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基本文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基本文学常识范文1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转型意味着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合肥学院的经验是把学科导向变成专业导向,一切围绕学生的培养配置资源。能力培养是核心,专业建设为龙头,而在专业框架下,则实施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在对学生就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最终把学生的每一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打破了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变“教师要讲什么”为“学生能干什么”[1]。河南省黄淮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核心、四个统筹”。其中包括: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2]
转型势在必行,但是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的条件参差不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作为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的转型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创新,课程体系需要重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作为一门基础课,古代汉语会保留下来,因为它对接一项基本能力――阅读古书的能力,但是必须改造。
中文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三个特点:(1)喜欢感性知识胜过理性知识;(2)喜欢现当代胜过古代,用唐代韩愈的话就是“有志乎古者希矣”(《答李翊书》)。(3)喜欢文学胜过语言。学生的课外读物多为文学作品,并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名著。在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打分中,文学课老师一般要高于语言课老师。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其实并非真爱,消遣的成分很大。
目前公认的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为了贯彻这个精神,古代汉语教材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古代汉语常识)三结合的体例。感性认识体现在文选上,理性认识体现在通论上。由于在古代汉语常识方面词汇知识特别重要,因此教材除了在通论板块讲古汉语词汇理论知识外,又安排了几个单元的《词义分析举例》,旨在教给学生分析词义的方法。应该说,以上设计是很科学的,但是现在看来有点理想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代汉语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学生阅读古书的实际能力如何?――令人失望!因此该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值得检讨。从应用导向出发,古代汉语课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内容的增减
在目前的课时内,通论要减少,相应地文选要增加。一直以来,通论和文选各占一半的时间,甚至通论占得稍多。从教学效果看,通论既没有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又挤占了文选的学习时间。如果着眼于语言能力,理性认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除了中文,中国古代史、古典文献学、中医、图书馆学等专业也有古代汉语课,它们的工具性、应用性都很强。历史系的历史文选课和中医的医古文课均是文选性质,但是都能获得各自专业所需的能力。如果单拿文选比较,各专业只不过各有侧重罢了:中文的古代汉语课选择文学作品。作为中文专业组成部分的古代汉语理应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古代汉语,但是如果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就需要改造了。
中文系学生讨厌语言理论,接受能力也有限。四年本科毕业,不会分析句子成分者大有人在,至于形态、范畴、音位等概念,更是一头雾水。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虚词用法用知识的掌握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通行的方法是在扬弃古人的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五四”以前的历代文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式是“死记硬背”。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阅读古文的能力强,甚至会写古文;不足是缺乏理性认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诚然好,但是如果二者不可得兼,我们宁可舍理性认识而取感性认识了。
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三位先生合编的《文言读本》包括两大块内容:导言和课文,篇幅比例大约为1∶3。卷首的导言,说明文言和现代语的种种区别,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虚字。其中虚字部分罗列了一百多个,把它们的用法分项举例说明。每篇课文后面有几种帮助学习的项目:(1)作者及篇题;(2)音义;(3)古今语;(4)虚字,基本上落实在导言中对虚字的说明;(5)语法,指出除虚字以外的语法上值得注意的事项;(6)讨论及练习。[3]
《文言读本》的结构值得借鉴。我们要把古代汉语改造成以文选为主、以通论为辅的课程。通论部分又可分为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文字、音韵、训诂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相关知识包括古代文化、文献学等。古代文化知识如职官、地理、历法等属于专门之学,完全可以不讲。基本知识要大大压缩。现在语法讲得太多了!音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太难了!文体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学。
现有的各种古代汉语教材均根据文体特点把文选分为若干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添加地方文献文选,因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定位之一是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
二、教学方式初探
探索新型教学方式要立足于下列原则:(1)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要干什么”;(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就古代汉语课来说,现阶段可以选择两点进行突破:
(1)做好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的文章
过去也讲结合,实际上是两张皮。有些古代汉语常识没必要单独系统地讲解,完全可以融入文选课中。例如在讲解古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介绍古书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在讲白文的过程中培养古书标点的能力,在讲诗选的过程讲解诗律,在讲词选的过程中讲词律,等等。即使是一些需要独立分单元讲解的理论知识,也要抓好在文选中的落实。落实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途径,例如讲完字际关系后,布置学生在制定的文选中找出异体字、通假字等。
(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宗旨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技能。古代汉语的常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顶多来一点互动。这种方式亟需扭转。初步设想在课堂上借鉴阅读指导模式,增加课堂练习。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尝试边操作边讲解,例如怎样查字典辞书、古汉语常用工具书,可以把课堂搬到图书馆阅览室。另外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优化古代汉语课的实践教学路径。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中的课程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供模仿、借鉴。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以此向同行请教。
注释:
[1]本报评论员.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N].中国教育报,2004-4-16.
