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书法理论;文化技巧;兴趣审美
一、书法理论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书法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从仓颉造字开始,中国的汉字就有除了文字以外的特殊意义。它代表了中国人最早的世界观,汉字是人与神交流的工具,每个汉字都是神圣的,他的结构笔画都具有独特的意义。随着汉字的发展,逐渐被简化,这种简化的背后是由中国人的审美观承载着。当代,我们学习书法,不仅是技法的传承,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书法史贯穿与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的大家很多除了对书法上有贡献,更是在历史中有着不朽的地位。了解书法有助于对历史全面理解。
唐代楷书大家颜真卿,在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到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他曾经在“安史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更是照耀千古。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传世代表作有楷书《多宝塔》端庄厚朴,筋力丰厚。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宋代大家苏轼,无论是诗词,书法,还是绘画都有不朽的成就,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方位的艺术大家。他的诗词可以与陆游,黄庭坚,辛弃疾并称。他的书法《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笔法老练,一气呵成。他的绘画更是文人画的先驱,不求形似,逸笔草草。总之,他在艺术上的光环是一般大家难以匹敌的。
除了这两位以外,还有很多大家也类似与他们这样,政治上有地位,艺术上也成就不朽。元代有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明代有文徵明,董其昌,清代有四王。
二、对技法的指导作用
书法理论不仅包括书法历史,更有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书论。这些书论大多记在一些书家自己对书法的感悟,学习的心得,技法的表达。从西汉开始就有学者开始著书立传写书论。西汉扬雄在他的《法言・问神》中,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书,心画也。”这里的“书”虽然不是专指书法,但是它最早提出了书法的根本问题――书法同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等问题,这个命题的提出为后世书法理论和后世书法在技法上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书论史的源头。
唐代不仅经济鼎盛书法艺术也达到鼎盛,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的《书议》、《书信》、《书断》、《文字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窦、窦蒙的《述书赋》,徐浩的《论书》、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张彦远编的《法书要录》
宋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变革期。虽然宋代的书法成就不及唐代,却能另辟蹊径,一时帖学盛行。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有所革新和发展。朱长文的《续书断》、苏轼的《论书》、《东坡题跋》、黄庭坚的《论书》、米芾的《书史》
元代书论主要是讲究法度,这对书法学习者是非常有帮助的。元代表论著有郑杓撰、刘有定注的《衍极》和陈绎曾的《翰林要诀》。书法学习到创作的阶段,要有一定的章法,字体字形的改变也要合乎法度。从这些书论中就能了解其中之理。
明代书论最讲究古雅,倡导骨力与研美兼善。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丰坊的《书诀》、项穆的《书法雅言》等则是其代表论著。
清代在古代书法理论中有了明显的转变。从清中期开始书法的学习便逐渐形成了帖学与碑学的不同方式,而且帖学逐渐由盛转衰,碑学则日渐兴盛。故书法理论前期重视对笔墨技巧的阐发,代表著作有笪重光的《书筏》和朱履贞的《书学捷要》。
这些书论可以给当下的书法技法的发展以理论的指导,促进我们理解书法这样一门抽象的艺术。
三、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理论并不都是枯燥的理论,它其中也包含有一些人物传记。这些传记包含着古人是如何学习书法,如何刻苦和痴迷。这些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展现了书法的魅力,激起了学习的热情。
王羲之爱鹅,从鹅的美中参悟书法的美。用一本手抄的《道德经》换取道人的一群白鹅。汉朝蔡邕用扫帚在不平整的墙上写字创造“飞白书”唐太宗学书法,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他常临摹虞世南的书法。一次,他练习“戬”,因难把握其神韵,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私下请虞世南。魏征见后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后,感叹不已,深深明白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柳公权拜师,“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终于苦练之后成为一代大家。宋代米芾幼年学习书法,由于家贫,想向秀才学写字被迫从秀才哪里买来贵纸“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仔细研究,从而领悟书法真谛。
这些故事从不同的方面都说明了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会遇到的问题,也教育后人学习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些传记带有强烈的趣味性,可以让学习者提高兴趣,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人带来更多的灵感。
四、审美水平的提升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刻不容缓的职责。如何让学生创新,创造出有高品质的新作品更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在要求学生创造优秀的新作品的同时,必须先培养其好的审美能力。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真正的好的作品,能够继承中华文脉又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让世界各国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美。这些除了仰赖于文字性的叙述,更要有审美实践的分析探讨。不断从历代优秀的作品中分析其韵味,感受它传神所在。中国的文化以儒家,道家,佛家对文人影响最深远。感受书法的美也要对这些哲学领域有所了解。从多个方面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再把这种审美能力运用到创作中去,创作出好的作品。
书法理论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视对书法理论的学习可以更加愉悦快速的提升学习的速度。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中职体育理论课 教学方向 教学策略
