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科学成果转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科学成果转化范文1
一、 科技进步、发展与科技法学
科技进步、发展与法律是一种互动关系。科技发展需要符合客观的法律去引导和保障,并以其自身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地向传统法律部门提出挑战,同时,还以其丰硕的科技成果为许多立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下,一系列专门调整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和法规应运而生。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确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发展和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如我国的《科技进步法》、英国的《科学技术法》、法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向和规划法》、美国的《1976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机构和优先目标法》等;另一方面确定着特定科技领域社会关系的参加者的行为规则,并保护其应有的权利与利益,如机与信息科学领域、生物医学科学领域、航天航空科学领域、新材料科学领域等(不限于此)知识产权保护、防范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问题、科学研究必须符合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以及科技发明与成果转化的促进问题等。这些法律、法规不仅数量相当巨大,而且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征与结构的体系,从原有的法律体系中脱颖而出。
科技法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虽然不够成熟,许多问题尚在探讨之中,但仅就现有立法及研究已经足以证明其自身的特色。
首先,立法目的的针对性。现行科技立法的目的与宗旨都是为了实现国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方针;同时,体现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保护科学研究的自由和知识产权。
其次,调整对象领域的特定性。现有科技立法的调整对象是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如科技进步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高科技园区的法制建设等。通过调整这些科技领域社会关系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协调。
第三,法律规范的技术性。现有科技立法充分反映了科技发展本身的特有规律。如计算机程序的界定、商务的规则、黑客和病毒的防范、生命工程和人类优生的规定、对人类基因重组的控制、核装置安全保障等问题的立法,无不是人们对科技发展自身规律认识的反映,是技术规范的法律化。
二、 开设科技法学课程的必要性及科技法学教学体系
研究科技法学并将其引入法律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近些年已经开始尝试。这是因为法律的学生不能对身边飞速发展的科技及其对我们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影响不闻不问,也不能只了解传统法律部门的知识,而对新的调整科技关系的法律知识一无所知。是否可以借寓这样一句流行语言“21世纪不懂计算机的人是半文盲”,那么,21世纪的法学毕业生不懂科技法是不是“半法盲”?这也许有些言过其辞,但却说明这样一个道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大量的科技立法出现,这些科技立法反过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进而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生活,这将不断地拓宽科技法的适用范围。作为法学专业毕业生,不了解科技法学,将会使其法律知识残缺不全,并大大限制其从事法律工作的范围。
从80年代起,我国法学界已经开始对法学的,一些大学成立了科技法学研究机构,先后培养了科技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988年技术法学学会成立。但科技法学在整个法学教学体系中仍然没有得到认可。故,本人建议:在21世纪,应尝试将“科技法学”作为限选课程,引入法学本科教学中。
科技法学的教学体系可以包括:
第一编 科技法总论
(1) 科技法导论,主要包括:科技与的关系;科技法的概念、特征、 调整对象、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渊源、作用;科技法的基本原则。
(2) 科技促进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科技投入与宏观管理制度,如科技贷款、科技基金制度;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科技奖励制度;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促进等。
(3)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保障措施、权益保护及法律责任。
(4) 科学研究及其产业化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认定法律制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法律制度、风险投资法律制度。
(5) 科技组织与科技人员,主要包括:科研机构的法律地位及科技人员的管理及权益保护。
第二编 科技法各论
主要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基础科学、科学和高技术领域或行业进行介绍,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农业科技进步法律制度,如农业技术推广法;
(2) 科技进步法律制度,如民营科技企业及中小企业扶植、企业技术创新法律制度;
(3) 信息产业法律制度,如机法、法、商务法、通信法等;
(4) 生命科学法律制度,如基因法等;
(5) 国防科学法律制度,如核装置法等;
生命科学成果转化范文2
1改变原有思想,树立创新改革的教育理念
创新是具备新思维、新发明、新描述三种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迈入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21世纪,对创新与创新人才的呼唤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教育,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力量,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国家的兴衰在教育,教育是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制度和体系迫在眉睫.为了顺应国家发展需求,改革高师教师教育,我院建立了适合高师院校生物教师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建立“四个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
建立适应“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四个结合”高师院校生物学专业的课程目标体系与培养方案.几年来,我们在研讨与修订生物学(师范)的培养方案中始终围绕“四个结合”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课程,尤其在2012版的培养方案中建立了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独立实践环节、独立实践环节、创新实验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生创新实践(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是加强“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这一课程体系目标的实现;专业方向课程中的创新实验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是加强“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这一课程体系目标的实现;学生创新实践和独立实践环节是加强“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这一课程体系目标的实现;教师教育课程与实训实习实践部分课程内容则是体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这一课程体系目标.如何能使这八个培养模块在“四个结的课程目标体系有机的融合,如何使学生全面的培养,现有的培养方案还需要不断调研,与时俱进,逐步修改和发展的.
