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范文1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教材 主题构架
历史教材反映了历史知识,呈现了历史内容,满足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需求。纵观目前的初中历史教材,其编写思路均是按照主题构架式进行,这似乎已经成为初中各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共识。
一、初中历史教材主题构架的含义
主题构架反映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是指单元编排历史和社会某一阶段发展特征的过程。历史教材编排主题构架的大致流程是:首先,划分总体框架,明确学科体系,将中外历史的发展历程贯穿于整本教材之中。其次,详细划分,突出不同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重点。再次,把单元形式作为主要呈现形式,以时间顺序为基准,结构性地呈现符合初中教学要求的历史知识。最后,从不同角度出发,在每个单元构架单元主题。比如在初中历史教材的学习中,教材内容便依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方法,把我国和世界的历史知识分割成不同的单元和版块。由此可见,我国的现行历史教材偏向于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和阶段化,能让学生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学习历史。
二、初中历史教材主题教学的措施
(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具体学习教材内容前,教师向学生整体导读主题单元的过程。比如在学习初中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时,教书可以先让学生浏览教材的目录和导语,以此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然后,从导语部分出发,以多媒体教学、人工讲解和交流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单元知识线索,形成知识逻辑链条,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在开始新单元的学习时,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回顾上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并科学合理地提出课外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拟订主题性的学习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基础。
(二)分步学习
分布学习只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在实施分布学习措施时,一方面,教师可以严格按照课时顺序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情况下,重组教材内容,打乱课时顺序,再结合贴合教材的课外学习资料,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因材施教原则为基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突出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在备课方面,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单元主题,这样才能向学生反映出每个单元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单元的核心观点才能一目了然。
以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民族汇聚”为例,“民族汇聚”是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个版块,该版块涉及一个重要知识内容,即“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和便于理解,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第一,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第二,民族融合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什么意义。第三,对民族融合加入自己的思考。通过以上问题可以发现,前两个问题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该部分的基础知识,最后一个问题能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把自身理解与教材知识有机融合,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民族汇聚”对魏晋南北朝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总体感悟
分步学习后,教师可以开始进入总体感悟教学阶段。总体感悟教学的核心是复习,其教学内容是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与回顾。因此,在结束主题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比如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有哪些,历史线索的具体分布是怎样的,有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安排学生制订单元学习计划,并在单元学习结束后,指导学生之间互查计划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养成查漏补缺的良好学习习惯。此外,总体感悟不要只面向课堂内的知识,还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多面性和趣味性。
(四)综合运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因此,完成以上三个教学步骤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历史知识,以此让学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历史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历史知识的记忆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联系和比较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分析历史现象,并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主题活动版块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比如在初中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成语历史故事竞赛”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借助字典或辞海等工具书,寻找该单元中出现的成语,并再深度挖掘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实质上是从成语角度出发学习教材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此教学方法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
三、结语
主题构架式的历史教材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历史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加深对教材主题构架的理解,使其更好地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范文2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一、课件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特点
1.直观性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具有直观性,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有效生动地再现历史课本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完整有效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读懂历史,帮助学生有效融入历史学习中。如讲世界近代史中的科技革命的过程中,可以将世界变化及人类发展的劳动变化通过图例演示出来,并在相关图例上配上相应文字解释引出相关变革及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关联性的认知。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可以从直接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性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初中学生进行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培养出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死记硬背的文科性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技巧。举个例子:当学到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战争的第一课的烽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期间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一下1840―1842年两次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并且思考外国列强是如何通过两次打开中国大门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法的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初中历史中的关键知识点留给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从而分析历史知识的关键内容和价值,让学生通过主动探讨培养自身主动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培养出的主动探究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财富。
3.互补性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初中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可以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中走出来,将更多学习空间和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学习乐趣所在,从而更容易地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举个例子:七年下第一单元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贞观之治的影像片,还可以适当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反映唐太宗期间的影视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在多媒体程序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课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际利用
1.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应该主动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及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围绕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这样培养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开拓自己的诱导性思维,并且不断培养自身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自身对历史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是教师围绕学生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必要性。
2.注重演示与讲解的结合
进行电教活动时,用精辟的语言串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方式在课堂训练或单元小结时经常使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如学习中国现代史《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链接纪实等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听。在之前列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这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第二:会议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三: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会避免收听过程中的盲目性,既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满腔爱国热忱。
3.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突出重点,讲解中心内容,但过多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历史教学的本质价值,从而以旁观者的心态听课,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有效学习初中历史知识。
三、结语
实践证明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件教学的利用是非常有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还能从根本上带动学生融入初中历史学习中,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初中历史课件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有效掌握多媒体课件技术,从而寻求最佳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让初中历史未来发展道路更宽广。
参考文献:
[1]温金香.浅析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兴趣 教学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认识到了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并逐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
一、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被不断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配合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符合学生心理喜好的教学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时,可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结合书本、黑板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某位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为了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采用了多媒体播放加讲解的教学方式,成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该教师灵活设计了课堂教学方案,他先是以一句话作为教学的开头:“同学们,谁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通过这句简单的设问,这位教师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之后,这位教师开始引入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的时候,他先是给学生播放了大量的真实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影像,并一一为学生进行讲解说明。在这些极富真实感的历史资料下,学生纷纷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不禁肃然起敬,也激发出了了解历史的欲望。随后,这位教师又播放了电影《建国大业》中的片断,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通过这部影片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影片断播放结束后,这位教师又结合电影的情节作了进一步讲解,将历史电影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改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主体性
采用兴趣教学,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教学与他们自身的密切关系。通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和引导,学生可以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的历史课堂中收获自信,锻炼探究能力,收获感悟,真正地得到学业上和人生上的提高及成长。
某位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时,引入了兴趣教学的理念,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课中,“商鞅变法”是重点内容,因为“商鞅变法”为后来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位教师在讲解时,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学生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他先是在课前布置了任务,当正式上这一课时,这位教师便要求学生自主上讲台来给全班学生讲述关于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故事。在这位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纷纷踊跃地站到讲台上讲述了自己所了解的故事,其中就有“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治罪太子师傅”的故事。在整个过程中,这位教师只在一旁起到了引导和维持秩序的作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到了知识。由于负责讲解的是自己的同学,这就比教师讲多了一层新奇感,学生反而听得认真而且仔细,同时也被激发了兴趣。最后这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时,发现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得十分牢靠,可见这样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联系现实热点,拓展课堂教学
现行的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更加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历史的学习最终是要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指导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书本内,而应充分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时事,利用现代社会丰富的信息渠道,对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从而在这样的教学中培养他们分析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最终激发其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某位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就主动地跟学生谈到了“百家讲坛”系列中的“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这个话题的引入,不仅充分联系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让学生和教师找到了共同的话题,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又如某位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关于清朝的部分时,就主动和学生谈到了大热电视剧《宫》、《甄嬛传》等。这些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收视率很高,尤其是《宫》,更是青少年的“宠儿”。教师将这些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引入到教学中,在联系现实的同时,还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这位教师在和学生讨论《宫》这部电视剧时,对其中符合历史和违背历史的部分进行了点评和分析,借机实现了对学生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总结: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兴趣教学,才能真正教好初中历史,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以及个人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鑫.兴趣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C版,2011(4)
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范文4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200
初中历史教师除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更应该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此来升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对学生思想与情感教育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初中历史在宏观视角下为学生展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和寻找人生意义,并且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得到大范围的认可和重视,初中历史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初中历史教师也纷纷响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突破与创新,这无疑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但是,在已取得的傲人成果面前,初中历史教师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鼓作气,继续突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弊病,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质的飞跃。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初中历史知识面广、有趣生动,却在学生中遭受冷落,学生普遍将初中历史视为记忆性的课程,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更偏向于语数外,或者思维性较强的物理、化学。不少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仅仅对一些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简单地认为历史学习看看书,抽时间背一背、记一记即可,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初中历史没什么可学的。更有甚者,学生在历史课堂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而历史作业却存在抄袭、应付的现象。这一系列现状表明,学生尚未真正认识到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对初中历史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足。
(二)陈旧的教学方法制约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一方面与学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教师有着紧密的关系。初中历史教学令人堪忧的现状,也与教师有直接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直接影响甚至制约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少初中历史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素养较低,教育理念落后,导致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陈旧,阻碍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学模式死板单一,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代替学生的思考,压制学生思维的发散;还有教师缺乏教学热情,为教学而教学,不善于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科设置不科学,教学资源^少
初中历史一直以来被不少教师和学生视为“副科”,在学科设置上,我们可以发现初中历史课的课时量较少,而且在一些学校,不少历史课被用来上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等其他课程,尤其是在临近考试时,历史课被占用率极高。这反映出不科学的学科设置,导致初中历史课时量紧张。而教学资源较少,也是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因素之一,一方面,不少学校的历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师资力量较弱,一部分历史教师并非历史专业毕业,而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另一方面,教科书和练习册既是仅有的教学资源。有限的教学资源不利于教师教学,更不能为学生学习助力。初中历史在学科设置上处于弱势,教学资源也较贫乏,制约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长足发展。
二、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改善措施
(一)转变学生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净化学生的心灵具有积极作用。在思想层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纠正原有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习历史。比如,教师发现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做其他科的作业,不宜马上批评,而应该温和地提醒,在课后找学生了解情况,看学生是否是对历史缺乏学习兴趣,还是其他原因,再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要想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教师不妨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得学生逐渐喜欢上历史。比如,教师在课前几分钟讲历史趣味性的小故事,或者让学生来分享,以此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二)实现创新教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一堂初中历史课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表现,因此,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教师应该实践创新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的创新教学离不开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再结合教学实际做一些改善,使之满足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比如讲人教版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时,先观看老兵回忆抗日情景的视频,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上得到感染。接着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归纳,作几点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看,积极发言,能够感受到学生较好地融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
