乏科学精神,没有很好地落实科学主义的五个基本点。在实施企业集团的战略、财务、人力资源、考核等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精神,进行要素分解、指标量化,建立数字精确、逻辑严密的操作规范。优化管控模式,大力提倡和坚决落实科学精神。
3.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西方科学管理非常关注人的活动,泰勒通过研究人的动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开启了科学管理大门。中国传统思想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考察美国和日本,其快速发展的原因都和看待人的理念有直接关系,美国社会基于人的独立人格假设,相互之间是契约关系,倡导个人利益实现和个人价值体现,激发了人的创造性。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危机意识和实用功利主义是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企业也逐渐进入健康发展阶段,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把人从思想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按照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是物质利益关系。因此,企业管理的精髓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利益的激励手段,提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
4.树立共同受益理念。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主要表现为国家的综合实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是否有竞争力主要看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相关利益群体(主要是股东、职工、供应商、客户、债权人、社会等)的维护。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注意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这既符合东方文化和谐相处的理念,也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5.树立业绩导向理念。作为社会基本的独立经济单元,不断创造和提升自身的价值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企业业绩,评价经营者团队的成败关键体现在业绩。由于我国企业在历史发展中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和政治责任,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倡和突出业绩导向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全球化竞争规律来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按照业绩导向的理念设计制度框架,分解企业战略的KPI指标。通过绩效考核提升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集团的业务整合、资源配置、流程控制有明确方向和可度量尺度。
四、优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企业集团管控措施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塑造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适应国际化竞争格局需要。
1.强化战略管理,确保战略协同。战略是关系全局、长远的布局规划和决策。战略管理是对战略的制定、实施进行管理的过程。大型企业集团实践表明,战略的导向和引领发挥着重要而无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加强战略管理。第一要树立全球视野,回答我们现在在哪里、将来到哪里、如何走过去的问题,明确战略定位。第二要制定企业集团发展战略规划、三年滚动规划和市场、产品等职能规划,确保母子公司战略规划相衔接。第三要加强战略管理,利用平衡记分卡等方法,评估、审核和检讨战略执行情况,确保战略协同。
2.明确职能定位,创造总部价值。企业集团总部介于国家宏观和企业微观之间,管控要素有其特殊性。第一,总部的管控要素是对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绩效、审计、文化等要素进行管理。功能定位为战略协同、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第二,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总部要通过明确发展战略,推进业务重组,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第三,总部要按照功能定位进行企业集团管控,做到管理模式化、模式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数字化,提升总部价值、增加凝聚力和归属感。
3.理顺母子公司关系,规范法人治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集团面对国内外子公司日益增多的情形,要合理划分母子公司权责,做到集权有序、分权合理。第一,构建总部——子公司——企业三级法人管理体制,使集团总部成为决策中心,各子公司(业务单元)成为利润中心,企业成为成本中心。第二,积极推进公司产权多元化,对全资国有企业可以实行经营者持股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国有民营”,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第三,要求国外企业遵守不同国家的《公司法》,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三会”在决策、运营和监督中的作用。
4.搭建专业平台,加强要素管理。面对全球化竞争格局,企业集团要做强做大的管理难度加大,构建企业集团的管控体系需要做到:第一,对企业集团的业务进行梳理和整合,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搭建统一的市场营销、物资采购、资金管理、技术研发等平台,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第二,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体系,统一资金借贷和调用。第三,建立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严格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奖惩。第四,建立企业集团管理报告制度,将企业集团的管理要素和各层次的生产经营要素情况形成管理报告,加强对成员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的监测、督导与控制,提高企业集团资源整合配置与使用效率。
5.防范并购风险,推进重组整合。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大型跨国集团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企业并购史。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国企业集团逐渐出现大规模并购浪潮。但是跨国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面临各种风险。防范并购风险需要做到:第一,事先熟悉国际操作惯例,了解和研究投资经营所在国当地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聘请专业投资、法律顾问和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共同完成并购。第二,管理团队提前介入,制订整合预案,根据产品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整合相关资源,做到生产、经营、管理、研发、人力资源、信息等要素的共享。产生协同效应。第三,注意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互动和互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盈利能力。第四,注意发挥原有团队的积极性,加强文化融合,努力做到人力资源的本地化。
6.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与公司治理、管控模式相适应的任免、考核、奖惩等机制。第一,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资源整合计划,对集团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制订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划和职工职业发展计划。第二,按照责、权、利、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对所属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经营者进行奖惩。第三,建立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机制,逐步形成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人员的交流机制、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机制和员工能进能出机制,为企业集团战略窦施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3
去年以来,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引起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讨论,最近虽有平息,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并且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的外资政策制定,所以值得继续探讨。
