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教与未来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教与未来教育范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创新变革;挑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7-0012-03
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继了相关研究报告。2016年10月,美国白宫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两份重要报告。2016年11月,英国政府《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报告。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发表2017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电商零售、医疗健康、交通以及个人助理等多个领域,并展现出巨大的应用空间。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同样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知识表示方法、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典型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导师辅助个性化教与学、教育机器人等智能助手、居家学习的儿童伙伴、实时跟踪与反馈的智能测评、教育数据的挖掘与智能化分析、学习分析与学习者数字肖像六大方向[1],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场所之一,人工智能将为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带来变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维护校园安全、辅助教师教学、变革学习范式以及优化学校管理。
维护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是顺利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樱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2]。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维护校园安全成为可能,其将在非法人员识别、消防安全预警、活动事故防护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非法人员识别
部署保安机器人将是未来学校保证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保安机器人能通过眼部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进入校园人员的面部信息,识别当前人员身份,若未检测到相关人员信息,系统则会通知学校的安保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登记等工作。同时,位于校园各处的保安机器人还将实时监控是否有陌生人通过非正规途径进入校园,检测到相关行为之后,则会通知学校安保人员进行处理。此外,位于学校门口的保安机器人还将采集学生的面部信息,与信息库中的学生信息相比对,确定学生身份,并记录学生到校与离校时间,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2. 消防安全预警
未来学校的消防安全预警系统包含了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多种感应器,同时通过摄像设备实时采集图像信息,分析画面中是否出现明火、烟雾等现象。其综合图像分析与探测器感知,判断是否有火灾现象发生。此外,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校园内人员的行为数据,与数据库中消防安全危险行为做比对,分析是否有相关危险行为发生。若危险行为发生,则会通知学校安防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拥有智能搜救技术的消防机器人将会代替人进入火灾发生区,通过生命探测仪,自动感应、搜索、识别被困人员,将其救出火灾发生区。消防机器人的部署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进入火灾发生区受到二次伤害现象的发生,其机动性超越了现有的消防安全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校园内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3. 活动事故防护
目前,校园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活动事故防护系统通过校园内的摄像设备实时采集师生行为数据,通过与数据库中活动事故危险行为模型相比对,分析判断是否有危险行为发生。若相关行为发生,系统则会将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地点、类型等发送给学校的安防人员,提醒安防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辅助教师教学
随着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工具被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教育机器人和智能作业测评工具的出现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
1. 辅助备课
备课是真实教学实践的预演,是应用教师知识并发展教师知识的过程。其既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条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3],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机器人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记录教师话语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整合教师话语信息,识别教师要求。备课机器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基础知识等,在相关学科的知识库中进行资源的搜索与整合,形成电子教案。同时,根据教案内容为教师提供课堂测试习题以及上课所需课件。教师只需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特点与自己的教学习惯,对教案、测试习题以及课件稍作调整即可应用于教学。
2. 智能作业测评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作业自动批改成为可能。科大讯飞将“讯飞超脑”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全学科阅卷”技术应用于考试,实现阅卷过程的数据化与自动化,在将教师从简单重复的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完成对考试数据的采集[4]。基于人工智能的作业评测系统可对作文、阅读等主观题进行语义识别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学生的作业结果为教师自动生成详细的学情报告。智能作业评测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分担教师的教学压力,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能够更多地专注于与学生互动、教学设计和专业发展。
3. 辅助课堂管理
在未来,教辅机器人将走进教室,辅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教辅机器人能够识别学生身份,读取学生当天所学课程信息以及学生在课堂的行为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解题方案奠定基础。教辅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获取学生问题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整合学生话语信息。然后,教辅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采集学生的面部信息,综合面部表情、姿态和语调通过情感计算技术分析目前学生的情绪状态,综合学生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数据确定学生当前学习状态。教辅机器人依托优秀教师授课资源库,智能搜索相关答案,针对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采取不用的解题风格。此外,教辅机器人将收集到的学生行为数据上传到学生管理系统,辅助教师等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变革学习范式
学习范式是指特定时代的学习共同体所共有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并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5]。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自适应学习系统真正地为教育所用,为学习所用,人工智能将使现有的学习范式走向自适应学习。
自适应学习系统在本质上是一类支持个别化学习的在线学习环境。它针对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因人、因时)而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等[6]。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将整合自适应内容、自适应评估和自适应序列三种工具。自适应内容通过分析学生对问题具体的回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反馈和学习资源推送。自适应序列利用一定的算法和预测性分析,基于学生的学习表现,持续收集数据。其中在数据收集阶段,自适应序列会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学生互动集成起来,再由模型计算引擎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备使用。自适应评估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及时改变和调整测评的标准。