近年来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各地体育教师进行了深入实践探索,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对学校体育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有计划的系统理论教学工作做得不够好。由于理论课时极少,除了开学和期末,一般都在不适合上室外课的阴雨、雾霾天气进行,而且没有相应的考核,使体育理论教学不能系统化。而且教师存在重技术教学、轻理论传授的思想,缺少这方面的教学经验,使理论课教学水平很难提高,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体育教师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存在脱节情况。
一、体育理论教学在课程中的重要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是教育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运动技术的传授,更重要的是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体育课的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可以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制订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自我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收获运动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中职体育理论课的作用
体育理论知识课是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长期体育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理论。通过有计划的教学,学生系统地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不仅能够指导平时的体育锻炼,而且使学生懂得防止疾病、预防创伤的基本卫生保健知识。所以牢固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现实需要,而且是学生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下,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出了新要求。过去体育教师进行体育实践课时,一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注重运动型教学,忽略体育理论教学。而体育理论教学对学生而言,指从根本上理解体育运动学法、练法和健康养护法,从而配合身体锻炼需要进行合理饮食、睡眠、卫生、心理调节等保健方法,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加强体育理论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但传授运动技术,还要把运动技术的健身原理、学法、练法和健康养护法等终身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这种缺失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增进健康是一种缺憾。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体育锻炼、欣赏、安全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锻炼,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效果。
职业教育的性质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方向是就业,需要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职业学校学生一般是十七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的身体尚处于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如能进行科学的锻炼,则肌肉、力量、肺活量等将有较大地发展,促进大脑中枢神经发育,提高对问题的思维能力,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必须根据职高学生的心理及职业特点,科学安排理论知识传授,形成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三、中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向
职业高中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有很大的相似性,理论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和方式可以参照普通高中教学。
1.体育课堂常规,包括体育课的结构、组织、基本要求、安全及考核评价等方面。
2.体育与健康相关的内容,包括体育课目的、健康的概念等方面。
3.保健养身,包括运动处方、常见运动损伤、体育保健等方面。
4.比赛知识,包括组织小型竞赛、参与运动会、相关比赛规则及体育欣赏等方面。
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职高学生需要更快速地融入社会生活,在某些方面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可以在前面的基础上尝试加入一些更深入或更实用的内容。如:
解剖和运动力学,可以让学生明白身体如何运动;对于机械专业学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体育绘图,培养学生空间感,建立空间和结构概念;对于绘画、制图类专业的学生,同样起到促进作用。
武术和健美操,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气质与姿态,增强身体素质;对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工作岗位。
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理论;实际
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正好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下面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说明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一、定向诱动创设物理情景联系实际
物理学习的基点在于物理观察,一个学生如果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则他就能在日常观察,课堂上看演示,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以及课外活动中发现一些直观材料,并通过比较、分类、对比想象、推理等各种方式对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事实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思维达到创造的境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是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随意的疑问向有目的的发问发展,使提出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能紧密结合。其次应培养和训练学生搜寻问题,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一起设疑,并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有所发现和创新。教师可以对需要探究的问题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景。如一幅图画、一个实验或者一个故事。
例如:在学习杠杆时,老师可以先展示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提出问题。
【讨论】如何移动一块非常重的石头?可以用什么样的工具呢?