3建立“四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该体系包括4个阶梯式的人才培养训练模式(即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和创新实验),到第四层次可能自主选择,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1)基础实验项目以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主要为加强学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训练提供平台,基础性实验课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教学规范,在教师和学生助教启发、引导下完成实验课各教学环节内容.(2)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实验知识和技能,采取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制定实验步骤,并在实施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数据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方法,并撰写实验报告.(3)研究性实验项目对本科生进行初步科学研究训练,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科研一体化,让学生感受科研的全过程,为学生营造一个“研究促进式学习”的氛围.(4)创新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形成科研小组,结合校、院两级大学生科研立项,实施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学生也可以项目申请的方式进行选择,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以学生的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4建立教师教育的创新改革体系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对的中学生物教师的要求为着眼点,以培养具有很强实践技能的21世纪中学生物教师为目标,进行了教师教育改革.(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多样化.以构筑各类人才知识结构为依据,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培养计划进行优化过程中,深刻体会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努力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学生要达到三方面的要求,即:知识方面:理解生物学教学论的有关理论,理解初中及高中阶段的生物学国家课程标准并用以指导教学.认识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工作及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岗位要求;技能方面:良好的生物学教学和实验组织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技能和方法演示课堂教学过程,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测量与评价等;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评价生物学教学活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献身教育事业,树立良好的教师信念和教育意向.培养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及认真、求实、勤奋的学风.(2)教学形式多样化.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在原有教学方法基础上更加注重现代化教学教具辅助教学,例如电视、投影仪等,引进微格教学,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实践课程,实施课程.(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模拟教学”是以生物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为基础,进行多次“试讲”,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试讲”本着由简单到复杂,力求实效的原则,先从自我介绍入手,然后到十项基本技能,再到写教案,试讲;“讨论式教学”是深化探究式教学的一个方面,学生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板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同学质疑或提出不同意见,这个过程就是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探究式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过程[8];是以培养探究思维的方法为目标;“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和资料,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评价与讨论,大大丰富了他们的实践性知识和内隐知识,很受学生的欢迎.(4)教学途径多样化.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采取分段见习、顶岗实习和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5)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各种直观教具,然后对成果进行展示.并且每年举办院板书板画大赛,手工绘制挂图展,培养学生制作低成本实验仪器和简易实验仪器的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制作、改进、维修、创新实验仪器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应用设计能力.使毕业生在工作单位充分显示“实践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实战本领,在教学实践中能利用所学知识,自制教具,弥补中学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学设备的不足.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从教技能.