国际投资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首先应该从国际投资和国家经济安全产生的背景谈起。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出现和被关注,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国际投资,是当今国际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使各国的经济联系进入了更深层次,从各个方面对一国的经济安全产生了影响,所以在国际范围内,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普遍与国际投资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对于国际投资,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多半采取了欢迎和鼓励政策,希望通过引入更多的国际生产要素帮助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也普遍担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对本国民族经济力量的压制、对于某些产业控制力的削弱、本地企业的大量倒闭、研发创新能力的弱化等,担心可能引发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其次,国际投资作为一种载体,除了资本、技术、产品、市场等要素外,也承载着市场经济的制度要素(包括宏观以及微观的),国际投资对于发展经济体来说,同时也是一种制度要素的输入,这种情况导致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的进展,使全球生产、市场日益一体化的同时,经济运行方式和运行基础也日益一体化。这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使全球的经济波动和危机扩散得更容易、更快捷了。国际投资,相对于国际贸易来说,由于投资的固有特点,如周期长、影响广以及一定程度的不可逆性等,对于有关要素(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的输入以及影响作用体现得更为显著,因而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也就更加突出。在世界很多国家的某些发展阶段,都发生过针对外来投资的抵制或反对浪潮,甚至在号称最开放、最发达的美国,1980年代也出现过对于“日本买下美国”的担心。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曾在一定时期强制收购外国投资企业的股权。
第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源、能源的绝对有限性,市场的相对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扩大,使得争夺资源、能源、市场的斗争日益激化。国际投资充当了其中的重要工具。如为了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包括能源、矿产、人力资源等等),通过在资源地进行投资的方式进行控制或使用;为了进入一国市场而在这个国家建立企业;为了学习、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而吸引外国投资等等。
第四,国际投资的发展,密切了各个经济体的深层次联系,推动了区域化、全球化的快速深入发展,使某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有可能演变成区域以至全球问题,其解决也就不完全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或者单凭一国之力难以奏效。这种类型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当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典型。由于东南亚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干预过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中存在大量泡沫或缺陷,在国际投资,主要表现为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下,终于爆发了金融危机,进而演变成国家经济危机和地区经济危机,有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后来的解决,除了各国采取措施外,有关国际组织甚至其他地区的国家也不得不介入,向危机发生国注入了大量资金以缓解危机。
第五,虽然区域化、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扩大,但是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舞台上的利益主体和主角。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及其企业仍然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甚至时有激烈的呈现,尤其是在经济贸易领域。而对于这些矛盾冲突的解决,全球规则体系和机制仍有欠缺。比如在国际投资中,对于跨国公司的行为约束一直没有建立基本的准则,跨国公司在投资东道国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如何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也没有相应的制约。
国际投资的发展演变表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而国际投资反过来又使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国际投资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资源配置的最重要载体和工具,也就几乎是全方位地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当然,这种影响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却难以一言以蔽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国际投资的特点,国际投资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只有经济发展迅速、稳定、可持续、国际竞争力强,才能奠定安全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不可能闭关锁国发展经济,而必须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国际投资作为最重要的国际经济资源之一,就成为各国竞争的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各国对于国际投资的激烈争夺中可以很容易地作出判断。值得强调的是,不单是发展中国家在尽力吸引国际投资,发达国家也一样在争夺国际投资,只不过由于各自优势不同,竞争中采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而已。发达国家主要依靠的是制度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基本投资环境要素的局限,更多采取见效直接、实施快捷的优惠政策和放松市场准入管制等。
其次,是对于国家控制力的影响,体现为法律和政策制定的主导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能力等。不可否认,国际投资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谋求对于东道国经济法律政策的影响力,使之符合自己的利益取向。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已经不是具有其母国特殊权力背景(如殖民地时期的治外法权)的代表,可以凌驾于国家之上,而仅是一个企业而已。即使他的商业实力超过了东道国的经济实力(如一些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了很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他的一举一动仍然必须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政策,不可能超越东道国政府和法律之上。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跨国公司谋求超越东道国法律之上的特殊地位,谋求法律允许的商业利益之外的非法利益,对其的风险往往是其所不能承担的。所以,在国际投资迅猛增长、规模急剧扩大,外国投资在世界经济和东道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二战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却没有了以往那种对于东道国的消解力。换句话说,吸收外国投资多的国家,政府对于经济法律、政策的制定,仍有完全的自;对于国家经济的运行,也拥有必要的调控权和调控手段。这一点,在一些吸收外国投资多的小国中,有更明确的体现。如新加坡外国投资水平非常高,但其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权一直保持得很好。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4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影响机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产业集群现象在我国逐渐凸显,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江苏环太湖地区的纺织行业群,浙江宁波、温州地区的服装产业群等等。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研究也因此成为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密切,并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而且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由于我国大多数地方的产业集群都是基于特定区域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土地、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因素发展起来的,因此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面临着众多在技术、设备上领先的国际、国内竞争者,集群区域的竞争优势受到极大的挑战,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停滞甚至衰退现象。如浙江的“温州模式”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其GDP的增长速度连续五年来持续减缓并落后于浙江其他地区。因此,各国纷纷探寻保持集群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机理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正是在以上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文章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联动机理