[2]介晓磊.破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难题 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以河南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为例[N].中国教育报,2004-4-14.
古代基本文学常识范文2
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端正认识。目前很多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距离当下遥远,除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下文化修养,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获得实用性的收益。笔者认为,由人文修养向实用功能的转化,并不是一个能够直接可以通过统计考量得到的结论,但就现实状况,它对学生从事文化教育、文秘生活、个人生活情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潜在而重大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的潜在作用,并向学生讲清楚这一作用的重要性。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存在的客观困难之外,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讲求互动质量、拓展师生交流空间,改变课堂作为唯一教学方式、教室作为唯一场所的局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教改内容。当然,也并不仅仅是方式的变化就能带来最佳效果的,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在对中国文学史的建构、批判精神的贯通和审美文化的建构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要注重吸纳当代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社会学的各种成果,充实生发文学史的讲授,增强现场感和日常性因素,或许也能够生动课堂,丰富文学史的功能。
(三)提高教学效率。目前的课程设置除了作为基础课的文学史外,通常还有专业选修课,一般而言,开设的选修课基本上是授课者研究或熟悉的专题。但是,教学毕竟与研究不同,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往往高于创新性要求。因此,许多老师在讲授选修课时,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时时会出现与基础课重复的知识传授,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在基础课、选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专题课,将以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推行网状教学体系。打破基础课与选修课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其统筹安排,划清各自的领域与界限,形成有机配合的课程体系,让专题课在基础课与选修课之间形成作用。(四)加强专业修养。专业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东西,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但具体到某些问题,它还是有一个基本要求。对于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只具备基本的专业修养,是无法成为优秀教师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与浩渺无边的相关背景,需要教师有一个高深的爬梳剔抉功夫,把爬梳剔抉出来的知识以合适的量、适中的度教授给学生,又需要有一番拿捏的本事。只有练好了拿捏的本领,才能处理好文学常识与作品解析、常规定论与创新感悟之间的矛盾统一。
(五)主次分明、提纲挈领。“概述+要点+作品”基本可以看作目前古代文学教学的通用模式。但对具体作品和文本来说,这三个组成部分要如何合理地分配,如何利用这三个部分的搭配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摸索。在这三个部分中,尤其要强调“概要”的重要性。“概要”可以说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概要”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具体作品和文本之前,对某一时期文学的概貌有所了解,做到“胸有成竹”。这部分“概要”如果讲得生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它两个部分的讲授奠定了一定基础。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时,一头扎进去,不分轻重,不分疏密,从前往后,一板一眼讲下去,到头来却形成了虎头蛇尾的结局。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得到的是零散的知识,而对文学史的发展没有整体的感知。其实,我们应当先领学生俯瞰森林全景,然后再带学生细观每棵树木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观。也就是先从整体上框架式地感知文学发展史的概貌,然后再在框架里填充具体内容。
古代基本文学常识范文3
关键词:“兴趣点”;兴趣教学理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丰富人文底蕴诸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新的时代形势和社会发展要求下,古代文学教学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古代文学跟现代社会的巨大时代距离,导致学生产生隔膜与疏离感,古代文学根底普遍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古代文学课时锐减、要求降低、教学过程流于表面、手段滞后、课堂枯燥乏味等多方面因素使学生兴趣减退。如何摆脱古代文学教学困境,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突破口在哪里?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刻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学习者获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强大推动力就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者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又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对此,爱因斯坦做出了一个更精辟、更简洁的结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于兴趣与教学的关系问题,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兴趣教学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最早对“兴趣”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兴趣是“心理上的积极活动”,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兴趣意味着主动性,代表着“智力追求的能量”。赫尔巴特将兴趣视为教学的教育性实现的重要因素,将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特别强调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感受性。“兴趣说”是赫尔巴特为广大教育者指点迷津的一盏明灯,是帮助教育者理解其教学论的一条红线。
另一位对“兴趣说”给予特别重视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将兴趣视为教学的基本原则,视为“儿童成长能力的信号”。他提出:“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个体主动认知、探索某种事物的积极心理倾向和主动情绪反应。”教育者首先应该准确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此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其次,教材本身也要能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应符合学习者的身心特点,这样学习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赫尔巴特和杜威都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差异在于前者主要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强调兴趣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主要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提倡兴趣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兴趣教学”,不仅要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兴趣,还要发掘教育材料和媒介(课程)的兴趣点。具体到古代文学的教学,要想从当前的教学困境中实现“突围”,“兴趣点教学”不失为一条可取之路。
本文的“兴趣点教学”是相对于“知识点教学”而提出的,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无一例外的都是突出知识点的学习。以知识点为主线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框架。如,古代文学的教学就是以朝代顺序为经线,作家作品为纬线,经纬交织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点网络,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学习能清晰掌握各朝代的文学常识、代表作家、典范作品、文学流派和思潮。但“知识点教学”模式讲究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多是被动地听讲接受,而且由于追求知识点的完整性,课堂教学节奏很快,部分基础一般的学生一旦跟不上教学的节拍就会被落在后面,进而产生排斥感,害怕对知识的学习,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兴趣点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把培养学生对知识感兴趣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以兴趣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传授知识是目的,引发兴趣是载体,寻找和把握“兴趣点”是关键。这里的“兴趣点”重点关注三个层面:(1)学生的兴趣点;(2)教师的兴趣点;(3)课程的兴趣点。
所谓教师的兴趣点是指教师对所讲的古代文学课程要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授课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乐趣。所谓课程的兴趣点,是指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挖掘古代文学课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如古典诗词),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学生的兴趣点,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而不是被其他无关的因素干扰。三者之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课程则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总之,关注“兴趣点”就是回归教育的原点。在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基于兴趣理论的“兴趣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思路。
参考文献:
古代基本文学常识范文4
新课改以后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古诗词的容量增大了,归类也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高考古诗词所占比例也有较大上升。古诗词鉴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把古诗词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忽略从诗词本身去阅读鉴赏,一味迎合高考出题者的意图,从而使古诗词鉴赏教学走向歧路,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要研究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p散文p小说p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1]强调了阅读和鉴赏的文学知识要求,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知识掌握标准。同时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提出了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审美标准。综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字词的释义p用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常识,包括背景材料中的时代背景、诗人p作品等背景,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诗歌风格特点、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标准体现了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特征。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要考察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否了解了古代文化常识,是否了解了诗词的写作特色,是否能借助一些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是否让学生抓住了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性标准要求。