5建设创新型、开放型的实践教学基地
生命科学成果转化范文3
经过三年多的筹备,由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手合作的“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2008年1月8日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一副校长Kristina Johnson共同为中心挂牌,并代表双方签署了科研与教学合作协议。
根据双方共识,该中心将成为两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科研与教育合作的载体。在双方的资助和支持下,中心将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领域,如神经工程、医学影像、组织工程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同时实施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本科生暑期互访计划、课程教育合作计划;支持两校教师的短期互访和学术休假访问、定期组织双边学术研讨会等。
据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于1876年。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并于1 889年成立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该校以医学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而闻名于世,是全美获政府研究资助最多的大学,其医学院是全美获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最多的机构。该校先后有23位毕业生或教授获诺贝尔奖,其中15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于1986年与南京大学合作成立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成功培养了大量中美双边事务和国际事务的专门人才。此次与清华大学成立的联合研究中心是该校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合作机构。
浙江大学与伦敦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
2008年1月14日,由浙江大学药学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合作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成立联合实验室是在双方2006年签订的备忘录基础上达成的新的合作,实验室将致力于中药的国际化及创新药物的研发,同时开展双方师生互换等方面的交流。
据悉,伦敦国王学院由英国国王乔冶四世于1829年创办,1836年与伦敦大学学院一起组成了伦敦大学。是伦敦大学创始学院之一。如今,该学院包含多个院系,在英国的高等教育界中居于领导地位。作为伦敦大学的奠基学院之一,2003年国王学院在TIMES的英国大学排名中名列18,英国《卫报》综合排名第10。国王学院已有8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包括DNA螺旋结构的发现者。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与吉林大学共建合作研究室
2007年12月19日,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举行合作研究室揭牌仪式,正式达成生物化工技术合作协议。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第一个大型燃料乙醇生产基地,以合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生物质能源基地为目标,在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2007年8月,公司积极组建研发中心,并配备了研发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中试车间,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吉林燃料乙醇公司与吉林大学共建合作研究室,对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着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重点放在生物质能源及其副产品的开发、生物化工产品的开发以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与研究。目前,合作双方已开展制备膳食纤维等项试验。
华北电力大学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7年12月12日,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核安全局、核能行业协会、中国核学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及数十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揭牌仪式。
作为安全和清洁能源,核能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华北电力大学自2003年设置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大唐电力集团等单位进行“核电人才订单培养”,已培养出120余名核工程专业毕业生,成为继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国内第五家培养核工程人才的大学。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一所电力类“211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着力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在保持传统的火电学科优势的前提下,面对国家能源发展趋势和战略需求,集中力量打造可再生能源学科与核电学科。形成新的增长点。
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在中科大诞生
命名为“KD-50-1”的我国首台国产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日前在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KD-50-1”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自主研发,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在教育部“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2007年5月。中科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陈国良院士领衔,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密切合作,采用代表国内当前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设计最高水平的64位“龙芯2F”芯片,经过6个多月刻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国产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
“KD-50-1”采用单一机柜,集成了330余颗“龙芯2F”处理器,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万亿次。整机系统结构先进,样机只有一台家用冰箱大,电耗小于6千瓦,成本不到80万元,特别适合高性能计算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应用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可直接推广应用于自然科学各研究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诸多方面。
华东师大成功研发治理互花米草新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张利权教授课题组日前成功研发了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新技术――“刈割和水位控制方法”综合物理控制技术。据悉,课题组在历年研究和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于2007年3月在崇明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北面的实验区,建立了4块受损湿地生态修复示范样地,分别通过物理控制方法和生物替代方法。同时在实验室同步开展各项互花米草物理控制技术的人工控制实验研究,终于研究发现“刈割和水位控制方法”能有效根除互花米草。
在互花米草生长的关键时期,割除互花米草,抬高水位,不让互花米草呼吸,阻止它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其生长和过度扩散。这个办法看似简单,但效果不错。不但弥补了使用单一的物理控制技术、化学方法和生物防治互花米草的不足,同时还保护了本地种芦苇的生长。
安徽医科大学破解牛皮癣白癜风遗传密码
2008年1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教授明确了中国汉族人牛皮癣、白癜风等遗传模式和规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遗传病都存在共同的研究瓶颈,那就是面临着遗传资源的缺乏,如何收集、保存日渐稀少而宝贵的民族遗传资源并加以利用成为摆在广大学者面前最迫切的历史使命。
据悉,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张学军带领其科研团队,通过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汉族人“牛皮癣”等10种皮肤复杂疾病和100余种皮肤遗传病的遗传资源,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皮肤病遗传资源库,对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及维护国家基因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湖南农业大学抗溃疡病转基因甜橙品种育成
近日,由湖南农业大学承担的“柑橘规模化转基因技术研究及优异种质的创新”研究通过了成果鉴定。以中国农科院方智远院士为组长的鉴定专家组认为,该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一先进的转基因育种技术获得的大批优异新种质,对提高我国柑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品种老化、品质低下,我国柑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传统育种方法育种效率低,品种更新慢;而近年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不仅弥补了常规杂交育种的不足,有利于培育优质高效的新品种,还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湖南农大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合作,从2002年开始了柑橘的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他们以我国主要的地方良种和主栽柑橘品种为研究对象,摸索出一套节间茎段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等转基因育种技术。获得了一大批新种质;尤其是独创性地把抗溃疡病致病基因导入甜橙,填补了柑橘抗溃疡病基因材料的空白,他们获得的转基因甜橙表现出有很强的抗病性,这为柑橘抗溃疡病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生命科学成果转化范文4
论文摘要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总结分析了浙江省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等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五大”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浙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浙江多管齐下,采取有力措施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据《中国创新能力研究报告2006~2007》显示,浙江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6位。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能力这5个指标分别居全国第7位、第5位、第5位、第5位和第6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43.6%提高到2007年的47.6%。
