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必背语文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必背语文常识范文1
下面先看看不同的书是如何解释的吧。
一、教材类
1 2002年到2010年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教材解释都是一样的;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何等。
2 大学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语助词。
二、资料类
1 《高中文言文详注及赏析》只对句意进行了说明,而没有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一路上听着车子发出的“隐隐伺甸”的声响是何等的凄切啊。但从中我们还是能知道对这两个词的解释是车声;何,何等。
2 《文言文全解王》的斛释:隐隐,甸甸,车行走之声;何,何等。
3 《今日中学生(增刊)(高中生必背古诗文诵凄)》的解释: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助词,即今“啊”字。
4 《敦材知识详解(语文)(上)》也是用句意的方式来表述的:车子发出的“隐隐甸甸”的声响是何等凄切啊。这也是赞同为车声。
5 《(高中卷)文言文》解释:隐隐,甸甸,车行走之声。何,语气助词,啊。
三、词典类
6 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隐隐,车马声。该书没有对“甸甸”作解释。
7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则没有收录这两个词条。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承认这两个词是拟声词。存在分歧的地方,是车声,还是车马声。如果释为车声,为什么这些资料的解释有分歧?如果释为车马声,那么那个是车声,哪个是马声?抑或车马都同时发出这种声音。这都让人不明白,而细心的学生发现这种不明确的情况,心里就有点懵了。
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总的来说,应是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没有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体会。上面几种解释都承认一点。就是“隐隐”与“甸甸”都是拟声词。那么,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两个词到底是在仿拟什么声音,是车声,是马声,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管是什么声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粗通”。但对于个别喜欢钻研或钻牛角尖的学生来说,那就不一样了,他们非得问个一二三来才罢休。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得好好研究一番的。
其实,说难也不难。只要有生活经验,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隐”是车声,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甸甸”是马声。一种细碎的而缓慢的马蹄声:如果硬要把“甸甸”也解释为车声,那就是车轮碾过碎石或土块的声音。
下面就分别来说明吧。
首先,“隐隐”是车声,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它不可能是车轮与地面接触碾过或碾碎石块或土块发出的声音,那种声音应该是“啪啪啪”地响的。为什么呢?西汉时没有橡胶轮胎,那么马车就几乎是用木料做成的,木制车轮对地面的冲击没有缓冲,不大可能发出“隐隐”的声音。
那么可不可能是车轮轴心与车轴互相磨擦发出的声音呢?车轮轴心与车轴互相磨擦肯定会发出声音(当时不可能有滑轮),但这种声音是比较尖厉的,例如有一翻译就是这样的,“(车轮声响)咕噜咕噜”,尤其是车上坐着刘兰芝,抑或还有一个马车夫。当然,如果当时懂得技术,在车轮与车轴接触部位喷些水或油(这不可能是现代的油),以减小磨擦降低声音还是可以的。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减小磨擦降低噪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和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和此刻呈现出的氛围有关。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吧。
刘兰芝被焦母所遣,乘车归家,此时心中自是悲伤。焦仲卿跟随在车后,心中是一千个舍不得一万个舍不得,但又无可奈何。两人一路均是默默无话。整个场景的气氛是寂静而显得悲伤。任何声音的存在都会破坏这种氛围,而如何来表现那种寂静,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呢?文学作品贯用的手法就是无声与有声互衬(即便有声也是细微的)。
这种例子古诗中是俯拾即是的,试举三例体会体会:(注意加线句子)
例1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例2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例3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说准确点,“隐隐”之声应是马车木板或榫头受挤压而发出的微弱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嘈杂的环境条件下是不易听见的,只有坐在车内的人或是非常靠近马车的人才能听见。现代社会还发出这种声音的交通工具,除了那些原始的马车、架子车,就可能只有老旧的火车了。飞机是不可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不然早就出事故了。现在的动车和高铁是否是有这种声音,我还没有坐过这两种车,还不敢妄下结论。如果你有机会乘坐前边三种车,在一个空旷的环境或夜晚,你可要好好地听一下。这样,你也就能知道“隐隐”之声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甸甸”是马蹄声,是一种细碎的声音。这种声音是钉了马掌的马蹄踏出来的,这是许多老百姓都熟悉的。什么时候给马钉马掌,为什么要给马钉马掌,随便上网一查都可以明白的,这里其实是用不着多说的。南方人见过马的不多,对马的了解也大多通过电影电视,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了,又为南方人了解马多提供了一条途径,特别是现在古装戏泛滥,使了解马蹄声显得更是容易了。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这个问题都是不难的。所以这个问题在此没有多说的必要了。
下面,回到对句子的意思理解上米。
把“隐隐”理解为车声,“甸甸”理解为马蹄声后,“何”理解为什么呢?是语助词“啊”还是副词“何等”呢?笔者认为理解为前者可能要好些。《广释词》就这样注释:“何”犹“啊”,语助,无义。
这样一来,“隐隐何甸甸”的句意就可以这样:马车“隐隐隐隐”摇啊,马蹄声“甸甸甸甸”碎啊。这样用细微的声音打破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不得不分离的空间环境的寂静,也同样能衬托当时两人的悲伤心情,尤其是不再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为教师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于此,也不知读者诸君和语文界的同人会否同意我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 3
[2]高中文言文详注及赏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94
[3]文言文全解王[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7:86
[4]今日高中生(增刊)(高中生必背古诗文[M],成都:四川教育报刊社,2001:80
[5]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教材知识详解(语文)(上)[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39
(6]文言文(高中卷)(全解一点通)[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11
[7]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8
高中必背语文常识范文2