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是教育的核心单元,高效的学校管理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并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7]。人工智能的融入将使未来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使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与学习者的学习。其将在考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考务管理
在未来的学校中,监考机器人将代替监考人员进行考务工作,很大程度上节省学校考务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监考机器人通过内置于眼部的摄像头采集学生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学生信息比对,确定学生身份,自动完成签到。其通过内置于手臂端的金属探测器,扫描学生全身,z测学生是否带有作弊物品。监考机器人通过摄像头、红外感知等确定学生位置以及教室内的桌椅等位置,规划行动路径,分发和收集试卷。此外,监考机器人还将通过位于眼部的摄像头实时采集学生行为数据,与数据库中作弊行为实时对比分析,如果学生有作弊行为发生,则会立即制止,维护考场纪律。
2. 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则是教学管理中的核心部分。人工智能为教师的智能评价提供了可能。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师评价系统通过教室的摄像设备实时采集教师及学生的行为数据、表情数据,通过学生的穿戴设备采集其体征数据。系统经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数据、情绪数据和体征数据的分析(如系统与学校的学科管理系统相连通,确定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大纲要求相适应,重难点是否突出,所讲述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教师讲授知识时,根据学生的行为、情绪和体征的反应确定教师所讲授知识是否被学生理解;教师在讲授内容和组织学习活动时,语言是否规范、清晰,态度是否亲切和蔼等),最终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并生成可视化报告,辅助学校完成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工作。此外,系统还将通过教室的摄像设备采集教师面部信息,识别教师身份,自动记录教师的出勤情况,辅助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
3.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生管理系统可通过位于学校门口以及教室的摄像设备采集学生面部信息,识别学生身份,自动记录学生的到校时间和离校时间,为学生的出勤考核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位于教室的摄像设备实时采集学生的行为数据,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余时间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情况,为学生管理的班风、学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课下交流情况,判断学生是否有异常行为(趋向),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管理者。此外,系统还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包括到校时间、离校时间、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反馈给学生家长,家校协同完成学生管理工作。
让机器在没有人类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世界,使机器具有自我意识、情感,以及反思自身处境与行为的能力,是人工智能面临的主要挑战[8]。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应用方面仍面临着数据基础薄弱、决策和推理机制适应难、缺乏专业应用人才等挑战。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闫志明,唐夏夏,秦旋等. 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17(1): 26-35.
程天君,李永康. 校园安全:形势、症结与政策支持[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 15-20.
翁春敏,陈群波. 基于教师情境知识的备课研究――国外研究的视角[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5): 51-57.
搜狐教育. 科大讯飞吴晓如: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EB/OL]. http: // sohu. com/a/69484549_372506,2017-6-15.
George R. Boggs. What Is the Learning Paradigm? [EB/OL]. http: //vccslitonline. cc. va. us/mrcte/learning_paradigm. html, 2017-6-13.
陈仕品,张剑平. 基于EAHAM模型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体系结构[J]. 电化教育研究,2008(11): 53-57+82.
人工智能教与未来教育范文2
构建未来学校形态,营造智能校园环境
升级优化基础设施。福田教科院附小大力推行教育管理数字化,构建具有附小特色的“掌上附小”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了附小特色数字中心机房,实现评价系统云处理,学生学业成绩大数据综合平台分析,优化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学科资源覆盖率达90%以上。基于5G技术,一方面完善校园安全管控信息化建设,提升校园实施视频监控水平;另一方面,以“5G+互动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鼓励跨校区课程协同共享,“自动跟踪录播教室”“未来阅览室”等先进的信息化设施陆续启用。目前学校已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全覆盖。重构创新教学空间。重构后的福田教科院附小具有五种空间形式:一是“研学创中心”,是基于项目式学习、问题探究、满足高水平学习者(教师、学生)能力的学习研究创新的空间;二是“学科大观园”,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学科教学情景空间、全学科班级图书角,在真实空间中感受学科魅力;三是“学校文化长廊”,利用此空间打造智慧图书馆、校园历史博物馆,凝聚、展现附小校园文化;四是“创意盒子”,这是一个创新型的孵化器,在此空间师生可以参与各种科技类创新项目,实现“让创意可见,让思维有型”;五是“云上学院”,搭建自选式创新学习超市,组建项目化学习网络社区空间。
引领规划整体设计,打造前沿智慧课程
两年来,学校先后邀请了20多位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前沿的专家为全校教师量身定制项目化及学科融合课程培训计划,积极引导各学科探索开发“信息化特色课程”“AI+”特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空间,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智慧科技特色校本课程,并探索开发科技与五育融合课程。重塑年级组内各学科相对独立的形态,形成五育融合教研共同体,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五育融合理念下的课程融合,是基于知识、经验、社会需求的融合。将其形成“学科+”的课程形态,即“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社会”“学科+活动”等课程形态。
AI赋能智慧教学,创设育人新生态
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深圳教育以教育部信息化“双区”建设为有力抓手,以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一直是刘锐娟倡导的教育教学方式。认知科学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使教与学变得多元化,并且可进行低成本、高效能的个性化定制,帮助学习者设计更有效的学习策略。2021年,福田教科院附小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与区域教研的实践研究》。同时,福田教科院附小以青年教师“青蓝杯”基本功大赛和骨干教师“红烛杯”教学展示为契机,通过公开课、录像课、微课录制等活动,激发更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空间、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方面,学校积极普及人工智能课程,探索人工智能教学的路径和策略,以期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普及全民智能教育、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目标,为促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智能体育守护生命本色。深圳市福田区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综合改革实验区,福田教科院附小是全区首批参与中国教科院的重点课题《中国学校体育智慧系统研究》的学校,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致力于智慧体育探索研究,实施青少年健康体能促进与干预方案。2021年12月,刘锐娟亲自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项目子课题《“双减”背景下对智慧体育校园构建的研究》顺利开题。2022年1月,以学校为牵头单位的“智能体育学生数据分析与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荣耀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基于学校智能教学基础和理念,刘锐娟在体育科组率先尝试依托AI技术精准监测与评价学生的体能训练,利用运动数据采集装备+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学生佩戴的传感器设备,实时采集每位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及运动负荷情况等数据,对潜在的运动风险进行实时的评估与预警,把学生的体质数据形成电子成长档案,为教师设计合理的体育课程提供参考,为学生的体质健康保驾护航。多样态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是在线教学求质量,创新课堂新生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泛在学习普及的双重背景下,在线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平台,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提供全程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二是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泛在化学习发展。项目化混合式研究团队结合学段特点、学校校情,以调查研究作为基础,以教师培训、课程实践、评价改革作为抓手,以项目化课程为载体,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在校内进行探索实验。