1 浙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成功实践
1.1 确定战略、制定规划,营造创新环境,引导增加科技投入
2001年,浙江制订了《浙江省十五科技发展计划》,提出了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于2006年出台了《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与规划相配套,浙江省科技厅会同发改委、经贸、财政、国税、地税、统计等部门制订实施科技强省的配套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强省和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浙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营造了浙江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在政策引导下,浙江全社会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由2000年的104.89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516.78亿元;其中财政科技投入从13.98亿元提高到72.88亿元;R&D投入由36.5亿元提高到286.32亿元。
1.2 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改善企业自主创新条件
为有效解决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浙江省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服务和支撑。2002年,建立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搭建了一个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服务浙江自主创新。从2002年开始,在区域特色产业或支柱产业发达地区建立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创新载体。到2007年底,已建成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4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7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8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4家,孵化面积超过136万m2;风险投资公司30多家。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累计企业技术难题4.3万余项,正式签约1.4万余项,技术合同金额123.5亿元。同时加快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行业和区域三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全省建设了科技文献、大型仪器、实验动物等4个公共基础条件平台和集成电路、新药创制现代纺织与装备等26个行业区域创新平台。
1.3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出重点,抓好龙头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企业、大工程,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02~2006年,共组织实施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 337项,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 684项。2006年以来,组织实施了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项目研发投入累计达到166.8亿元,其中省财政科技投入8.2亿元。重大专项的实施,共解决关键共性技术1 656项。申请专利或获得登记软件著作权2 835项,其中发明专利1 153项。专项实施以来,风力发电、电动汽车、新药创制、绿色化工领域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自主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1.4 引进大院名校,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003年以来,浙江大力开展引进大院名校工作,从政策层面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的共同体。2003~2006年,累计引进共建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等350多家创新载体,总投资超过40亿元,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7 500余人。从人员的数量上来看,新引进的人才相当于再建一个浙江大学,超过省里40多个院所的科技人才数。至2007年,浙江企业分别与省内外500多家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加强了与国际科技的合作,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德国弗朗恩霍夫应用协会等欧美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先后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嘉兴技术转移中心、乌克兰国立船舶制造大学浙江船舶制度技术转移中心、中俄巨化科技园、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基地。
1.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编制了《浙江省十一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明确知识产权的目标任务,加强知识产权的开发。2007年浙江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达到68 933件和42 069件,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9 532件和2 213件。推进知识首要试点城市、园区和企业的示范作用,加强专利执法,制定《浙江省专利行政委托执法暂行办法》,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案件结案率超过90%。
2 浙江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知识创造能力明显不足
浙江由于缺乏大院名校,知识创新的基础比较薄弱,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2007年,浙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86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54%,不仅与发达国家(一般占GDP的3%以上)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与上海(2.50%)、江苏(1.60%)相比也存在差距。拥有的国际专利水平较低,2005年,浙江每百万人口拥有美国发明专利只有0.53件,而国际上24个创新型国家每百万人拥有的美国发明专利中位值已达77.4件。
2.2 科研基础条件薄弱,创新人才缺乏
2006年浙江省科研物质条件指数在全国列第28位,科技人才总量不足。浙江每百万人研发人员数只有广东的78%、江苏的58%、辽宁的56%。高层次人才紧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只占人才总量的3.9%,低于5.6%的全国平均水平。
2.3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
由于浙江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创新活跃但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创新活动局限于模仿创新,存在着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现象。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是1:0.2,与工业化中期的日本、韩国的1:5相比有较大差距。
2.4 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
技术引进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现象。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在30%以下,中国也只有50%左右,而浙江却高达63.6%。同时,浙江在大中型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额中,以设备为主的合同金额占93%,以技术为主的合同金额不足7%。
3 浙江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全面提高浙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五大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由企业来实现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整个创新过程由企业主导控制,最终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的主体。要以政策引导,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等自主创新的实体,共享创新资源,满足企业创新需求,实现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不断充实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扩大合作领域。支持由企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一起形成创新联合体或联盟,实施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工程。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公平竞争、自主联合的原则,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建立产学研联合研发基地,稳定持续地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在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联合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浙江产业发展的特点,从产业集群特点出发,建立专业产业产学研协会,推动集群产业的自主创新。
3.2 建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
高校、科研院所是提高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必须充分释放创新能量,发挥其在原始创新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要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步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原始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把握科学基础和技术前沿,坚持学科推进与需求牵引相结合,突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对可能产生重大带动作用,能够形成新的核心技术和新的产业增长点的重大基础性、前沿性科学问题,集成优势,加强研究,抢占科学研究制高点,全面提升浙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工程科学、重视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力争取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学成果。进一步扩大自然科学基金规模,加大对浙江自主创新及高技术研究开发迫切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扶持力度,增强浙江源头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
3.3 建设以整合集聚创新资源为基础的自主创新支撑和服务体系