越来越多的事实揭示了现有发达地区通过产业集群带动经济腾飞的规律。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显现出巨大的优势。那么,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如何让促进区域创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呢?下面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
在朱英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性模型中认为,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是有区域产业的集聚引起的,而促进产业在少数区位中集中的因素包括:第一,运输成本及其他成本的存在,对公司接近消费者和供应者的定位产生激励。第二,公司递增规模收益的存在,促使公司定位在特定区位。第三,公司间投入-产出联系的出现。产业集群是拉动区域增长的发动机。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生产力,而且可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行业层次、区域层次以及微观企业层次三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创新。产业集群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区域创新的成本,产业集群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综合的服务支撑网络。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
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式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企业微观竞争力的提升和宏观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共同来显现的。而企业微观竞争力又是产业宏观竞争力的基础,导致区域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三、上海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
空间聚集是中国服装业的典型特征。上海的服装产业以海派服饰闻名。在服装领域,象上海这样诸多单项都能做到全国第一或名列前茅的,还是绝无仅有,就服装品质、做工、声誉、形象、市场占有率而言,海派时装仍独占鳌头,上海,仍是中国的服装时尚中心。
上海属于典型的都市型工业,都市型工业是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业为主题,能够在市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工业,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研究开发型和轻加工型产业为主。但上海这种都市型产业发展存在瓶颈。首先原材料从外地供应,导致购进成本高,仓储费用高。其次劳动力成本高。再次,国有资本的大量存在,致使运转效率低。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创意产业集群已成为上海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正成为上海市新的支柱产业。
目前上海拥有浦东国际服装服饰时尚中心、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将打造成全球“第六时尚之都”,为契合市政府将上海打造成继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和日本东京全球五大“国际时尚之都”之后又一时尚都会的目标,其被定位为国际时尚业界互动对接的地标性载体和营运承载基地。世界五大“时尚之都”代表机构都将入驻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该中心将具备时尚多功能秀场、接待会所、创意办公、精品仓、公寓酒店和餐饮娱乐等六大功能;将是上海乃至全国设施最完备、配套最齐全专业秀场,也是世界顶级品牌首选地,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时装周主场。
除了创意产业集群外,品牌服装制造产业集群也在逐渐成长。上海市叶榭镇地处松江浦南地区,是黄浦江中上游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全镇区域面积7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3万人,是松江区区域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土地资源最丰富的乡镇。服装业在叶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更被作为主导产业着力发展。叶榭镇是上海以服装生产加工为基础的城镇。服装生产品种齐全,从羊毛衫、羊绒衫、衬衫、T恤、西服、羽绒服、休闲服、少女装、牛仔系列等到各类鞋帽的生产一应俱全,拥有服装生产企业210家,占全镇企业总数的一半。年生产能力2.1亿件,职工人数2.3万人,产值13.7亿元,利税9000万元,出口7900万美元,占69%。叶榭镇拥有各类设备数量近2.8万台,其中针织类横机1.5万台,以国产的居多,各类针型齐全;梭织类平车1.1万台左右,花色车2000台左右,多为进口的先进设备。
四、上海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区域内企业之间创新与合作意识淡薄
产业集群内合作与竞争意识尤为重要。服装产业亦此。对此,中小企业本身要加大技术改造提高本身产品质量,增强其在合作过程中的可信度。再者,应发挥地方产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加大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力度。最后,还应该进一步引导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谋求共同发展。产业集群中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导致了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致使技术溢出效应更强、默晦知识的扩散更容易、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更容易发生。技术创新是保持产业集群经济优势的一个持续性动力。集群通过在一定区域内营造企业网络关系,一方面加强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技术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一种整体的创新环境与激励。”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
(二)高端时尚品牌拥有数不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需要品牌,企业需要品牌,区域同样需要品牌。产品的品牌反映产品独特的性能和质量,区域品牌则反映区域的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正如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形成差别化的产品一样,品牌影响力大的区域能成为更多的经销商、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各类人才青睐的地区,形成特色化的经济区域。自主品牌的培育是产业集群更好发展的基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环节。加快培育自主品牌,不仅要广泛的汲取优秀的外国文化,更应该深入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联合线管高校与发展高素质的人才。
(三)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缺少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企业家队伍
高能力人才的引进是任何一个产业的核心环节。上海的服装产业集群,应依托现有的高校资源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设立时尚学院,开展产业集群人才的培养。政企校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才制度,比如多家企业联合外聘专家、技术人员等做定期指导、培训,由地方政府出面,负责联系区外专家或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各种技术人员的培训班,培育地方专业人才市场等。
(四)融资难仍是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