多元评价,看见动态成长
人工智能教与未来教育范文3
关键词:智能时代;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智能时代正在构筑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立体化环境,重塑和勾勒传媒行业的未来生态图景,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媒教育急需重新审视专业定位及行业人才需求,为专业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催生和倡导的新型教学形态,其教学理念的前沿性、教学工具的智能化、教学场景的交互式正在引发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传媒专业建设需与时俱进,与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实践的进步相适应和匹配,运用智慧教育在多个层面和维度打破传媒专业发展桎梏并助力传媒专业学科再造、教学创新、师资专业和人才优化。
一、智慧教育的产生与运用
“智慧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其核心旨要是借助信息化技术让万事万物实现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智能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支持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信息化设备及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进入2020年,5G技术开始全面运用,其迅捷的速度、强大的容量、极致的体验为智能化运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运作基础,智能时代赋能智慧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智慧教育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智慧教育工具的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提高智能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二是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实现智慧教育过程的交互与渗透;三是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均衡分配;四是智慧教育策略的实施。包括宏观的教育制度策略和微观的教学环节策略两个方面。
二、智慧教育运用于传媒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新文科时代,传媒教育应真正践行新闻观中与时俱进的精神,重视科技前沿动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实现传媒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于传媒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
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是落实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集中体现,是对新闻观教育新局面的开创,是对国家传媒教育“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同时,伴随着传媒行业的裂变和升级,智慧教育的精准教学模式实现与新兴行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构建传媒专业智能教育范式
智慧教育有助于传媒专业主动适应智能化社会变革,及时融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更新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形成智能教育新范式。
(三)优化传媒专业师资力量
智慧教育有利于激活教师的流动机制,促进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基于传媒专业的交叉融合特性,智慧教育模式下的传媒教师将获得极大丰富,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吸纳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第二,传媒行业一线教师,丰富实践教学;第三,经过培训和调整的传媒专业教师。
(四)培养卓越型创新型传媒人才
智慧教育能够深度实践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传媒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传媒专业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培养既懂传媒业发展规律又适应新传播环境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卓越创新型传媒人才。
三、智能时代背景下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传媒专业与国家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联系紧密,具有边缘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智慧教育是实现传媒专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是传媒专业从传统教学到智慧型教学转型的必然选择,传媒类专业智慧教育系统机制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模式、专业资源构成、专业运作效率三个层面。
(一)智慧教育层次机制:革新传媒专业结构模式
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察教育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模式。教育的宏观层次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是教育体系总体结构的集中体现;教育的中观层次是从学校职能组织入手,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和管控;教育的微观层次是将宏观的共性要求和中观的个性要求有机融合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传媒专业结构革新以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为准则,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维度深入认识和理解传媒专业改革背景,借助智慧教育的优势,注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思路,挂钩传媒专业行业发展现实,依托智慧设施建设、智能化管理模式及教育系统,囿于外部环境—学校组织—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多维交互,生成和建立传媒专业智慧管理和多重机制。
(二)智慧教育形式机制:调整传媒专业资源构成
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是从教育形式的角度探索教学活动各要素间的资源构成。首先,是教学环境的资源构成,智慧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在线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在“智慧+”背景下,智慧教育能够实现教育环境的智能感知、管理和控制,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平面、静态、单一场景转换为立体、生动、多维的交互呈示;[2]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资源构成,例如应用较为深广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从本质而言,这类课程是在原有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重组和调整;最后,是师资力量的构成,让行业资深从业者走进校园,加强学术型师资与业界师资相融合,实现师资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图1传媒专业智慧教育形式机制智能时代使传统传媒专业教育工业时代特征、信息孤岛等壁垒日益凸显,专业资源构成混乱与异化。传媒专业建设需从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着手,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三个层面进行资源的重新匹配和融合。线下物理教学环境与线上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实现教学环境的重构;学术型师资和传媒业界师资的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多元化呈现。最终,提升传媒教育服务品质,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堰塞湖,实现传媒教育机制的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
(三)智慧教育功能机制: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