《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之一,是高中生学习古代人物传记的重要范文。由于篇幅较长,人物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没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古代文化常识和背景知识积累,学生很难读透这篇文章。惯常的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教学模式容易将文言文教学导向碎片化,不仅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语文核心素养也很难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梳理《苏武传》的情节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北海,发白归汉等情节是用叙事写人的手法完成的,而苏武的两次自杀,卫律劝降,李陵劝降等情节则是通过对话完成的。本文试图以对话为切入点,运用减法原理,对课文情节进行处理,于对话处寻对话,从对话处感悟文本的语言美、史传文学的实录精神,以及苏武的民族气节。从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实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的教学构想。
一、对话感悟文本的语言美
文言文教学提倡言文并重,以言解文,实词意义是文章之血肉,虚词语气是文章之气脉,因此本色生态的语文课堂应该从品味语言处生成课堂对话。
教学《苏武传》时,我让学生将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假吏常惠、卫律、李陵的对话标出,从直观外在形式上感悟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美。再通过诵读的方式,读出对话者的语气与语调,让学生揣摩、感悟富有个性的语言及其中蕴含的褒贬情感。归纳概括情感时,我又通过预设从对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武?这一任务驱动型问题,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形成课堂对话。如苏武回答张胜时说: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我们要重读必见犯重等词语,读出苏武坚定的语气及其为国而死的决心,与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的惊恐、胆小怯懦形成鲜明的对比。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在诵读中,我们能读出苏武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汉朝的忠贞不渝。面对卫律的威逼,苏武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面对卫律的利诱,苏武骂卫律说: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从两个反问句中,我们读出一个为国效命、忠贞不贰、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的苏武,这两句话更反衬出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的一面。面对李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降,苏武说: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我以这三个感叹句作为对话的切入点,将这三句与前面对话中的一个感叹句和两个反问句作对比,让学生于细节处感悟苏武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并结合背景资料追根溯源,知人论世,厘清苏武与李陵的特殊关系,进一步明确面对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不同的缘由。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常用简洁整饬来形容诗歌的语言美,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来概括小说的语言特点。班固在《苏武传》一文中就将这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不露痕迹,不事雕饰。这不能不成为我们课堂对话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对话体悟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
以体定教,是我们常用的教学策略,它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文体,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方法和边界。小说可以探究三要素生成的文本意义及其时代价值;由诗言志与诗缘情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可以探究诗歌所言之志或所抒之情散文要分析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赋文要分析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写作特质。史传文学力求冷静、客观地反映事实,将史学性与文学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时,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悟史家笔法的实录精神;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史家在为传主作传时选择一些恰当字眼来暗寓褒贬的艺术手法。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称司马迁写《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文直事核,即作史有据,忠于史实,如实地记述史事,客观地表述历史事实;二是不虚美,不隐恶,即不任意夸大或美化好的事物,不回避、隐瞒丑陋的现象,也就是善恶必书。不虚美,不隐恶体现了史学家遵循的创作原则和实录精神。
班固写《苏武传》时,继承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这种精神又体现在苏武与李陵的对话中。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将此对话作为课堂对话的激趣点,如李陵劝降时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是实情,语带批判,义正词严,确是《汉书》中少有的批判统治者的地方。作者在信守实录精神的前提下,又通过对话来暗寓褒贬,表达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如面对卫律劝降,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不应,表现出对卫律的鄙视,甚至用骂律来表现其强硬的抵抗姿态;面对李陵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并说: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这正是封建士子的道德原则,苏武秉承至高无上的君臣之义,表达了尽忠于大汉帝国而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看出《汉书》在艺术上对《史记》中春秋笔法的继承。
三、对话领悟苏武以死明志的气节美
分析评价传主形象,领悟其人格魅力和精神价值,是学习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但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能超越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清晰、更立体化地观照传主的精神特质。
苏武作为汉朝的和平友好使者出使匈奴,面对李陵的威逼利诱,面临艰苦的生活环境,仍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牦尽落,这就是一种对民族气节的坚守,一种精神的召唤。班固在《汉书苏武传》中写道:孔子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可见,以死明志的民族气节是苏武精神的重要内核,也是我们学习此文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