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创新载体,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区域和行业创新平台等三类重大公共创新平…… 全科论文中心issncn.net台建设步伐。形成若干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着力建设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基础支撑。提高浙江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还必须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特别是市场化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快培育和发展重点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和完善以科技评估、科技咨询、专利等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信息机构为代表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以孵化器、科技园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产品设计、检测、技术服务等机构为代表的技术服务体系。同时提高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围绕浙江自主创新需求开展各类创新服务活动,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努力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
3.4 建设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宏观管理调控体系
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创新经验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从浙江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制订引领浙江自主创新的5~15年中长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目标,使浙江省的科技实力位于全国前列;②完善政策法规,营造创新环境,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③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行、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企业创新提供政策支持;④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科技决策机制,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浙江省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在重大科技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省市县集成联动、专家咨询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科技管理新体制;⑤优化科技经费使用结构,完善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方式,对企业投入为主的科技项目实行事后补助和贷款贴息,努力提高政府科技管理水平和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生命科学成果转化范文5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大潮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基础。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关键在于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促进中医药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相结合,推动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重任,必须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加速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在世界医药学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重视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热潮的兴起,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了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化解其矛盾与问题,提出其办法与思路,对于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机部分。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层次、科类齐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另有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西医药院校75所,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126所,在校生达30余万人。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时,总是把中医药连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作为最有条件首先走出国门的两个领域来规划。高等学校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率先走上世界,实现与国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话与交流,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际上,我国中医药院校从1957年起就开始招受外国留学生,此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范围持续、稳定扩大,目前已有10多所中医药院校设立了承担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历教育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非学历教育包括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其规模已牢牢占据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冠。同时,在走出国门方面,经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中医药国际化是同一进程的两种力量。它们互为基础、互相推动,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了世界。实际上,尽管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潮流,但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却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东渡扶桑,首次将中医药带出国门。从公元6世纪起,针灸学开始传向国外,先是朝鲜、日本,17世纪后传人欧洲,长期领先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到进人近代,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医药学也逐渐沦落为“民间医学”甚至被讥为“伪科学”。近年来,“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天然药物在世界各国开始成为医疗保健的首要选择,中医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治疗人类疑难病症方面,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正以其科学价值和确切疗效,不仅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机遇面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努力使中医药重新走向世界、融人各国的主流社会,并在国际医药保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正在实现从传统医药大国向现代中医药强国的跨越。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科技支撑、文化渗透、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是其五大支柱,而人才培养更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石。在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布局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其输送到国外从事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另一方面,还要在各国政府推动下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各级各类中医药教育,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本土化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通过这些有效工作,最终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取得主导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一)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迫切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院校达数百所,为各国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仅在美国,就有60余所中医学校通过了美国教育部教育评审委员会的认定,拥有在校学生上万名;在欧盟诸国,有全日制中医学校11所、非全日制中医药培训机构近200所,每年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达4万人。即使在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援非医疗队及华人中医的努力下,也已开始接受东方传统医学,并不断派出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些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贝宁、利比亚等。但总体看,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标准化程度低下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除港台及少数东南亚、欧美国家外,各国多数中医药培训机构办学层次混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互通性不强,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中医药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医药学术交流不足,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极不统一。因此,制定一套包括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内的中医药教育标准体系,并逐渐实现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接轨,已经成为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当务之急。实际上,医学教育标准化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就已经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mewpr) ;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颁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gmer),对指导和规范世界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出台《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也了《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借鉴这些经验,制定出通用性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奠基之作。