传统的教育功能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存在机制效率低下且缺乏适应能力等问题,条分缕析的标准化流程和按部就班的机械化运作远离了智慧教育的场域。智慧教育改变了这种局面,从行政化、程式化走向弹性化、自发化,激发教育活动和热情。激励机制调动教育主客体积极性,是推进教育进程的基本保证;制约机制是教育体系各部门间的分权和制衡,为教育运行提供自由环境;保障机制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教育经费、技术设备等物质保障。二是学校观念、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传媒专业应发挥智慧教育功能机制的效用,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首先,运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形成性评价是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评价方式,具备连续反馈、及时改进和形成激励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教与学的活力和弹性;其次,传媒专业具有高度开放性、实战性等特征,组织机构应遵循传媒专业发展规律,破除束缚其改革发展的机制障碍,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联系,投入资金支持,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对话和合作,保障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深耕智慧教育文化赋能。如图2所示。
四、智能时代背景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面对智能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坚守学科立命之本,遵循专业发展逻辑和旨趣;另一方面需以行业动向为依托,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宗旨。其构建路径如下。
(一)运用智慧平台,架构跨界与融合的传媒专业生态体系
智慧平台是集成智慧教学终端和学习工具的综合学习设备,具有支持数据分析的泛在网络连接系统和汇聚多方资源的全面向交互能力。[3]例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科大讯飞智学网等。智慧平台形式多样,包含在线课程课、拓展资源、教辅材料、测试题库动画教学工具等。智慧平台横向可以打通学科专业各领域资源,建设完整资源库;纵向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各个成员,将教学过程完美串联。传媒专业需要借助智慧资源平台实现生态体系的重新架构。通过智慧资源平台渗透数学、哲学、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促进传媒专业与这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媒专业由工业化走入智能化。同时,实现教师对传媒专业优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的呈现和分享,优化学习过程完善学生深度学习体系。
(二)建设智慧教室,打造智慧化立体化传媒专业学习空间
智慧教室,是顺应智能时代新时代要求用于开放远程教育领域,利用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建立的信息化学习空间,包括标准智慧教室、研讨型智慧教室、阶梯智慧教室等形式和跨校区协作智慧教室等形式,每种形式的智慧教室各有优势(如图3)。智慧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场域,其设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征,体现服务教学的基本思路;其价值需通过对具体学习过程的支持来体现。总而言之,智慧教室应满足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实施学习活动。[4]图3智慧教室的类型按照智慧学习空间的构成形式,传媒专业学习空间以智慧教室的建设为核心和基础:一是建立传媒教学智慧教室,多屏互动的教学场景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交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感官体验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热情。智慧教室的参与感和实践导向有利于传媒创新创业课程的展开,例如互联网创业、传媒运营创新、媒体策划与创意等课程;二是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例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多讯道导播虚拟仿真实验,山东大学“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是传媒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与技术更新的着力点,对传媒实验教学全媒体化、平台化、信息化有积极意义。
(三)完善智慧教育服务,搭建综合性个性化传媒专业服务体系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智慧教育服务一方面要能通过联接教学社群、知识库和学情分析等方式接受学习者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演进;另一方面要依托智慧教育云,为学习者提供符合智慧教育特征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如图4所示。传统传媒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与学的断层,缺乏一以贯之的专业教学核心匹配序列去引导和促进教与学的投入产出效果。针对此,传媒专业应通过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形成教与学的交互模式。第一,智能教育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学情的精准分析,便于学生即时进行学习诊断并调整学习进度和方案;第二,通过教学社群划分课程主线,确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赛课程及毕业设计等社群模块,与学习者学习社群对接,以作品或成果为产出标准,与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匹配;第三,借助智慧服务建立传媒专业知识图谱,通过信息抽取、实体融合、跨媒体计算等技术,构建高质量媒体知识图谱,精准构筑每位学生的学习场景,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5]。
五、结语
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传媒教育要以智慧教育的运行规律为基准,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技术,融合多学科、投入新设备建设学习和实践平台。传媒专业的改革创新需要运用智慧教育模式从机制的理论建设和路径的实际运作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机制的理论建设是新时代传媒专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路径的实际运作是新时代探求传媒专业教育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其最终归旨是打造国家一流传媒专业,培养复合型、全媒型、专家型、技能型传媒人才[6]。
参考文献:
[1]飞鹏,汤京淑.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与评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19).
[2]罗生全,王素月.智慧课程:理论内核、本体解读与价值表征[J].电化教育研究,2020(01).
[3]胡钦太,郑凯,胡小勇,林南晖.智慧教育的体系技术解构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
[4]景玉慧,沈书生.智慧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及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5]徐晶晶,田阳,高步云,庄榕霞,杨澜.智慧教室中基于学习体验的学习者满意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09).
人工智能教与未来教育范文4
李玉顺:我推进智能终端教育应用源自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科研的驱动,另一方面是当下教育信息化实践进程的需要。我们在关于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强调“电子书包”的概念,源自于我们对技术环境发展的理解,这是因为未来教育教学、学习等业务功能将会分布在多种终端技术环境中,特别是富媒体技术发展将文字、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元素高度融通后,声音、视频的知识传播价值将和文字、图片一样重要,基于技术的各类交互(特别是人与人的交互)愈发具有价值,教与学的支撑将可能变得无处不在。在2006年,我们开始关注国际上移动学习的发展,注意到无线、移动和普适技术的教育应用。我们坚信移动、无线及其普适计算技术将对教育教学的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特别在2010年iPad以后,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支持教与学创新发展的可能性大为增强,基础性常态化教学应用、学习环境及其服务于学科教学实践的大量Apps应用,使得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实践进程在加速发展。因此,在2011年左右,我们就以国家课题带动,为北京基础教育领域搭建了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研究的科研平台,为课题参与学校、参与区域提供了教研、交流观摩的渠道,建构了交流培训、研讨的机制,成为首都北京推动智能终端有效教育应用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与优秀实践案例传播平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关注并积极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原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觉得电子书包会改变教育的哪些方面?