尽管上海属于国际化的大都市,大型国企与融资企业相对较多,但构成上海服装产业集群的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上海中小型企业的产业集群基本上属于政府规划扶持的园区型产业集聚。在融资问题上,地方政府应多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其良性发展。积极的引进外资,并与周边地区广泛的合作,形成更大范围的产业集群,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缉慈.超越集群[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顾强.中国产业集群[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沈正平.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国软科学, 2004.
[5]曹休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J]. 经济地理,2006.
[6]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何雄浪,李国平.产业集群演进机理与区域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陈雅婷:(1992-)女,福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服装市场研究。
李玉:(1992-)男,山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服装市场研究。
韩怡:(1993-)女,四川,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服装市场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5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 现代企业 内部控制
现阶段,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内部控制成为价值链企业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实现价值链管理目标的保证。但是而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仍是存在许多弊端,这就导致现代企业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在当前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特点的市场经济中,如何采取适当措施构建更为有效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就显得致关重要。
一、价值链与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的界定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价值链理论及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形成自己的特点,通过对两者本质的深入分析,可以探寻到它们的共同点和联系,以实现价值链与内部控制的整合。
价值链理论贯穿于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将顾客作为根本出发点,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增值而创建的较为完善、系统的管理方式,这套管理方式以不断改进的横向一体化为基本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现代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而价值链管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视角和理念存在的,它在现代企业中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与企业外部价值链两种,企业内部价值链即企业内部各战略单元的价值链,要求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流程环节的顺利进行,侧重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及相关支持的活动。而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是一种产业分析,罗列出企业的上游、下游企业以及同行竞争者,通过分析主要供应商及顾客的成本与利润,筹划出并购#外包与供应商及顾客联盟合作等策略。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存在是为了限制人们的机会主义,具体来说是指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与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经营与服务效率、贯彻既定管理方针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和行为。
二、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构建
第一、价值链管理下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就是指那些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根基,其好坏直接影响组织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组织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样的,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也必须设计价值链背景下合理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价值导向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体现团队精神与全员文化,使得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行为趋同,更好的发挥价值链管理背景下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其次,基于价值链的组织结构重组和优化。组织结构是执行管理任务的体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载体,是整个管理系统的“骨架”,因此一个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组织结构能够使企业业务流、信息流、物流等流程科学合理的流通,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再次,基于价值链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能够极大的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对员工行为的管理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最后,流程化与业务流程重组,通过信息系统整合生成新的信息资源,使企业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为价值链管理下内部控制的构建提供了全新的启示。
第二、价值链管理下的风险评估过程。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价值链管理的精细化、流程化和组织的扁平化,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支持。风险评估充分考虑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比如供应商%技术信息和顾客等。而利用风险链进行风险管理就要全面分析风险因素的环境、关系等,还要考虑风险链的动态性与传递性,并根据整个风险链的特征,制定风险管理应对方案。
三、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保障措施
首先,完善制度建设。主要是从价值链管理视角出发,针对各项结构和流程的变化结合价值链的目标和特征,来实事求是的制定各项政策法规,并调整监督管理机制,对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进行优化。另外,在内部控制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开展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效果,以提升价值链管理能力。最后,建立能够协调内部控制各节点价值冲突和目标冲突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其次,创新组织建设。在具体做法上强调通过价值链管理将内部控制目标聚集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以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另外,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组织流程化,形成良好的组织环境,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内部控制中来,并在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中实行自我控制。最后,推进信息化建设,保证内部控制及时准确进行监督控制。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适时监控,进而开展新型实时监控,以更好的控制时间节点,降低风险。还要开展控制多级复核功能,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凭借价值链内部业务流程高度集中的特点进行集成管理,以达到"提高内部控制响应速度、扩大控制范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发.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构建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