这时学生积极思考,抢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接着可以让大家来实际操作一下,来证明哪样做最好?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下边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解惑过程,在问题中来调动学生的心理潜力,最后使思维活动有意识转化。这可见创设物理情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师生互动的环节
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过程,所以师生互动模式,力图通过在教师诱导下由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导向的控制。师生平等交往共同探讨教学,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学生这种热情是瞬时冲动,这需要教师在互动中始终获取准确信息,让这种冲动迁移到教育目标上。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却能在畅通的信息中真正做到以诱达思,以导促学。既然提出了问题,就要把问题的解答探究出来。怎样探究呢?先要进行假设。有了假设就有了进一步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选择典型的实验,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讨论、辩析来学生的物理创造思维。
例如,在讲分子的热运动时,分别给相临座位的两个学生每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告诉他们要分别在里面滴一滴红色墨水,让他们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并提出相关的假设,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并总结出结论。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做做,自己再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能透过具体的物理现象,与自己的假设进行比较,从而更进一步的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并总结出抽象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师导动环节
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的导动功能突出“导”字,教与学双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模式是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走。这种以导促学就是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双方参与。
其中心在“导”字上通过导思、用导来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落实:让学生会学、会探索、会创造、会做人。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导动中一定要有新意,能承上启下。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带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产生学习欲望。这就需要在授业解惑中巧妙而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在司空见惯问题上,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展开一幅幅图画,让学生在情感上燃起对问题寻根究底的欲望。由于学生提出的假设很多,还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断定。检验假设的最好方法当然是动手进行观测实验,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而物理实验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部分。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和一些实验技能,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论证时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同一磁体各部分磁性是否相同时,学生猜想不一。教师提出用什么来检验呢?让学生去思索,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索解惑的情景。经过讨论交流,知道用铁屑较好。经过实验很容易发现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进而引出磁极的概念。如果说苹果落地和壶盖跳动分别刺激了少年牛顿和瓦特的求知欲,那么这种演示便促使了学生对磁力的规律的了解掌握,所以我们在导学中一定要得法,一定让学生在山重水覆疑无路时,在教师点拨和学生参与探索中,豁然开朗,使学生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疑惑和现象与物理学习联系在一起。
总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能善于提出问题,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范文4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交际能力理论,交际教学法
1引言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omsky提出的,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的语法知识。他认为语言能力与实际情况下语言的使用无关。这一观点已被指过于狭隘。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DellHymes(1970)称这一观点为“伊甸园”理念,并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CommunicativeCompetence)。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1)知识的可能性,指有关的语法和词汇的知识;2)可行性,指有关语言形式的知识,如知道如何开始和结束谈话,懂得在不同环境下与不同人交谈时应运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3)合适与否,指语言的运用是否恰当;4)实际上是否完成,即指懂得如何使用和应对不同类型的语言行为,如请求、感谢、道歉和邀请。换而言之,交际能力是指能够使人们有效使用语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交流的能力。
2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Hymes提出交际能力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语言学及其他领域并迅速成为一颇为时髦的观点,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上。
虽然Hymes原先的论文并未谈及外语教学,但是他在论文中提供了可以描述成功使用者的知识与能力的理论框架,因此他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对于外语教学及测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全面方法(Widdowson,1978),教学大纲的设计(Johnson,1982),方法论(Johnson&Morrow,1981)和测试(Spolsky,1989)。
2.1交际教学法
在上世纪七十年展起来的与交际能力理论相关的一种教学方法被称为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交际教学法作为与以语法结构为基础的教学法如听说法等不同的外语教学法,在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所周知,语法—翻译法已占据中国外语教学领域多年,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已走向全世界;而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推进,我们不得不在不同场景下用外语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外国朋友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希望与他人交谈时,我们必须注意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与其他交谈者的关系以及在某一特定场合可以使用的语言类型。我们要做到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理解书面语或口语句子。所有这些语言交际能力都要求我们不但拥有可以正确使用语法规则以说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的能力,更要清楚应在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由此可见交际能力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无法否认交际教学法是目前的中国外语教学所迫切需要的。
2.2交际法外语教学的教材
运用交际教学法的外语教材通常有以下特点:1)教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和表现不同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如请求、描述、表
达好恶等;2)教材根植于意念大纲或是别的以培养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为主旨的大纲;3)教材强调外语交流的过程,如在不同场景中使用合适的语言,运用语言来执行各种任务,象解决难题、获得信息等或者是在社会交际中用语言与他人交谈。教材的真实性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要保证教材真实可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2.3交际能力理论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就交际能力理论而言,任何真正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的尝试迫使外语教师考虑在中国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中从未引起人们重视的许多问题。而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正是把外语学习者始终放在外语教学的中心位置,因此外语教师必须在满足他们学生对于外语学习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其教学方法和教材。在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迥然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
2.4交际教学法对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注
另外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也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文化特色,即语言的使用会受到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或干扰。这也许是Hymes对于外语教学及第二外语习得理论最大的贡献。为什么当人们相互交流时经常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Hymes给出了他的解释:不同的语言社区有不同的说话方式、语言功能、语言含义及不同类型的语码转换等。这些风格各异的语言使用方式真实反映了在不同语言社区中人们在信仰、社会价值观、从属团体及行为准则等各方面的多样性。Hymes的分析也告诉外语教师外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还应该教授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外语学习者才能更好地避免外语学习中母语的干扰。
3结论