李玉顺:对于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能够改变教育的哪些方面?我理解需要从两个大的视角来考察,一个视角是从学校的教学(微观的)、学校的发展(中观的)、教育系统的发展(宏观的);另一个视角是从教育教学的当下实践进程到面向教育系统未来发展的实践方向,即近景和远景的视角。对于这样“经纬”的划分源自于这些年来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实践进程的理解,从技术在教育应用的发展进程来看,一直都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对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持有保守的观点,另一种是对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持有开放、积极的观点。现有的教育系统、现有的教育观念、现有的常态化教育教学业务流程会影响我们看待新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态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下技术发展进程所带来的复合性、融合性和创新性的推动力量是任何先前教育技术形态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对于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要放到这样的一个背景、放到一个发展着的框架中去理解,才能理解它所产生的作用,而不局限于眼前当下的“这点”教育实践。从宏观和中观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教育系统会变、我们的学校会变,整个教育系统将更积极响应社会的需求,更有效地响应国家和社会对适应时代特征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将会更加成为服务于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终身化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而从微观来看,我们的教学实践将会变化,“有效教学”不仅仅是先前意义上对知识的学而不忘和综合应用,更加注重“教”向“学”的转化,即学生高级认知技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生成,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帮助者这样的角色转化,而同时,伴随学习科学等的不断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线学习的意识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自律性等,这些方面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使得先前在教育研究中得到验证的方式,如自主、协作、探究等,能够在技术丰富的环境中得到更加有效的综合、集成及实践应用,进而产生出新的教与学的实践形态,对先前的课程、教学和评价都产生了改变。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觉得与传统教育技术手段相比,电子书包会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
李玉顺:同先前的教育技术手段相比较,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带来了各类技术有效集成之后的综合优势,是媒体、网络、存储、计算、应用、社会计算及新技术整合应用等技术之综合大成。下面所列举的是一些我们在实践进程中体验到的优势:①教材方面的优势。数字教材相比较于传统的教材,更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数字内容的便捷性,使得数字教材能够突破传统教材的限制,带来学科意义上的“知识”容量的丰富性、内容的前瞻性。②学科性应用方面的优势。所谓学科性应用是指这些应用可能更关注某一类学科知识概念的探究、交互、可视化、知识关联等,大量的这类应用还能够覆盖教学目标的各类层次,包括记忆、理解、应用、评价、分析、创造等各类认知层次,当这类应用为教师所掌握、为学生所掌握时,能够更好地担当学生的认知工具和脚手架,就能够真正创造服务于学生高级认知思维发展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教与学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融合”。③评价与诊断方面的优势。由于智能终端泛在化趋势,使得技术系统对于教学作用之一的“评价与诊断”功能得到极大加强和重视。智能终端环境下这种“评价与诊断”功能的提供与发展将会显著改进我们的教学系统,特别是教与学的效能方面。④教学活动支持方面的优势。教学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重要性受到“能力发展”需求的削弱,教学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比例越来越多,如分享、汇报、协作、探究、意义建构等。因此,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中整合的各类技术更能有效地支持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设计。⑤学习环境与个性化学习支持方面的优势。由于智能终端的便携性、可移动性,使得学习的发生能够无处不在,情景化学习、非正式学习等更加有效的学习形态能够便捷地实现。这一优势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生态中“教”向“学”的转化,即教学将越来越看重培养更高效、会学习的学习者。⑥社会交互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优势。交互与协作能力是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重要优势之一,在智能终端泛在化趋势之下,这一能力正在得到显著加强。⑦集成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优势。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带来了新技术加速教育应用传播与实践的可能性,特别是物联网、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越来越深刻的学习体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在推进电子书包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子书包的作用呢?
李玉顺:首先,需要声明一下,我不是唯技术论者,不是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盲目”和“狂烈”推进者,技术对于教育的作用是辅助者、支持者的角色将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呵呵,不敢预言人工智能、脑机交互等技术的发展进程),而技术对社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至少有一部分社会学家对技术进步持有怀疑态度)。但整体而言,技术进步与发展的进程谁也阻挡不了,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现象。
我愿意把智能终端教育应用放置到上述进程中来思考,这是因为一些应用中的相关问题我们一时还难以给出“明确”的回答,有些可能需要上升到哲学思辨意义上。在“当下”实践意义来看,我更愿意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作用,这是最为核心的,为什么?这是因为由于技术的发展,“教”与“学”双重意义上的革命正在切实地来临,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是服务于“教”呢,服务于“学”呢,还是在“教”和“学”的两极中进行多元平衡,产生多样化的实践?我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不同、对教育的诉求不同,就产生对技术教育应用的不同思路,从我们的实践及作为研究者的观察而言,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都能够实现应用者的价值诉求,关键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这些理念能否变成有效的执行力,并能够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所以,对智能终端的教育应用,一定要结合地区性、校情,合理定位,特别是要结合所采用的技术系统与环境(客观的说,智能终端教育应用解决方案的差异性很大,而且整体上还需有较大发展空间),找准个体学校在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流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突破,如可以是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思维课堂、创生性课堂等)、可以是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能力)、可以是学生学习(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开展等)、可以是家校深度互动助学等,定位一些点持续推进,并逐步过渡到常态化应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在研究过程中具体采取了哪些教学应用策略?