2008年11月,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我国学者公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教育标准(草案)》,标志着世界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依照这一标准进行中医药教育的行业约束,规范中医药教育市场,保证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的任务,是加快“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工作,并积极开展中医药教育标准的系列化工作,开展国际通用、符合中医药教育需求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编写工作,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中医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设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教育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从形态上看,中医药学虽然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属性,但同时也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学科特征。中医药学以其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坚持个体化辨证论治、求衡性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药学与西方医药理论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限于目前科技水平,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还不能完全做出科学说明,尤其不能按照西方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中医药概念体系及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上以古汉语为基础构成的中医药术语表述古朴深奥,国外的普通学生一般很难理解和领会其中蕴含的博大文化精髓。因此,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必要将中医药知识纳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大系统之中,逐渐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民众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同。当前,随着我国的迅速和平崛起,东方文化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世界遍地开花,与中医药一起成为盛开在世界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中医药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教育互相造势、互相推动,使世界各国人民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理解中西医学的差异,信任中医药诊治疗效,让更多有志青年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中医药教育、从事中医药推广工作。
(三)加速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中医药是我国对外开放中有望取得原始性创新突破、对世界医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为此,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内容,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优先主题”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药的新药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1 384家,产值1 234. 64亿元,中医药企业的发明专利迅速增加,其数量已与化学药品制造业大体相当。但总体看,我国中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制药技术落后,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与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传统和中医药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尽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中成药6 000余种,每年还推出不少新药品种,但其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很少。在国际草药市场中,我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的3%左右,且主要以中药材和饮片为主,中成药出口仅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5.400。即便如此,对欧美国家,我国的中成药只能以食物补充剂的身份上市。目前,在这一领域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欧洲、日本、韩国,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有90%的份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均一性是进人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不但要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加强产品药材的可控化、制剂的现代化、工艺的工程化、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安全评价的规范化、疗效标准的严格化和产品包装的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使中药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达到出口国食品及药品管理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医药的研发工作还要加强与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西方医学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中医药科学原理和机理的研究,加强中医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此,要积极推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院、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共建双边甚至多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诊所等,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中医药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我国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应有的权威地位。
三、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要解决高等中医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一大批胜任高等中医药国际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那些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无不重视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在其90年代制定的《美国2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在韩国,其“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等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努力贯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及对异域文化和国际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在充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前提下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世界。
(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教育 部先后批准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都市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举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教育、医疗、科研三个类别在全国遴选首批 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1所高校被首批命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使其成为承担国际合作任务,开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和技术服务等国际合作交流的骨干机构,政府间开展高水平项目合作的平台,以及中医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孵化源地。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与各国高校在多层面的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教育的合作空间,不仅与亚洲中医药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也面向欧美地区和澳洲国家,甚至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中医药教育合作。其形式也从传统的以民间、小规模的个体或团体性质的伙伴性合作为主,转向以各国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和高校为主。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推动,促使世界相关国家政府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开放中医药教育市场,帮助这些国家建设中医药教育、考试、注册和认证机构,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促进中医药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在各国的兴起。
(三)推进高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所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犷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紧紧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与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领域寻求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为切人点,推进中医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同时,要努力弘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多学科集成创新推进新药创制。为此,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术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着力推进科教经、产学研结合,力争在解决中医药关键问题、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