综上所述,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为外语的交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框架。今天他的理论已获得广大语言学家、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者的普遍认同,许多外语教学者正在努力丰富并推进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以使之更适用于实际的外语教学。毋庸置疑,交际能力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意义深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Brumfit, C.J. 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范文5
在进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课时,我就是这样尝试的。我在充分挖掘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精心的制作课件,大胆的创新授课方式,整节课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视读听说写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课前,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充分的预习,让学生达到熟练朗读,程度较好的要求背诵。同时,让学生结合有关注释,对这首词基本大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其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在邓丽君优美动听的《但愿人长久》歌曲声中导入了本课的学习。这首由梁士宏作曲、歌词就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原词的歌曲,旋律回环婉转,还是首流行歌曲,学生一下子就被感染了,许多跟着轻声地哼唱起来。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第二组课件,关于对作者苏轼的介绍和写词时的背景(重点处我用光笔着重指出)。
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培养了学生视读能力。还让学生对作者写这首词时的遭遇、心境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拉近了时空,产生了思想上的初步共鸣。
第三,我打开了第三组音频加动画的朗诵课件。学生在丰富的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上,对朗诵的技巧有了清楚的了解,他们默默的跟着朗读起来。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对词的意境的感悟。学生看完后,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都领悟到了几幅画面,然后进行提问,让学生有层次的叙述,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对整首词的赏析奠定了基础。
第四,出示第四组课件。这张课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对词作了简单的赏析。对主要方面作了突出强调。
这首词运用行的描述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旷高远的境界氛围,反衬出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了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上片写“望月”。尤其注意“我欲乘风归去”一句。为何归去呢?从作者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影响很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所以常有出世等仙的想法。之所以如此,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人世间有太多的不称心、不如意之事了,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接下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几句,词人感情忽转急下。写出了词人矛盾的心理。此矛盾足能说明作者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豪迈的作风,也正合他豪放派词人代表的身份。
下片主要写“怀人”。由中秋月圆联想到了人间的离别,同时感慨人生的离合无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是人们最美好的心愿。通过音频视频配合的赏析,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全词的意境豪放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让学生得到了健康的美学享受。
教育理论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33
随着教育事业和科技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的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也比之前明显增多,实验教室的设备也在不断完善。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倘若教师仅仅是枯燥的课堂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将难以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因此,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展开了调查研究。首先,本文对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异同之处作出分析,其次,本文将阐述高中物理n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最后,本文会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作出方法建议。希望通过此次教学研究,能够让高中物理以后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更好地结合,以此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异同之处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同之处
教学的学科同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相同,是基于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之上的知识延伸学习,都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自主思考能力和推断事物的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相同,重点都是学习课本中的理论内容,难点是其理解过程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不同之处
(一)教学方式不同,教学目标不同
课堂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拿着课本进行知识讲解和分析,显得很单调,学生真正接收到的内容不多。而实验教学则是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验教室,师生共同做实验,目睹操作过程以及实验中的反映,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直观的展现给学生看。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理论,能够在解答物理题的时候直接把已学过的理论公式运用起来。
(二)教学效果不同
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教师在片面的讲解物理的理论部分,几乎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参与的部分很少。而实验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都共同参与,共同操作,共同分析的一个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透彻的理解该堂课的知识内容,在遇到物理问题是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内容去解答。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一)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可以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课堂教学作为整个物理课堂的一个基础,而实验教学则就是强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已经学习的课本内容上,去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观察和体会。这样一来,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那些看起来复杂的理论,化难为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带殆”学生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二)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到整个操作过程。学生也可以自己尝试去操作,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在一边坐等老师作出实验结论。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理论,也可以把实验过程一步一步的操作出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的方法建议
(一)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学情来进行教学设计。譬如: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是相对难的磁学,学生可能接收起来相对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先进行实验教学。由易到难,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从已学过的知识点着手,把实验过程一步一步的简单明了的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每一步都不存在困惑,然后再导入重点,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点。反之,此堂物理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难度偏小,譬如力学部分。教师就可以先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大脑对该理论大概有一个印象,然后在进行实验教学。这样可以对学生原有的记忆加深,也能让学生觉得更加形象具体,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简单。
(二)教师要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大胆操作实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了以后,才会深刻体会到该堂课学习的内容的精髓。许多学生课堂上打不开思维,无法跟着老师演示的教学过程一步一步的走,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其实验的过程。熟能生巧,让学生循环往复的去操作,待到学生熟悉实验步骤了。学生就会思考关于实验的一些问题,比如:各种实验材料的比例的变化会引起实验结果的怎样的差异?这样一来就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和探讨问题。只有教师引领学生去大胆的尝试动手做实验,那才达到了实验教学的宗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分小组进行实验结果比赛和评比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差异,思维能力也有差异。实验需要学生具备仔细、认真、专注的能力。然后部分学生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应该分学习小组,然后组织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比赛,对比赛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进行评比。表扬实验操作较好的小组,让学生找出操作的好的小组同学的特征。比如:团结、谨慎、分工明确等等。对实验操作稍差的小组的同学进行鼓励,让做得好的那一组同学来之处做得稍差的同学的不足之处,比如:粗心、不认真、小组人员关系不和谐等等。让学生学会去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