李玉顺:如前面所诉,我们开展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研究本质上是受北京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这一问题驱动的,即我们试图回答信息化建设指向教育教学应用的核心价值,关键是如何真正服务于教学过程。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是逐步探索的,摸索出了一些策略性的东西。这些策略有些是微观的,有些是稍微宏观一些的。我们感受到要使这件事情走得稳、走得远,需要多种策略的综合,而这些策略是由目标推动的、发展的方面也是不同的。
首先,谈一谈稍微宏观一些的策略:①申请研究课题,通过课题带动。这是因为所谓“教”与“学”的双重革命需要在实践中、行动中生成,它难以以行政的力量“快速推动”,也难以靠专家们的理念宣传和思想传播“示范带动”,需要有艰苦的研磨、体悟、反思和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课题,与教师职业发展诉求相结合,是推动教学创新实践的有效策略。②跨校协作,特别是示范课、观摩课,搭建创新实践扩散平台。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而言,教师是通过“课例”驱动的,而不是“理念”驱动的、“技术”驱动的。我们的课题研究采取了这一策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③区域层面上推进跨部门协作。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一进程需要整合来自行政、教研和信息技术部门的力量,协同化推进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及教师专业发展。
再次,谈一下微观方面的策略。学校是推进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最终场所,在学校层面上的策略一方面是和学校共同讨论确立学校推动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整体思路和框架。实践表明,一个学校对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深度整体上取决于这个学校是否有整体性思考、整体性定位和整体性设计,要让学校理解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整体发展前景以明确自己的定位。另一方面,就要和学校教师来共同研讨,如何将学校所确定的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目标落实到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提升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需要通过一起开展教学设计、一起讨论数字教材制作、一起说课和研磨课,进而能够进行公开课、示范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才会有切实的体悟和成长。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觉得有国内有哪些成功经验、典型能够分享的?
李玉顺: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育应用呈现出来的经验是多个层面的,包括区域层面、学校层面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实践层面,整体来看,区域层面有效的实践经验还不充分,但在学校层面、具体的教学活动实践层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在学校层面上来看,有丰师附小、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上海嘉定实验小学和郑州二中等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精彩和自己的发展路径,有些我们已经通过出来,有些还正在发表中。我们深刻地剖析、思考了每一个代表性案例背后的故事、成功要素,以使这些实践案例能够得到有效的分享和参考。在微观教学层面来看,我们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平板电脑教学应用方面的代表性案例,并协同北京市的优秀教研员队伍及信息技术专家力量,对这些课例进行深度加工,以便让它们发挥更重要的价值。鉴于篇幅关系,我这里不一一表述,期望大家关注我们的论文、关注我们的研究工作,也邀请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我们一起通过切实的教育实践,体悟缓慢的教育文化发展进程,共同推动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当前电子书包推进中有哪些误区呢?
李玉顺:客观上来说,智能终端教育应用在实践上是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实践进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合理误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盲目地跟进和购置。当前,不少学校案例是“购置”了“电子书包”,但对推进其有效应用的观念、发展思路、发展阶段、推进方式、可能的瓶颈等方面准备不足,对后面的“长线”发展进程没有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育应用解决方案整个行业生态了解不足,对良莠不齐的电子书包类解决方案缺乏甄别能力,使得购置的产品难以稳定、深入、有效地被应用。②对智能终端类技术形态教育应用的排斥和怀疑。两类原因导致下述情况发生,一类是来自于通识意义上的技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特别是视力的影响),另一类是来自于“劣质”解决方案的尝试后所产生的实践认知。我本人也接触过各种类型的智能终端教育应用解决方案,也是这一领域的积极实践者。客观来看,在这一领域里,领先的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育教学应用方案的成熟度与可用性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我们坚信伴随这一领域的成熟发展,技术工具及技术环境建构将越来越贴切于教育规律,满足教育需求。③资源中心论。在智能终端教育应用中,数字资源开始从支持“教”向“学”转变,由此而带来了智能终端教育应用中的两类现象:一是数字资源成了一线教师选择、应用、评价智能终端类应用的重要依据,忽略了学科性的应用及其提供的丰富工具,从而影响了对智能终端教育应用解决方案的选择,难以将智能终端推进到学科融合的层次上。二是传统的教材出版部门,在其教材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中,容易过分地关注教材在智能终端环境下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实际上,上述两种现象都是由我们现有教育系统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即关注固有知识的传递,从我们对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研究课题实践的体悟来看,智能终端教育应用将更加关注于探索、问题解决、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因此,学科性的概念建构工具、思维工具、交互工具等越发的重要,丰富的教育学科性应用生态建构同数字资源一样重要。④僵化看待智能终端教育应用作用及其技术发展进程。在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育教学应用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即不少学校停留在接触、观摩阶段,难以深入、常态化应用,这其中有些受制于该学校的技术系统选型,但有不少学校是因为缺少对智能终端教育应用推进发展阶段的认识,工作量估计不足、推进策略选择不足、不同发展阶段突破的重难点把握不足,对驾驭智能终端环境教育应用关键要素的把控不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应用实践中努力去克服。
人工智能教与未来教育范文5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学过程 在线答疑
随着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这些信息时代的产物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网络教学、网络课程等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般来讲,网络教学就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支持下,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对于实现教育的大众、终身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领域由很多学科都开始尝试使用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来主导本学科的教学。可以这样说,如今的计算机网络给予教育教学的东西不再是单单的技术方面的辅助与支持,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中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网络课堂教学之外,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占了大部分,由于受到时间个空间方面的约束,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无法与教师进行实时交互。而具备智能化特点的在线答疑系统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系统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网络在线答疑系统具有为学习者解答疑惑的功能,在网络化的实际教学中其意义和价值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拓展了网络教学的功能。