(三)联系相关学科,整合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密切,教师应该主动整合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促进初中历史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同样是在上《中华民族的》时,笔者联系初中地理知识,通过地图来分析战争局势等。其实,不难发现初中历史与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应该主动运用各学科的教学资源,为初中历史所用,这样既能够弥补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学习,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范文5
一、初中历史教学“低效化”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由于教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单一的传授着教科书中的知识,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而对于书本上的重点内容更是要求死记硬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内容更加失去了色彩,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失去了信心。而在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受课堂要求的限制,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最终导致学生将历史课视为休息课,并不注重历史课程的学习与探究。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
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历史教师为了达到应试考试的标准,将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讲完之后就是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特点就是,按照教学大纲的指引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贞观之治》的课程时,教师会明晰几点内容,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发生的时间、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等问题。这种教学的框架很稳定,每一节课程的引导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的建立引导学生学习,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新鲜的感觉,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在不断的改革,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环节,无论学生对于活动内容是否满意,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是否有效并没有充分的考虑,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是,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程模式的建立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思考。而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发言,这种教学的创新,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现状,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形无实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最终会导致学生盲目跟从,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策略
(一)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完善之前的教学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了解历史的背景,为学生拓展历史知识,激发学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了解历史的发展。只有教师将教学方式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投入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民族意识,提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化”的教育模式。
(二)利用教学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引用历史插图来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插图,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充分的结合历史插图讲解历史知识,在一些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的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若有历史的插图相结合,在教师讲解完历史事件之后,学生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在降低历史知识学习的难度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若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就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的教材中,大多数的历史事件都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历史事件的讲述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幻灯片的播放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将的感觉,使学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学习形成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的《》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当时人们在中所受的伤害,让学生们记住这一时代的背景,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从而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范文6
关键词:历史图片;初中历史;应用
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初中历史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结合历史内容,历史图片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那么历史老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历史图片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图片的辅助教学作用,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一、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通过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可以使得历史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由于历史是一门讲解过去的事情的学科,对于这些历史知识,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仅靠口头讲解,是很难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讲解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从一张历史图片观察到很多该年代所特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图片所代表的年代。因此,加强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有效提高历史课堂趣味性
历史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然而由于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使用演讲式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变得越来越无趣,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如果能够将历史图片应用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就能大大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历史图片的分
1.人物图
人物图是历史图片中非常重要的图片类型之一,通过人物图,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各个朝代的人物特色,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通过对清朝任务的观察,我们可以得知清朝男子衣着宽松,都蓄发挽髻。
2.地图
地图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不同朝代的地图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学习五代十国的时候,加强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纠纷与合作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3.社会经济图
通过社会经济图,我们就能判别图片当中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且结合图片内容判断是哪个朝代。
4.科学技术图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科学发明,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科学技术图进行教学。
三、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人物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人物图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在进行不同朝代的教学时,教师都应该借助人物图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等的区别。例如,在进行唐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唐朝时的人物图,然后让学生分析唐朝时的服装特点;在进行明朝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明朝的人物图,让学生分析明朝时的服装特点。服装、发型和妆型都能体现出不同朝代的开放程度及文化经济程度。例如,唐朝女子服饰是最为丰富多彩的,最基本的穿着为三件套,分别是裙、衫和帔。唐朝的女子妆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画黛眉和贴花钿。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不同朝代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图进行辅助教学。
2.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也非常重大,例如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地图进行教学,通过播放八国联军侵华的地图,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八国联军侵华的顺序和所侵占的地方。此外,在进行和内战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地图进行辅助教学,如在内战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的地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结合现代地图更好地认识的路线。
3.社会经济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图是最能反映一个朝代的兴衰的,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社会经济图进行辅助教学。其中,最为著名的社会经济图就是清明河上图,通过观察清明河上图,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认识北宋商业的繁盛。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加强对社会经济图的应用。
4.科学技术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因此我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非常高,那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相关科学技术图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教学时,纸就是在秦汉时代被发明出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展示秦汉时期的纸的图片给同学们观看,而且可以播放纸的生产过程图给同学们浏览,从而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当时的纸的制作生产过程。除此之外,在发明纸之前,我国古代人是利用竹简、帛等各种物质进行书写记录的,那么老师也可以展示古代的各种书写记录的物质,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由于初中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加强对历史图片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并通过历史图片,将历史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如何有效地应用历史图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