2.审美鉴赏能力的评价标准。古典诗词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审美鉴赏能力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诗歌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性。新课标中规定:“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突出强调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人文性,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古典诗歌审美性特征。审美鉴赏能力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否喜欢古诗词的阅读,考查学生是否把握了古典诗词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察学生是否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并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否把握了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古典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又要把握作品的艺术性。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性的培养主要是从教学设计开始。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需要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和审美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知识审美两相通的效果。
古代基本文学常识范文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精神,学校及教师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古诗词作为体现和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虽然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优良的精神,但如今初中学生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韵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古诗词教学中,从而在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智慧等总体表征,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了历史上多种不同的文化内容,具有凝聚性和兼容性的特征,而且其注重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价值,以期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学习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如今我国主张素质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诗词内容基本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杜甫、辛弃疾等著名诗人都在诗中描写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怀,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除了爱国主义精神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古诗词及诗人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如诗人陶渊明仕途坎坷,但它所写的诗词却悠然自得,体现了陶渊明乐观的精神。另外很多诗词中都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宣扬,目前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甚少,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原因,其价值观、道德观还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怀,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从众多古诗词中精心选出的优秀作品,很多诗词都表现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诸葛亮在《出师表》描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崇高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杜甫、文天祥、陆游等诗人均纷纷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爱民之情,语文教师加强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及诗人的伟大情怀。另外初中语文古诗词还提倡崇高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如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重视正义的思想和精神,并斥责了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群体,同时告诫学生要明确义和利,不要因利而失去本心。
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3.1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中考制度的影响下,语文教师仍然会受到考试内容的影响,对于考试内容之外的知识讲解比较少。而一般语文考试中,很少涉及到古代文化相关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较少。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古诗词中对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如作者的名、字、号、籍贯等。语文教师在教学《公输》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公输是字,班是名,而公输班之所以又叫鲁班,则是指“鲁国的班”。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或组织学生自行了解古文中的宗法礼俗、音乐、年龄称谓等古代文化常识。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通过古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引导出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如教师在教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时,可以向学生传统“仁政”治国思想,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治国策略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3.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于很多古诗词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也就无法了解中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出师表》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三国演义》联系在一起。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电视、电影、小说及英雄人物比较感兴趣,而《三国演义》的电视、电影作品较多,教师可以从电视、电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另外《三国演义》中包含诸葛亮、关羽、吕布等人物,而诸葛亮作为《出师表》的作者,教师可以从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描写文字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兴趣,继而对《出师表》产生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智慧,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学生在理解诸葛亮的情怀后,会被诸葛亮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从而投入更对的精力了解相关知识。
3.3把握古诗词精髓,加强情感体验:
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及诗人的精神,还需要学生通过品味古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气息。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朗读方式,体会和品味古诗词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词中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表现出来。每一首诗词都有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向学生讲解作者在诗词中融入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诗词和作者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李清照的词《武陵春》时,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整篇词的忧愁之情,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清照如何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从而使学生在体会到诗词情感的同时,了解李清照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4加强游戏、竞赛等教学形式的应用:
初中学生古代知识储存薄弱是导致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较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中国古典读物的任务,如《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促使学生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另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接龙、古代文化常识竞赛、对联比赛、经典名言默写等,从而起到巩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思想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海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教师可以通过策划成语故事接龙的游戏,让学生比较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在成语故事接龙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回答出正确的成语,还需要讲出该成语的涵义及典故由来,从而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并加强对相关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语文教师考虑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等方式,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庞宪文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8-160.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3]唐舒敏.品味古典诗词意蕴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从传统文化视野谈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功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47-49.