网络教学的功能是很强大的,能在实现异地教学的同时进行教学信息的实时与非实时的传递。如果将在线答疑系统加入到网络教学的实践中网络教学的功能就会更加完善:首先,有关网络教学的在线答疑系统可以提供更为细化的知识理论,可以把网络教学中没有呈现到的细节性知识进行较详细的解读分析。其次,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系统能很好的实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导致网络教学这种大规模、大范围的异地远程教学很难针对每个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制定学习的进度。而把网络在线答疑系统加入到网络教学中后,教育者就会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把握一些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对网络教学进行调整。最后,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系统可以帮助网络教学中的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中就认为有效的教学程序就应该需要学习者们积极的反应,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系统恰好可以做到这点。
(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了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第一,网络在线答疑系统的出现使教育者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一般课堂讲授的条件下,可能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疑问,如果教育者为其一一讲解,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有了答疑系统,无论这个答疑系统是在线的还是非在线的,对于同一问题,只需解答一次,学习者们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的记录得到答案。第二,答疑系统可以把学生的问题分类记录,根据这些问题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第三,参与网络教学的工作人员可以就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学习者分析,对学生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价使教学过程变得个性化。
(三)促进学与教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
网上交流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学生提问与表达见解时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活动中用语言、神态等的交流存在很大的差异。用文字的表达来进行交流,没有心理、情感方面的束缚,这种条件下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想法,能比较主动地参与交流讨论。在网络在线答疑系统的环境下,交流通道是相交的,多个学生可同时向教师提出各自的意见,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可以不受到干扰。
二、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系统的设计开发基础
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系统是一种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时(有时也是非实时的)的信息交流平台,平台的构建需要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做支持,这是网络在线答疑系统可以实现其功能的前提。
(一)网络在线答疑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中的在线答疑系统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主要目的,所以开发的前提要运用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采用的建构化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解惑过程中不仅是为学生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网络在线答疑系统开发过程所运用的技术。
开发网络在线答疑系统不仅需要计算机方面的软硬件支持,还需要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具体的实现过程就是在服务器端建立一个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库来承载一般的答疑信息,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所需信息进行定位查找。对于一些个别问题则可以通过与在线专家进行在线对话的方式进行问题的个别化解答。当然,也可以以聊天室、BBS等方式与其他学习者与老师进行交流。
三、网络在线答疑系统的发展前景
网络在线答疑系统应该是一个开发化的系统,需要不断的进行知识内容上的和技术层面上的更新,用适用的、新颖的教学理念去充实原本的理论框架。这样一来,网络教学在线答疑系统就会做到与时俱进,成为未来网络教育的一股主导力量。
四、结语
网络教学作为的一种新兴教学手段,需要智能化在线答疑系统扩充其功能。这样一来构建一个好的网络智能化在线答疑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将决定网络教学的功能是否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胡中栋,胡春安,任克强.网上在线答疑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8).
人工智能教与未来教育范文6
然而,新东方在线COO潘欣对此却大泼冷水。在他看来,成本结构是最大问题,在线一对一是“典型的规模不经济”。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本、营销成本都不会随着规模增大而被摊薄,甚至会造成营收越大而亏损越大。而近几年颇受关注的51Talk,用了三年时间,也仅仅把毛利率提高了四个点。
如何破解在线一对一难题?
教育行业专家指出:技术的发力是线上一对一破竹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才能避免重蹈传统一对一的老路。
而通过人工智能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吧课堂,相继获得联想之星、晨兴资本、创新工场等Per-A、A轮等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其在“在线一对一”教学领域的尝试和探路,也许能为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警惕看似完美但链条长的模式
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李行武,创办学吧课堂之初,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打造一位“虚拟教师”,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引导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个想法在当初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虚拟教师的表现形式,具体的应用领域,以及最后的商业化路径都不清晰。
李行武的第一次尝试,是习题讲解视频课程,这些录制的视频时长大约5-10分钟。一个独立的视频,由很多段几秒到十几秒不等的短视频和问题实时拼接而成。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弹出对话框作出相应选择,系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给予不同的反馈。“我跟你讲的每句话不是我事先背好的,而是根据你的反应一句一句拼出来,这就是一个模拟人说话的过程。”李行武说道。他希望通过系统来模拟人脑的思考,生成最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解题视频。
2015年1月,学吧课堂在北京试点学校完成第一期点,班级成绩从年级中游上升到第一名。此前,凭借这款产品在“决胜新东方教育创业大赛”上,学吧课堂从35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项。
但看似简单的视频,背后实则需要做大量工作。首先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拆解和组合,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就有上千个,同时还要把每道题进一步拆解为多个片段,并且使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工作量可想而知。一个小时的视频,需要耗费大约100个工时。
与此同时,李行武用机器做个性化辅导的思路,也遭到了投资人的质疑。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这种模式,最后一定会死在路上。在移动医疗界,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曾反思过:创业一定要警惕那些逻辑上正确但是链条太长的模式。
于是,李行武被迫放弃了这种“重模式”。
顺人性,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2015年6月,李行武开始转型尝试做题库。他找到了市面上已有的题库产品,它们虽然数量不少,但并没有真正被学生用起来。他琢磨:当整个品类都呈现这种局面时,只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这件事情本身错了,二是大家都没有找对路。
而他认为,原因一定是后者。
题库产品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学生很少有喜欢做题的。“任何伟大的产品都是顺应人性的。”李行武说。
但是,这并不是在线一对一领域才出现的问题。如何让学生们爱上学习,这是传统教育历来讨论的问题,甚至已经有结论:通过增强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方法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而解决动力问题是首要任务。
学吧课堂设计了一套激励体系,让学生“边学习边赚零花钱”,做题可赢得金币并且能兑换实物。当然,这种形式很容易被模仿,并不构成独特竞争力。
李行武进一步解释,学生缺乏动力,很大原因在于不断累计的挫败感。如果让一个差生做一些难度系数高的题目,那他会有什么感受?如果让学生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题目,是不是会更有成就感,从而愿意做更多的题?