[2]赵.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J].学理论,2010,(6)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6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管理;知识转移
一、 引言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企业的国际化竞争趋势日渐明显,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竞争的主导力量,其竞争优势对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经济全球化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重点,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这些都说明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与创新成为跨国公司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因而受到各跨国公司的普遍关注。
二、 跨国公司知识管理动因及优势
日本著名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在他的《创造知识的企业》中写到“ 在一个不确定性是惟一可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无疑就是知识。当众多市场因素驱使技术不断更新、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日益加快的时候,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不断创造新知识,并把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将它们应用到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中去的那些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成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然而由于知识不同于其他的企业资源,它特有的无形性,类“公共产品”性等特点,向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知识管理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王桂敏[1]认为,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国际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跨国公司在新的竞争形势下,靠规模效益已难以维持,因此,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跨国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知识,并建立战略联盟,注重大公司之间的合作。侯仕军[2]也认同知识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跨国公司中的存量知识和能力优势是国际扩张的重要基础。如果跨国公司拥有基于某项知识与能力的竞争优势,就有可能在整个公司网络系统中复制这种资产优势,并成功地参与多个市场的竞争。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作为国际生产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为国际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智力的支持和技术上的保障。从发挥母公司特定优势到全球范围内的组织知识积累、整合与扩散,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知识浪潮的机遇。
三、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机制
目前关于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机制与模式两方面。Cole则将时空概念引入知识管理之中,即知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组织内的流动是不同的[3]。
在国内关于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机制的研究中,杨忠,王清晓[4]为了更好地对跨国公司内部的操作性知识、协调性知识以及知识性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机制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知识积累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创新机制。笔者认为其中提到的“知识创新机制”将会是日后研究的重点。由于跨国公司身处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各不相同的市场结构和消费者偏好,这都会促使知识在碰撞中产生创新。
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学者们已开始有针对性地对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机制与模式进行相关实证定量研究。关涛,薛求知[5]等人做了基于知识嵌入性的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管理——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使用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
四、跨国公司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有效性分析
刘芳[6]对跨国公司母公司向子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四个主要因素:一是母公司知识转移的意愿;二是子公司吸收知识的能力;三是知识特性;四是母子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
侯仕军[2]则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有效性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指出知识源和知识接收者转移能力能够增强知识转移的有效性与确定性。知识默会性具有“双刃剑”效应:默会性程度太低容易被模仿,太高则跨边界转移难度大。
笔者认为,跨国公司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共享知识,在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组织结构中,知识的获取、积累和创新可能发生在组织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结点上,知识的转移和流动频繁发生在各结点之间,知识创新不再仅由母公司或总部的研发机构来承担,而往往同时发生在多个结点,知识转移是交互的,知识转移的方向可能是母公司到子公司、子公司到母公司,也可能是子公司之间。
五、跨国公司知识管理研究的总结
上述研究对跨国知识管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提供了继续研究的良好基础。从近些年对国内外跨国公司的研究文献来看,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偏重于跨国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机制与模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了知识管理研究重心的转移,迁移的方向是由局部隐性知识向全球化显性知识转移,从微观知识向全球化宏观知识转移,从描述性知识向方法论知识转移,同时指出了新一代知识管理的智能化方向。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快速而有效的知识创新与运用,成为跨国公司考虑的核心战略问题,但同时又面临着困难与挑战:跨国与跨文化的复杂因素。跨国公司全球知识创新与管理应具备的三种核心能力:对新知识的敏锐感知、迅速反应、付诸实施。
今后对跨国公司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对跨国公司知识创新来源进行更为系统和细致的研究。要将知识管理置于跨国公司运作系统、产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及支持体系中去深入研究,并对各部分知识优势的来源进行分析。
2、发挥海外子公司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让子公司创造性的吸收和利用当地知识,提高跨国公司当地的反应能力,实现知识的聚集、流通、共享,创新。
3、实施知识管理,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使其在海外具有成长力、发展力、竞争力,能够做大做强,也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桂敏,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J] ,国际经济合作,2004(7):46—48
[2] 侯仕军,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有效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51——156
[3] 曹衷阳,刘敏等,跨国公司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52—155
[4] 杨忠,王清晓,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机制分析,南大商学评论,2004(3),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