[4]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138-139.
[5]白丽娜.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127.
古代基本文学常识范文6
虚假博学元典精读高校中文系从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来看,元典精读课程已经进入了高校课堂。但无论从开设的时间还是从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看,该课程都处在未成熟阶段,因此对其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和考察十分必要。本文将从学生视角研究元典精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这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课程探索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为什么要开设元典精读课程,才能清楚学生欠缺哪些知识或素质培养,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以促进新一代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从学生的学习现状看,学术研究存在很多问题。根据所做的一项《高校中文专业元典精读课程现状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本科生论文的原创程度占30%~50%的有近一半的学生,其中有约4%的学生论文的原创度不超过10%。我们所调查的是重点大学,其学术现况尚且如此,全国范围普查的话可能结果更不能乐观。据统计,部分重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平时阅读中元典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超过一半的本科生阅读元典占阅读总量比重小于30%,其中30%的学生阅读比例不足10%。平时阅读元典比例在70%以上的占17%左右。由此可见,对于元典,大多数学生只是远而观之,真正涉入其中的只在少数,但在开设元典精读课程的学校,学生阅读元典的比重明显较其他学校多。由此观之,元典精读课程的开设,可以督促学生阅读元典,利于深入学术研究。我们所调查的学生约93%认为,元典阅读有利于专业学习。可以说,当代大学生都很清楚阅读元典的益处,但是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深入接触的却占少数。所以,在高校的课堂上进行元典精读的训练很有必要。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元典阅读的只占17%,其他有30%的人是为了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和学术研究,但为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仍是占了一半的比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学生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想通过元典来提高自己的素养,而不是仅限于考试。所以,在元典精读课程的考核中不应该将成绩视为评判标准,吉大元典精读课程的考试模式深受学生欢迎,采用面试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使学生更有兴趣真正阅读自己喜欢的元典,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强迫自己。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阅读元典时,通篇精读的占27%;而选取段落阅读的占多数,即45%;通篇泛读的占20%,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只是随意翻阅。本科生在阅读元典时,曾经尝试过对作品进行归纳总结,独立思考问题的占72%,经常自行归纳的占17%,而从未尝试过的也存在,占了十分之一的比重。在阅读元典时,有27%的学生有自己的系统安排,而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规划。从此两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没有形成一种习惯,也没有任何科学规划,这便需要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引领。北大陈平原教授曾说过“倘若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讲课,以现在的学时安排,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只好以阅读教材为主。结果怎么样?学生们记下了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作品,对不起,没时间翻阅,更不要说仔细品味。这么一来,系统修过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课程)的文学专业毕业生,极有可能对于‘中国文学’听说过的很多,但真正沉潜把玩的很少,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可以说,这是目前很多教育者意识到的问题。
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与关注,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课程本身的改革,而是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元典精读课程的设置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设置,它不仅仅在于新知识的传播,更在于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元典精读课程的宗旨在于让学生接触元典,摆脱从教师及教科书上习得对元典的理解的教育模式,从元典中提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学术原创力。“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门径,力扬厚重务实的学风,提高学生的原创性能力。元典精读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形成求真务实的学风,并改善当前泡沫学术的现状。元典命题成为人文素质教育推行中的重要依赖路径,具有“今典”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扩展性,这类特性正好适于“人文教化”。
元典精读课程探索对于校园学术氛围建设,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学术能力、创新思维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倡导元典精读教学已让我们认识到,当前的高等教育究竟在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虽然说从理想走向实践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但是一些重点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成功尝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参考文献:
[1]宋德发.“元典教学”仅仅是理想吗——从《中外打通,培养高素质学生》一文谈起.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2]邵炳军.从自身经历谈谈先秦文学元典教学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11,(5).
[3]江雪情.国内高校元典文化教育研究评述.教育教学评论,2011,(7).
[4]李梅英.谈谈中外文化课中的元典文化教学.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5]邵炳军,张静,路艳艳.文学“元典”教学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给予更有力的关注.中国大学教学,2007,(2).
[6]宋德发.元典教学的价值与困境.现代大学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