沿着这个思路,学吧课堂努力构建一个题库,为学生推送适合自己的题目。
所以,在学吧课堂的用户排行榜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排名前十的不都是“学霸”,还有“学渣”“学沫”“学民”(根据学生水平划分的戏称),李行武以此来鼓励每一个学生在学吧课堂找到成就感。
先用户,还是先技术?
然而,技术上如何做到呢?
这里涉及一个关键概念――颗粒度,即打标签的密度。在李行武看来,粗颗粒度的个性化是伪个性化。例如:一道题的知识点、解题方法、所需能力值等维度,都必须打上相应的标签。拿中学数学来说,其知识点大概几百个,学吧课堂的知识点可以细化至几千个。
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例,其中有三个知识点: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如果知识点标签打的是“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学生抽取到的题目可能随机性较大,就不能进行针对性训练。所以,必须细化到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
目前,这个环节仍然主要通过人工来完成。如何保证这些人的输出是稳定的?
具体做法是:一道数学题的打标过程被拆解为多个步骤,然后由多人进行打标,系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采用类似“派单”的形式自动分配任务给打标老师,然后再根据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自动组合得到结果。随后,再把这些题目小范围地推送给认真做题的同学,根据他们的反馈,不合格的题目会被自动打回。
所以,对于学吧课堂而言,一个相当重要的命题是:考察创业者对教育行业的理解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行武邀请了有着十几年数学教学经验、同时有过创业经验的齐明鑫加盟。另一方面,这也预示着,学吧课堂只能从单一学科切入,再逐步实现扩展。
现在学吧课堂的查错成本已经是同行的1/50以下,平均日活数约10万,次月留存约40%。
在李行武看来,标签被打得越细,给学生推送的题目越精确,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就越高,数据更有价值,从而推送更适合的题目,逐步实现正循环。
很多创业公司会陷入先做产品,还是先积累用户的迷茫,学吧课堂也不例外。不过,经过一番探索之后,李行武得出结论:“用钱解决用户的问题。”学吧课堂CEO齐明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没有数据,再牛的技术也不能发挥作用。
从“练”到“教”,开启商业化之门
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学习数据后,摆在学吧课堂面前的下一个问题是:商业化。
2016年10月,学吧课堂正式启动教师辅助系统的研发。这不仅是打造虚拟教师的必经阶段,同时,也只有从“练”跨越到“教”,才能真正开启商业化之门。
仍然切入一对一市场吗?
在李行武看来,课外辅导本身是和学生的需求相悖的,很少有学生能够在缺少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在线听大班课。但是在一对一场景下,学生却无法偷懒,且双方的课程录音都已经被储存,只有耐着性子克服惰性。所以,在线一对一是切入点。
于是,W吧课堂将聚焦点放在了打造教师导航系统上。齐明鑫说:“学吧课堂所做的工作,只有被老师认可甚至被大量使用,才有深入的价值。所以导航系统是虚拟教师的必经阶段。”
没有辅助系统之前,在线授课的老师通常依据自身经验判断,给学生讲解的知识点基本上是临时到题库里找出相应的例题。但是,这一过程受老师个体状况的影响而差异较大,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这套辅助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数据、所在学校的课程规划,形成整体学习计划,以及每一课时涵盖的知识点。对于单一课时而言,系统则会生成详细讲义,同时会对老师整体授课的时间流程有一个把控。
李行武认为,在线一对一面临两个主要的问题:流量成本高企、服务质量无法把控。最大的坑在于无法做到规模化的品控。而这一导航系统不仅解决了师资等成本问题,同时实现了规模化的教学质量的把控。回过头来看,当题库产品累积了高活跃度后,反而会成为导航系统的天然流量池,不断摊薄获客成本。目前,学吧的题库产品已经积累了200万用户、7亿条学习数据。
“当你有了用户量,开始考虑后端上课服务时,会发现获客问题的本源还是在服务端。”李行武总结。
目前,学吧课堂第一代教师导航系统已经上线并在内部测试。在李行武看来,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高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人效比,降低对名师的依赖。只有为教与学提供了真正的价值,商业化变现才成为可能。
管理点评